最新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纸韵最新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一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正式发布,4月24日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暨调查成果发布会”.

xx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举办了“xx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于xx年8月开始,截止于11月底,有近15000余家企业参与调查,由于统计对数据要求较严格,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883份,从有效样本地域分布看,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组织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通过对参与调查企业的有效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和系统分析之后,完成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按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块,分为制度建设、岗位管理、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薪酬福利、社会保障、高层管理人员等八个部分。现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各部分的摘要汇总如下:

制度建设现状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总体情况、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状况及建设途径分析,并对不同背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比较,认为中国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还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时期,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尤其?quot;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不同背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差异明显。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内容摘要:我国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国内企业基本上是每100名员工配置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人员规模越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越多。

岗位管理现状

内容摘要:我国企业对通过岗位分析加强岗位管理规范化的态度基本一致,但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进行过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调整,且主要以小范围的局部调整为主。企业岗位分析的结果主要应用于考核、招聘、薪酬设计和人员岗位调整等领域。企业对岗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感高度一致。不同背景企业岗位管理情况存在一定差别。

劳动用工招聘现状

内容提要: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企业发布劳动用工信息主要以招聘会为主,以媒体广告和人才交流中心为辅。从社会上招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新增人员的最主要来源。面试是企业录用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部分企业已有能进能出用人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建筑企业、批发零售餐饮企业用工市场化程度高,但亟需加强劳动用工制度建设并认真执行劳动法规;西部企业弱于制度建设,中部企业弱于制度执行。企业上市促进了其劳动用工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内容摘要: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奖金分配“和”调薪“.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是大部分企业实施人员绩效考核必备工作。国有企业尤其是金融业、水电煤气业、交通仓储邮政业等行业建立考核制度和实施考核的面较广,但执行不力,考核实施效果一般。企业规模越大,人员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管理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效果差于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市促进了企业提高人员绩效管理水平。

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不同背景企业员工培训状况的问卷调查和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不稳定和低水平状态,培训工作的效益难以体现;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现有的培训脱离实际,有待反省企业培训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薪酬管理现状

内容摘要:我国大部分企业员工对薪酬表示满意;大部分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实行分类管理,技术、销售及其它人员薪酬结构各不相同;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是虚拟股票;多数企业人均月收入在800~2500元之间,多数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30%以下;企业一般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本企业历史水平确定工资标准。

相关社会保障现状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政策环境,调查发现,各类社会保险企业参险率和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化率总体上离广泛覆盖的目标还有差距,而且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别很大。需要深化改革,加强执法和监督,为企业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也要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本投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高层人员管理现状

内容摘要:我国企业董事会的决策作用明显增强,但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生的主要方式还是由上级或行业机构任命;企业高管薪酬收入多元化,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建立了长期激励计划,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需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机制的创新。《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是目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调查成果,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为中国企业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人事政策方针的制定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该项成果在我国尚属首次,调查报告成果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关注。鉴于中央高

度重视国家人才战略及有关的制度建设和政策问题,为了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共同探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承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协办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暨调查成果发布会“定于xx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组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就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大政策、人事制度改革与政策动向、劳动保障与就业政策动向、当前人才工作的现状及政策取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等进行专题研讨,并发布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成果。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二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因与人的密切联系使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应该看到,企业管理已经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这是竞争加剧的结果。无论是管理领域的扩大,还是现有管理的提升,人力资源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

企业即人。如何选择、培育、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赢取员工的献身精神,留住人才,实现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打造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规模效应。下面从“选、育、用、留”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探讨。

一、选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企业成功的最先决条件就是要找对人。企业一旦找对了人,无疑为企业和部门今后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1、选人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人力资源是战略规划实施及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各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制定不同的与实际相适应的总体战略规划,我们在选择人才时,必须考虑到资源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相适应。企业没有战略目标,就谈不上上人力资源规划,更谈不上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企业在选人时就会盲从。

2、选人要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相适宜。

由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我们选择人才的具体操作。首先要分析所在行业的环境,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其次,分析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行业和企业的地位不同所对应的人才层次也不同,为企业量身制定人才选拔策略,才不会导致人才的滥用或者流失。

3、选人要与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相结合。

我们还要考虑到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因素,不能好高骛远,要讲求实际,尤其是在选拔高校毕业生时,我们应尽量帮助其认识本企业的地域环境、行业环境、人文环境和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实现自身的透明度,这样,选与被选双方才能互相了解,才能有益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4、选人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应现状。

人才市场的供应与需求总的来说是不为企业所操控的,然而企业在选人时却逃脱不掉供求现状的影响,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人才招聘计划,市场人才兴旺时,适当增加招聘人才数量,加强人才储备;市场人才紧缺时,可适当减少招聘数量和标准,以适应市场变化。

5、选人要兼顾短期和长期人才需求。

企业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人才战略。根据人才战略选择和储备相应人才,以满足短期人员需求和长期人才储备,只有合理储备、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长期的处于正常的运转与发展状态。

6、选人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选人要根据岗位所需素质条件,选择适合人员,切忌处处用高人。用高人不但会使直接工资成本升高,还会容易引起人才流失,造成机会成本升高。

错误雇用是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选人环节不到位,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所以选好人不但会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还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二、育人。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是组织为了提高员工在执行某项特定工作或任务时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之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每一个组织都需要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运作,以维持组织生存所必要的活动。如果组织中现任人员不能符合这些要求,提升员工的技术层次、知识水平及适应性就变得非常必要。此外,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随着工作的复杂性而增加的。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变迁的加快,使得每一个人都面临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训练便成为组织维持其高度工作力时所必须投注的一项活动。

1、对员工能力现状进行分析。

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有效地进行人本的能力现状分析,根据不同的员工群体,进行分类培训,也就是说,要衡量员工行为或工作绩效差异是否存在。企业可以从生产、成本、能力测验、个人态度调查等指标,了解组织员工的现有水平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安排培训内容、方式。

2、确定培训内容与方式。

(1)培训内容专业化。不同的企业,所培训的人员状况是不同的,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以专业化为主,制定特定培训内容,不要贪心,总是希望所有的人才都是通才,实际上企业也并非需要很多的通才,拔尖的专业人员才可能为其岗位创造的有效价值也许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

(2)培训方式自主化。企业的员工培训有很多种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人员,不同的状况,选择多样的培训方式,让培训真正起到实效。每个企业的实际状况都有所不同,没有通用的模式,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自主培训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特定培训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在其过程中查找差距甚至发现弊端。

3、培训效果的评价。

培训的效果评价在整个培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有关培训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过程。通过建立效果评估,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计划是否具有成效等进行检查与评价,然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下一步培训计划与培训需求的依据。

三、用人。

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通过用人机制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的核心是因材适用,用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另外,通过学习、培训、经验累积等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所形成的潜在的人力资源也只有通过用人机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否则,就会造成这种潜在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求全责备,用才所长,不惟资历,不惟文凭,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宽松、公平环境。同时,也只有通过科学的用人机制,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才不至于使人力资源开发浮于形式,为开发而开发。

1、因事设岗、“人岗匹配”。

2、工作目标要有挑战性

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尽量明确合理并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真正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工作目标和要求太低,员工很容易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员工的懈怠,不思进取;工作目标和要求太高,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完成,会使员工失去自信,放弃努力;要设立员工“跳着脚”能完成的目标,这样不但会使企业目标能够得以实现,还会使员工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3、岗位应动态调整

应对职工与工作的配合进行不断的调整,使能力提高的职工去从事更高层次的、承担更多责任的工作,保持职工与工作的动态平衡。企业不同的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同一岗位不同的级别要求也不同,每个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企业应对职位和工作进行分层细化,变单一的层级制为多级制,使员工随着自身能力的发展,相应的职位、薪酬不断的提升变化,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不断挖掘其潜力。

4、加强考核评价

通过合理公正的考核制度,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终目的。考核前将考评的标准量化、公开化,让员工明白怎样得到萝卜和能得到怎样的萝卜。只有人人都明白目的和要求,才能竭力去争取实现。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福利、晋升、末位淘汰制挂钩,使公司整体素质不断的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四、留人。

如何使用员工,发挥其才能,并留住他为公司长期效力、创造效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高薪为何留不住人才?因为人的需要不只是高薪,作为管理者没有真正了解人才的心。留才之道在于留心。企业领导者应该创造足够的沟通机会,从言谈中、从生活工作交往的琐碎中去充分了解人心的迥异需要,建立个人的需求库,以个人需要为基础进行激励,并利用相应的留“心”手法,配合高薪,才能留住人才。

1、薪酬、福利留人。

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无疑从根本上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因此,薪酬、福利仍是现阶段的主要留才手段之一。如何将公司战略及文化所需要的产出和行为与薪酬体系进行有效链接,是薪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薪酬制度种类繁多,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企业,例如:岗薪制适用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岗位固定,职责明确的企业;即使是同一种薪酬制度,在不同的企业也不尽相同,例如:宽带薪酬在不同的行业,它的“带宽”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应的薪酬制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薪酬进行组合,制定适于本企业的薪酬制度。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

文档为doc格式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三

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金融业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影响力逐渐由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为经济特区市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特区金融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经初步估算,截止年12月底,金融业总资产约达到万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经济特区位居第五,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金融中心等。最近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特区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提出经济特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业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创业板的成功开设又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步伐,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确立,以及天津、苏州、杭州作为新型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经济特区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经济特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难以满足金融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经济特区金融业积聚发展,对金融人才数量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实现金融人才的大量积聚,二是经济特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社会能够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更多的熟悉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本地高校资源缺乏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经济特区市在积聚金融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

一、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概况

经济特区市各类金融机构194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17家证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货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197家,信用担保公司154家,创业投资公司2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此外还有电子结算中心、征信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机构数百家。

(一)金融从业人员数量

从1990年起,伴随着经济特区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从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从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长道1xx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业从业数量约12万人,其中,银行从业人员44984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23888人,保险机构(包括保险营销员)从业人员万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1200人,创投类机构750人,金融辅助配套机构约2500人。

(二)金融从业人员结构

经济特区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从业人员已经向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而且金融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通过调研,经济特区市金融业中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从业人员总量的(仅包括银行、保险、保险中介),其中保险中介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竟占到总人数的。在学历层次上,整个金融行业中有的从业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金融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专业技术职称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以上都是初级技术人才。

1、银行业

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全体从业人员中有奖金50%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初级管理人员占到管理人员总数的。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0岁以下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文化层次分布较为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管理层人员分布呈金字塔形状。

近年来,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流出现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员为普通员工,拥有高学历、年龄40岁以下,流入同业的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银行间相互“挖角”;二是银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银行实行问责制度压力使得少数员工被动离职。

2、保险业

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行业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与银行业相似,但保险业中营销人员所占比重为,高出保险业个百分点。经济特区保险业现状是,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层次需要提高。保险业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金融机构,人才争夺和流动频繁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不但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到客户服务的水准。保险业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最多的行业,招聘门槛较低,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为增加客户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流动频率过大带来的弊端,在招聘条件中增加了“深户、已婚者优先”,而对于学历、经历和其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这种招聘人员的简单方式决定了保险人员的质量和流动性。

3、证券基金业

证券基金业在经济特区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经济特区金融人才最为集中地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女性所占比例为。同时,无论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比例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金融行业。

同时,证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银行与保险行业高。这一方面归因于证券行业的知识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特区市证券投资行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证券投资业作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现象突出,使得证券投资业薪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增加了行业运营成本。

4、期货业

期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低至高中,高至硕士、博士。由于期货专业人士稀缺,且分类监管滞后,期货公司的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5、外资金融机构

经济特区市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外资银行为主。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构成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外资银行的岗位构成也较中资银行平衡。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二、存在问题

(一)高素质人才引进难,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由于金融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扩张较快,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整个金融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各方面的金融人才严重不足,位于人才梯队的高端和中端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金融行业分析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了解国际金融市场情况、熟悉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但金融人才的占有率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同时,受房价高企、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特区地区对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失去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由于各类人才相对紧缺,金融机构即使在付出较高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引进困难的问题。

(二)“挖角”现象突出,人才流动秩序待规范

在金融专业人才普遍短缺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行业内“挖角”“护角”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席“拔苗助长”的现象,人才流动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由于人才流动频繁,行业内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间差异较大,经常出现引入人才“水土不服”现象,不仅影响人才的发展,还对行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三)银行、保险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经济特区地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医疗、教育水平与其他大城市相比供给不足,同时国内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特区为人才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势不再明显,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经济特区现有金融高端、紧缺人才向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动增多,造成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金融机构在招聘外地人才往往需要在薪资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在公司内部调动中,也遭遇过因高级人才考虑经济特区生活成本过高,不愿意离开原任职地到经济特区工作的尴尬。

(五)保险机构保险营销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

一是保险营销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直以来,“能干的不爱干、愿意干的干不了”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保险行业。同时,营销员队伍的自我经营管理能力较弱,业报保险营销员的整体形象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公司还停留在“人还战术”,精英销售员的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营销员制度本身带来的营销员归属感不强。营销员的考核相对比较严格,营销员不但展业压力大,其在保险公司体系内生存下的压力也同样大,缺乏从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三是销售工作本身的特苏醒导致的营销员大进大出而带来的成本问题。如前所述,由于营销员考核的严格性和各家公司为增员而设置的优惠政策,造成营销员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了公司招聘、培训、管理营销员的成本较大。同时,新修订保险法事实上也对保险公司加强营销员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三、京沪深三地金融人才状况对比

以往,经济特区金融业凭借优惠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高端人才。正是因为众多金融人才的汇集,经济特区市金融业才能够在国内金融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北京历来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学云集,人才辈出,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无数人才。而上海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积聚迅速,大学众多,也是金融人才大量积聚的地方。三地金融人才相比,各有优势,各有所长。

(一)人才现状

1、京沪深三地高等教育对比

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金融业发展也密不可分。对高等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一座城市后被力量和人才素质定位和提升的空间。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上,北京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数量达到70多所;上海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60多所。相比之下,经济特区本土高校经济特区大学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

2、京沪深三地金融从业人员比较

三地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海是经济特区的3倍多,北京是经济特区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特区的金融人才存量储备上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地金融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特区金融总量在三地之间的弱势。经济与金融总量的积累对于金融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特区在这方面还稍显不足。

从上面三地优惠政策比较看,我们认为:北京要优于经济特区和上海。虽然北京与经济特区市在很多方面都出台了金融人才支持政策,但总体上讲,一是北京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门槛相对我们较低,二是北京市优惠政策惠及各层次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优惠措施侧重于高层金融管理人员。最后,北京优惠政策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体现了灵活性。

四、经济特区吸引金融人才优势劣势分析

(一)优势

2、经济特区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经济特区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在全国大众城市均名列前茅。

4、经济特区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经济特区毗邻香港,而香港凭借其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国际化的各类专业人才。所以经济特区加强与香港合作,简化通关手续,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5、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8%,排在全国城市首位,这吸引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高级金融人才应当具备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知识。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有利于经济特区内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6、经济特区金融业具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经济特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发展,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不以政府意志配置金融资源。这一宽松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此外,市政府着力于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人才服务,出台了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优惠政策,以及出台了金融高级人才的配偶子女入户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并得到有效执行。

(二)劣势

1、经济特区移民城市的特征,使得金融人才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目。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巨大的制造业与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特区,为经济特区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员往往来自农村地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构成了经济特区市人口的主题。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需求与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大不同。在外来文化这个大的主题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显得“先天不足”,政府难以为金融业人才需求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障。2、经济特区在城市生活环境上不如北京和上海。一是生活成本高企,使得经济特区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面显得困难。经济特区是全国房价最高和涨幅最大的城市之一,金融人才虽然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在高涨的房价面前,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不是经济特区。二是经济特区作为新兴城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环境也不如北京、上海。三是经济特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治安状况一直没有彻底改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经济特区市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3、金融培训资源不足,使得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北京上海高等院校众多,可以为当地金融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经济特区只有一所经济特区大学。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多需要引进和进行培训。一些金融机构为培养人才,自行建造培训学院,如中国平安集团,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需要与外单位合作开展培训活动。但由于本地金融培训机构少,这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4、金融业内部尚未形成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经济特区金融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匮乏,在市场压力下,很多金融机构急功近利,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塑造,为了业绩而过多的把资源投入到从其他单位挖掘人才和客户资源,金融机构离职率居高不下。

五、政策建议

(一)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战略

1、建设金融人才交流平台。建立适合金融业需要的人才库,着眼于全球金融高峰领域,立足于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组织赴国外举办海外人才的招聘活动,引进熟悉国际经济金融人才和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留学人才,进一步提升经济特区金融保险业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水平。举办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国际交流会,吸引国内外的金融业专才和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前来求职招聘,将经济特区打造为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区。在经济特区定期举办金融业高端论坛峰会,分别建立各类金融高端专业人才的定期交流机制,将经济特区打造成为金融高端专业人才俱乐部。

2、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金融机构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解决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后劲,以政府牵头建立“大金融”理念的高级人才的培养计划,筹建设立经济特区各类金融高级院校,聘请国际和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学,实行在职人才后续教育和全日制毕业生培养并重,一方面为经济特区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增强经济特区在金融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院校与经济特区金融业实现研发成果的转换,达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3、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展人才培训提供自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特区大学等高等院校作用,利用高校培训资源优势,推动金融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培训活动。同时,支持金融各行业在经济特区建立全国性的培训中心,将经济特区发展成为金融创新人才孵化地和领先区。

1、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作用。经济特区市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高级人才可以享受市政府颁发的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该项政策对金融业吸引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在执行中,由于我市金融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个人薪酬,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提升,金融业在申请奖励的人才数量中,比例偏大。受政府奖励额度的限制,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得不提高金融业人才申请奖励的标准,减少金融业受奖人员数量,致使该项政策在执行中无法保持普惠性和持续性。建议以市政府加大该项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该政策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经济特区xx年出台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对引进高端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未对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等进行明确,建议专门制定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促进“1+6文件”在金融业的落实。

3、对引进境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应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下大力气吸收引进香港高素质的专业及管理人才,这对提高经济特区人才整体竞争力有巨大、长远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具体运作上,困难还比较多。直接表现在:一方面,两地个人所得税制度区别较大,为保持同等收入水平,企业在引进香港人才时需要付出更高昂的薪酬成本;另一方面,两地出入境生活便利措施不足,如港籍人士就存在赴港车牌难以办理等情况,也影响香港人士赴深工作的意愿。建议提供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港籍专家个人所得税优惠、生活便利措施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4、关注各行业金融监管部门中人才需求。驻深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合法合规运作等,日常监管任务繁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监管部门收入增长困难,干部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人才队伍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建议请市政府关注驻深金融监管部门人才状况,在住房、周转房、子女入托、入学、干部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对各类金融机构出台中长期激励机制给予支持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公司高管人员利益、股东利益及上市公司价值之间一致性问题的有效办法,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能有效地实施此激励制度,将能够使经理人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经济特区如能在股权激励制度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将大大提升经济特区对金融行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四)改善经济特区居住生活环境

目前的人才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气候、区位、政策、待遇等方面的比拼,而是各方面的综合较量,其中生活质量、幸福感、成就感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特区应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交通等公共资源投入力度,提升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特区市民的幸福指数,为落户经济特区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四

        近来,针对经济特区金融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小编特地整理出这份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用。

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金融业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影响力逐渐由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为经济特区市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特区金融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经初步估算,截止年12月底,金融业总资产约达到3.73万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经济特区位居第五,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金融中心等。最近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特区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提出经济特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业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创业板的成功开设又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步伐,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确立,以及天津、苏州、杭州作为新型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经济特区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经济特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难以满足金融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经济特区金融业积聚发展,对金融人才数量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实现金融人才的大量积聚,二是经济特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社会能够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更多的熟悉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本地高校资源缺乏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经济特区市在积聚金融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

经济特区市各类金融机构194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17家证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货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197家,信用担保公司154家,创业投资公司2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此外还有电子结算中心、征信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机构数百家。

从1990年起,伴随着经济特区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从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从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长道1xx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业从业数量约12万人,其中,银行从业人员44984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23888人,保险机构(包括保险营销员)从业人员4.8万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1200人,创投类机构750人,金融辅助配套机构约2500人。

经济特区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从业人员已经向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而且金融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通过调研,经济特区市金融业中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从业人员总量的53.71%(仅包括银行、保险、保险中介),其中保险中介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竟占到总人数的70.67%。在学历层次上,整个金融行业中有47.16%的从业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金融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专业技术职称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6.34%,70%以上都是初级技术人才。

1、银行业

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7.61%,全体从业人员中有奖金50%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初级管理人员占到管理人员总数的70.63%。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0岁以下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3.61%;文化层次分布较为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管理层人员分布呈金字塔形状。

近年来,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流出现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员为普通员工,拥有高学历、年龄40岁以下,流入同业的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银行间相互“挖角”;二是银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银行实行问责制度压力使得少数员工被动离职。

2、保险业

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行业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5.68%,与银行业相似,但保险业中营销人员所占比重为47.7%,高出保险业24.39个百分点。经济特区保险业现状是,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层次需要提高。

保险业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金融机构,人才争夺和流动频繁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不但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到客户服务的水准。保险业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最多的行业,招聘门槛较低,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为增加客户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流动频率过大带来的弊端,在招聘条件中增加了“深户、已婚者优先”,而对于学历、经历和其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这种招聘人员的简单方式决定了保险人员的质量和流动性。

3、证券基金业

证券基金业在经济特区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经济特区金融人才最为集中地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8.19%,女性所占比例为41.81%。同时,无论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比例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金融行业。

同时,证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银行与保险行业高。这一方面归因于证券行业的知识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特区市证券投资行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证券投资业作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现象突出,使得证券投资业薪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增加了行业运营成本。

4、期货业

期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低至高中,高至硕士、博士。由于期货专业人士稀缺,且分类监管滞后,期货公司的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5、外资金融机构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五

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金融业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影响力逐渐由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为经济特区市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特区金融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经初步估算,截止年12月底,金融业总资产约达到3.73万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经济特区位居第五,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金融中心等。最近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特区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提出经济特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业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创业板的成功开设又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步伐,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确立,以及天津、苏州、杭州作为新型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经济特区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经济特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难以满足金融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经济特区金融业积聚发展,对金融人才数量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实现金融人才的大量积聚,二是经济特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社会能够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更多的熟悉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本地高校资源缺乏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经济特区市在积聚金融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

经济特区市各类金融机构194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17家证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货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197家,信用担保公司154家,创业投资公司2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此外还有电子结算中心、征信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机构数百家。

从1990年起,伴随着经济特区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从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从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长道1xx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业从业数量约12万人,其中,银行从业人员44984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23888人,保险机构(包括保险营销员)从业人员4.8万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1200人,创投类机构750人,金融辅助配套机构约2500人。

经济特区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从业人员已经向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而且金融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通过调研,经济特区市金融业中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从业人员总量的53.71%(仅包括银行、保险、保险中介),其中保险中介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竟占到总人数的70.67%。在学历层次上,整个金融行业中有47.16%的从业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金融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专业技术职称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6.34%,70%以上都是初级技术人才。

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7.61%,全体从业人员中有奖金50%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初级管理人员占到管理人员总数的70.63%。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0岁以下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3.61%;文化层次分布较为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管理层人员分布呈金字塔形状。

近年来,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流出现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员为普通员工,拥有高学历、年龄40岁以下,流入同业的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银行间相互“挖角”;二是银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银行实行问责制度压力使得少数员工被动离职。

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行业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5.68%,与银行业相似,但保险业中营销人员所占比重为47.7%,高出保险业24.39个百分点。经济特区保险业现状是,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层次需要提高。保险业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金融机构,人才争夺和流动频繁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不但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到客户服务的水准。保险业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最多的行业,招聘门槛较低,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为增加客户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流动频率过大带来的弊端,在招聘条件中增加了“深户、已婚者优先”,而对于学历、经历和其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这种招聘人员的简单方式决定了保险人员的质量和流动性。

证券基金业在经济特区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经济特区金融人才最为集中地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8.19%,女性所占比例为41.81%。同时,无论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比例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金融行业。

同时,证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银行与保险行业高。这一方面归因于证券行业的知识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特区市证券投资行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证券投资业作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现象突出,使得证券投资业薪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增加了行业运营成本。

期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低至高中,高至硕士、博士。由于期货专业人士稀缺,且分类监管滞后,期货公司的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经济特区市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外资银行为主。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构成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外资银行的岗位构成也较中资银行平衡。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由于金融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扩张较快,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整个金融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各方面的金融人才严重不足,位于人才梯队的高端和中端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金融行业分析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了解国际金融市场情况、熟悉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但金融人才的占有率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同时,受房价高企、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特区地区对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失去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由于各类人才相对紧缺,金融机构即使在付出较高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引进困难的问题。

在金融专业人才普遍短缺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行业内“挖角”“护角”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席“拔苗助长”的现象,人才流动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由于人才流动频繁,行业内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间差异较大,经常出现引入人才“水土不服”现象,不仅影响人才的发展,还对行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目前,部分银行、保险公司尚未健全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机构更是迫于市场压力追逐短期业务和短期激励,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公司的正常稳定的经营,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部分机构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公平,这些都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人员流失。

近年来,经济特区地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医疗、教育水平与其他大城市相比供给不足,同时国内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特区为人才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势不再明显,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经济特区现有金融高端、紧缺人才向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动增多,造成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金融机构在招聘外地人才往往需要在薪资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在公司内部调动中,也遭遇过因高级人才考虑经济特区生活成本过高,不愿意离开原任职地到经济特区工作的尴尬。

一是保险营销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直以来,“能干的不爱干、愿意干的干不了”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保险行业。同时,营销员队伍的自我经营管理能力较弱,业报保险营销员的整体形象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公司还停留在“人还战术”,精英销售员的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营销员制度本身带来的营销员归属感不强。营销员的考核相对比较严格,营销员不但展业压力大,其在保险公司体系内生存下的压力也同样大,缺乏从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三是销售工作本身的特苏醒导致的营销员大进大出而带来的成本问题。如前所述,由于营销员考核的严格性和各家公司为增员而设置的优惠政策,造成营销员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了公司招聘、培训、管理营销员的成本较大。同时,新修订保险法事实上也对保险公司加强营销员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以往,经济特区金融业凭借优惠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高端人才。正是因为众多金融人才的汇集,经济特区市金融业才能够在国内金融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北京历来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学云集,人才辈出,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无数人才。而上海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积聚迅速,大学众多,也是金融人才大量积聚的地方。三地金融人才相比,各有优势,各有所长。

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金融业发展也密不可分。对高等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一座城市后被力量和人才素质定位和提升的空间。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上,北京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数量达到70多所;上海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60多所。相比之下,经济特区本土高校经济特区大学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

三地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海是经济特区的3倍多,北京是经济特区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特区的金融人才存量储备上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地金融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特区金融总量在三地之间的弱势。经济与金融总量的积累对于金融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特区在这方面还稍显不足。

从上面三地优惠政策比较看,我们认为:北京要优于经济特区和上海。虽然北京与经济特区市在很多方面都出台了金融人才支持政策,但总体上讲,一是北京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门槛相对我们较低,二是北京市优惠政策惠及各层次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优惠措施侧重于高层金融管理人员。最后,北京优惠政策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体现了灵活性。

1、经济特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开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这一优势,在全国只有上海能与经济特区相比。经济特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经济特区还是全国金融产品最齐全、金融服务质量较高、金融电子化水平最领先的地区。目前,全市每xx人就拥有一个金融网点,每100人中有一人从事金融业务,网点密度和从业人员比例居全国大众城市之首。

2、经济特区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经济特区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在全国大众城市均名列前茅。

3、经济特区具有优良的民间创业传统和创新动力。经济特区市政府先后组建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术市场信息中心、技术经纪行、专利代理服务网、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交易市场中介结构、创业投资环境十分优越。经济特区市对金融企业开展金融创新十分支持,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外,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信用担保、私募证券等新兴的金融行业。这些行业对传统金融行业是很好的辅助和创新,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业务知识。这类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特区积累和储备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4、经济特区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经济特区毗邻香港,而香港凭借其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国际化的各类专业人才。所以经济特区加强与香港合作,简化通关手续,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5、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8%,排在全国城市首位,这吸引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高级金融人才应当具备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知识。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有利于经济特区内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6、经济特区金融业具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经济特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发展,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不以政府意志配置金融资源。这一宽松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此外,市政府着力于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人才服务,出台了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优惠政策,以及出台了金融高级人才的配偶子女入户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并得到有效执行。

1、经济特区移民城市的特征,使得金融人才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目。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巨大的制造业与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特区,为经济特区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员往往来自农村地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构成了经济特区市人口的主题。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需求与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大不同。在外来文化这个大的主题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显得“先天不足”,政府难以为金融业人才需求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障。2、经济特区在城市生活环境上不如北京和上海。一是生活成本高企,使得经济特区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面显得困难。经济特区是全国房价最高和涨幅最大的城市之一,金融人才虽然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在高涨的房价面前,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不是经济特区。二是经济特区作为新兴城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环境也不如北京、上海。三是经济特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治安状况一直没有彻底改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经济特区市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3、金融培训资源不足,使得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北京上海高等院校众多,可以为当地金融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经济特区只有一所经济特区大学。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多需要引进和进行培训。一些金融机构为培养人才,自行建造培训学院,如中国平安集团,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需要与外单位合作开展培训活动。但由于本地金融培训机构少,这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4、金融业内部尚未形成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经济特区金融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匮乏,在市场压力下,很多金融机构急功近利,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塑造,为了业绩而过多的把资源投入到从其他单位挖掘人才和客户资源,金融机构离职率居高不下。

1、建设金融人才交流平台。建立适合金融业需要的人才库,着眼于全球金融高峰领域,立足于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组织赴国外举办海外人才的招聘活动,引进熟悉国际经济金融人才和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留学人才,进一步提升经济特区金融保险业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水平。举办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国际交流会,吸引国内外的金融业专才和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前来求职招聘,将经济特区打造为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区。在经济特区定期举办金融业高端论坛峰会,分别建立各类金融高端专业人才的定期交流机制,将经济特区打造成为金融高端专业人才俱乐部。

2、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金融机构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解决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后劲,以政府牵头建立“大金融”理念的高级人才的培养计划,筹建设立经济特区各类金融高级院校,聘请国际和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学,实行在职人才后续教育和全日制毕业生培养并重,一方面为经济特区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增强经济特区在金融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院校与经济特区金融业实现研发成果的转换,达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3、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展人才培训提供自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特区大学等高等院校作用,利用高校培训资源优势,推动金融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培训活动。同时,支持金融各行业在经济特区建立全国性的培训中心,将经济特区发展成为金融创新人才孵化地和领先区。

4、加强金融产业服务链创新。在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同时,大力发展与传统金融业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产业,如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信用担保等,把经济特区打造成为新兴金融产业的积聚基地,从而为经济特区积累相关的金融人才。同时,利用经济特区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加快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机遇,加大力度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既熟悉高新技术,又熟悉金融市场业务的人才。

1、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作用。经济特区市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高级人才可以享受市政府颁发的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该项政策对金融业吸引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在执行中,由于我市金融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个人薪酬,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提升,金融业在申请奖励的人才数量中,比例偏大。受政府奖励额度的限制,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得不提高金融业人才申请奖励的标准,减少金融业受奖人员数量,致使该项政策在执行中无法保持普惠性和持续性。建议以市政府加大该项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该政策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经济特区xx年出台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对引进高端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未对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等进行明确,建议专门制定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促进“1+6文件”在金融业的落实。

3、对引进境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应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下大力气吸收引进香港高素质的专业及管理人才,这对提高经济特区人才整体竞争力有巨大、长远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具体运作上,困难还比较多。直接表现在:一方面,两地个人所得税制度区别较大,为保持同等收入水平,企业在引进香港人才时需要付出更高昂的薪酬成本;另一方面,两地出入境生活便利措施不足,如港籍人士就存在赴港车牌难以办理等情况,也影响香港人士赴深工作的意愿。建议提供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港籍专家个人所得税优惠、生活便利措施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4、关注各行业金融监管部门中人才需求。驻深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合法合规运作等,日常监管任务繁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监管部门收入增长困难,干部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人才队伍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建议请市政府关注驻深金融监管部门人才状况,在住房、周转房、子女入托、入学、干部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公司高管人员利益、股东利益及上市公司价值之间一致性问题的有效办法,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能有效地实施此激励制度,将能够使经理人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经济特区如能在股权激励制度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将大大提升经济特区对金融行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目前的人才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气候、区位、政策、待遇等方面的比拼,而是各方面的综合较量,其中生活质量、幸福感、成就感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特区应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交通等公共资源投入力度,提升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特区市民的幸福指数,为落户经济特区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六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政机关要率先行动起来。...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深圳市竹园小学五(1)班环保小组一、 提出课题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深圳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其中深圳人引以自豪的东江引水工程的水资源现状也令人堪忧。...

为了使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水质调查勘测活动。在环保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对萍水河水质进行了勘测,对萍水河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更深的了解,并向沿岸居民及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采访。...

调查者:调查时间:-4-17调查地点:周边各条河流、湖泊调查内容:关于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方法:查阅地图、资料、实地考察调查所得: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而山东省更为特殊,导致水资源...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

无论在何时何地,认真负责都是基本的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想要焕发出不凡的色彩,对待工作一定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现如今,很多地区都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情况,特别是水污染上有很严重的影响,尽职的调查报告可以很好的掌握水环境等情况...

一、水资源总量和水污染情况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xx市xx县位于海湾西南岸,海岸线102公里,拥有广阔的浅海滩涂1000万公亩,养殖面积67万公亩,盐田面积333万公亩,丰富的海水资源为 xx县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以盐业生产、盐业化工为主题的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已越来越成...

科技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指导思想〕:以xxx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以践行“人本教育”理念为宗旨。...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cfe rdc 关爱地球联盟调查与数据中心数据调查问题1:了解世界水日的日期吗?(a了解b不了解)数据结果:a了解:66%b不了解:32%调查问题2:知道全球的水只有3%是淡水,其余均不可食用?(a知道b不知道)数据结果:a知道:75%b不知道:2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七

1

、在企业的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本人结合自身专业在xx电业局的人力资源部进行一周的专业调查和专业实习,受益非浅。

4

、本人结合自身专业在xx电业局的人力资源部进行一周的专业调查和专业实践,受益非浅。

5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报告,人力行政部,二oo八年十一月五日,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此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历经半个月的时间,共发放调查问卷81份,回收58份(其中3份不合格),占公司总人员的,从反馈结果的来看,可以说涉及到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以外的问题,比如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市场、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下面就汇总的结果进行逐一分析,而分析的结果也将为下一步建立符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可贵的数据和资料。

6

、近日,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战略人力资源专家机构仝博咨询、福建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等联合发布了一份《2014年福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能不能够创造效益,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因素决定于人。

8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xx大酒店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

9

、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金融业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影响力逐渐由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为经济特区市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最佳篇八

一、酒店简介:

北海香格里拉大饭店坐落在中国南部最负盛名的海滨城市,凭借豪华的环境及殷勤的服务,成为当地酒店的标志。酒店距北海机场仅30分钟路程,距北海市中心仅15分钟。酒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俯瞰北部湾及风景如画的捕鱼船只,犹如田园牧歌一般。

二、基础设施

设施:商务中心、会议设施、无障碍设施、美发/美容沙龙、无烟客房、停车场、保险箱

旅行及交通:机场接送服务、租车服务、出租车及豪华轿车服务、旅行社/观光服务

商铺:礼品店、外币兑换柜台

餐饮:24小时客房送餐服务、2间餐厅及1间酒吧、大堂酒廊

商务中心设施

北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商务中心配有先进的设备,提供全天候服务。

商务设施包括:

设施:电话会议设施、会议室/董事会议厅

设备:复印机、打印机

北海香格里拉大饭店其它设施还包括现代化商务中心、票务中心,商店、泰国正宗时尚水疗和设施齐备的康乐中心。装修豪华、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大宴会厅和与之相邻的多功能厅同时使用,不仅可扩大其容客量,而且可以作为会议前的休息大厅,更能为会议期间的分组讨论提供方便。

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学生实习于酒店人力资源部,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工作,以及人员调配工作。

三、酒店人力资源部与酒店整体所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部所存在问题:由于人力资源部经理与各部门经理交流不足,而出现各部门员工分配不均。尤其是实习员工岗位分配方面管理较为松散,时常出现实习员工无固定工作岗位,几个部门流动工作,从而产生部分岗位员工过盛或不足。其次,酒店员工流动量大,酒店急需员工引进,部分引进员工专业素质不够,工作上手慢,在短期培训后不能顺利有效投入工作。由于员工流动量大,部分部门缺少骨干员工。

酒店整体所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整体缺乏创新;用人观念陈旧;没有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四、解决方式:

人力资源部问题解建议:

1、加大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经理的交流。详细了解各部门忙时所需要员工人数,以及日常所应分配的人数和员工的工作量。

2、招聘新员工时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合理分配实习员工的岗位。如有临时调动,需及时上报人力资源部,以便人力资源部做出详细及时的员工岗位报表。

3、提高员工工资与待遇福利,培养酒店骨干员工。

五、酒店整体所在问题的影响与解决建议:

1、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酒店业的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直接照搬国外,没有结合我国的根本国情和酒店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不能找到针对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再者,我国的酒店行业与国外的酒店业在日常运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人员的构成、竞争的对手都不相同,与此同时,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比较系统而又科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2、酒店在招聘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而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当前我国的酒店业呈现出一种普遍的特点:员工学历低、素质低。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大专院校提供的人力资源还是相对比较充足的,但是由于人们对酒店行业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一般服务行业阶段,因此大专生、本科生酒店根本就留不住,不能把用人和育人相结合。在对于员工的教育方面,许多酒店都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大多数都采用不培训或者是少培训。有些酒店做的比较好,还是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基本上都是赶形式、走过场,多以应付为主,缺乏连贯性、系统性、计划性。大多数酒店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只是停留在员工的短期培训层面,没有长期的发展目标。

3、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头,在薪资待遇上普遍偏低,随着国内各种行业的兴起,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就业者的选择机会也随之加大。也就促使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其他行业,从而放弃在酒店发展的机会。最终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区间的差异,大量酒店员工纷纷从内地流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另一个方面,激励机制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用工制度使一些劳动力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质量要求高的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减弱。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员工跳槽,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较难稳定,给酒店的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六、解决建议:

建立符合自身酒店现状的管理制度,采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员工,建立固定的工作团队。首先,酒店多数的规章制度是按照国外的规定照搬过来的,这样就对酒店自身增大了很大压力。由于社会条件,消费观念,原料及人工成本等一些客观条件制约了在原管理制度下的发展。要想合理有完善的体现出酒店的服务价值与服务效果,我们必须在原制度上有所改变。要建立一个符合现有社会条件和酒店自身价值的一个新制度,从而更好的发展运营酒店。建议一个新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来运行这样一个新的管理制度,最基本的就是人力资源部,一个了解酒店发展与社会状况的人力资源工作团队是帮助酒店发展的关键。

其次,要改变原有的用人观念,我国酒店在选择运用员工方面一直是不完善的,这也正是服务行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由于在员工待遇方面很低,用人条件也很低。员工的质量上不去,服务质量也就顺势下降了很多,学生个人认为,我们现今中国的酒店行业并不缺少好的硬件设施,缺少的就是拥有高素质并拥有专业知识的服务员。所以我们应该在用人方面改变选人要求,但是这个前提下我们首先必须要提高酒店对员工的待遇,制定一个完善的,有规划,有策略,系统性强的用人规范要求。强调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及职业规划等一些方面。

再次,建立完整固定的整体工作团队。确立各部门的骨干分子,定期对骨干员工进行高端培训及专业技能加强。因为酒店在第三产业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而酒店的发展最根本就是依靠员工的服务。现今各行业都在飞速发展,服务行业也在迅速发展,但是服务行业的薪资方面一直是在各方面里排在倒数,正是薪资这一问题导致普遍酒店人员流动量大。要想留住员工,就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与福利待遇,让员工有优越感与自信心。对新员工进行一系列职业规划以及发展规划,定期对优秀而员工进行奖励鼓舞,增加员工的自信心与工作动力。着重提高一些工作量相对较大的部门员工福利工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