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精选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笔舞202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精选8篇)

环保宣传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创新环保宣传方式和手段,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需求。这里有一些环保宣传的实例展示,希望能够激发您对环保工作的热情。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结合国内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的起因及部分重点高校学制改革的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学制改革对研究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部分高校学制回改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目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学制质量

随着近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加,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年限等内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的形势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生学习年限在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之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都是2.5年或3年。20制定的《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要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自此之后,国内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高校就逐步迈出了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步伐。

关于学制改革的许多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分析。本文围绕目前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现状,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带来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剖析了部分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学制回改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现状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硕士研究生,学制长短起着关键作用。在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大学成为改革的主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94年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两年制硕士生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改革,探索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硕士生两年制培养模式。从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围绕探索研究生新培养模式,将硕士研究生全部或部分院系三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两年制或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已是大势所趋,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从实际实施学制改革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实行的弹性学制其实是硬生生地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规定为两年,以实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但这样做有悖于学制改革提出的弹性学制的初衷,对于两年制硕士生,学生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培养质量明显下降。针对这种尴尬境地,近两年部分高校又悄悄作出了“逆向调整”,将部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改回三年。

中山大学从开始将理学院、地球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等部分院系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从原来的两年制重新改回三年制;中国人民大学在的招生中,部分专业学制也从两年更改为三年;北京大学在过去几年,有两三门基础性学科的学制已由两年改为三年;北京理工大学自起,将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从两年改为两年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从起又重新改回为三年;中国传媒大学从20开始,将影视艺术学院的6个专业的学制从原来的两年重新变更为三年。

二、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相关情况的调查统计

为系统、细致地了解硕士生指导教师和在校硕士生对学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学制改革对硕士研究生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制改革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发表论文、综合素质及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随机调查了某“985”高校部分学院的师生,共回收调查问卷573份,其中硕士生导师问卷80份,在校硕士研究生问卷493份,调查结果如下:

在参与课题研究方面,认为两年制研究生“差不多”的占50%,认为“参加不太积极”或“很不积极”的占29%,认为“更加积极”或“较积极”的占21%。在学科竞赛获奖情况方面,认为两年制研究生获奖“较少”或“少很多”的占57%,认为两年制研究生获奖“较多”或“多很多”的占2%。在科研能力方面,认为两年制学生科研能力“较弱”或“弱很多”的占51%,认为“较强”的仅占4.4%。在毕业论文的质量方面,认为两年制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比两年半学制研究生“质量差”的占59.7%,认为“质量高”的占0.7%。在外语能力方面,认为两年半学制的研究生“能够准确理解外文专业文献并流畅使用外语表达学术观点”的占23%,而两年制研究生此项比例占13%。认为两年半学制的研究生“需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外文专业文献的阅读,难以使用外语表达学术观点”的占2%,而两年制研究生此项比例占12%。在计算机水平方面,认为两年半学制研究生“能较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的占61%,而两年制研究生此项比例占33%。在就业方面,有78%的研究生认为学制的缩短对其就业“有影响”。

学制年限的缩短也使高校被迫降低了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仍以该校为例,学制改革后部分学院取消了以往对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数明显下降。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在573份调查问卷中,赞成将学制由两年调整回两年半的比例达到71%。

三、对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回改现象的分析

自2002年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学制改革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高校又将学制改回了原来的三年或两年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研究生教育系统人士和用人单位认为学制改革后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两年制学生的就业也受到了影响。

第一,学制改革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按照目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流程,第一学年学生需进行课程学习,但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公共基础课和学位课占有较重的比例,专业基础课开设的门数和学时都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除了上课和应付考试之外,学生还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在第二学年,学生至少还需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开题前的文献阅读和调研,再加上目前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开始的越来越早,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学生真正能够全身心投入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非常短。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高校降低了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或直接取消,学生参加科研、实习的机会也基本没有,学校和导师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近年来部分高校又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两年改回到两年半或三年。

第二,学制改革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学制改革后,就业市场就出现了“大硕士”和“小硕士”的概念,很多用人单位认为,缺少了一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两年制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肯定比不上三年制的学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对硕士生应有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两年制硕士生比三年制硕士生在参与机会和动手时间上要欠缺很多,而这个能力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此外,在学制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缺少与培养环节配套的改革方案,而只是将培养年限简单地缩短,更让用人单位怀疑是不是高校为了节省教学资源、不惜降低毕业门槛来改革研究生学制。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就不难理解用人单位对两年制硕士生进行回避甚至部分程度上的“歧视”,而青睐三年制硕士生的原因了。

四、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建议

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相关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总体上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学分制为基础,实行可长可短的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避免一刀切的学位授予方式,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一般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研究型一般侧重基础性和理论性研究,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应用型一般培养的是高级应用人才,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对市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对于以培养将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学科,比如工商管理、工程硕士、法律、公共管理等,可实行以两年制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而以培养需进一步深造,最终要成为高级科研人员的学术型人才的学科,则应实行以三年制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在推进学制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单位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的修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步走出了精英教育的模式,如何更加科学地修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启动学制改革的前提,学制改革实质上是培养目标的调整。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结合学科特点及社会需求,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后的培养目标拟定学制的弹性范围,实现分类培养,个性发展。

第二,课程设置的优化。目前,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占很大的比重,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任务一般都需一年时间才能完成。但在上课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师的授课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前沿性、有效性的内容。此外,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培养单位开设了过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暇顾及专业课和与研究方向相关的选修课。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学制改革,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精简必修课,对授课质量加强监管,同时要多开设一些高质量的、与当前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或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背景的选修课,以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

第三,评价体系的差异化。针对培养目标的不同,硕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是统一的,应根据其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建立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学习环节,学术研究型的学生可要求必须获得较多的课程学分,而对于应用型或人文社科门类的学生,可降低课程学分要求,但必须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或社会实习等。对于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也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习年限的实际情况灵活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的级别。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可允许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采取不同的论文形式,如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开发的产品等,只要学生的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均可毕业。

第四,教学管理的人性化。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由原来的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如在入学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新生可在对相关学科更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重新选择专业;在课程学习环节,如学生需要去其他高校听取有关课程,在获得成绩后,可予以学分认定;在论文撰写环节,不需受文献阅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等环节的限制,直接进入课题。

总之,按照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多样化发展的规律,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是必然趋势,但在改革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盲目照搬,不一刀切,科学论证,逐步推进,建立科学完善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体系。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二

当今企事业单位中,多数人觉得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上,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浅谈对于博物馆档案管理问题。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注重基础工作,提高单位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档案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地提升单位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是各企事业单位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些人认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这项工作对各企事业单位档案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兵器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建馆时间较短、档案管理没步入正轨

我校兵器博物馆于20底开始筹建,于205月份初步建成,博物馆自建成以来,主要工作内容是完善馆的建设,包括展馆的装修工程、展品的征集工作等,虽然主管领导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博物馆的工作内容繁多,加之人员编制有限,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完全纳入正轨。

(二)对存档工作缺乏重视性

认为档案工作技术含量低,在单位中得不到真正重视,仅处于你移交我接收、你不交我不管等工作状态是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共性问题。

近年来,高校开始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兴建各博物馆,由于高校自身体制的影响,高校的博物馆服务一般仅限于校内师生或相关的教育系统,而且大多数实行无偿义务服务,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主动服务观念及意识淡漠,档案人员也就难以从工作中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不能从根本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总体来讲,目前我馆馆藏内容特殊,展品来源广泛,有的是历史遗留的展品,无法追述其准确来源,加之建馆初期的许多客观因素,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进馆展品起初都已豆腐账的形式管理。

(三)无专人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

由于兵器博物馆人员编制有限,目前,我馆没有专门设置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负责档案工作外,还肩负着馆内日常维护与管理,参观接待等众多任务,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专人负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我们要立足本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使之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浅谈对于博物馆档案管理问题。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三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维护法律尊严和保证审判活动顺利进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自《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人民法院为开创司法警察工作新局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司法警察作为我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这支队伍的健康发展。

一、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管理体制不理顺

根据《条例》规定,对司法警察队伍应实行编队管理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但目前多数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警还未实行编队,大部分法警分散于各个庭室,没有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有些法院虽已编队,但固定法警少,兼职法警多。有些法院虽然解决了编队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但司法警察的管理还是由所在法院实行块块管理,没有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司法警察队伍的这种管理状况反映出司法警察作为法院内设机构在法院的地位还比较低,对法警工作仍不够重视。同时,司法警察在法院晋升的机会较少,审判部门去不了,非审判部门很难去,造成整个队伍思想上不稳定。

理顺法警的管理体制,必需从贯彻《条例》入手,对司法警察进行规范的编队管理,改变各个法院分散管理的局面。在编队过程中,上级法院要大胆纠正下级法院的不规范管理行为;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领导干部的调配使用,要征得上级法院司法警察领导的同意,使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司法警察工作的垂直领导能行之有效;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状况、素质状况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利于上级法院的统筹安排和宏观管理。同时对司法警察的警务活动要实行调警令制度。

(二)司法警察执法体制不规范

明确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职权是职权法定主意的体现。目前法警工作领域在不断拓宽,过去主要是服务于刑事审判,现在民事执行工作往往也需要法警协助执行,但法警在执法过程中的'职权法律规定尚显不足,具体体现在:

一是法警的地位、作用不明确。根据条例规定,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挥下履行职权,表明法警在司法中的作用是辅助的性质,仅能执行指令而不能作出指令,但法警在参与民事执行工作中的从属地位不应影响其发挥作用,其工作范围可以适当扩大。二是法警职权和警察权的规定不明确。《暂行条例》具体规定了司法警察具有8项职权,但实为8项工作内容而非职权。司法警察作为一支警察队伍,在司法过程中拥有哪些警察权却无从规定。由于规定不明确,致使法警在司法过程中的处置手段也不明确,显得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协助执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时由于法官不在场,法警在没有得到法官指令的情况下不能自行采取措施,这样就出现了法官到处忙法警看热闹的情况。

(三)司法警察队伍用人体制不理想

自从各级法院法警队

[1][2][3][4]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四

一、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1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从整体上来看是处于繁荣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许多高职院校成立,入学人数不断上升;第二,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就是转变了院校的办学模式。从1990年开始到,“高职院校将培养人才目标田正伟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通过借鉴了美国cbe职业能力人才教育模式,进而确定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突破了原有的“压缩式”的全日制本科办学模式,但是却由于对文化理论的抛弃与专业技能知识的压缩,导致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职业化,进而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11月开始,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实施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大力投入资金支持一百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

1.2我国职业教育呈现的问题。

职业教育地位并不被重视。我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将教育经费投入到普通的高等教育中,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多数来自学费,还有部分职业院校依赖地区政府的拨款与其他渠道的筹资,办学费用来源途径十分单一。这些原因导致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投入难以得到保障,让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

二、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2.1充分认识到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坚定办学信心。

在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例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将职业教育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时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到10%,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急需大量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知道肩上的重任。当前社会岗位中许多高级蓝领具有优厚的待遇,职业教育作为“高级技师的摇篮”,院校不能等待与依靠,面对新时期局势要提高办学的层次,对外与发达国家联合办学,对内要提高教育质量,将专业领域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模式中人才培养标准,体现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面的优势“嫁得出,使得上,坐得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面向市场,与市场需要相结合来设置专业课程。

2.2建设与开发校内外实习,建立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实践教学与普通院校的教育不同,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学生们的高素质技能,所以应当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加强了培训基地的统一管理,一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一方面开通“校企实习——基地实训——产学研结合”一条龙道路,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标准的院校实习基地,并且与企业相结合,构建设备优质、技术创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2.3职业技能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职业教育最终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生产第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是将教育性与职业性特征集合于一身的,不能面对社会的压力而低头趋势,盲目追求学生学历的高层次化,并且院校也不能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加强职业培训,抛弃教育性的理念。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化教学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基本的东西,从事社会任何职业都要具备相应的素质。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五

国务院学位办[]23号文件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在特定职业领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践应用和开发创新的能力。

一、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美国授予专业学位硕士总量达到了硕士学位总量的85%左右?。英国采用“学习一实践一学习”工读交替的‘‘三明治”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以学年为单位交替进行l法国的“大学校”专业学位是高中后5年的学制,前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后三年侧重于实用课程教学与多层次的实习训练。还有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德国的“双元制”等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20起,国家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决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结构变化的要求。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国高校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如南京邮电大学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一年,校内实践一个学期,校内学习一个学期,企业实习一个学期,校内撰写学位论文一个学期,强调校内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的结合。上海市以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提出以“六化”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即:培养规格行业化、知识能力复合化、实习实践制度化、导师队伍“双师化”、考核评价系统化、培养途径国际化。

二、现阶段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重学术型轻专业型的倾向,缺乏合理定位,以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在生源招考、资源配置、就业前景等方面处于劣势,导师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缺乏学位自信,报考意愿和动力普遍弱于学术学位。

2.“双导师制”不完善。根据国家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标,要求采用‘‘双导师制”。高校长期打造的是“学术型”师资队伍,导师缺乏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目前,采取“单一导师制”的比例高达61.1%,双导师的比例过低。采用‘‘双导师制”需要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由于缺乏制度和经济保障,部分高校聘请校外导师的审批程序流于形式,缺乏对校外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导致其没有实际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研究生自身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同度不高。调查研究表明,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所学知识和研究内容跟社会需求吻合度较大,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发展前景被人看好”的人只占38.0%;选择“对专业学位的发展前景认识较为模糊,考试成绩不够未被学术学位录取,但不想放弃学习机会而调剂到专业学位”的人却高达60.3%。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参与到科研项目实践。用人单位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的`应用型技能未能强于学术学位硕士,反而在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研发能力上存在劣势。

4.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社会评估的参与空间极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没有与学术学位区分开来,没有制定相应的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高校沿袭学术学位培养评价标准,学位论文的选题偏重于基础性理论研究,实践性研究未受重视,无法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

三、我国快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对策

1.完善专业学位招生选拔办法。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就完善招生选拔办法提出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注重选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的改革方案。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考生参加考试。高校在设置招生考试科目时,应根据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生源的特点,重点考查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潜力。面向行业需求,重视从企业招录研究生,结合企业实际课题完成论文,毕业后回到企业工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输出渠道,并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应地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

2.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并与某一任职从业资格相对应。在培养目标中,要切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核心是培养职业能力,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和职业特色,突出该职业类型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来设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学位的方向。如哈佛大学新设置的学校危机与预防硕士专业,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学校危机不断发生而开设,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预防学校危机的专家。

3.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要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高校通过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元主体投人、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开放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兼顾学术性,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建设实验实践创新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加强案例教学和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学,建设校企、校地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美国学者paulhager等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用大量事实论述了产学研结合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有效性。学位论文鼓励采取工程案例、调查报告、结项报告等多种形式,真正凸显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在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加强人才准人标准的职业资格(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与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之间的衔接。

4.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高校加强“双师型”的师资建设,遴选和引进既有学术造诣,又有工程背景的双元知识结构高校导师;选派青年教师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聘请具备高水平的设计、开发经验及相关实践技能的校外导师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论文选题、实践实习和项目研究中来,建立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由校内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校外导师指导开展实践问题研究。

5.建立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实现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培养条件评价、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分级分层的评估机制。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开展综合评估和专业评估。其次,建立省级社会评估机制,体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导向、诊断、监督和预测作用。最后,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制定和执行适用于专业学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映了国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响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需要,需要教育部、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六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涵义

由于企业并不是国家政权,而是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所以企业的行政并非政治形式,而更多的倾向于一种管理形式。企业的行政管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方法对内部开展职能性管理的总和。这个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全局性的,为的是企业整体的生存发展;第二,企业行政管理职能是企业领导主要管理内容,处于企业系统的中心位置;第三,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性管理是跳出生产、财务、技术等具体职能而产生出的管理服务平台。

随着社会、企业的发展,管理研究对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解还会不断的演变和深入。企业行政管理包括财务和营销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具体来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部门收集企业的内外信息,为企业说,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责任制。实行和完善行政首脑负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谋建议,形成可供领导决策的初步建议和草案,实行行政首脑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以便领导决策时作参考;对领导提议的方案进行认真分析,说明其理的基础。

2.组织机构布置。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优点和缺点,确保最后所决定实施的方案是最优的;布置、组织相关指企业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组织复杂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执行方案等的活动。性、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的一种度量。

3.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企业行政事务,其根本目的在于探讨企业行政管理的客观规立多方面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律,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促进企业行政效率的提高。企业的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

二、企业行政管理特点

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关键。现代企业的企业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企业行政管理是由政府行政管理发展衍生而来,但是由于一些基本性质的差异,两者又存在显着的不同,照搬政府行政的方式进行企业行政肯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同政府行政管理相比有以下特点:

1.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服从性。政府是独立的管理单位,其工作目的就是实施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是由企业的一些行政部门来完成,行政部门不是独立组织,只是在企业的授权分工下开展工作。因此,企业行政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其管理目标也表现为服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服务性。理论上讲,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也应该是为企业、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官场的作风比较明显。而在企业中,根本目标是盈利,生产、销售、研发等部门是直接创造利润的业务部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在企业中应该比较低调,不能高高在上,趾高气扬,而需要踏实的做好行政服务。

三、提高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1.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重点和要求

行政管理服务于企业。对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重点和要求行政管理服务于企业,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上层行政机关的主要活动,是规划、决策、控制、沟通等全局性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企业的人力、工作,追求的是社会总体效率。重点要从领导方式、决策程序、组织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构、信息反馈、协调监督等方面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企业的发展。

2.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比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更注重内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容和实质,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对行政管理的诸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多制度、程序、环节、图表、文件等进行剪裁和调整.使之变得精练、法治秩序。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七

声乐是一门技能性的学科,在艺术教育中占有崇高地位。声乐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歌声来进行情感的表达。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声乐人才的需求,高校声乐教学要紧跟潮流,不断促进教学体系和方法的革新,积极进行高素质的声乐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现阶段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有必要加强声乐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改革路径,以更好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教材内容设置不科学声乐教学过程中,教材作为重要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声乐教学水平。从当前的高校声乐教材应用情况来看,很多内容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教材应用也存在片面性,这也是需到学生感到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作为声乐课程开始的基础,声乐教材要满足一定的层次性。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较高难度的内容设置或许利于专业水平的培养,但理解较为困难的同时,也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利的影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信心。(二)对声乐教学定位有失准确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也存在着多数教师在对声乐教学的价值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较为广泛认为的是声乐教学多培养的是演唱方面的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而在情感审美及价值等方面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殊不知,要想声乐表演真正打动人心,取得较好的反响,演唱者的真实情感流露和表演技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多数声乐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声乐教学和演出的功利性,多强调声乐的表演价值,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有所偏差,因而造成了声乐教学呈现效果的不理想。(三)重技能轻理论现象严重由于声乐的技能性要求较强,传统的声乐教学也多成了“技能型教学”。表现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就是教师过分重视声乐技能的提高,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声乐理论的教育多被“边缘化”看待。在再加上声乐教学考评体系的局限性,就造成了高校声乐教学中严重的“重技能轻理论”现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和限制。如有的学生虽然演唱技能较高,但缺乏理论教育或者心理素质较低,也会出现忘词、走调的现象。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声乐理论认知缺乏,也会使得学生的声乐素养大打折扣。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基于以上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保证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切实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认为,声乐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的探索。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优化课程和教材设置高校声乐教学教材设置不科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也必然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为此,高校声乐教师应基于学生现有的声乐水平和能力,积极优化课程相关的教材设置,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化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对以后的就业也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课程设置与专业发展方向的关系,并基于此进行相关课程的合理设置,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更新教学观念和模式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高校声乐教学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高校声乐教师来讲,也需要积极树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正确定位声乐教学的价值。首先,教师要在声乐教学中积极对了解声乐教学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其次,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学习观念,形成整体的歌唱技术观念,以利于声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学生还需要熟练掌握发音的正确方式,形成完整的声音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声乐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经实践发展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声乐教学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也已经落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一次你,在现代技术发展背景下,声乐教学也应积极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并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如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看见声音的波形及五线谱,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身歌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四)促进理论与技能并重声乐教学兼具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内容。其进行的是舞台表演者的培养,这要求表演者不仅要展现优美的歌喉,还需要有感人的艺术表现,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声乐技能进行培养,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声乐知识,促进学生演唱中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歌曲的内涵和感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声乐教师要结合声乐教学现状,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专业培养方向,不断完善相关的课程设置,促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总结声乐实践教学经验,积极进行创新改革路径的探索,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艳伟.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黄河之声,,03:31.

[2]王国峰.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4,04:104.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篇八

目前,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都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把理论课与实习课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教学。通俗地理解,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习课教材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机房一体。这两年来,笔者走访了省内一些技工学校,了解到所有汽车维修专业都已经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更是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专家请到学校,现场指导,并全面推广实施,还进行多次一体化教学比赛。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参与热情很高,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最明显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后与维修企业的对接时间也缩短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教学缺乏配套教材

虽然有些教材标明是一体化教材或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材,但内容相对陈旧,很多已经过时,甚至只是在章节上做了一些“加减”,很多新车型、新技术都没有编进去。另外,教材里面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包括实习程序、实习作业都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存在很大的距离。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如果单纯按教材进行教学,那将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严重脱节,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及时适应生产岗位。

2.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年轻教师,很多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教,缺乏汽车维修经验,特别是缺乏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经验。上课时,只能照搬教材,没有生动的维修案例来承载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而部分原来的理论课教师由于缺乏汽车维修技术和经验,难以胜任课改后的一体化教学课程。虽然很多学校都在假期安排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习,但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汽车维修技术和一体化教学水平还是普遍不高。

3.教学设备严重落后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设备都以实训台为主,仿真程度低,整体性差,和“演沙盘”无异。学生实习时,在这些实训台上无法仿真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即使学生在实训台上已经熟练掌握某个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一到实车上,还是无法排除最简单的故障,甚至连主要部件的位置也找不到。

4.基础专业课仍然实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机械基础、电工学、机械制图等,仍实行课堂教学模式,而这些课程的教师对汽修专业又不了解,上课内容往往与汽车维修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也就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重点教学,与汽修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又占用了不少课时。如电工学中的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等这些内容是与汽修专业密切相关的,是学习汽车电气的基础,但很多基础课老师不了解它的重要性,往往只是简略带过。还有就是基础专业课没有与具体实习结合起来,对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都相比较低的技校学生来说,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渐渐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教材要密切与维修实践相结合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维修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按照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把过时或不适用的内容剔除出去,增加新车型新技术。同时,在一体化教材中,将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密切结合起来,将汽车维修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相关知识、相关能力及能力要求都明确写进教材里,强调对学生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培养,注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备课阶段,就把过时和不适用的内容删除出去,并把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案例加入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掌握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行业要求。同时,准确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这里的适度是指既不能减免基本的原理,但也不能照本宣科,把复杂的结构原理进行合理而必要的简化,让学生感到不难学、能学会。

2.教师要了解汽车维修的生产实际情况,掌握最新的汽车技术,了解行业的最新需要

笔者通过经常走访汽车维修企业,与往届毕业交谈及帮维修企业解决一些疑难故障和其他生产实际问题,掌握大量的最新维修案例,并把这些案例充实到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建议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下厂实习制度,并进行跟踪考核。笔者的一贯观点是:要学生对汽车维修感兴趣,教师自己先要对汽车维修和教学感兴趣。只有这样,整体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高。

3.教学设备要与维修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把实习课室布置成模拟维修车间,尽量使用仿真程度高的实习设备,并结合实车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学校就了解和感受到维修企业的作业气氛,熟悉基本的维修作业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容易实施一体化教学。如进行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实习时,教师先让学生把发动机从实车上拆下来,再按技术规范进行维修,然后装上实车去进行启动试验。笔者这几年一直按照这个原则设计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顶岗实习时就已经熟悉维修企业的作业程序,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4.把基础专业课的内容拆分并融合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去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等几大模块。建议把基础专业课的内容根据“适度够用”的原则,分解渗入到汽车维修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中,把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课时,每当要运用相应的基础专业知识时,立即结合汽车维修专业课进行学习。由于有实物演示相关结构原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如原来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齿轮传动,学生如果只在课堂上学习,会感到很抽象,既难理解,兴趣也不大。如果在学生学习汽车底盘维修课程中的变速器时,结合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齿轮传动,学生就不会感到抽象和枯燥,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总之,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维修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使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使汽车维修专业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满意的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敏.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9).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11).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范文推荐

    生日的随笔(大全17篇)

    在公司或组织中,向上级请示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请示前,我们可以先与同事或专家进行讨论和咨询,以获取更全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一些请示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期工作总结报告 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期工作总结(汇总8篇)

    培训工作总结应该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力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以下是一些关于生产监控和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供大家参考。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期工作总

    试用期心得体会(优质11篇)

    学习心得让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提升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心得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试用期心得体会篇一歌尔电

    最新立德修身诚信做人演讲稿三分钟(实用8篇)

    三分钟是专注和高效的象征,它能够让我们充分利用时间,迅速做出决策。这是一个用智慧和毅力创造奇迹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能追求成功。立德修身诚信做人演讲稿

    最新交通安全手抄报内容句子(通用8篇)

    环保标语能引起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环保标语的创作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爱我们的地球,就请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消耗。交通安全手抄报内容

    最新十二月你好的说说(实用18篇)

    十二月你好的说说篇一1、十一月,再见,不管多糟糕都是经历,十二月,你好,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2、在十一月的尾巴上,和他说再见,十二月,新的开始,找回迷失的自己,

    2023年第一场雪文案简单 第一场雪唯美文案经典(汇总8篇)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只愿我们在朋友圈里分享喜怒哀乐,记录彼此的成长。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表白文案范例,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第一场雪文案简单篇一1、心里一直有个解不

    工作合同协议书模版(汇总8篇)

    在国际贸易中,合同协议可以在不同法律体系下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转让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工作合同协议书模版篇一乙方:__

    2023年初中化学教研员工作总结(汇总8篇)

    总结范文是一种有序的整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转正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学校元旦联欢会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词(优质10篇)

    经典总结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机会与进步空间。经典之所以能被广大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情感体验。经典作品的精彩摘录,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