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纸韵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

范本是一种文学遗产,通过研究和欣赏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式,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一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行,为此,我对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其目的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至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下册城市的区位因素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专题调查:运用所学的城市区位因素知识,分析襄樊市的城市区位因素。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研究性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选择专题。

向学生征集专题,开始我给学生出了一些备选专题,启发学生自由提出专题,由我筛选后反馈给学生,供学生选择,最后学生提出了“襄樊与西部开发”、“襄樊与南水北调”、“襄樊与旅游开发”等,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决定进行“襄樊与西部开发”的专题研究。

2、指导方法。

在专题确定后,组织学生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进行培训:(1)如何查找资料。(2)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3)如何做数理统计,并结合案例进行指导,围绕襄樊的区位优势和劣势正确全面地认识西部大开发对襄樊发展的重要意义。

3、设计方案。

我指导学生依据本专题的目的,提出了活动方案,汇总和印制《襄樊与西部开发》的提纲并发给学生。

4、分工负责。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个人加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互相沟通和合作,在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五组,选定组长,并培训组长。组长将调查任务安排给组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5、收集资料。

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调查活动,各组分别负责采访、收集襄樊交通、工农业、科技、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6、分析信息,交流成果。

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报告会的形式交流所收集的信息。

地理位置优越襄樊,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最长支流--汉水中游,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154公里,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大城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得“中”独厚,区位优势明显,“东瞰吴越、南遮湖广、西带秦蜀、北通宛洛”。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襄樊自古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汉丹、襄渝、焦柳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襄樊机场和老河口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个城市;汉水全年可通航,通长江到东海。316、207国道穿境而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万多公里,汉十、襄荆、许樊、孝襄四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使襄樊的高速公路达到276公里,密度不仅居全国第一,而且超过美国的高速公路密度。“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是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真实写照。

工业农业,基础雄厚襄樊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经济强市,处在十堰至武汉汽车工业带的中心,是东风汽车公司发展重型车、轻型车和小轿车的重要基地,建有全国唯一以汽车冠名的汽车产业开展区及亚洲最大试车场。现已与日本日产、法国标志-雪铁龙等国际著名汽车企业合资,正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内陆的“汽车城”。

襄樊市的农业基础好,全市现有耕地416万公顷,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10大夏粮生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科技实力,优势明显襄樊是全国“三线”军工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境内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是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城市之一。全市共有科研院所291家,其中国家级研究所4个;高新技术企业78家。

旅游经济,前景广阔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建成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汉光武帝刘秀就诞生在这里;汉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襄阳隆中寓居,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30多回发生在襄樊境内;还有卞和献玉、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张自忠殉国等历史故事千古流传。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又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养育了宋玉、孟浩然、张继、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市内有古隆中、广德寺、米公祠等7大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全班讨论、交流,大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襄樊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承东启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中西部结合部,铁路、公路、电力、水运、通讯等基础设施贯通南北、承东连西,优势明显。二是产业比较优势。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相比,具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与东部省、市相比,具有资源开发成本低的优势。三是科教实力优势。科技教育和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发挥襄樊市科教优势,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可以大有作为。四是资源潜力优势。襄樊市水能、林特、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与相邻的西部省、市相比,具有离东部地区更近、交通运输更便捷的开发优势。

7、评价分析。

通过对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在专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主动学习”与“会学习”的真正含义;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追寻答案;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启示二: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行修习、自主探索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所以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的领悟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些同学意识到环境、生态破坏带的负面影响,并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在班上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饭盒、木筷、节约用水、不随地吐痰、重复利用塑料袋、手娟替代纸巾......

启示三:研究性学习中全员参与,成绩差的同学往往在探究和实践方面找到感觉,提高了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的评价,重视过程,关注体验。

总之,在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研究学习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二

乡土地理中的生活环境是学生能够感知到的。由于学生对于乡土地理有所感知,但是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了解,因而对于乡土地理存有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本地的、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地形》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你们都去过广西周边的哪些地方呢?”让学生就此发表看法。有的说去过钦州的冯子材故居,有的说去过桂林,有的说去过象鼻山,有的说去过涠洲岛……待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既然你们去过这些地方,你们由此可以判断出广西的地形应该是怎样的吗?”学生就会回答:平原、山区……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做总结:“广西四周环山,总体上是呈现出山地丘陵盆地的地貌,南部是濒临海洋,因此才会呈现出岭谷相间的状态。”经过教师的总结讲解,学生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掌握了我区的地形特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并不感觉是一种负担。

喜欢地理的人都认为,学习地理就像是在享受旅行,穿越海洋,领略着世界的各种美景……虽然这些景色很壮观美丽,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比较遥远的,不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也不深刻。而乡土地理就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将自己身边的事物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起来既感觉轻松,又能体会到地理的有趣和实用。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周围的环境――广西是中国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总体上是呈现东部降水多而西部降水少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到季风交替的影响,广西地区往往呈现出夏季容易发生洪涝,而冬季容易发生干旱森林火灾的气候特征。当学生看到这些文字讲述时,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夏季的洪涝以及冬季的干旱来理解气温和降水之间的联系。又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广西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来引申到全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广西是多民族的地区,除了汉族人口以外,大大小小分布着11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而其中以壮族人口最多,占到了整个广西人口的33%”,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点时,再让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少数民族的由来、民俗以及生活习惯等。这样,学生就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时主动到户外去观察自己的家乡,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三、借助乡土地理,激发爱乡之情。

利用乡土地理开展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理解,使得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杜甫诗中的“月是故乡明”,说明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情感,故乡的一花一木都能够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讲解乡土地理知识,使得学生不仅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而且增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区域差异》一课时,讲解到“南北方的区域差异”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我区特有的“回南天”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从而亲身体会到“广西地处于潮湿的南方”;在讲到“中、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乡土地理知识提问:“广西的水量是很充足的,为什么很多草坪会出现斑秃的现象?而在欧洲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而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认识到“欧洲是属于海洋性湿润气候,适合草的生长,广西也是湿润的气候,同样也是适合草生长的。但是由于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不同,欧洲的人口密度稀少,因此踩踏草坪的人的相对概率就会减少。由于欧洲的草坪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进行养护,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时间限度,因而不会出现斑秃的现象。而广西的人口密集,有些人对于草坪没有爱护意识,再加上防护不当,因此就会出现斑秃的现象”。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既加强了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同时还树立了保护家乡一草一木的意识,进而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乡之情。

总而言之,将乡土地理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加具体的地理,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值得广大教师推广和运用。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三

20xx年1月中山市急剧降温,如图所示,1月份最低气温达到2度,气温普遍降低,1月最高气温只有24度。在1月24日的上午7点和下午1点左右,中山市部分地区下起了霰,中山市民纷纷猜测今年中山冬季会不会下雪。

二、中山市气候特征。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年平均降水量为1791。3毫米。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干旱和雷暴。

三、中山市下雪可能性分析。

度以下,广东西南沿海历史最低气温也有—2度的时候,高空中的水汽也能凝结成固态下降,但是下降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气压不断增大,加上固体降落物同大气的摩擦,都导致降落物体自身温度较高,到降落地面时也成了液体。

从地理位置来说,中山刚好位于热带,处于低纬,接受到的热量多,终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即使到了冬天,下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如图所示,虽然今年中山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比往年下降,天气多云阴雨,但是日平均气温也没有低于0度以下。

四、总结。

中山市纬度较低,太阳日照的时间较长,冬季温度相对其他地区较高,空气中的水汽没办法凝结成雪,所以中山市下雪的可能性非常小。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四

关于课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九年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标准。《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就课外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评价和大家交流。

一、推荐作品的依据和方法。

向学生推荐作品可依据《课标》选择推荐。要把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结合起来。既要有教师把关,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坚持学期授课季统一阅读和假期自选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上好作品推荐导读课。授课季由教师统一推荐作品,假期由学生根据同学的推荐自选作品。

推荐课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如由影视作品导入,由精彩情节人物故事导入,由作品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导入等。总之,教师要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如对于《三国演义》的阅读,可以将影视作品截取出来播放给同学们。选取影视资料时不必在意是否忠于原著,能激发兴趣足矣。

二、确定阅读进度并完成读书笔记。

学生阅读全书,还要完成阅读笔记。可以积累字词,语句,重点人物,阅读体会,内容概要等。每周一篇。

三、周评价和月读书汇报。

中学生名著阅读必须配以相应的检测评价,没有评价的阅读是不会有质量的。周评价形式多样。演讲式:讲情节,讲感受,讲喜恶的人物。也可以笔试,与语文基础知识和课内阅读测评结合起来,重点考查本周阅读内容,分数比例为10%为宜。

要将名著阅读活动和其他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每月可举行读书汇报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全班交流。展示个人读书的阶段成果和体验,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期待。要在汇报中紧紧结合读者的生活实际。

四、教师的专场辅导和对作品的理解交流。

欣赏水平和能力决定对作品的认知深度。初中生读完了作品,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结局、人物命运上。每部作品读完,教师都要有一节专门的理解交流课,使学生、教师和作品之间有一个对作品的深层认识和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如读《骆驼祥子》,学生很少能全面看待祥子这个人物,也不能理解作品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作者对个人主义的否定。甚至有的学生会说出向祥子的学习的话,因为青年时期的祥子踏实肯干,勤劳上进,有理想有目标。这样理解显然是片面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五、终结评价和表彰激励。

读一部作品,要有最终的评价,总结读书经验,弥补不足,指导下一步的读书实践。终结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笔试,由教师编写考查试题,学生独立完成。除了考查人物、情节、主题、特色等方面,还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改写、改编、续写等。对学生的个人读书作出评价后,要进行表彰和奖励。既要有精神的鼓励也要有物质的奖励,表彰的面要广,督促后进,保护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下一轮阅读蓄势。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笔者愿意向同行请教并一起探讨更好的方法,使语文教学能更上层楼。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五

1.案例教学。高中学生活动的区域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教材中的例子缺乏切身体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选取学生较熟悉的乡土地理作为案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地理知识,学生更需要从感性资料来达到理性的认识。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指在地理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实验、观测、文献资料、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思辨、建模、论证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一个项目来研究。如调查城乡人口分布、工农业区域布局、商业网点区位、地形地貌、环境问题原因等。

3.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摆脱书本的束缚,感受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魅力。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指派组长负责组内任务分配、协调。教师预先设计好考察的线路和地点,准备好必备的放大镜、指南针、勘探锤等考察工具及应急医疗用品。考察对象可以是当地的水文、环境、土壤、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交通、人口、工农业分布等人文环境。前者侧重训练地理技术和操作能力,后者侧重人际沟通和协调,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1.引用乡土地理知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地理课堂上并没有专门的乡土地理教学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添加太多的乡土地理知识而占用正常授课时间,导致该讲的重点和难点没有讲,正常的课堂任务没有完成,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而引用的乡土地理知识也不能过少,否则不足以说明教材中的知识,让乡土地理流于“点缀”和形式,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2.引用乡土地理知识不能出错。教师在讲授乡土地理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准备在课堂上引用的资料采取多种方法反复核实,确保乡土地理知识正确无误,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甚至给学生种下难以纠正的错误知识。

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开创地理教育的新局面,教师应结合本地乡土特点,紧密联系教材,广泛收集、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的活跃度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六

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地理教学观念的影响,将传授地理知识,使学生到达应试考试的要求作为教学目的,从而构成了过多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现象。因此,教师认为地理教材中章节后面的活动资料并不是很重要,所以将这部分资料简单地为学生指点一二,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将完成教学目标当作教学的重要资料。教师为了到达教学目标,将超多的地理知识生硬地教授给学生,很少将地理知识产生的具体过程讲述给学生,仅要求学生理解、记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还有的地理老师正好相反,过分强调了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资料,在课堂上对这部分资料进行详细地讲解,反而忽略了地理课堂应讲述的重点资料,从表面上看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却很难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1。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活动”资料,使学生用心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2。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资料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效率和教学水平。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活动”的资料,精心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七

摘要:乡土地理的重要教学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其地理求知欲和热爱地理科学的兴趣,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课时不够、学业水平考试较少涉及乡土地理的内容,乡土地理教学不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重视,甚至成为教学的空白地带。梳理“昆明地理”的教学内容梳理,能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即在充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切入口,使乡土地理成为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内容,切实体现乡土地理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地名;昆明地理。

一、灵活利用媒体资源,找寻乡土地理。

教学的切入口在开展乡土地理时,先要找到恰当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关,同时介于学生知与不知之间,是学生知之不多或知之不确切的,这样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哪里寻找这样的内容呢?曾经的一则新闻值得揣摩:“昆明城市形象广告语征集活动启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为期30天的时间,在13000多条的征集稿中,‘古城花城春城,山明水明昆明’最终以评委全票通过的结果,推举为采用奖。”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后发现,这句城市形象广告语不仅反映了昆明特质,也表达出这座城市的诉求,而且广告语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记忆,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句话是昆明本土的历史与现实,地理与文化的真实写照,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昆明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版)》“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期望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要求学生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地理教师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勤于收集身边的课程资源,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其独具慧眼,从地理科学的视角解读身边的事实和现象。因此,“昆明地理”的教学可以围绕着这两句话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昆明的自然环境及历史变迁,关注昆明的现在和未来,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思考家乡未来的发展。

二、盘活开发社区资源,确定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确定了进行“昆明地理”教学切入口后,那么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教学,这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乡土地理的教学应该摆脱地理八股的模式,让学生接触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地理的角度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社区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区环境,周围环境对他们有重要的影响,社区资源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既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探究提供基础条件,又是提高乡土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能不能从学生生活的社区中寻找到进行教学的资源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天天都要接触地名,而昆明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其地名中蕴含有丰富的信息,能给学生切身的感受,通过对地名内涵的解读,能真正去体验城市的魅力。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也是人们工作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名还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地名中的音(语音)、形(字形)、字(字面意义)、位(地理实体所在位置)、类(地理实体的类型)构成了地名的五个基本要素,对地名的描述和研究都离不开这些要素。地名的命名,有的描述自然景观、表示地理方位、地理形态特征,有的反映社会历史背景、记述人文风情,因此地名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是一种文化遗产,研究和应用地名,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并成为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素材。对居住或穿行在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地名是用来认清方位、辨别位置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城市的特色之一,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以及城市管理水平。因此,可以从“地名”打开突破口,引导学生去认识“古城花城春城”的内涵,感受“山明水明昆明”的魅力,从中学习“昆明地理”的相关知识。

三、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创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

地理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他们不仅能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也能决定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时,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学生应该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地理学习的主人,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例如,可以动员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留意昆明街头,通过路牌认识昆明地名。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很容易完成,他们上学放学,无论等公交车、走路还是乘私家车,地名都会被听到、被看到。于是,学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如昆明地名中很多带有“江”“河”“湖”“湾”“山”“坡”“春”“花”。当这些平时没太留意的地名经过归类整理后,学生们就产生疑问了:为什么昆明的地名是这样的?这些地名与昆明的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问题的产生自然而然,兴趣的激发水到渠成。同时,学生们还会发现一些较有趣味的地名,“巡津街”“鱼课司街”等,从字面意思上看不出这些地名的含义。于是,有的学生走访老一代的昆明人,进行了实地探访,有的问了自己的父母长辈,发现这些地名的形成与昆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地名是一座城市名副其实的“活化石”,也是了解这座城市的一把钥匙,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如果从学生天天都在打交道的地名入手,把地名作为学习乡土地理的一个载体,其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热爱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而地名可以说是学生认识了解家乡最直观的载体,认识地名的过程,学生们也经历了一次文化历史的洗礼:原来一个地方的地名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深刻地反映着一个地方历史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地名是认识家乡的.最好素材。

四、搞活教学方法,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方案。

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通常采用地理要素的组合方法或二元结构方法。地理要素的组合方法把特定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土壤、植被等)、人文经济(工农业生产、水陆交通网络、邮电信息、商业贸易、人口民族、宗教习俗、聚落等),乃至社会文化等组构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区域地理体系,但这种方法的教学多以“地理八股”的形式展示乡土地理知识,不利于形成对乡土的整体认识。二元结构方法是以地理学的二元论为基础,将自然地理综合体和人文地理综合体以同等重要地位出现在教学当中,这样能使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学习本土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但二元并列式只能分别揭示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无法进行要素综合分析及反映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昆明地理教学中,可以将“地名”定为学习“昆明地理”的主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根据地名探究昆明的历史、昆明的地貌、地形、气候及植被等知识,并在教学中突出这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昆明环境的整体性特点。这种讲授乡土地理的方法可定义为专题系统组合法,即不局限于一般区域地理的知识框架,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选择相对重要的地理要素,以专题形式进行系统教学。采用专题系统的方法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目的性,能促使地理教师注意收集整理乡土课程资源,也能使乡土地理的教学过程有新意、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亲切之感。现代地理教学不提倡过度关注地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专题系组合的方法正是契合这样的教学理念。使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扩展了学生参与的范围。因为地名都是他们接触得到的事物和现象,所以他们有话要说;因为他们在收集地名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地名的来源,所以他们有话能说。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有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资源。要改变乡土地理教学的“鸡肋”地位,要求地理教师熟悉家乡的地理,尽可能收集有关家乡各方面的信息,找准切入口,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地理课程资源意识,明确地理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搭建起使学生从乡土认识到乡土地理知识转化的桥梁,从而提高乡土地理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也应该具备地理实践能力,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野外考察、绘制统计图表、开展社会调查。教师具备实践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学习综合性特点。

参考文献:。

[1]王静爱,等.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吴光范.昆明地名博览辞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6]牛汝辰.名实新学:地名学理论思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八

摘要:“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和修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土地理社会责任感乡土感情创新精神。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对中学地理学科而言,更需要想方设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乡土地理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可见,乡土地理应该是地方性的,带有地域性、家乡性质的地理课程。新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中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乡土地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家乡环境、当地发展的了解,切实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坚定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富强国家的信念。在学习《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如某地有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它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尤为重要的是,水库也是本地居民的饮用水源,所以保护水库资源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做好保护的工作呢?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作总结,主要措施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要做好库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二是要防止水体污染。接着,教师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平时有哪些行为是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的。学生们积极发言,把平时自己做的或者是看到的一些不良行为都讲出来,引以为戒。最后,倡导学生们要做保护水库资源的表率,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

一般来说,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成长的地方,肯定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就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家乡随着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因此家乡的一山一水、家乡人民的勤劳朴实的精神、家乡的巨大变化等等都是其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其可信性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的事实,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的崇高志向。另外,他们通过对家乡现状问题的观察和研究,深入了解到问题的症结,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对家乡的责任感。

三、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地理课中结合乡土地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本市郊外实地考察盐碱地情况,实地认识中低产田。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认识自然灾害。例如:10月的连阴雨一直持续六天,造成许多农田被淹,农作物严重受损,甚至有些房屋被冲毁,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亲耳听着乡亲们的介绍,学生们心情都非常沉重,陷入了深思。

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地讲解此次持续降雨的原因、危害,并指出我们黄骅地区也是秋季连阴雨多发的地方,也是寒潮容易发生的地方。“那我们该怎么办?”一位男同学迫不急待地问。“问得好!这就是老师带你们来考察的目的,大家和老师一块儿来想想办法……”老师表扬了他。回到学校,学生们认真填写了考察报告,尤其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谈了许多很有新意的看法。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情感的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从而较好地做到使学生以较高的热情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最终达到顺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要求,成为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九

濮阳是一个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历史名城,也是我家乡的所在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对濮阳乡土地理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濮阳乡土地理包含了濮阳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广袤的平原、丰富的农田、优美的湖泊以及淳朴的民风。下面我将从濮阳的地理特点、农田利用、资源保护、人文风情等四个方面论述我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濮阳位于中国的中部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濮阳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在我小时候,每年春天,随着农作物的生长,整个濮阳大地都被绿意所包围。夏季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田野里传来了青蛙的叫声和蝉鸣声。秋季,农田里金黄的稻谷让人陶醉。冬季,虽然没有雪景,但是寒风凛冽的天气更加凸显出乡土的厚重与质朴。

其次,濮阳的农田利用是我深深感受到的一点。濮阳是中国的粮仓之一,这里的农田肥沃,农产品丰富。在农忙的季节,我常常看到父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忙着驾驶农机进行田间耕种,耐心地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这些作物不仅是濮阳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也为全国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濮阳的农田利用不仅让人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濮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三,濮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这些资源也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在我看来,资源保护是濮阳乡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濮阳的湖泊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是濮阳湖。我曾在那里观看到了壮观的候鸟迁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使用,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保护湖泊资源是我们每个濮阳人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我想说一点关于濮阳的人文风情。濮阳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濮阳的街头巷尾,你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而在濮阳人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每年的农历新年,濮阳的街道都会变成热闹的年货集市,人们穿着新衣,亲朋好友相聚,在热闹的气氛中庆祝节日,品尝着传统美食。这种浓厚的人文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幸福。

总结起来,在濮阳乡土地理的种种体验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濮阳的独特之处。它既有广袤的农田和自然资源的丰富,又有浓厚的人文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濮阳的乡土地理教会了我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同时也教会了我要热爱这片土地,传承家乡的文化与精神。我希望未来的濮阳,能够更加繁荣昌盛,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

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

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一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河南省的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小镇——濮阳。这个镇位于豫东平原上,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地区。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乡土风光的美丽,还深刻认识到乡土地理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在濮阳乡土地理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濮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个小镇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京津冀城市群和黄河中下游经济区的交汇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这一优势为濮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濮阳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其次,濮阳的土地资源丰富多样。作为一座农业大县,濮阳的土地肥沃土壤优良,适合种植各种作物。在我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广袤的田野和丰收的果实,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乡土地理的重要性。土地给予了濮阳人宝贵的资源,同时也塑造了濮阳人的性格和精神。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濮阳人辛勤劳作,保护土地,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这种珍视土地、尊重自然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倡导的精神。

第三,濮阳的气候条件适宜。濮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湿润,适合作物生长;夏季炎热潮湿,适合水稻生长;秋季凉爽干燥,适合果实成熟;冬季寒冷干燥,适合小麦生长。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濮阳的农业得以良好发展。同时,气候条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夏季的凉爽和冬季的雪景都是濮阳给游客带来的特殊惊喜。

第四,濮阳的自然资源丰富。除了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濮阳还有许多自然美景。濮阳的山水资源丰富多样,有峻岭、幽谷、清流等自然景观。我游览了濮阳的岳山风景区,眺望山上的云山雾水,让我陶醉其中。濮阳的自然资源不仅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乡村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濮阳在乡土地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尽管濮阳在地理条件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此外,交通设施的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乡村经济的发展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总之,濮阳的乡土地理无疑是这个古老小镇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石。濮阳的区位优势、丰富多样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濮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乡土地理,保护好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推动濮阳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同时,我们也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濮阳的整体发展水平。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濮阳这个乡村地区会焕发出更加美丽和繁荣的光芒。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二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作品的形式。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

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

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

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

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再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地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地题目,让学生再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组,时调查的每项内容都有人写,但各有侧重,为了写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两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讲讲作品的要求、特点及范文优点等,要求注意文章流畅、说理明白。

4、成稿后,教师要进行检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处改动应让学生自己去改,反复几次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了。

5、最后,可对学生写出的小作品进行测评,一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地理作品演讲赛,展览会,出地理墙报或选集。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三

初中学生年龄小,文化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对家乡的了解比较肤浅。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不能太高,内容不能太多、太泛、太深,要考虑实际效果,注意可接受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抽出专门时间,安排好课外活动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家乡较为典型的地理事物进行参观、考察、调查、浏览活动,提高学生乡土地理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把感性知识逐步深化为理性知识,以使乡土地理教学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突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本乡本土是学生及其祖辈长期繁衍生息的地方。故乡的乳汁哺育着学生日益成长,乡土地理是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的极其生动、具体的教材。学生爱家乡,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备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家乡建设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思想性很强的科学,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火花,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1.课堂讲授。即遵照地理新课标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较系统、较全面地讲授乡土地理知识,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辅之以课堂及课后练习,使学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从整体上了解家乡,并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2.专题讲座。围绕乡土教材的某一主题或某些内容,搜集、补充资料,举办专题讲座,请专业基础扎实的专家和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讲课,促进课本知识的深化,提高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积极性。3.实地考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或团队活动时间、寒暑假期,从不同角度选取地理现象,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参观。4.漫画教学。各类漫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解当地的气候、水资源、森林作用等内容的时候,选用或自绘漫画,引导学生分析回答,既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又保持了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5.竞赛评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环境、人口民族、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生态平衡等问题作探索性研究,撰写小文章,进行筛选评比,评出语言流畅、观点正确、思想性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作品进行奖励或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演讲和交流。6.举办展览。动员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如拍摄照片、风光明信片、标本化石、地形模型、建设数据;反映当地名特产品的张贴画、包装材料以及有关历史沿革的材料;远景规划、摄像、幻灯片等。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或装订成册,以备查阅,或布置成墙报供师生阅览,或筹办不定期展览,组织学生参观。促使学生应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家乡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充分认识家乡经济腾飞的优势和特点,树立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总之,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地理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但是,乡土地理教学是个十分庞大的研究课题,其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远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不断开拓。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四

地理国情教育是国情、国策教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地理课的教学,加强学生的“五爱”教育,把人地关系落实到我国的实际,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通过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进行国情教育必须把国情与乡情结合起来,要联系到省情、乡情的实际,因此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优势,对加强国情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乡土地理教学在“五爱”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爱”是指“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五爱”教育首先是“爱家乡”的教育。自古以来,教育都从乡土教育开始的,古代出现的大量的地方志,实际上时最早的乡土教材。家乡的水土不仅养育了学生的祖祖辈辈,还是学生本人出生,成长的摇篮。家乡的山川地貌。气候水文、风土人情等从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必然产生深厚的感情。因此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最易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进而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乡土教材的课堂教学。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基本情况、全面系统地了解家乡,不断积累增加“五爱”教育的感情材料。

2.通过野外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到社会中体验和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五爱”教育。

如:通过参观“武侯祠”、“内乡县衙”、“医圣祠”、“彭雪枫纪念馆”等文物古迹,认识南阳悠久的历史,认识南阳悠久的历史,通过参观名人名士古居遗址了解家乡灿烂的文化,通过调查家乡的名优特产、名牌产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

3.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中接受“五爱”教育。

如调查本村解放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现在等几个时期的粮食产量、居住环境、道路状况、家用电器、人均收入等情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父母及上代亲人的亲身经历和学生自身的感受,体会社会的发展变迁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受到“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辩证的资源观、人口观。

通过调查独山玉矿、铺山石灰岩矿等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可以体会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领导对前景的担心,开采量的逐年下降,是学生受到节约资源的教育。

通过学生调查计算所在村的人均耕地的数量与全国、全世界人均耕地作比较,改变传统资源大国观念,从人均意识出发,认识到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事实,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减少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一种危机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通过对本地区痴呆、弱智人员家庭生活生产情况的提出,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促进提高人口素质,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加强环境教育。通过了解乡情,了解本乡本土的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不单是指自然环境的优劣。而是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近几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是我遇到的最严重的双重挑战。

在教学中除运用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正反两方面真实的事例,往往对学生有明显的感受,有更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要重视对这方面的野外考察和调查。如:通过调查白河的上游、中游下游河水颜色、沉积物对沿河农业的影响,沿岸群众的放映、污染物的调查,并讨论探讨治理的方法,真切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不仅是环保教育,重要的是对乡土地理环境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把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联系。通过本乡本土的具体事例,进行生动的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从而正确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把本土的小环境与区域的乃至全国的大环境联系起来,可加深学生对国情的认识。

乡土地理教学能突出经济建设意识,使学生树立改变经济面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密切联系本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国情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树立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伟大志向。所以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和加强对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的讲述,一突出国情教育中的经济建设意识,使学生从小就关系当地的经济建设情况。增加补充一些本地经济建设的远景规划,以及经济建设成就的内容。例如:让学生突出南阳月季的种植栽培情况,参观周围的养殖中心,使学生从小接受科教兴农的思想。通过学生家庭蔬菜的生产销售情况,体会市场供需矛盾,从而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突出经济建设意识的教育是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突出抓好这一点,可使今天的学生将来积极参与家乡的宏伟规划,建设美好的未来,为振兴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五

(一)教材编写。

我国最开始编写地理教材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地理要素,把这些相关的地理要素并列编排在一起就完成了地理教材的编写。教材只是对乡土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简单的介绍,图像数量比较少,多是文字描述。就算配有图片,图片形式也比较单一。教学栏目的设置主要是以作业练习为主,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功能。90年代后,乡土地理教材编写有所改进,在编排体系上更加完善,侧重各要素素材并加以提炼。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旅游和环境保护知识。教材配图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丰富了图片呈现方式,比如说新增了地图、景观图和示意图和统计图,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以后,乡土地理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在编排体系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地理教材的编写可以结合地理要素并列式和地理特征标题式,混合式类型等多种编排方式。在内容选择上,更加简洁突出了地区地貌的特征。这样的教材反应了乡土时代鲜明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二)实践活动。

随着地理教材编写活动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在普通的地理教材大纲就明确规定:要重视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但是在80年代,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只有少数的学校可以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大部分的学校都只能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师只能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技术也有所提高,在实践内容上也增加了家乡知识、实践基地的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乡土人文地理教学水平。进入21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开展方式方面也有了重大的改变。各个学校有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可以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地理实践活动,比如在临沂市,可以开展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观察的形式深入地理实践,然后结合图表、论文的方式展现调查结果,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地理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型的比赛活动。比如在临沂当地中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论文比赛、演讲比赛和地理晚会活动。不仅结合了地理学科和乡土地理的特点,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策略。

乡土地理教材应该有乡土气息,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社会的最新资料来编写,并且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学编写要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智力的技能发展的要求。在教材呈现方式上,要注重优化性,极大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构建开放性的教材呈现方式。文字部分应该做到尽量简洁,多用图片和统计图表,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还可以采取漫画和示意图的方式,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二)丰富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地理勘测和探索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到科技管,博物馆和气象站去参观学习。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布置研究的课题,比如大气环境研究、水环境研究、固体废物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地区的地质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他们对家乡的环境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实现灵活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教学,乡土地理教学活动应该是全方面的,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应该加强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在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局限于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方面。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注重教学的实践和课程的实践,采取课程实施者的角度来探索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法。

三、结束语。

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方面,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创建一种结合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的独具特色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乡土地理教学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六

1.通过野外观察、调查,使学生了解本地区东北部的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为以后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条件。

2.观察、调查乡村农民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从事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乡土,建设祖国,向自然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二、活动范围。

本县2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小区域(明确四至界限),可确定七个观察点。各观察点活动内容:

第一观察点:认识位置,了解活动范围,熟悉本区的地图,确定方向,制定路线图。

第二观察点:了解本区内山丘的成因,描述其形状,访问地名的来源,认识石英岩、砂岩、页岩等几种岩石,采集有关标本。

第三观察点:了解几种地形形态(山顶、山坡、鞍部台地、丘陵),观察地形对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的影响,认识白皮松、马尾松、洋槐、杉木等几种树木,采集有关标本。

第四观察点:了解本区地形形成和利用,观察本区农业的特点以及和市内的经济联系。

第五观察点:了解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分析地层剖面。

第六观察点:了解本区煤矿的生成,认识沉积岩的特征,采集有关标本。

第七观察点:认识本区土壤类型,了解作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农民利用自然与自然斗争的实例。

三、组织领导。

由地理教师领队,聘请生物教师和班主任参加指导,把参加乡土地理研究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同一观察、调查之中,分别有重点的研究一两项内容。

四、工作安排。

1.指导教师要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学习。并且到野外观察点做好预习工作。

2.指导教师向学生作有关乡土地理研究问题的业务报告。

3.每三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三小时左右。以上七个观察点的活动,分五次进行。必要的访问,可在观察、调查过程中结合进行。

4.根据实地活动的收获,写成乡土地理研究书面报告。

五、成果处理。

1.在全校一定范围内,由学生作乡土地理研究的口头报告。

2.在讲授本县地理时,应用乡土地理研究成果,充实关于本县地理的教学内容。

乡土地理小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七

濮阳乡土地理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地理学派之一,以濮阳为中心,以周制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区域发展规律。通过学习濮阳乡土地理,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地理状况与历史文化,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启发。本文将从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研究内容以及乡土地理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是了解和研究乡村地理环境的学科,它主要关注自然和人文地理问题,旨在探求地理状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乡土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和植被,还要了解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对地理状况的影响。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我认识到地理不仅仅是自然的研究,更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学习乡土地理的方法是全面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与地理背景。通过阅读地理书籍、参观人文地理景点以及与当地人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乡土地理。在我学习濮阳乡土地理时,我走访了濮阳的农田、村庄和历史文化遗址,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的资源、产业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我交流时,我听到了不少农民的故事,了解到他们是如何依靠土地获得生活来源的。学习乡土地理不仅要依靠书本知识,还需要实地感受与人文交流,才能真正体会到地理学的魅力。

第三,乡土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农田、山川和水流等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例如,庄稼能否种植得好,取决于土壤肥沃程度及水源供应情况。人文地理则主要研究人类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农民的聚居地选择与历史遗迹的分布相关,说明他们在选择农田时会考虑到历史文化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实地考察,我了解到了乡土地理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结果。

最后,乡土地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乡土地理的研究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了解土地的资源与优势,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乡土地理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乡村环境与文化。通过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与优势,可以保护农田生态,传承乡村文化。最后,乡土地理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

总之,乡土地理是一门研究乡村地理环境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乡土地理,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地理状况与历史文化,也明白了地理不仅仅是自然的研究,更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乡土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和人文交流,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目的地的地理背景。乡土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只有了解这两点,才能真正了解乡土地理的内涵。乡土地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还可以促进乡村环境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关范文推荐

    简笔画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6篇)

    通过撰写教学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深入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

    耐克广告策划方案大全(22篇)

    策划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措施,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策划方案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不要过于精美,但使用的纸张

    植物学实践课心得(模板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案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写作。

    足球的书籍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是我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阅读后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摘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此书收录了史铁生的部分代表作,包括12篇小说和2篇

    简历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24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参加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职业之路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所经历的事物、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得,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

    保理实训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3篇)

    心得体会是宝贵的经验积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我。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实训报告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

    校车安全员管理制度(热门18篇)

    规章制度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规章制度,下面是一些规章制度的书写要点和注意事项。1、学校车辆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等由

    行政前台转正自我鉴定(优秀16篇)

    通过转正自我鉴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岗位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下是一些转正自我鉴定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进入酒店,有一段培训期。主要学的是

    大学生对冬奥会的体会(热门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让我们有更好的目标和方向。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些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