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琉璃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还要有充分的论证和有力的实例支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参考。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一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前身传为东汉建安十九年(2))东吴名将鲁肃所建阅军楼。两晋南北朝时改称巴陵城楼,唐开元四年(7)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今湖南岳阳)时扩建,始称南楼,乾元二年(759年)更名为岳阳楼。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并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至是声名益大。后几经兴废,楼址在唐宋之际、明隆庆年间、清光绪年间曾先后三次后移,现存建筑系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岳州知府张德容所建。1949年后增修了怀甫亭和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1983年再次修缮。1984年对外开放。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岳阳楼-君山岛景区)。

岳阳楼占地670亩,主楼平面呈长方形,通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主楼右有“三醉亭”,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左有“仙梅亭”,传明崇祯年间维修中挖出一石板,上有似枯梅的花纹,时人视为仙迹,故名。今枯梅仿雕石板仍嵌立在亭中。楼内有清乾隆时(1736-1795)书法家张照写就《岳阳楼记》木雕屏,近处还有宋代铁梢、铁枷及各代石刻多处。新建瞻岳门、仿古城墙、角楼、洞庭风韵诗廊、汴河街、南大门、双公祠、五朝楼观、碑廊、吕仙祠等景点。虽比滕王阁和黄鹤楼规模小,但它却是三大名楼中唯一的木质结构的建筑。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因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丹、邵竦篆额,号为“天下四绝”。可谓文以楼生,楼以文名。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贬岳州,次年便重修岳阳楼,为使重修的这座楼传名千秋而万世不朽,滕子京恳请同科进士范仲淹为之作记。滕子京考虑到范仲淹身在邓州(今属河南),未曾到过岳阳楼,乃修书一封除介绍岳阳楼详情外,同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并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命人送往河南邓州。范仲淹根据来信中介绍的情况及附来的《洞庭秋色图》,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写出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全文仅369字,却字字珠玑,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尤其是文中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亦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有意思的是,范仲淹从不曾到过岳阳楼,仅凭传说中滕子京给寄过去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和前人有关岳阳楼的一些诗文,就“闭门造车,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千古雄文”,着实令人佩服。

尤其是《岳阳楼记》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那几个字的'放大效应,使滕子京果敢练达、勤政爱民的“能臣廉吏”形象深入人心,滕子京一下子获得了好名声。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发表(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后,据说同年秋滕子京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获得宋仁宗好感,便被调任时有“小汴京”之称的徽州作知府。遗憾的是,滕子京庆历七年(1047年)初调任苏州三个月后就病逝于苏州任所。

事实上滕子京曾经是“贪官污吏”。据《宋史》和司马光《涑水纪闻》载,滕子京之所以会被贬谪到巴陵郡(今湖南岳阳),是因为任职泾州知府期间“用公使钱无度”(花费公款16万缗遭弹劾)。更有甚者,有人质疑滕子京之所以要“重修岳阳楼”,不过是为了搞“形象工程”和抓收入的一种策略。据说滕子京修岳阳楼有妙招。先由官府贴出告示,告知民间有债要不回来的,可由官府出面收回。官府讨债,谁敢不给。不长时间,即收钱近万缗。滕宗谅亲自掌管这笔钱,用来修建岳阳楼。楼成之后,花费很多,只有滕子京一人清楚。作为范仲淹和滕子京的政敌,司马光的观点虽不足以值得采信,但也说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动机,更脱不了中饱私囊的嫌疑。

作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滕子京的同科进士,范仲淹(989-1052)因1043年倡导“庆历新政”夭折,于庆历五年(1045年)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知邓州(1046年到任);而滕子京则早在庆历四年(1044年)。

就由左司谏贬为岳州知府。只是后人不知就里,反而围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忧乐”二字大做文章,反倒让“徇私”范仲淹给出名了,这也许是滕子京没有料想到的。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穿越时空。

考验了一个个朝代。

仍是华夏子孙呼唤的正义旋律。

苍茫大地。

飘散着苦难人民血汗浇灌的芬芳。

范公心中的苍生。

是弓腰并肩扛着朝廷的百姓。

拭去满身尘土。

范公壮怀烈。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中原大地呈现出文明昌盛百废俱兴之风。

灰发长髯的范公。

忘却贬谪时的灰冷。

他的'心中装着苦难的民众。

还有一个大宋王朝。

我们的炎黄子孙。

心中应有一个祖国。

还有海峡两岸的弟兄。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三

第五段中,作者揣思“古仁人”的思想,从他们身上借鉴出一些思想和理论。我从中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古仁人”一样,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前面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良好心态。

在今日的中国,我们是否也应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然这种“忠君”思想,在今日有些不太适用,有一定的'历史局限。但是现在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看待国家,所以我们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种地位,都应心系天下,关心国事,以国家只是为己任。

如果,每个人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中国将永盛不衰,繁荣延绵,雄伟高傲地屹立在世界东方。如果这样,又何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呢?到时,天下人皆为一道,共奔繁荣富强。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四

10月30日,国务院任命陈雨露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49岁不到的他,曾是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如今成为最年轻的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也是著作颇丰的经济学者,出版、翻译了不少经济学著作,他和人合著的《世界是部金融史》、《中国是部金融史》是非常畅销的金融学通俗读物。本文经授权摘自《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该系列图书以时间为序,讲述中国封建时代最为辉煌时期发生的众多“天下大事”背后隐藏的金融财经往事。

民间经济鼎盛、封建官僚“积贫积弱”的北宋是一个清平世界,第一个下大力气改变这种情况的人叫做范仲淹。范仲淹,仁宗庆历年间官拜参知政事,死谥文正,所著《岳阳楼记》更是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垂千古。

答:仁宗年间的“岳阳楼”其实是一家名满江湖的青楼,《岳阳楼记》则是送给岳州知府兼这家青楼老板滕子京的马屁文章。范仲淹大概也觉得在自己的文章里称赞一家青楼不是太合适,于是就顾左右而言他。

我还要告诉大家,滕知府虽然因为发配岳州,重修岳阳楼确实既没也没挪用公款,而是用了一招金融魔术——“资产置换”,即,低价收购民间沉欠多年的不良贷款,然后再派兵连本带利一块要回来——看谁敢欠知府大人钱!

范仲淹居然称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还要与这等开青楼的知州“微斯人,吾谁与归”!

仁宗朝的事情,就让我们从范仲淹说起。

庆历三年(1043年)六月,范仲淹从西夏前线调入朝廷中枢,这位出将入相的人物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十条施政方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就是庆历新政的开端《答手诏条陈十事》。

有人高度评价这份《答手诏条陈十事》,毕竟这十条合理化建议看起来条条站得住脚。实际上,这份著名的奏折其实就说了两件事:抓权和搂钱。

当然,要先抓权才能再搂钱。

先说第一条,抓权。

北宋疆域远不若汉唐辽阔,却是一个花团锦簇的盛世。王安石曾经这样评价仁宗庆历新政之前的朝局(当然,这句话放到王安石的上下文里并非褒义):中原安逸,多年不曾大兴劳役,不曾杀掉一名罪犯,朝廷宁可耗费钱财送给契丹、党项,也不愿意妄动刀兵。

不大兴工程、不妄动刀兵、不发号施令,封建官僚哪有权力、哪有威风、哪能捞钱?

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范仲淹引经据典说明了朝廷大兴工程的重要性:春秋五霸争雄之时,诸侯国宁可向邻国借贷也要大兴水利工程;江南有圩田、浙西有河渠、苏州也有营田军专管河堤,现在,淮南歉收商人就把粮食贩运到淮南,浙右歉收商人又把粮食贩运到浙右,从中要盘剥多少利润!

只要有一批干吏能臣,这个问题就由我范仲淹解决!

一是一定要给封建官僚以实权,尤其是下级官吏任免权。至此,宋太祖赵匡胤有名无实的官僚制衡体系被彻底废弃,官员此后要打起精神,以兴弊除利为己任、置民于水火之中(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

二是一定要让当官的人先富起来,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给他们分配土地。除了朝廷俸禄,每任地方官都可以在任职之地获得一批土地,数量按官职高低分配。除此之外,还要定时发补贴,婚嫁丧葬都要给钱。

三是范仲淹本人一定得是全国最有实权的官员。各路转运使可任命知州,至于各路转运使的任命,就由我范仲淹说了算。

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录》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范仲淹在挑选各路监司的时候,经常对着官员名册看,看到不顺眼的名字(所谓“不才者”,很多是不肯阿附范仲淹的人)就一笔勾掉。

看到这种情况,新政重要的支持者枢密副使富弼提醒他:您这一笔不知有多少人会为此哭泣。

范仲淹显然对此不以为然: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

那么,范仲淹究竟用了什么人呢?

答:谁能搂钱,就任命谁当官。

王夫之对此曾有深刻的评价:一批急功近利的人借机向范仲淹兜售自己敛财之术,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时,便是荡涤天下钱财殆尽之日。

再说第二条,抓了权就能搂钱。范仲淹为搂钱想出了很多办法,条条都跟金融有关。

第一,货币贬值。结果,无效。铸造大钱搂钱简单易行,实在是谋财害命的不二法门。庆历三年(1043年)起,北宋朝廷开始铸造“庆历重宝”,钱重7.5克,却要当十枚市面上的铜钱。不过,当时是典型的自由经济,市场根本就不买账,庆历重宝自发行之日起就只能当二至三枚铜钱,与实际重量相仿。

第二,重农抑商。结果,催生了北宋另一种纸币——“钱引”。范仲淹给商人起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绰号叫“游人”,只有让“游人”都回家种地天下才会太平,否则,“游人”终日浪荡在城市之间,惟一的作用就是败坏伦常纲纪。

要想管住“游人”,最有效的法子就是设立盐、铁、茶等产业的管理机构。在延州做知州的时候,范仲淹就在自己地盘上成立了官营盐、铁、酒、茶的专营机构,禁止民间私营这些产业。

现在,得入朝堂,范仲淹立刻把这条经验推广到全国,他成立了“督盐院”等一批机构,对商人发放“盐钞”、“铁钞”、“茶钞”——统称“钱引”,即配额。从今往后,你生产多少盐、生产多少铁,能卖多少茶叶,都要有相应的“钱引”。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钱引直接催生了北宋真正通行全国的纸币——“盐钞”。

与官交子相比,盐钞以足额食盐作为准备,获得盐钞的人可以在全国兑换食盐。商人很快发现,盐钞不仅可以兑换食盐,还可以作为市场上的交换凭证;同时,官交子的流通范围仅限于益州、西北诸路,盐钞却可以在北宋王朝通行无阻。

此后,盐钞逐步取代了交子的地位,成为通行北宋王朝的'一种新纸币。

尽管熙丰变法期间盐钞发行量曾一度突破三司产食盐总量,但是,朝廷还要靠食盐专营牟利,历代帝王对盐钞发行限制颇多,皮公弼甚至蔡京都对盐钞发行进行多次整顿。整个宋代,盐钞的信用都好于官交子,一直到南宋灭亡。

第三,建立官营信贷机构,即“回易”。“回易”产生于隋代,通俗地说就是官府出面做买卖,不过仅限于与游牧民族“马匹—粮食”交易。

范仲淹有很强的金融创新意识,他所谓的“回易”是以军费对外放贷。在一封名为《奏乞许陕西四路经略司回易钱帛》的奏折中,范仲淹明确提出了回易的目标:增息财利,使天下之财再无流通之虞!同时,范仲淹还洋洋得意地叙说了功绩:我挪用军费放贷,一年就赚了四十二万贯钱。四十二万贯,已经是澶渊之盟岁币的40%,这些钱全部来自陕西路一地!

宋太祖曾经下诏“官吏不得经商”,此为永制,范仲淹是在明目张胆地违反太祖遗命!还自鸣得意!

即使以最高尚的名义,封建官府一旦以合法的身份渗透进商业,所有赚钱的行业必然垄断在官府之手。庆历新政之后,北宋禁军开始全面渗入商业、银钱拆借,那位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被发配之前他手下的军兵一半以上都被派去贩卖茶叶,结果当然是“回易私茶,破坏茶法”。

面对乱世之源,朝堂之上甚至产生了恢复王莽“王田制”的奏议。有人这样评论时政:只有天下大乱、兵锋再起,让大多数人死掉,才可平均土地(此必生乱,如乘大乱之后,土旷而人稀,可以一举而就)。

北宋王朝当然需要一个强势集权对抗外敌,但是,庆历新政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变成官僚新秀的一场盛宴,这恐怕是皇帝未能料及的。要逃脱乱世魔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停止新政。

庆历四年六月,宋仁宗下了一个干脆的决定: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两路宣抚使。范仲淹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回到朝堂之上。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替范仲淹收拾烂摊子的人叫做包拯,即民间评话中的“包青天”。在京剧戏文中,包拯用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铡了很多皇亲国戚、贪官和地痞流氓。在正史中,包拯最大的功绩是在全国丈量土地,设立了一道类似“开元限购令”的“仁宗限田令”:所有官员购买田地一律不得超过三十顷,多出来的土地必须充公。

关于“仁宗限田令”就不多讲了,跟前朝的故事差不多。盛唐开元年间,宇文融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曾经颁发过一道史上最严的土地政策:任何人不得购买土地,不承认帝国一切土地买卖。后来,杨国忠放开了“开元限购令”,十年之后,大唐帝国40%的人都变成了流民。

北宋年间也有一个人毫无顾忌地放开了“仁宗限田令”,这个人是包拯的一个手下,名字叫王安石。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五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也到过全国不少地方,尽管囊中羞涩。可我居然没有到过岳阳楼,深以为憾。

对于岳阳楼,我还是30年多前初中时读过一篇必背的课文,才有那么一点印象。那篇课文就是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今30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但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现在已成为至理名言而千古传诵。

我没有到过岳阳楼,无法体会她的壮美,但我能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感觉到她的雄壮气势,你看,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你看,岳阳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北宋王朝(960-1127)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从来没有统一过全国,与之对峙的政权还有辽、西夏、西州回鹘、吐蕃诸部和大理等。北宋吸取五代十国时期“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的武将专权的教训,采取重文轻武政策;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外全部由中央掌控,造成了强干弱枝局面。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据史料统计,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员人数比实际需要的多出两倍以上,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100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了三倍多。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部门入不敷出。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六

《岳阳楼记》由景抒情,重点突出喜与悲这两个字。喜则万物俱明,悲则诸景皆黯。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千古名句。

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意思是,不因外物而喜,不以自己而悲。人是一个情绪化的动物,能因为周围的事,环境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而中学生也不例外,面对学习,我们承受的压力十分大,这样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一切的事情都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但对此人们通常就认为,这样先忧后乐的观点只是国家领导的事,与人无尤,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国家是由好多人们组成起来的,而国家领导只是引导我们前进的指明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推开,那么一切将会变得混乱了。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况下,那最后只会损人不利己。我们作为社会的主人,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许我们做到的未必如此,但至少,我们可以关心国家的事,万事从小做起,聚沙成塔一人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整个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刻不容缓,就才我们从现在开始,承担起这样一份责任吧!

《岳阳楼记》让我成长了,从中我明白到了人是应以大局为重,时刻关心国家。我的确是受益良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七

《登岳阳楼》是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杜甫的一首诗,教学重点是学习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欣赏古典诗歌的意境。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冬。当时杜甫57岁,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时值深冬,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国家**,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画面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了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意境壮阔。

本节课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教完后,我觉得本节课总体是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优点:

一、从总体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看,本节课教学始终遵循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训练,老师引导。整节课至始至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很足,多大10多分钟。

二、从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到拓展检测,始终围绕“诗歌意境赏析,语言品味,主旨探究”进行,紧扣教学重难点,突出高考诗歌考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三、本节课运用导学案教学,对学生的如何赏析诗歌做了方法指导,特别是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做了针对性指导,基本解决学生答题思路会乱,表达不清等问题。

四、本节课突出了朗读教学,从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朗读背诵达十多次,有示范朗读,自读体验,有齐声朗读,情感朗读,朗读较有层次,基本达到了当堂背诵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八

岳阳楼。

方法/步骤。

看水。去岳阳楼五一到十一时节最佳,此时天气不冷,树木葱郁,湖水荡漾,景色怡人。洞庭湖水,绵延八百里,浩瀚无边。

看楼。到岳阳楼,要品味古代建筑的美。全楼木质结构,不用钉铆,衔接巧妙,令人赞叹。

除了赏楼看水,不得不去杜甫亭。一代诗人,留下千古绝唱,感叹其为国为民的'情怀。

小乔墓。“铜雀春深锁二乔”,一代美人,魂归洞庭,历史沧海桑田,周郎何在?

君山的龙涎井。龙涎井的美在于香妃寻夫的传说,这浪漫的神话传说,体现了人没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领略《岳阳楼记》全文。在岳阳楼中,有刻在木匾之上的《岳阳楼记》全文,在岳阳楼研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一代先贤为国为民的宽广情怀,此情此景,令人终身难忘。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九

青云中学方向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5)前人之述备矣(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8)薄暮冥冥(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11)而或长烟一空(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

看水。去岳阳楼五一到十一时节最佳,此时天气不冷,树木葱郁,湖水荡漾,景色怡人。洞庭湖水,绵延八百里,浩瀚无边。

看楼。到岳阳楼,要品味古代建筑的美。全楼木质结构,不用钉铆,衔接巧妙,令人赞叹。

除了赏楼看水,不得不去杜甫亭。一代诗人,留下千古绝唱,感叹其为国为民的.情怀。

小乔墓。“铜雀春深锁二乔”,一代美人,魂归洞庭,历史沧海桑田,周郎何在?

君山的龙涎井。龙涎井的美在于香妃寻夫的传说,这浪漫的神话传说,体现了人没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领略《岳阳楼记》全文。在岳阳楼中,有刻在木匾之上的《岳阳楼记》全文,在岳阳楼研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一代先贤为国为民的宽广情怀,此情此景,令人终身难忘。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一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读到这气势磅礴的文字,总令人心生向往,想一睹岳阳楼的尊容。

进入岳阳楼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个朝代的岳阳楼模型,每个模型上都有历朝历代的著名书法家为岳阳楼所题的匾。继续往前走,可以看见几块由不同书法家用不同风格写的《岳阳楼记》的大石碑。

来到现在的岳阳楼下,我才真正领略到岳阳楼的“胜状”。现在的岳阳楼是按照清代规模建的,共有三层,精致宏伟。我们迫不及待的登上岳阳楼。

登到顶层,眺望着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湖岸的花草树木映在湖中,几只鸟儿在空中低低的飞翔,一缕缕柔光透过树梢洒在湖面上,使得湖面波光粼粼。看到这人间天堂般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忘记了所有烦恼和忧愁。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飘下丝丝雨滴,越来越大,狂风咆哮着,好像要把墙一拳击倒。我想起了范仲淹所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此时些刻,我真正领略到了范仲淹想要表达的感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论此时情景如何,都要学习范仲淹笔下“古仁人”的境界,忧国忧民,不因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怀着对“古仁人”的崇敬之情我们离开了岳阳楼。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0卷第25首。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三

饮洞庭天下水,望岳阳天下楼,赏《岳阳楼记》文。

——题记。

一个大好的晴天,我与同学欢畅游玩在千古名楼之中,妙哉!

一段时间的舟车劳累后,终于望见了岳阳楼的冰山一角,这让在车上的我们越发按捺不住想去揭开神秘岳阳楼之面纱。于是,下了车,在导游一番嘱咐下,我们踏上了游览岳阳楼的路途。一进景区,一道颇为刺眼的阳光迎面袭来,不经意的一望去,哇!夕阳沐浴下的洞庭湖一碧万顷,远处山岛隐约,看了不大一会儿,才发觉自己早已被甩在人群之后,便不再留意,径直走去。一路上,岳阳楼各朝代的建筑结构之缩影以及各朝各代的名人墨宝纷纷看过,触摸着名家墨宝,一股岳阳楼古色古香的书韵诗韵气息便卷入鼻中,才觉前方路似乎太远,真想一步就登上那神秘的岳阳楼!

就这样,我们的步伐又加快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颇负盛名的岳阳楼下。已走到岳阳楼下岂有不上楼之道理?登上二层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书法大师张照所书写的《岳阳楼记》,其字融入了欧阳修笔法的劲峭严正,虞世南字形婉雅秀逸,还有褚遂良字体的疏瘦劲练,集大家之所长,堪称书法一绝。许多不同口音的游客称奇一番后,禁不住诵读起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之所以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看来和范仲淹的千古之名记《岳阳楼记》不无关系。诚如《岳阳楼记》开篇所述洞庭胜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此等壮景,才是名副其实的巴陵之绝啊!站在岳阳楼之上,凭栏极目,向西从南望,洞庭湖大桥烟波浩渺,远嵌天际;向西从北望,洞庭湖大桥如长虹饮涧,坐落天边;令人产生那长江气吞山河万里之势;向西凝目,湖心君山孤岛在万顷碧波中荡漾,胜似蓬莱仙境。不知有哪位大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汉间多琼台杰阁,而岳阳为最。”欲比滕王阁一眺西山,黄鹤楼拟一汉阳之树,而岳阳楼呢?湖天一色,一碧万顷;山岳潜形,商旅驻足;万千气象,大观天成。令人“心旷神怡,荣辱偕忘”,几乎如临世外。难怪唐人李白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我则看来,还不如“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说起岳阳楼,李白是脱不了干系的。话说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至巫山途中遇赦,后转途岳阳登此楼,兴奋之情溢出言表,吟道:“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因故得名“岳阳楼”。

岳阳楼名始李白,让岳阳楼久负盛名的却是北宋两位重臣范仲淹和滕子京。家境贫如糟粕的范仲淹从小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在参加政治时事时,抨击时弊,抵御西夏,数次向朝廷举荐德才兼备的大臣滕子京,滕子京从统帅千军万马的节度使贬知岳阳,又通过重修岳阳楼震惊了朝野,而滕子京又深知文以楼名,楼以文传的道理。尽管李唐以来,以岳阳楼为题的诗赋极多,却大都“平淡无奇”因此他以时任岳阳郡守之职,亲作“求记”长书,恳请挚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大概是效仿了洪州都督重阳盛宴引出王勃《腾王阁序》之千古名篇,就这样,历史上又一骇世宏文《岳阳楼记》问世,由此岳阳楼名声大噪,千古不衰,屡毁屡修,心想着,倘若没有文人出自内心热爱赞颂江山,景再怎么秀丽,也缺乏艺术底蕴,更别再谈有什么旅游价值了。再说来,这楼中囊括诗圣遗篇,伟人笔墨,天下名楼,三者互给补足,融为一体,真可谓是相得益彰。从整体上看,有如锦上添花,妙哉妙哉!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四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登岳阳楼》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题1: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概括。(2分)。

小题1:表达了诗人思念亲友、伤世忧时之情。(意思对即可)。

小题1: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雄浑壮阔的景象。

小题1:根据此诗的背景——诗人此时处在安史之乱后妻离子散四处漂泊的多病晚年,再结合诗句内容可得出答案。

小题2:根据诗歌三、四句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五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过洞庭湖》——许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李东阳。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巴陵》——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六

早就听闻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还有湖北武汉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不“江南三大名楼”,而今,我终于有了一览岳阳楼美景的机会。

站在岳阳楼脚下,有种感觉难以言尽,它没有黄鹤楼的檐崖高耸,雄伟壮丽,也没有滕王阁的碧瓦丹柱,斗拱重檐。只有三层,但其内涵却很丰富。岳阳楼为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楼高21。35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楼顶悬挂着“岳阳楼”三字横匾,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楼中的一根楠木支撑着全楼,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着二楼,外围又绕着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全楼没有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十分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用黄色的琉璃简瓦盖成。每一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装饰着荷花,莲蓬,翘首是凤凰,有天时之意;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二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暗含人和之意。整个楼阁重檐突出,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秀丽。三楼楼顶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很是罕见。

进入岳阳楼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是由几块紫檀木组成的。在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整座楼都是木头做的,找不到一棵铁钉。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都是古今名家在游玩时写下的佳作。

来到二楼,二楼也挂着一幅《岳阳楼记》,这一幅才是真迹,一楼的一幅是距今多年的赝品,虽是假的,但也算是历史文物。

再登上三楼,面积最小,楼堂挂着毛泽东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阳楼》,当我站在三楼凭窗眺望时,看到了那水天相接,浑然一色的洞庭湖,正是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楼顶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如意斗拱层叠相衬。

观赏到这里,岳阳楼算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奇丽,要俊秀,希望下次来时,能够一览岳阳市,一览这里的人文风情!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岳阳楼:湖南岳西门城楼,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首联:仇兆鳌《杜诗详注》“‘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系我国第二淡水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藉池、调弦四口。昔日称“八百里洞庭。”

颔联:吴楚,为春秋二国名,大致上吴国在湖东,楚国在湖西,洞庭像是把两隔开。坼,裂开,隔开。乾坤,此处指日月。

颈联:有孤舟,在孤舟。有,在。当时,杜甫年五十有七,耳聋肩麻,多病缠身,阖家又在水漂泊,故曰“老病有孤舟。”

尾联:戎马关山北,是年吐番入侵。战事犹示已。

赏析:

本诗描绘洞庭湖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身世,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怀念,对国事的忧思。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八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4   】《岳阳楼记》教案6。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说课稿3   】《岳阳楼记》说课材料。

】《岳阳楼记》说课稿2   】《岳阳楼记》说课稿。

 

 

 

 

 

 

 

 

 

 

 

上一篇:《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教案。

下一篇:《登岳阳楼》教案。

最新登岳阳楼记(实用19篇)篇十九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小学班主任详细工作计划总结材料(通用23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注重目标的可量化和可评估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班主任制定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尽早适应学习新阶段,

    2023年北师大版二下数学教学设计(优质21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是其重要考虑因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学计划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年在学校当一次盲人(优秀22篇)

    学校是一个让我们追逐梦想的舞台,我们努力学习,为将来的成就做准备。下面是一些来自学校校友的成功经验和职场心得,让我们共同探讨。臭美的照照镜子,觉得自己特像一个”

    最新民办学校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大全(19篇)

    月工作总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制定计划和目标来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

    我最喜欢的歌教案(优秀19篇)

    优秀作文应该能够突破常规思维,展示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见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缄默了多年的大自然终于耐不住寂寞

    2023年学校学期党务工作总结大全(15篇)

    学期工作总结是对过去几个月来的付出和努力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浏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上带来一些灵感和

    2023年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热门15篇)

    二年级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便学生能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体系。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二年级教案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3年度镇意识形态工作综合分析研判报告(精选21篇)

    随着年底的临近,我们不禁要开始思考过去这一年的所作所为,这时候写一份年度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年度总结示例,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在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上讲话(优秀16篇)

    春节是人们迎接新年、期许美好未来的时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总结写作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按照惯例,今天这个领导干部大会应该是在节后

    迎春花字童年的花(模板17篇)

    优秀作文往往具有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观点,以及清晰、连贯、流畅的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和促进。小时候,爸爸因为工作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