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升本的语文难吗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复习资料(通用10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专升本的语文难吗 成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复习资料(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学习要点

1、分析本诗以作者感情变化安排结构层次的`特点。

本诗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层次的。第一层是前四句。显示了作者遭到排挤后的苦闷,悲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层。以自然环境的险恶,来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七八句为第三层,借吕尙,伊尹的故事,来劝慰鼓励自己。心情由苦闷转为开朗。九十两句为第四层,由幻想回到现实,再次显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激愤。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的豪迈的诗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

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3、分析比兴句的作用。

以渡黄河,登太行来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艰难。

4、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吕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悫的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5、本诗的结构安排的方式。

是以诗人感情变化发展来安排的。

6、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作用。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细节描写。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4.“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

b.契柯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

9.《国殇》选自()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国语》

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三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录取。

成人高考层次有:高达专、高达本、专升本。录取入学后的学习形式包括函授、业余和脱产三种学习形式,以前两种形式为主,脱产学习只有极少数成人高校。

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有两大类型:

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四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程颐、朱熹把《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代表,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庄子和老子是道家说派的代表人。

3.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其代表作《离骚》表现了其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下列属于屈原特征的: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浪漫主义。5.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为老庄。

6.下列属于庄子特点是: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采用寓言,善用比喻,浪漫主义。

7.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风格平淡自然。

8.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李斯《谏逐客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9.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散文自然畅达,行云流水。其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10.张孝祥词多以抗金为主旨,其上继东坡、下开稼轩,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

1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12.《战国策》是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其特点是:文笔恣肆,论事透辟,语言流畅,写人传神,寓言故事,比喻。

13.曹操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表达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14.南宋爱国诗人是陆游、爱国词人是辛弃疾。“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5.王安石散文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梁启超是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倡导者。16.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主要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1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删定,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共有一百五十篇,颂为宗庙祭祀之诗。

18.下列属于《诗经》特点的是: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体式。

20.高适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21.王昌龄在盛唐诗坛名声卓著,与高适、岑参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22.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称为诗史。

23.李煜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一味沉溺于男女情爱的藩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4.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

25.《古诗十九首》被编《文选》中,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26.李白的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词采瑰丽,风格飘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9.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其后期词多写个人身世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30.茅盾第一部小说《幻灭》,文学研究会成员,其小说著作有《烛》、《虹》、《子夜》、《腐蚀》。剧本《清明前后》。《沙滩上的脚印》(茅盾)

31.巴金《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等小说。《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散文集。

32.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

33.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与王慎中、唐顺之等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推崇唐宋八大家。(《项脊轩志》,归有光)

34.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35.戴望舒《雨巷》、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张洁《拣麦穗》。

36.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3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8.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9.秦观少从苏轼游,其词善写男女想思离别,兼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被奉为婉约派正宗。

4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十二篇,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42.袁宏道主张为文须“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43.方苞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其为文,提倡义法,其弟子刘大櫆、姚鼐皆受其影响,方苞被视为桐城派的创始人。

44.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杂剧作家是马致远。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45.王粲在“建安七子”成就最高,与曹植并称“曹王”。王勃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7.王维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并称王孟。王维又以“诗中有画”著称。

48.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尤善于写羁旅行役之苦。黄庭坚宗法杜甫,风格奇拗瘦硬,在宋代影响很大,与苏轼并称“苏黄”。

49.张岱《西湖七月半》,《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50.《咬文嚼字》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51.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52.《聊斋志异》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法,借谈鬼神,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53.《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54.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55.张天翼《华威先生》,其长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短篇小说《从空虚至充实》,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

56.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有《月牙儿》,短篇小说有《断魂枪》,话剧《茶馆》。其作品充满着地域文化色彩,被称为“京味”十足的“市井文学”。

57.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其长篇小说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短篇有《童年·省年·青年》、《歌萨克》、《舞会以后》,其作品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9.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菲菲小姐》、《绳子的故事》。

60.欧·亨利,美国作家。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和《警察与赞美诗》,其小说诙谐幽默见长,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61.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诗体。五言诗为汉代民间首创。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五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投合)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墟里,村落)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相与还,结伴而归。)

4、用代陶瓦,比屋..皆然。(比屋,所有的房子。)

5、举酒属.客。(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理解,了解)

7、为从者之淹(淹,停留,驻扎)

8、彼实构吾二君(构,使……结怨)

9、倦于事,(倦,忙于

10.约车治装(约,准备。治,整理)

11.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适观,适合观赏,使人得到欢乐)

1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揾,擦试)

13.河内凶.(灾荒)

14.更能消.、几番风雨。(消,经受)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按季节)

16所操.之术(操,采取)

17.具道所以(详细说明理由。具,详细。)

1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恳)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

2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死的人;发,开仓放粮)

21.辟邪说,难壬人。(辟,推除,驳斥)

22.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

23.睹子难穷.也(尽)

24.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2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道)

秋水时.至(按季节)

27.拘.于虚.也(拘束,局限;居住的地方

28.笃.于时(局限)

29.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并列

30..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见识浅陋之人)

31.人卒.九州(遍布

3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攻占,占领;治,安定.............

33..遂.散六国之从(于是

34.功施.到今(延续

3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接纳....

36.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拒绝;帮助

37.强公室,杜.私门(杜绝,堵塞

38.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借给;赠给

39..业.诸侯(名词动用

40损民以益.仇(增加

4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本原

4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捆绑;绳子........

50..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51.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还

52.举.天下之豪杰(全天下

53.夙.遭闵凶(早

54.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少

55.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儿孙,后代..........

56.形影相吊(安慰....

57.刘夙婴.疾病(缠绕

58.猥.以微贱(鄙人,自谦

59.具.表以闻(详细地

60.则刘病日笃(重..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六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

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

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

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

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

(2)女子盼迎娶;

(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

(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

(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

(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四、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铺陈事实,直抒胸臆。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七

《日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曾被无数次搬上舞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日出》考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课文节选自《日出》第二幕。

本文通过对黄省三、潘月亭和李石清性格的刻画,对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真相和罪恶的制度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概括。

黄省三是被银行经理潘月亭裁员的小职员,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他老实善良,体弱胆小,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只知干事,对资本家先前抱有幻想,最后发展为反抗斥责。他被辞退的原因:一是没有后台。二是已被银行榨干了油水。三是只知道安分守己傻干苦干。这是当时那个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结果。后因哀求被打,毒死三个儿女,求死不成,被逼成疯子。黄省三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小职员的苦难生活。作者有意将他穿插在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人们中,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刻揭露了潘月亭这样的剥削者们的享乐生活正是建立在对黄省三之类老实善良的弱者的残酷压榨的基础之上的,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剧本“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主题。

虽然他并不是资本家,只是银行的职员,但是他的思想和性格,完全属于卑劣、冷酷、无情的市侩类型。阴险狡猾的实力小人李石清,他也难逃厄运,儿子病死,自己最后也被潘月亭辞退,成了又一个黄省三,他与黄省三的命运,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这也是当时那个罪恶社会的写照。

银行家,唯利是图,阴险狠毒,压迫剥削银行职员,辞退黄省三便是事实。一“推”、一“拉”、一“滚”足以表现他的性格。

本场人物的语言极具个性化。黄省三性格懦弱、善良,因此他的语言是断断续续,低声乞求,踌躇的。李石清的语言反映了他性格中狠毒阴冷的一面,有居高临下的斥责,也不乏调侃狡黠的排比句式问句。潘月亭本场中说的话不多,他不断地对黄省三喊“滚!”正是其凶残狠毒性格的体现。

曹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人物性格在紧张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乃是《日出》最成功之处。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黄省三和李石清二次大的冲突,第一次是由于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因而来找李石清求情,可是李石清却对黄省三十分冷漠。人物刚一出场,对话仅仅几句,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的冲突就有所凸显。黄省三上场是“胆小地”,说话是“吞吞吐吐的.”“无力的”,只是一味地哀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十分懦弱的。而李石清呢,则是“冷冷地”“烦恶地”对黄省三进行斥责嘲讽,对黄省三的遭遇一点也没有同情之心,从他的话语可见他的冷酷无情。第二次是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第一是“拉洋车”,第二是“到街上要(饭)”,第三是去偷。为了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多次使用潜台词,这样便产生了突出的戏剧效果。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职员,这等于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果然,当黄省三表示自己干不了李石清所说的三件事时,李石清竟然愤愤地说“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这一大段台词,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的思想性格。最后,他竟然让黄省三去跳楼自杀。这两次两人之间大的冲突使人物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化,李石清和黄省三的性格塑造更趋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八

答:专插本(本科插班生考试),有些省份又称专接本,专转本,是专科生“跻身”本科队伍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的“第二次高考”,性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可把第一学历专科更改为本科的唯一途径。

专插本与专升本有所区别,专插本是专科毕业生踏入本科学校深造的其中一种途径,毕业后获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部分专升本属成人教育(专升本有两大类型,统招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和成人教育专升本(成教专升本)。),毕业后获得的是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专套本,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弥补更多的专科生本科段学习需要的空白,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填补专升本的空缺,也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学习时间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本科段的学习。(专套本其实也是一种自考本科与成考本科的套读,第一学历还是大专学历)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九

在备考成人高考《语文》科目过程中,考生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本文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作品赏析(6篇),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本文选自鲁迅杂文《坟》。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分别以1925年5月8日和1925年5月22日发表在《莽原》周刊第三期和第五期上。

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改学文学,决心改造国民精神,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活动,1909年回国,搞教育活动,曾在诗歌中表示求国求民的决心。他在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1936年10月19日逝世。1918年4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他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著作有《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本文是一篇杂文,也称文艺性证论文。鲁迅是杂文的开创者,它的内容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各个方面,写得深刻犀利,既有清晰的逻辑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像投枪和匕首是诗和证论的结合。

本文的中心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复古主义的实质做了深刻的剖析,对封建历史和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做了揭发批判,在彻底否定了现实后,向青年人发出了反帝反封建、****旧社会,建立新时代的号召。

中心论点,有两个中心论点。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于是号召青年创造一个第三样时代。

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呼吁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第一个部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4):由辛亥革命后,生活中钞票的贬值,人心慌乱,而后百姓即又在吃亏之后,安心喜欢的事例,引出一个论题,就是我们即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个层次是(5-11):用引证和例证法论证过去中国的历史是百姓当奴隶的历史,而且从民主心理的角度分析,中国人也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作者指出,对人民来说,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循环。

第三次层次是(12-14):分析论证复古主义者掀起的复古逆流正掩盖着人民当奴隶的事实,于是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给人的地位,给人民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这是第一部分的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次层是(1-3):由生活中鹤见祐辅氏写的《北京的魅力》书中引述的话,指出外国人都在称赞中国的“固有文明”。这里说的“固有文明”指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者引出外国人赞扬中国“固有文明”这个论题是为了指出这种“固有文明”的背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的被奴役被压迫。

第二个层次(4-6):这个层次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封建的等级制,辛亥革命后反动统治把这种等级制演化成为投降内外的等级观念,对国民专横对外国人柔媚。这就揭示了封建社会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和吞食人民的文化基础。

第三个层次(7-9):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揭示被中国“固有文明”掩盖的社会本质,是人民被吃掉的血的事实,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最后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这是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

那么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具有互相联系,对应统一的关系。

第一部分从剖析民族心理出发,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剖析,说明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等级森严的封建的统治。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人民总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奴隶”。人们被奴役的已经麻木不仁,这正是军阀统治、帝国侵略的社会基础。因此鲁迅指出: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古已有之”,更不能神往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他唤醒人们,唤醒青年认识这种严重的现实,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那么如何去创造第三样时代呢?接着第二部分进一步揭露了所谓的文明者和所谓的中国者。提出:只有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才能完成青年的使命,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前后两部分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互为条件的关系。

1.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漫长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这一概括极其确切,“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这两种时代的交替循环,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概括,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本质,体现了他那深隧的历史洞察力,醒人耳目、憾人心魄。

2.理解本文对民族心理的剖析。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对中国民族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他们惟恐做不上奴隶,希望有主子给他们定下奴隶的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轨道,如果这规则稳定不变,则万幸无患,称颂天下太平了,这说明中国几千延续下来的民族心理十分可悲,他们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贴耳,屈服于统治者的暴力之下。作者深刻的揭示了民族心理的奴化性,其目的在于开启明智,唤醒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3.理解鲁迅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函。

这三种时代是指:

这三种时代的内函是什么呢?是这样的: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指下于奴隶的时候,是社会处于战乱时期,百姓比奴隶还不如。(2)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指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可以按奴隶规则生活。(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指百姓摆脱了奴隶地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时代。

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食人实质。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揭露了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实质,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级一级的制驭着,贵吃贱、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这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所以作者尖锐的指出了,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5.理解本文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深刻剖析。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不仅揭露了中国固有的吃人实质,而且对当时中国现状做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人肉的筵宴,但这些筵宴只有阔人才能享用,而大多数穷苦百姓在受冻挨饿,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种严重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正是中国当时现状本质之所在,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这种人肉筵宴将要一至排下去,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安排这种人肉筵宴的厨房,只有毁坏这厨房,才能彻底的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

6.明确本文作者所指出的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第六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本文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文章结论,这就是本文论述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运用反语、暗示、比喻、排比和讽刺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反喻的句子有: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的就叫做“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

暗示的句子有: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轿夫如果能对做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就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

比喻的句子有:把中国比做喻成厨房、筵席。

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性、批判性也表现出鲁迅深沉浑厚的感情,同情人民,针砭时弊,文章确实表现出杂文投枪一样的战斗力。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中心论点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即河伯所想所说。先写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到海边看到海以后,认识到最为天下之美近在已是错误的。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二部分是第二个自然段。即写'海神'北海若的谈话。阐述天下万物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自多,不可自满。

以上两大段还可以各分几个层次。

第一段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写何伯的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到海边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

第二段分为四层。第一层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阐述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第二段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海若阐述海是比河大,但又比天地小,所以不能自多。

第二段第三层从“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通过一系列的类力,阐述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有大小、多少之比,人是很渺小的。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专升本的语文难吗篇十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30~32小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30.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4分)

3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述时间的宝贵?(4分)

32.本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二)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下列33~35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33.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34.在重兴“香市”后,“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5.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全诗,然后回答下列36~38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闯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一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6.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4分)

37.请找出本诗中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4分)

3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从“胸有成竹”谈起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节教育局长致辞 教育局教师节致辞(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2023年适合中学生的励志演讲话题(通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最新老师答谢词(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2023年无偿献血领导讲话稿 启动仪式的领导发言稿(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最新出纳的工作总结范例(实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如何

    最新工作的感悟与心得体会(优质10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我们想要好好

    最新制定年度的工作计划英语(实用5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

    中班期末德育工作总结(优质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师德师风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优秀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

    最新银行线上课程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