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灵魂曲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实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x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x为抓手,不断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党员分类管理有力举措,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工作安排,我们对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认真梳理有关做法、存在瓶颈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如下:

一、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x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x个,其中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党员x万名。全市党员中,各类在职党员x万名,其中机关党员x万名,事业单位党员x万名,企业党员x万名;农村党员x万名,离退休党员x万名;城市社区党员x万名,乡镇社区党员x万名。

二、分类管理主要做法

(一)在职党员“清单式”管理。主动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在岗履职、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方面的示范作用,推行岗位“清单式”管理模式。一是科学设置职责清单。以党员承诺践诺为基础,由党支部结合所辖党员的任职承诺、完成事项、工作目标等,为每名在职党员建立清单,通过“季度汇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根据目标完成情况予以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二是认领社区服务清单。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各单位积极与联系社区对接,组织党员认领政策法规宣传岗、义工服务先锋岗、扶贫济困关爱岗等多个公益服务岗位,并通过台账式管理督促在职党员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x万名在职党员到x个社区认领社区岗位,并与居住地社区签订服务承诺书,形成了“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完善志愿服务清单。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发挥在职党员有效载体,聚焦环境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和“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等重点工作,精心设置党员志愿服务清单。目前,市直机关x支志愿者服务队,x支分队x万余名党员参与理论宣传、法律服务、农业科技、卫生健康、心理咨询、城市清洁、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岗工作,发挥了机关在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无职党员“岗位式”管理。认真贯彻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意见》精神,市县把“一编三定”纳入党建整体工作布局,乡镇党委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全面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各行政村结合无职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特长、分布状况以及家庭情况,设置思想政治工作、公共事务、社会维稳x大类x余种岗位,广泛动员党员结合自身状况,向党组织申报岗位。新安县在疫情防控期间临时设置信息排查岗、隔离监督岗、消毒防疫岗等,推动无职党员主动参与中心工作,有力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量身定岗、依岗编组。在党员申报基础上,支委会综合考虑将相同岗位编入同一组,挑选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并向党员大会报告履职情况。各乡镇党委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骨干力量对设置岗位技能进行培训,不断加强无职党员综合素质与能力。三是定期评议,科学管理。完善“定期评岗、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党员履行职责活动情况登记簿,各基层党委每半年对党支部“一编三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小结点评,并指导党支部对无职党员履岗情况进行考评。市、县组织部门将“一编三定”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通过逐村观摩活动、党建工作调研全面掌握运行情况,对发挥作用较好、表现突出的先进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党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无职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三)社区党员“积分式”管理。社区普遍存在人际约束效力弱、党员类型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市将党员积分管理作为强化社区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充分调动社区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内生动力。一是积分设置精细化。建立科学严格考核体系,在“四个合格”标准基础上,分别从履行基本义务、发挥带头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设置积分,将“按时参加学习、服从组织安排、模范遵纪守法、主动缴纳党费、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发扬优良作风、遵守社会公德、宣传党的主张”等作为评分标准。按照社区党员的基本要求、发挥先锋作用、违纪扣分三大类来确定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对每项内容都确定不同的分值,使党员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都能“对号入座”。例如,瀍河回族区杨文街道党工委按照党员积分管理参考标准,结合街道社区工作实际,细化设置x个小项来确定考核标准,每一项内容都有不同分值,便于基层社区考核打分和公示公开,充分引导社区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分评定规范化。各基层党组织年初设定积分项目,每季度汇总一次积分情况,年底对党员全年积分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结合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党员划分为四个层次,分类进行排名,并及时在党员大会上公布,并接受党员监督。三是结果运用导向化。将党员积分管理与年底党员评议相结合,将党员积分获得情况作为党员评先评优及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参考。对积分靠前的及时进行表扬或评优评先,对积分靠后的督促提醒,做好帮扶教育转化。积分低于最低分数线,评议为不合格等次的,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做出相应处理。

(四)老年党员“走访式”管理。为更好发挥老年党员作用,各级组织部门会同老干部管理部门以走访促进老年党员日常学习、关心关爱、担当有为,确保老年党员离岗不离党、离职不离学、退休不褪色。一是以走访促学习,确保老有所学。针对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党员,在抓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年党员闲暇时间、兴趣爱好,采取经常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方式,及时宣讲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老年生活、保健知识等课程。针对身体较弱、行动不便的老年党员,由单位或支部骨干定期上门走访谈心交流,将学习教育资料“送学上门”,确保老年党员紧跟时代“不落伍”,思想认识“不掉队”,政治学习“不误点”。二是以走访促关心,确保老有所养。优化心理疏导服务,每逢重大节假日,定期对年老孤寡和贫困老党员上门慰问,送上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让老年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所在单位或社区党组织积极协助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定期为老年党员做好健康体检等工作。发挥单位或辖区在职党员、年轻党员或群团组织力量,对困难老年党员开展组团式便民服务,确保老有所养。三是以走访促担当,确保老有所为。党支部把工作积极、责任心强、在群众中威信高的老年党员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合理利用他们在工作经验、人际关系、调解矛盾、帮扶帮教等方面的优势,为他们“量身设岗”,参与村(社区)治理工作。同时,通过走访积极动员老年党员在政策宣讲、法律咨询、扶贫济困、依法维权、教育卫生、助力三农等方面担当作为,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宣传员。走访时鼓励离退休党员通过发表时政点评、记载人生感悟、撰写回忆录等形式,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

(五)流动党员“牵线式”管理。目前,全市流动党员x万余人,跨省流动党员x人,省内流动党员x人,在京流动党员x人。近年来,我市采取建好流动之家、完善联系机制、加强就业指导等方式,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关怀,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一是建好党员之家,确保流动不流失。注重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把建立流动党员之“家”作为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举措。全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点x个,建立了x市x商会党委、上海党总支,先后在青岛、温州、苏州、杭州建立驻外党支部。市人力资源与就业服务中心党委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x个,选任专责党务干部x名,通过强化组织设置和组织覆盖,为流动党员营造“家”的温暖。二是完善联系机制,确保离家不离党。在全市推行农村(社区)流动党员“三报告”“三掌握”“三主动”“三促进”管理机制(流动党员外出报告、定期报告、返回报告,流出地掌握流动党员分布、思想工作动态、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接受日常教育情况,流入地主动了解流入党员情况、抓好日常教育管理、开放活动场所,流出流入地共同促进提升政治素质、增强归属感、发挥先锋作用),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有效沟通,促进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三是加强就业指导,确保流动怀有才。把流动党员的创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指导人力资源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与商务、科技等部门,定期为流动党员先后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电商运用、科技指导等服务,定期举办“职业发展论坛”,围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开展讲座,增强流动党员就业能力,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流动党员服务的最好关怀。

三、存在问题

(一)在职党员管理方面。一是“双报到双服务”岗位设置还不够精准。目前,各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活动,但服务内容多为政策宣传、清洁家园、结对共建等,围绕推进社区治理、回应群众需求等偏少,把落脚点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还做得不够。二是党员志愿服务等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职党员在参与活动中存在等靠思想,支部组织了就去,不组织就不去,活动中存在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

(二)社区党员管理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积分管理加减分值设置不科学。个别加减分幅度大小不一,造成年度总分值差距过大或过小。差距过大后进党员动力不足,差距过小先进党员难以有效激励。二是基层党组织激励手段不够丰富。积分排名靠前的多以精神鼓励和激励为主,在提升政治待遇上仍存在天花板现象,党内关怀有时倾向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对优秀党员关怀力度不够。

(三)农村党员管理方面。农村党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年富力强的党员多数在村“两委”班子任职或者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无职党员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具体推动“一编三定”过程中,有时存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的情况。

四、意见建议

为更加有效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指导,促进有机融合。将党员积分管理“一编三定”、支部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进行有机融合,更加注重单位类型、年龄分布、学历层次等,并向企业、社会组织等延伸,有效激发党员活力和发挥先锋作用,以党员队伍高质量建设促进中心工作。

(二)总结提升,完善管理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在职党员、无职党员、社区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党员群体管理方式,加强对企业、社会组织、教师(学生)党员等管理方式探索,通过党员管理精细化,使党员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每个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

(三)强化交流,激发创新动力。把党员分类管理作为党建工作有效创新点,促进各省辖市之间交流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引导各地向先进看齐;通过开设党建论坛等,组织专家学者、党务干部、基层党员集思广益、充分研讨,为提升党员管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提供有效借鉴。

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新兴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的高度集聚和新社会组织的活跃,开发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有效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名党员中有两新党员×人,占比49.4%。×个党组织中有两新党组织×个,占比61%。

一、当前开发区两新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近年来,开发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整体谋划部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经验和做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新组织党员管理存在难点堵点

一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员作用发挥。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隐形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在生活、工作作风等方面更容易出现纪律散漫、放松自我约束的情况,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组织号召力。“隐形党员”个体的失范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并在群众中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党员、企业和党组织形象。三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减损党建工作实效。“隐形党员”的存在使得党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难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的深度融合。此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使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呈现边缘化倾向,影响基层党的建设成效。

(二)“隐形党员”问题突显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的掌握客观上难以精准实时。流动党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居住关系、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以及教育难跟进等诸多问题。二是组织关系转接难落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三是部分流动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主观偏差。部分在两新组织就业的党员党性观念渐趋淡薄,在行动上不主动亮明身份。四是劳动力的频繁流动增加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动态性增强,劳动力在区域、产业间的流动和转移也更趋广泛;
两新组织就业人群日趋高学历、年轻化等特点,使跳槽现象日益频繁普遍。

二、关于提升两新组织党员管理质效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管理创新,汇聚党建工作合力,全面发挥职能部门的引领作用。

一是要加快党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国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和党员数字化档案,逐步建成集教育、管理、服务、监督、交流为一体的全方位党建信息化平台,及时收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二是要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强化纪律震慑作用。充分利用积分管理等考核制度,加强对两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日常党务、目标管理等内容,要进行分类监督考核,并且与其评先评优密切挂钩。三是要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推进组织力工程。贯彻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两新组织党建要突出“融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苏州市两新党建活力先锋行动,按照吴江区《关于实施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推进“四个一”工程的意见》,加快提升非公党建标准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业指导,推动资源下沉,可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基层党建经验做法,推行“网格”党支部建设。

(二)加强源头管理,完善同步共进机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的关键作用。

一是要强化业务党务同步共进的联动互促机制。要注重关口前移,将两新组织的成立、年检、评估、变更等事项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二是要做好源头入口关的信息采集工作。两新组织在招聘用工环节,要建立完善新录用员工政治面貌登记制度,同步采集从业人员的党员信息。三是要优化支持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两新组织要充分有效地用好关于党组织建设的各类财政补贴、补助和党费,逐步完善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党员活动经费配备到位。

(三)强化身份认同,激扬奋发有为活力,充分发挥两新党员的旗帜作用。

一是要以提升党性意识,增强亮身份的自觉性。党员必须自觉增强党性觉悟,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当中,积极发挥党员作用,真正体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二是要以立足岗位创实绩凸显党员的身份优势。党员应当自觉将其责任、义务和担当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和工作实践中,勇于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身份优势。三是要以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现新时代党员风采。党员要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服务标兵、党员示范服务窗口等创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

(四)坚持多措并举,激励培育内生动力,高效发挥党务队伍的头雁作用。

一是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通过其钻研业务、精通党务的职业操守,有效促进党组织与两新组织之间的深度沟通,提升党组织在两新组织及其员工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引导机制。从工作、学习、生活、培训等方面对党务工作者给予关心支持和激励引导,建立党务工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三是注重党务后备力量培育。有意识地增强两新组织中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争取在每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培育2至3名工作骨干,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储备一支善于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协调劳资关系、推进柔性管理的党务骨干力量,体现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篇三

近年来,针对党员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下阶段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启迪了思维、探索了路径。

(一)优化组织设置,探索党员发挥作用新途径。xxxx年以来,针对党员活动难组织、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学习教育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我区打破原有的支部设置思路,根据不同地域、行业的特点,分层分类设置党支部。在农村,根据党员的年龄、从业情况、外出务工情况,普遍设置产业党员支部、老年党员支部和流出党员支部;在机关,按照“一个紧扣,两个拆分”办法,即紧扣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按分管领导工作线拆分、按业务关联股室拆分,设置综合型支部、业务型支部和离退休党员支部。分门别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考核办法,避免“一药治百病”的管理弊端。以农村为例,对青壮年党员,根据其所从事产业,组织他们认领产业相关的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岗位,细化积分管理办法;对流动党员,通过建立微信群,明确专人负责线上管理和线下对接,要求参加线上学习教育;对老年党员,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开展教育,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建言献策、调解纠纷、文明劝导、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学习教育方式更为灵活,党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显著增强,党员作用发挥得到有效提升。

(二)建好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基层组织运转新阵地。针对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不足、陈旧简陋、设施不全等问题,举全区之力,全力破解资金筹集、标准统一、工程监管等难题,亿元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新建或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xxx个,并按照“一厅六室”布局全面完成xxx个村(社区)的规范化布置任务,全部接通宽带网络,添置了电脑、打(复)印机、投影仪等硬件设施设备,有效满足了基层组织民主议事、学习教育和开展活动的功能需要。

(三)设立流动党支部,开辟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针对我区外出流动党员在xxx地区相对集中的特点,于xxxx年中山市设立流动支部,安排必要经费建设了党员活动场所,选举产生了支部委员会,负责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当地工作生活的流动党员,开辟了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模式。

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新兴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的高度集聚和新社会组织的活跃,开发区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有效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8074名党员中有两新党员3990人,占比49.4%。457个党组织中有两新党组织279个,占比61%。

一、当前开发区两新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近年来,开发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整体谋划部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两新组织党建经验和做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新组织党员管理存在难点堵点

一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员作用发挥。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隐形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在生活、工作作风等方面更容易出现纪律散漫、放松自我约束的情况,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影响党组织号召力。“隐形党员”个体的失范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并在群众中产生负面影响,损害党员、企业和党组织形象。三是“隐形党员”的存在减损党建工作实效。“隐形党员”的存在使得党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难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的深度融合。此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使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呈现边缘化倾向,影响基层党的建设成效。

(二)“隐形党员”问题突显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的掌握客观上难以精准实时。流动党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居住关系、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以及教育难跟进等诸多问题。二是组织关系转接难落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三是部分流动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主观偏差。部分在两新组织就业的党员党性观念渐趋淡薄,在行动上不主动亮明身份。四是劳动力的频繁流动增加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动态性增强,劳动力在区域、产业间的流动和转移也更趋广泛;
两新组织就业人群日趋高学历、年轻化等特点,使跳槽现象日益频繁普遍。

二、关于提升两新组织党员管理质效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管理创新,汇聚党建工作合力,全面发挥职能部门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加快党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国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和党员数字化档案,逐步建成集教育、管理、服务、监督、交流为一体的全方位党建信息化平台,及时收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二是要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强化纪律震慑作用。充分利用积分管理等考核制度,加强对两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日常党务、目标管理等内容,要进行分类监督考核,并且与其评先评优密切挂钩。三是要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推进组织力工程。贯彻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两新组织党建要突出“融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苏州市两新党建活力先锋行动,按照吴江区《关于实施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推进“四个一”工程的意见》,加快提升非公党建标准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业指导,推动资源下沉,可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基层党建经验做法,推行“网格”党支部建设。

(二)加强源头管理,完善同步共进机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的关键作用。一是要强化业务党务同步共进的联动互促机制。要注重关口前移,将两新组织的成立、年检、评估、变更等事项与党建工作同步开展。二是要做好源头入口关的信息采集工作。两新组织在招聘用工环节,要建立完善新录用员工政治面貌登记制度,同步采集从业人员的党员信息。三是要优化支持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两新组织要充分有效地用好关于党组织建设的各类财政补贴、补助和党费,逐步完善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党员活动经费配备到位。

(三)强化身份认同,激扬奋发有为活力,充分发挥两新党员的旗帜作用。一是要以提升党性意识,增强亮身份的自觉性。党员必须自觉增强党性觉悟,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当中,积极发挥党员作用,真正体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二是要以立足岗位创实绩凸显党员的身份优势。党员应当自觉将其责任、义务和担当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和工作实践中,勇于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身份优势。三是要以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现新时代党员风采。党员要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服务标兵、党员示范服务窗口等创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

(四)坚持多措并举,激励培育内生动力,高效发挥党务队伍的头雁作用。一是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通过其钻研业务、精通党务的职业操守,有效促进党组织与两新组织之间的深度沟通,提升党组织在两新组织及其员工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引导机制。从工作、学习、生活、培训等方面对党务工作者给予关心支持和激励引导,建立党务工作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三是注重党务后备力量培育。有意识地增强两新组织中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争取在每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培育2至3名工作骨干,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储备一支善于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协调劳资关系、推进柔性管理的党务骨干力量,体现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农村党员管理调研报告篇五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全区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我部组建调研组就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开展调研,通过广泛走访基层党务工作者、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电话访问在外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等方式,初步掌握了全区农村基层党员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并就下阶段推进党员分类管理提出建议意见,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