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XY字客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阅读,能够对大家写作月工作总结提供帮助和启发,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一

北峰乡村旅游带是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今年定为乡村旅游建设年,最近,我区乡村旅游建设奖励办法已在制定中,即将出台鼓励北峰各乡镇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大力发展农家乐、现代农业、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休闲旅游新型业态旅游项目。拓宽思路充分挖掘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在北峰三乡镇各选择条件较好的一些村建设并成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寿山乡原石碑小学教学楼已改造成乡村旅游接待点,日溪乡汶洋小学教学楼以及点洋村古山里原师大附中分校正在谋划改造成为乡村旅游接待点。同时,注重北峰土特产品和特色小吃、特色菜谱的调研与开发,使之成为我区旅游特色商品。今年,寿山乡被评为全省“最优美的乡村”。我区寿山的长基福寿桃基地、沙溪村乡村旅游基地以及寿山村的寿山石文化,日溪乡的日溪村、点洋村、汶洋村以及宦溪镇的弥高村、创新村、降虎寨村、亥由村、双隆村等都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一些乡村旅游区项目已正在推进过程中。下一步,我们还将大力指导并扶持条件较成熟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争创省级、国家级“最优美的乡村”。同时加强对外开放景点的经营管理、分类改造、提升档次,努力打造北峰旅游带,提高旅游知名度。

四是打造生态之旅。

生态是北峰旅游资源优势之一。上半年,皇帝洞景区被评为“世博中国年·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皇帝洞景区、北斗洋景区、寿山瀑谷景区、飞云峡景区、卧龙谷景区以及桃源溪漂流、寿山溪漂流景区的森林覆盖密度大,这些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构成了我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今年我们大力指导北峰各乡镇、旅游景区抓住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契机,在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原则的前提下,优化生态旅游景区的整体功能,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提升旅游景区的档次和知名度。同时,我们打破传统旅游观念,大力引导北峰山区加大现代农业等新型旅游业态项目的启动与建设力度,鼓岭的兰花与樱花园、寿山的长基福寿桃园、日溪点洋的中正药业种植基地等一批农业项目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创新理念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游览观光、休闲度假。

近两年以来,我局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逐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开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乡村农家特色旅游,协调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和绿色慢行系统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平稳发展。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亮点。

(一)旅游市场人气趋旺,创收能力明显增强。据预测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约24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4.76%;其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3.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74%。旅游总收入为3.6亿元,同比增长18.84%。其中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98.4万元,同比增长13.41%。

(二)旅游市场健康有序,行业管理规范井然。一是旅游安全监督到位,旅游行业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二是旅游市场管控有力。开展市场整治4次,其中节假日市场检查2次,检查旅游企业21家次,检查导游人员36人次,教育纠正违规行为5人次;三是旅游质量服务优化。全天候保证旅游热线畅通,接受旅游咨询38人次,受理投诉案件3宗,办结率100%。

(三)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各个休闲旅游点道路畅通,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旅游标识牌建设统一标准和全覆盖。全年新增香江国际大酒店、堆插乡村主题酒店床位416张,且均按四星级标准提供服务。

(四)乡村休闲旅游再创佳绩。大水、泮边、堆插三个村获得第二批“旅游名村”称号。至此,我区共有7个村获此殊荣。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平稳有序、安全和谐,过夜人数持续增多。国庆黄金周旅游及接待服务工作得到省旅游委和市政府表扬。

(五)重视抓好旅游岗位技能培训。先后组织举办酒店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班、乡村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班两期,培训310多人次。组织局机关干部、镇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人及农家乐经营单位负责人到省内外考察学习29人次,提升了辖区旅游服务质量,树立了旅游形象。

(六)重视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编印“美丽”系列旅游简介和旅游地图,筹划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开展“车驾、畅游乡村”、“我到乡村过大年”和“红色之旅走进校园”等一系列富于特色的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开展“荔枝节”绿色骑游和荔枝采摘促销活动,配合省、市旅游部门走出去贵州、云南等地宣传促销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旅游的知名度。

(七)全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争取上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2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九龙戏水”项目二期,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各项前期工作正在加紧办理,年底进入施工阶段;乡村游品牌打造取得新成效,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堆插村桃源乡村养生酒店年底正式营业,红旗泮边休闲农庄通过加强服务技能培训、增加cs野战、团队拓展设施来提档升级,吸引了更多客人;旧州古文化旅游镇项目已完成概规编制,报市国际旅游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红旗风情小镇项目征地工作顺利推进,同责任村凤雅村村民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进入点青苗和签名阶段。

(八)协助做好统筹城乡示范镇绿色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及玉仙村、坡仑村农家乐建设规划工作。完成了慢道规划编制及“祥云盘龙”logo设计,牵头制定《玉仙村和坡仑村农家乐建设实施实施方案》,并做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

(九)联系点工作扎实有效。先后筹措三万三千元,支持甲子镇政府的计生工作,改善益新村委会办公室环境,帮助儒上村制订新农村建设三年发展规划,配合做好村级换届工作等;配合滨江街道做好打违拆除和滨江新城规划道路征地等工作。此外,抓好责任路段观光路、兴丹路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达到了预期成效。

(十)加强了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组织建设有关规定,召开党支部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带头勤政廉政,严格自律,狠刹“四风”,弘扬正气,促进了单位工作。

2

页,当前第。

2

1

2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二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打造特色、持续推进。现将全镇乡村旅游工作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20xx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一直把乡村旅游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和富民工程抓推进,20xx年全镇乡村旅游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是:

一)、节庆活动树立品牌。

在举办首届乡村桃花节的基础上,20xx年,党委政府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桃花旅游节,而且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通过强势宣传,树立了我镇乡村旅游生态、环保、自然、休闲的品牌特色,夏集乡村桃花旅游知名度更加空前,全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更足。

二)、项目建设顺利开工。

20xx年我镇旅游业项目建设任务是桃花源创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借助举办乡村桃花旅游节东风,我镇桃花源成功获批扬州市特色田园乡村项目。该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提升桃花源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系、节点景观、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目前,该项目田间道路项目已进场开工建设,其他配套建设项目在履行招投标程序后开工建设。为年底桃花源创成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打下基础。

三)、专项工作获得好评。

我镇旅游业条线同志工作积极主动,旅游业常态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特色化工作成绩喜人。20,旅游业条线精心组织人员参与全县旅游导游词创作比赛,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20xx年,我们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导游词演讲比赛,我镇参赛选手夏歆获得预赛第一名、李良获得预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全镇旅游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了突破、形成了特色、树立了品牌。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牌创建成效不佳。

20xx年,我镇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任务是桃花源创成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景坤园创成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对照创建任务,还存在较大压力。一方面是桃花源项目建设进度不快,需要加快建设速度,确保能够在20xx年元旦前通过考核验收。另一方面是景坤园资金投入不足,园区负责人创建欲望不强、动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和引导推进。

二)、项目建设速度不快。

桃花源特色田园乡村项目是20xx年住建局和旅游局项目建设考核的重点,年终必须通过检查验收,否则住建局和旅游局将对全年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目前,该项目仅有田间道路进场开工建设,其他配套项目仍然停留在编标和招投标阶段,进展不快。项目能否如期建成,通过考核验收的压力较大。

三)、服务设施有待提升。

我镇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成绩喜人,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停车场、星级化厕所、景区wifi全覆盖和交通干道沿线统一标准的旅游景点标识标牌建设任务还没有行动,需要确定方案、迅速启动、抓好建设。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xx年下半年,我们将围绕年初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着重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

一)、项目建设抓提速。

围绕项目考核验收时间节点,桃花源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进展不快,部分项目还没有完成招标,进场施工日期尚难确定,如期接受市县验收压力较大。我们将全方面做好服务和推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终顺利通过专项考核验收。

二)、旅游品牌抓创建。

桃花源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虽然已经启动,但是进展不快。景坤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考核任务: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星级厕所、停车场、旅游项目拓展等创建项目没有启动,压力较大。原因是企业负责人创建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我们将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品牌创建工作。

三)、服务设施抓完善。

结合年终旅游业考核细则,全镇乡村旅游生态停车场、星级化旅游厕所、景点交通道路标识标牌、景区wifi网络覆盖等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配套完善,下一步将结合本镇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快配套完善。

四)、宣传营销抓推广。

注重办节聚人气、树品牌、创特色的效应,以花为媒,以节造势,持续举办好乡村桃花节和美食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全面做好夏集乡村旅游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放大办节效应,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五)、旅游商品抓研发。

抓好旅游产品研发、包装、销售,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是乡村旅游经济一个重要支撑点。我们将在成功申报里下河农产品、水月牌水果、大地飞鹰禽产品等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地农副产品特色,对本镇名特优农副产品进行品牌申报注册、加工包装、推广营销,拓宽对外销售渠道,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加大旅游纪念品等各类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多渠道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20xx年,我们将围绕目标、理清思路、真抓实干,节庆活动树品牌,以点带面促发展、多着并举助增收,推动全镇乡村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三

20xx年,我市乡村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围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旅游”的要求,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和标准化建设,科学推进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0xx年初,市旅游局针对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制定措施,细化任务,建立了由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定期督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全力确保乡村旅游加快发展、顺利推进。

(二)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开展星级农家乐申报工作。结合四川省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酒店)的评定标准,组织各区县、部分农家乐业主开展培训活动,并积极配合各区县旅游水平。针对从事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及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市坚持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积极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稳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形成定期召开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专题例会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明确培训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内容和实施方案。20xx年,全市举办近10期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班,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经营业主及服务人员,培训人数达3500余人,并向学员免费赠送了培训资料和光碟四千余套。通过采取专家授课、实地考察、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市旅游局为科学发展乡村旅游初步建立了乡村旅游统计体系,形成了统计制度。一是每个季度、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段,各经营户向市旅游局上报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相关数据;二是组织统计工作培训。市旅游局组织从事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开展统计工作专题培训,建立了乡村旅游统计队伍;三是市旅游局针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发展乡村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工作思路。

我市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采取以标准化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高水准、高质量打造品牌,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全市各区县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内涵丰富。

二是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三是地方特色产品迅速发展。

市旅游局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和农办、旅游部门根据各地资源的`特色,指导业主们开发了乡村土特旅游商品。在我市第二届旅游商品大赛上,共有200余件作品参赛,包括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绣品、炭雕、瓷器、特产组合包装、休闲食品、酒类、食用油脂和地方农产品等。

(一)加强领导,坚持政府主导。

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加强政府引导、指导扶持力度。充分用足、用好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打捆使用各项惠农资金,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惠及到乡村旅游。

(二)挖掘内涵,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

坚持始终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原则,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旅游内容。着力打造竞争力强、生命力强、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塑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四

20xx年,我们在主管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稳步扎实地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今年在动物防疫工作方面,我们坚持做到和做好了季防月补。今年春防,我们聘请了动物防疫员十二人,组建二个防疫专班,较好地完成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在春防工作中,我们采取了政府发文、专班到位、村干部牵头、签订责任状的办法,春防工作扎实开展,防疫效果明显。在春防工作中我们基本上确保了几个到位:

一是密度到位,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档,春防中,我们共免疫猪瘟6.548万头,猪蓝耳病6.548万头,猪口蹄疫6.548万头,牛口蹄疫0.35万头,鸡瘟19.5万羽,鸡禽流感19.5万羽。确保了六大免疫项目的密度达到了98%以上。

二是佩戴耳标到位,母猪基本上达到了一畜一标,都是由防疫员亲自佩戴到位。育肥猪、规模养殖户,由畜主佩戴到位,或是出栏时检疫员佩戴到位,散户由防疫员打标到位,我们还把母猪佩戴耳标与母猪死亡理赔挂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是强制免疫通知单开具到每一位养殖户。并且由养殖户持强制免疫通知单到畜牧服务中心领取各种疫苗,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迅速取消。这样,大大减少疫苗损失,保证了免疫质量。

四是填写档案和耳标标号登记表到位,为了确保耳标佩戴到畜,我们专门印制了耳标标号登记表,要求一头不漏地确保到位。

动物检疫体制转轨后,我们重点抓了几件事,并且严格落实到位。

一是要安排检疫员朱显方同志具体抓产地检疫工作,昼夜实行申报检疫,做到有报必检,随叫随到,上半年拖市共检疫出栏生猪8367头。相对周边乡镇来讲,产地检疫工作做的比较出色。

二是扎实抓好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我们以拖市宰场为中心,带动小集镇屠宰检疫。今年上半年,为了确保拖市中心宰场检疫到位,随着宰场的迁移对检疫检验室地址进行了搬迁,搬迁后对室内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小集镇我们固定了专人检疫,确保检疫到位,无白条肉上市。

在屠宰检疫上我们做到了六个到位:

一是进场登记检疫到位,确保进场必检。

二是补标补检到位,凡是未出示产地检疫证明进场的猪,严格补检到位。

三是宰后检验到位。屠宰后对动物产品进行细致的检验,合格后,出具动物产品合格证明,对产品盖验讫章,方可出场。这样杜绝了白条肉上市。

四是登记各种统计表到位,对进场宰杀的猪,检疫检验后,严格登记到位,留存备查。

五是天天检疫到位,要求检疫人员每天必到宰场检疫,确保不漏头。

六是定期消毒到位。我们要求宰场严格消毒制度,做到定期消毒,确保宰场平稳。由于我们在宰场检疫上常抓不懈,严格检疫,没有发生一起畜产品安全事故。

品种改良工作稳步开展,成绩比较显著,牛人工受精配种半年超过了500头,普及率覆盖了整个拖市,达到了80%以上,牛受精品种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生猪人工受精率达到了90%以上,覆盖拖市,辐射周边乡镇,半年配种累计5000多头能繁母猪。在品种改良工作上,上半年我们主要落实了三个工作。

一是和品改员签订了责任状,让品改员责任强化,任务明确。

二是印发名片,品改员印发名片发放到村组干部,畜禽养殖户,让干部配合,让畜主方便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

三是着力改善品改员的服务态度,提高品改员的业务水平,让养殖户看见品改员舒心,配种时放心。通过这三着,品种改良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成效显著。

畜产品安全工作今年我们主要是抓宣传,抓稽查。让养殖户真正认识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饲喂畜禽的害处,自觉地加以抵制使用。上半年4月份,我们印制了近4千份致养殖户朋友的一封信发放到养殖户手中,让他们知晓明白,自觉抵制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同时我们还和养殖户签订了畜产品安全责任状,强化了养殖户的责任。在抓稽查方面,我们坚持一年两次稽查,今年三月份,我们配合市动物检疫检验监督所对全镇的生猪进行了一次尿检抽查,从抽查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问题。通过一年两次抽查,让养殖户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保持警觉性,自觉地加以抵制。

今年虽说畜牧业生产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但是,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有增无减,生猪存栏超历史,六月底止,生猪存栏达6.37万头,补栏也是迅猛异常。畜牧业生产呈健康发展趋势,稳中有升,今年预计全镇生猪存栏在15万头左右。稳中有升的原因是三个方面:

一是人们有“逢俏不赶,逢滞不丢”的思想观念。

二是养殖户对下半年的生猪行情看好,增强了补栏的积极性。

三是镇委、镇政府、畜牧部门的宣传引导,也让养殖户吃了“定心丸”,因此,我镇的畜牧业生产做到了健康发展,穏中有升。养牛稳步发展,规模养殖户发展迅速,存栏数量迅速上升,我镇的养殖业又将迎来一个“牛”的春天。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五

(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近几年,我们坚持多规合一的思路,先后编制了“1+4”旅游规划、《“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扶贫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红色旅游规划》等系列规划,根据“两主两副,两环两带,四大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布局乡村旅游。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组,统筹全县旅游工作,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统筹、制定、协调、贯彻全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近年来,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_年起每年设立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_年起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农家小院发展专项资金。坚持向上争资、政府投资、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并举,景区及道路等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筹集资金近20亿元,建成小南京至汤家汇红色旅游快速通道、马店至响洪甸战备路(环湖观光大道)、天堂寨景区入口道路、火车站快速连接线等一批重要旅游道路,全面提高旅游通达能力;改扩建一批通往乡村旅游点的乡村旅游道路,实现通往重点旅游村落的公路全部具备公共交通通行条件;精心打造大别山风景道和中国红岭公路,沿途建成多处驿站、观景平台,成为自驾旅游新网红。同时,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全面完善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乡村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聚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近两年统筹整合旅游扶贫专项资金6857万元,重点支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个一”项目建设,建成旅游步道(栈道)26处、乡村旅游驿站32个、生态停车场52个,旅游厕所32座。

总投资20亿元的华强旅游文创街区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的“徽风皖韵”古建旅游小镇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恒大集团计划总投资80亿元的.生态养生谷项目和西庄温泉项目,已经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计划投资1.5亿元的天堂寨房车露营基地项目,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行政许可。同时,鼓励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小、周期短、见效快、补短板的产业要素项目,已建成精品民宿8处,农业采摘园45处。

(三)打造核心产品,提升品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深度挖掘旅游、文化等资源,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发展理念,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13亿元,建设美丽乡村点30多个。同时,大力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将一个个美丽村庄串点连线,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天堂寨镇被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汤家汇朱家湾、晏湾、果子园姜湾3个传统村落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燕子河大峡谷等10个村被评为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天堂寨镇前畈等21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我们坚持打造典范引领的思路,选择距离县城较近、基础条件较好的小南京村开展试点,委托设计院专家深入实地,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彰显乡村风情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集农耕文化展示体验、民俗文化交流、生态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展示、光伏新能源展示、农业新技术推广、乡村旅游扶贫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扶贫点。经过近几年谋划建设,目前,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已成功创建4a级景区,20_年共接待游客51.57万人次,创综合收入1.5亿余元。

(四)做好宣传营销,提升影响。一方面,做好全县旅游总体宣传。在央视等知名栏目播出专题片,与人民、凤凰、新浪、今日头条多家网络媒体合作,在省内及河南、上海、湖北、江苏等主要客源市场面向公众举办旅游推介会,开通上海、杭州、南京、无锡、常州等地旅游专列,金寨花车连续四次亮相上海旅游节;20_年起,向金寨过境的六安以外的移动手机用户推送信息每天达2万条以上;“金寨微旅游”粉丝已突破16万。另一方面,借助乡村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开展乡村旅游宣传。举办望春花旅游节暨“寻找最美望春花”摄影大赛、“第一届金寨美食文化旅游节”、“挺进大别山千里走金寨”山地徒步大会、天贶节、“坐着高铁游金寨”、“望星空”驴友露营节、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等活动,带动周边贫困群众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演出、土特产展销等旅游服务,拓宽了贫困群众收入渠道。

(一)加强规划指导。结合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分乡镇、村、户制定建设详规,并做到与旅游总规、土地利用、农业发展、村镇建设等规划相衔接,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尤其是自发建设的旅游项目的指导力度。

(二)加强政策引导。在土地、林业、税费、财政、融资、电力、通信、交通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宅基地入股、资金入股、生产资料入股等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三)加强提质增效。开展农家小院评级工作,推动现有农家小院升级。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房屋、山场等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彰显特色,结合红色文化、大别山民俗文化和长寿之乡品牌优势,做大做亮精品民宿。

(四)加强规范管理。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加强对全县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发挥县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分局综合管理作用,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落实各乡镇属地管理,确保我县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六

我局认真学习胡锦涛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以省、市、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海峡旅游”主题落实区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的“以旅游带动为抓手突出发展国石观赏、避暑度假、登山健身、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温泉养生等六大服务产业”进一步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a级景区品牌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抢抓海西建设机遇突出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取得一定的成效。

从抓规划入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我区先后制定了《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区域规划》、《皇帝洞旅游景区规划》、《沙溪农家乐旅游规划》等规划,正在组织编制《飞云峡景区规划》、《汉唐文化城规划》、《卧龙谷景区规划》等,《日溪乡域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并通过区政府组织的评审,修改后将上报市政府审批。积极配合市里做好我市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桂湖生态温泉城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完善初稿并进行了初审。高站位描绘旅游发展的蓝图,为我区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资源优势、实施品牌先行战略指引方向。今年,我区旅游工作着眼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势,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优先发展国石之旅、生态之旅、度假之旅、乡村之旅“四大”旅游板块作为全区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打造国石之旅。

寿山石文化作为我省六大文化旅游品牌之一,寿山国石观赏游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旅游特色,今年我们继续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大力建设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区,不断夯实北峰旅游品牌,并为争取尽快实现寿山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工作作积极的准备。今年六月,寿山石古矿洞景区完成重建并对外开放,矿山公园标志景观广场、公园独立网站、公园导游手册等工作均已准备就绪,目前正在抓紧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园导游图的制作和寿山石馆内部版面改造,年内将向国土资源部申请揭牌开园。

二是打造度假之旅。

鼓岭避暑度假和桂湖温泉休闲是我区得天独厚的休闲旅游特色资源。我们抓住鼓岭度假区综合整治、开发和贵新隧道即将贯通的利好时机,将鼓岭地区打造成我区乃至我市的一张名片。鼓岭地区整治已投入2600万元资金,完成了主要节点上的建筑立面改造、主干道两侧的垃圾清理点与绿化美化、道路内侧边沟改造、柳杉王公园及周边景区的改造,铺设了景区休闲木栈道并种植了3万余株景观苗木,鼓岭景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推进鼓岭“农家乐”改造提升,“农家乐”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餐饮卫生及住宿条件有较大改善;对沿街店面、店招牌进行统一设计制件,给人美观、整齐、规范的感觉;部分“农家乐”进行全面整修改造,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了近1000个床位,使鼓岭地区床位总量达到6000个,增强了“农家乐”接待能力。今年夏季,鼓岭接待游客量达30多人次,游客普遍反映良好,周末最高峰日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桂湖温泉已经挤入四大温泉旅游板块,并被列入我市申报“温泉之都”重点项目,并准备列入重点项目加以推进。目前正在选择实力商家做大做强宦溪桂湖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我局努力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各项工作,争取该项目早日落地。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七

1、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形式。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

2、xx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按照国家分类标准,xx旅游度假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涵盖了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6个主类、14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和48个资源单体。

3、xx发展乡村旅游的两个游客资源。一是本地客源。拥有60万人口的武陵、鼎城城区周边,离城市中心不过20公里路程,同时,以乡村旅游景区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内,覆盖了约200万城镇人口。二是外地客源。xx作为xx旅游业的龙头,目前正在朝打造大湘西休闲度假旅游的龙头而努力。

4、发展乡村旅游既能拓展xx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更能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5、发展xx乡村旅游有待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认识有待拓宽;三是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是对乡村旅游的系统开发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1、树立“科学保护即开发”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

2、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4、建立多元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开发经营模式。

思考之三:发展xx乡村旅游必须的配套措施。

1、培育人才,提升素质,夯实xx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一,开展村民环保素养和文明素养培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民;第二,开展旅游经营管理职业道德与基本常识培训,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持一批经营信用好、经营效益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户和企业组织;第三,开展新型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促进农业生产的'改良与改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水平。

2、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塑造xx乡村旅游良好品牌。一是针对xx乡村旅游经营开发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并举的科学可行、简便易懂的xx乡村旅游评价标准;二是制定并推行xx乡村旅游接待证制度和乡村旅游经营户的信用考评和公示制度,促进经营户规范经营;三是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与宣传;四是积极倡导与扶持乡村旅游协会、乡村旅游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制定互助合作规范和行业自律规范公约,促进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五是建立由经营户代表、游客代表、旅行经销商代表和专家组成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对xx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进行年度评审,促进xx乡村旅游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进步。

3、多方宣传,加强沟通,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支持。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八

为推进我县旅游厕所建设,完善乡村旅游经验单位配套设施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方便和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我县20xx年乡村旅游厕所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20xx年,我县主要推进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厕所建设,在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绿之韵家庭农场建设旅游厕所一座。投资15万元,面积30平方米,男女厕位各3,蹲式水冲厕所。已投入使用并有专人管理。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并申请到中央补助旅游厕所建设资金9万元,用于旅游厕所建设。

一是建设标准不高。按照国家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还达不到a级标准。

二是旅游厕所数量不足。

由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发展不平衡,受资金的制约,旅游厕所的'数量还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一些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旅游厕所还是空白。

一是争取资金扶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旅游厕所规划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同时积极动员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参与旅游厕所建设。

二是创新建设。20xx年是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年,要抓住这一契机,推动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厕所建设工作。通过革命,使旅游厕所逐步兼具卫生整理、休息、审美、商业、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九

2017年9月,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县乡村旅游情况进行调研,座谈走访相关部门、乡镇及重点乡村旅游景点,并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黄龙溪古镇等成功案例景点实地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系统研究不够。当前,我们在大别山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指导思想不明,定位不准确,特别是缺乏对如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包装卖点、营造氛围,如何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等各项措施有机结合的系统研究,导致目前各自为战,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打不出品牌。

二是规划指导不力。虽然制定了《罗田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这个规划没有通过评审,论证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制定详规。大多数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既没有规划作指导,更谈不上有效利用资源,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自行设计,自己建设,自主经营,甚至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

三是环境功能不适。农村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塆落臭气熏天,可进入性差。有的乡村道路不畅,又窄又陡,景点分散,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标牌标识、给排水、卫生防疫、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极不配套;有的农家乐用餐环境和住宿条件较差,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可或缺的六要素差距大。有的游客来了,有钱花不出去,想玩没地方玩,想体验农家生活,却无处安身,导致老人不敢留,小孩不愿留,中青年人只得走的局面。

四是体制机制不顺。乡村旅游涉及农业、林业、环保、交通、旅游等多个部门和机构,与新农村建设、社区发展、小集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部门和行业之间不能协调联动,谁都管谁也不管,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来牵头,无法协调和调动部门、乡镇、村组和农户的积极性;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政策和法规,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

五是特色打造不力。目前,只处在吃农家、住农家的基础阶段,罗田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在开发乡村文化,但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缺乏拳头产品和核心吸引物。由于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在景点打造、旅游商品开发上没有做出特色,产业链条过短,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同时,由于营销主体不明确,经营者对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和专业团队,投入少且乏持续性。有些乡村旅游产品和景点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没有经过精心包装和营销,知名度不高。比如瑞源、燕儿谷、十里荷塘,主要以园林和农业为主,注入旅游元素的意识不够浓,呈现农旅脱节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我县的山水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没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知名度、美誉度没有完全叫响,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科学规划。要在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迅速对20制定的总规进行修编,并分乡镇、分景点制定出详规,进行科学论证。修编时,要本着突出乡土特色、保护与开发并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做到与旅游总规、土地利用、农业发展、村镇建设等规划相衔接。

同时,规划一经论证和评审,要维护其严肃性,坚决按照规划来建设,避免遍地开花、无序建设,浪费资源和投资。

要突出发展重点,树立保护好现有的原生态资源也是政绩的理念,以更前瞻的思维、更宏观的视野、更高的定位来谋划,可以选择最有潜力的乡镇、村和景点,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在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上,对瑞源、燕儿谷、十里荷塘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要提档升级,打造亮点;对温泉、冰臼群、黄柏山、古村落等优质资源,要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分批次开发。在政策上,要给予扶持,规划和旅游部门要派专人指导,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二)政策引导。成都锦江五朵金花现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数百万人前往休闲度假,还引发了一场全国人民考察运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支撑是根本、农民增收是动力、有效融资是保障,从建设到管理,始终体现了的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我县而言,就是要立足资源优势,放眼全国、全省,准确定位;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由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落实责任,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形成发展合力;要在用地、税费、建立发展基金、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同时,要大力招商引资,以商招商,以一些大项目吸引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探索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三)彰显特色。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决不能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当扬长避短,因陋就简,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从吃来说,要发展有罗田特色的饮食业。蜀南竹海的特色是观竹、吃竹,用竹子的附属产品做出全竹宴的熊猫大餐,让游客流连忘返,值得借鉴。从住来说,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客店、平原水乡的草屋茅舍、山中小寨等都可以作为旅馆,我们的农家旅馆同样可以利用乡野民居,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游来说,要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参与度,既要留得住老人,又要留得住孩子。要精心设计出能够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情风俗的乡村旅游项目。比如参与打板栗、采摘、耕作等一切农事活动,体会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生活,食宿农家,餐桌上能够吃到罗田十大名吃的美食,穿街走巷,能够听到男女老幼传唱罗田民歌。从购来说,要加大地方风味、工艺品、纪念品等三大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

(四)规范管理。要结合我县实际和市场需求,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乡村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通过挂职、聘请等举措,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的导游;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增加游客的游玩兴趣和滞留时间;要鼓励能人返乡,聚合人才、资金、资源优势,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协会,提升管理水平和建设档次。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

浙江桐庐乡村旅游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特色建筑和文化风俗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桐庐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资源的时空组合条件优势明显,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保障。桐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桐庐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分析,在分析现有发展的乡村旅游情况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正文: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旅游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游客在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的这种自然风光秀美,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加之与城市相异的朴实农耕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桐庐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在欧洲已经有100年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对农民的经济作用;到了八九十年代乡村旅游对社区社会,经济影响和规划。营销成了研究重点,同时研究范围也从农场旅游为主扩大到其他旅游形式[1]。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

(一)森林公园模式。

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二)度假区(村)模式。

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三)野营地模式。

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但应大于公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四)观光购物农园模式。

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此乃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五)租赁农园模式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六)休闲农场模式。

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七)农业公园模式。

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八)教育农园模式。

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与我国农业建设的热情。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九)农村留学模式。

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此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十)民俗文化村模式。

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十一)乡村俱乐部模式。

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1.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中游,富春江上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其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位于浙西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黄山国家旅游线路的中心区位,距离旅游文化名城杭州仅有90km,离安徽黄山也只有250km,又处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延伸带上,与杭州的山水文化紧密相连。一个地区要想经济较快发展,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进入性,桐庐县在以往的经济发展已经在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2009年末,其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64.29公里,完成港湾式停靠站建设178个,公交候车亭建设65个,农村客运站11个。伴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桐庐的交通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为桐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2.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2.1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桐庐县旅游资源遍布全镇,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山水洞林俱全,特色突出,为游客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此外,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桐庐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集群性,其景点主要集中在桐君山、瑶琳仙境、严子钓鱼台、白云源为主的四个国家级风景区,提高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对游客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2.2农业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桐庐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出产的“雪水云绿”、“天尊贡芽”、“五云曲毫”茶为历代贡品,以“中国文化名茶”享誉内外;富春江鲥鱼、子陵鱼扬名古今;杨梅、蜜梨、板栗、柑桔、桃、李、枣、豆腐干、番薯干、青笋干等久负盛名。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闲暇之余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去乡村旅游以缓解自己过度紧张的神经。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人们去农村放松身心,感受田园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旅游市场的深层次开发。

3.现有的经济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近几年桐庐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工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09年桐庐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303.08亿元,在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下,励骏大酒店、荣正财富广场、利时百货、桐庐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这不仅拓展了桐庐的旅游产业链,而且增强了桐庐的旅游去吸引力。桐庐县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增强了游客对当地旅游的信心。

4.广泛的客源市场。

桐庐毗邻杭州,位于西湖景区的延伸线上,又是黄金旅游线的中心,杭州及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桐庐的旅游业具有辐射作用。此外,杭州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其发达的经济、庞大的人口规模、便利的交通为桐庐提供了大量的中短途旅客。桐庐—上海高铁的开通,使长期处在快节奏中的上海人,有了去乡村旅游的欲望,开拓了桐庐的客源市场。上海作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桐庐与其接轨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有利于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

5.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

桐庐县内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壮、满、回、藏、布依、高山、维吾尔、俄罗斯、瑶、白、佤、仫佬17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用他们独具特色的文化丰富了桐庐旅游资源的内涵。具有女性文化特色的女儿村,走向世界的桐庐剪纸,具有“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绣花鞋项目实验基地”之称的合村乡,以及各民族地区风俗节事的开展,都对久居都市,向往古朴生活的人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6.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桐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把桐庐建设成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政府除了政策引导之外,还给予巨大的资金支持,推进桐庐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其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1664.29公里,新建农村联网公路39公里,国、省道及县(乡)公路继续得到改善,桐庐综合码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富春江二桥扩建加固工程等项目建成竣工,这样不仅使桐庐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而且还加强了桐庐的可进入性。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每一个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必不可少的部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引客源,存在缺陷的基础设施不仅会导致现有游客的不便,而且会减少游客再游的可能性。浙江目前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还存在可以改善的方面。

1.1修建公路和停车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自驾游的群体,适宜的乡村公路成了必需。桐庐现有的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公路过于狭小,没有标准的路标,导致自驾游游客无法准确找到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没有停车场导致游客把车辆停在路边,又导致了道路的拥堵,后来的游客无法前进,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不便。

桐庐政府或者由旅游目的地中的乡村旅游委员会等联合乡村旅游业的相关商家可以出资拓宽目的地的公路,修建停车场,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满足游客最基本的便利需求。

1.2修建公共厕所。

保持公厕的干净整洁。

1.3集中进行垃圾、污水处理。

在乡村旅游发展后,农家乐的兴起,导致很多农家乐的小饭店垃圾、污水的肆意排放,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浙江安吉的农家乐业主就合资修建了专门的污水处理管道,将污水引流,集中处理。并修建了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定时收集、处理垃圾,十分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桐庐可以效仿安吉农家乐的做法,修建集中的污水、垃圾集中处理中心,保护环境,并加强了目的地的形象建设,使干净、清洁的形象观念深入游客心理。

2.加强景区管理。

2.1加强景区现有设施管理。

相关资料表明,桐庐目前在景区现有设施的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很多供游人游览等竹楼、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老房子等都面临年久失修的危险。历史遗留建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融合了传统文化气息,是不可再造的。景区应加强现有设施的管理,定期对现有的设施进行检查,对于损坏的设施拨资进行维修。无法维修的设施应该及时再建或者购买等。

2.2加强景区安全管理。

似乎在乡村旅游时游客被狗咬了、被猫抓了、被鸡啄了等动物的侵害都已经不是新闻了,在乡村被动物“欺负”好像是游客必须冒的“风险”。其实,这是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游客到达乡村旅游目的地,景区就有责任与义务保证游客的安全。鉴于目前安全管理工作的缺乏,日后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在公共场合降低动物袭击游客的机会,在观赏家禽的游点也应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农家乐旅舍配套娱乐设施。

农家乐的旅舍一般会成为游客住宿的首选,在乡村旅游中,白天游客可以参与各种体验活动,但乡村的晚上总是无聊的。因此开发与旅舍相配套的娱乐设施也成为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旅舍中,可以开发ktv、桥牌室等娱乐室供给游客进行娱乐活动。既可以增加农家旅舍的收入,又增加娱乐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源。另外,结合乡村的特色,农家乐也可以准备一些烧烤的工具等,晚上进行篝火晚会,烧烤一些农家产品,绿色健康又十分惬意。让游客亲身参与烧烤和食物处理的过程可以增加游客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4.原生态发展。

在桐庐乡村游的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逐渐过上了像城市人那样的生活,乡风民俗文化逐渐淡化,农村固有特色泯灭;大规模的经营,使得有限的土资源供不应求,一些不法经营者便以假充真;更有不少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大拆大建,宾馆、饭店等都市化的建筑群越来越多,美丽的田园风光消失了,承载历史的古建筑也不见了,等意识到这些古朴的建筑是一大看点时,又开始了重建工程。城市化的氛围和人造景观,使得乡村游失去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乡村游的特色有两点:一是独有的田园风光,让游者感悟大自然;二是独有的农家文化,让游客享受到一种乡土乐趣。因此,在开发资源时,要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5.重视文化的融入。

桐庐县旅游起步较早,曾被誉为“全国县级旅游之冠”,从2002年发展至今已主要形成富春江、莪山、新合、合村等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乡镇村旅游;玉柱山寨、青源谷、瑶溪、神仙峰、纪龙山等户外拓展类旅游;蜂之语农业科技园、横村明大农庄、百江紫燕山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较好地结合了各地不同的优势资源,打造出一批农耕体验游、疗养度假游、团队拓展游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游,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然而,当前桐庐乡村游缺乏的却是乡村旅游中最看重的文化。

在乡村游中,不单单要让游客体验到农家生活,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及村民共同保护并不断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局的人员应该进行村落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在古老的建筑及传统习俗还未被破坏时,就能发现它并将它保护起来;大力开发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按不同的节期举办节庆活动,这种具有浓郁的当地文化气息的活动更能吸引游客;做活民间文艺演出,例如越剧,越剧的故乡在嵊州,而越剧的摇篮却在桐庐。经过多年的发展,桐庐越剧已成为“江南戏曲舞台上的一颗明珠”,桐庐人听越剧,唱越剧已成为一种浓郁的地方文化,虽然在红灯笼外婆家天天都有上演,规模比较小,表演不精彩,这需要政府给与桐庐的越剧一个舞台展现风采;做精民间工艺品展销,比如绣花鞋、剪纸等。还可以在桐庐县中心建立一条特色街(类似河坊街),在这之前收集整理桐庐乡土习俗、民间小调、地方小吃、特产、特色工艺等,进行编排加工。

6.加大宣传力度。

筹划、组织影响力更大的旅游节庆活动;设计种类丰富的乡村旅游线路,并向省内外知名旅行社进行推介,满足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在交通要道、路口统一制作设置公益性广告牌,介绍可提供乡村游的地点、项目和联系电话;在确定宣传主题的基础上,为乡村制作精美的宣传画册,注意展现乡村的特色;邀请新闻媒体实地采风、制作专题片;要利用好强大的互联网这一工具,一方面,建设并完善乡村旅游网站,做好全面介绍乡村特色游项目,另一方面,深化与上海、杭州如十九楼论坛等的对接,打造网上商务平台,加大网络推荐力度。总之,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桐庐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优美的环境吸引顾客,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顾客。针对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业务不规范、服务技能水平较差的现状,桐庐当地政府应该利用旅游培训中心,每年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例如:加强农业知识培训,使得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和动植物知识,能回答游客提出的常见问题;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进行培训;以及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职业道德。

8.开发多方融资渠道。

乡村旅游的开发如果单一的依靠自身的发展所得的资金进行景区建设,必定会造成前期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多方融资渠道。景区可以依靠政府投资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倾斜进行自身的发展。另外,景区也可以招商引资,让相关的企业对旅游的发展进行投资,以使前期的基础设施等建设可以正常的进行。而且,景区也可成立自治委员会,发动商家群众的力量,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公共资金,以解决前期企业链的问题。总之,景区应该开发尽可能多的融资渠道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以充足的资金保证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一

乡村旅游,大多数人会认为就是平常所说的“农家乐”,其实这只是片面理解,乡村旅游,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是一种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又能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

在我国,由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农家乐和民俗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广安作为一个相对工业经济落后之地,乡村旅游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当然,由于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在开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念不统一、强调短期效益、商业化太浓、保护措施滞后等问题。本人从广安实际出发,浅谈己论,以抛砖引玉,共同为广安市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

1、农业资源丰富,乡土风情浓厚。

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渠江和嘉陵江中游,是四川最东端的城市。全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辖广安区、华蓥市及武胜、岳池、邻水三县。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27.11万。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广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约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安至今仍保存了众多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川东民俗文化。广安自然的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文化,是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这种自然与文化是为游客提供的一种全新体验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广南高速、广渝高速的全线贯通,南合、邻垫高速公路的建成,广安已逐渐成为连接上海、成都、西安、重庆、广州的交通枢纽。广安与外界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成都犹如近邻,重庆近在咫尺,上海朝发夕至,广安的区位优势正在显现。

近年来,广安市依托“小平故里”独特的政治优势,凭借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宣传促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华蓥山“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成为了广安市独特的旅游品牌,广安市、华蓥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小平故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华蓥山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神龙山巴人古堡、隋唐古镇肖溪等等,都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广安是川东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之一,工业化程度较低。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发展工业化,每年都在为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却也是亦步亦趋,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很难有所超越。我们只有另辟溪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使广安的总体发展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直接跳跃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这样才能实现广安经济、社会的质的飞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作节奏的加快,自下而上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乡村美丽的风景、幽雅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浓厚的生活风味,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活方式、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等越来越向往,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因为满足了一部分游客对原始广阔、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兴趣而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们为到乡村观光娱乐,休憩度假、康体健身、进行自然与文化的“软探险”而乐然陶然。因此,把广安农村建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广安旅游业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其他地区一样,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没有可用经验,处于边摸索、边发展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缺乏整体规划指导。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农家乐”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在与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基础、配套设施简陋。

就成了问题。

3、产品单一。

目前广安乡村旅游产品非常单一,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主要依赖关系户和政府进行宣传,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景区、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旅游开发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鉴于广安乡村旅游开发中自发性、松散性的现状,地方政府在开发时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2、挖掘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

深层次、多方位的将我市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与教育开发相结合,把“农家乐”与修学旅游、周末短期游相结合,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落还可开发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生态环境示范基地”,让城市学生来农家乐上户外课,与课本结合,加强实感。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仿生仿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造****姿百态的乡村旅游产品,营造****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开发地方风味小吃,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评定地方十大特色小吃等。

3、产品开发突。

出“乡村”特色。

乡村旅游强调的是特定的位置、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而不是宽阔的马路、显眼的电话亭、先进的电脑和传真机、进口的装饰用品和高科技的应用等。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农村特有的甚至是传统的东西,如参与农事活动,体会乡村野趣,学习磨豆腐、纳鞋底、舂糍粑、包粽子等,才是乡村旅游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乡村的建筑、民俗、民风、山水、生活甚至小道等都是乡村旅游的特色,这也是其吸引城市客人的独特卖点。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确实,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发展旅游的要点,而且客人到乡村旅游的诉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乡村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需求,开发中要尽量保持原貌,产品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4、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食宿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在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设施的标准。但同时应该注意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5、创新方式,扩大整体营销影响力。

一是坚持常规宣传。有针对性的大量发传单、小册子、图册,定期把资料发到各大单位;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图画;制作宣传片,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二是区域联合,整体营销。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方式很难适应农业和农业旅游日益发展的社会化、知识化、规模化、甚至网络化的需求。因此,要尽快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形成整体规划,统一筹划,联合促销。三是要不断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什么样的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市场,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目前来看,市民对应的是低、中档产品,部门活动对应的是中档产品,企业对应的是高档产品。经营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位,开展有目的促销活动。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二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阶段看,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具备了空前的优势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山东省东营市为不断拓宽休闲农业的路子,采用创新帮扶机制,仅区、镇已为南二路休闲村投入三网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休闲观光项目扶持资金300多万元,促进了休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年年底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农业生态旅游占全村收入的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五、一”“。

十、一”长假和双休日,旅游休闲活动逐渐兴起,岚济公路、104国道、津沪铁路、京福高速贯穿全境,交通极为方便,今后渔区休假旅游将是节假日的一个重要去处;其三,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方向列入水产业“十五”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让淡水养殖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

加快休闲农业建设的步伐。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包括兖州农技园、泗水圣源山庄在内的40个休闲观光示范点区,推出5条精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2亿元。

5、休假增多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114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6%,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35%。

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010年7月5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就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推出一批示范县(镇)、示范村(企业),制发一张全国性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产品地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乡村休闲度假指南。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让各个。

地区将经济发展方向或多或少的转移到旅游业这个无污染的第三产。

业中来。各个地区无论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区或者丰富的人文景。

观都开始了对旅游业的不断探索。旅游业日益获得人们的关注,为社。

会创造了渐增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旅游经济的日益成熟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旅游模式。

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

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方。

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以乡村为中心内容,汇聚农村田间文化与农家乐。

为规划设计,塑造、凸显与传播特定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的以体现文。

赴黄山市太平县的太平渔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同当地村。

十一五规划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旅游已被提上了逐。

渐重视的日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致富,还可以提。

高农村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了发展物质与非物。

质的双重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日渐增多的自驾车旅游,短途旅游以及自寻旅游景点。而且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寻找回归自然的要求日趋强烈,所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日益成熟。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它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所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民对发展旅游业这项经济形式的认识并不深入,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不够大,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够高。第二、农村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完善,乡村旅游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较多,一旦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更新的进度跟不上。第三、发展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或者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样久而久之新鲜感失去,不利于吸引游客,即旅游产品单一,亟待开发。第四、开发旅游景区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造成景区的破坏与污染,由于利益新的滋长会造成过度开发景区。所以开发乡村旅游有待于解决较多的问题。

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仅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对后代教育的一个承担。

培养下一代所提供的重要方案。所以在乡村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创造催化条件推动其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思想上提升认识,树立大众旅游的观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旅游所获得的益处。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从业者的培训,农民从事旅游业有必要进行专业的旅游知识教育。第三、加强宣传攻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好可以为旅游景区打造品牌效应,便于让更多人接纳。第四、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对于农民发展经济有着宏观指导作用,政府之力必不可少。第五、提升文化品位,突出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不断的更新才能不断的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发展乡村旅游既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道路,也是一条推进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有利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光添彩。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四

今年是全国乡村旅游年。××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国乡村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今年“20xx—××乡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区”大型评选活动中,××景区以最高票位入选,并获得最佳影响奖。××在发展乡村游产业的时候,以环境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为背景,以特色为亮点,深度挖掘××的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本土化的东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使该产业逐渐成为××旅游兴县的主导力量。

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要做大做强该产业,必须紧紧依托本县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这一品牌,宣传生态、保护生态,以生态留客,以环境聚财。一是××具有资源优势。××是××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年均气温17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7%,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有全国罕见的无菌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九岭山海拔1794米,是赣西北最高点,从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两支流平行横贯全境,水资源四季充沛,且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高。二是生态产业链初具规模。优良的生态,造就了×ד中国椪柑之乡”和唯一的“中国娃娃鱼之乡”的美名。以无公害椪柑、绿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和加工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产品上市前全部达到了生态和环保的要求。三是生态保护卓有成效。××是全省沼气工程建设先进县,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7000只,有数万农民从中受益,年节约薪材3万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娃娃鱼保护,现已成功繁殖娃娃鱼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20xx年颁布了禁伐阔叶林的政府公告,近年来共关闭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业;严令禁止在境内主干河流上游开工建厂。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国内乡村游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的经验说明,传统文化越丰富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更红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设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去,使得该产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该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诗词文化、青天文化、禅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有唐代诗人刘慎虚、高僧马祖道一,宋代诗僧释善友,明代礼部尚书李叔正、清官况钟,清代著名词人舒梦兰,当代著名导演陈方千。境内座落千年古刹宝峰寺,是佛教禅宗“三大祖庭”之一,南天八祖马祖舍利归骨地,全国各地数百高僧在此修性传佛,享誉东南亚,由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亲任方丈,并在寺内兴建××佛学院。××是“中华诗词之乡”,乡乡有诗社,妇孺皆吟诗,被认为“踏遍山乡路,诗朋满××”。通过精心酝酿,科学规划,该县在乡村游的各条线路、各种产品中以不同形式铬入本县文化历史的东西,让乡村游注入文化这一元素,使游客在游览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提高了乡村游的品味。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无限生机与希望。一方面,该县发展旅游的大举措、大手笔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该县县委、县政府本届班子以来,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把旅游列入县域经济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县直单位和乡镇的领导相继外出到四川成都、湖南张家界等地考察学习,对照典型,分析县情,召开千人大会进行部署和动员,把旅游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任务分工方案》、《风景旅游区“穿衣戴帽”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定》和《关于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付诸实施。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该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风景区已形成了由况钟园林、宝峰、盘龙湖、骆家坪“四大景区”组成的百里风光带。景区有国家级景点93个,开发出漂流、户外拓展、滑草、野战、溜索、水上娱乐、农家乐等20多个项目,有山庄、宾馆40多家,床位3500余个,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避暑疗养、观光娱乐、宗教朝觐、名人瞻仰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是全国著名的“漂流大县”,境内开发峡谷漂流点4个,有船只3000余只,同时,一支上千人的××漂流大军在全国20多个漂流点投资兴业。正是因为该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旅游产业逐产翻番,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实现旅游投入10亿元,接待各类游客550万人次。旅游业的大发展使乡村游的大发展成为可能,并成为该县旅游发展的品牌产品和主打产品。

在我县,虽然发展乡村游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有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为基础,有发展乡村游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县委、政府始终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创造出××乡村游的特色和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乡村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兴县”的发展目标。一是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家乐”项目的发展,目前,中源乡、高湖、宝峰镇等乡镇已开发建设的“农家乐”示范点20多个,让游客住农家房、吃农家饭、种农家地、享农家乐、体验乡村风情民俗。二是丰富乡村游内容。来到××,不仅可以使游客享受到乡村田园风光,探访古村古建筑,还可以体验漂流、野战、滑草、看环球飞车表演,采野果、摘椪柑、观赏娃娃鱼、帐篷露营、篝火晚会、风昧烧烤等,乡村游与风光游、体验游相结合,相得益彰。三是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每年农历2月举办的马祖节,在宝峰寺举行,突出“禅宗祖庭”品牌,弘扬“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教义;每年7月举办的漂流节,突出“娱乐天堂”品牌,打造“锦锈中华第一漂”;每年11月举办的椪柑节,举行采椪柑,垒椪柑、吃椪柑活动及比赛,丰富秋冬季××乡村游内容。由于××乡村游主题突出、特色明显、内容丰富,成为众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首选。

××××乡村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政府主导的强大支撑和独具特色的娱乐项目,使得该县乡村游呈现出强劲发展地逼人态势,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景区竞争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该县将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支持乡村游发展,××乡村旅游,一定大有可为。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五

县政协于4月下旬,在冯兴钱副主席的率领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苍南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堂、燕窠硐、鲸头等多个县级风景区。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旅游景观。

(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灵魂。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金乡卫城和蒲壮所城的抗倭文化,五凤、腾垟的茶文化,矾山的矿石冶炼文化,玉苍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岭、凤阳、莒溪等地的畲乡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刘英等抗日名将活动遗址的红色文化,还有唐桥宋塔、矴步、牌坊、状元坟、生态染坊、文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间民俗文化独特、农耕文明体验丰富多彩,如有太平龙、灵溪宫庙会、冥斋会、唱茶戏、拔五更、抬阁、马灯舞等民间民俗及捉小海鲜、踏水车、织布、做豆腐、捣年糕、采摘蔬果等农耕文明体验。

(三)生态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已建成(或已通过生态镇现场核查)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以及县级以上生态村324个。特色农业发展讯速,如灵溪观美桃湖的农业观光园、马站农业园区等农业基地和观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苍南翠龙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声名远播;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等多张涉农国字号金名片。优美的环境和特色农业基地,为乡村休闲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活动载体。

(四)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农家乐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到20底,农家乐累计总投资规模达4280万元,接待餐位数7840个,床位数258个。全县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5个,农家乐旅游特色点72个,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4856万元,游客购物收入108万元,直接从业人员745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效的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创业增收。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对开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农家乐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对民间民俗、农耕文明、抗倭文化、畲乡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不深;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乡村景点档次不高、分布较散、旅游服务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发展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工作还需强力推进。

二、大力发展我县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保护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应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等各项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上档次、高效益。

(一)加强部门协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各级乡镇政府应加大力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加快发展。要发挥乡镇政府属地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交通、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工商、宣传、广电、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乡镇、部门协作联动的管理机制。

(二)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根据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制订出我县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明确全县乡村旅游的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要引入先进的乡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创意,结合美丽乡村打造、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集聚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好我县国字号涉农品牌资源文章,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渔)业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要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和村庄,策划好之后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同时要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农户加强对乡村旅游商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如金乡同春酒、本地笋干、席草制品、海鲜产品等开发经营,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实惠。

(三)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要创新投融资体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尤其是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应研究出台对乡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风险等等。

(四)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整体环境。一要依据乡村旅游特点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把苍南实际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用来指导、规范和帮助农家乐经营者。按照现有的示范标准和星级标准加快经营户的提档升级,加强对游客权益保护,规范农家乐文明友好待客行为,以确保乡村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二要加强培训,提升综合服务素质。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知度,促进对景点的宣传和推介。三要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要做好乡村景点间的绿道、慢行道的规划和建设,拓宽游玩项目,增加游客的游玩兴趣和滞留时间;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及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要创办乡村旅游节目,定期宣传苍南乡村美景,积极开展苍南人游苍南、外地人游苍南活动,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提高苍南在外的知名度。二要以举办节庆活动为抓手,加大乡村旅游营销力度。要组织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展览会,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渔寮端午观海节和沙滩音乐会、玉苍山重阳登高节和炎亭海鲜美食节,四季柚、蕃茄、柑橘、五凤茶叶等农产品采摘节,做到以节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利用区位优势,开展精品联合,努力拓展乡村旅游市场。要围绕浙闽边界山海生态游的主题,加强区域联合,营造精品线路,继续主动与瓯南闽东二省六县(市)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创精品旅游线。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六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包装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亮点和重要渠道。

即墨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即墨市积极与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相对接,立足山、海、岛、泉、滩等乡村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了以休闲度假、海岛观光、农家食宿、民俗节庆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即墨建成开放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7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青岛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星级酒店8家,星级餐馆3家,旅行社6家,山东省旅游强镇2家,其中,59个村庄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600人,间接就业人数15113人,季节就业人数5500人。在东部各镇发展农(渔)家宴200多家,解决直接从业人员1300余人。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2亿元。

(一)接待初具规模,特色日趋明显。我市积极引导和培育利用农业、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东部沿海乡镇积极培育“渔家宴”、“农家宴”等特色旅游项目,制定“渔家宴”、“农家宴”特色旅游项目评定标准,包括“接待设施”和“服务质量”两大类60项评分标准,发展了农(渔)家宴接待户200余家,今年又新评12家,即墨市、镇两级挂牌特色饭店80余家。

(二)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持续增长。为充分挖潜乡村游内涵,精心串联我市乡村旅游线路,编制出了4条一日游线路和3条二日游线路。每年“五一”、“十一”,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都推出采摘、收获等体验式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观赏和亲手采摘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种优质瓜果蔬菜,亲自参与挖花生、挖地瓜等农事收获活动。田横祭海节和鹤山柿子节等乡村旅游节庆蓬勃发展,田横祭海节采取“一年一祭,三年一节”的办节方式,祭海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每三年由政府组织举办一次,其他由民间自发组织,2009年市政府主办的田横祭海节共接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田横祭海节被誉为中国渔文化中最富特色,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鹤山柿子节为一年一届,年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旅游收入80万元,带动了鳌山卫镇周边地区以“渔家宴”、“农家宴”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发展,当地土特产品销售和餐饮接待大幅度增长。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后劲十足。树立“环境是旅游先导”的理念,不断加强对旅游环境的基础配套,全线贯通鹤山路,新建泉海路、观光路、汤泉一路等道路,形成了以三大旅游观光圈为主体、与滨海公路相衔接的路网布局。配套完善东部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实施大规模绿化,完成温泉主题公园等景观建设,东部区域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硬件设施,在全市主干道路设置31处旅游景区点道路指向牌;在人流集中公共区域设置6处大型旅游交通地图广告牌。2009年制定了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信息指示系统和从青岛市区、机场进入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指向牌设置方案。以温泉为中心,投资100多万元在温泉度假区设置625面道路灯杆耳旗、13处指示牌、4处旅游地图、12处户外高炮。开展旅游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在田横岛度假村、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鹤山等主要景区投资40万元,改造设置标识规范醒目、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旅游厕所。还扩建了鹤山停车场,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

二、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

(一)政府主导,完善机制。我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情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基础雄厚。我市将乡村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先后成立了由市级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旅游开发指挥部等综合协调机构和一个政府主导的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细化了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扶助措施等方面内容,全力保障旅游业发展。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我市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为:依托丰富的山、海、岛、泉、滩等旅游资源,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滨海文化为底蕴、民俗文化为特色、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统筹布局、点线结合,把即墨打造成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着重突出“两大主题”,塑造个性化乡村旅游品牌。一是突出山水风情,“登山游海吃渔家宴”。依托东部的便利交通和优势资源,借助田横祭海节、鹤山柿子节、东京山山会等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开发温泉旅游、海岛游、登山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使其成为东部高端旅游的有益补充。二是突出农家风情,“体验观光吃健康菜”。依托无公害农业资源优势,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开发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产品,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田园乐趣,得到教育和休闲。目前于家沟渔家宴、鳌角石有机茶园、院上花卉生态园等乡村景点已成为都市人的向往。

(三)优化环境,规范服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5年间累计投入23.5亿元,完成了93项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配套工程。积极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是加强烹饪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在保持地方风味的基础上,增加菜式品种,适应游客口味。二是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知识培训。去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对全市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乡村旅游知识培训,并到城阳、崂山等地参观考察。今年6月还计划邀请专家对全市农家乐进行专门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诚信意识培训。引导农民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恶性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同维护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宣传,强化促销。坚持“整体策划、分步宣传、重点推介”的原则,综合运用vi形象标识识别系统等科学手段,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倾力打造“即墨——寻山水神韵、品乡村风情”整体旅游品牌。一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专门在即墨电视台开设旅游专栏,播发旅游宣传专题片和形象片;在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等各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70余篇、形象广告50多版次,形成了强烈的宣传攻势。二是发布大型户外广告进行宣传。在青岛市区、机场、车站及即墨城区、东部重点镇等37处重要路段设置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户外旅游广告牌。在全市218辆出租车、60余处公交站点候车亭张贴旅游形象宣传标语。在商贸繁华地段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户外led即墨旅游电视屏。三是组织参加大型对外促销活动。积极参加上海旅游精品推广大会、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旅游交易会,先后邀请台湾、韩国、俄罗斯等多个旅行商及媒体考察团等到即墨实地考察洽谈。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展开促销。拍摄制作10多个旅游风光片、形象宣传短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和楼宇电视联播网播出,策划发行了《风情鳌山湾》、《即墨旅游》等旅游精品文化图册;设计制作了台历、挂历、明信片、宣传折页、形象邮册等旅游宣传品;创意设计的“即墨之法化”齐国刀币被评为“青岛市十大特色旅游纪念品”,另有两件产品入选“青岛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成功举办旅游知识电视大赛、旅游讲解员大赛、旅游风光摄影大赛等主题赛事和“喜迎奥运、牵手旅游”大型广场活动。每到周末,即墨东部的度假宾馆、酒店、农家宴游客盈门,客房入住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总的看来,全市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需要强化。农民对乡村旅游缺乏认识,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

(二)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乡村旅游专项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产品少而单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乡村游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品的特色、创新和深度开发做得不够,“住、游、购、娱、导”等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的对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强,还没有树立起乡村旅游品牌。

(三)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对已发展起来的农(渔)家乐等乡村游项目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家乐项目布局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饮食卫生安全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有待整治,特别是西北部道路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依托海水溴盐温泉特色,做足做好洗浴休闲疗养健身旅游。

1、做大做强一批:充分利用好已建成的金麒玉麟温泉山庄、青岛阳光酒店、芭东小镇等温泉度假项目,不断挖掘温泉理疗的内涵,经营各式各样的理疗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2、推进建设一批:加快港中旅青岛海泉湾、青岛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熙景温泉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提升温泉旅游档次和规模。2010年港中旅项目完成风情商业街内部装修,五星级酒店9层主体完毕并进行装修,温泉海洋中心、海鲜大世界三层主体完工进行精装修,整个项目计划于2011年建成运营,年可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2010年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博览中心主体及装修工程,将整个温泉区域打造成为以商务会议、节庆会展、休闲养生、大型演艺为主的滨海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

3、招商引进一批:借鉴日本香根温泉模式,积极发展花园式、个性化单体度假酒店,引进开发仿日式的奥特莱斯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奥特莱斯主题公园、温泉度假村、温泉主题会所等,在温泉度假村内建设相对独立的一家一户式或两家一户式单体温泉度假单元,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体现差异化温泉旅游,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丰富温泉旅游内涵。

(二)山林休闲旅游。

以鹤山为核心,整合豹山、天柱山等周边资源,积极发展山林休闲旅游。

1、山体氧吧。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科学有序开发鹤山、天柱山、豹山等山林自然风光,建设集山林休闲、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攀岩健身、道教文化于一体的鳌山湾国家森林公园。

2、山体健身。以鹤山、豹山、天柱山为载体,完善登山路径及相关设施,吸引青岛及周边市民登山健身。

3、山林生态。搞好山体绿化,选择适宜鹤山栽植的四季花,营造“春有杜鹃、迎春,秋有枫叶、柿子”的自然景观。

4、休闲农业。搞好鹤山与周边旅游的互动,以旅游景观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线索,搞好旅游线路设计开发,整体促动景区旅游、沿海渔家宴、院上花卉、土特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利用鹤山千亩柿子园,继续举办好鹤山柿子节,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品尝、体验等休闲农业活动。

1、建设即墨滨海樱花主题大道:在滨海大道鳌山路段(自莱青路口至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两旁启动樱花种植工程,品种以樱花为主,背景种植雪松,单侧长6.5公里,每侧种植樱花树宽20米,面积400亩,种植樱花1.6万株,花期一个月,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樱花集中种植片区,每年4月底樱花绽放时,这条“樱花大道”将成为滨海大道的标志性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开发两大生态观光旅游种植区:在大任河南岸、大任村南种植千亩薰衣草;在鳌角石村以东、大任河南岸种植蓝莓,在原有4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300亩。以两大园区为基础,与温泉度假等旅游串点成线,吸引青岛婚庆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市场,并引进金王集团制作婚庆蜡像,打造浪漫乡村旅游胜地。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品牌。重点发展:

1、民俗节会。继续策划举办田横祭海节、马山山会、金口天后宫庙会等一系列民俗节庆,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节会,丰富乡村民俗旅游内涵。

2、生态农(渔)家乐。继续培育做强七沟、于家沟等村庄渔家宴,重点对鳌山七沟村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建设高档次的舟山模式大排档渔家宴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渔)家乐”,充分发挥好田横“喜行渔舍”、鳌山“欢乐海湾”等渔家乐品牌优势,规范现有农(渔)家乐市场,挖掘包装沿海民俗文化、渔文化等,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

3、山乡花村。依托鳌山卫院上村花卉,扶持发展花卉产业,打造山乡花村。

4、生态茶园。依托鳌角石村2000亩生态茶园,发展采摘、炒茶、品茶等生态旅游。

5、海岛旅游。依托田横岛等良好的海岛生态环境、古朴的渔家风情和渔业特色产业,以海岛观光、历史文化为主题,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打造兼具海岛观光、历史遗迹、渔家乐的渔乡海岛度假旅游。

(五)历史文化旅游。

挖掘即墨古县衙、雄崖故所、李秉和庄园、凤凰古村、王吉墓群等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周浩然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招商开发,打造体现即墨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游览区。

(六)大沽河生态旅游。

以移风大沽河沿岸为核心,以生态观光、农家乐为主要功能,开发建设以下内容:

1、生态林吧。以大沽河沿线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千亩槐花树为载体,以生态观光为发展方向,发展杨树、柳树、槐树等沿河风景林带。

2、休闲农家乐。以“乡下有我一分田”为主题,利用农家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发展一批以无公害蔬菜、农耕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村庄,让城市人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耕生活。设置采摘区,游客可以享受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设置“参与体验区”,加入推磨、垂钓、摸鱼、自助烧烤、蔬菜种植等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五、今后对策建议。

下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建设旅游小城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旅馆为重点,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进一步整合财政、文化、公路、旅游、林业、农业、城建、水利等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盘中考虑,加大财政投入,对道路、水、通讯、旅游购物商店、游客中心、旅游信息指示系统、景点、路线等进行开发建设,形成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出台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激励和引导。

(二)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和落实产业标准。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的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即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加强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监督、指导和引导,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重点指导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设计工作,彰显个性,突出重点,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标准,逐步建立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设施配套,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卫生间、信息指示系统、游客服务咨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

(三)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包装。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促销方案,对乡村旅游分市场、分目标、分手段、分时间地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定位进行市场促销。邀请青岛市等主要客源市场媒体、旅行社参观考察即墨乡村旅游,将即墨特色旅游产品纳入区域旅游捆绑促销。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版、专栏,集中时段和版面强化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在市区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区景点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打造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借助青岛旅游知名度,主动将即墨乡村旅游与青岛旅游进行对接和合作,实行捆绑式促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互动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建设,通过互联网,介绍景点、节庆活动、往返交通、服务设施和客房、餐厅预订等信息。

(五)完善乡村旅游的管理、培训机制与配套服务。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强化对导游、讲解员、经营管理、服务等乡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此外,重点加强对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专业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着力转变他们的发展观念,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七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安县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扶贫脱贫、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创建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体系,全县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年以来,隆安县乡村旅游呈现出极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县主要有布泉乡布泉山水、屏山乡境内的龙虎山及绿水江漂流、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的金穗生态园等辐射或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景区、园区。全县共发展农家乐25家,直接从业人数100多人,间接从业人数250多人。主要分布在乔建镇新光村、屏山乡屏山街、布泉乡布泉社区等地。其中,星级示范户4户(三星4家,无四星、五星级农家乐)构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主体。

近三年来,我县共集中进行了乡村旅游培训8次,参训人数近800人次,其中,县城集中培训2次,下乡培训6次。培训聘请了旅游系统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农户的欢迎。

(一)依托景区发展的乡村旅游。

布泉乡境内有风景如画的布泉河、更望湖,虽未得到很好开发,但是随着近年自驾休闲游的发展,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自驾前往游客逐年增多,有力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布泉乡发展农家乐共8家,其中有三星级农家乐3家,主要集中在布泉街。屏山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又依靠境内龙虎山景区、绿水江景河流景区及大新方向旅游线路,通过宣传推介和景区辐射作用,大批游客进入,为该乡集镇、沿路的农家乐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屏山乡发展农家乐共4家,主要集中在屏山街。乔建镇则依托龙虎山景区、绿水江景河流景区及大新方向旅游路线过境的区位优势,逐步在靠近龙虎山附近路段发展农家乐,全镇发展农家乐共13家,主要集中在如新光等村。

(二)现代农业带动发展的乡村旅游。

定典屯被列为南宁市8个新农村示范点之一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安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定典屯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推进定典屯现代农业观光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园项目基础硬件建设配套开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金穗公司按照园区整体规划启动该项目局部硬件配套实施基础建设包括:投资80建设定湖水上乐园基础设施及配套;资15万元完成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图、投资5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投资10万元建设景区标识指示牌、投资8万元建设旅游区公厕、投资12万元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大门、投资16万元建设景区内民族特色景观、投资5万元改造农家乐接待设施等。定典屯现代农业观光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园建设定位为特色生态农业型名村统筹安排村民居住地和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场所大做乡村生态旅游文章。2014年我县创新工作方法将现代农业园建设和综合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资金推进完成了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一期项目建设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有效促进了休闲旅游的发展目前生态园周边的定江村许多村民对发展农家乐兴趣浓厚我县已对该村部分村民进行了发展农家乐的相关培训3期150多人次。目前定典屯有5户有意向今年要做农家乐并着手建设我县也计划依托生态园的辐射带动其他农户开展农家乐。此外正在建设的城厢镇境内的粒粒谷生态农业园、雁江镇境内的潜龙山庄以及建设的城厢镇旺中村岜旺屯综合示范村都将对全县乡村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做法和基本情况。

隆安县委、县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十分重视,为有效推进乡村旅游发展,20印发了《隆安县打造南宁市旅游休闲基地攻坚战实施方案》,方案对全县旅游发展工作重点、定位、布局提出了明确任务。月,县政府又出台了《隆安县发展旅游奖惩办法》,鼓励社会民间开发旅游,2014年对全县旅游规划重新进行修编,同时,加强对全县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改造,完成了屏山到布泉的`环乡村游的公路;完善完成了各景区标识牌。投资800多万元,实施龙虎山景区提升改造,完成了景区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步道等建设工作,2014年初获得了国家4a旅游景区称号。投资25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潜龙山庄农业观光园9栋客房主体建设,完成6栋外墙装修,3栋正在装修中。2014年布泉乡列入南宁市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单位,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布泉河源头景区改造、生态停车场建设、上下准、龙会片区基础设施等建设,目前河源头景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正在开展验收工作;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也开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工作,预计10月份该项目可完工;上下准、龙会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6月份方可开工建设,预计年内能完工。特别是在乡村休闲旅游方面,县委、县政府作出重大举措,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定典综合示范村(金穗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并于2014年底举行了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园仪式,20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誉称号,使之成为隆安一个新景点和休闲旅游热点。

三、隆安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

近年我县乡村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但乡村旅游业还处于低层次的初期发展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全县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整个乡村旅游目前大都属于民间民营投入经营为主的形式。全县10个乡镇包括县城,目前开发有乡村旅游的有布泉乡布泉山水、屏山乡境内的龙虎山及绿水江漂流、那桐镇定典屯和雁江镇的潜龙山庄。而发展有“农家乐”休闲旅游都集中在布泉、屏山、乔建3个乡镇,且星级农家乐极少,只有布泉乡4家3星级农家乐。

(二)农家乐开办无规划,经营服务档次低。农家乐发展无规划,导致新开办农家乐不成规模;并且开办农家乐的农户依个人主观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绝大部分是在旅游路线要道边或集镇上原有房屋及庭院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缺乏特色。开办者大多手续不全,证照不齐。厨房、餐厅、厕所等配套设施相对比较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市场观念、全局观念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更是缺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还比较低。

四、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县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规划,科学打造。做好调研,重点对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或潜力的村屯,结合综合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分期分批,科学打造;做好工作计划,主动到先进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交流学习,促进我县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特色,科学开发。突出把隆安“那”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根据具体乡村地域特色,把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活动及其它娱乐项目挖掘开发出来,改变单一的局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三)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充分整合资源,利用政策性投入资金打造项目,扶贫、林业、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生态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乡村旅游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商投资乡村旅游开发,进一步加强对农家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同时严格监督检查,加大对全县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确保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洁净、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隆安县旅游局。

205月25日。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八

pine和gilmore的一本书点燃了人们研究体验经济的热情。在体验经济中,顾客要寻找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更注重的是体验过程中精神的感受。顾客愿意为这种不同的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体验经济为服务经济为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企业必须充分地抓住和利用好这些机遇。 早在30多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指:继服务业发展之后,体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strategic horizons llp)的共同创办人b·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与詹姆斯·h·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美国《哈佛商业论》指出“随着服务像它以前的货品一样越来越商品化,比如只有价格的长途话服务,体验逐渐成为所谓的经济价值的下步欢迎来到体验式经济时代”从此,体验经济备受人们关注,体验经济时代为人们所认可。

2.开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我们的一大资源,同时三农问题也是困扰我国多年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优势,促进城乡交流,同时又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谓是一举多得。

3.相关概念的界定

1)乡村旅游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施密特(schmitt,2001)教授在其的《体验式营销》中这样写道:“那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模式,很快将取代传统的营销的经营方法。”

2

《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体验经济》基于企业的角色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让消费者在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实际感知产品、服务的品质或性能及其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产生超越对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好感与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消费者认知、喜好产品和品牌并促成购买及重复购买,甚至非某某品牌产品不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乡村旅游与体验营销

1.乡村旅游的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适用于环境良好、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2)度假区(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3)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人们暂时离开都市,利用必要的设备工具在郊外过夜,释放压力,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一般都选择离环境清幽的城郊。但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4)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各种农园,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此乃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我国有吐鲁番葡萄沟等。

5)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其选择的农作物。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6)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7)农业公园模式。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8)教育农园模式。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现场教学的道具,配有专门讲解员,旨在培养人们热农爱农的情趣。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专业19篇)篇十九

为了推进我县三大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章登畅主任的精心指导和方庆峰副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历时数月,先后听取了营盘、石瓮、凤凰三个乡镇及景区管理处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县内石瓮景区、牛背梁景区、凤凰古镇景区,并赴云南、四川考察了部分知名景点,通过召开各层次座谈会、走访相关人员、书面征询良策等方式,广泛听取涉游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关心关注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

经过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柞水旅游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

1984年溶洞的开发,开始了柞水旅游业的起步。

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的《柞水县关于优先发展医药旅游矿产三大产业决议》,从根本上将旅游确定为我县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为目标,围绕旅游发展“三步走”战略,突出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特色定位,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三廊六区九点”旅游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基础初步建立。

(一)主导产业地位明显提高。

近年来,县政府围绕建设陕西旅游强县和国家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的对外影响力得到增强,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强县。

20决议作出后,我县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快柞水渔鼓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打造柞水渔鼓文化品牌加快普及推广柞水渔鼓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家乐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使旅游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二)旅游产业各项指标稳步攀升。

年至,5年累计接待游客269万人次,门票收入3885万元,旅游总收入4.66亿元,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特别是,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接待游客人数由2004年的3.8万人次上升到126万人次,门票收入由89万增加到1776.5万元,实现社会效益由1500万增加到1.95亿元。

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社会综合效益大幅攀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显现,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份额由2004年的0.5%上升到20的15%。

(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多年来,我县相继开发建成了天佛洞、风洞、百神洞、东甘沟银杏园、县城三道井公园和橡胶坝蓄水项目等景点,特别是近年县上强力推进牛背梁、秦楚古道、凤凰古镇、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牛背梁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使柞水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

盘谷山庄、秦润度假山庄正式营业,姜家沟和药王庙旅游开发项目、卢才沟休闲度假和莲花台度假山庄、岭南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洲盘龙植物观赏园和五洲(万国)大酒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s210道路改造和南关迎宾大道建设完成,县城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分步实施,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工程初步建成。

县城的宾馆饭店进行了升级改造,盘龙酒店、汇生源度假酒店启动建设,乡村酒店、农家乐建设在经受旅游市场的洗礼后逐步规范,东甘沟村被评为陕西农家乐明星村。

目前,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综合接待容量达4500人次/天。

(四)旅游文化开发有序推进。

重点抓了以渔鼓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加快了渔鼓艺术的挖掘和开发,柞水渔鼓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型情景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的成功编排,将为深入挖掘以柞水渔鼓为重点的地方文化,打造陕西知名文化品牌,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的有力文化支撑。

(五)旅游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不断改善。

加强了旅游环境的治理和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各景区(点)“卫生脏、环境乱、服务差”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一些破坏性建设和低层次开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旅游市场促销机制初步建立,旅游宣传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

县旅游公司与陕旅集团成功举办了“春色柞水”首发团仪式,先后与省内外2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接待合同,大力宣传推介柞水旅游,进一步提升了柞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是开展了居民学文明礼仪活动和相关技能培训,加强景区景点群众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全县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二、我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业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也应该看到,我县旅游业还处在一个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发展水平。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有力。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程序员的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9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写一份月工作总结,下面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从我4月25日进

    2023年全新大学军训心得有感(优秀19篇)

    军训心得是对自己的军训过程进行思考和梳理,从而获得经验和教训,为个人成长提供指引。以下是一些军训经验和感悟的分享,希望能为即将参加军训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2023年广告调查报告(热门19篇)

    调查报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调查报

    2023年竞聘连锁超市店长演讲稿(通用16篇)

    竞聘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某个职位,也可以是参与各种竞赛或选拔活动。竞聘是一种向单位或组织申请担任某职位的过程,它详细展示了申请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希望能给予机会。竞

    求职信里的自我介绍(热门19篇)

    在正式场合,自我介绍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再介绍自己的职业等。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别人的精彩自我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尊敬的校领导:

    火灾疏散逃生预案(实用23篇)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制定的一系列预先安排和措施。通过研读相关应急预案范文,可以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办公室、保安部、负责实施灭火预案全过

    最新找次品教学设计参考(优秀20篇)

    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的认真负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这些教学计划范例不仅仅是简单的示范,还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和探索。“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

    世界艾滋病日心得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思考和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归纳。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关于成长和进步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2021年12月1日是世界艾

    学校老师安全学习心得体会(热门12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特定经历或事件中的感受和领悟的总结。在生活中,每个人

    最新世界读书日读书演讲发言稿(模板22篇)

    通过准备发言稿,我们可以提前思考和整理好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经典的发言稿,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