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温柔雨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能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一份文件。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教学计划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一

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潜力及动作的协调潜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

人手一块泡沫垫,1-10的数字卡片2套。

这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齐来玩玩吧!(幼儿随铃鼓的变化变大圆―-小圆―-蜗牛圆)。

1、出示泡沫垫,你们明白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泡沫垫除了能够作为垫子,还能够和我们玩游戏呢?我们一齐来试试。此刻小朋友们分成2组游戏,能够自己玩,也能够和同组的小伙伴一齐玩。(幼儿四散游戏)师观察幼儿活动状况,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幼儿可将各自的泡沫垫连成两条长龙铺在地上,幼儿分成两组,以接龙竞赛形式从泡沫垫的一端爬到另一端。

幼儿可将泡沫垫每两块连接在一齐,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一组,泡沫垫横向摆放,共摆五组,其间距要相等。幼儿做小兔跳的姿势跳过每块泡沫垫。

可将泡沫垫两块相靠竖向摆放,提高跳跃的难度,加大运动量。提醒幼儿在跳的过程中务必双脚并拢,不得分开。

2、讲评幼儿游戏状况,表扬玩法新颖,合作默契的幼儿。

3、出示袋鼠图片,问:这是谁?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这天我们来和小袋鼠学跳的本领,看看谁会是跳跃冠军。

4、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利用泡沫垫进行跳的练。教师用语言或简单的动作予以提示或帮忙。

泡沫垫平放,双脚并拢跳过。提醒幼儿逐步加强高度,看看自己最高能跳过几块泡沫垫。

将泡沫垫隔必须距离平放,幼儿有序进行连续跨跳(或单脚跳、双脚跳)。提醒幼儿观察并实践不同的跳法适宜的宽度是多少。

将泡沫垫两块相靠竖向摆放,连续摆放五处,进行跨跳练,提醒幼儿尽量不要碰倒泡沫垫,如果碰倒,要立即重新摆放。

5、将泡沫垫平放,幼儿围坐休息。可相互敲敲背、捏捏腿,做一做放松运动。

6、游戏《数字格子跳跳乐》。

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自由挑选一块,并贴在自己的泡沫垫上。将泡沫垫按数字大小摆成两条长龙,要求幼儿听清教师指令,进行跳跃活动。

单脚跳顺数(或倒数)。

双脚跳单数。提醒幼儿两排的单数都要跳。

左脚跳单数、右脚跳双数。提醒幼儿想好再跳。

变化摆放方法,继续游戏。

游戏《叫号猜猜碰》。

幼儿听教师叫号,叫到的两个同号幼儿为一组,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后结束活动。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二

1、能按教师的要求沿着实线将撕出的碎片粘贴在被子里面。

2、激发幼儿对手工的兴趣。

1、儿人手一张手工书第5页。

2、教师把第一页花色纸剪下。

1、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呀?今天我们来为被子贴上漂亮的图案好吗?

2、教师讲解示范。(把一张花色纸撕成小碎片,沿着实线将撕出的碎片粘贴在被子里面。要求粘贴在实线里面在粘满。)。

3、教师提要求。

(1)小碎片不掉地上。

(2)要求粘贴在实线里面在粘满。

4、幼儿开始制作,幼儿每人一张花色纸撕成小碎片,撕完粘贴在被子里。要求粘贴在实线里面在粘满。(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重复到完成为止。)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上面。

5、展示作品,让幼儿自己观察自己粘贴的小花被。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三

1.感受种子的多样性和趣味,了解种子的不同特点。

2.参与制作目录,总结描述种子的不同角度。

3.愿意探索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种子。

1.经验准备:大班渗透式科学《种子藏在哪里》《种子的旅行》。

2.物质准备:各种种子(豌豆、花生、桃子、葵瓜子、芝麻、大米、红豆、花纹红豆)大书1本、小书人手一本、投影仪连接电视。

一、通过观察各种种子实物,引导幼儿讨论并唤醒幼儿经验。

师:这些是什么呢?这些种子哪里不一样?(颜色、形状、花纹、大小)。

幼:种子!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幼:这个是绿色这个是黑色,还有带花纹的!

师:豌豆是什么形状的呢?花生是什么形状?这里面最小的是什么种子?

幼:圆圆的、椭圆的。

幼:芝麻。

过渡语:有一种种子很大,要两只手才能拿起来,你们知道是什么种子吗?请你们在你们的小书中找一找。

幼:找到了!是椰子!

师:接下来请你们看一看书中(2-8)页是从哪几方面说种子的?

解析:这个环节采用了幼儿直接观察实物的方式,对应绘本中的分类,在幼儿直观感受种子的同时帮助幼儿提炼经验,并为幼儿自主阅读归纳种子的特点做铺垫。此处设计了一个悬念,请幼儿在小书中寻找两只手可以拿的下的种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惊喜发现后提出阅读要求意在培养幼儿带着问题阅读的学习品质。

二、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和讨论发现书中描述种子的不同角度。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观察指导。

(2)幼儿讨论,了解书中描述种子的不同角度。

师:书中是从哪几方面描述种子的?

幼:大小。

幼:颜色。

幼:形状。

(3)师幼共同阅读大书,梳理对应内容与页码。

师:这两页说的是种子的?(形状)是第几页到第几页?

幼:大小、第2页到第3页。

解析:本环节中幼儿自主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幼儿阅读情况,并利用大书和幼儿一起边阅读边归纳种子的特点,并用图片的方式将幼儿归纳出的特点粘贴在黑板上,为后面制作目录做铺垫。

三、唤醒幼儿经验、讨论植物的传播方式。

过渡:植物为了繁殖后代,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种子传播出去。

师:你知道哪些传播方式?(风力、水力、弹力、人和动物帮助)(幼儿说到一种,就翻到这一页阅读进行总结)。

幼:荷花!它的种子跟着水流走。

师:有些种子靠水的力量传播。

幼:小鸟的粪便里有种子。

师:动物也帮助种子的传播。

幼:蒲公英风吹动它就飘出去了。

师:那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呢?(轻)。

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用了哪些传播方式吗?

幼:凤仙花靠弹力。

幼:菊花靠风力传播的。

解析:这个环节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经验,设计了通过提问幼儿先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教师利用大书来帮助幼儿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里教师幼儿两个提问那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用了哪些传播方式吗?这两个问题是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不在于幼儿能否回答出来,幼儿的回答都积极回应。

四、观察13页和第1页感受植物的循环生长。

师:传播出去的种子最后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翻到最后一页为幼儿总结)。

幼:会发芽长大。

师:长出的新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呢?(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提问:种子也是植物的?一部分,总结:种子担负着繁殖后代延续生命的作用。

幼:茎、叶子、花、果子、种子。

解析:这个环节利用大书的最后一页与第一页结合,在提问长出的新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呢?时一边问一边将书从最后一页翻到第一页,让幼儿带着问题直观感受,种子从发芽到成熟再成为种子的过程,感受植物的循环生长。

五、共同阅读大书,发现目录。

师:今天我们阅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

幼:种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刚刚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种子的传播途径是第几页到第几呢?

幼:第9页到第12页。

幼:第10页到第12页。

师:请你们看一看我在这中间加上这些符号,这一页看起来像我们看过书中的什么?

幼:目录。

师:目录有什么作用呢?

幼:找要看的内容。

师:对它起到了检索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这本书,找一找种子,看看它们都是怎么传播的。

解析:

将传播途径的页码放到本环节,是为了自然地过渡到目录,让幼儿神奇的发现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的竟是目录,从而感受到目录的作用,是书的一部分。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四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师生情》中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是一首要求学生会唱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儿童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三)指导思想:

1.在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有目的地感受、体验歌曲情绪,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2.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能扩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音乐的欣赏、演唱与表演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知识与技能:1.能用甜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

在感受音乐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从而加深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光辉儿崇高的形象。

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难点: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钢琴等。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能很快让学生回想起和老师日常相处的点滴,既能最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能使学生更专注的倾听。)。

2.讲述“附点四分音符”。

(设计意图: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讲述附点四分音符之后,出示四条简短的视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便后面歌曲的学唱。)。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四分音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让学生再次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三)学唱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节奏和音准是学生们学唱的难点,通过这一环节能解决学生们的节奏问题。)。

2.学唱歌曲。采用又慢到快的速度教唱,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强、弱,歌曲的旋律等。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通过聆听和我的范唱,引导学生解决难点。)。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总结本课所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我学会了……”和“我体会到……”这两个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3、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我精心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总之,本课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但是,本课的设计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有些学生们不能很准确的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在引导之后学生们还是唱不好,我只好带着学生一起唱。下次可以我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解决难点,再引入本课,有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赏和演唱的能力。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五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语的意思。

3、运用前两课学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检查预习情况。(略)。

(二)、揭示课题:

板书:“燕子”

1、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来北往,会遇到那些困难?

板书:“过海”

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1、这一句话主要讲了什么?(海之大)。

2、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说?(一望无边无边无际一望无涯……)。

3、这种句式,我们那一课学过?

4、仿写句子:(略)。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听课文录音,思考: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a、海之大。

b、燕子飞。

c、燕子落。

d、爱燕子。

(四)讲读第二节:划出写燕子飞的句子。

出示:“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燕子飞得辛苦)。

2、从哪个词语看出燕子飞得辛苦?

理解“不分昼夜”“昼”是白天的意思。

3、从这一节中找出三对反义词:

北方---南方寒冷---温暖昼---夜。

(五)自由朗读第三节,划出写“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1、说说“疲倦”的意思。----疲劳劳累。

2、从那几个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确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还可以用什么来替换“太”?

(很挺好十分非常……)。

4、词语比较:

“落”换成“飞”、“掉”可以吗?为什么?

“飞”---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掉”---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换成“停”、“躺”好吗?为什么?

“停”---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躺”---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点一样”说明什么?----燕子迫不及待。

6、说说水手们是怎样对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理解“崇敬”一词。

那么,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水手们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什么?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六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难点: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件,2分的硬币,黄豆,天平,两袋500克的盐,台秤,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等。

师:同学们,想知道今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仔细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景图)。

生1:他们都在讨论跟质量有关的话题。

生2:从图中知道5个苹果重1千克,一壶豆油重5千克,一包饼干重110克……。

师: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经常用到,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

1、教学例1。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1)。

生1:我知道了一盒口香糖重3克,一袋菊花茶重12克,一包美味瓜子重100克。

生2:我发现这些比较轻的物品都是用“克”作单位的。

师:是啊,我们一般用“克”作单位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来表示。

学生在小组里测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寻找重1克的物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小组测量的结果。

(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

师: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做一做”)。

指定学生回答,并适时作出评价。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生1:一块小橡皮比1克轻。

生2:一根头发比1克轻。

2、教学例2。

师: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物品的质量超过1克,甚至更重,那么对于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上面的图)。

生1: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我觉得应该是用“千克”作单位称量比较重的物品。

生2:一箱苹果重25千克,我也认为是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师:“千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kg”来表示。

师:仔细看看,苹果的箱子上写的是“净含量”,什么是“净含量”呢?

生:“净含量”是指这箱苹果的质量,不包括箱子的质量。

师:对,生活中经常用到“净含量”这个词,它是指桶里、箱子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

想一想,1000克有多重?举例说一说。

生:生活中常用的食盐一包重500克,两包食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

师:那你觉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谁知道在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哪几种?

生1:我在超市里、菜摊上见过的有电子秤、台秤。

生2:我在体检的时候见过测体重的体重秤。

生3:我在实验室里见过弹簧秤。

师: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秤太多了。仔细看看图中这些指针分别指着几,告诉大家所称物品有多重。(课件出示第102页例2下面的图)。

生1: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

生2:小朋友的体重是23千克。

师: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称出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重1千克的。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4、判断对错。

一个鸡蛋约重50克。

小明今年7岁,约重20xx克。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第3题和第106页第8题。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七

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

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学校教务主任。

教研组长。

1、全镇所有在岗教师(身兼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只选一科)。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研员为组长。

3、没有特殊原因不参加的教师,不得参与本学期内评优评先。

语文、数学。

英语。

各科教研员确定。

以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个学段为一组;

由学科教研员随机抽取本学段本学期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赛前5分钟公布。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除教科书外(教科书不得做标记)不得带任何资料。

现场教学设计时间为60分钟,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书写和绘图工具,不允许带书本、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7、作业布置。

(二)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能按新课改。

的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标准。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

性。教学过程步骤清晰,对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写清教师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以及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与应对策略。

1、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

2、评审方法:学校邀请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根据评审内容和标准对所有教学设计进行评比,比赛将综合考虑各学科参赛人数按语文组、数学、英语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比例为20%、20%、30%。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办公室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八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明白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必须是受益非浅的。这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个性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我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群众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资料的感知状况。

c。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之后到哪里去了?又是怎样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对话。

a。同位分主角练读。

b。指名戴头饰分主角读。

c。全班按男女生分主角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3、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

4、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婉转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回荡。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教师将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学生会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出来。

指导书写。

1、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2、说说你在临写的过程中有什么字你认为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说出来,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3、将学生写的字打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同学评议。

积累运用。

读课文中描述灰雀的句子,说说透过描述,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写你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九

1、积极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大胆尝试,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不断提高观察、比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不倒翁,完整鸡蛋壳、黄豆,橡皮泥、棉花、沙子等。

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幼儿自由玩“不倒翁”。

3、师:“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些不倒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不倒翁”会倒,有的不会倒。

2、制作不倒翁。

(1)幼儿自由选取制作材料,尝试制作不倒翁,教师巡回指导。

(2)分别请制作“倒”与“不倒”不倒翁的幼儿演示自己的作品,说说用了什么材料,交流制作经验。

师:放棉花的“不倒翁”和放沙子和黄豆的“不倒翁”为什么不一样?小结:不倒翁的底部较重,放有重量的材料及把材料放在底部中间,重心才会稳,不倒翁才容易制作成功。

(3)幼儿再次操作。

小结:成功地做好一个不倒翁,它的底部应该是圆圆的、滑滑的,里面还要有有重量的物品,物品要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手机乒乓球,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学习歌曲:不倒翁。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二、设计思想。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

2、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一

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9个生字。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情感目标:懂得微笑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积累新词,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2、懂得微笑的神奇力量,学会用微笑善待身边的人。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收到过礼物吗?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吗?那你们有送礼物的经历吗?送出礼物那一刻,又是怎样的心情呢?(生汇报)。

2、师:世上有一种礼物,它不仅能传递祝福,而且还有着神奇的力量。那它到底是什么礼物?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力量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物》这一课。(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师:让我们先来一个读书的小比赛,看一看哪些小朋友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准字音,声音洪亮。(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出示课件1)。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知。

(出示课件二,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支起”“只有”“老羊皮”“唯一”)。

2、师:你能再读读这句子,让我们在你的朗读中感受老婆婆贫穷的家境吗?

(生读汇报的句子)。

3、这次,让我们大家一起在朗读中来感受老婆婆贫穷的家境。

(生朗读第二段前部分)。

4、师:此时面对这样一位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什么呢?(生汇报)。

过渡:那老婆婆真的需要我们同情吗?她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出示课件三,师范读,生齐读)。

5、师: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觉到老婆婆虽然很穷,但她却生活得怎么样呢?(出示课件四生汇报)。

(出示课件五重点指导“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耀的星星”)。

过渡: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啊?

(相机指导:老婆婆会送一件神奇的礼物——真诚的微笑)。

7、师:那“真诚的微笑”它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生汇报出示课件六)。

8、师:现在让老师来扮演劳累的人,你们来当可亲可敬的老婆婆。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

四、延伸拓展,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1、师:你有过因为一件事情而感到伤心的时候吗?你有过由于某件事情而感到愤怒的时刻吗?下面咱们就以桌为单位,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苦楚,另一位同学当一回可亲可敬的老婆婆。

(同桌合作汇报表演)。

2、师:让我们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学着微笑,用微笑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相信这真诚的微笑会带给你、我、他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儿幸福和快乐。(出示课件七)。

总结:当我们感到伤心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面对愤怒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觉得劳累时,也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中会有很多挫折和失败,让我们都用微笑来面对,用微笑迎接生命中每一个初升的太阳!(板书)。

3、师:一首小诗送给所有曾经对我们微笑过的人(出示课件八)。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二

1.认“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灰雀》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相关语句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的喜爱之情。三、学情分析。

录音机多媒体制作课件五、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三

1、学会认读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语文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难点: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自己生活中收到亲人礼物的故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从小到大,你都收到过哪些礼物,是谁送给你的呢?(学生畅谈)。

2、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它们将陪伴着你度过快乐的童年。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在生字词下画横线,将所画字词多读几遍。

2、集体交流学习。

逐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选择最会读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各抒己见)。

小结,试填表格:

时间家人礼物感受。

去年春天爷爷一粒种子懂得自然。

今年春天奶奶一只小鸡懂得生命。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质疑、讨论。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每节诗的内容展开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领会每件礼物寄托着家人的关爱和期盼,也知道“我”从每一件礼物中所领悟到的生命的灵动,时间的宝贵,自然的秀美,知识的广博,世界的精彩。)。

(引导学生明白,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播种希望,才能有所收获。亲人送给“我”的礼物中包含着亲人对“我”的`期望和深切的教诲,它们就像“春雨绵绵”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引领着我一步步成长。

3、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4、回忆一下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说一段话,把你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

时间家人礼物感受。

四、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那我们如何回报亲人的爱呢?读一读下面这篇《树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说一说。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不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树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树很难过。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了。”

“没有树枝给你爬…”

“我老得再也爬不动了。”

“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

“我实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是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

“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地方了。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时,我们喜欢跟妈妈和爸爸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离开他们…只在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有求必应,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下面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参照课文编写一段。

4、写一写你读了《树的故事》的感受。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四

教学重点:。

在表演过程中如何结合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进一步掌握剧本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妙词佳句的蕴味。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引发思考。

1.板书课题,指读。

你读了课题,会有哪些问题?

2.初步交代剧本常识: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二.快速通读全文,主动探究剧本格式。

1.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这篇课文与以往有何不同?

2.相对应学生的回答来理解:开头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而方括号与圆括号里就是舞台说明。方括号里是交代布景、人物活动,圆括号里是人物说话时表情、动作。

3.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结合预习、自行阅读。

1.结合预习作业、自读全文,边读边划出不解词语、读不通顺之处,做读书记号。

2.有觉得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吗?讨论指导,再让该生读通顺为止。

有不解的词语吗?[或由同学回答、或直接答、或查字典]留在课文中解释。

宰相:古代官职名,旧时皇帝身边总管全国政务的官员。

回味:(破字法)回忆刚才的味道。

心满意足:十分满意。

烦:麻烦。

满脸堆笑:(下节课具体分析)。

盛情:深厚、真诚的情意。

务必:(换词法)。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难免:很难避免。(可组词法,可查字典)。

法纪:法律、纪律。

恍然大悟:(查字典了解,具体下节课分析)。

腥:形声字,[书空],结构分析。[怎么记?]。

违:形声字,[怎么记?换部首法]。

3.描红。

四.各小组分角色表演。

要求:1.迅速确定各自角色。

2.注意表演时应注意不仅要读得十分流利,还要有动作、神态!(可以自己添加!)。

3.边表演边注意遇到些什么问题?(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哪儿有困难?

五.解释疑难,共同探究。

1.你们在表演过程中间,有没有感到比较难表演的地方?

2.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该如何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演?

这里要体现出层次性。

问题提的简单,也应给予解答,引导他自己找出答案。(耽误时间没关系)。

注意:边讨论,边在相应的地方记上关键提示。

(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要简单!)。

六.登台亮相,欣赏评议。

1.抽一中等偏上小组登台表演剧本内容。

哪一小组愿意上台来表演?注意投入剧情。

要求:其他小组仔细观察,尤其是扮演与自己相同角色的,更应当看仔细了,哪儿演的好,哪儿有待改进的,看仔细了。欣赏之后,咱们再说说看,讨论讨论怎样能演得更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当回报幕员。

请仔细欣赏。

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2.欣赏。

3.评议、研究,并在相应位置做上记号。

4.请优等生上台来表演(老师应当心中有数)。

5.再评议,再讨论。

6.小组内再分角色表演一次[来及便安排]。

七.作业:

2.你认为人物添加些什么动作、语句、神态更好?更能使表演精彩、好看?

3.读抄课后“抄写”上的词语。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五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新词。

2.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教师随机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微笑。)。

三、学习第2段,了解老婆婆生活的环境。

1.独立思考,体会老婆婆的穷。

(1)老婆婆吃的是什么?

(2)老婆婆住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感悟老婆婆生活的快乐和充实。

(1)找出体现老婆婆生活贫困但心情非常快乐的词句。

(2)老婆婆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3)你觉得老婆婆是怎样一个人?

四、学习第3~5段,了解老婆婆真诚的微笑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快乐。

1.学习描写老婆婆外貌的语句。

(1)边读边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并想象一个善良老人的形象。

(2)拓展说话训练:小孩子的手像,脸像,眼睛像。告诉学生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

2.小组讨论学习。

(1)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

五、生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六、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

七、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送给别人?

2.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六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诗人选取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透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资料。”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必须的自主学习潜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透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忙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简单、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透过诵读,想象和赏析,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出的对洞庭湖水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古诗的意思,能够默写古诗。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复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导入课题。

齐背《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秀美,我们跟随北宋诗人苏轼游览了西湖美景,这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畅游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二、想象美景,朗读诗句。

1、听范读,想象画面。

老师范读古诗,学生闭眼细听想象。

2、交流感悟,板书诗文。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仿佛看到了湖光、秋月、湖面、洞庭山水。

板书景物: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大家抬头望月,月光如水,照在湖面上,山水一色,是那么和谐、优美。所以才有“两相和,”“和”指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美景呢?由于“湖面无风”。作者看着看着那明净的湖面好像一面未经琢磨的大镜子,月朦胧,水朦胧,山朦胧。看起来整个洞庭山水(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恍恍惚惚,朦朦胧胧),所以整个湖面像是一个没有打磨过的铜镜。诗人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看着湖水、看着明月作者产生了如此完美的想象。请大家一齐欣赏着美景读出你们眼中的美景吧!

3、有感情朗读。

个别读,男女生赛读。

4、学习后两句古诗,体会人物感情。

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赏湖水。抬头远处望,叫“遥望”,低头看呢!“俯视”,从高处望呢?“眺望”,这时候诗人向远处看去,只见青翠的君山倒映水中。(插入有关君山的传说故事)看着看着,作者好像看到了一个白色的银盘里面呈现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多么美的景色!多么丰富的想象呀!

5、让我们和作者一齐欣赏这月下山水美景。再次诵读古诗。

学生反复有感情的吟诵,个别诵读,摇头晃脑的读。

三、感悟诗情,打着节拍读古诗。

再次体会作者对洞庭山水的喜爱之情。

四、默写古诗。

五、写出诗意。

课后反思:这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描述景物的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在设计教法时让学生充分的想象美景,但是缺少了“诗情画意”的渗透,本来古诗就是诗画不分家。如果在教学程序中明白观察书中插图或者让学生动手画出美景会更好。在开始教学时如果能够插入音乐效果会更好,一段《春江花月夜》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会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之中,个性是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时。再让学生配乐朗诵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还能够增加一些有关山水景物描述方面的古诗,让大家赏析这些名家名句,让课堂资料更加丰盈起来。

本节课爱意味成功之处是在朗读古诗时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披情读诗,理解了诗意的意境再去诵读,诗句就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也活跃起来。如在赏析前两句古诗时让学生体会那种月下朦胧的意境时采用换词法反复想象未经打磨的镜子,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语的意思,加深对“遥望”“俯视”“眺望”“仰望”的理解。

在本节古诗教学中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吟诵,打节拍诵读,学生兴致勃勃,读兴大发,掌握的很好,一节课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设计集锦(汇总17篇)篇十七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导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字组词不达意,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好的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亲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这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像。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句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等。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导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d,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d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了表中和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t、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相关范文推荐

    小圈子文化心得(汇总15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初次接触到“文化”这个概念,还是大学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热门12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以评估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些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对我们更好

    参加廉洁教育心得体会(热门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发现并改正不足,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精选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通过这些典型案件

    学党史心得体会两篇(模板20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

    论文的页边距设置(精选21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请大家阅读以下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求和技巧。好多朋友在用wor

    物业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范文(20篇)

    服务月的活动可以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服务月活动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从规划到实施要注意什么。乙方(装修人):_________。丙

    重庆大学开学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专业20篇)

    范例作品是我们在写作中的一个参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

    班组生产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写心得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总结。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激发你撰写心得的灵感。作为一名班组成员,在履行基本

    军训心得体会要(专业17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在军事训练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里,我们汇集了一些军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它们能够为你提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西游记有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近日,笔者阅读了一本名著《西游记》,从中收获良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