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笔尘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汇总8篇)

编写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小学教案的案例,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一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掌握运球、传球的动作要领。

2,幼儿通过运球、传球的练习,提高上肢的协调性和增强上肢肌力。

3,幼儿通过趣味的'篮球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s形跑运球

1,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单手拍打篮球

2,物质准备:大可乐塑料瓶16个、10个中水桶、10个大水桶、篮

球14一个、扩音器一个、口哨一个、音乐u盘。小呼啦圈12个、大呼啦圈6个、空中的呼啦圈3个。

1、复习传接球技术。

2、学习“带球走”规则及运球。初步掌握动作方法。

4、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二

1.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要领,命中率稳步提高。

2.通过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及跳跃能力。

3.通过运动体验,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重点】

投篮手型,以及步伐特点。

【难点】

投篮时协调发力,动作连贯,身体协调。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进行了学习,现在你们尝试加大难度使用行进间运球低手上篮,同学们在投篮过程中思考影响到投篮命中率原因是什么?你们希望学习提高命中率的技巧吗?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

2.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与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篮球运球绕圈跑

方法:每人一球,绕篮球场边线运球跑,在运球过程中注意运球的控制球的落点,沿边线进行跑动。

2.篮球操:腰间绕球,膝下绕球,全身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学生回答:加了运球环节;右手为例,当球从地面反弹时,跨右脚拿球左脚上步起跳。

组织教学:八字队形站位

2.讲解

动作要点:(以右手投篮为例)运球后右脚跨步拿球,左脚迈步蹬地充分向前上方跳起,右手托球伴随惯性向前上方伸展,腕指上挑,使球前旋入篮。

3.练习

(1)原地单手托举球练习。反复做将球上举―提肘―手指上挑球―单手接球练习。

(2)原地单手抛球入篮练习。篮下托球―伸臂―抛球练习。

(3)运球1~2次中慢速的行进间运球投篮练习。

纠错:跑动速度与举球的衔接不连贯,投球时出手距离不够,未到最高点出手。

(4)快速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练习。

4.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教学比赛―篮球三对三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成3人为一组,进行篮球三对三实战对抗,强调多运用今天所学的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得分。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篮球30个、标志物12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篮球场。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三

1.练习侧步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提高动作的灵敏度和合作能力。

皮球若干、大筐四个

一、开始部分。

1.幼儿练习单人沿线横着走。

2.幼儿两两结对背对背,两臂相挽,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两人一球练习多种玩法,请幼儿各自找个好朋友取球进行分散练习。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两只“小螃蟹”面对面或背对背,两臂相挽,中间夹一个皮球,模仿螃蟹(两人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3.幼儿自由练习,鼓劢幼儿坚持长时间不掉球。

4.讨论:有什么方法能夹住球使它不掉下来。

5.幼儿再次尝试,师个别指导。

6.游戏比赛:幼儿两两结伴分为四队。当老师发出游戏开始的指令后,各队第一组幼儿螃蟹夹球走出发,将球运至对面的筐里,马上返回,接着第二组幼儿出发。四队幼儿以速度快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收拾材料、场地。

增强难度,在横向行走路线中增添障碍物供孩子练习。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四

本课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团结向上、勇于拼搏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水平五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进攻、突破上篮,它的特点是出手速度快、不易被封盖,命中率高、稳定性强。在实际的教学比赛中有很多学生对持球突破技术缺乏正确的应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进攻能力,把交叉步持球突破与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比赛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篮球技术的实用性。在素质练习中采用x跑训练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参与,把练习推向高潮!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向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和模仿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同时,学生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跟着老师上,喜欢自已玩。鉴于此,在课中,一方面针对性要非常强,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普遍重视不够的细节,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一个班的学生在水平层次上差异不小。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把动体和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技术以及素质练习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和完成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使6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一动作,达到命中率高,稳定性强,动作协调优美;同时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x跑训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重点:

1、选择突破时机。

2、运球与上篮的衔接。

难点:

1、蹬跨有力,上步快,抢占有利位置。

2、手腕拨球的动作。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红线”和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心理上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研究(思维)――应用(迁移)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在讲解与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时,选择学生一对一的“单挑”和学生与老师一对一的“单挑”,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开始部分,考虑运动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球。热身活动把侧滑步和急停跳起有机的结合起来,时刻在运动中去体验篮球美,应用各种形式的运球练习,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专项准备活动,在配合动感音乐下,创编形式新颖的篮球操,来增强学生球性球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2、基本部分,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设疑(在一对一的对抗

中,进攻队员一般采用什么技术摆脱防守进攻得分?)看教学图。组织学生围绕提出设疑进行尝试练习,讲解、示范交叉步持球突破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动作。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展示、教师评价纠错。继续练习及拓展提高练习,体能练习。放松身心,(在节奏鲜明伦巴舞曲伴奏下,师生共同练习伦巴舞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自评、小结。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积极地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练习密度为35%―40%,练习强度中等偏上,素质练习时强度达到最高峰。

篮球场1―2块,篮球若干。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五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新授课。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体前变向运球动作要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运用体前变向技术,提高学生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能够体验篮球乐趣、克服困难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

1.教学重点

按拍球位置准确。

2.教学难点

下肢和上肢协调配合。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整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导入热身)

1.慢跑。

学生沿着边线进行慢跑,当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做高抬腿跑、小步跑、车轮跑。

2.球操。

(1)上下抛球;

(2)左右手拨球练习;

(3)左右转球练习;

(4)胯下运球练习。

(三)基本部分(学习、练习、巩固、展示)

1.导入:游戏(行进间运球接力)。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同,各组排头同学听到口令后,运球出发,到终点后返回接力下一名同学,要求不抢跑,否则罚时3秒。

要求:认真玩游戏。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2.新授:通过与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出技术要点。

右腿蹬地向左跨,拨球部位右侧上,屈膝跨步降重心,顶肩左推快跟上。

3.练习。

(1)原地体前运球模仿。

要求:向左侧变向时,按球右侧方。组织形式:集体练习。

小迷宫寻宝。

纠错:运球时不稳定。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六

1、学习两人夹球侧身走的动作要领,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运球的方法。(难点)

3、能遵守比赛规则,愿意挑战,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1、5 号篮球若干;小螃蟹头饰每人一个,器械筐 4 个,矮跨栏 4 个。

2、欢快和舒缓的伴奏音乐。

1、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引导语:小螃蟹们来到沙滩上,跟妈妈活动一下吧。

带领幼儿做侧走伸展、体转、快速侧走下蹲、侧走跳跃等动作,锻炼幼儿身体各部位。

(2)重点练习侧走动作,引导幼儿了解侧身走的方向方位,为侧身走做准备。

引导语:小螃蟹是怎样走路的,侧走要注意什么?(脚尖冲前,身体左右移动)

2、创设“小螃蟹运沙球”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探索两人合作侧身夹球走的方法。

(2)请幼儿互相讨论,鼓励探索尝试两人合作运球的各种方法。

要求:手不能碰球,要侧身夹球走。(如胸夹球、背夹球、头夹球、胳膊夹球等)

(3)幼儿探索夹球侧身走的各种方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探索出的夹球侧身走的方法。

胸夹球:引导幼儿注意要手不碰球,侧身走的动作要求。

背夹球:引导幼儿掌握球不容易掉的方法,如身体紧靠,胳膊挽着胳膊步伐一致,可以借助口令,协调步子向同一方向侧走。

其他夹球方式:鼓励幼儿尝试如头夹球,下巴夹球,胳膊夹球等有难度、挑战性的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胸夹球、背夹球及其他运球方法。

教师表扬能力强的幼儿,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并适当指导。

3、将全体幼儿分成两队,进行运球比赛,巩固侧身夹球走的动作要领,体验竞争合作的乐趣。

(1)引导语:天快黑了,我们抓紧时间帮螃蟹奶奶运沙球吧,比比哪组运的快。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两人一对,分两组站成两队,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两队第一对幼儿面对面站立,夹球侧行按规定路线将球运到终点筐子里,迅速跑回拍下一对幼儿的肩膀再开始运球。哪组最先完成运球,哪组获胜。游戏过程中要侧身走,手不能扶球。如果球掉在地上,必须捡回球在球掉落的位置重新开始。

(3)第一遍游戏(胸夹球侧行):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小结:手不能碰球侧身走;要等上一对的小螃蟹回来,下一对的才可以出发。

第二遍游戏(拉手背夹球侧行):重点提示巩固动作要求。

小结:两人要将球夹紧侧身走,步伐速度一致。

第三遍游戏(增加两个跨栏,其他有挑战性的运球方法):提高游戏难度。

引导语:沙滩上多了两个小沙坡,这次还能顺利通过吗?请两人商量一个有挑战性的方法运球。

小结:通过小螃蟹们的团结协作,不怕困难顺利完成了挑战!

4、创设“分享西瓜”的情境,伴随音乐放松身体各部位。

引导语:螃蟹奶奶感谢我们小螃蟹的帮忙,送给我们一个大西瓜,我们一起切开品尝分享吧。

抱来西瓜(手抱圆左右摇摆),切西瓜(上下摆动手臂),吃西瓜(坐在地上摆动腿),吃饱了很开心(拍拍肚子,拍拍身体各部位)。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七

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技术要点:

(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

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

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

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组织如上图。

要求:

1、手型正确,传球时拇指下压、传出的球向后旋转,球速相对要快,飞行弧度较小。

2、接球时,伸臂迎球,触球后收,注意缓冲。

3、推进上篮传球及时、到位,上篮成功率力求达50%。

4、围绕跟进上篮练习时,接球者向中间插,传球者从接球者身后绕。

5、注意安全,保持间隔距离,前一组过中线后,后一组才开始练习,上篮不中不补投。

易错与纠正:

1、拇指未下压、传出的球不旋转。多做原地两人对传练习、掌握正确手型。

2、传球力量不够,抛物线太高,落点不好。可用实心球对传以增强臂力和指力,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低弧线、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3、移动中传球时横向移动;走步违例等。讲明在侧身跑的动作基础上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出的球“提前量”以同伴伸臂能接住球为宜。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课后小结篇八

知识与技能:了解篮球基本规则,80%同学能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20%同学流畅完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力量素质,发展学生协调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树立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重点:准备姿势和运球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性

(一)开始部分

1.整理队伍: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2.点名报数:第一排同学从右向左依次报数。

3.安排见习:身体不舒服的同学观摩学习。

4.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

1.热身运动:

篮球操:抛接球、球绕腰、高抬腿绕球、滚地抢球。

2.绕杆接力:全班站成四列,每列之间间隔三米,每列两两之间间隔一米,每列排头拿一个篮球,当我喊开始之后,开始排球前进,在队列里绕过每一名学生前进,到队尾之后,迅速抱着球跑回队首交给下一名学生,然后再到队尾排着,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个学生都绕完为止,以掉球次数少,完成时间短的为胜。

(三)基本部分

1、复习导入:我们一起来复习下之前学过的原地运球,教师提问:如何控制圆圆的篮球,该如何用力,人是跑动的,那球的落点该在哪呢。学生初步探究尝试,讨论回答老师问题。

3.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半弧形站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动作要领: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倾斜,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前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步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运动运球一致。

4.分组练习:

1)学生进行慢速行进间模仿动作练习

下面成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座学生跟做,教师提示学生抬头。看老师收拾运球,很好。

2)慢速进行间变向运球练习

3)游戏竞赛:运球接力

每一排分两组,各站在篮球场的两侧,运球接力比赛,可以单手,也可以双手,运球稳得,速度快的,花样多的组获胜。

(四)结束部分

3.整理器材,宣布下课

(五)预计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