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文征集活动通知(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GZ才子最新论文征集活动通知(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征集活动通知篇一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论文征集活动通知篇二

胡适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学者、文学家、思想家,知识界的领袖之一。随着胡适全集和相关史料的出版,胡适的生平和思想及相关议题的再研究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为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合作设立“胡适奖学金”,面向全国硕博研究生征集奖励优秀学位论文。具体信息如下:

一、全国各高校历史学或其他各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以胡适生平思想暨相关议题为研究范围的学位论文(以来),皆可申请。

二、申请人须在2016年5月31日前将申请表和论文一式七份寄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经组织专家评审,8月31日前公布评选结果,并书面通知申请者。

三、,将从申请者中评选出三名优胜者,除获得奖励证书外,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2万元整,二等奖(2名)奖励人民币各5千元整。获奖论文发表或出版时,须注明“本论文获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奖助”字样。

四、胡适奖学金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阶段,初评委员会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相关教授并邀请各大学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终评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

五、一等奖获得者,于2016年12月17日前往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参加颁奖仪式,并须以获奖论文为题,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表公开学术讲演一次。往返机票(住地-台北)及7天食宿费用,由胡适纪念馆承担。

六、奖学金申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lzhangliang1988@;

邮寄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办公室,邮编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2016年1月15日

论文征集活动通知篇三

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将于1月9日在北京大学开幕,论坛将以“中国精神与文化创新”为主题,广邀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聚,探讨在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力量勃发要素与市场主体深耕化发展思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路径与方略,以及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弘扬与实现。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现合并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大学主办,自创办至今共举办十二届,始终致力于在学术与现实的交融中洞察中国文化产业的时代奋进与国际勃兴,旨在以最深切的公共情怀、最缜密的学术思辨、最激悦的实践创新怀纳全球,献智中华。

二、论文要求

特此,本届新年论坛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论文,论文要求如下:

(2)报名参加论坛的学者请于11月25日前,填写附件之论文摘要信息表内并通过电子邮件发回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将另组论文评选委员会,就来稿题材的创见性与会议主题的切合性选定论文。

(3)主办单位订于月初以电邮方式告知论文初评结果。

(4)通过初评的学者提交完整论文的截至时间为年12月25日。

(5)联系方式:research@(表格或论文请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寄至该邮箱)。

我们将根据论文提交情况确定论文入选名单,提交者可以论文代表身份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最终的入选论文将以《北大文化产业评论》或《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的`形式结集出版。衷心期待您的来稿。

三、参考选题

以下选题方向仅供参考,您也可围绕本届新年论坛的议题,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自拟演讲和论文题目。

1.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国家战略与政策研究

2.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3.中国精神与消费文化

4.中国文化与创意产业

5.传统文化与创意城市

6.区域发展与文化旅游

7.数字时代文化创新的美学论述

8.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融合之路

9.互联网+语境下的文化创新与创意产业

10.中国网络文艺的价值开发与跨界融合

四、论坛日程

1月9日

论文征集活动通知篇四

工会因职工而生,尽职责而立。过去五年,是工会全力改革锐意创新的五年,是在全省工作大局中作用有力彰显的五年,也是工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五年。

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工会组织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竭诚履职、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建设,扎实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全面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坚决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翻阅河南省总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的成绩单,一项项具体活动,一个个有力措施,一组组闪亮数字,无不彰显着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担当;无不记录着广大工会干部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生动实践;无不转化为全省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和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1.思想政治引领

【五年回眸】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五年来,各级工会高举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_“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的指示,丰富载体,激发力量,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亮点撷英】

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组织千名劳模工匠大宣讲、万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推动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不断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工会舆论阵地作用,打造新媒体矩阵,组建核心评论员队伍,省总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最具影响力工会新媒体和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新锐力量。

成功举办纪念省总成立90周年活动,建成河南工运史馆。

讲好职工故事,评选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30多名大工匠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集中宣传报道。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建好万家职工书屋,丰富和活跃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广大职工的思想文化素养得到新提升。

2.服务大局

【五年回眸】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担当。

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_“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指示,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组织广大职工拼搏奉献、创先争优,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

【亮点撷英】

聚焦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开展“四个千万”活动,举办职工技术运动会,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打造“技能豫军”。

大力培育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中原大工匠选树管理办法》,实施万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命名各级工匠2230名。

开展争创“六型班组”活动,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创建各级工作室3050家。

做好劳模评选和管理服务工作,五年来评选表彰省以上劳模1322名,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劳模事迹集中宣讲,建设劳模广场、劳模一条街、工匠技能人才“星光大道”。

实施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全省建立劳模产业扶贫基地(项目)2354个。

论文征集活动通知篇五

工会工作社会化是指工会把活动空间向社会领域拓展、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办工会的一种双向互动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

目前,问题不在于工会工作要不要社会化,而是如何顺应时代趋势,切实做到社会化。工会固然是社会团体,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张扬这一特性,满足于在自己的小天地自我循环,视野将越来越狭窄,也有可能使这一特性自我萎缩,或被社会淘汰。这也就如同做不到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就有可能体现不出群众化特性,面临脱离职工群众危险一样。

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化,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办会。要树立开门办会意识,有系统地分门另类地组建工会专家顾问组织,弥补工会自身力量的不足特别是专业水平的相对欠缺。工会要想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是不行的,但要求工会无所不知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善于吸引社会上对职工问题、工会问题有热心且具备相应知识的专家学者,利用他们所长为我所用,让他们的知识和本领为职工服务,为工会服务。

其二,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目前,工会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机制、制度,并取得较好效果。但还应看到,我们还需要在建立健全三方协商机制、联席会议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参与社会的机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这包括工会如何参与社会事务,以及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工会事务两大方面。当前迫切的是,要进行工会形象设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工会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工会重大课题社会招标制度等,特别是要建立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团体形象,让所属的成员有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从而起到团结动员的作用。

其四,积极使用社会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无形的力量。如果长久局限于工会自身的天地,不但工会工作视野容易受到限制,而且连语言也受到制约,妨碍工会组织与党政有关部门的沟通,也妨碍工会组织与其它社会团体的交流。因此,要使工会工作社会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工会语言的社会化,多讲“普通话”,积极引进社会上通行的语言,为我所用,少讲“工会方言”。而工会自身的专业语言一旦成熟,也要有意识地向社会积极推广,使工会语言社会化,丰富社会语言。

其七,建立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一旦把工会工作置于社会化的大环境、大气候之中,就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工会工作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这包括:工会组织是如何参与社会事务的,如何处理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社会有关方面是如何看待工会的,是如何评价工会工作的。因此,衡量工会工作水平,既要看党政的满意程度,看职工群众的满意程度,也要看社会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

工会工作社会化与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群众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宗旨要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代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民主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原则要体现民主,尊重职工和会员群众的意愿,体现下一级工会组织的意愿;法制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体现依法治国精神,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社会化则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领域要面向社会,通过这个舞台开展工作,与社会实现双向良性互动,达到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进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目标。没有社会化,很难做到群众化、民主化,也很难做到法制化,而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本身,也是对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推动和促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