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留白作文800字(7篇)

时间:2023-05-21 作者:储xy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留白篇一

笔墨一转,八大山人纸上仅有一羽黑鸟,一块巨石。鸟翻白眼,作将死状,巨石歪斜,几欲倾倒。其余空白。却极尽”讽清朝将覆”之能势。

此即留白之力也。

留白,是不以完满为至美。而所谓的完满,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填充,却没有用于喘息的间隙。于是国画素来讲究“留白”之境,群山回环之间需以云海为“白”,予人遐想。于是高鹗写成末四十回《红楼梦》以填充空缺的行为常遭人诟病,“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结尾竟成“败笔”。艺术家追求留白之境,凡人欣赏留白之美。“留白”是艺术的习惯,两者如影随形。

细水古木,假山亭台之前需有曲径通幽,“留白”如同小径穿梭,破除密不透风与千篇一律。艺术家懂得画云雾以生白,懂得引人深思,懂得留有未知与念想。而这,凡人其实亦懂。

天使般轻盈欢愉的音乐从“音乐神童”舒展的指尖盘旋而出,可这样明媚的旋律,只护佑了莫扎特三十六个年头。他未完成的“后半生”对尘世来说,是一片空白。可当一串串发光的音符流淌而出时,你并不能否认这片空白的完美。那段未知里,莫扎特完全可能被贫穷所击倒,被尘世所湮没,被混乱与不公所毁灭。可这一切都不曾发生,因为他生命的空白抛出的是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莫扎特扮演着古希腊之神那耳喀索斯明亮、欢快的那一面,当他将所有的光皆献与世人后,他悄无声息地离去。

只是那段留白里,依然有他的音乐,萦绕而久久不散。

而当他的死对头绪斯迈尔走到庸庸碌碌的生命尽头时,回瞰这张被自我用不甘、悔恨、嫉妒所涂满的生命画卷,只得向神父忏悔自我嫉妒的罪行。或许莫扎特正在空中谱曲,或许他并不会理解绪斯迈尔的忏悔。因为天才的人生需要留白。黛玉焚稿,花落人亡;王勃亦英年早逝。在上帝手中,留给莫扎特的空隙,也不会例外。

“人或许并不清楚地知晓自我的潜意识究竟渴求什么。”可他们依旧趋向于他们渴求的事物。留白之境,是人心深处的一方空缺,是人思想绝壁下的一片胜景。

渴求空白,趋向空白,弗吉尼亚伍尔弗在抑郁之际选择了自沉于乌斯河底。不被当作“精神病患”而载入史册,她以留白使自我的思想在河水中洄游。她的思想将在那片空白中永生。步向河水时,他大概是没有犹豫的,那被诗化的灵魂不会彷徨。她需要用空白来作这首长诗的结尾。

留白篇二

留白不仅仅是画家的选取,更是人生的选取。我们在成长中需要学会处世的留白,因为它将使每个人的生命更有好处。

留白是一种不折不挠的态度。

留白是退一步的海阔天空。

志存高远的英雄——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惨遭宫刑,却所以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的史学著作《史记》。假若他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永不退缩的决心,那么还能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吗?留白就是司马迁刻苦学习、严于律己那高尚品质!

留白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气概。

自由与和平的斗士——曼德拉,他是用心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他将的一生都贡献于南非民主共和中,在狱中服刑了27年。假若他没有无畏的气概、坚定的信念,那么还能成就反种族这番伟大壮举吗?留白就是曼德拉应对困难、应对挫折那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我们在成长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留白就是一座炼钢炉,能经受考验的就是能成为真正的钢铁。拥有了它,你的人生将闪烁光芒!

留白篇三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中国画确实博大精深,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画面需要留白,生活何尝不需要呢?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先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我想这便是留白吧。学会为人生留白,如同白一样淡而实醇,简而实繁,宁静悠远而坦然,那么,一切足矣。

小时候与父亲下围棋,经常是两三招就败掉了。

当时我不明白,直到看到青源大师下棋才领悟。围棋的开盘讲究布局,有的人重四角,未待坐定便急不可耐地圈住四点虎视眈眈。而青源大师却敢于先着手点开元,心中一点,四面留白,便看穿了世界。

留白无疑是一种智慧。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即为此意。世间懂得留白的人多,识得留白的人少,会用者更是寥寥。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国画和西洋画最不一样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梵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同样,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这其中,体现的是留白的方圆之道。

其实在人与人交往中,也要注意“留白”的艺术。我认识一朋友,每次见面,她说话似乎没有终结的意思,她始终是谈话主角。学会倾听,给谈话留个空白,给别人一个缓冲。古人云:话到舌间留半句。就蕴含了必须的谈话艺术。言语如江水滔滔并非口才好,有时,恰会让人产生反感。适时的停顿,眼神的探寻和交流,会让交谈在一种默契中缓缓流淌。

留白也是一种境界。中国画中,在作品留白,从而到达一种“无笔墨处皆成妙境”的淡美意趣。人生中,多点留白,一张一弛间才会获得一种平衡。有的生活,像一些老城区,密密挤挤,见缝插针建满房屋,没有休闲的去处,这种环境,多半不受人喜欢。相反新建城区,多是绿荫夹道,适时地留一处草地花园,给心灵宁静。

为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久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留白篇四

相对于西方绘画的色彩纷呈,国画却显得单调而乏味,仅有两三处被点上了墨水;对于情节清晰,结局明确的小说,呐满是悬念,没有结局的小说更是令人费解,引人遐想;对于那从头到尾都有音乐的歌曲,那中间突然的弦凝声绝引人深思。然而那空白处,却蕴含着无尽的美。若要人生精彩,则需要留白。

色彩繁杂的世界使人们的眼睛迷乱,人生需要留白,给自我的心留下一片空白处,找回那最纯真的自我。与娇艳似血的玫瑰相比,莲却显得朴素,仅有那一抹淡淡的分红。然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最的隐逸者的青睐。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即使身处官场也能回到自然。心中留白,便不会被功名利禄染成金黄色,迷失了心智。在心中留白,给那颗案牍劳形的心得到放松,让那被金钱驱逐的灵魂得到安防,找回那个最纯真的自我。

当今社会,在心中留白是不可缺少的。多少人在官场中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失了良心?多少人在城市中忙碌奔波,与时间赛跑,最终失去了笑容,行尸走肉般活着。在心中适当的留白,给那颗因奔波而疲惫的心得到歇息,享受这个世界的宁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找回那个最朴素纯真的自我,而不是继续被金钱腐蚀失去了良心。

在那空白处让自我的心得到歇息,找回那颗最纯朴的心,那颗没有因金钱而畸形的心。人生需要留白,不仅仅是为了守住那个纯真的自我,更是要用这留白处使自我的人生更加绚丽,让这留白处点亮别人的世界。

人生的大多数路都是为自我而走,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用一小段路为他人奔走。人生需要留白,而这留白处则是为他人而留。在为自我的人生奔波忙碌的同时,在对自我倍加爱惜的同时,我们也要不忘将自我的爱分给别人。正如那个感动保山城的老书记杨善洲一样,将自我的人生留出一片空白处给亲人,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不需要用浓墨重彩去点染也依旧使人生绚丽,因为那空白处早已被杨善洲染上了虚幻的色彩,蕴含着无尽的美。

人生需要留白,用着留白处去点染别人的世界,将自我的爱无私奉献,用这留下的空白处中的大爱去爱人,去帮忙那些有需要的人,即使是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一件不能将空白处染上鲜艳色彩的事,但那留白处依旧蕴含着无尽的美。

人生需要留白,正如白云会转成乌云,但乌云最终也能变回白云那样,用那留白处找回自我,给疲惫的心得以安息;用那留白处为他人世界染上缤纷的色彩,及时这留白处没有浓墨重彩也依旧秀丽。

留白篇五

芳凌波可是横方塘,留白处,是闲意。锦瑟年华谁与度?但目送,尘去,留白处,是情意。

曾领读过唐人的诗,诗句简短皆赋深意,诗景寥寥却充斥画意。当诗人要表达什么,似乎在诗歌里一字不提,然而那浪漫的思想却又字字关情,让人“望眼欲穿却不透其意。”此刻我正读赏着留白,寻觅间,蓦然回首,那“意”却在寂静留白处。诗人留下的是思想的蝴蝶,翩飞了百年,寄予后人以遐想的空间。留白不是等于无,更像是无中生有,然而在那里,它的贬义早以不复长存了。这一片净土,像是一颗水晶透视整个世界。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无题是何处?是留白处。月下花榭,锁窗朱户,留白最是动情处。

有那么一群人,请让我以留白相送。

他是英国物理学家罗素。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黄土地上民不聊生,他来访中国时,驻留在四川。硝烟弥漫了整座城市,但仍没有阻挡他想要去领略峨嵋风光的愿望。他期望在混浊的年代寻找一涸清澈的甘源。峨嵋山刀锋险阻,路途中,轿夫们留意翼翼地送罗先生抵达山顶,青葱的林木,争相的花朵,还有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过程中,罗素扪心自问:这么艰难的路,他们真的就毫无怨言吗?真的就不会想为什么自我不是坐轿的而是抬轿的?当轿夫将罗素安全放下,他仔细观察了每个轿夫的表情,他们有说有笑,如同往常一样。这一幅画面一向停留在罗素的脑海里,就像一个警醒的时钟时时刻刻都在击打着年轮。

之后便有了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中说道:“千万不能用自我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轿夫们的无言并不是屈服,而是选取了留白,选取了用心灵的声音说话,这就是幸福。或许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释怀,给生活一点洁白的空间,默默的维护这片不可侵犯的神圣土地。

在一河灿星下,无数个留白被点亮,像是一盏盏启明灯,为人生开启一扇宽广的大门。

无论是孟佩杰的孝义,选取将留白化作帧帧孝心,赋予留白最完美的解释;无论是侯逸凡的沉着冷静,选取在留白处,给世界一惊叹,这都令我们深受启迪。

为自我存封一片留白,从此抱紧了一个纯洁伟大的灵魂。大千世界,尽“彩”其中。

一颗灿星从此陨落,秋白不朽!

留白篇六

;

余笑忠,1965年生于湖北省蕲春农家。出版有诗集《余笑忠诗选》(2006年)、《接梦话》(2018年),与亦来合作主编《有声诗歌三百首》(2018年)。曾获《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联合评选的“2003中国年度诗歌奖”、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第十二届“十月文学奖”、第五届“西部文学奖”。现供职于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

主持人语:

余笑忠这组诗有着入乡随俗的亲切近人,他的目光所及无非是莲子、艾蒿、樟树、剥豆荚、老母鸡等等生活细节里的寻常之物,不寻常的他通过对物的凝视以及娓娓道来的书写,把我们接引到“诗之思”,于是我们在一路的跟随中,对“无用之用”、“俗物一经燃烧,必有烟火”、“琥珀里的昆虫/即是不朽”等就有了会心的一笑。这也再次说明了,万物皆诗,只在于你有没有这样发现的眼睛。

林宗龙的诗像一个多面体,如他自己希望的,“既能指向现实,又是超验的,既是日常的,又是神性的,既表达自我,又取消自我”。他意识到我们所见不过是已然祛魅的世界,万物之上的“雾气,也会在某个未被认知的星系慢慢散去”,他的工作似乎就是溯源,去寻找这失去的神秘性,比如“一只布谷鸟在灌丛中/弄出的灵魂一般的声响”,“七彩的鵝软石,在湖的底部,/像星辰闪动”以及人自身之中那种“迷人的局限”。(江离)

莲 子

剥开一个又一个莲子

剔掉一个又一个莲心

所谓莲心,是一颗幼芽

白色。浅绿。深绿

绿色者微苦。有时

干脆连莲心一起吃下

记得那旧闻:埋藏于

泥炭中的古莲子,没有成为化石

千年后竟然开出花来

如此珍贵的礼物。只是

那荷花,当属于哪个世代?

我有过片刻的迟疑

看着莲心,那颗幼芽……

从它屈身的样子(像个问号)

到荷叶田田、莲花绽放

在我眼中

顿时用尽沧浪之水

废物论

我弯腰查看一大片艾蒿

从离屋舍之近来看,应该是

某人种植的,而非野生

药用价值使它走俏

艾蒿的味道是苦的,鸡鸭不会啄它

牛羊不会啃它

站起身来,眼前是竹林和杂树

一棵高大的樟树已经死了

在万木争荣的春天,它的死

倍加醒目

在一簇簇伏地而生的艾蒿旁

它的死

似乎带着庄子的苦笑

但即便它死了,也没有人把它砍倒

仿佛正是这醒目的死,这入定

这废物,获得了审视的目光

剥豆子

年成不好,夏天干旱,秋天多雨

从田边地头拔回的黄豆禾,有的

已经烂了。后面的几天

照天气预报说的,也没有一个

像样的日子

如果有好日头,那些豆荚会裂开

我和弟弟、外甥在母亲身边围坐

为微薄的收成

重复简单的劳作

我故意把手抬高一些,这样

从豆荚里剥出的每一粒豆子

落进筐里,显得掷地有声似的

这样,每一粒豆子

好像有了不一样的份量,就好像

不止是我们四个人,听到这声音

母亲的比喻

今天,母亲在电话中说

有两只母鸡病了

厌食。粪便是白色的。咳嗽

我无法想象母鸡咳嗽的声音

尽管母亲打了个比方:

像人一样的咳嗽

我熟悉另一个比喻:惟有爱和咳嗽

是藏不住的

母亲给两只鸡喂了药,但还未奏效

今年夏天,母亲说起老母鸡生病

也是打了个比方,说“像人一样地害病”

其实母亲的意思是说,母鸡跟人一样

老而病弱

我真希望听到

母亲这样说起它们:像人一样笑出了眼泪

尽管,那也一样难以想象

但我们必定会心一笑

在一棵倒掉的杨树前

——给沈苇

我们的合影以它为背景

树干犹在,只是断裂处变黑了

从黑色之深浅,可以猜想

左边的树枝先折断

右边的,也未能幸免

几乎可以视作一种对称——

左边的树枝伸到了河床

右边的挨着河岸

河水太浅,像在一堆乱石间

开始还蹦蹦跳跳,后来因迷路

而小心摸索着的孩子

枯木再无良药,也不再需要阳光

黑树洞,或许是某些虫子

隐秘的避难所

薄暮时分,我们掉头离开了那棵倒掉的树

就像两个从深水中起身的少年

各自找到了

留在岸边的鞋子

因而更愿意

把它们拎在手上,以鞋底拍着鞋底

就像告别的时刻,我们

相互击掌,又双手合十

从前有一位画家

嫌他门前的梧桐树脏

命家童每天擦洗,而且

水也必须是干净的

日复一日,他眼中的树

还是脏,惠能的那一套

他置若罔闻。这个洁癖大王

惜墨如金,画作冷寂萧条

不过,留白之处

被后代帝王

题词、欽印

他被征税官抓捕

因为龙涎香的味道

暴露了他的藏身之处

他遭受的奇恥大辱

是狱卒用铁链将他拴在

厕所的马桶边

画家忧愤而死。惟有死

才是最大的、最后的留白

但这样的留白谁不会呢

就像被他折腾死了的梧桐树

俗物一经燃烧,必有烟火

尽管无补于

画中的烟霞之色,也不可能

与龙涎香同日而语

唯有他天下第一的洁癖

像他笔下省略的波浪

——那永远喂养不大的孩子

父亲栽种的板栗

父亲过世六年之后

我才知道他生前栽过板栗

在家门口对面的旧菜园里

去年已经挂果,今年是第二年

昨天,两个妹妹摘回满满一袋

午餐时我们就尝到了

自家新鲜板栗的美味

后来,我索性生吃了几颗

念及弟弟没有回家,又多吃了几颗

我自知这不可替代

只是为贪吃搪塞的理由

不可能像魔术师,眨眼功夫

就将一张纸变成鸟儿在飞

数年之后,一棵板栗才终于成其为果树

仿佛,这是早已什么都咬不动的

我们的老父亲

冥冥中期待已久的一天

那板栗树,它的果实丰盈

它的根系,在黑暗中一寸寸掘进

而与邻家的菜地接壤,被人挥刀

砍掉了几根枝桠

来年,暮春的板栗花,又是谁

一觉醒来,满头蒙雪

二月一日,晨起观雪

不要向沉默的人探问

何以沉默的缘由

早起的人看到清静的雪

昨夜,雪兀自下着,不声不响

盲人在盲人的世界里

我们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

我后悔曾拉一个会唱歌的盲女合影

她的顺从,有如雪

落在艰深的大海上

我本该只向她躬身行礼

隔岸观火

我很早就认识了火

灶火、灯火、烈火、暗火

野火、怒火,甚至萤火、欲火、无名之火

认识冰火则太晚

有一回,我取出用于保鲜的干冰

放进厨房的水池里

打开水龙头,顿时滋滋作响

冒出的浓雾吓得我后退三尺

自来水和干冰之间

温差形成的敌意一触即发

没有火的形态,却有玉石俱焚的惨烈

我想那应该称之为冰火

我想我成了隔岸观火之人

不见灰烬,只是如鲠在喉——

我们取来的哪一瓢水,不曾

千百次沸腾?

兄 弟

那人是我的一个兄弟

他牙疼,托着腮帮子的时候

更像我的兄弟

因为我也受过这样的苦

他也知道,尽管我不能免去他的苦痛

但现在我们更像兄弟

好像这是我们的一门宗教

这难言之痛,痛得世间再无“痛恨”一词

它的要义:我们如此不堪一击

无论彼此

去 向

周末,早晨六点破例起床

听到一只斑鸠在近处啼叫

一声又一声

为一探究竟,我走上阳台

开窗的刹那,自落地窗下方的边缘

一只斑鸠扑棱棱飞走了

……竟有怅然若失之感

如果夜里一直窗户大开

它会不会进来呢

不,问题不在这里

问题在于它正叫得起劲

而我的好奇终至侵扰了它

不,问题也不在这里

问题在于总把鸟鸣幻想成召唤

而飞鸟,从不和我们

缠绕在一起

它唤来的黎明,有时

又不知去向

秉烛夜

停电。在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

不记得这是何时留下的

烛身不是那么笔直,似乎

它仍在昏昏欲睡

一阵阵晚风吹来

摇曳的烛火显得精神了

不过,总的来说

其象征意义

还是大过真实的亮度

它不催生什么,只有反光

透过双层玻璃

一支变成了两支,一大一小

烛火下的桌子几乎被隐去了

因此,反光中的两支蜡烛

像在一片虚空中,由一只

不可见的手托举着,静静燃烧

那样忘我,又无时无刻

不在追忆前身

蒹葭考

在罗平九龙瀑布下游

高大、抱团的竹林之外

有临水的芦苇

穗是一样的,我好奇的是

此地芦苇茎秆壮实,宛如竹节

莫非它以楠竹为师?

同行的人告诉我

这才是蒹葭

那么,“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换成“人是会思考的蒹葭”更合适

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能是

蒹葭苍苍,不能代以芦荻苍苍

多少芦苇只是冒名的替身

真正的蒹葭,幾近绝迹

也许……

深夜,起风了

有时分不清风声和雨声

开窗,伸出手去

为感知到雨滴的清凉而欢欣

没有雨的时候

仿佛期待落空

像一个盲丐

羞怯地缩回自己的手

去睡吧,去“长眠在自己的命运上”

无人。无人可以呼风唤雨

兼而有之

愈合的伤口上会有一层死皮

揭去它,再也不痛不痒

如果我们写下的

不过是这样一层皮,弃之

又有何可惜

有人乐于给中意的卵石

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有人听到水声就有尿意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的文字

甘愿降格为把尿的嘘声)

一个朋友在林中感叹

“这些树,让人觉得像神仙一样”

她的意思是指那些树像神仙

还是因为坐拥这些树

让人觉得自己如临仙境?

天 真

我很早就认识喜鹊

认识灰喜鹊则太晚

当人们说“灰喜鹊”

我总是举目寻找灰翅膀的鸟

不知道其实它是蓝尾巴的

我很早就认识蜻蜓

认识豆娘则太晚

我以为只是大小之别

却不知道,它们各有其名

我把类似错误归结为天真

而我天真地赞叹过

琥珀里的昆虫

即是不朽。我不知道

那是芬芳的树脂锁定的杰作

天真的昆虫,挣扎为时已晚

千万年后栩栩如生

胜过一切人造的标本

置 顶

就像我们把有些花草

放在室内的高处

它们本身并不高大

在波兰,维利奇卡盐矿

巷道中,有大大小小

40个教堂

地下270米处,有一座

世界上  最低的教堂

相关热词搜索:;

留白篇七

事实上,多数人看见这幅画,都是“一脸懵逼”,这幅画,重点其实不在于画中画的东西,而在于留白。也能够说,是这些留白,成就了这幅画。

这片留白,能够有无数的解读方式,有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便悟不出这幅画的真实意义。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作者孤独的体现,还反映了画中人的精神富有。寒冷的江水,虽说鱼会更多,但有多少人能在江水中寻到鱼呢。有人说,这是在明知绝望的情景下找寻期望,期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者说,这也是对自我的留白,对生活的放空。

许多人受困于生活,但如果也像画中的人一样,给自我一点独立的时间,或许就会有更多发现吧:发现乐趣,也发现期望。佛教所说的“看破红尘”也许就是这样吧。在这幅画中,重点在留白,而留白也多于渔船与人。把大自然比作一幅画,对于蚂蚁而言,人类就像这幅画中的留白;对于人来说,楼房像这幅画中的留白;对于高山来说,楼房也是留白;对宇宙来说,地球也就是一粒芥子罢了。

大人们常说:“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却被许多大人施行为“做完该做的,就没时间做想做的”,甚至“做完该做的,还有更多该做的”。这时,就需要必要的留白了,也就是娱乐,甚至是发呆,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留白。或许对有的人来说,睡一觉便是留白。

在繁忙而又繁杂的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给予自我留白,投于山水之间,抑或是做自我喜欢的事呢。城市是喧嚣的,但在喧嚣中自我的一份淡泊、一份宁静,却是难能可贵的。有人抱怨自我没时间,每一天就是上班下班、上学放学,那是他们不懂给自我留白。有一颗自由的心,不被大城市的冷酷节奏所阻绊的心,即使是闲下心来做顿饭、看看电视,也是对全身心的放松,对自我的留白。

这幅画由于留白而传神,生活,也因留白,才更加有声有色、兴味盎然。也正因如此,人生,需要留白。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沟通的作文600字(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2022年沟通的作文50字(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2022年工作表态发言材料(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2023年工作落后表态发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2022年就业规划书600字(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2022年留白作文标题(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

    最新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演讲稿(优质9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

    2023年居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

    2023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教育(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

    2023年美丽的邂逅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