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温柔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

范本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和写作的兴趣,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范文范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模仿。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在学生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食堂餐厅放一台电视机给学生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中学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美读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如在阅读《变色龙》时,我们可让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变色龙”指谁?有何明显的特征?为什么称“变色龙”?抓住标题不放松,根据这一疑问仔细读过全文,许多同学一定会明白“变色龙”真正蕴含的意义。又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时,要组织学生讨论:“美国那么发达,曼哈顿街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伸手乞讨的人?”老师要从社会保障体系,家庭经济情况,赡养老人,遗弃弱者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例如农村中学在教学《挖荠菜》一文后,可让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祖辈曾用哪些野菜来做保命粮的,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食用野菜?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且认真作好记录,并绘出植物的草图,用相机拍下野生可食用植物照片供大家认识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紧紧抓住语文教科书并把它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放弃广博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有背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不会获得成功!

广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农村中学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二

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1] [2] [3] [4]。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三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1] [2] [3] [4]。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四

学校应当从学生幼儿时期就培养他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并对其实行路队制放学,这既是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好文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遵守道路交通规范,比如说,放学回家或者来学校上课的路上,不能随意大闹玩耍,注意在人行道内行走,但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尚不成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律意识。所以让学生自身遵守道路交通规范往往不会很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有力引导,而如果学生养成习惯,势必会受用终身。还要让学生知道,如果道路没有人行道,尽量靠右边走。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为他们讲一些关于安全教育的相关案例,让他们认识到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不少中小学生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薄弱,无视自身安全,随意穿越、攀爬,或者倚坐在道口护栏上,还有随意扒车和追车甚至随意突然拦车等,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问题并非只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它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整个过程。为了保障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师要格外提醒学生,不得在马路边上踢球、打闹或者开展其他娱乐活动,学生放学时,要求学生佩戴小黄帽或者红领巾,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交通警示作用。如果在上下学的途中,需要经过山路或者人流量较小的地方,尽量结伴而行,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禁止在上下学过程中做危险活动,也不得打闹玩耍,这样很有可能造成车辆意外伤害。

饮食安全问题主要注意农药残留危害,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饱受社会热议,所以教师应当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了解食品农药残留的表现和危害,并告知其一些生活实例,从而让其了解到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要对社会中食品农药残留危害进行准确分析,要有一定的危机感。教师可以列举当前社会食品安全现象为学生普及食品安全教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很多电视新闻或网络新闻都曾曝光过不少无良商家或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对食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屑一顾,在食品中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比如说色素或者香料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滥用的表现和危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很多厂家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利,而不顾及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更不可能以合法经营商的身份面对消费者,这种经营商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此外,课堂上也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作为教师,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有耐心,否则就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课堂上也要时刻注意,行为过激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

另外,食品包装容器或设备对学生安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很多教师可能就没有注意到,但确实存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食品与他们关系密切。食品包装问题往往会给人体健康安全带来直接危害,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不得不说是隐藏的杀手,严重威胁到了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教师往往只关注传授学生知识,而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却并未引起重视,这就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出现。因此,中小学教师应当注意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保证孩子健康安全成长。

[1]牧兰.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地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1.

[3]王玉政.中小學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五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针对课程特点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采取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组织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创建具有课程特色的校园环境、建立多元化评价渠道、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开发隐性课程,使学生既能轻松获得本课程知识与技能,又能在学习理念、价值、态度、情感等情意要素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开发;利用。

隐性课程在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有明确定义,在学校情景中,学生无意识中所获得的经验,价值观和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它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的特征。在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隐性课程相关的研究慢慢被关注,并逐渐进入“理论化”阶段。随着对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如今的世界各国教育界对课程理论研究中,隐性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其方向为: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从理论层面的认识逐渐拓展到实践的操作层面。在当前职业学校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新课程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隐性课程,对隐性课程的研究逐步从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深入到具体某一课程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初步的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了解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技能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处理及呈现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护理信息技术》、《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急救护理》等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既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也包含了非显性课程中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蕴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方面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环境和手段,能让学生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显性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得到综合和创新运用,从而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娱乐和人际交往等融为一体,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主动、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2、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将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使学生尤如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激发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隐性课程一直伴随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训室学习氛围及人文环境,让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同时挖掘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4、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更新换代迅速的计算机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包含与他人分享、尊重与合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不断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岗位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要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就要发挥并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现有的优势资源,为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做铺垫,在教学中能以多种形式呈现,并隐含在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并要加强对各种综合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努力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关系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很好地开发隐性课程资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不仅仅是单纯传授计算机应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更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在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医院的护理工作、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上有关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典型案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使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成为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工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

2、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组织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隐性课程的开发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如学习形式、计算机操作规范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习的信息平台,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网络协作学习。通过上网查询,筛选学习资料,应用微信、qq与他人交流,应用office办公软件撰写学习心得和小结,应用excel工作表统计相关资料,应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在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并不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3、重视环境因素影响,创建具有课程特色的校园环境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环境来影响并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尤其是在计算机实训中心建设中要重视引入并发展独特的课程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价值取向、职业操守等内容。在实训室布置上设计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学习的影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应用等有关图片资料,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重要性的意识。在校园网上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在校园网中设置论坛等信息交流工具,便于学生开展专题讨论、相互交流,促进校园内良好教学风气和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明确,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4、正确评价学生,建立多元化评价渠道评价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与技能除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还应掌握职业道德准则、人生价值观、计算机应用与医疗卫生工作相结合等评价内容。并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仅是以通过等级考试而判定,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就是要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5、增强学生理性认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丰富多彩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有关的校园活动。利用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在医疗卫生的工作与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真正的用途。使学生在见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强大功能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刚进入高职校,受教育环境、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虽有一定的兴趣与热情,但常感到学习时有一定难度,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一定的惧怕心理。因此,开发本课程的隐性课程资源,通过采取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组织系列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创建具有课程特色的校园环境影响学生、建立多元化评价渠道正确评价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理性认识等措施。隐性课程的应用,慢慢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目的。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六

生物科学是一门属于科学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它涵盖的内容广,知识的外延大,而且课程资源又随时间的发展在不断地更新。实行新的课程标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课程资源短缺。

因此,在课改后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应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校内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利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执行新课程计划的基本条件。

1、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因为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设备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实验教学及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按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生物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把《标准》要求的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开足开全;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因地制宜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活动。

2、适时利用学校图书室,扩大学生生物学知识面。学校图书室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源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应尽快调整图书结构,配足配齐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延长图书室开放时间,改变借阅方式,尽量方便学生阅读,切实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益。

3、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及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利用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清晰的图像,有利于学生直观认识;对于细胞分裂、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知识,可以利用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对于动物的行为、生态系统等章节,可播放vcd等。这一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使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整合。

4、充分利用生物园、绿化区等有限的生物区域。

生物园、绿化区是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应当让学生成为生物园、绿化区的主人,参与生物园、绿化区的建设和管理。

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果园、菜园、小溪、池塘、树林、山岭、医院、养殖场、菜市场、环保机构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独具优势,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对新课程资源贫乏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重视利用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教材具体教学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究。通过半年的实施,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视野宽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大大提高了。

学生家庭中有不少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和利用。在争取学生家长的指导和参与下,可细心观察家中饲养的家禽家畜、宠物、种养的花木,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点、生殖特点等;积极看一些生物学方面的书刊,了解课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留心家长平时谈及的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这样,学生会耳濡目染,积累不少感性知识,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不少意想不到的课程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家中的有线电视、录像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

(1)随着计算机在农村学校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重要信息载体。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认真制作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伴随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传递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科学网站,作为生物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生物网址,再适当拿出一定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进入学校微机室“泡吧”。但是要注意,在利用网络资源时,教师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录像在生物教学中已得到较长时间的应用,它可以展示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以及实验原理等内容,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从而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播放有限的教学影片外,教师注意剪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中的有关内容,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在观看时兴趣浓厚,效果明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活习性及一些学生不易见到的珍贵稀有动物。

1、生物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2、淄博市新课程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要。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七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课程设置和资源的使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贴近实际,紧跟时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随之而来的,便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相信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讲授出更加深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第三段:针对不同学生,定制各类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及其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推出不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正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推出不同难度的课件、单元测试以及不同级别的小组讨论,通过优秀的课程资源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身的能力。

第四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个性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个性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形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进而更好地挖掘和展现自我。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使用音频、视频、漫画等多种资源方式,意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学习积极性。

第五段:总结。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真正掌握利用好课程资源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现代的教育领域中,只有不断深入探究、勇于创新,才能为更多的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八

针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薄弱,涉及方面多但均不深入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找出制约其深度开发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其建设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部分学校出现了体育文化缺失日益加重的现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材料,其开发的力度直接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加强和深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或相关研究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体育课程文化内涵,有利于培育与创新体育课程文化,有利于突出体育课程文化育人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我们深入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因此,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专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然后探讨并找出影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因素,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体育课程被功利化,忽视了文化价值。近年来,体育教育只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一错误“共识”造成了体育教育效果的变形,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失去教育的主体地位,甚至“失语”。即便在课程实践中产出的体育文化,其文化活力也不强,因为现实的体育课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了清一色的传递和复制作用,忽视了体育课程育人的文化品性。体育课程文化品性缺失的现实原因与外界对体育课程认识的偏颇和体育工作者自身对体育课程认识的不足有关[1]。市场经济背景下,部分学校受各种利益驱使,片面强调和突出体育课程的传递功能,而忽视了体育课程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由于不断受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体育课程目标时常变化,有时强调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有时又强调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仅仅只是为了把教育对象打造成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健身手段和体育技能的知识人,而往往忽略了发挥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如情感的培育、情操的陶冶、人格的铸造、心灵的净化及礼仪的规范等文化品质。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跆拳道项目之所以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欢,主要因为它重视文化礼仪,讲究规则,体现了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和不怕失败等社会文化品质及“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而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推出了广播操、眼保健操和校园集体舞,即“两操一舞”活动,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该活动缺少文化元素支持,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创新不足。无论是从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课程内容构建的角度,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研究的最终着力点都是在西方体育课程发展的逻辑上,主要通过对西方体育课程的复制和借鉴,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体育课程,基本上属于“鹦鹉学舌”。我国的教育部门虽然也提出许多不错的体育课程模式,如“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大课间体育”、“阳光体育”等,其实质都是对西方体育的模仿与借鉴。另外,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比较零散和稀少,影响力不高和育人效果不佳,而真正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却又凤毛麟角,自然无法满足我国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开发,文学、艺术、音乐等文化元素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地被体现。如曲宗湖先生[2]设计的“苦乐教学”、合作教学和“精气神”教学已经开始从文化视角审视体育课程的文化功效,课程内容有了“神”。

落后的体育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根本原因。教育观念决定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并最终决定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罪魁祸首,它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对体育教育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难以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重视体育教育的错误观念,将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建设及体育课程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教育观念的不同会造成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不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的基础和源泉,它是促进素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保证,这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相反,与人的发展相悖的教育观念会造成人的健康意识和主动锻炼意识不强,并最终导致体育课程发展内力丢失。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增强现代教育意识,促进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不断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融入人文理念,重视体育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突出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3]。总之,教育观念的提升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开发的源泉和动力,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薄弱。素质教育的提出使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起航,学校体育改革重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基础。体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日益成为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4]。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形式繁多,较为零散,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课程文化的专项研究并不强,而国内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题研究更是薄弱和少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以“体育课程-文化或资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核心期刊文章各为13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03年至2010年之间,2010年以后的核心期刊篇数为0。已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只是把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研究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性概括,并没有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分支进行深入研究。其二,是有关其存在作用和意义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对促进和完善体育课程改革及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检索结果表明:我国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不足,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研究成果明显偏少,研究进程基本处于停止状态。以上两个方面成果虽然给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但整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和研究视角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内涵、分类及现状等方面深入的理论研究不多,把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一个主体而非辅助的独立研究尚未报道。

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体育运动的场地、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更是开展体育课程的保障。有研究表明[5],在中小学体质增强和健康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设施对其教学影响较大,其权重系数约为0.213,这说明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与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着直接的关联。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充足与否、合理性和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体育场馆管理混乱会导致现有的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有的资源不够用,有的资源没人用,体育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引进与开发,尤其是优秀传统项目的引入,但由于相应的场地设施及专门的体育教材等硬件条件不能同步跟上,而时常导致项目“搁浅”,因此,要在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对推广或引进的项目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6]。“可悲”的现实是,即便许多学校已经开发出好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项目,由于配套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缺乏而难以“长久生存”,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是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另外,我国的大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体育项目模式建造的,符合开设我们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的设施很少,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

兼并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与时俱进,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趋势,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应顺应这种趋势,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现代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要求体育课程文化发展定位向“大一统”趋同。多元性、开放性与融合性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全球化引领下体育文化的合作交流日趋频繁,各国间、各民族间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借鉴与共享已成新常态。因此,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兼并与融合,注重课程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互融与变通,着眼于全球化视野,与时俱进,不断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以西方为主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中突显不足,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偏向于西方,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核心地位不但稳定而且不断被强化,这也佐证我国开发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动性不强。因此,我们要在借鉴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文化独特性,积极推动我国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根据我国区域特色,积极开发并推广优秀传统“武术”类等项目资源,着眼于国际化,将中华民族的“尚武”等文化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并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兼并与融合,既要体现出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也要兼顾西方优秀体育文化元素。既要接纳“既定事实”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性现代体育文化,还要注重传承与开发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把握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建设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尺度,形成一种既适应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

以人为本,确定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质量的重要保障,丰富而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保证学校体育课程高效实施的源泉基础。关于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和价值定位问题一直是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新理念。不可否认,“以人为本”是这些新思潮和理念的核心和精髓,体现了体育课程发展人的本质特点,也有利于找出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方向[7]。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实施要充分考虑并参考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我国学校体育已经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各校确立特色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8]。因此,要充分依据各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设计出适宜于各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并通过多样的课程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于学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不能动摇,不论是西方典型的竞争型体育文化,还是我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尚武”传统文化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体育文化精神,它们都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编写和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文化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根本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要有着国际化的视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典型的以西方为主的体育竞争文化,其对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民主、自由、进取与合作等精神文化,值得借鉴,但同时不要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样值得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庸和平”及“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之,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更多地突出人文价值,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重视其工具价值而导致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教育中“失语”。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摆脱根深蒂固的工具思维模式,转变思维,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及时添加更多体育课程开发的新成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深入开发提升人文素养的体育课程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是保障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筛选出便于开发、易于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资源。各学校要在充分考量自己体育课程资源情况下、注重挖掘各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强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创新,突出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属性,不断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并最终找出开发优质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对策。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重很小,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不足,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武术等个别项目上,还不丰富,文化自信尚需进一步加强。现阶段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将更多迎合各级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6]。因此,国家要鼓励挖掘各区域、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多开发、开设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多元化,改变全国上下一致体育课程局面,实施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所以,当前很有必要选取部分适宜于学校开展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在传统体育项目的选取上,要选择文化成分多且文化育人效果好的传统项目,充分凸显传统文化价值,突出体育课程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体育课程功能价值的单一性。在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同时,既要考虑不受地域和场地限制、适宜于大范围推广的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项目,又要考虑一些受条件限制较多的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传统项目,也要考虑一些以独竹漂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做到特色分明,共同发展,突出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没有休止的艰巨任务,需要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学者在充分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投身其中。此外,我们的教育部门、体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引导与支持,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开发出更多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用以全面提升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5]王忠杰。辽宁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6]王利国,程传银,刘璐。基于国际性与民族性视角审视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4):95-99.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九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吉首民办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对策,为改善民办学校课程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200930(12)分类号:g80关键词: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民办学校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

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状态,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现实问题,研究论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并对如何促进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及时发掘和有效利用进行了思考。

现代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要求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和要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自主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并延伸课程目标。然而,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课程资源紧缺,一方面又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没有将其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致使这些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的状态,应产生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1]课程资源界定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含有课程潜能(或称之为课程可能性),即课程资源一定是能够为课程和课程实施服务的,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2]。课程资源不仅来自那些经过处理、至善至美的已经物化的资料和条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易被人忽略的教学事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此种课程资源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突然抢话说;学生的质疑、兴奋;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差异或者学生有时的固执己见、教师的失误等等。可见,这种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只是我们忽视了或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问题和困惑,展现了广大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的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如果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使其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领域,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将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对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日常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或不能及时地发掘应用于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之中,这与教师对该课程资源的认识有着直接关系。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

(一)瞬间存在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而变化,与静态的课程资源不同,它是流动的、是瞬间的,其存在也是短暂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无疑增加了人们对其发掘和把握利用的难度,若教师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抓住教育时机,对此作出“零时”反应,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他们就会成为重要的和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二)生活情景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包含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事件、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甚至是意外情况、偶发事件之中。此种课程资源来自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情景性[4]。对这些课程资源认识和理解不能采用理性分析的框架和逻辑概括的方式,而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与形象来进行阐发和判断。

(三)亲和性。

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来源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契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有效的发挥其教育作用。所以,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来说,它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四)潜伏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还有一个自身最突出的特性,即潜伏性,因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前,教师很难去设想、预料,但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却时时闪现,教师若不注意,则瞬间即失,所以它往往处于潜伏的状态,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应变能力才能发现和把握,将其转变为具有教育作用和意义的课程资源。

1、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突破对课程资源的狭窄认识。

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及如何捕捉、激活和利用这种课程资源,都基于教师个人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态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敏感度,也影响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程度和效果。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还处于一种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状态,教师对课程资源载体或形式的理解还比较局限,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对其他载体或形式的资源还不太了解;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通常是现成的、静态的,一般与教科书配套[6];课程资源的范围也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科书中。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得教师往往忽视自己身边已有的资源,使他们不能真正的走进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

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所不同,在新的课程资源观下,课程资源应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7]。我们要意识到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科书、报告会、博物馆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接受并认识其教育价值,不断拓展课程资源空间。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培训,即时向广大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课程资源观;二是让教师亲历躬行,将所学理念和实践不断结合,增强发掘与利用水平;三是学校、教师与专家建立长期、定期的联系,共同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2、建立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要转化为教师正确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将课程资源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具备对动态生成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沉淀累积而成。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前预设、教学中把握、教学后反思,建立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良性循环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步骤,需要我们智慧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

教学前,进行一个兼具弹性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这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利用的基础。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认知,还要涉及到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达到的其他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知识目标领域的传授,及时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教育。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要尽可能多的考虑教学的主要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对策,进行二度设计、三度设计甚至是多维度设计,以便教学中能够敏锐、及时的捕捉、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从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课程资源对话,这样不仅给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留有空间,同时也对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带着教育研究者的心态,以更宽更高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变换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加强、思维活跃的情景下,教师更容易发掘和利用此种课程资源。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要回避,或者模棱两可的蒙混过去,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分享。然后,通过教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提升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课程开发和生成的能力,最终使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容的应对动态生成性资源。

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突发事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进行归类,比较,筛选,整合,看哪些可以成为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构建可供教师参考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库,可以为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

当然,提高教师识别、捕捉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能力,需要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健全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习惯了学科教学,知识结构都是建立在学科之上的,比较封闭、单一,而有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本科目,这种情况往往会让教师教学感到很吃力,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就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摆脱封闭式狭窄知识结构的局限是提升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加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精通自己所教课程,同时也应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对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需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个教学氛围的营造,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如恰当的运用评价方法,适时应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教师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才能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得以深入和持续的展开。

[1]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2~34.

[2]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7]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9日。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一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土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其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加要求思想品德教师重视生活化的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笔者所在的常州市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古城,人杰地灵、名胜众多、名家辈出,有着丰富的本土课程资源。如名胜古迹:国家5a级景区天目湖、春秋淹城遗址、瞿秋白故居、篦箕巷、文化宫等;名人名家:延陵季子、常州三杰、“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和史良、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数学家华罗庚等;传统文化:龙城三宝、常州吟诵、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常州小热昏等。这为思想品德教师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本土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最肥沃的土壤,因为它更贴近学生,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其他课程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土富有时代气息的各种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教师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本土课程资源,凸显思想品德学科的特色化;可以拓宽思想品德教学的渠道,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家情感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而且还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本土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对促进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催生物,没有丰富本土课程资源支撑的思想品德课课程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思想品德课本土课程资源的价值与作用只有通过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才能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索和学习,谈谈对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几点看法。

一、全力推进对本土资源的有效开发。

首先,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主动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服务。如,通过调查实情、走访名人、参观名胜等形式耳闻目睹常州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思想品德课学习积累大量的本土素材。其次,教师要当好主导者角色。给学生以知识的熏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塑造,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学习主动性越高,教育效果会越好。再次,学校要营造本土文化氛围。积极搭建师生个性展示平台,着力于发挥阵地文化的德育功能,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小社团,使校园生活彰显常州特色,同时要在制度和物质上给予保障,提高教师和学生开发本土资源的热情。最后,社会要形成开发本土资源的保障体系。相关部门应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安排,责成有关部门制订开发本土资源的目标、阶段性操作计划、实施步骤和监管机制,还要落到实处。

二、建立动态的资源教学库。

当前,我们在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是面临资源缺乏的现状,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现有本土资源缺乏科学管理与推广,造成资源浪费。要探索建立本土资源开发的教师团队,建立起学校内外、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充满活力的本土资源开发共同体。在开发本土资源并进行运用、验证之后要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教学效果好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探索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库,完善分类检索系统或资源档案系统,积极推行数据化、网络化乡土课程管理新模式。

三、改进课堂教学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水平。

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阵地,要把本土资源的具体内容和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有关内容链接起来,使本土资源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感受社会变化》时,可链接常州30年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成就;教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可链接常州乱针绣、梳篦、青果巷等;教学《诚信是一种资源》时,可链接常州历史名人季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资源,可让学生感觉到常州的名人轶事、风景名胜不再遥不可及,与我们的生活、课堂无关,而是让学生感到它们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四、加强本土资源的社会实践环节对课堂教学的配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活动,带领学生游览、参观常州的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等。学生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可拓展学习空间,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情感,自觉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肖登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下,(07)。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二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由专家们根据体育学科的逻辑编制的统一大纲,把各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安排得十分详细周到,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大纲实施体育教学。全国一个纲的课程管理体制,具有权威性,管理十分方便,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执行起来较省事的特点。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学生的基础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执行大纲。原大纲包含着大量的未经改造的竞技体育内容,其中一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望不可及,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是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由于课标没有规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根据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随时对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数进行调整[4]。课标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各地方、学校和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课标,地方、学校和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地方、学校、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需要、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另外,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也是为了调动地方、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让大家放开手脚更好地完成课改的任务。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意味着给予地方、学校和教师放权,更意味着对地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今后不再有现成的固定的“脚本”照搬了,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追求课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拟定自己的“脚本”,上出自己的特色课。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45min内的封闭系统。对体育课程的这种理解,限制了我们对身边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关注和开发。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封闭式的课程观,把体育课程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45min限制的开放系统。“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5]。”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有利于我们开拓眼界,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仅靠每周2~3次体育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程包括课业与进程,其中,进程决不仅仅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还应当包括学生在校内的。

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的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学生的这些体育锻炼时间都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属于体育课程的时间范畴。充足的时间资源是实施体育课程的保证,体育教师应以开放的眼光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资源。

在体育课改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常使得体育课时间的安排不可能同以往那样固定不变。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在时间资源的调配上应当灵活机动。目前,不少学校的选项课、俱乐部制等学校改革,就不但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也打破了常规固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时还要求我们打破一堂课45min的规定,有些内容的教学需要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当然,时间资源的灵活调配,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便和无计划,任何时间上的调配都应当事先征得学校的同意,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体育教学便难以进行,这是体育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的体育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对体育课程改革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努力拓展校内体育空间的同时,还应当以开放的眼光去开发校外的体育课程空间。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人们正在呼吁学校的体育场馆应向社会开放,反过来看,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差异很大,各地区都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校外体育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为了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不少学校都开始在积极地尝试开发校外的体育资源。比如,深圳市高级中学为了使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正在尝试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上课。该校除设置篮、排、乒、羽、武术、健美操等项目的课程外,还设置了棒垒球、橄榄球、曲棍球、网球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课程。为解决这些课程的场地问题,他们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上课。比如,该校的网球俱乐部,每逢周日晚上,便组织俱乐部的上百名学生前往观澜乡村俱乐部网球中心,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学打网球[6]。广大农村和经济尚欠发达地区,虽然缺少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但具有发达城市所没有的独特的体育空间,这些地方美丽的山山水水,沙滩、绿地等,都是良好的体育空间资源,只要我们留心开发,合理利用,都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在关注校外体育课程空间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校内空间资源的开发,毕竟体育课主要还是要在学校内上。尽管校内可开发的空间资源比较有限,但潜力总还是有的。不少学校为了给体育课程腾出更多的空间,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建设了一些实用的体育场、馆,一些城市学校甚至还将田径场托起来,下面留出与田径场同样大的面积建成体操房、健身房、乒乓球房等场地,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长期以来,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都习惯于按照全国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大纲中规定要教什么,大家就都教什么。而且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又是正规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由于是统一规定的,于是不管学校有无条件,学生是否兴趣,学生能不能学会,体育教师只能照搬照教。这就使地方、学校和教师用不着去考虑课程资源开发这个问题。正在实验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仅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不作硬性的规定。这就要求地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去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宗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健身的`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人类的健身手段与方法是十分丰富的,而且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目前,除竞技体育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的内容,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民族舞、街舞、软式排球、气排球、轮滑、攀岩(人工)、飞盘以及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等,都可以被堂堂正正地引进体育课堂。有的体育老师还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不少既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仍不失为受学生喜爱的好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还包括传授一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各种媒体都注重报道一些关于健身、保健方面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这些知识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还应当经常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还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往,除了体育教师,很少有人会直接介入体育课程的实施工作。然而,开放式的体育课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则需要多方人力的介入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内,需要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学生积极介入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仅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部分的教学工作。实际上,一些学校已经在开始这样做了。有的学校还提倡校内外体育人力资源的相互流动,学校不但提倡在需要时可灵活聘请校外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还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提高,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当然,无论体育课程如何改革,体育教师仍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环节。在课改的进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一个课程的研究者。角色的转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三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乡土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能架起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学生心灵的桥梁,缩短学生同历史、社会的时间、空间距离,让历史参与社会,从而产生探究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1、乡土自然地理课程资源。

瑞安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上海经济开发区和厦漳泉金三角之间,全市陆地面积1270.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112.52万,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百强县(市)。

瑞安市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西部山区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柳杉;草本植物有铁芒茸、蕨;山间谷地苦楝、桉、樟、垂柳、乌桕等;低山丘陵地带多毛竹林。山林之间,山羊、山兔、松鼠、金丝猴、猫头鹰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陆域海岸线24.23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海域内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的195个大小岛礁。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瑞安有非常优越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

2、乡土人文历史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悠久的瓯越古邑,瑞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是浙江东南沿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开“永嘉学派”先声的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经学大师孙诒让,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物学家伍献文,报坛泰斗赵超构,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体坛名将夏煊泽,周小菁,文艺界明星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姜嘉锵、陶慧敏等,为瑞安谱写了灿烂的人文篇章。

瑞安山水奇特,风光崎旎,风景旅游区占陆上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七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圣井山、梅龙溪、桐溪、桐盘岛、龙井、卧龙峡;五大旅游区:水乡古镇林垟、江溪龙潭、山皇古寨、金鸡山、白岩山。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石棚墓;八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圣井石殿、外三甲窑址群等。

3、农村家庭社区课程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初中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场所。家庭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

1、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取代了原有的“以知识为本”,强调公民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铸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度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进行。自然领域是对当地自然或现象(如水资源、能源、环境等)的研究,人文社会领域涉及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特色产品、产业结构研究)等内容。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能使学生认识自己家乡,了解家乡人民的辛勤劳动,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在学习《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时,我穿插了瑞安大罗山的例子,之前的新闻报道,关于此地发现西周时期的古墓,先后发掘出青铜乐器、短戈等60多件文物,这在浙南一带还是首次发现,弥足珍贵。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引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激起为自己的家乡添砖加瓦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

乡土资源的内容恰恰是和学生生活着的环境紧密相关的。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中,我让学生列出自己知道的瑞安名胜古迹,然后设计“我请外宾游瑞安”的活动,分别按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行程设计旅游路线。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这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中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乃至个体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教学与个体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

3、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和提高专业素质。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专业知识也将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性知识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世界的提升。如民主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合作的精神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师从课程繁荣消费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有利于教师发扬创新的精神。而且,课程的开发不是靠个体所能完成,这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形成。

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新课程改革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也有着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

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应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与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重视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主题设计应符合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指导纲要及各门课程标准或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及其要求,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开展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的社区调查活动。既可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是历史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的一次实践。这种活动对拓展历史教育领域,深化历史教育内容,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家史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家庭历史的感知,走进现实,走进社会,了解历史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增加对家庭、家乡、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起到丰富历史学习内容的作用。

1、乡土课程资源与学校历史教育相结合。

乡土资源是历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乡土资源应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行。以主题为目标,多个资源综合起来使用,以达到主题目标的实现。农村山水秀丽,动植物丰富,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资源是很广泛的。

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先进地区和后进的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拥有量不尽相同,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的季节性在平原与山区又有所不同。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针对时机和季节作好相应的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课程资源要相互结合。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协同参与及指导、评价功能,重视与校外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科研团体的联系及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在开发乡土资源时,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贴近自然,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搞社会调查,从实践中获得历史知识。

因地域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学校的差异等因素,可供农村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肯定也不同。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所面临的具体环境不同,能利用的资源也有差异性。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势,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课程繁荣,促进人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四

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设计,而课程设计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泛在化应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这些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断探索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在反思中收获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现在将这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自主创作、挑选和网上搜索等。我发现,在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本部门的知识库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班级管理平台上,我们可以共享大量资料和教学资源,如课程设计案例、测验试卷、关键词和学科领域的主题兴趣等。同时,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例如各大院校和教学平台的公开课、TED演讲和在线培训课程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使用课程资源时,我始终遵循学生中心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我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利用有趣的课程演示、视频和图形信息等,挑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主动探究、自由探索、自主创新,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同时,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我也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计不同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第四段: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发现很多课程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资源内容老旧过时,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不大。而且,学生使用现代科技设备时也要注意遵守学校和管理规定。因此,我们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上不能一刀切,要慎思明辨、把握好度,全方位地为学生着想。

第五段:总结。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们需要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教学研究,在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的同时,要随时调整、改进和完善。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与动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为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丽丰富多样的需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如果把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稍加对照,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中所融注的现代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5.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从课程理论上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鉴别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标准,是国家教育目标、个人发展需要、教师教育水平三者的有机统一。(1)在实际开发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相应的素质;第二,审查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以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主导方向;第三,了解对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条件与分布状况,如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经济文化状况、文化名人(物)、民俗风情、节日文化等,以备有选择地开发利用。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这四个因素水准及其协调程度构成了课程开发利用的质量。在实际运作中,这四个因素又不是简单地呈现和平铺,而是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起着作用。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人手的,也可以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1.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2.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

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具体表现在:

1.在“引言”和“阅读提示”中加强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在七年级上册“写在前面”的一段引言中,编者把语文学习比作“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生活之旅、文化之旅: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一定能找到语文的‘丝缕’。”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将提醒你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

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阅读提示写道: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课《老王》阅读提示写道:

阅读这样的提示,让我们感到:课本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人间万象、大干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语文课程的视野。

2.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文《化石吟》(七年级上册)后共有三道“研讨与练习”,其中的两道是这样的: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专家,或观看专题片、查找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课文《邓稼先》(七年级下册)后有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

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八年级上册)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

下边两题中,任选一题。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采。

3.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为“这就是我”。在这一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自我”中发掘自我教育的课程资源,并与同学共享。第二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为“漫游语文世界”,其主要活动内容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也可以单独一人),在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上,学习、运用语文。”不难看出,这样的活动实质上就是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中的“感受自然”“我爱我家”“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等综合性学习课题,均是把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人生、人类,家庭、社会,科学、自然等。再如,七年级下册中的“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以及八年级上册中的“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收集资料”等综合性学习单元,或给予课题的导向,或给予方法的引导,或提供研究开发的路径包括提供网址和工具书等,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推助师生开发利用语文课内外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

1.处理好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要搞好课内课外结合,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殖,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使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不是有所区别的。就其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事实上,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并非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课内教学资源特别是教科书的开发利用可以成为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成为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补充,甚至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相互转化、对接与融合。既要发挥课内课外资源的各自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2.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学生将会更多地直接接触实际生活,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直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在关注学生参与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掌握了经过反复检验的间接经验,就可以避免直接经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简化“尝试错误”的过程。就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因重视课外学习或在实践中学习而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

3.处理好知识、智力、能力培养与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语文,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其学习内容亦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我们从上述“综合性学习”单元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个综合性学习课题,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关涉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学习资源或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时,应该时时关注两者统一,努力做到求知、启智、练能的过程,也即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反之亦然。

2.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潜课程观。潜课程又称“隐蔽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2)。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课程。潜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需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课程因素,使显课程和潜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1.遴选、鉴别的能力。现代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切性;在资源相对贫困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变通的能力。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等等。

3.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学生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现代转换与超越,同时也是教师语文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文化场所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以上从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师三个维度探讨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枢纽工程,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将会迎来更多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课题,不断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或课题,就能把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崭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3[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23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版,第222页。

/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六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本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土资源,就是指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本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通过调查学生的作文现状,发现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真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写作起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对作文的写法认识很朦胧,习作存在很多问题:作文语句简单,大多只有寥寥几句话,没有细节,不知道如何写具体。抓不住写作重点,偏离写作的主题。语句不通顺,不连贯。语句形式单一重复,堆砌,太多重复,太多口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通过“农村小学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并在新课标习作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调整作文教学,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积累素材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乐意交流,乐意写作。因此研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素材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赋予农村作文教学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或相关的专题性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既“导流”,又“开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生活的体验,以此优化作文教学。

素材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口音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利用本地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引导教师突破“写作方法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本土资源指导为切入点,尝试把课外资源指导以及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通过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形成案例与教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2)利用家乡现有的信息技术收集素材;依靠横向联系法解决农村阅读积累不足的情况;(3)依拓人人都具有的课本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学会积累素材,通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习作时有材可用。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年级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其习作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已经生成:课程资源的整合、生活作文、网络资源的运用等给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带来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让学习者自己收集素材,积累材料。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在指导中不是机械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开展素材积累研究,努力开发学生写作素材资源。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综合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求过程,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主体实践的原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也不例外,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综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素材积累活动中自主创新、乐于创新;自主写作、乐于写作。

3.有序开放的原则。首先是写作教学内容的有序开放。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实施以读带写,由吸收而表达。同时,关注自我,自然与社会,关注多学科的融合探究。其次是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变,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出现在课堂上。

(二)、研究的方法。

1、用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

2、用行动研究法对理论与方案进行探索、实践;

3、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的认识、体会及外地、外校的有关经验及时进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步骤。

(一)、主要措施。

1、抓理论学习,夯实理论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积极外出观摩、学习,或邀请教研室同志前来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抓课堂实践,深入研究探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教学课堂,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课题的课堂教学上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题组教师要将每一节写作课作为自己的“实验田”,要把理论学习付之于实践,平时只要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就要进行实施,进行研究探索。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2.4—2012..6):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农村小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选取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课题的申报。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实用17篇)篇十七

第一段——引言: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而课程资源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在我所在的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支撑,它们可以包括学习用书、幻灯片、讲义、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作的课程资源应可靠、易懂、严谨,同时紧紧围绕知识点和情境进行设计。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工具,开发和共享实用的课程资源。另外,对于学科前沿研究的发展动态,我们应及时更新和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利用课程资源时,应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节奏,使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进行课程资源的评价和反思。评价不仅包括课程资源的质量和可行性,还涉及到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估。通过课程资源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后续教学中做出改进和完善。

同时,评价和反思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五段——结论: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促进课程的质量和发展。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逐步完善与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

    对网络道德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感悟和总结。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思

    新任警察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

    实用美术基础教案(优秀17篇)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进程,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你对教学工作计划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范文,请参考以下的推荐资源。大班幼儿已经有

    年度个人履职工作总结(热门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工作质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热门15篇)

    个人总结需要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表现,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展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

    电气外出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提升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思考。现代人生活中的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城

    违规通报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不足。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撰写心得体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违规处理通报涉及到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公示,

    ert心得体会报告(模板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段时间内的体验与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得来

    媒体合作协议书(精选18篇)

    合作也可以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会联系,培养友善、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合作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和借鉴。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协商

    销售助理简历的自我评价(通用18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自我评价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建议和帮助。身体健康,能够做到处世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