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JQ文豪最新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汇总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决定在全县部分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机器人教育教学的强力推进,为我县中小学学生施展才智提供发展空间,为了全面落实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从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体系,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施展才智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创意爱好提供助推引擎,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学校建设中发挥教育领域的影响与作用。

教育部在20xx年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xx〕4号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开设趣味编程、机器人、物联网等课程。教育部从20xx年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搭建起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教育,为青少年提供机器人活动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机器人科学技术的普及;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3d打印、vr设计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和实践,所以在我县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迫在眉睫,活动对于推动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校建设。大力开展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活动,20xx年在全县中小学中选取5所学校作为试点校,2022年再根据试点学校的开展情况,适当增加试点校。

机器人教育活动是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推进我县创新教育发展、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试点校要加大推广力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切实落实,全力推动机器人科学技术的普及,各试点校应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建设规划

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活动开展设计,本着“整体规划、重点扶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建设投入与实施力度,建设一批满足机器人教育需求的机器人教育试点校。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成绩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全县知名的机器人教育名校。对于条件欠缺的学校努力做好基础工作,帮扶到位,稳步推进,创新发展。

(二)做好师资培养

1.加快机器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创新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管理者、机器人活动组织者和机器人教育专兼职教师,建立一支跨学科、富有创新精神的机器人教育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各专业教师主动转型,充实到机器人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学校也可广泛借助社会力量,聘请家长委员会成员,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与相关高校、创客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立教师培养、聘任、合作机制,引进校外专业技术人才,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开展校内外各种机器人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造类比赛或创客文化活动。

2.建立机器人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参与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其工作量建议计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量。对在机器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学生指导、创新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于表彰奖励。

(三)做好课程开发

机器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培养未来“创造者”为目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以“做中学、创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steam教育、项目学习理念,注重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与研究,注重课程结构与资源的迭代发展。课程类型应分为普及型、提高型、专业型。教材应选用配套资源丰富、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优秀教材。倡导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应做到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要将机器人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

试点校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愿进行申报,并于11月15日前将申报表报送县教育局,教育局组织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现场察看,再确定试点校,具体条件如下:

1.高度重视机器人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机器人教学实践,学校机器人教学示范建设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

2.具有机器人教学示范建设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场地、设施设备、教师团队、经费投入保障和开展示范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

3.近年来持续开展机器人教学,有校本课程及相关教学成果,具备机器人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的条件和计划。

1.开展创建惠安县机器人教育示范校活动,对机器人基础设施建设、机器人教学研究活动、机器人教育教学成果、机器人队伍建设等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惠安县机器人教育示范校”称号。

2.组织开展机器人教育课题研究,每个机器人教育试点校承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任务。每年开展一次机器人教学实践优秀课例的评选活动,并对获奖教师给予表彰。

3.组织我县机器人代表队参加上级的各类竞赛,对于获得国家、省、市有关奖励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4.多渠道筹措机器人教育活动经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0xx年安排50万元用于5所试点校作为经费。

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决定在全县部分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机器人教育教学的强力推进,为我县中小学学生施展才智提供发展空间,为了全面落实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组织引领高新区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依据合肥市总工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合肥市20xx年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合工[20xx]2号)、区总工会《关于开展合肥高新区20xx年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以及《关于20xx年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补充通知》精神,结合机器人编程技能竞赛项目,现制定《合肥高新区20xx年机器人编程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匠心传承锻造技能。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本次竞赛活动。

(一)主办单位: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工会;

(二)承办单位: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参赛单位

高新区格力系统及供应链单位,从事4轴、6轴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等均可报名参加。

(二)人员要求

具有4轴、6轴机器人相关工作经验的高新区格力系统及供应链单位职工均可参加竞赛,总计30个名额,额满即止。

(三)报名方式

各单位在自行组织预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代表参加竞赛,设1名领队负责本单位参赛选手的后勤保障联络工作。各单位应于9月18日前将参赛成员名单(加盖公章)报至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逾期视为弃权。

联系人:徐建荣;

(一)组织阶段(9月):制定合肥市20xx年劳动和技能竞赛中机器人编程技能竞赛实施方案,并宣传动员。各参赛单位按照竞赛方案选拔参赛队员并组队;对参加技能竞赛的代表队选手进行赛前辅导及资格审核。

(三)总结阶段(10月):承办单位上报总结及竞赛活动资料。

如遇特殊情况,以上时间顺延,将另行通知。

(一)竞赛项目

本次竞赛为个人实操赛。实操测试项目分为:棋子码垛编程项目。

(二)竞赛内容

1.决赛考核技能实操。以实际操作为主,重点考核操作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采用百分制,合计满分为100分。

3.机械手抓取2*2*2码盘内棋子按1-8序号依次放工装板对应区域;

4.循环以上步骤;

注:(1)所有棋子抓取放入成功等待信号ok后才可继续运行;

(2)所有di信号通过示教器模拟随机置on与off;

(3)机器人使用keba系统。

5.比赛采用抽签分a、b两组执行,待报名完成后向全体参赛队员公示题库内容。

(一)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为第一名,二等奖为第二、三名,三等奖为第四至六名,其中一等奖为1000元/人,二等奖为800元/人,三等奖为600元/人。第一名选手可向市总工会申报“合肥市金牌职工”称号,同时,区工会按照总体竞赛项目比例向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择优推荐申报“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本次竞赛活动前已获得上述荣誉称号的,不重复授予。

(二)对在各项竞赛中获得奖项的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对在劳动和技能竞赛中的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对获奖选手及竞赛优秀组织单位优先推荐参加区总工会及上级工会组织的评先评优活动。

(一)竞赛设置组委会,成员为:

张萍高新区总工会

(二)竞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次竞赛的活动组织、方案制定、服务保障等工作,成员为:

(三)竞赛设置裁判组,成员为:

裁判长由高新区总工会委托任命

裁判员由各参赛单位共同执行,每个参赛单位出1名裁判员,交叉执行裁判工作(具体人员待定)

(一)深入动员,广泛参与。格力系统及供应链相关单位深入动员,指导企业员工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练兵活动,积极组队参赛。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以竞赛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增强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岗位做贡献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篇四

主办:

承办:

协办:

组长:肖兆权

副组长:邱太强贺荣国樊竹

成员:谢扬王凤玲陈元陈樊李经兵刘圣勇

裁判长:

副裁判长:

邱太强谢扬曾萍

刘圣勇、王晨、王成等

陈元、刘翔、杨春雷

各县(市、区)电教站、有关参赛学校应组织好本地、本校学生参赛工作,选派领队,必要时请家长协助,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开展。

各裁判、工作人员服从组委会统一调度、安排,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赛事公平、公正顺利进行;各参赛选手应服从组委会安排,确保文明参赛。裁判、领队等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凭所在学校统一开具证明进入比赛承办学校,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学校和竞赛场地。各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可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参赛群,及时查阅比赛信息。

(一)超级轨迹赛和wer能力挑战赛裁判和工作人员,于11月27日下午15:00,在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明德楼二楼机器人编程室对面物理实验室参加赛前培训会。

(二)各赛场于上午7:30和下午13:30后开放调试,相关场次选手可进场调试。上午8:30、下午14:30准时开始比赛,秩序册中标明各参赛队伍的比赛时间,其中3分钟调试,其余时间用于检录、比赛、成绩确认等,每个参赛队伍具体时间根据比赛进程,以现场检录为准。

(三)根据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要求执行疫情防控管理。进入校园应佩戴口罩。

(一)超级轨迹赛竞赛;

(二)wer能力挑战赛;

(三)其他赛项秩序册另发。

机器人活动策划方案篇五

1.开展创建惠安县机器人教育示范校活动,对机器人基础设施建设、机器人教学研究活动、机器人教育教学成果、机器人队伍建设等达到标准要求的,授予“惠安县机器人教育示范校”称号。

2.组织开展机器人教育课题研究,每个机器人教育试点校承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任务。每年开展一次机器人教学实践优秀课例的评选活动,并对获奖教师给予表彰。

3.组织我县机器人代表队参加上级的各类竞赛,对于获得国家、省、市有关奖励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4.多渠道筹措机器人教育活动经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0xx年安排50万元用于5所试点校作为经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