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军神教案一等奖 军神教案一等奖集合(大全5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MJ笔神最新军神教案一等奖 军神教案一等奖集合(大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军神教案一等奖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b、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恰当把握感情

二、写作技巧渗透(讨论为主,指导为辅)

1、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人物语言、神态、情绪的描写刻画能够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举例)

3、词语运用,如“一针见血”“肃然起敬”

三、作业(任选)

1、复述课文。

2、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条理,内容具体。

3、写一篇较简短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17、军神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军神教案一等奖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了解伟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交流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一个堪称“”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的称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9课《》,就是介绍的这位妇孺皆知的元帅——刘伯承。

2、板书课题

3、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预习课文并交流

1、分小组进行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话,为什么称他为?

(4)认真朗读课文。

(5)质疑

2、全班交流预习收获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默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句子。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开头——“试试看吧。”):讲刘伯承在手术前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二段(手术台上——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讲在手术进行中,刘伯承忍受着巨痛,却没有吭一声。

第三段(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完):讲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巨大的毅力得到了沃克医生的称赞。

5、分段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

(1)刘伯承为什么要化名去诊所里看病?

(2)沃克医生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刘伯承是一名军人的?找出来画在书上。

2、出示自学提纲,分小组讨论。

(1)刘伯承在手术前的心情和神态是什么样的?

(2)是什么使他拒绝使用麻醉剂?

(3)在手术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又是怎样的呢?

(4)刘伯承清楚地数出了医生的刀数,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交流学习情况

4、理解沃克医生的一段话,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体会沃克医生敬佩刘伯

军神教案一等奖篇三

(一)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

(二)有感强的朗读课文,充分感悟时间流逝。

(三)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体会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法提问法

(一)导入:1以《时间都去哪了》歌曲导入并歌唱。(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恩那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听好了,歌者是这样感叹道时间的匆匆而去,那我们语文课中的时间有都去哪了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2板书课题《匆匆》并指导写匆匆不可太匆匆勿忘中间这一点。

3检查生字预习情况(a小老师男女比赛度b小老师抽查小组c请生交流识字方法以“挪”“蒸”为例。)

(二)整体感知

1请生带着问题(课文中的匆匆是指什么呢?作者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大声朗读课文。

2请生回答问题(设想为:匆匆主要指时间并提出了一去不复返的问题。)并进行表扬并同时板书“一去不复返”。

(三)理解感悟

过渡:1你是从哪里找到这个问题的呢的呢?(设想为第一自然段)请生试着读一读并进行表扬。

2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呢?(无奈百感交集)

3理解“溜”,及针尖上的一滴水。过渡:是啊作者就在这样的无奈中默默的算着,他又算出了什么呢?请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进行配乐范读,体会到了“溜”的轻巧轻快看不见摸不着。

4在理解“溜”的基础上理解“头涔涔而泪潸潸”(是啊时间这样飞快怎么能不让人头上冒出细汗而流泪呢?)

(四)巩固与提高

1小组讨论理解排比句并练习。(过渡语:是啊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溜走了,作者又是怎么发现并描写的呢?请生朗读并回答排比句的好处及作用并且小组之间再进行仿写。比如:a梳头发的时候日子从发梢溜去;说话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走路的时候日子从踱来踱去的脚步中流去。b听音乐的时候日子从耳边过去;吃饭的时候从闲聊中过去;发呆的时候日子从无聊的双眼中溜去。)

(五)小结与作业

1请生再次带着对时间匆匆的理解再来美美的读课文(是啊时间就是在这些琐事中悄然逝去,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那就再来朗读课文感受时间的匆匆。)

2请生课下再次仔细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著作进行阅读。

军神教案一等奖篇四

1用“匆匆”说一句话

2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

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

3让学生仿写

4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

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2放录象

3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4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5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军神教案一等奖篇五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教学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

四.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

b.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

六.本课时小结: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恰当把握感情

二.写作技巧渗透(讨论为主,指导为辅)

1.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人物语言、神态、情绪的描写刻画能够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举例)

3.词语运用,如“一针见血”“肃然起敬”

三.作业(任选)

1.复述课文。

2.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条理,内容具体。

3.写一篇较简短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17、军神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