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针大班组教案 种子排队大班科学课教学反思(优秀9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GZ才子最新指南针大班组教案 种子排队大班科学课教学反思(优秀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初步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增强幼儿操作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的判断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重点:

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

2.种子排队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3.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种子。(2分钟)

(一)出示状元豆、黄豆、红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二)鼓励幼儿自由观察,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小结:状元豆是多色的,最大;黄豆是黄色的,比较大;红豆是红色的,最小。

二、种子排队。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不同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8分钟)

1.出示操作图一,提出操作要求。

师:现在,熊博士要考考小朋友了.它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10颗不同的豆子。请小朋友在每条线上摆上10颗相应的豆子(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排队的时候要从红星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种子站在线上。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排完后放在桌上。听到音乐结束,马上回到坐位。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为什么都是10颗种子,排出的长度不一样呢?

4.小结:三种豆子中,红豆最小,排的队伍最短;状元豆最大,排的队伍最长;黄豆不大不小,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不同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15分钟)

1.出示操作图二,提出操作要求。

(1)介绍操作图。

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这三条线怎么样?

(2)设疑:不同的种子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师:请小朋友们在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的每条线上摆出相应的豆子,从红线的地方开始,一个接着一个摆,使三种豆子排成的队伍一样长。数一数: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多?哪种豆子用的数量最少?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在操作时要动脑筋、保持安静,把双面胶纸撕下时放在篮子里。听到音乐结束,马上回到坐位。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红豆、黄豆、蚕豆排成的队伍一样长吗?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4.小结:排成一样长的队伍,豆子颗粒越小,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多。豆子颗粒越大,排列时需要的数量越少。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3分钟)

(一)师手拿海洋球、乒乓球,设疑:

(1)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2)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二)师幼共同验证。

四、游戏《走钢丝》。(2分钟)

(一)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

(二)师幼示范游戏一遍。

(三)幼儿两两进行走钢丝的游戏,来判断脚的大小。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提供各种种子、胶水、画纸等,引导幼儿进行种子装饰画。

活动反思:

《种子排队》是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节科学课,这也是我们大班组内的一节公共课。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活动一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同认识了“红豆、黄豆、蚕豆”这三种豆。然后引出下文进行第一次操作,给三种种子进行排队。在这个环节里我以“一个挨着一个”的方式要求孩子进行排队,排除了幼儿不规则排列给比较归纳形成正确概念所带来的干扰因素,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探索习惯。在操作中我把线条分别用红色点、黄色点和绿色点不同的记号来表示。我还选择了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人“排队”,一人记录这样的方式增进了孩子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在操作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排队操作并且孩子们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当我问起幼儿:“每一对的长短都一样长吗?”幼儿马上积极的回答:“不一样长。”然后请孩子们一起数一数分别都有几颗,孩子们都说是10颗,我又问:“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却不一样长呢?”思媛说:“因为蚕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们的队伍就排得最长。”东东说:“黄豆圆圆的小,所以它们排得短了。”佳耀接着说:“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更直观的发现了三种种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在操作时没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记录数字的孩子有的记录在种子排列的右边,有的记录在最下面,看上去有点凌乱。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记录时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要求幼儿统一记录在右边,可是新的问题在第二次操作时又出现了,对于材料的准备和设计表上线条的长短我欠缺考虑,使操作时出现了失误,无法进行正确操作,这是一个我不应该犯的错误,另外对于科学活动来讲,小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两次的操作到最后再进行总结性小结的话,我想幼儿对于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会更好。

整个活动中在操作材料准备上也有待更加具体,由于种子非常的容易滚动,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没排好,花费了不少时间,就连集体讨论时还在“锲而不舍”地排着,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纸上黏贴双面胶或是利用kt板,上面压上几道凹槽来让孩子们在上面给种子排队,这样幼儿的操作及老师的点评都会更方便。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二)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已的比较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难点:用绳子测量、比较身高。

活动准备:

(一)和保健医生联系,取得配合。

(二)测量用的绳子和其他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的材料。

(三)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比比谁高(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测量有一定的经验,而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自己到底有多高、班里的同伴谁高谁矮都有了探索的兴趣。先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身高,从而引发他们对本活动的兴趣。)

1.测量身高方法多。

(1)今天我们来比比大家的身高,请你找个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鼓励幼儿结伴后用各种方法比较身高。)

(2)交流分享经验。

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测量身高的。(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如:背靠背站立后目测比较;躺下来后请其他同伴在地上画记号,再进行比较;使用教室里的身高尺图进行测量比较。

(二)绳子量身高(设计意图:使用绳子作为统一的.活测量工具来测量和比较身高,让孩子们突破测量这一难点。)

1.量一量。

(1)这里有绳子,请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绳子来量量身高吧!(幼儿使用绳子量身高:一名幼儿笔直站立,其他幼儿帮助把绳子从头顶垂落下来,到地面后在绳子的相应部位做上记号或者直接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2.比一比。

请一个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们身高的绳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矮。(引导幼儿把记录身高的绳子一头对齐,排列在地板或者固定到墙面上,进行比较。)

3.高矮来排队。

把你们的绳子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排,然后你们也来排队!(每一组幼儿把绳子按顺序排列,再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让其他小组检查是否正确。)

4.谁最高?

我们全班,谁的个子最高?(每个组选出自己组里最高的幼儿,再次进行比较。)

(三)到底谁最高(设计意图:用标准的仪器进行测量,一方面是让幼儿获得关于自己身高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带幼儿到保健室,请保健医生使用测身高的仪器给每名幼儿进行测量,让幼儿用纸笔记录下自己的身高数据。

2.再来比一比。

医生为我们每个人测出了精确的身高数据,这次我们再来比比,全班小朋友到底谁最高?(共同比较数据,并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身高和好朋友的身高,找出全班最高的幼儿。)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展示图片。

活动过程: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1)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并表扬今天表现积极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

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五

在教学是时,结合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浪费用水、污染水源和遭遇停止供水的生活经历等事例,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同时结合调查情况,制定出各种适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这样做,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将最新最真的信息带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由于调查的内容都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具有震撼性的说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深入触摸生活,真切感受到人类环境正遭到各种污染,缺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可以说,自我教育已伴随着实践活动先于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识得到了一个飞跃。这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课前调查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已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果说在调查实践中,学生只局限于对自己的调查项目感到难以置信外,那么课堂上学生共享了这次的所有资料后,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极大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节约用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课堂上注重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公益性广告片等,而后,让学生设计一段“宣传节约用水的广告语”,以此深化教学效果,并在知行之间搭起一座可行的桥梁,通过良好的课中实践,使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也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最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测量身高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身高尺上量一量,然后互相比较。在这期间我发现,高的孩子有点沾沾自喜,矮的孩子则有点闷闷不乐,结合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新健康教育课题,我觉得要给孩子一种正确的观念。

另外我觉得大班的小朋友应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并有与同伴合作、协商的意识。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比赛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同时通过比赛孩子们还能发现一些决定输赢的好办法,从而激发孩子间不断竞争。自己和自己比我把他当作是个拓展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通过自我的不断比较,才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内容与要求:

1、分享“比”的经验,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过程中增强幼儿与同伴间合作、协商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字卡、四张长方形卡片、五张图片、两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动过程:

一、交流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这是什么字?

2、这几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游戏,你们都在比什么?(比力气、比身高、比体重等)

通过交流、演示等分享比的经验,比的方法。

3、总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样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

二、讨论比赛的要求

2、出示汉字“比赛”

3、你们知道有哪些比赛?

4、怎样知道比赛谁赢谁输呢?(看分数)

5、在比赛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队、人数一样、有裁判等)

6、总结:原来一场比赛有一定的规则。

三、尝试比赛

1、分队(分四队)

分成了几队?每队有几人?一样多吗?

2、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记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绍。

3、还缺什么?

4、出示图片

有几个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交代比赛内容与要求

6、检验、统计比赛结果

7、质疑:人数一样、时间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

8、总结:比赛总会有输赢,但还是有好的办法,就拿画圆来说,他们胜利的原因就是听清要求,动脑筋想好办法,大家一起合作,我们要向胜利者学习。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吗?怎么比?

2、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出示2副大小不同的手套)这都是我们班露露小朋友的,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比一比

原来自己和自己也能比,我们小朋友都发现自己长高了,长大了,进步了。

4、总结:新的一年已经到了,新一年里的你和现在的你再来比一比,看有些什么进步?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比较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比”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七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了解蚂蚁的种类和分工;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的进行观察,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3、对蚂蚁感兴趣,在生活中能进一步的观察与探索。

1、相关课件;

2、在生活中有观察蚂蚁活动的经验。

1、手指谣导入:

教师:

小蚂蚁,很有趣,头上长着小胡须,

2、说一说: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在草地上、山坡上、沙坑里、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蚂蚁,蚂蚁喜欢群体居住,两只蚂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信息,他们的身体还会释放出一种气味,通过气味来找到朋友和行走路线。

3、看一看:

教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

教师小结:蚂蚁的身体很小,呈褐色或黑色,头上有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六只脚)。

1、谈论蚂蚁的种类与分工

教师:蚂蚁的家里每只蚂蚁的工作都一样吗?他们是怎样分工的呢?

教师小结:蚂蚁分为雌蚁、雄蚁、工蚁。有翅膀的是雄蚁,搬运食物、养育宝宝的是工蚁,负责产卵的是蚁后。

2、课件中关于蚂蚁分工的部分,了解蚂蚁的种类与分工。

3、教师小结

蚂蚁的身体很小,呈褐色或黑色,头上有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六只脚)。在草地上、山坡上、沙坑里、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蚂蚁,蚂蚁喜欢群体居住,两只蚂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信息,他们的身体还会释放出一种气味,通过气味来找到朋友和行走路线。蚂蚁分为雌蚁、雄蚁、工蚁。有翅膀的是雄蚁,搬运食物、养育宝宝的`是工蚁,负责产卵的是蚁后。

回到家中以后可以画一幅蚂蚁大家庭的画,并和家人分享一下!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八

1、通过铁丝变形游戏,感受铁丝可以任意弯折的特性;

2、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让铁丝变形;

铁丝若干、桌子、椅子、隐形环境设置(投放橡皮泥、泡沫板、纸盒、夹子、铅笔、棒子)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教师出示铁丝,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

二、玩一玩,感知铁丝任意弯折的特性

1、你们想玩吗?怎么玩?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幼儿在座位上自由结伴弯曲铁丝,教师观察指导。

提问:你把铁丝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引导说出扭、折、弯)并让孩子用肢体表演。音乐(让幼儿听音乐结束造型)

小结:铁丝在我们手里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就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下面铁丝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试一试,让铁丝站起来

1、铁丝说它会站起来,谁来帮它呢?可以用什么帮助呢?

2、请幼儿自由探索借用其他物品让铁丝站起来。说说用的是什么办法?

展示借助不同物品让铁丝站起来的作品。

3、铁丝给你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能干的小魔术师探索不借助任何物品让铁丝站起来。

4、幼儿自主操作,通过各种方法给铁丝造型让它立在桌面上。

5、请幼儿把成功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你变成过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为什么有点铁丝站起来摇摇晃晃,有的平平稳稳呢?怎样站得最稳?

小结:底部要平整,碰到桌面的地方要大一点才行。

6、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幼儿选用不同方法,再次尝试让铁丝站得高而且稳。

四、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利用同样的原理使自己站稳的物体。

(小组讨论)

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

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让幼儿丰富一些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指南针大班组教案篇九

一、说设计意图

自然界充满着神气有趣的自然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式从身边的食物开示的,本活动恰恰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且当他们通过自己实践操作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时,那种喜悦时不可替代的,从而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而且大班幼儿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很强,他们渴望获得新颖有趣的知识,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孩子问:“老师,天上的云彩是什么做的啊?”“老师,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因此我选择了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

二、说教材

《水的变化》这次活动选自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科学探究大班的活动,它是通过几组实验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师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发现得乐趣,因此我的目标是: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四、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感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2、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实验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知水的三态变化,而不是教师直接口述给幼儿这个概念。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严重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实验法、讨论法。

六、说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

七、说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得积极性。

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参与,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2)讨论水和冰有什么不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满足幼儿得求知欲,也促进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敢说敢想,教师并充分给予肯定,做到以幼儿为主)

3、观察和实验

实验一

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答案,那样就忽视了幼儿的发展)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幼儿之间讨论,知道谁经过加热就会比那成水蒸气)

实验二

(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知道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实验三

提问:

(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海)八、说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以最直观的实验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而且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得探究欲望,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产生了极大地兴趣,由于这个现象是幼儿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的,幼儿比较熟悉,在教师的讲解和实验过程中,幼儿对这个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的三态可以转换有了一定的了解,互动也比较好,能够根据老师的提醒积极思考。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酒精灯,烧杯,火柴,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都比较危险,幼儿不能动手自己操作,需要有家长或者老师的陪同或者帮忙,所以缺乏自己对该活动的实际的操作,实际感受,也许幼儿的世界中,对水的三态变化还不是完全懂,在后续的活动中,可以请家长参加,帮助幼儿完成,相信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理解,能够使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探索,在平时生活中能够仔细观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想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并接受,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