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笔舞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让我们为四年级学生准备一份全面的教案。现在为大家提供一些四年级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一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二

知识技能: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新课,感知面积。

1、黑板出示:面积关于面积你知道了些什么?

游戏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

(二)创设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

出示:现在,请大家看这个盒子,有面吗?

师:是看到还是摸到的。

生:看到的。

师:再请你闭上眼睛,摸盒子的2个面,(指定)你有什么发现?还有想说的吗?

生:面是光滑的。

生:我摸的两个面是一样大的。

生:上面大,右面小。

师:那就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生说)(板书;面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好,大家一起拿出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生;2个说。

师:有了面积单位,就可以量物体的表面的面积。请大家量一量书面的面积师:生汇报,你量了…..

验证: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怎么办?引导,用大的面积出示:平方米。

师: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师:他讲得对吗?谁会说出到底多大的图形?

师:出示小卡片,这张卡片,用面积单位来量这个卡片面积多大呢?

思考:量这张小卡片,能用刚才的面积单位吗?生:不能,理由。

放手问:从中你想到什么?还有更小的面积单位?

引导生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复说)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缩放)。

师:找找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板书。

面的大小是面积。

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三

1、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平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生1: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10=40,所以一共有40个。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2、认识平方厘米。

(1)学。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平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记。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3)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6平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8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8=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

3、认识1平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平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齐)2平方米。

4、认识平方分米。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习)。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平方厘米。

生2:平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64平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平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平方米。

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平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四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学好本单元,利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测量、估算、概括、推理等技能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收集、分析、处理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35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学案例: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

面积计算公式。

3.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及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4.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5.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五、单元课时安排。

六、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文档为doc格式。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并能正确运用地积单位解决问题。

2.通过亲身丈量、体验、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及适用范围。通过观察和想象身边熟悉的场景体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及其适用范围。

3.感受大面积单位产生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观念,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

实际测量,步测,留有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加强理解。

联想——出示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看到它,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联想,回顾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的界定,为了后面教学1公顷和1平方千米时能够准确的进行概念界定。

2.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下面三道题。

计算机键盘上小按键的面积大约是1()。

咱们班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48()。

黑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4()。

3.对比理解。

黑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400()。

【设计意图】同样是黑板表面的面积,单位却不一样。让学生体会到一定要根据物体表面的实际大小和数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一)导入,产生认识冲突。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听和看中感受到大的特点。

在欣赏之余,我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如果想了解太湖的面积,

选择什么面积单位更合适呢?

预设1:平方米。

预设2:平方千米,公顷做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如果选择的面积单位小的话,那么前面的数据就会很大,读起来不方便。这时,就需要学习较大的面积单位,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

2.结语并板书课题。

1平方米大约是多媒体教室地面4块砖的面积,看来,太湖的面积如果以平方米作单位,就有2425000000个1平方米那么大,读起来确实有一些困难。面积的大小是不变的,要想读起来简洁、方便,就只能选择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在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需要用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

(二)建立1公顷的表象。

出示:太湖的面积大约是242500公顷,让学生说说看后有什么想法?

1.解决1公顷的概念。

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叙述,解释,计算,了解概念及掌握1公顷与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说说知道1公顷的概念和进率后有什么想法。继续抓住“大”的特点进行教学,为下面作铺垫。

2.出示课前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对1公顷实际观念建立的过渡。

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里的面积会运用到公顷这个单位。

学生会说到之前测量过的学校足球场的占地面积,学校的占地面积等等。

出示:学校足球场的画面以及相应的信息。

其实,在举行一些重大比赛时,比如,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足球赛等等,都是在正规的足球场里举办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建立起的比较模型,已经感受到1公顷有多少个自己熟知的事物的面积。从数量上有了感受,体会由一个到多个,为学生建立起1个1公顷的实际观念打基础。

3.感受学校的占地面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同学们测量学校占地一周的画面。学校近似一个长方形,长110米,宽90米。让学生计算出学校的占地面积,并运用刚刚学到的1公顷与1平方米的进率的知识进行换算,以公顷为单位,得到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

4.语言描述对1公顷实际大小的理解。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1公顷的实际大小吗?

预设:1公顷有200个教室那么大,10个学校足球场那么大,2个正规足球场那么大等等。

结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用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三)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1.运用1公顷比较,进行估计,感受多个1公顷。

过渡语:在假期中,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去一些景点游玩,你们看,这是咱们丰台区的世界公园,这是世界公园的占地面积,这是咱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些都已经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了缩放。

估一估世界公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出示信息:世界公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7公顷,将估计与信息比较。

这是天坛的祈年殿,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73公顷,相当于()个世界公园的占地面积那么大。

2.感受平方千米,引发联想。

过渡:太湖的面积是242500公顷,管理员还告诉了我另外一个信息:太湖的面积是2425平方千米。这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岛,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5800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中发现新的信息——平方千米,并产生联想:什么是1平方千米,有多大,与1公顷、1平方米之间的关系等等。

3.知识迁移,解决概念和进率。

让学生结合板书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是怎样定义的,并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推算等方法得到1平方千米和1公顷、1平方千米和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体会1平方千米比1公顷“更大”的特点。

4.展开联想,估计1平方千米有多大。

预设。

1平方千米是1公顷的100倍。

相当于100个丰台一小丰益分校的占地面积那么大。

相当于0个咱们的教室占地面积那么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以建立起的比较模型说说自己对1平方千米大小的描述,由100个到20000个,数据这么大,学生能算出来,但是这么多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无法想象到的。使学生产生学习1个1平方千米的迫切需求。

5.直观感受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过渡:(出示三维地图画面)你们看,这是从三维电子地图上截取的咱们学校附近的画面,这是路口的红绿灯,这是丰北桥下,这是华堂商场,这是东大街的顺天府超市,连接这四个地点,围成的土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看,这个是咱们学校,1平方千米大约有100个咱们学校这么大。

说说体会。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区域的三维电子地图,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难点,真正建立起1平方千米的实际观念。

6.了解,运用。

(出示北京市地图)我们生活在丰台,我们也都参与了“知丰台。

爱丰台”的活动,那么大家对丰台区的占地面积是否有所了解呢?丰台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04()。

说说自己的理由。

合30400公顷,大约有30400个学校的占地面积那么大。

老师的家在昌平,我也了解了一下昌平区的土地面积,一起来读读。你有什么感受?(大、辽阔)。

昌平区、丰台区都是首都北京的一个区县,估一估我们首都北京的土地面积有多大?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面积吗?读一读,9600000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计算、想象、观察感受到了它们面积的大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根据面积的大小能够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六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七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面积和周长。

3、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周长公式是什么?

面积公式是什么?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周长面积。

长方形(长+宽)2长宽。

正方形边长4边长边长。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周长和面积的对比。

三、新课。

1、区别概念。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下面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男女生各派一个代表,女生用绿色描出它的周长,男生用红色涂出的面积,谁最先完成谁就赢。

(比赛是不公平的,让学生说出不公平的理由)。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周的长度面的大小。

从这里首先看出周长和面积的.什么不同?(意义不同)。

请同学们指出桌面的周长、面积。课本、文具盒面的周长和面积。

2、区别计算方法。

(1)、请同学们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为什么不能计算呢?

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长和宽)。好,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继续比赛吧!女生这次计算面积,男生计算周长。

请两位男女代表板演。

过后学生会感到非常不公平,让他们说出理由。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方法不同,单位名称不同。

3、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联系?

4、同桌讨论。

5、练习。

(1)、有兄弟俩要同学们帮着计算周长和面积,计算后找出兄弟俩相像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

a、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2厘米。

b、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

小结: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计算下面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

四、指导看书101页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五、总结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1、课本101页做一做1、2题。

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七2、3、7题。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八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1、感受物体的表面。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课件出示:

选一组你喜欢的图形涂上颜色,比较这组图形的大小,说说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选择(1)或(3),不选择(2),适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2),学生会认为(2)的图形无法比较,因为这个图形是不封闭的。这时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课件上的其余四个封闭图形进行铺展变色。)。

师:可见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板书:封闭图形)我们说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观察法。

师:孩子们,咱们来玩一个比大小的游戏。

直接出示两个非常明显的有大小之分的图形。

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法)。

师:两个面积相差比较大的图形,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二)重叠法。

师:这两个看上去相似的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办法?

预设: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师:就听你的,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板书: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三)测量法。

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比周长。学生猜测周长相等,面积也就相当)。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九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让学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等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教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体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学生选用一种物体表面来表示胸卡的面积,从表示的结果中可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容易产生误会,并通过创造矛盾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单位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当学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时,教师更是抓住契机,在肯定学生猜想的同时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估一估、站一站、量一量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让学生先估计,后拿出1平方米纸,估计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让学生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空间观念,再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这个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6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千克的物品,投影仪,重量单位表、时间单位表的投影片;将练习十八的第6题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学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单位来计量后,教师导入课题。

我们今天就来归纳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板书课题:重量单位

2.复习重量单位。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引导学生答出吨、千克(公斤)、克。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说出大约有多重,以加深对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让前后两排的四名学生为一组,相互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师指名一些学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然后问:你们以前称过体重吗?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7此时若发现有的学生用多少斤回答,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强化学生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可继续问:那么比千克重的单位有哪个呢?学生会答出吨。

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1吨重的东西吗?由此向学生说明: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人体是无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凭经验估量或用衡器测量。

不过,我想问问大家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请大家想想,假若你们每人的体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体重加起来才能达 到1吨呢?(25人。)

现在请大家将进率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上。

同时让一学生填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可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填写的结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确的进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重量单位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可以指名一学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师在投影片上写,全体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l.导入课题。

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刚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分,两分。)注意分不要表述为分钟。

你用到了什么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时间的长短,是不是要用到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

2、教学日、年的来历和世纪。

同学们以前听爸爸妈妈讲过日和年的来历吗?

在时间单位中,比年大的单位是世纪。通常是100年为一个世纪,比如,从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纪,2001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纪。

3.复习时间单位表。

1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1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按月叙述,二月应分平年闰年叙述。

l天有多少小时?(24小时。)再次强调小时在作为单位名称时应按规定记作 时。

1小时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让学生将进率填写在书上。

填写快的'同学可继续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两道题。

1.做练习十八的第6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再说出各个年份,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做练习十八的第14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4.做练习十八的第13、19、11题。

先做第13题,让学生自己填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练习十八的第7、8、10题。

第10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和思考题。

第15*题,因为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而其它月份的天数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变,分别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为90天,闰年为9l天。

思考题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关键是如何盛出1千克水、可以这样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满,再倒进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满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满水倒进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一

说课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上的例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第1~5题。

教学内容:

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是在学生学习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比,今后学生才能对周长和面积正确区分,理解实际意义。所以本节课内容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生其它几何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编排: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具有层次分明的编排特点,也注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来编排,这样,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求周长或面积。

教法分析:

这节课我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并坚持以启发式教学原则,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活动,采用实验操作,引导发现,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操作观察、说理、思维等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击破重点,分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学法分析:

教会学生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操作迁移分析概括自学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

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共安排以下几个活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2、什么是面积?面积和周长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周长和面积的对比。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对比。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想一想、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内涵。

1、一想。

先让学生想一想,回想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得出周长和概念。

2、摸一摸。

用实物让学生摸一摸,在摸的.过程中感受到面积的形式,得出面积的概念。

3、比一比。

出示例题: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让学生根据图形给出的数据计算周长和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它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由学生对板演同学的计算进行评价,从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比长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的不同,也感受到概念的不同。

4、说一说。

结合例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联系:都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的边长;区别是概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计量单位不同,面积表示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计算方法要用面积计算公式,使用面积计量单位。而周长表示围成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计算方法要用周长计算公式,使用长度单位。

三、巩固练习,反馈巩固。

1、基本训练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1、2题;练习二十七第1题。

2、拓展训练用一根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宽取整厘米)。

想一想,试一试,你一共能围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亲身掌握到知识的要领,达到巩固反馈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五、总结。

六、独立作业。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小资料〔进率〕。

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用较小的单位计量时,累积若干个低级单位的数量就可以构成一个高级单位的数量。这样表示1个高级单位等于多少个低级单位的数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它也为学生在四年级学习的小数与复名数和与面积有关的应用题及在生活中解决与面积有关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教具:有关的动画。

过程:

一、激情引趣,猜想导入。

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

出示练习:1米=分米1分米=()厘米。

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

二、自主探讨、发现规律。

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里的地板即边长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0厘米)。

师问:小蟋蟀想装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诉它地板的面积有多大吗?

出示边长是1厘米(地砖)的正方形。

1厘米。

设计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了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在面积上的大小,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估计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体会并进行反馈。

进行电脑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蟋蟀家到底铺多少块地转这个故事来验证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确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学们相互探讨中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三,激发欲望,巩固练习。

在这里我先向同学们挑战;问他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书上的想想填填。同学们自然非常高兴。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亲自探索知识的形成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接着做p101做一做并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从而巩固新知。

1、1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2、1d2=()c212d2=()c2。

3、100d2=()2400d2=2。

100c2=()d2900c2=()d2。

四,反思体验,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到底有什么收获。并从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体会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不仅于生活,还适用于生活。

以上设计均在新课标指导下安排的,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咸数学模型。象本课中安排的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及小熊带来的复习题,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出数学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了解了数学的社会价值。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四

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清长度和面积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小手帕。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对比不同。

1、多媒体演示(或幻灯片):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周围围上篱笆。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继续演示:菜地的长是5米、宽是2米。

然后选取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篱笆有多长?菜地的'面积多少?让学生进行解答。

2、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厘米6厘米。

12厘米6厘米。

3、学生估计教科书封面的面积大致是多少?

4、学生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指什么?

周长和面积各是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下表:

周长。

面积。

含义。

四条边的长度和。

四条围成的面的大小。

计算方法。

(长+宽)×2。

长×宽。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二、综合练习。

1、测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练习二十九的第1题。(学生做在教科书上)。

3、练习二十九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二十九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五

教学目的。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亦即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具。

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概念。

2、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及长度,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出示教学目标。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比较: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封闭的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有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3)概括面积的意义。

运用面积的术语,述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请学具来帮助,给出三种学具,让学生选择。

(2)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他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小组合作)。

(1)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2)说一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三、巩固概念。

练习小结教学后记。

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使用人。

第74页-------76页。

教学目的。

1、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及本质区别。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具。

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备注。

出示学习目标。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估计1厘米的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有多大?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积有多大?长、宽各式多少?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比较异同。

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教师总结。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练习十八。

第4题让学生判断,根据测量要求,应填写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后记。

土地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16篇)篇十六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小组讨论: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小组内观察书中p16页的13幅图形面积。

3、你是怎么知道的,用哪种方法判断的?

4、汇报:1=32=5=65+6=81+3=4=79+10=11=12=13。

5、判断方法:直接比较法、平移法、数方格法、拼凑法、割补法。

(二)练习:练一练p17。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

2、3题(用拼凑法来判断)。

3、4题(用割补法来判断)。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直接比较法。

平移法。

数方格法。

拼凑法。

割补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按照学生自学的形式开展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图形间的关系,能判断出图形面积的大小。但用的方法最多的是数方格、平移和割补,学生掌握的情况一般。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装饰手套含反思(模板17篇)

    幼儿园大班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最后一年,是孩子迈向小学的重要阶段。接下来,请大家认真阅读我们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

    小红帽音乐教案(专业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份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教学工作安排的重要文件,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范文一: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工作计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机关单位人事部门年终工作总结(专业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不同工作任务上的表现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会咬人的电教案(精选18篇)

    安全教案是一种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而制定的教学计划,旨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安全教案范文,供大

    数字会计工作计划大全(19篇)

    会计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总结的方式,可以发现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近几年来,在**

    语文想象评语(实用17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合理的段落结构和连贯的逻辑来展示文采和思考的作文。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作文片段,让我们共同感受作文的魅力。人们生活中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自从发明了汽车,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教案六一小灯笼(热门18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以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操作和指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医护人员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4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身工作过程和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形成对自己工作的认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院长及科

    山之宝塔山导游词大全(24篇)

    导游词的写作需要结合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文化底蕴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爱我中华学生代表演讲稿(汇总16篇)

    演讲稿应该言之有物、结构合理,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些优秀的学生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灵感。迎着朝阳,披着霞光,鲜艳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