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影墨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

四年级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四年级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一

思南县塘头小学任雪梅。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

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能根据需要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运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

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结合日常生活中天气现象设置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观察发现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归纳来整理数据,认识并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方格纸上)。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将提前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四、说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直尺,彩笔等。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计意图:通过一则天气预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

1、创设情境。

师生进行关于天气情况的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表示各种天气的图形符。

号。

2、问题导入。

(二)、归纳运用、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因为数据整理的方法、表示数据的方法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采用小组交流,以引起知识的再现,使学生运用自如。)。

1、整理数据。

如何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1)、小组交流统计的方法。

(2)、小组合作进行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评价。(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认识画“正”字法统计,比较简便。)。

2、表示数据。

如何才能清楚的把统计的数据表示出来呢?(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利用投影展示)。

3、分析数据。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那种表示更清楚?(小组进行讨论)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说明理由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三是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与统计表中的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4、小结: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搜集的数据,并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5、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及特点:(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

图的结构特点,为以后不在统计方格纸上作图作准备。)。

进一步观察,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1)统计方格纸上画出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这里应注明统计的项目名称。

(3)在纵轴上,一个代表一个单位表示数量。

(4)条形统计图一般是有标题、制图日起、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的。

(5)、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三)、归纳梳理、系统整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从而发现在已有的知识上自己的心得,获得成就感,促进学习。)。

(四)、知识升华:

1、导学案上的习题。(正字法)。

2、试着完成ppt上的习题,展示评价。(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3、95页的做一做,统计本班同学的出生月份。(让同学们经历)。

(五)、能力提升:

通过每个小组本节课的表现得分,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交一副作业。(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二

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承前启后链。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三

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四

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激趣引入:。

抢答题:地球上长的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抢答,猜测长颈鹿的身高)。

出示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数。

1.读出下面各数。

23470933110000389500.7。

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十、百、千……)。

3.导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熊二顺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吗,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观察教材第34页例2的主题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板书1.8、5.63、12.378)。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这些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小结:像1.8、5.63、12.37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些小数都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学生交流讨论:。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五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六

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七

>三、反馈矫正

第96页试一试:

第97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97页练一练的第3题,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选两题进行板演。

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新知。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八

例1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九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主题图练习本。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练习一第1、2、5题。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1、媒体演示复习题。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1、学习例3。

(1)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

(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练习一第6、7题。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难重点:四则运算顺序。

教具:挂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42+6×(12–4)=。

2.42+6×12–4=。

总结四则运算。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4、教具准备。

5、教学过程。

1、出示口算卡片。

0+50=0×135=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

(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0÷0=□。

(2)引发思考。

(3)小组交流。

(4)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1)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2)分组探究。

(3)交流反馈。

0+8=22+17×0=0+7+7=。

3300÷25=1320×500÷250。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

本组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1. 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时:13课时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一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二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你还记得怎样做吗,让我们来看这些题,争做“快乐速算小蜜蜂”。

1、出示题目。

23+15=48+32=30+57=。

19+43=36+27=27+33=。

64+29=75+16=76—23=。

98—74=60—18=51—26=。

95—27=84—57=49—16=。

2、回顾方法。

以第一组为例,请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3、全班汇报。

以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为准,评选出“快乐速算小蜜蜂”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在列表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节课知识,将为学习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1、本节课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例题从三个小朋友买相同笔记本的信息,分两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条件并进行整理,通过呈现表格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随后学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第二个问题。

2、在练习中安排了与例题结构相同的实际问题,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有大部分同学想不到方法,要从小明的信息算出单价,再用除法求出小军能买多少本。这是本节课的障外点。

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收集并整理信息,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四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多了2人。设男生x人_y人。方程如何表示?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多2人且男——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_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象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x+y=200,

2x—3=7,3x+4y=3。

y+z=5,x=y+10,

2y+1=5,4x—y2=2。

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x=1;x=—2;x=;—x=。

y=0;y=2;y=1;y=。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x+y=0的解。

2x+3y=2。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x=0是方程组x—b=y的解,求a,b的值。

y=0。55x+2a=2y。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3x+y=8的解。

2x+3y=10。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炼方法:列表尝试法。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概念,列表尝试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作业本。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根据数的位值原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概括并掌握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无关,运用概括出的方法灵活、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卡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解决措施 在情景设置上,通过实体的比较,创设两个身高明显的人在一起比较的情景,让学生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发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概述。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运动会图片

提问:哪组参赛人数比较多?哪组比较少?

你是怎么比较的?

回顾整数的大小比较

1、教学例5

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运动会上的跳远决赛成绩单。当然

还有一名选手的成绩没有发过来。

他们的跳远成绩都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大家以前后桌为一个学习小组,说一说,暂时谁是第一名?你是怎么比较的?

汇报:生1:发现李明远跳的最远。我先比较的整数部分,他的跳远成绩整数部分是3其他两个都是2.

师:你们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王鹏飞第二,我是比较的十分位上的数。

(板书: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师:为什么要比较十分位呢?

生: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

师:另外一名选手的成绩出来了:赵立东:2.88米

谁是第三名?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我比较了百分位。

师:还有谁是这么想的?举手我看看。

(板书: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师:现在给这四名选手的成绩排一下名次。谁来说一下?

师:老师有个问题: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呢?

生:那就比较千分位。

师:千分位也相同呢?

生:就比较万分位。

师: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知识梳理:

师:我们梳理一下小数的大小是如何比较的。谁愿意说一说?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师: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从(课件)最( )为比起。

老师还有个问题:(课件)0.0990.9

0.09990.9

师:谁判断一下,哪种说法正确?

(课件)1、数位多的小数就大。( )

2、数位多的整数就大。( )

课件:(请大家坐正!先不要动,请仔细阅读:轻轻地把书翻到第42页,做第7题,谁先做完谁坐好,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轻轻地,开始!)(打开展台)

1、小考一下:(教材42页:7)

2、解决问题:你想买什么?你决的到哪去买更便宜一些?(8题)

3、按照他们的体重给他们排排序。

4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借助教材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动态画面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远的成绩排列名次。由此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地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整节课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地学习。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六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课后反思: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七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104~11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数据描述方法---折线统计图,结合具体实例,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了探索和尝试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体会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要点与程序。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反映数据的本质及规律。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过程与方法: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重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1.读懂图意。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三、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教学难点:

一、复习导入。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三、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十九

一、词语。

《元日》岁:年。除:去掉。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桃符:春联。

《江雪》绝:绝迹,不存在。径:道路。踪:踪迹。灭:没有。孤:孤零零。舟:小船。翁:老人。

《元日》诗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每年春节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江雪》诗意:所有的山上都没有飞鸟的踪影,一片洁白。所有的道路上都没有行人,一片沉寂。江面的一叶孤舟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二、课文内容。

1.《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首诗描绘了新春佳节,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整首诗寄托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情感。诗的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辞旧迎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写到了春节这一天的风俗: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2.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时,你想到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江雪》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大雪纷飞,孤独渔翁寒江独钓的情景。作者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作者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情感。

4.《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画的背景。让人感受到雪天的寂静清冷和凄凉,后两句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5.《江雪》诗中描绘雪景的句子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你积累的词语来概括这雪景,如大雪纷飞、漫天雪花、鹅毛大雪。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词是“孤舟”和“独钓”,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诗人孤独和不屈的心情。

6.古人常说“诗中有画”。请把《江雪》中描绘的情境想象成一幅画,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这是隆冬的时节,寒风凛冽,大雪铺天盖地,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所有山岭都没有了鸟儿飞翔的影子,所有小路上也都没有了行人的足迹。这时,只见寒冷的江面上,孤单单地漂着一条小渔船,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垂钓。

三、拓展。

2.本学期,我们随课本瞻仰了宽广壮观的广场;了解了奇特美丽、天下闻名的泉城;游览了神奇美丽、充满诗情画意的九寨沟;欣赏了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诗情;领略了洁白晶莹、千姿百态的雾凇奇观……真是开卷有益啊!

练习7。

1.对对子。

细雨对和风桃红对柳绿地北对天南蓝天对白云(碧水)辞对贺。

神州对大地海角对天涯雨雪对风霜春风对秋雨漫山对遍野。

旧岁对新年鸟语对花香明月对清风舒眉对开口山光对水色。

绿柳对红桃和风对细雨地北对天南虎啸对龙吟古木参天对雪峰插云。

秋雨潇潇对春风徐徐风绿千条柳对雨红万朵花风扶千条柳对雨润万朵花。

门对千根竹对家藏万卷书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2.与新春有关的成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吉星高照万事如意。

3.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四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七单元范文(20篇)篇二十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机动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体会的例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

    最优春节元宵节心得(案例16篇)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团圆和祈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思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2

    热门用餐体验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这里有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用餐体验,是指在用餐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

    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责任书(汇总20篇)

    生产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还包括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下面是一些关于员工培训和激励措施的案例,可以借鉴到我们的生产管理中。为全面落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最新科技馆调研报告格式(通用23篇)

    调研报告是为了提供决策参考和问题解决方案而编写的重要文献资料。在阅读调研报告范文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写出更优秀的报告。省委十一届二次和

    最热迎新生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动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思想深度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我院

    最优商务谈判磋商心得(通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小编整理了一些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本学期学习了商务谈判课程,对于我们电商

    实用校园危机事件心得体会范文(20篇)

    每一次心得体会的写作都是一次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专业物流公司工作计划建议(汇总21篇)

    公司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公司总结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和避免犯错。20_年是实现公司跨越

    热门农村大棚申请书(汇总15篇)

    在申请书的主体部分,要充分阐述自己的背景、能力和经历,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更多申请书,以下是一些范文可以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