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精选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笔尘2023年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精选8篇)

辞职报告能够帮助公司及时了解我的决定,并为公司找到合适的人选进行接替和过渡。希望以下这些开题报告的实例可以为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方法。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一

王玲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北京100016)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训练与提高职业技能,还应注重发展与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追求培养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利用诗歌语言的优势作为语言输入材料进行教学,创设审美体验活动,既有利于提高改善高职英语听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听力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增强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育,也使高职的听力课堂具有了人文性目标与语言输入的工具性目标独自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听力课堂;诗歌输入;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王玲(1960-),女,山东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tesol教学法。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性、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第一线劳动者和工作者。能力培养应该不仅是训练与提高某种职业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教育以人为本,以艺术熏陶人的心灵,培养高级的审美心理,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激活人的创造性,因而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关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鉴赏能力、生活积极性、社会责任心。高职英语听力课堂引进英语诗歌作为语言输入材料进行教学既易于使听力课堂生动有趣,便于学生学习语言,掌握听力技能,易于课堂进行美感体验,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精神境界、丰富思想,发展健全的人格,在提高改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工具性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听力课程的人文素质内涵,实现人文性教育目标。

二、问题与探究

高职学生经历初高中阶段学习,饱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磨炼,饱受英语教学语言知识的传授,养成从英语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到课文的学习习惯,养成对待英语学习的习惯思维方式,既注重所谓的应试技巧、语言点和考点的工具性目标,忽视语言的审美品鉴和情感体验的人文性目标,而在实际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底,部分学生并没有牢固掌握英语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的基础知识,又因为在英语学习上遭受挫折失败,失去兴趣,积极情感体验不足,形成了消极态度,对功课学习不投入,应付了事。听力课程更是高职英语教与学的难项。听力水平有限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情趣。

高职听力课堂作为英语非母语环境下的学习成为语言输入主渠道。现行高职听力教材围绕日常生活、文化、学习、工作、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主题展开教学,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了涉猎广泛的口语和实用语料,文学和诗歌语料已罕见其中。回顾我国传统英语课堂历来重视英语文学与诗歌的教学经验,以及我**语教学更有幼童咿呀学语就背诵唐诗宋词的传统,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诗歌作为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有效途径仍应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将诗歌语料作为语言输入创设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也使高职的听力课堂具有了独自的教学特色,而这个教学特色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而发展的。听得懂才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才能说得出,才能增进沟通与交流,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乐趣和工作意义。

三、诗歌作为听力教学语言输入的优势与意义

英语诗歌创作繁荣,绚丽多彩,充满了意境美和韵律美。讴歌真、善、美,表达诗人美好情感的优美诗歌作品蕴藏着可供听力课堂使用的丰富的语言输入材料,同时语言输入研究及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提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不断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因此开发利用诗歌作为听力课堂语料解决语言输入问题应该成为上好英语听力课的有效策略之一。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人类对语言的习得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理解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同时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因此听力课堂注重语言材料易于学生理解,将有利于学生顺利学习语言,而诗歌的语言特点使之能够作为听力课堂语料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当代心理学揭示语言学习涉及复杂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等。诗或有感而发,或借景抒情,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同时英语诗歌富有的音乐感为学生听力操练过程提供了多层面的美感体验。诗歌正是通过讲究节奏韵律来表达人类无穷的微妙情感,而诗意的词汇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从大声咏读《seasons》中的简单诗句springisgreen,summerisbright,autumnisgold,winteriswhite,到反复聆听体验英国女诗人marycoleridge的小诗《slowly》,英国抒情诗人雪莱的短诗,体味简单的诗句所能表达的深刻寓意。听力课堂利用诗歌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操练,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活动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人文情怀从而实现诗歌作为高职听力教学的人文性目标与语言输入的工具性目标。

四、诗歌作为听力课堂语言输入的教学策略

高职听力教学作为一种输入性技能的教学,为诗歌作为听力语料输入提供了可实际操作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十三首配乐短诗歌,在聆听的同时教给学生基本英语诗歌的格律、压韵、音步等基本知识,提示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同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加强语言输入,通过听读模仿,通过“美读”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改变传统的听力课以单一的语言输入为主,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的模式。

诗歌语言凝练隽永,是文学中的精华。英语诗歌富有押韵,有头韵(alliteration)、尾韵(endrhyme)和中间韵或腹韵(internalrhyme)。英语诗歌的音韵、节奏和格律韵式构成了诗歌语言富有音乐性。诗歌的朗读清晰准确,娓娓有声,通过反复聆听吟咏作为语言操练的感知阶段,有助于学生学习发音吐字,产生语感,丰富听力课语音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如设计从单词的轻重音节练习到英诗的抑扬格、扬抑格等基本音步的听读模仿,使学生体味节拍节奏、格律特征,产生节奏韵律及诗歌音乐性的美感体验。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语音体貌,达到正确发音单词,理顺语音语调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根据读音安排学生竞赛说出或写出单词的课堂活动或练习,或进行完型填空选词练习有助于语音知识习得和词汇习得,建立语音与词义之间敏捷的条件反射机制,即第二种反射机制,如选用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spring》。该诗以儿童的口吻写出,反映了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受,诗行由片语和短句组成,注意押韵和反复,轻松自然,朗朗上口,又意象鲜明、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课堂教学效果生动活泼。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听前、听中、听后活动更可设计为情感体验的活动,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韵转化为感情的体验,如听前可设计字、词、短语、诗句配对画练习,听中进行选词造句,跟读练习,跟读模仿语音、语调、语气、语句的抑扬顿挫,听后朗读背诵。朗读不仅有利于语音的训练,带感情的读诗练习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课堂教学选用富含情趣、哲理、魅力,需要细细品位的诗歌更易于满足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结语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提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不断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促进语言习得发生的基础,而诗歌因其语言的优势易于满足这个要求,同时诗歌教学赋予听力课堂特有的情趣和微妙色彩,运用诗歌作为高职听力课堂的语料易于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教育活动是主体性活动”,丰富“教学过程的人文意义”,因此开发利用诗歌作为听力课堂语料解决语言输入问题和实现人文性教育目标应该成为高职英语听力课的有效策略之一。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及学生特征,课程教学应更全面、完整,更现实地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将大多面对未来单调、重复、枯燥为特点的工作岗位。这样的岗位特点更要求工作者能够产生工作的兴趣和动力,从中发现工作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岗位特点更需要实干敬业的品质和灵活创新的精神。创设高职听力课堂诗歌作为语言输入的教学蕴含丰富的语言文学与审美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高级情感反应,有利于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以美好的情操应对现实,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

参考文献:

[1]张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4(19):9-12.

[2]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3]刘秀珍。高中英语教材中诗歌选材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4]姚远勇。情感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5]陶家忠。有效的中学英语听力理解教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谢芸。背诵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8]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二

摘要: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激发实验兴趣、引导学生倾听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教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有些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自己是观众,毫不理会教师和同学是怎样去研究的,有些学生会把实验仪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把探究的机会留给自己,并没有与同学合作的意识。这些现状使得很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手创造能力更是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通过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才能自律。因此,教师只有准备好每一个实验,才能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和心理;只有狠抓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科学课实验中,应该让每组同学都能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正因为学生的见解未必是全面、有效的,在头脑风暴和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才能集思广益,对信息进行适时的整理、修正,步步向真理逼近。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如在第三单元“宇宙”《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肯下功夫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想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自我管理,科学课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具学具的准备,还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只有这样,科学课堂才能灵动起来,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才能形成自我管理意识,教师也才能更加体会到教育教学的快乐。

二、通过引导学生倾听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学生终归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要研究的问题,无不体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现在的科学课上往往出现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人无所事事的情况。小组合作探究时,一组学生的代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当被老师和同学否定后,下一组代表上来还会重复上一组的错误,第三组亦然。尤其是观察、实验后的汇报阶段,很多孩子只关心自己组的结果,而不愿听其他组的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教师主导作用更多的应体现在引导学生的倾听上,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之中去,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教师要静下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同时还应做出敏感的对应。教师要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好习惯。教师可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我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我说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评价:你很会倾听,你真有礼貌,这么尊重老师,老师要谢谢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通过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现在的学生多少都能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他们对交流的原则、交往的技巧、交往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等知识还没有足够的掌握,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出个别学生同本班级、本年级的同学合不来、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些都是学生在自我管理上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起可操作的学生自我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定期考核和奖励。评价可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保证过程与结果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为改进和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可采取激励手段,以保证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充分信任,大胆放手,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实现学生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从强制管理向自觉执行管理的转变,从接受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变。学生离不开管理,在发挥教师管理主导性的基础上,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摸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努力挖掘学生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总结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修改和细化。在学生自我管理实践中,教师还应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在方法上不断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三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让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目标也发生改变。将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体系,是完善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体现科学学科的特色,让小学生找到思维扩展的平台。实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开创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

小学科学;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培养;条件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给小学科学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开始反思,通过科学学习,小学生们到底能不能爱上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科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促进科学课堂培养创新精神作用的发挥,仍然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去思考。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困难

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师所利用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个人学习心态,都影响着其创新精神的形成。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困难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死板

科学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着小学生习得科学知识的心态与情绪。只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需要和谐课堂氛围的支持。但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科学学科的特色,一直利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本班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让科学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过多的讲解,剥夺了小学生互动的权利,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死板,不利于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二)课堂探究学习的条件不足

探究学习,是科学知识习得的正确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组织小学生对未知的科学知识进行探究,是体现小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但许多小学科学教师并不认可探究教学手段,认为小学生什么也不懂,将课堂交给小学生,只会让课堂变得混乱无序。教师没有给小学生提供探究科学知识的时间与空间,没有给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无法达成。

(三)科学课堂实践性有限

小学科学课本上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是静态的。科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是无限的、动态的。只有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大多数科学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实践活动在科学课堂中的引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不同,不利于小学生内化科学知识,也限制了小学生思维的进步。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解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科学学习环境,培养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重视个人民主意识的建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民主视为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给小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小学生表达与发言。教师不要将自己视为课堂的权威,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无论学生的科学成绩好与坏,教师都要认可学生的个性化想法,鼓励学生。其次,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要重视课堂互动对教学活动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并利用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像在讲解有关于观察植物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牵牛花。教师可以就牵牛花的外形与学生沟通,说一说牵牛花像什么。一些学生说像喇叭,一些学生说像帽子,还有学生说像垃圾筒的盖子。用合理互动营造和谐的科学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二)提供良好的探究学习条件,培养创新精神

重视探究学习条件的创设,给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奠定好基础,需要教师认可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好奇心,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是创新精神形成的前提。小学生对每一种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才能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小学生的好奇心。像在讲解指南针知识时,教师可以玩转圈指南方的游戏。教师让学生每人说一个自己想要挑战的圈数,转圈之后提问“哪面是南?”的问题,回答正确则挑战成功,反之,失败。当许多小学生失败之后,教师可以用指南针挑战小学生认为不可能的圈数,成功答出哪面是南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小学生投入到指南针知识的探究中去。

(三)引入更多实践学习内容,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知识来自于生活中,小学科学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需要重视实践学习内容的引入,让小学生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奇妙的现象。实践内容是最有力的科学证据,能够促进小学生科学学习意识的坚定与开发新科学知识兴趣的提高。像在讲解各种各样的蘑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采蘑菇实践活动。将科学课堂设于真实的大自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发散思维,建立创新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教学内容与活动,对小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体现科学学科特色的关键。只有小学生建立创新意识,能够在科学课堂或者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发明一些新奇之物,才能让小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放。给小学生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是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2]武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陈晟明.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09:66.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四

师:请大家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生1:我想问问大家,“食粮”是什么意思?

生2:“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

生1:那书上为什么不用“粮食”。

师:是呀,我们习惯上都说粮食的,书上为什么偏偏用了个不常用的呢?

(短暂的沉默,学生在思考。)

生:也许,随便用哪个都可以,他们的意思都一样。

(有同学随声附和,也有的没说话,总之没有反对的声音,也许,他们真发现不了什么。

师:读一读这首诗歌,再把食粮换成粮食,比较着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同学们边读,边讨论。)

生1:我发现了,用粮食要不好听,用食粮要顺得多。

师:真的吗?大家都试试。

(叽叽喳喳,学生都在比较读。片刻,他们都兴奋了。)

生1:老师,真的是这样的。

生2:老师,我发现了,食粮的粮韵母是ang,其它句号前的字韵母也是ang。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

(学生大声读着句号前的词语:织网忙,运食粮,果然如此,教室里一片欢呼。)

师:你们真了不起,在诗歌中,为了读起来琅琅上口,句号前的字韵母都一样,这就叫压韵。

【评析】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上述教学片断中,这一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案中没有设计好的,教师也并不准备告诉学生“压韵”这一知识,纯粹是由学生的质疑而生成的。这里,教师并没有按照教案预设继续上课,而是改变教学流程,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诗歌的“压韵”,生成了无法预设的精彩。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五

科学自主探索实验

我提出的问题一:能给枯叶“刷牙”吗?

问题二:枯叶真的能像牙齿那样刷吗?

我的猜测一:应该能给叶刷牙。

猜测二:不能,因为枯叶不像牙齿那样坚硬,所以不能像牙齿那样刷树叶。

实验材料:烧杯,矿泉水,塑料纸,餐巾纸,几种大小和颜色不同的枯叶和牙刷。

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刷树叶时不要太用力。烧杯中倒入的水不要太满。实验过程:将矿泉水倒入烧杯中,把塑料纸铺在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塑料纸上。先把牙刷和枯叶都放在水里浸泡,过一分钟后,将两样物品拿出。接着手握牙刷使用一半的力气开始刷枯叶,一面刷完,来回十次换一面。(枯叶的根部开始刷上下刷)。重复刷枯叶的动作,直至有变化。

实验结果:枯叶被刷得透明了。

我完成实验的结论一:是能够给枯叶刷牙的。

我的结论二:枯叶绝不能像牙齿那样刷。

我发现:被刷过的枯叶与没被刷过的枯叶,手感完全不一样。

原理:枯叶就犹如食物,既然食物在水里泡久了,会糊掉,这样子吃起来也比较容易。而生的食物就比较硬,嚼起来就十分困难。枯叶也是这样,所以泡的越久越容易给他刷牙,而一摘下来就刷,则十分困难。

我的收获:大自然的生物千姿百态,科学探索,就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种种新的想法。我们只要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丽,才会更加了解大自然,更加晓得大自然美的所在。

科学探索员:庞皓铭

作者|五年级庞皓铭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六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独立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用于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科学“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科学教学中不仅对当前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了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外,还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自我完善意识,成为主动地、创造性的进行认识的实践主体.

二、初中科学“自主学习”的教学基本结构

课前预习所学内容,以便让学生有针对性去看书,发现问题后在课堂上进行解决问题,认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和论证、评估等程序进行探究,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动脑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重点难点知识,并且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疑问;通过做课外实验,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获得对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三、初中科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的特征

1.自主性.这是“自主学习”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体会科学原理并应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科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2.民主性.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味讲授,而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创新性.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四、开展初中科学“自主学习”教学的基本策略

1.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就是教师要树立学生作为主体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构建主体的过程.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对于科学原理、规律,别人是无法代替学生来构建的,并且只能由学生自己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所以,不能把学生简单地看作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同时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真正做到教学相长.2.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实施科学“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实验中”的形式体代替只有老师“纸上谈兵”或只有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干听不能动的“独角戏”的模式,让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科学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3.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进入科学的“境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另外,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科学的动机.4.要解决那种死板单一的讲授,这是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用双眼去观察,用双手去实验,用大脑去思考,用嘴去讨论交流,用身心去自我实现,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要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学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我们务必研究新形势下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学生开始接触科学时就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最终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杨桂云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孔浦中学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七

周小华

(浙江省兰溪市横溪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科学是学生将来学好物理化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起到较好的承接作用,由此可见,该门学科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初中科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就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科学;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

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这一门学科自身的要求

对于科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科学所研究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也较广,不管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地理,科学都有所涉及。科学所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奥秘,揭示的是自然科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科学,真正研究透彻科学,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所涉及的东西较多,仅仅是教师课堂上讲课,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的知识也就有限,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才能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满足自己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求。

2.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课上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一般是被动的,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然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科学学科来说,是不适用的,科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只是依靠教师讲解,那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学生是在教师的强迫下进行学习还是自主地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独立地学习,才能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1.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该门学科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深入地去研究,主动地去学习。在科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不断地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关科学的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另外,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有效地启发学生,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科学中出现的常见现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踏实地学习,步步为营,不断地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科学知识。

2.适当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与学生一个是主角,一个是配角,在这样的关系下,学生对于教师有着敬畏的心理,不敢靠近,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也都是教师一手安排,学生毫无自由可言。针对科学这门课程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形成依赖心理,往往只有在教师布置了任务的情况下,才进行学习,而自己却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懒于思考,坐等教师公布问题的答案和结论。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适当地转变课堂角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当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的角色不只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坐在下面,听“小教师”精彩的演讲。另外,教师也可以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探讨科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敢靠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也就更爱思考,更爱学习,对于科学这门学科,学起来也就乐此不疲,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酸碱性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在讲台上用试纸测试物质的ph值,确定其酸碱性,让学生自己当教师进行展示,学生记得会更加深刻。

3.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设置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有激励,才有动力,在科学教学中,只有适当地采取激励的手段,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否获得相应的激励,要根据相应的评分标准确定,为此,教师要规定全面的评分标准,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还要有学生平时在科学课堂上的表现,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来确定学生的分数,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并且对于课堂上积极发言,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让学生你追我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奖励和表扬,这样一来,就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促进小组合作,让学生自由探讨

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可以将学生的特长、性格、学习成绩等进行总结,把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安排能力强和弱的学生,让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同时,带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任命一位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小组组长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由小组长带着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小组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分配任务,对于组长来说,我们要挑选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能力,担负起组长的责任,这样一来,和学生交流方便,既帮助较差的学生,又减轻了老师的压力。比如,在学习温度计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组长做好任务的分配,由一位学生负责解决“温度计的结构”问题,一位学生负责解决“温度计的原理”问题,一位同学负责解决“温度计正确使用”问题,一位学生负责解决“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的问题,这样,发挥团队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对于该能力的培养,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地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相信,在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汪靖霞。初中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

中学生探索研究报告篇八

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积极探讨高职环境监察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是:以面向城乡环境监督执法第一线和企业环境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符合职业资格的标准整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

作者:阮亚男曾爱斌陶星名作者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刊名:陕西教育(高教)英文刊名:shaanxijiaoyu(gaojiao)年,卷(期):2009“”(11)分类号:g关键词:环境监察项目化教学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