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雁落霞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

范本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接下来是一些范文的展示,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和指导。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一

摘要: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属于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的特殊时期。这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我国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及老师都将焦点放在放在了孩子的成绩及升学率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巨大的学业压力所覆盖,绝大多数的老师及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趋近于成熟,但仍缺少经验,青春期的一些表现随之而来,因此这阶段的孩子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随着大学生自杀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升高,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学生心里问题的存在以及他们心理发展情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家庭是孩子来都世界所接触的最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家庭的教育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大的作用。

1.1父母强烈期盼影响学生的心里健康:父母过分的重视孩子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焦虑、情绪不稳定心里不平衡、对他人表现出敌对情绪、抑郁、学习压力大、适应不良。由于父母过分的对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成绩的重视,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轻则进行说教。重则打骂,从而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其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厌学的情况。由于对孩子的学习过分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进行对比,并在孩子面前对那些成绩好相对优秀的孩子大加赞扬,这回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挫败感,很有可能因为这样的情形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1.2父母过度的惩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父母过分的严厉、惩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主要由于父亲惩罚孩子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在接受惩罚之后迫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将自己的愤怒及不满表达出来,将这种怨怼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这样负面的情绪长时间积累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心理问题。而母亲的惩罚往往会伴有言语上的说教,孩子同样不敢宣泄不满及愤怒因此同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据统计大部分经常被父母惩罚的孩子成绩都不理想,有的甚至厌学、抗拒考试;还有一些孩子易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与人发生争吵、缺乏自信、更有甚者会对生活以及未来失去希望等一些抑郁症的表现。

1.3父母过度的干涉保护孩子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家里都被是若珍宝。父母以及家庭中其他长辈出于疼爱的心理过分的对孩子进行保护及干涉,以至于限制了孩子独立、自主、勇敢精神的发展。一部分孩子出现懦弱、焦虑、面对失败与挫折毫无承受能力。家长的过分干涉保护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体验,他会认为父母这样的行为是在故意与自己作对,并且将他人的好意也视为敌意。于是会产生逆反心理常常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表现以及思想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不良后果。

2.1父母加强自身素养提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首先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心胸狭隘的父母,很难教育处胸怀宽广的孩子。如果父母的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对孩子也是指指点点吹毛求疵,久而久之在长期的责备声中孩子就会产生强烈自我怀疑。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散漫、不喜欢读书等等。其实父母在抱怨孩子之前首先应想下自己,是否这些毛病都源于自身!因此父母的文化素养是对孩子社会化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理想、情操、道德水准、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等都取决于父母文化素养。因此家长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建立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对他人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在生活中感染孩子,更好的实行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2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沟通的亲子关系:家庭中良好亲自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父母将他们的健康理念、社会目标传达给孩子,有助于中学会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其树立良好的公德心及正确的价值走向,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培养。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在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良好亲子关系建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给孩子展现出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也是良好亲自关系建立的重要保障。作为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思想动态、以及看问题的态度、观点,真正的走进其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的关心、包容、理解、信任、体会家庭的温暖,把父母当作朋友。这样自然会喜欢与父母分享心事,父母给予的建议才会很容易的接纳。

2.3合理要求适当管理:热爱尊重孩子但不代表放纵,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讲不过分干预约束,但也要适当的要求。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的爱及呵护很容易过度。多数的父母都想尽最大努力为孩子铺平道路,生怕孩子吃一点点苦。但他们忘了在成长的道路上谁打磨练、痛苦荆棘是他们必须要经历及承受的。在这样的思想作用下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无不亲力亲为,这样过多的干涉影响了孩子独立生活及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还给他们自由的权利。圈养在笼子里的鸟儿永远学不会飞翔,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要想培养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首先将他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去接受磨练,培养其面对困难,应对问题的能力,再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中成长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力及耐力,从而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结语。

要想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只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极其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因此在中学时期孩子身心成长的这一特殊时期家长正重视家庭教育,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自身素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探知子女的真正需求,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2].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征及相关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4。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二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孩子,协作交往能力,培养合作和团队意识,当合格的家长。

摇篮;家教;习惯;自立;协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幼儿,模仿性强,总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表率。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孝顺媳妇出娘家”,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笔者就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和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要发家,看娃娃;要丰收看青苗”。一点不错。古人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其哲理颇深。它说明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英国的思想家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号称世界第一学府的哈佛大学,培养出大批的专家、名流,他们都有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且成为大发明家、作家、诗人、总统,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巨星。在他们身上勤奋、刻苦、乐于奉献、治学严谨,早已习以为常,身上都充满魅力,都是闪闪发光的东西。有一位诺贝尔获得者称,他的成功是源于幼儿园,得益于良好的幼儿教育。从古至今,从外至内,太多的案例可以说明家教是第一位的,而良好的家教要从幼儿的抓起。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基础抓起,从0开始。比如:幼儿进餐不会用筷子,就让他自己用小勺,不让就别喂。父母用适时进行鼓励:“宝宝长大了,可以自己吃饭了,这才是个乖乖仔!”放学了要把书包放好,自己的衣服、鞋袜、玩具要自己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要别人代替。自己的用具、用品自己存放,放得有条有理,这就是文明的行为和习惯。注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家长,是明智的家长。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从能生活自理开始学做家务,经常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不会做家务的要强得非常多。孩子写作业,家长要监督、鼓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作业,让其自己整理、检查,装进书包。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培养勤劳的习惯;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好,做到位,做精致。久之,就养成了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刻苦读书、勤奋好学是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勤奋学习实际是在培养孩子一种可贵的品质,在培养孩子坚强,坚韧,持之以恒等他们长大会成才中必要的良好品质。而正确的发音、规范的书写,流利的吟诵,动听的儿歌,都要从基础培养起。从小就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从小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这样长大后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他们懂得知易行难,任何成功和进步都是用双脚走出来的,用双手做出来的。作为父母一是首先自己做出样子,处处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孩子,孩子学习的时间,父母如果有时间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也学习,不但能享受和孩子共处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是给孩子做良好的榜样。二是要及时与幼儿园教师沟通,孩子年龄较小,发生在身边的好多事情也学不清楚,他们自身的行为自己不知道对错,所以一定要和幼儿园老师多沟通,多了解,要互通“情报”,要做到孩子的言行家长心里有数,心里有底,在老师的协助下共同教育孩子养成刻苦、勤劳学习的良好习惯。

优秀的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广泛交往,多交朋友,让小朋友来家做客,共同享受愉乐游戏;为小朋友庆贺生日,分享蛋糕,分享成长的欢乐。带孩子和他的小伙伴出游,在游玩过程中引导孩子协作能力,教会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作为家长,要与幼儿园密切联系,掌握孩子思想的晴雨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家校联手、及时纠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大作家老舍先生曾说:家长应“教他们多游戏”,这样才能发现他们的天生,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和天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方面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事实告诉我们:“民主的家庭孩子们敢想敢干、敢作敢为,成功率高;专制苛刻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创造性差,养成懦弱、胆怯、自卑、冷漠、孤僻等不良习惯。要鼓励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培养他们协作、合作能力,这样,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创新,东方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加紧进修,不妨报名家长学校,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全新的教子观。不学“虎爸”、“狼妈”,用科学的教育手段教育子女,用教育智慧启迪子女,用模范行为带动子女,用改革发展中的典型事例,英模事迹鼓励子女,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勇于创新、顾全大局、勇于担当,让孩子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欢乐成长,家园联手,双管齐下,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03(5)。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三

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题活动设计,实际上是由老师在主题活动具体实施之前完成的工作,并为其他指导老师提供参考,然后由各小组指导老师完成指导计划。通常情况下,主题活动设计应当包含活动主题(即活动主题的名称、活动背景等)、目标(其中包括总目标和各环节的分项目标等)、适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设计和指导人员、活动持续时间、实施过程以及实施建议和评价等。从实践来看,制定指导方案,不仅可以明确老师的任务,而且有利于落实具体活动。

主题活动设计中的主题,即在老师指导下的集体活动中,以某主题作为基本线索,并且围绕该主题参与活动人员进行交流。对于幼儿园而言,设计的主题应当符合教育性,而且最好结合节日、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以确保设计话题的“亲民”性,这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大大提高了活动实施的实际可行性。明确的活动主题,应当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用性一定要强,能够确保幼儿在参加该主题活动过程中学以致用,即利用自己所参加的活动及所学,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也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教育主题各阶段活动的全面展开,孩子们的认识以及体验也逐渐深化,主题活动的主要目标基本形成,主题活动中的各阶段设计目标也不尽相同。第一,首次活动目标表述。即孩子们参加某活动方向以及要求。在一次具体活动中,既可以是课堂教学活动,又可以是课外活动。第二,活动范围。参加主题活动的孩子状况。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很多教育主题之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均可实施,但是幼儿园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等参差不齐。对此,应当明确范围,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应当更具实际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

第一,设计人员。在主题教育中,既可以是老师作为设计人员,也可以是教学团队。标明设计人员,既可以是对老师创造性劳动的认可,还有利于实施人员、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第二,教学团队。以主题活动为基础,成立教学团队,这是最基本的。同时,还要明确教学指导小队,既可以明确团队形成、各成员具体任务,又可以促进主题活动的有效实施。

首先,应当做好活动主题资源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现有资源以及实践基地和社区等,同时还包括幼儿园人力资源,如教师和幼儿家长利用。其次,主题活动的具体实施。在这一环节是主题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议分阶段对主题活动全过程优化设计,或者利用可跳转设计思路,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均是在分解主题活动总目标。在此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设想,而且必须包含与之对应的老师指导重点。比如,在“绿化带以及小区环境”这一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就可以将研究过程进行分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确定专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此阶段,老师应当结合实际,通过播放花草树木以及草坪被践踏等相关环境问题课件、视频等,然孩子们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并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公众意识。在此过程中,还要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准确定位和确定活动专题。第二阶段,研究方式和方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根据专题优选研究方式和方法。(1)拍摄一些关于绿地破坏方面的照片和视频;(2)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记录践踏草坪的人数;(3)组织问卷调查,随机对街头群众做调查;(4)访问主管部门、专家。第三阶段,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讨论、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以及主题活动内容,编排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活动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且选择活动方式和方法。第四阶段,总结。根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调查问卷资料等,撰写报告,构想和设计汇报形式,在准备好交流汇报以后,再展出结果。

幼儿教育主题活动评价,作为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始终贯穿于整个主题活动全过程。对于主题活动方案而言,在设计时,应当包含活动评价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也是应当重点突出的评价方式。就活动实施而言,笔者认为对主题活动具体实施时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及困难等,需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幼儿园老师应当及时转变角色,准确定位,既是指导者、合作者以及设计者,又是学习者、资源查询者和研究者。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以及探讨幼儿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时的老师指导策略,成为需注意的基本问题。作为老师,应当具备观察以及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整合和提升幼儿的能力,并为此创设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计划。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主题活动中的主题设定、实施,应当非常的灵活,根据事件、教育节日、孩子比较感兴趣以及容易激发他们兴趣的事为切入点,同时还要灵活实施活动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丰富。通过优化设计幼儿教育主题活动,来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作者:吴红霞单位: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四

学前的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学前的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偏差,那么就会超出儿童的生理与心理负荷,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笔者就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及自由个性的开发两方面对学前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幼儿阶段是人身体、智力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都有密切关系,其中学前的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阶段心理健康的关键。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了道德及心理素质、自由发展的个性、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离不开教。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道德、心理、智力和体质这四个方面,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都需要具备。学前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基础,成功的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使人的基本素质提高,使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健的体格和智力开发潜能。

1.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一生的基础,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需要学校、社会的辅助,更需要家庭的努力,学前的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是子女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在学前阶段,幼儿的价值观、是非观、人生观等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学前的家庭教育与家庭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学前的家庭教育虽然是幼儿期的教育方式,但是其影响力却不仅仅存在于儿童的青少年时期,对人的一生都有奠基作用。学前的家庭教育影响具有深刻性,使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学前家庭教育科研促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健康发展。

1.2强健的体格。强健的体格是人生存的基础保障,然而拥有强健的体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学前家庭教育可以有助于人形成强健的体格。在学前阶段,人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可以正常生活,这时家庭教育的作用就突显出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父母应给予其正确及时的引导,从而排除其思想上的困惑,促使其形成强健的体格,全面健康发展。

1.3开发智力潜能。科学研究表明,人在五岁以前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而这一阶段人主要的生活环境就在家庭,家庭教育对人的早期智力启蒙具有重要作用,对人后期的智力开发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前的家庭教育就成了开发人智力的关键环节。父母尽早地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可以快速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这样父母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在记忆、思维、观察、想象以及判断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后期培养中着重弥补孩子在某一方面的不足,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优势。通过学前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智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同时培养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兴趣,使孩子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为后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使人的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挖掘,使人的智力潜能被发现、被激活。

1.4促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学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旦孩子进入学校,那么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就会在校园的集体环境中,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孩子不可能时刻受到关注,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家长就需要在这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在进入校园后形成不良心理。因此,学前的家庭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

2.1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任何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学前阶段是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对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作用。在学前阶段,孩子与家长的接触最多,在与儿童的长期接触中,家长对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参与各种趣味游戏,激发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使其自己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在未来的生活中,儿童就可以形成运用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人的创造能力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2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学前的家庭教育对人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前阶段,人主要的生活环境就在家庭中,个人的社会关系也是通过家长所建立的。同时学前阶段,孩子的行为会模仿父母做事的方式处理问题,这就需要家长起到正确的模范作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思想意识,在处理个人人际关系时会在无意识中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学前家庭教育会对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前阶段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活环境主要是在家庭,因此学前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素质以及自由个性的发展,这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前的家庭教育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儿童在学前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卓.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建议[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五

【】家庭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经济和发展等原因,在我国农村,绝大多数中青年选择进城务工,众多小孩成为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儿童教育,弥补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消极影响,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教育是现代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和发展等原因,绝大多数中青年选择了进城务工,众多的留守儿童正面临着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在智力、道德、心理、认知等方面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会让他们在成长路上向善向好。特别是在竞争激烈、变化万千的时代环境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照顾、教育,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逐渐变得敏感、脆弱、内向、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向大人反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将变得更加不可调和,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这是极不利于小孩子的成长的。

2.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人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个体才会成长的更为完善,也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多数是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培养下长大,老人过分的宠溺或者教育失当,都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儿童时期是人的各项能力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没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陪伴,没有受到应有的家庭教育,这使得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大大的受到影响。以至于很多小孩不懂得如何接纳他人、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以致在进入青少年阶段之后,常常因为叛逆、莽撞而多走了很多弯路,甚至不少青少年还辍学、进少管所,可以说,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儿童、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

1.调整相关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要想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得以弥补,打破城乡壁垒,制定相关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是首要任务。目前,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镇上学难是儿童被留在农村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整合多方资源,减免借读费,降低收费标准等,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举措。

2.加强监督引导,全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是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良好的学校教育进行弥补,全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有效策略。因此,引进优秀的教师、配备应有的教学设备、修缮校舍、扩建操场等,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政府的沟通与协作,依靠青少年保护组织,将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列为工作的重点,坚持扶贫助学、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犯罪等工作,使农村留守儿童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下成长,并在较高的教育水平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公平和谐的校园中培养健康的身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在我国广大农村,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他们甚至认为自己进城打工挣钱是对孩子负责的重要体现,没有意识到关爱孩子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相关青少年儿童保护组织与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农村家长工作,让他们及时关注儿童的成长并给予关爱,重视与儿童的沟通交流与增进与儿童的感情,了解子女的综合素质等。可以采取电话、短信联系,还可以进行逐个宣传教育等方式,保证家长与监护人、与儿童多进行沟通,让小孩从小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

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共创社会稳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条件,培养社会人才,更是要从小孩抓起。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都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因此,社会各界要整合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父母也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应选择就近就业,以无微不至的关爱感化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

【1】袁凤琴,袁真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

【2】郭妍.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6).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六

课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问题首先便是难以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积极影响是广所周知的,可是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多、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预习工作实施起来仍然难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课铃响心却难以收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会在课间进行一些剧烈的活动,追逐打闹使得情绪和身体都很难再短时间内得以平复,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便很难把心及时收回到课堂上来。

首先是听课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精神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环境、事物的影响,容易做一些小动作、东张西望严重影响听课效率;其次是课堂上的发言情况,有些学生对课堂提问表现的极为积极,,有些学生对答案没有信心便悄不吱声,有的同学虽然内心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可是胆小要么不敢举手要么回答声音很小;最后是与同学的课堂合作情况不好,如今小学生中基本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精神,不怎么喜欢与同学一起交流合作。

目前在小学生课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小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据了解很多小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陪在身边,帮忙看、读题目、叮嘱他们字迹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类的;二是小学生几乎不会自己去检查作业,这个学习环节都是家长来代替完成;三是小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回家写作业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他们很少积极主动的离开电视机自觉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业。

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一个孩子其成长发展的情况怎样,很大情况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但从笔者的调查结果看来,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在孩子们面前不注意收敛自己的坏习气,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是自己却没有带好头,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宠爱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劳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长的文化程度。

直接监管孩子学习的家庭人员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是他们自身都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陋习,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肯定会是很大的。父母亲外出打工无法监督自己孩子学习生活这已经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留守儿童”在此一方面的学习问题较为突出,他们的学习通常是在爷爷和奶奶的看管下进行但这个阶段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虽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围也事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家庭精神氛围即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风格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家庭风貌。这种整合后的精神氛围对整个家庭之中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处于小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远远大于家庭中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很多家长便想错误的认为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监护责任,而孩子的教育责任则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其实,相比于学校与老师,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虽然小学生大部分的是时间实在学校度过的,可是父母与家人才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孩子对生活学习中很多事情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成长的避风港,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一个家庭的风气对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其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相反,一个生活在充满陋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会被家中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养成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坏习惯。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孩子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校方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学校方面安排的学习任务,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时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达到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的局面。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身处小学阶段的他们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不遗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

[1]刘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03(5)。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七

进入21世纪,高校在经历了招生、专业调整、就业分配等重大改革后,确定了面向市场的新机制,大学生对个人生涯发展的期望和把握显得更具个性化,加之目前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做出恰当的生涯决定就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影响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被试。第一阶段抽取100名大学生试测,收回100份问卷;第二阶段按学院、专业、年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以班为单位随机选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正式施测,年龄在18~23岁之间,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2份,问卷有效率为94%。其中男生361名,女生391名。

2.研究工具。自编的《大学生生涯决定问卷》。对试测阶段数据做信效度检验,同质性信度为0.756、分半信度0.824,效标效度为0.652,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3.研究程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施测,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主持并监控全程。

4.统计处理。采用spss16.0forwindows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分别从整体大学生、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三个方面考察被试在学校教师、辅导员、父母价值观或期待、父母目前工作和同学各影响因素上的次数,作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1.从整体来看。研究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认为父母亲的价值观或期待最能影响生涯决定,认为有影响的占82%,而认为学校辅导员对其生涯决定的影响最小,认为没有影响的占64.3%。前者强调出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生涯影响的深刻,middleton和loughead指出家长如果控制、独裁地支配子女互动,则子女的生涯选择由他们来决定,hoyt,otto的研究指出,父母是子女生涯决定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考察中国的家庭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具有极强家族观念的国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不容置疑,“百善孝为先”“子承父业”等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再加上家庭生活中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被模仿的对象。这无疑使得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在子女的生涯决定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地位。

post-kammer&perrone,willings研究指出,大多数青年认为在其生涯过程中,虽仍需要成人的协助,但传统生涯辅导对他们并没有发挥显著的成效。这与本次研究中学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影响最小是一致的。学校是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的主要环境,按理应该对学生的生涯决定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可研究结果却不是这样。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年轻教师担当,他们刚出校门不久,对人生的领悟、个人的发展尚处于探索的时期,缺乏经验,实难担负起指导学生生涯决定的重任;同时,高校管理中辅导员与管理学生的比例往往高达一比几百,由于精力有限,也很难与学生进行细致而充分的互动。这样,高校辅导员无论是辅导能力还是辅导精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弱了。

2.从性别方面看。由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父母价值观或期待、父母目前的工作、同学对生涯决定的影响,虽性别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其中父母价值观或期待、同学对生涯决定认为有影响的占80%以上。学校教师、辅导员对生涯决定影响虽然较少,但对生涯决定影响程度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教师对其生涯决定有影响,且女生认为有影响的比例高于男生,在对学校辅导员没有影响上,男生高于女生,可见男女生受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影响有差别。多数大学生根据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来进行生涯决定,男生偏向于实用的、需要体能的、技能的或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女生则偏好支持性的、有关健康的、文书的或社会导向的方向。男生在家庭、社会、学校中被灌输的是男子汉的角色要求。因此,男生从小被要求有主见,独立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在低年龄段这种表现还不太明显,而到了大学时期,这种性别角色的要求与青春期强烈的自我觉醒综合起作用,使得高校中男生对教师、辅导员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女生从小到大往往被灌输的是以家庭为主,事业上不需要怎么优秀和突出,但一定要以贤妻良母为榜样,因此选择职业优先考虑支持性的工作,如文秘、护士等,考虑稳定性强的工作,如教师、公务员等。她们较男生更容易受到教师和辅导员的影响。

3.从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看。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不同社经地位大学生认为学校教师、辅导员、同学对其生涯决定影响没有差异,其中有75%以上认为学校教师具有影响力,64%以上认为同学具有影响力,这与gottfredson所主张同学会对抱负产生相当的影响力的见解是一致的。有62%以上认为辅导员没有影响力,但反映一般低社经地位大学生受学校教师及辅导员的影响比较大,值得注意。另外,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以及父母目前的工作对不同社经地位大学生生涯决定影响的差异显著。其中,中、高社经地位大学生认为前者对其有影响力达77%以上,低社经地位大学生则只占47.5%。同时,高社经地位大学生认为父母目前的工作对其生涯决定有影响,而低、中社经地位大学生则认为没有影响。这与多数研究结果近似,分析原因,高、低社经地位者的父母对待子女的教养态度不同,高社经地位者父母本身往往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的素质较高,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有能力辅导和陪同孩子学习和成长,孩子自然受父母影响就比较大,低社经地位者则相反。另外,因社经地位不同,家庭气氛有温馨或冷酷的差别,双亲对子女有关注或漠视的差异,子女有被父母接纳或拒绝的影响等,对其生涯决定发挥的作用自然有不同了。

三、结论。

影响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因素有: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学校教师、同学、父母目前的工作、学校辅导员,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占大多数比例的大学生认为有极大影响因素的是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有影响的因素是学校教师和同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父母目前的工作,完全没有影响的因素是学校辅导员;在性别上,发现女生比男生有较多比例认为学校教师和辅导员二者是有影响力的因素;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高、中社经地位者认为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对其生涯决定有较大的影响,而低社经地位者认为较没有影响。另外,高社经地位者认为父母目前的工作对其有影响的占较大比例,而中、低社经地位者多数认为无影响。

四、建议。

1.利用高校教育阵地,建立完善的服务于大学生生涯决定的机构体系。综合考察影响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各因素发现,除父母的价值观或期待、父母目前的工作外,其余各因素都与学校大环境密切相关,我们无力改变大学生家庭的特定背景,但有效利用高校这一教育阵地,服务大学生生涯决定则责无旁贷。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存在极强的盲目性,只是一心想考上大学,但读什么专业?如何利用大学学习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则从未思考过,这显然需要在大学中来补上这一课。为此,高校教育中应该适时增加有针对性的生涯决定方面的内容,建立从学校到二级学院、系、专业,自上而下完善的工作机构,真正把服务于大学生生涯决定当做一件实事来抓。

2.提高学校教师与辅导员对大学生生涯决定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和辅导员是直接与大学生接触的成年人,也是大学生方便求助的对象,高校的各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都是通过他们去落实和实施的,因此,提高他们对生涯决定的知识和技能,能更好地协助大学生做出生涯决定。高校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外出进修、教师座谈等方式为教师特别是辅导员提供机会,提高其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再通过他们去影响在校大学生的生涯决定。

3.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讯服务,增进其生涯探索的能力。做生涯决定的重要基础,需要有工作和涉及教育需求的资讯,这是大学生做出恰当生涯决定的关键。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关注与他们直接有接触的职业资讯远多于没有接触的职业资讯。这与他们资讯来源贫乏有关系,资讯缺乏恰恰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做出及正确选择。因此,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等多种资讯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有关生涯的大量、适当资讯。在提供资讯的同时,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如与成人讨论有关的生涯计划、选读有助于做生涯决定的课程、参与相关课外活动、进行部分时间制或暑期工作、接受工作训练或教育、考量工作的条件等。这一系列生涯探索活动的进行,将帮助大学生提高生涯发展计划成功的可能性。

4.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营造正面导向的良好氛围。调查发现,同学群体对大学生生涯决定有较明显的影响,年轻的大学生渴望与同龄人交往,受同龄人影响也较大,他们希望有自己亲密的团体以交换经验、沟通观念,甚至形成集体的意识。因此,在校园中营造思考生涯发展、积极探索生涯趋势的良好环境,让大学生感到有志同道合的同学,有密切合作和交流沟通的渠道,可方便地分享必要的生涯资讯,必然会对大学生的生涯决定产生正面作用。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对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社会实践都非常重视,可以利用已有平台,加入大学生生涯决定方面的活动内容,在校园中营造正面导向的良好氛围。

5.掌握父母教育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其成长和增进辅导生涯决定的知识与技能。调查结果表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父母对大学生生涯决定的影响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在生涯决定遇到困难时,首先会转向他们的父母寻求帮助,而现实中,大多数父母未曾研读相关的课程,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无法有效地帮助子女。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生涯决定及个人未来发展的拦路虎,如何解决呢?笔者提出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在远程教育中开设专门针对学生家长的生涯发展、生涯决定与生涯辅导的课程,在获得成效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范围,面对全社会开展生涯教育,这必将促进高校服务社会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2]吴志功,乔志宏.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5(6).

[3]邱美华,董华欣.生涯发展与辅导[m].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

[4]李斌,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生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八

从案例中,笔者以“爸爸在旁边从始至终没发过任何言论”来概括了父亲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过于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父亲基本无从插入。又因觉得自己难得休息一天,所以常常推脱给母亲或奶奶。父亲的放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需要研究者和家长共同重视。

2.祖辈———溺爱型。

隔代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溺爱严重。表现为:凡是孩子要的,想法设法办到,甚至上天摘星星也行;一切包办代替;一切事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和父辈的不同。案例中,虽试图阻止过,但孩子想要也就给了。祖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奶奶说过:“算了,就给他”、“对他好没什么不对啊”。

3.曾外婆———支持型。

支持型具有健谈、赞赏、善解人意,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特点。曾外婆的人缘极佳,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找曾外婆聊天。从她的人缘和周围邻居的评价中,笔者确定她是一个爱干净、勤俭节约、健谈的老人家。

(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容易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缺乏一致性。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母亲单独抚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是漠不关心的状态,其他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似乎无法提出科学的意见。这样,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产生不一致性是必然会发生。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常说:“到妈妈那里去,走吧。”这种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导致孩子对父亲产生惧怕疏远或对立,亦使父亲的教育权在无形中失落。而爷爷奶奶的溺爱则促使孩子的`性格会偏向任性。

“认知偏离”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认知偏离。普通家长都认为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贪玩、任性、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主要方面。相当多的家长把爱玩当成了贪玩,没能把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充分释放和利用孩子玩的天性来进行引导与培养。其实“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得最直接的认知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成人不当的行为示范。

(一)重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家长教育,定期进行育儿培训。

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其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中最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也是实施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须在社区范围内推行家长教育培训活动,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乡镇政府应该积极举办免费育儿讲座,鼓励每个家长参加。可利用幼儿园师资优势,给祖辈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和讲座。为此,其思想可传递于父母,帮助父母共同担负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制定育儿方法以及内容。

(二)重视行为示范的榜样作用并有意识地营造语言环境。

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因此,每个家庭成员的正面引导很重要。例如:妈妈教东东浇花,东东很喜欢,抢着要自己浇花。后来东东不肯停止浇花,妈妈呵斥东东并把他关在门外。可以看出,母亲是有意识地引导东东爱护植物,但呵斥东东的语言确不是良好的榜样。因此,笔者和母亲沟通后,提出调整与东东沟通的方式,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母亲的措词和语气,试图使得孩子明白、理解。一般语言发展正常的幼儿一岁半左右是单词句阶段,他们会运用简单的词来表达。东东2周岁时笔者开始观察,但至今东东都不会使用简单词或句。研究者针对这个问题,主动和家庭成员沟通,试图找出帮助东东语言发展的方法。其方法集中于家长要有意识地营造语言环境,例如:家长每天可抽空1到2小时时间专门陪东东看图书、讲故事,考虑到是婴幼儿,年龄较小,长辈们可反复强调其中一本或两本,便于幼儿记忆和复述。

作者:唐美卿单位:昆山市张浦第二幼儿园。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九

幼儿家庭教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它既关乎到幼儿的成长发展,也影响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深刻感受到家庭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第二段:了解幼儿需求,建立良好家庭关系。

幼儿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了解幼儿的需求。幼儿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情感关怀和安全保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幼儿的饮食、休息、沐浴、安全等方面,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此外,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应尽可能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幼儿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第三段:倡导爱的教育,注重品德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倡导爱的教育,注重品德教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德教育,教导幼儿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同时,爱的教育也是一个必要的方面,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真诚、善良、宽容和爱的观念,培养其爱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段:积极引导幼儿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积极引导幼儿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好奇心。此外,父母应该关注幼儿的学习成长,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幼儿在家庭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五段:结尾。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我深刻理解到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父母应该注重幼儿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注重品德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学习,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同时,我也相信,通过师长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美好的未来。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十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大学毕业生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积极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未来。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既存在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相矛盾的特点,也存在毕业生数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矛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据研究,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除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之外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的第四大因素。[1]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预防和解决就业问题,应从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着手。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多变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等。准确的'自我认识和合理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的前提。很多大学生认为经过几年的学习,自己在专业成绩、社会实践等方面已具备竞争优势,觉得找工作只是自己意愿的问题,只是求职时间长短、工作待遇、工作性质的问题,因而盲目自信,就业期望值很高。但由于社会生活知识、能力和求职经验的不足,再加上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灵活应变的求职能力,部分学生求职连续挫折,并体验到了强烈的挫败感,产生了自卑、怯懦、退缩等消级情绪和无所适从的焦虑心理,在持久和过度的消极情绪影响下,便觉得自己缺乏竞争力,慢慢地丧失了求职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

(二)盲目的从众心态。大学生兴趣广泛,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容易受社会、校园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和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自身视野、经验和学识有限,在面对就业创业这样的人生大事时,往往依赖和参照家人、老师和周围同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别人在复习考研,自己也准备考研,看到别人在公务员,自己也考公务员,看到别人创业能挣钱,自己也想创业,舍其所长,就其所短,就业择业带有明显的盲目性、攀比性和功利性,作出不利于自身、与自己职业兴趣和个性特征不相符的选择,最终一事无成。

(三)矛盾的就业期望。渴望竞争与寻求安稳的矛盾心理在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在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给予大学生优厚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很多大学生渴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展所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但同时,在抉择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资金筹措困难、项目精准定位困难、创业和管理技能缺乏,空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在创业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创业实践寸步难行,于是,相当一部分创业受挫的大学生开始转换目标,规避有风险和有挑战的工作岗位,追求工资高薪、职业稳定性和“一次到位”,重新聚焦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工作上,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加剧和放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国际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体制、结构和增长方式等转变及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等原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弹性系数减低,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相对减少。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在不断增加,连创历史新高。如,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的145万人增至的413万,从630万人激增至近765万人。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到瓶颈期。如,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77.8%,届大学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71.9%,届毕业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为92.1%,虽比略有增长,但就业后本年内98%的本专科生发生过主动离职。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二)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行政办学色彩依然浓厚,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相对滞后,还存在师资、学科结构和教育培养模式不合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设计不系统不完整、专业招生及人才培养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等问题。诸多原因叠加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产生较大矛盾,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如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中就表明,法学、生物工程和美术学等专业就是连续2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本科专业。

(三)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差。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就是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素质、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主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就业和积极创业。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教育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对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认识观念错位、师资队伍素质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体系不健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和弊病,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整体较差,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显示,届毕业生中,74.0%的专科生和58.1%的本科生未来三年有创业意向。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不如预想的高。2015届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是0.6%、1.2%和2.6%。

(四)社会心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包括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就业观念、就业能力与素质、就业心理、职业评价与自我评价、求职技巧等。目前,源于中国社会传统、根深蒂固的重社会地位、重物质利益、重工作稳定和重自我中心的就业理念,依然深深影响着高校毕业生所在家庭和本人的就业择业观念。很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希望选择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过多的依赖家庭背景和亲戚朋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和自主谋业观念,择业时只谈爱好、兴趣和工资待遇,却很少谈创新、服务和奉献,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倾向明显。如,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中,56.5%的专科、58.0%的本科毕业生最主要创业动机是“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24.0%的专科和27.2%的本科创业者“预期可能有更高收入”。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在苏南五市及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虽然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超过50%,到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比例依然很低,只占2%。总之,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及机制改革滞后、人才供给结构及数量与经济发展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等复杂原因叠加,导致和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实行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只有以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信号为逻辑起点,不断健全高校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推进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应对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才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d].长春:吉林大学,.。

[2]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十一

幼儿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年轻的父母,我经历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磨练,感受良多,收获颇丰。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你给孩子提供的是什么,而在于你给孩子的态度是什么,也就是说,你的人品可以决定孩子的性格和发展。本文将重点讲述我对幼儿家庭教育的体会和心得,同时也会分享一些我所学到的家庭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段:亲子关系的建立。

亲子关系的建立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他们会慢慢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这是亲子关系转折的重要时期。如何巩固亲子关系,让孩子感知到父母对他的爱和肯定,就是我们在家庭亲子教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首先,家长要坚信并展现出对孩子的真爱,不要忽略任何孩子身边的小细节或者是重要的事件,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透露出不满或者负面情绪。其次,教育方法应该是抚育性的,多关心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充足的自由度。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在父母的陪伴下慢慢成长。

第三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氛围的营造就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在这个阶段里,孩子面对的困惑和压力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家长就要在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良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的,适合于孩子的特点和个性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绘画、阅读等有趣的形式将孩子引领到学习的领域。而且,家长们一定要时刻鼓励孩子,送出肯定,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第四段:独立自主的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中,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尤为关键。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行为能力。对于很多父母,独立是个相对较难掌握的教育技巧,但也是千万别忽视的。家长在这一点上应该反思,是不是过于担心孩子的出错,或是顾虑到孩子的安全,已经抑制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要逐渐地将更多掌握的控制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和尝试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第五段:结论。

总之,幼儿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家庭教育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做得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吸收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稳定,突破自己的思考,让孩子们顺利地迈向成功的路程。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十二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支点。

1.了解孩子的需要。

(1)消极因素。

1.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太阳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爱的误区”。

1.只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不关心孩子是否“过得好”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把培养孩子的态度、意志、品质、责任感、敬业心、适应能力、劳动习惯、沉着冷静、善待挫折等品质忽略了,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尖子”,人格上的“矮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是不全面的,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叶莉。让幼儿在韵律活动中充分的表现自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2)。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十三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基础。作为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儿家庭教育成为了每位家长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第二段:合理的人性关怀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人性关怀是基本理念之一。因为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呵护,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蒋勋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在他们幼年时期注重人性关怀和精神培育,让他们在身心全面发展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形成自我性格,长大后才会更加果敢、自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中的人性关怀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至关重要。

第三段:理性的成长引导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教育中,理性的成长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盲目地迎合孩子,而应该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重其思想和行为意识的培养,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和性格。同时,还应注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开展各种启发性的游戏和教育活动,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第四段:尊重孩子的个性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家长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和个性特点,从孩子自己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段:结论。

总之,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注重人性关怀和合理的成长引导,同时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虽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呵护,都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和帮助。相信只要我们在家庭教育中遵循上述理念和原则,积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能够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明确的认识到,家庭教育需要指导和参考,但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去关注孩子不断塑造出独特的个性,这样的基础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学习和体验懂得从理性高度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将影响孩子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全方面。

最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汇总14篇)篇十四

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和生活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中国自古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有着博大精深的教养文化,许多家庭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家教传统,而传统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代文化背景有一定冲突。

网络时代的社会舆论环境宽松,观念五花八门,人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媒介接收海量舆论信息,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各自受到不同影响,家长与孩子在观念上难免有差异。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相辅相成,却在当代这个责任大过天的时代产生责任推诿的嫌疑。常有家长抱怨学校留的家庭作业过多,刁钻,也常有家长与学校间发生矛盾、追究责任的新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教育的对象不一定只有孩子和晚辈,也有家长和长辈,家庭教育应该是不断学习和更新的,不单是孩子,家长更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家庭内部因素。

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教育体制、同样的学校和班级、同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影响最为重要。

离异家庭往往经历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环境发生变化、家庭角色缺失,孩子的心态平衡被打破,心理也随之渐渐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加上社会舆论对离异家庭的偏见,使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感到迷惘、困惑,体现在容易出现消极、逆反、易怒等不良情绪。

家庭中父亲母亲角色各有不同的`功能,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家庭角色缺失时,同一家长在不同角色中进行转换,家长容易出现主观意识偏颇,如第一个案例中,单亲妈妈在角色担当中处理不当,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反复发生这种错误,残缺的家庭教育也就渐渐形成了。因此,对于角色缺失的家庭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日常生活中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社会知识也不够丰富,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社交圈,多认识一些朋友,多读书,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留守农村、隔代抚养、旁亲监护等因为各种原因未在父母身边生活的未成年人,近年来人数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学习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生活水平不高,又缺乏父母的关爱。

3、个人因素。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面对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家长总是在各方面对孩子有着各种要求,学业要求不能有任何怠慢,还要学习各种才艺,挤时间参加各种比赛等。往往家长心理期望值过高,孩子天性受到过分抑制,反而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

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教育,却未能合理把握细节,教育方法不当,或过分严厉,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抗拒管束。或过分放任宠溺,让孩子形成了不良习惯。或与其他孩子做比较,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漠视和伤害。

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易容出现逆反心理及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沉迷网络游戏,说脏话,无礼貌,不讲卫生,行为怪异,顶撞家长,与父母发生争执等。父母应根据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引导。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申请助导的申请书(模板18篇)

    在编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结构安排,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如果你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写更多申请书,不妨来看看小编为

    精选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演讲稿(汇总19篇)

    演讲稿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好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对于大学生的演讲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最优三农电子商务策划书(汇总16篇)

    通过编写策划书,我们能够将活动或项目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安排有序地组织起来。如果你正在找一份优秀的策划书范文作为参考,那么不妨看看以下内容。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知识

    2023年参加远程教育的收获和体会(模板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2023年客运工作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工作心得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分享了一些工作心得体会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旅客运

    2023年小学语文业务工作计划(汇总20篇)

    编写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书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

    最热学生干部素质提升心得体会(通用24篇)

    总结是一个思考自己成长的机会,我希望通过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起来,来反思和改进。小编整理了一些有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最热春天的手课文原文(汇总15篇)

    范例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和修改过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手指〉这篇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只手

    热门授权划缴协议书(汇总15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合作的基础,对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和规范交易行为非常重要。请注意,在使用合同协议范文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守约精神。甲方:乙方: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精选教学矿井参观心得(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还可以激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