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XY字客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春节总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一

我的家乡在山东寿光,提到寿光人们想到的首先是蔬菜,因为寿光盛产蔬菜,尤以种植冬暖式蔬菜大棚而闻名。每年都要举行的国际蔬菜博览会是寿光人的骄傲,多种多样的蔬菜更是寿光人的骄傲,人们总是说寿光越来越好了,出去到哪里都不如在寿光。

在家乡的时候对自家的东西都习以为常了,出门在外以后才了解到,原来有些东西在别人那里是没有的,只有我们家乡有。接下来我就来介绍我们寿光特有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先说寿光地道的特色美食:虎头鸡,绿豆扒谷,羊口老咸菜,羊口虾酱。

虎头鸡是寿光的一道传统特色菜,源于清朝。寿光人有一个风俗,来了贵宾及喜庆宴席时,上菜都是按照“一鸡、二鱼、三凉菜”的顺序。这鸡就是虎头鸡,由此看出“虎头鸡”这道菜在寿光宴席上的分量! 虎头鸡制作方式考究,选家养公鸡一只,将鸡肉剁成方块,炸至金黄色出锅。此时为半成品,因其形如虎头,故称“虎头鸡”。在砂锅或铁锅中添上温水,将炸好的鸡块、切好的山药或土豆块及大料、葱、盐、姜等放入,用小火慢炖。待其中山药或土豆熟了即可出锅,最后根据口味撒上葱花香菜即可。

绿豆扒谷,说了你不知道是什么,出了寿光你也绝对找不到它,这才是真正的寿光专有。据老辈人说,每年的寒冬腊月正是做绿豆扒谷的时节,这时候做的扒谷不易变质,味道鲜美。精选上等绿豆浸泡,用石磨加入菠菜或青萝卜一起磨碎,然后团成团子上锅蒸熟即可,绿绿的甚是好看,乃真正的“绿色”食品。而吃法多以猪肉炒扒谷为主,用猪油炒锅,将扒谷炒熟,放入粉条韭菜等,烹饪时尤其注意不能放入过多水,做好的扒谷松软鲜香、回味悠长。这道菜也是寿光人在外想念却吃不到的家乡菜,也只有在寿光的乡村才能吃得到。

寿光民间有一种腌菜,寿光话称为“辣疙瘩”。因其腌制时间越长越好吃,所以被称之为老咸菜。而寿光老咸菜尤以羊口产的味道最好,是因为配料不同工艺独特的原因。正宗的羊口老咸菜以鱼卤腌制。得鱼卤后,先晒鱼卤,使其发酵,除油(须经过30天,每天缸内温度达到60摄氏度)。然后再进行腌制成菜,经多年的翻、晒、倒缸,而得家喻户晓的羊口老咸菜。一般的做法是将老咸菜切成细丝加葱丝、姜末、香菜、陈醋、香油或直接切成长条即可。人们说饭店的菜贵,但是在寿光羊口老咸菜绝对贵过饭店的山珍,出门送礼用这个也绝对上档次。虾酱又名虾糕,是寿北沿海特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海内外食客的青睐。 我们寿光人用虾酱做出了许多独特的美味小菜,如鸡蛋蒸虾酱、虾酱炖豆腐、辣椒蒸虾酱等,最容易做的是鸡蛋虾酱饼,先把油烧热后倒入虾酱,加葱末、蒜末、干红辣椒段、少许黄酒和醋,炒熟后浇入打散的鸡蛋,烙成饼就可以了。在寿光,羊口的虾酱鼎鼎有名,另外寿光很有名的没事还有桑氏食府的香笋大骨头,虎头鸡也以王高虎头鸡最为有名。说完了吃,我们再说寿光的年俗,中国的年俗丰富多样,即使是在很小的区域内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年俗。在我们那里,已婚妇女腊月二十三日后禁住娘家,也不允许回家探亲。过年之前要挑别的日子回家省亲。

腊月二十七大扫除,把旧年的晦气扫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这也是农家人对来年的美好向往。

年三十这一天说闲也闲,说忙也忙。说闲是因为平时忙活的事情今天都不干了,草草结束。说忙是因为,为迎接新年今天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上午一般比较闲,中午开始家里的父亲带着孩子贴过门钱和春联,村里家家门前都是色彩鲜艳的过门钱,和大红的春联。母亲包水饺,多准备一些,因为下午还用得到。家里有蔬菜大棚的,比如我家,父亲就带着孩子去那里放鞭炮,预示来年的红火和丰收。这之后,家里的男人们就会聚集起来,带着水饺和一些点心去墓园祭祖,安慰逝去的老人们。这之后就是年夜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瓜子,花生和糖果,同时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几乎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习俗,其乐融融。有些人年夜里是不睡觉的,我们家是凌晨五点起来,这时候外面已经鞭炮声响震天了。煮好水饺之后,在院子里摆祭桌,桌子上摆上水饺,糕,豆腐,生菜,鱼,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他们都是有寓意的,比如糕象征着年年高升;豆腐豆腐,豆福豆福,象征着幸福和好运;生菜,生财,象征发财;水饺似乎代表了所有的美好祈愿,升官发财,好运连连,合家团圆。

农历每个月十五我们还有这样一个习惯,准备一些好吃的,包些水饺,然后供奉财神。但是因为太忙了,经常隔三差五地才准备一次。

寿光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给孩子找干妈。很多人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为他算八字,八字硬的孩子命硬,八字软的孩子则需要一位合适的干妈,干妈可以为孩子担命,使孩子转运。干妈必须与孩子八字相配。拜成干妈之后孩子就可以直接喊对方为妈了,此后也像亲戚一样来往,只不过二者之间其实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有些习俗是人们长期做而渐变为约定俗称的习惯的,比如接风洗尘和送行。每当家里有人要出门远行,出发前家里就会包水饺,吃了水饺就可以一路顺风了。从远方回来的人也会受到接风洗尘,家里人为归人准备一桌好吃的,好好吃一顿。准备好床褥和洗澡水,洗去身上的污垢,然后好好睡一觉。

有些习俗看上去很迷信,因为不可能祈祷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但是人们有祈祷总是好的,因为那是一种美好的憧憬,也因为这些祈祷方式的不同,才构成了我们大千世界风俗各异的景象。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我的家乡寿光。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二

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起。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完饭)。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石头生日:在这天是石头的生日,所有石制品都不可使用。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人日节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现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卡”。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三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作件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之名曰“年货”。腊八一过,扬州一带到处就有了准备过新年的气象了。

年前。

扬州有句俗话叫“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可见扬州人迎接新年,并不在于多么富有,第一件事是要洗衣扫尘,清洁卫生。扬州人家新年前的清洁卫生多数在腊月十七、十八前后进行,所以民众中有“十七十八,越扫越发”的谚语。每家每户都有炉灶,在民间信仰中,有灶就有灶神,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送灶,民间俗称为“过小年”,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糖瓜、糯米饭等食物,再供上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糖瓜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这种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因被拉成扁圆型,所以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而糯米饭里则掺上松子、花生、栗子等干果,象征着聚宝盆或者摇钱树,这么香甜的糯米饭送灶时是吃不到的,要放到正月初七才能吃,寓意着不瞎眼睛。于是一家人围着灶王爷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这样送灶的习俗,在扬州农村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家庭还保持着,而在城市,由于厨房用具的现代化,这种习俗已被渐渐淡忘。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四

当夜间12点的钟声敲响,当宁静的夜晚第一声爆竹声在世间回荡,一个令每一个中国人心情振奋的节日到来了!它就是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意义相当于美国的圣诞节,法国的国庆节。春节,是一个能让身处他乡的游子们急切归乡,能让身处异国的海外侨胞思念祖国、家乡亲人的节日。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五十六个名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地方,欢度春节的习俗都有有所不同。我们家乡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趣呢!

我的家乡是扬州市宝应县里的一个小镇——范水镇。别看它小,欢度春节的习俗可真是五花八门呀!让我来向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人们是如何欢度春节的吧!

在春节前一段时间,家乡的人们就已经忙的不亦乐乎了。妈妈和奶奶在忙着为我们选购衣裳(在我们这儿,春节那天都会穿上新衣服,人们都会买比较喜庆的衣服,意味着让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的),并做一些在春节期间食用的美味佳肴;爷爷和爸爸在忙着贴春联和挂灯笼;我也没有闲着,和妹妹在家里折元宝。有些人可能会问:“你们折元宝干什么呢?”我先不告诉你们,要想知道,就请接着往下读吧!

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家家户户已经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中午,奶奶和妈妈会端出一早就准备的拿手好菜,其中“鱼”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让自己年年有余。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为什么折元宝吧!在中午,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家庭和和睦睦!在我们这儿祭祀祖先都会在祖先的坟前烧一些纸钱和“金元宝”,我们这儿叫“送压岁钱”!以示我们过春节了,不忘家里面的祖先!我折的纸元宝就派上了大用场啦!

在我们范水镇,有不少以耕种庄稼为生的农民,在除夕这一天,他们会在家里家外的地上,打上一种名叫“稻囤子”的白色生石灰的圆。爸爸妈妈告诉我:“这是农民伯伯在向上天祈求:‘让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欢聚一堂,欢声笑语连绵不断,逢人便问一声:“新年好!”晚辈提着礼物携带着家眷去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种风俗已经家喻户晓了吧!有人可能以为,人们都去拜年了,那么,马路上应该冷冷清清的吧!不,正好相反!马路上到处喜气洋洋,行人来来往往。咚咚锵!咚咚锵!哎,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一大群人正在舞龙呀!舞龙的人们穿着同样的喜庆衣裳,个个生龙活虎,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人们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快乐的交谈着,笑声弥漫了整个马路!

农历正月初五就是我们这儿的小年,也是我们这里接财神的日子。在这一天早上,家家户户都会在祖柜香案前放上五只盛有四只汤圆的碗筷,然后焚香放鞭炮,以示五路财神降福,来年发财!

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怎么样?与你们那里不一样吧?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五

一放假,妈妈就带我回到了江苏扬州老家过春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扬州人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腊月十七。八家家户户把尘掸,到了二十来把馒头蒸,二十八。九每个人就该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了,理发,洗澡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扬州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到了除夕当天中午,很简单的随便吃点,怕吃不完扔掉了可惜,勤俭节约是美德,扬州人祖祖辈辈忘不了。这时的大人们在忙着贴春联,一张张红红的对联背面沾上糯米粉熬成的糨糊片刻功夫就上了墙,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这时就该准备年夜饭了,扬州人一贯对食物的热情就体现出来了,之前早就腌制好的腊肉、风鸡、咸鱼、香肠等等一碟碟端上了桌,之后便是各式各样烧、煮、煎、炸的食物,花样繁多、色香味诱人,但无论如何餐桌上不能缺的是芋头烧肉,有俗话说“三十晚上吃芋头,一年四季不会愁”;蔬菜里扬州人也很讲究,吃水芹菜,意味着路路通(因为水芹菜是空心的);豌豆,扬州人读作安豆,平平安安的意思;鱼肯定是少不了的,只不过要等到正月初一才能吃,因为“年年有余”嘛。

吃完年夜饭,晚辈们该给长辈拜年了,一声声祝福换来一个个红包,孩子们高兴的看着拿到的压岁钱,小心的压在枕头底下。然后一家老小守着电视看春晚,电视上开始倒计时数数时,屋外立刻劈里啪啦争相响起了鞭炮声,因为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每家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会选择双数,比如6个,寓意六六大顺,8就是发,等等……爆竹声会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九。十点钟。

正月初一换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得是崭新的,新年新气象,人也精神了很多。扬州人这一天早上得吃圆子面(就是汤圆和面条一起煮,一起吃),取意“圆圆满满、长命百岁”。

互相串门拜年的习惯是改变不了的,过年图的就是热闹喜庆,这时候家里面就得摆上很多水果糕点,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们,主要是苹果、桔子,云片糕、花生、瓜子等。扬州糕点是出了名的精细,虽然现在人们已没那么多老规矩,但新年扬州人要吃茶食糕点的习俗却沿袭了下来,三丁包、豆沙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蟹黄汤包……这些享誉海内外的名点也不过是扬州平常百姓人家的吃食。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六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

对联。

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七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何以成节?成为继春节之后最重要的节?扬州民俗专家曹永森在《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扬州中秋习俗谈》一文中说,民众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此话并不十分准确。此时,月亮也不一定离地球最近,中秋的月光也比不上冬天的明亮。客观地分析,人们之所以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主要是因为此时新稻登场,一年的收成大体已定,这在农耕社会是极为重要的大事。丰收了,人们要感上天的保佑,颂月、祭月就成为情理中的事象。”

“中秋节的主角是月亮,自然传说故事也离不开月亮以及月亮上的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民间文学普查采风时,曾在扬州民间采录到多则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曹永森说。

“我们从小听到最多的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吃了不老丹,飞到月亮上去了。后羿在地上看着月亮,好似看到嫦娥。”讲起中秋节的传说,陈金龙信手拈来,“还有一个故事,平常不大有人提到,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故事。”陈金龙说,后一个故事有些荒唐,但听来也挺有趣。是说有一个八月十五,从天而降一个神梯,还是孩童的李隆基顺梯而上,到月亮上看到许多宫娥。其中有一个漂亮的宫娥冲他一笑,从此李隆基就害上了相思病。直到漂亮宫娥下凡,投胎为女人,让李隆基遇上并与其相伴相守。这就是杨贵妃。李隆基为了感谢月亮,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摆上香案进行祭拜。

说到祭拜,也就是老扬州人颇为重视的中秋祭月。“中秋祭月,是十分古老的习俗。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曹永森说。

在采访中,记者常听老扬州人说祭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应该是男的吧,反正从我记事起,大人这么说,我也这么告诉孩子的。”杜祥开说。

吴德祥认为,“月亮公公就是一个称谓,就和说老天爷一样的,就是代表天地神灵。”

对此,曹永森曾在《中秋——祭拜月亮公公》一文中专门进行诠释。“清代女诗人言忠贞在《话雨楼诗草》卷二中用一首《芜城竹枝词》作为解释:满城齐供广寒图,宝塔明灯百果铺。博得嫦娥看一笑,月宫误作月公呼。言忠贞从方言谐音的角度,解释了 ‘月公’是一种误说。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能尽如人意,因为扬州方言中的‘月亮公公’,这‘公公’是个叠词,不太可能同‘月宫’的‘宫’相混同。”

“从扬州人的处世观念看,还可以有另一种更合情理的解释。扬州人一向崇敬有学问、德行高、受尊敬的女子,对她们,扬州人有一种特殊的称谓方法,即把女性的称呼改作男子的称呼,叫做“大大”、“先生”等。如扬州画坛上曾有两位年高德劭的女画家,一位叫李圣和,一位叫李竹村,扬州人中有人称呼她们‘李老太’,但更多的扬州人是尊敬地称呼她们‘李先生’。对神灵也不例外,嫦娥是受人尊敬受人崇拜的,当然也可以叫成‘月亮公公’。”

扬州有一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参加拜月仪式的都是妇女和孩童。主祭的又多为老奶奶或是当家的主妇。陈金龙说,民间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一俗话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执行。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一同拜月的情景在民间也很普遍,自己小时候也与长辈一同参加拜月,长辈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男孩而不让参加。

李涵秋的《广陵潮》是以扬州的风俗民情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第六十回有一段有关拜月仪式的描写:“这一年中秋佳节,天气非常晴朗。朱二小姐清早起来,打扮得花枝一般,出来替卜氏拜节。又叫乳妈将小美子穿齐整了,单论他脚上两只小兔儿鞋子,是朱二小姐亲手做的他(小美子)那两只小手,只管向桌上要去抓陈设的瓜果,引得卜氏同朱二小姐拍手大笑一直等到初更时分,晋芳也不曾回来。朱二小姐怕小美子要睡觉,便先吩咐仆妇们点齐香烛,又把厅堂上那一座十二层镂空的玲珑宝塔点起来,四围配着水月纱灯,十分光彩。

卜氏以下一干人等,相率次第拜月。果然那一轮皓月,也像是知道有人要拜他的意思,纤云四卷,银河欲流,格外比平时晶莹十倍。”

吴德祥认为中秋祭月,深层次的意思是祭天地。“中秋时节,是庄稼、水果成熟季。人们内心中高兴、满足、感恩,所以就捧出各种成熟的果实,进行祭拜。而嫦娥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只是顺带祭拜一下而已。”

东关街“祥庐”主人杜祥开,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扬州,至今他家仍保留有中秋之夜祭拜月亮的习惯。“端一张八仙桌,把香烛点上,再挨样摆上月饼、烧饼、莲藕、老菱等,加上苹果、橘子等时令水果。与以前不同的是,那时候条件差,祭拜的东西没这么多。”

除此不同的是,过去全家人会按长幼顺序行叩拜之礼,而如今祭拜月亮,杜祥开则和妻子一同向月亮行作揖之礼。“也算敬过月亮公公了。”

盼团圆——中秋节为啥叫“团圆节”?

在扬州,中秋节有人说是“八月节”,更多的人称为“团圆节”。扬州民俗专家曹永森在《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扬州中秋习俗谈》一文中说:“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节日期间有祈求团圆的民俗,宋苏轼有《水调歌头》,早在宋代,人们就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赋予了中秋“祈盼团圆’的主题。后世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都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来进行,故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对于中秋节,原住老教场的扬州草根文化名人陈金龙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一年那么多节日,最好的就是中秋节。天气不冷不热,在外奔波劳碌的人,也能顺利赶回来团圆,吃团圆饼。”

吴德祥也表示,中秋节是“人月双团圆”,寓意家庭团圆庆丰收。“月亮圆了,一家老小也要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有长者过世,或谁在外求学工作,到了这天,一家人更是尤为挂念。”

家住宝应桃园三村的67岁老人张成兰,每年的中秋节,她都会买上一块大团圆饼(馅同月饼,直径约15到20厘米)。“吃过晚饭后,把团圆饼切下来,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弄几块吃吃,表示团圆的意思”。

宝塔灯——扬州中秋也玩灯?

老扬州人在祭拜“月亮公公”时,除了各种食品和香烛外,还有一样少不了的,就是宝塔灯。

很遗憾,宝塔灯作为旧时大户人家祭拜月亮的一种稍稍奢侈的物品,已经少为人知。在记者采访中,吴德祥、杜祥开,以及至今仍以做灯为乐的宦广陵老先生,都是在书中或老人们的讲述中听说过。“在《清风闸》书里看到过,没有见过真家伙。”吴德祥说。宦广陵说:“听老人说,以前辕门桥有家专做琉璃灯的做宝塔灯,但我没有见过。”

曹永森曾撰文,专门提及扬州人“中秋燃灯”的风俗。“中秋点燃的灯是一种特制的灯,叫‘宝塔灯’。清代郎葆辰的《广陵竹枝词》云:‘记得中秋踏月曾?重重宝塔试新灯。郎情如塔侬如火,照见中心透几层?’其中关于‘宝塔’一词,作者自注,‘扬州中秋,家家点宝塔灯。’另外,董伟业的《竹枝词》写道:‘八月中秋秋气新,满街锣鼓闹闲身。光明宝塔光明月,便益男人看女人。’其中的‘光明宝塔’也是指宝塔灯。”

中秋时为什么会有燃灯一俗呢?曹永森认为,中秋燃灯是男子拜月的特殊形式。旧时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之说,是说祭月是女子的事,男子不能参与。但男子,特别是一些文人也有心愿向月亮表达,这就形成了燃灯一俗。 避灾求福——赏月消食“走三桥”

在扬州,还有“走三桥”、“摸秋”等有趣的中秋习俗,如今已不多见。 “走三桥”是旧日中秋习俗。人们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多以女性为主,是一种避灾求福的活动,又叫“走桥”、“走百病”。后来演变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吉祥礼仪。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妇女相率宵行,以祛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老扬州陈金龙说,“走三桥”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一则为赏中秋月色,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景观灯,可以看到纯粹的自然景色。走在水边天上月和水中月交相辉映,再漂亮不过了。二则是为在吃饱喝足以后,大家能出去走动走动,帮助胃中消化,防止积食。现在要在扬州城里一晚上走三座不同的桥可能有点难度了,不过好在交通便利了,中秋夜可以开车外出赏月嘛。

农村旧时过中秋还有“摸秋”的习俗,婚后不曾怀孕的女子,要在中秋之夜到田里摸一只瓜回来,就会怀孕生子。最好是南瓜,因为“南”谐音“男”,意为可得男孩;如果采到扁豆,意为可得女孩,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到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女子可婚姻美满。

中秋节的各种习俗都是围绕着那轮又圆又亮的月亮展开的,而扬州人对月亮又格外钟情,扬州人一直视中秋赏月为悠雅闲适的赏心乐事。扬州籍作家汪曾祺有一篇散文《晚饭花》,其中就写到一家平民百姓的中秋赏月:“靠南一家姓夏。这家进门就是锅灶,往里是一个不大的院子。这家特别重视过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的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这姓夏的一家喜爱清雅,全家人单独在院子里赏月。汪曾祺笔下写的是高邮县城,在扬州城里,许多人家也大致如此。庭院清幽,月色朦胧,静谧中流露出主人的雅致和祥和。

确实,从古至今,扬州人对月亮怀有一份独特的感情,很多民间风俗都与月亮有关,特别是中秋民俗,更是充满了月亮元素。

月观赏月——中秋佳节,一家人结伴到瘦西湖畔,来到“月观”赏月,在这座位于小金山脚下,坐西朝东,依山临水的轩厅,中秋的月亮刚刚从湖东面的树梢头升起,天上月和水中月交相辉映,一副“花月夜”的美妙意境。轩厅里还有郑板桥的手书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诗情画意与良辰美景融为一体。

神秘十五月——民间还有传说,八月十五的夜晚,划船到五亭桥下,在五亭桥下的十五个桥洞里都可见到一轮圆月。所以《望江南百调》中也说,扬州最好的赏月地点是在五亭桥。如果你在中秋那天到五亭桥赏月,当真妙不可言。 百姓敬月——旧时扬州人家家户户都要“敬月”。老百姓们相信万物有灵,月亮也是一位神灵,也要设案祭祀。于是人们在中秋这天晚上,除踏月赏月之外,还有拜月祭月一俗。

月亮公公—— 百姓们敬称月神为“月亮公公”。月亮之上,是嫦娥仙子,又怎会称之为月亮公公。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都这么叫。而“月公纸”,就是一张月亮神的画像,上面画着的月亮神形如嫦娥,画上还有桂殿、玉兔等。

奶奶主月——扬州有一句俗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参加拜月仪式的都是妇女和孩童。主祭的又多为老奶奶或是当家的主妇。如何祭拜呢?拜月仪式由家中的老奶奶主持,晚饭后,老奶奶先朝月出的方向设下供案,供案上摆有各种供品,月亮一出,由拜月人点香燃烛,向圆月叩拜。即使这天晚上下雨,不少人家也在大门内朝月出的方向拜月。拜完月,就可以分享美食了。老奶奶将一只一斤重的月饼(月宫饼)切开,在家和在外地的家人都要算在内,有多少人就切多少角,然后分给大家品尝。

寓意供品——敬月的供品十分丰盛,有:菱角、嫩藕、莲蓬、柿子、石榴、芡实、栗子、芋头、南瓜等,还有一盘鱼,加上“月宫饼”,举凡中秋时节成熟的瓜果都可以上供,越丰盛越好。种种供品中“子孙藕”是必不可少的,“子孙藕”是一只藕节多芽的全枝藕,要枝芽完整,象征子孙延绵不断。小户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而大户人家则另有许多讲究。除各种供品外还要布置许多叫做“月宫供”的陈列品,有围屏灯,小风灯,小香斗,小花瓶,小插牌,再讲究的还有小仪仗,小銮驾花厨,院子里还要悬挂各式走马诸灯。这些“月宫供”当时扬州的坊肆里可以买到,但有的人专有雅好,喜欢自己动手制作。

茶水明目——敬月的茶水,按照习俗是不能丢弃的,说是用来擦搽眼睛,可以清心明目。

团圆烧饼——扬州老百姓在中秋节家家还时兴做圆烧饼,以象征团圆,又有庆祝秋熟丰收之意。烧饼分为供饼和食饼,供饼是大小不同的五只圆饼,到敬月时垒成宝塔形;食饼大小、数量不限。用麦面做的烧饼,馅心有芝麻(将熟芝麻捣碎再拌进白糖),有萝卜丝,有茉菜加豆腐干丁,近年来还有将南瓜做馅心的。而用糯米粉做的烧饼,内包芝麻屑或白糖,叫做“子孙饼”。出锅之后,热腾腾的,咬一口,松软香甜。

照月求子—— 旧时扬州在中秋节还有“照月求子”一说,即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节当晚,独坐院中,静沐月光,祈求月宫嫦娥能感其心诚,降福送子。赐予一个可爱的孩子。

月饼玄机——旧时人们在食用月饼时,常常要剥去上面的一张薄纸。据说,在元代末年红巾军起义时,扬州高邮的张士诚不满元末残暴统治,利用中秋节相互馈赠月饼之机,制作了许多内夹小纸条的圆饼四处分发给民众,纸上写好相约在中秋之夜举行起义,人们以此为信号纷纷加入反元统治的行列。自此之后,人们每到中秋之夜,都要吃月饼,并在月饼上贴一象征起义信号的小纸条,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早在古代先秦时期,人们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借此来祈求神灵对农田耕作和收获的护佑。汉朝以后,又逐步演化出赏月、玩月的习俗。到了宋代,中秋才成为民间广为流行的节日。明、清以后,中秋节的风俗更为盛行,内容也更为丰富,各家外出的人口均要赶回家团圆。每当八月十五的夜晚,秋高气爽,皎洁的月光晶莹夺目,千家万户在庭院、楼台、地坪上各自布置供台,摆开月饼、柚子、芋头、毛豆、花生、莲藕、石榴、梨子、枣子、栗子等供品,焚香拜月。

每人一块,既不能破碎,又不能少切,未归家者由其子女代食,如家中有孕妇,还要增加一块,由孕妇之夫代食,以示家庭生活和美之意。

现在,中秋节仍然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民间节日。虽然,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旧风陋俗已经逐步被淘汰。但是,中秋赏月吃月饼的风俗,至今方兴未艾。在中秋的夜晚,合家团聚于月光下,喜饮美酒或香茶,品尝几种不同风味的月饼和时鲜瓜果,畅谈古代诗人吟月诗词和当代宇航新闻,联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和月球天体科学知识,以及家人在改革年代的成就与追求,已经成了当今中秋佳节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喜庆这个节日的缘由所在。

自1978年以来,中秋节的风俗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每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均举办专题晚会,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抒发人们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各级党政领导人还邀请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归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代表等共聚一堂,同赏家乡月,共叙亲情、友情,商讨家乡的进步和发展大计。届时,常有文艺演出和放焰火等形式助兴,令节庆气氛更加浓郁。

八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中秋来。在“月亮城”之誉的扬州,钟情于月亮的老扬州人,在中秋节这天,以怎样的心境,怎样的准备,怎样的仪式度过?近日,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和几位老扬州人,听他们唠唠老扬州的中秋节。

中秋起源——春节之外最大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老扬州吴德祥,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大人们说,“到中秋节时,田里庄稼,水生植物,树上果实都熟了,丰收了。”吴德祥理解中秋节,“首要意义是为庆丰收,感恩天地所赐累累硕果,并祈祷来年依然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秋祭月——“月亮公公”为啥不是男的?

说到祭拜,也就是老扬州人颇为重视的中秋祭月。“中秋祭月,是十分古老的习俗。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曹永森说。

在采访中,记者常听老扬州人说祭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应该是男的吧,反正从我记事起,大人这么说,我也这么告诉孩子的。”杜祥开说。

吴德祥认为,“月亮公公就是一个称谓,就和说老天爷一样的,就是代表天地神灵。”

扬州有一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参加拜月仪式的都是妇女和孩童。主祭的又多为老奶奶或是当家的主妇。陈金龙说,民间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一俗话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执行。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一同拜月的情景在民间也很普遍,自己小时候也与长辈一同参加拜月,长辈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男孩而不让参加。

吴德祥认为中秋祭月,深层次的意思是祭天地。“中秋时节,是庄稼、水果成熟季。人们内心中高兴、满足、感恩,所以就捧出各种成熟的果实,进行祭拜。而嫦娥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只是顺带祭拜一下而已。”

盼团圆——中秋节为啥叫“团圆节”?

在扬州,中秋节有人说是“八月节”,更多的人称为“团圆节”。扬州民俗专家曹永森在《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扬州中秋习俗谈》一文中说:“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节日期间有祈求团圆的民俗,宋苏轼有《水调歌头》,早在宋代,人们就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赋予了中秋“祈盼团圆’的主题。后世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都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来进行,故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宝塔灯——扬州中秋也玩灯?

老扬州人在祭拜“月亮公公”时,除了各种食品和香烛外,还有一样少不了的,就是宝塔灯。

很遗憾,宝塔灯作为旧时大户人家祭拜月亮的一种稍稍奢侈的物品,已经少为人知。在记者采访中,吴德祥、杜祥开,以及至今仍以做灯为乐的宦广陵老先生,都是在书中或老人们的讲述中听说过。“在《清风闸》书里看到过,没有见过真家伙。”吴德祥说。宦广陵说:“听老人说,以前辕门桥有家专做琉璃灯的做宝塔灯,但我没有见过。”

中秋时为什么会有燃灯一俗呢?曹永森认为,中秋燃灯是男子拜月的.特殊形式。旧时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之说,是说祭月是女子的事,男子不能参与。但男子,特别是一些文人也有心愿向月亮表达,这就形成了燃灯一俗。

避灾求福——赏月消食“走三桥”

在扬州,还有“走三桥”、“摸秋”等有趣的中秋习俗,如今已不多见。

“走三桥”是旧日中秋习俗。人们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多以女性为主,是一种避灾求福的活动,又叫“走桥”、“走百病”。后来演变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吉祥礼仪。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妇女相率宵行,以祛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农村旧时过中秋还有“摸秋”的习俗,婚后不曾怀孕的女子,要在中秋之夜到田里摸一只瓜回来,就会怀孕生子。最好是南瓜,因为“南”谐音“男”,意为可得男孩;如果采到扁豆,意为可得女孩,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到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女子可婚姻美满。

在中秋节,扬州则有“照月求子”的旧俗,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圆月当头时独坐院中,清沐月光,潜心求子,此后便可怀孕。婚后的夫妻,也必须双双携带中秋月饼等礼物,向父母回报养育之恩。但是妇女又必须在中秋月夜之前返回夫家。凡外出办事的人也都要尽可能在中秋节前返家,以便与全家中秋节团聚。所以,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在古代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祝愿,比如中秋敬老。中秋节的敬老之风,从周秦时即已形成。每至中秋,官府要挨家挨户上门慰问老人,送给老人坐凳和手杖,还要赠给老人糍粑一类的食品。

扬州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就是八月十六,出嫁的女子带着小孩回娘家吃馊月饼。同样的风俗还有端午节的第二天,出嫁的女子带着小孩回娘家吃馊粽子。“其实月饼与粽子不论怎么放,第二天也不可能馊的,这也表现出扬州人的风趣、幽默。”

说到月饼,这相传也是和扬州有关的,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为了反抗元末时期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于1353年在高邮起义,他利用中秋节向亲友们赠送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了起义的通知,约定各地义兵在中秋节同时举事。此后,中秋节制作、互赠、吃食月饼便成了民间传统。扬州人一般在拜月后分食月饼,又讲究由家中主妇掌刀,按全家人口计算,不论在家或外出的人口,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每人一块,既不能破碎,又不能少切,未归家者由其子女代食,如家中有孕妇,还要增加一块,由孕妇之夫代食,以示家庭生活和美之意。

老扬州人在祭拜月亮时,除了各种食品和香烛外,还有一样少不了的,就是宝塔灯。宝塔灯是一种在中秋点燃特制的灯。清代董伟业的《竹枝词》写道:‘八月中秋秋气新,满街锣鼓闹闲身。光明宝塔光明月,便益男人看女人。’其中的‘光明宝塔’也是指宝塔灯。”中秋时为什么会有燃灯一俗呢?原来中秋燃灯是男子拜月的特殊形式。旧时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之说,是说祭月是女子的事,男子不能参与。但男子,特别是一些文人也有心愿向月亮表达,这就形成了燃灯一俗。古代扬州人在拜月时,还要选购藕节相连、小枝不缺的所谓“子孙藕”和籽粒饱满的所谓“和合莲”,寓意吉祥。《真州竹枝词》中有一首“祀月”云:藕白菱红处处同,一规月饼在当中。嫦娥此夕应尝遍,问是谁家供品年。

此外,在扬州过去还有“走三桥”、“摸秋”等有趣的中秋习俗。“走三桥”是人们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多以女性为主,是一种避灾求福的活动,又叫“走桥”、“走百病”。后来演变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吉祥礼仪。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妇女相率宵行,以祛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农村旧时过中秋还有“摸秋”的习俗,婚后不曾怀孕的女子,要在中秋之夜到田里摸一只瓜回来,就会怀孕生子。最好是南瓜,因为“南”谐音“男”,意为可得男孩;如果采到扁豆,意为可得女孩,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到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女子可婚姻美满。

这些世代流传下来的风俗,构成了扬州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印记。尽管时间的磨砺,让部分传统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文化传承的脉络却不会消散,因为它早已成为扬州这座历史古城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深深融入了扬州人的血脉。

您的一个动作,也许就能帮他(她)实现梦想

中秋节的当天下午开始,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点上一炷高香!保佑全家岁岁平安!

这是无意中在街边的一个寺庙拍摄的当天的祭拜月神所摆放的一些贡品。好像以前这些镜头我只是在西游记里面看到的。不仅是寺庙如此,每家每户都在家中摆放类似的贡品,迎接月神的到来。

趁着仪式还没有开始,我先来拜拜,保佑我的家人、朋友、同学和老师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小桥流水人家

一人小巷

玉米大丰收!(这是在回家的路途中的道路旁边拍摄的)

这2张是在自己家门口拍摄的了。祝愿大家明天会更好!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早在古代先秦时期,人们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借此来祈求神灵对农田耕作和收获的护佑。汉朝以后,又逐步演化出赏月、玩月的习俗。到了宋代,中秋才成为民间广为流行的节日。明、清以后,中秋节的风俗更为盛行,内容也更为丰富,各家外出的人口均要赶回家团圆。每当八月十五的夜晚,秋高气爽,皎洁的月光晶莹夺目,千家万户在庭院、楼台、地坪上各自布置供台,摆开月饼、柚子、芋头、毛豆、花生、莲藕、石榴、梨子、枣子、栗子等供品,焚香拜月。

古代还有一种“月光纸”,是专为拜月时焚烧用的。拜月仪式以后,人们围坐桌前,切开月宫饼(象征全家团圆的大月饼),全家分食,共庆团圆,同叙天伦之乐。当然,各地的中秋节风俗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清代在北京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杭州称拜月为“斋月宫”,并增加了财神的席位;苏州地区的妇女在中秋节要“走月亮”,即在月光下到郊外游玩一番;广州在中秋节有闹花灯的习俗;在闽南地区,妇女在燃香拜月后,或静立不动,或四处游走,偷听别人的话语是否顺耳,来占卜自己的吉凶,称为“听香”;在台湾,年轻人往往凑份子买来一组状元饼,谓之“斗四红”;在扬州,则有“照月求子”的旧俗,认为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圆月当头时独坐院中,清沐月光,此后便可怀孕。此外,古代的扬州人在拜月时,还要点亮“宝塔灯”(由铜丝将玻璃片扎成宝塔形的灯),必选购藕节相连、小枝不缺的“子孙藕”和籽粒饱满、无空房的“和合莲蓬”,还要供西瓜,并把瓜镂刻成城垛形,谓之“狗牙瓜”,寓意吉祥。扬州人拜月后分食月饼,又讲究由家中主妇掌刀,按全家人口计算,不论在家或外出的人口,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每人一块,既不能破碎,又不能少切,未归家者由其子女代食,如家中有孕妇,还要增加一块,由孕妇之夫代食,以示家庭生活和美之意。

现在,中秋节仍然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民间节日。虽然,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旧风陋俗已经逐步被淘汰。但是,中秋赏月吃月饼的风俗,至今方兴未艾。在中秋的夜晚,合家团聚于月光下,喜饮美酒或香茶,品尝几种不同风味的月饼和时鲜瓜果,畅谈古代诗人吟月诗词和当代宇航新闻,联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和月球天体科学知识,以及家人在改革年代的成就与追求,已经成了当今中秋佳节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喜庆这个节日的缘由所在。

自1978年以来,中秋节的风俗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每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均举办专题晚会,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抒发人们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各级党政领导人还邀请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归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代表等共聚一堂,同赏家乡月,共叙亲情、友情,商讨家乡的进步和发展大计。届时,常有文艺演出和放焰火等形式助兴,令节庆气氛更加浓郁。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八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2

页,当前第。

2

1

2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九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农历新年之庆,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强劲。由于新出现了一个阳历元旦,为示区别,自民国以后,农历新年就移用了节气中的 春节之称。

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般住家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还帐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帐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帐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

春节习俗许许多多,各地还有些许不同,正是这些春节的习俗,构成了除夕浓浓的年味,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

对联。

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放爆竹。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一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

春联。

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

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

对联。

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二

按照扬州民间的说法是,十三上灯、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祭、十七王母生日、十八落灯。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团圆,要一起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本期扬州文化就为你介绍扬州元宵习俗。

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都可以去看灯,以前的妇女是不能出门的,但在这一天是可以去看灯的。在扬州民间,根据不同的年份,花灯也有所不同。

舞龙灯是个技术活,过去人们都要在正月十五舞龙灯,大家都把一节节的龙灯拿到城门口装好,然后再从各个门进城,到辕门桥会合。舞龙灯是一个技术活,几条龙围着一个龙球舞动,那时候的龙灯里面点着蜡烛或煤油棒,舞龙要上下翻飞,如果玩不好,把灯内的蜡烛弄倒了,就成了火龙了。

元宵节除了玩灯,还有踩高跷、猜灯谜、扭秧歌、河蚌舞等多种民俗娱乐活动。过去的高跷有一丈多高,也就是说有3米多,踩高跷的扮成孙悟空、白娘子、许仙等一些民间传说或是戏剧中的人物穿行在人群中。踩高跷走一段就需要休息,这么高演员怎么休息呢?找一个屋顶坐在上面。当然人们都希望能坐在自家的屋顶上,这也是新年讨个好彩头。

元宵节期间,扬州民众的娱乐也不仅仅是玩灯赏灯,人们常常见到的各种花灯和各种歌舞一齐汇聚,热闹非凡的狂欢场景——扬州人称之为闹花灯。

扬州有句老话叫“正月十五闹花灯”,这句话告诉我们,扬州元宵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闹”。扬州人在元宵节期间不仅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同时还可以看到舞龙狮、划旱船、踩高跷等民间歌舞杂技的表演,常常是群情激奋,万众欢腾,扬州人信奉越“闹”越发、大“闹”大发,元宵节也因此而成为扬州人的狂欢节。

扬州闹元宵最有特色的就是猜灯谜,扬州的元宵灯谜在全国是独树一帜的,包含着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多年以来一直都保留着。猜灯谜不仅需要文化知识,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比如“送高堂上飞机”(打一军事名词),谜底是“航母”,这里面就包含了文化知识、军事知识。

在扬州,正月十三这天晚上上灯,正月十八晚上落灯,落灯时要吃面条。为什么要有这一食俗呢?民俗的解释是,吃汤圆象征“圆圆满满”,吃面条象征“顺顺畅畅”。在扬州人看来,家中“圆圆满满”、“顺顺畅畅”这是一种幸福。

这里的“汤圆”,也就是“元宵”。现今我们扬州人把实心的糯米圆子叫“元宵”,把有馅心的糯米圆子叫“汤圆”。旧时并不是这样,有馅心的也叫“元宵”,《真州竹枝词引》中说:“元宵者,搓糯米粉,包桂花卤于中而为团,所以象月圆也。”看来,是因为“象月圆也”。

在正月十八落灯的晚上,《真州竹枝词引》也云:“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亦家自为宴,以志庆。十九日拜藏影像,洗除欢乐,欢乐俗名挂乐,谚曰:家家撕挂乐,人人寻下落。士人则攻书,工人则返肆,而年事以毕。”正月十八“年事以毕”,从今以后要“人人寻下落”,吃上一碗面条,是预祝人们在即将开始的生涯中,诸事都能像吃面条一样“顺顺畅畅”。

吃汤圆也好,吃面条也罢,都是我们扬州人对日常生活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安排。能从简单的食品形象上寻找出吉庆和祥瑞的含义,这也是我们扬州人的独到之处。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扬州元宵节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万众欢欣的各色彩灯。元宵灯会,前后有五天,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

扬州花灯有声誉、又有市场,一批优秀的制灯艺人也就在扬州应运而生。明崇祯年间,扬州就出现了一位着名的制灯艺人,他所制作的宫灯称作“包家灯”,初创者是包状行。

如今,扬州传统花灯仍受人们的喜爱,有“玩灯”和“彩灯”两大类。“玩灯”是孩童手中娱玩的花灯,大致有三种:一是提在手上玩的“提灯”,二是举着玩的“挑灯”,三是拖着玩的'“拉灯”。另一类的“彩灯”是固定悬挂在庭院内外,供人们观看欣赏的。这类彩灯的造型更是多种多样,扎制工艺也更为复杂,是扬州灯彩艺术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扬州元宵节一项颇为有趣的文艺活动。

明末清初,扬州的制谜、猜谜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当时,还一直传于后世,甚至可以说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谜坛。

闹花灯元宵节期间,扬州民众的娱乐也不仅仅是玩灯赏灯,人们常常见到的各种花灯和各种歌舞一齐汇聚,热闹非凡的狂欢场景--扬州人称之为闹花灯。扬州有句老话叫“正月十五闹花灯”,这句话告诉我们,扬州元宵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闹”。扬州人在元宵节期间不仅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同时还可以看到舞龙狮、划旱船、踩高跷等民间歌舞杂技的表演,常常是群情激奋,万众欢腾,扬州人信奉越“闹”越发、大“闹”大发,元宵节也因此而成为扬州人的狂欢节。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三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

对联。

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四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

春联。

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

谚语。

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

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

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五

唐代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还有二踢脚,明代有诗:“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六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农历新年之庆,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强劲。由于新出现了一个阳历元旦,为示区别,自民国以后,农历新年就移用了节气中的“春节”之称。

旧时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

春联。

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般住家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还帐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帐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帐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日,故特别被人们看重。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本县的独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节习俗略有不同。现采集一些过去岁月春节前后的场景、镜头与读者诸君一起融身于浓浓的乡情中同醉。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几天,人们还要贴上新春联,挂尊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的墙上,摆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点上香烛,让后辈瞻仰。除夕前人们还进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装在麻袋里,往地上打印,企盼来年粮谷满仓。这些活动现已不见。有的农户还将市内的垃圾及无用的杂务和杂草堆放到外场,点火焚烧,以求来年吉祥,平安无事。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称大年夜。在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烧成后用百叶卷裹,被称之为卷钱捆,以示来年财源滚滚而来。这一夜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父母、长辈送上压岁钱。在旧社会,没钱的人在这一天是难熬的,按旧规,当年债务要当年清,年底讨不到债,到年初一就不能强讨了,直到二月初落灯后才能讨债,所以债主在大年夜差人四处讨债,还不起债的人只好四处躲避,有家不能归,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关粮户好过,没钱难过"的俗语。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过年了,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帽,穿戴整洁,全家围桌而坐,共进丰盛的早餐,以素食为主,再加上汤圆(圆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团圆,年年高,并将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饭拌入早饭内,俗称"陈年饭",意为隔年有余的好口采。早饭后,孩子们向邻居、亲友长辈们一一尊称问好。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颇多,不能动刀具,不能泼水,不能去水桥淘米,不能扫地,不能开后门,不能搬动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动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连煮饭烧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杆,黄豆杆等放在炉堂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越旺,越吉利,预告今年万事兴旺,节节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烧早饭,饭前要点燃香烛,企求全家兴旺平安.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七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糰,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絢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

页,当前第。

2

1

2

扬州春节习俗(专业18篇)篇十八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相关范文推荐

    装饰行业答谢致辞(专业14篇)

    致辞是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能够有效传达演讲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致辞范文来自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物的演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尊敬的来宾、亲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女

    软件开发英文简历简历大全(16篇)

    英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了解英文也是了解其背后文化的窗口。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英文作文范文,相信对大家提高写作水平会有帮助。姓名:出生年月:

    初中生写水浒传读后感(精选24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初中生理解和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思维。往下是一些中学生读后感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水浒传》这本书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

    长津湖电影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长津湖》是由中国著名导演韩三平

    上海历史等级考(精选20篇)

    今天寒风袭人,空中飘起鹅毛大雪,虽然天冷路滑,但妈妈还是带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我期盼已久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大雪下更加威严,建筑大气磅礴,展品历史悠

    游森林野生动物园大全(19篇)

    优秀作文是在文学创作中,对一定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的表现,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阅读优秀作文是培养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思

    保险陪训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推荐阅读以下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它们或许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近年来,我国党陪训取得了重要成果,党

    教育项目计划书(精选23篇)

    制定计划书是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可以促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下面的计划书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计划书写作风格和特点。

    小学生扬州名人(通用18篇)

    优秀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词语、准确的语法和流畅的结构来表达作者的意思。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暑假期间,我和妈妈去扬州旅游。我

    少先队员代表的演讲稿(专业23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尽可能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或太过复杂的句式。演讲稿范文是指在特定场合中,以口头形式对某一主题或议题进行表述和阐述的一种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