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琴心月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设计(大全8篇)

在初中教育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一

(文/jessicagrogan,ph.d.,译/李国鹏)

我们中的大多人都认为童年时的假期要比我们成年以后的假期欢乐神奇的多,那时的白雪是那么的闪亮,礼物不需要购买和包装就可以得到。到了成年,我们要为一曲合奏的和谐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使我们纯真的创造灵感受到威胁,我们对纯真的音乐,闪亮的灯光没有了更敏锐的嗅觉,更高的品味。

假期有一种近乎残忍的力量让我们认识到当下我们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我们可能会责备一些人沉迷于智能手机,或者醉心于工作结构的平衡性。它通常会让你的懒散和沉默上升到一个难堪的“高度”。

尽管人们是那么难以做到在“生活中处处中立”。难以做到对我们周围的陌生人和形形色色的人敞开心扉,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归咎于它。这或许有点骇人听闻,我们会把我们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孩子,想象成为陌生并且是特殊的人。但是我们与他人思想的差异性,我们的不可知性,这些特点使我们变得是如此的丰富,令人鼓舞,充满神奇,这其中的一部分也是不可抗拒的。

假如你有孩子,想一想最让你触动的时刻。想一想当你三岁的孩子用了一个你认为他好不熟悉的短语你会做何感想。想一想你七岁的孩子完成了你都不经常做的蝶泳是你会做何感想。这就是他人的神秘之处,他们潜在的潜力,它们使我们触动并且为他们鼓掌。

santner写到,总而言之,在我们把激情投入到世界当中与抵制这种投入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我们的抵制时刻存在。我们感到疲惫,沉重,失落,繁忙,我们最终被压倒。我们太过于保护自己,害怕被拒绝,面对恐惧是特别脆弱,我们之前已受到这些无数的伤害了。但是这些代价想我说的一样是麻木的。像是迟钝或者是半睡半醒的状态。

尽管这是对于自我认知评价和洞察力老的价值观,这也许是好的。一时间能意识到我们的麻木说明我们向克服麻木又近了一步。我们会问自己问题,我是因为一般的原因变得真正大烦躁或者是心烦意乱或者是其它内在的原因呢?如果现在我妥协了会怎样呢?我是有收获还是失去呢?如果四年来我一直想弄明白这些,努力去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乐高玩具和剪纸,我将会冒什么样的风险呢?他还会在一个小时之内会不会理我当我拒绝给他第二块饼干的时候?他会对一个困扰了几个月的问题转变吗?他会不会对我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激情呢?他长大了会抛弃我吗?这些相似的问题我们的配偶,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同样会有。我们为我们的自我保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本文经由李国鹏?翻译,非商业请注明译者及来源心灵咖啡网,商业使用请邮件联系:@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理学人”?――心理学圈子里的人都在这里!)

让希望和信念成为人生的战略

多做自己想做的,少做自己要做的

当代的生活与幸福的生活

躁狂心境自我测试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二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回顾学过的几何图形。

1、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分类。(参考书90页1题)

2、用集合图表示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看书90页2题。

(1)从“视角”的角度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如: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一个()形。

请你再举一例:

(2)从立体图形“展开图”的角度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如:圆柱体圆柱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请你再举一例:

(3)从“截面”的角度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如:圆锥体圆锥的截面是一个()。

请你再举一例:

活动三:回顾“线与角”的知识。

1、直线、线段和射线。

(1)画出下面的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2)比较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3)你能从图中看出这两个变化的量有什么关系吗?(在组内说出你的方法。)

答:

2、垂直与平行。

(1)按要求画出图形。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画图时,提醒同学注意: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存在哪两种关系?

答:

(3)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答:

3、比较角的大小。

(1)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角的大小与谁有关?与谁无关?

(2)我们学过哪些角?画出来。

(3)比较这几种角的大小。

判断:钝角大于90度。()

理由:

4、测量角。

(1)完成书91页3、4题。

(2)在组内说一说测量角的方法。

5、请你用三角板画出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你还能画出其他角度的角吗?试一试。

二、检测与反馈。

1、书91页1题。

学生点名提问。

2、书92页2题。(写在书上。)

3、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度,90度,130度的角。

(3)写在书上。

4、填一填。

(1)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3)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度,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30度的角,用放大镜扩大5倍,这个角是()度。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度,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度。你有什么发现?()

5、判断。

(1)画一条4米长的射线。()

理由:

(2)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理由: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垂直。()

易错点: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易错点: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关系的网络。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理解平行、相交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示范动笔画垂线和平行线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画出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明确各种角度数范围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平面图形复习课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回顾与整理平面图形。

一由线段围成的,从“边”的角度来整理我们学过的图形。

由曲线围成的:

1、从“角”的角度来整理我们学过的图形。

2、从“轴对称”的角度来整理我们学过的图形。

提醒同学注意:

3、举例说明平面图形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完成书94页2题。

(1)请说出这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理由。

答:

(2)请说出另外两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理由。

答:

(3)请你画出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

活动三: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1、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理由:

(2)圆的直径都相等。()

(3)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易错点:

(4)圆周率随着圆的变化而改变。()

(5)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的周长公式:c=或c=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

已知周长,求直径:d=

已知周长,求半径:r=

二、检测与反馈

1、书93页巩固与应用1题。(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该题用到的知识点:

2、完成书94页3题。

该题用到的知识点:

3、画出书94页4题图。

(1)先分析几个圆的圆心、半径之间的关系。(在小组内说一说)

(2)画图:

(3)你认为,画出这两幅图的关键是什么?

4、完成书94页5题。

(1)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你能找出一个圆的圆心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4知道三角形的各种分类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等图形拼图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对平面图形进行整理和归纳,复习的角度主要从边、角、折纸角度来进行的。

从轴对称的角度来梳理

(1)没有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普通型)

(2)只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新课标第一网

(3)只有两条对称轴:长方形、菱形

(4)只有3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

(5)只有4条对称轴:正方形

(6)有无数条对称轴:圆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同一圆中(相等的圆中)d=2rr=d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立体图形复习课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

1、长方体的特点。(提示:从点、面、棱等角度刻画。)

易错点:

2、正方体的特点

3、圆柱的特点。(提示:从面和展开图的角度刻画。)

4、圆锥的特点。

5、怎样验证上面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在组内说一说)

活动二: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1、完成书95页2题。

(1)在书上连一连。、

(2)在组内说一说你用怎样的方法找到不同方向看到物体的形状的。

2、看书97页6题。

(1)在书上画出。

(2)说出你的方法:

活动三: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书96页2题。

(1)哪几幅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在组内说出你的理由并验证

(2)哪几幅图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在组内说出你的理由并验证。

2(1)哪几幅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在组内说出你的理由并验证。

(2)哪几幅图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在组内说出你的理由并验证。

答:

二检测与反馈

1书95页巩固与应用1题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完成书96页3题、

在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3书96页4题

(1)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在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4书97页5题

(1)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在组内搭一搭,说说你的方法,然后汇报

5书97页7题

(1)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在组内搭一搭,说说你的方法,然后汇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的侧面展开图

3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顶点棱面

长方体8相对棱长相等有12条棱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812条棱棱长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一样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对于特征的验证可以结合知识的梳理过程进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整理复习

三检测与反馈

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反思

课题:图形与测量复习课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回顾长度、面积、体积的意义

1书98页1题

(1)图中工人们正在工作。你能说一说他们在各项工作之前,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2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

活动二回顾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1书98页2题

(1)测量时,我们用到了哪些单位?

(2)为什么要用统一的单位呢?

2学过的度量单位

(1)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2)面积单位及其进率。

(3)体积(容积)单位及其进率。

4完成数99页3题。写在书上

你有什么发现?

5借助实例说一说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米,1升,1毫升分别有多大?在组内说一说。

活动三理解周长

1书99页5题。

求出图中的周长

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

圆的周长公式是:

活动四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写出我们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2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利用网络图的形式把这些公式进行整理。参考书99页6题

4结合网络图,在组内说一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5用图表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活动五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举例说一说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活动六立体图形的体积

1写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2各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参考书100页。

二检测与反馈

1书100页巩固与应用1题独立完成在书上

2完成书100页巩固与应用题在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3书100页3题

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在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4书101页4题

写出计算过程

5书101页5题

(1)列式

(2)在组内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6书102页6题

(1)列式解答:

易错点:

(2)列式解答:

易错点:

7书102页7题

列式解答:

易错点:

8书102页8题

列式解答:

易错点:

9书102页96题在组内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列式解答:

易错点:

10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答案写在书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对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能正确计算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对一些数据作出分析评价。

5、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体会研究长度、周长意义的必要性,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检测与反馈

第三课时的重点内容是检测与反馈。时间来不及,可以吧个别题留家庭作业

课堂上重点反馈出现问题较多的题。

教学反思

课题:图形与变换复习课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回顾平移、旋转、轴对称。

1看书103页1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答:

(2)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图2?

答:

(3)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

2说一说平移是要注意哪几个因素?旋转呢?

3在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

活动二巩固与应用

1书103页巩固与应用1题。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书104页巩固与应用2题

写在书上,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

3书104页巩固与应用3题

4书105页4题

知识点:

5书105页5题

答:对折一次,得到()个田字,对折两次,得到()个田字,对折三次,得到()个田字,对折n次,得到()个田字。

二检测与反馈

完成书105页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性。

3、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三种变换描述方式要点

折纸与轴对称有密切的联系,把一张白纸对折,然后在上面用针扎出字,展开后,折痕就是一条对称轴。对折一次,可以得到2个“田”字,对折两次,可以得到4个“田”字。一般地,对折几次会有2n个“田”字。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找一找规律,但佣公式表述规律不要求学生掌握。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为后续初中学生奠定基础。)

1、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旋转的中心、角度和方向。

3、轴对称-对称轴

课题:图形与位置复习课

学案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确定位置

画出你的方法:(先独立完成,不会的再参考书106页)

(提示:要找准参照点,确定方向和距离)

活动二:巩固与应用

1看书107页巩固与应用1题

(2)排球场在圆形花坛的什么方向?羽毛球场、教学楼呢?

2书107页巩固与应用2题

写在书上,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

3书108页3题

答:

4书108页4题。

答:

二检测与反馈

书109页5条

写在书上,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

如图,点m表示小明的座位,点n表示小乐的座位,点f表示小芳的座位。

(1)小明的座位是第5组第3个,表示为m(5,3)。

(2)点c表示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

(3)小乐的座位在第组第格,表示为n(,)。

(4)小芳东面相邻的座位表示为(,);小芳南面相邻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小芳西面相邻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小芳北面相邻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帮一帮笑笑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巩固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出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教学注意:

如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原点,水平、竖直方向组成直角坐标系。如果设大鸣山为(0,0),大本营的位置表示为(4,3),也就是大鸣山向东400米,在向北300米。

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参照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组成坐标系,这样可以东偏北37度,离大鸣山500米表示大本营的位置。

(学生容易忽略比例尺,教师要给予必要指导)

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高的喜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

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二”和拓展创新题2中所需的平面展开图.

课前准备:

1.备好12个一样大小的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纸片.

2.每人准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正方体纸盒(也可用硬纸自制正方体),自带剪刀.

一、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践,你们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所感知的知识内容,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1. 图3,图4 实际上是由三棱锥展开而成的平面图形,是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

3.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可以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形

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实践,先 请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展开图,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展开图进行总结(除上面图6、8、9、10、11五 种外,还有下面图12的六种,共11种):

图12

三、 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1.下列图形是某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 名称.

【教学设计】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加强印象.

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都标注了 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如果a面在多面体的上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下面?

(2) 如果f面在多面体的后面,从左面看是b面,那么

哪一面会在上面?

(3) 从右面看是a面,从上面看是面e, 那么哪一面会

在前面?

【教学设计】 本题会出现两种情况,即将字母折在长

方体内部或折在外部.同样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可根

四、 小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设计理念】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

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动手做一个正多面体.

3.课后思考题: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l一9题。

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师把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一、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指名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各图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

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

圆锥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锥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简单板书:

圆柱:3个面,2个大小相等的圆和1个曲面。

圆锥:2个面,1个圆和1个曲面。

3.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

论。特别是第2题,要让学生想是怎么展开的,可能有不同的情况。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也可以课前准备类似的教具,让学生实际拼一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说的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使学生明确:这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长、宽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7厘米,8厘米、7厘米,而正方形木板洞的边长是;厘米.所以不管怎样摆,这个长方体都不会从这个木板洞中漏下去。

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教师: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让学生用周围的实物举例说明。计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用什么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三、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计算?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中间的图自己写出计算的公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5题:先指名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题。

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下面的图,自己写出计算公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汁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以使他们更明确是怎么错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演示。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想一想: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略)

六、作业

练习三十一的第7、8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三十一的第17题。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掌握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

2、提高观察力,集中注意力。

3、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半圆形的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图形配对”。

1)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半圆形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名称与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各有什么特点?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请幼儿将黑板上的图形与图形卡片进行配对练习,让幼儿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教师出示组合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组合图形,幼儿观察,并找出其组成部分。

教师:卡看图中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引导幼儿学习查数套叠图形的方法,要由里向外逐步查数。

3、翻开幼儿用书,加强查数组合图形的练习。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图形,并把对应图形的数量写在幼儿用书的相应位置。

小结: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观察画面的好习惯。活动延伸: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画几何图形,利用小图形卡片拼组各种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六

1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增强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

3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能扎实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出示预习题纲

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如果把上面的图形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有表面是平面和曲面之分)。请你分类写一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三、回顾与交流(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1)复习长、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补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探究正方体特征

展开正方形纸盒,观察其特征,分别找出相对的面做出标记。小组交流

用5个正方体按老师要求搭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再从正面上面右侧面观察其形状。小组内任意搭,观察图形。

(3)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

圆柱、圆锥有什么特点?二者区别与联系

(4)体与面的关系

这4种立体图形是怎样得到的,与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

(5)4种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四、反馈检测

1、(8)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立方体,最多需要()个小立方体.

下一页更多精彩“《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能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2、体验形与体的不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1、师和幼儿每人1份:正方体、长方体(6个面中有长方体有正方体)的积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长方体的纸盒(6个面都是长方形)。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平面图形。

(1)师:小朋友,你们瞧,篮子里装的是什么?你能从篮子里拿出它们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请4、5名幼儿拿出其中一个并说出它的名称)

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名称。

(1)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它们是谁?(请几位幼儿来说一说)那我们来学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拿出这样的两个积木,沿着周围摸一摸。)

(2)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摸得这两个积木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回答,一个积木上全是正方形,另一个积木上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4)师:这六个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注:正方体全是正方形,长方体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三:仔细观察比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异同。

(1)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正方体积木和正方形纸,仔细看一看并摸一摸,再把正方形纸放在正方体的其中一个面上,然后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拿出长方体积木和长方形纸,仔细看一看并摸一摸,再把长方形纸放在长方体的其中一个面上,然后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2)师小结: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叫“正方体”。正方形也可以叫“面”。

而长方体也有6个面,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里,有的是长方形、也有的是正方形。(师出示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

结束部分:现在请小朋友看挂图,找一找图上哪些物体像正方体,哪些物体像长方体呢?请将像正方体的物体圈上红色,像长方体的物体圈上绿色。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及反思篇八

1、出示机器人图,师:这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们想玩拼图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探究特征

1、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对小兄弟,你能找出来吗?说说为什么说它们像兄弟

2、引导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的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3、师: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如:折、量等,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请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师归纳并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玩一玩吧!

三、实践操作,感知关系

1、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2、用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3、四人小组合作,用红、绿两种颜色的三角形卡片,试一试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呢?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展示、评价小组作品)

4、师:小朋友们通过小组合作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一个个都是很棒的图案设计师。现在就请你们帮小强家一个忙,他们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4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小强家设计地板图案吧!(展示设计成果)

5、听音乐,做风车,吹一吹,玩一玩,说说在做、玩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成功励志名言签名(大全5篇)

    扬帆起航,携手追梦!如何通过团队标语提升团队凝聚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团队标语范例,供参考。成功励志名言签名篇一1.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

    最新复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 复课复学教学计划(模板8篇)

    大学规划不仅关乎我们的个人发展,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面是一些制定学习计划的技巧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果。复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篇一20xx,一场突

    最新悲伤逆流成河经典句子摘抄(通用8篇)

    公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同时培养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公益总结应该积极正面,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公益项目总结,希

    最新很有文艺的句子(模板8篇)

    编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文本的编辑要求。编辑时如何兼顾作品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差异,以使作品更容易为不同人群接受和理解?为了参考和学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一等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通用17篇)

    理想是人生的坐标,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方向。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实现理想。以下是一些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验分享,希望对

    2023年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质8篇)

    初一教案的编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小编精选了一些幼儿园教案范文,供大家共同学习和分享。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篇一1.使学生能够比

    纸箱的妙用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实用9篇)

    中班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发展需求。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教案范文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

    最新门面房租租赁合同 门脸房屋租赁合同(优质8篇)

    和解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解决纠纷和争议。它是各方达成共识的结果。合伙协议是合作双方达成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有助于

    2023年小班唱歌教案比尾巴反思(汇总13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规范化书面材料。下面是一些优秀的高一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备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小班唱歌教案比尾巴反思篇一

    2023年踩气球教案反思大班(汇总8篇)

    教案模板的不断更新和优化能够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初中教案范例,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踩气球教案反思大班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