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

时间:2023-11-03 作者:雁落霞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考方式。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一

两天来,我参加了入党培训,本着端正入党动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努力为入党做好思想准备、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悉心聆听了老师的讲课,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性质、组织制度、指导思想、最终目标、现阶段任务、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课程,使我对党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自己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对党的先进性有了深刻的体会、更加清楚的认识了党的本质、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通过党课学习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党的了解是局限的、片面的,现在我才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她伟大的历史、崇高的理想以及艰巨的任务,同时老师精彩的讲解、对党的热诚和忠贞也深深得感染了我,通过这次党课的洗礼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通过这次对党的十七大主题思想报告的学习,认识到了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下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党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坚持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党章的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论断、奋斗目标、“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些成熟制度写入了党章。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二

这次参加团工委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下基层“百村调研”活动,让我对基层农村有了新的认识,对农村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调研的地点在族坑村,隶属于寻乌县留车镇,濒临广东,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土地属紫色幼年土,适应于粮食、花生、水果、蔬菜开发种植。全村有11个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90人,主要以农耕和劳务收入为主,大部分青年务工外出,果业、花生、烟叶、养殖等是村里的致富门路。从整体情况看,农村生活状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两层小楼比比皆是,内部装修不算豪华,但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燃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道路硬化率也比较高,部分路段已实现水泥化,为车辆通行和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外出打工收入是主要部分,此外留守农民通过种植果树、养猪、工程承包等增加收入,仅依靠种田获得收入的状况有所改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据了解,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已经全面覆盖,老年人每月能按时领到养老补贴,医疗报销渠道基本畅通。

在看到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是农村耕地不足。族坑村总耕地面积为1600亩,据了解,实际耕地面积不足千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在村人口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大部分青年人均外出打工,家中劳动力不足,造成耕地面积下降;另外就是耕地收入较低,虽然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但耕地收入仍然较低,投入产出比不高,农民耕地积极性不足,部分农民改为种植果树和养殖业;第三是土地流转制度仍不完善。农村耕地面积不足,从目前来看,农民的收入并未有明显减少,但粮食产量的减少,将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加大农民支出压力,看似名义收入在上涨,而实际收入在下降。

二是农村小学生源减少。族坑村小学共有学生58名,包括学前班和一到三年级,四年级以后到镇上中心小学学习。据当地一青年老师回忆,他当年也是在族坑小学上学,师范毕业后回村任教,当年小学一到五年级全有,每个班有70-80个学生,比现在整个学校的人都多。通过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计划生育的原因,出生率下降,现在普遍一家一个孩子,个别家庭会生两个孩子;第二就是生源转移,部分学生随父母搬迁至打工地或当地县城;再有就是受教育条件的限制,还有部分学生去教育条件相对好的学校。此外,优秀学生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镇里抢村里的,县里抢镇里的,市里抢县里的”。小学生源的减少会带来比较多的问题,比如,降低学校所得经费,教学条件较难改善;影响老师上课情绪;学生的学习氛围不足;没有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等等。这样就会造成村里招不到学生,教育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三是返乡民工的困惑。在我们走访过程中,接触到一位返乡农民工,他是为了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返乡的。在访谈中,他也提出了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收入明显下降,以前家里的地由老人种,现在返乡后,打工收入没有了,等于一家人仅靠种地获得收入;第二是农活经验欠缺,从十几岁出门打工就一直没有做过农活,回乡后需要重新学习,积累农业经验;再有就致富资金不足,他也想依靠在外面学习到技术开办工厂,或者引进果树苗种植,但贷款困难,指标申请难,且抵押物价值较低,同时也担心经营风险,一旦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对家庭打击较大,孩子上学费用及老人养老都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但他们在返乡的过程中多少会遇到上述问题,这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是惠农政策的落实问题。在与农户、村干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非常满意,感到很高兴。但部分村干部反映在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较难把握,定量指标容易,定性的指标不便操作,如落实不当,较易发生矛盾。部分农户对一些政策仍存在一些疑问,如贫困生的界定,只有住校生才有补贴;医保报销程序较为复杂,在实际报销中很难区别报销项目和非报销项目,报销比例也很难把握。

我参加的“百村调研”活动已经结束,可以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由于对“三农”政策的了解和关注甚少,这里就提不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了。但我会持续关注“三农”的情况,因为,农村是占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地方,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民是占我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

最后,要感谢族坑村人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眼中我再次体会到了淳朴,还有一手好厨艺的老陈、精神干练的村支书、志愿下乡的大学生村官......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三

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长安区科级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合近期的培训内容和____在中央党校秋季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对年轻干部提出的“七种能力”的要求,我有以下三方面认识和体悟:

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____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将坚持用__新时代__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对__、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系统学习,树牢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强化理想信念。

要树牢宗旨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七种能力”中提到的群众工作能力,__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都时刻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落实到自身实际工作,我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宗旨,深入了解老干部所喜所忧所盼,及时解决老同志的实际困难,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好离退休干部“六联六送六必看”制度和定点医院就医“五优先”制度,不断提高老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严于律己,不断强化责任担当。____要求年轻干部要切实提高“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解决难题。在工作中,我将做到知行合一,脚踏实地,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为建设美好新长安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四

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就是“地气”,是各项事业的力量源泉,脱离群众,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接近群众,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反映最基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

“接地气”,需要沉下身子。无论到哪里,老百姓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手里的权利都来源于人民。俗话说:“工作要上去,干部蹲下去。”要真走下去、蹲下去,与群众同劳动,体验群众生活、体会基层难处、体察民间疾苦;各级干部应该先当“群众”后当“干部”,从群众的实践中找点子,找思路,摆正工作态度,不断增强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不断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接地气”,还要放低姿态。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领导干部应该发扬“学习自省”、“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经常向群众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确保脑子里有“点子”,肚子里有“墨水”,工作中有“想法”,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群众有最鲜活的经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耐心倾听抱怨,诚心接受批评,才能听到最质朴、最真实的声音。

“接地气”更要办好实事。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原则,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听民意、解民忧,多做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实事;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访贫问苦、调查摸底、问需于民,多做助民之举,还要见惠民之果。

干部“接地气”,不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做花样,而应该是大街小巷见踪影,群众之中见身姿,项目路上留足迹,矛盾面前见化解,如此“接地气”,才能真正给基层群众以实惠,如此“接地气”,才能“接”出更多丰硕的成果。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五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由谁接手?千百年来,农业和土地都是中国农民的立命之本,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我们所调研的族坑村来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务农的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等。更关键的问题,这些外出的人即使回来,也已经不愿或者不善于种地了,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也遵循着跳出农业、脱离土地的方向。"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当我们明确了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战略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加快培养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接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很小,使它的作用仅限于能增收而难致富。养殖畜禽,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再加上投资大、筹资难,不是人人都能做,大多数情况可能是我们所遇到的那样:一个老汉一头牛,顺顺当当养上三年不过赚来千把块钱。再看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族坑村有人出去打工的家庭生活基本都还不错,但也谈不上富裕。这些人在外面辛苦不说,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还有他们出去后如何退回来的问题。因此,打工有助于增收,但却未必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第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农业补贴、社会保障和扶贫,农民对此十分欢迎,增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从现阶段看,它不是普惠性的,而且水平也比较低。可见,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特别是持续增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要继续再下工夫。

活的支出,而在现阶段对农村教育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就要相应减少。这些两难为何存在?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我们要努力的是,不仅让农村的孩子们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得好学。

第四,农村文化发展怎样保障?我们调研所在的族坑村有着悠久的家族传统,全村人都姓陈,一族出过三位进士,至今还保留着家族的祠堂和祭祖仪式。上一任村支部书记按名字在家族里算是长辈,再加上他又是个能人,因此任内的工作有声有色,威望也高。这应该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家族传统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家族传统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在保留着这样文化的农村已不多见。与城市一样,农村也存在着文化断档的问题;与城市不一样,农村不那么多元、开放,文化或许真的会就此断掉了。文化缺失在农村的影响已经显现,由于缺少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族坑村在内的许多农村都还有赌博的恶习,许多已经致富的农民,因此而再次返贫。或许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但文化真空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农村重拾传统文化是需要的,引入新文化也是需要的,但关键在于怎样给文化的链接和发展提供保障。多年来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是一种探索,农民欢迎,政府支持,效果明显。但如何能让送下去的东西留住、扎根,进而生长出新的东西来,却正是现在更需要做的。

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深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次调研实践活动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为我们提供舒适住房的大叔,是为我们烹调可口饭菜的大哥,是为我们准备洗澡热水的大婶,是为我们安排调研行程的村干部,是一个又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农民群众。短短数日,我们和他们没有太多言语,但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交流,也让彼此之间悄然建立起了感情,以致最后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一直以来,我们这些在"大机关"的年轻干部,工作不愿讲感情,只知道办事要讲求规律、服从原则、遵守规定。然而,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其实我们错了,或者说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我们做工作,关键是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件事说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

我们的感情,更是对农村广阔天地的,族坑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仿佛是鲜活的,把我们与这个陌生的地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上面这段话不是在写散文,而是我们这几天的真实感受,离开族坑村,我们都被"掏空了",人回到北京,心却留在了那里。群众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我们又怎能不对群众充满感情?第二,要让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感情。我们对群众充满感情,不能嘴上说说就算了,而要让群众感受到。在族坑村,我们探访了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慰问了留守儿童,尽管带去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很有限,但农民们依然激动不已。是因为他们太需要这些东西和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真实地走进了他们的家里,和他们坐在了一起。农民群众最讲人情味,只要你走近他,他就会接受你。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研究和制定这样那样的政策,即使我们造福于群众,群众也会和我们陌生、有距离感。只有来到群众身边,他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相信这些共产党的年轻干部对他们是充满感情的。

烟消云散。其实,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是最简单、最自然的事,不需要多复杂的形式,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便与他们培养了感情,基于这感情,他们给了我们从工作到心理上的莫大支持。

三、

实事求是,让调查研究成为工作的基本方式我不敢说在这次调研中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但调查研究本身已经是我最大的收获。一路上,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同一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众所周知,就是在寻乌这个地方,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和《寻乌调查》两篇光辉著作,从此这句话就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从2004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已近7个年头。在工作中,我讲过很多话,但做过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年轻干部,长期以来似乎已经把"没有调查,也有发言权"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当作习惯,今天来看,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反对什么、倡导什么、避免什么、追求什么。

定办事。但是,理论之所以有效,中央精神之所以正确,文件之所以可行,都是因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对实践的客观反映,否则,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因此,根本上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只拿本本说事,根源在于不掌握实际情况,怕犯错误,殊不知本本主义是更大的错误,因为本本看似正确,更有迷惑性。所以,我们必须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

倡导调查研究,亲身躬行。为了不犯空口无凭、本本主义的错误,我们就要调查研究。有了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要掌握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到实际中去,特别是要到基层去。要知道,信息在一级一级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被筛选,进而与原始信息产生偏差,有时甚至与原始信息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基层产生的是原始信息,从那里获得的情况才不会失真。同时,做调查研究,不能由别人代劳,特别是在调查环节,绝对要亲身躬行。因为调查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别人给你的,怎么也不会是第一手的。在研究的环节,可以让别人参与,大家讨论,吸收不同的意见,但主要的和具体的分析工作还是要自己来做,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是这样,调查研究也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实际的情况与当初的设想差别很大。这个时候,又容易犯下主观臆测的错误。为了把调查研究做下去,让资料尽可能符合需要,我们往往会主观猜测实际情况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把不相干的事也强拉进我们划定的圈子里。这虽然不同于前面说的空口无凭,但实际后果是差不多的。当然,主观臆测与合理的主观推断是不同的,合理的主观推断是调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它的基础还是事实,手中已掌握的情况必须能够充分佐证推断,这个推断才是合理的。

追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要把调查研究做好,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的态度之一是有的放矢,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来搞调查研究,提高效率,有舍有得。另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实际情况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调查研究开始了才发现困难重重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实事求是,或者调整调查范围,或者改换调查对象,或者修正调查思路,或者完善调查方法,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围绕着获取实际情况这个唯一的目的,来组织调查研究工作。对待调查的结果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它不和我们的心意就舍弃,往往越是这样的情况,才越有价值。因为,从主要目的的角度来看,调查不是为求同的,而是为求异的。

四、立足本职,以更饱满热情投身国资监管工作这次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青年干部有近500人,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调研经历不同,因此各自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国资干部,通过此次江西调研之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深刻认识国情,站在全局高度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国情是。

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像国资监管这样极具探索性的改革事业,必须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来做工作。通过这次调研实践活动,我认识到农业未强、农村未稳、农民未富是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农业未强,是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松动,但农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使建立新模式的努力受到影响,农业现代化面临复杂考验。农村未稳,是说城镇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但方向和道路尚未明确,农村正处在转型的阵痛和变动之中。农民未富,是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亟需而更难解决的问题,农民怎样更多分享发展成果正待破题。带着这些认识,再来看作为本职的国资监管工作,就有了新的体会。

探索。在全党上下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愈显重要,国有经济除了通过税收和向社保分红之外,在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考核和制订收入分配政策时,同样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各种因素,来综合考虑国资监管工作的下一步改革思路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的国情。

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国资监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职,做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两个字刻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国资监管工作而言,一是要尊重企业的实践经验,走群众路线,就是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二是要支持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这些企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三是要发扬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企业中最广大的群众主体,书写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光辉篇章;四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和幸福,让他们共享亲手创造的发展成果,并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到群众中间,培养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然,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能把形式当本质。国资监管工作与其他政府管理工作一样,其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看能否符合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立国资委,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体制运行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党和国家关于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在认识上形成共识,更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作为具体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决策的主体,国资委有责任自觉地朝着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来谋划思路、制订政策、推进改革。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短期内通过几项工作就能判断出来的,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去把握国资监管工作怎样才是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我们还要把国资监管工作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对国资监管工作的反映,及时反馈到中央那里,使中央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完善决策。

作的主动性。二是国资监管事业直接面对的是企业,企业讲求实实在在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工作也必须求真务实,而调查研究就是求真务实最好的工作方法。三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处在快速的变革和创新之中,要使国资监管工作跟上企业变化的步伐,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企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从而来调整我们的工作。四是在倡导"大国资"、"大家庭"理念的背景下,开展务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加强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以及各级国资委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交流,推动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五是我们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同志背景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对企业不了解、不熟悉,工作中难免会有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出现,因此,除了到企业交流锻炼之外,更多时候,我们还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来走近企业、认识企业,积累自己对于企业的经验。

任感,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地学习、运用调查研究,上好这门"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在江西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供各位领导同志检查批评,供与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交流,也供我自查自省。

我们调研的地点在族坑村,隶属于寻乌县留车镇,濒临广东,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土地属紫色幼年土,适应于粮食、花生、水果、蔬菜开发种植。全村有11个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90人,主要以农耕和劳务收入为主,大部分青年务工外出,果业、花生、烟叶、养殖等是村里的致富门路。从整体情况看,农村生活状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两层小楼比比皆是,内部装修不算豪华,但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燃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道路硬化率也比较高,部分路段已实现水泥化,为车辆通行和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外出打工收入是主要部分,此外留守农民通过种植果树、养猪、工程承包等增加收入,仅依靠种田获得收入的状况有所改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据了解,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已经全面覆盖,老年人每月能按时领到养老补贴,医疗报销渠道基本畅通。

在看到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是农村耕地不足。族坑村总耕地面积为1600亩,据了解,实际耕地面积不足千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在村人口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大部分青年人均外出打工,家中劳动力不足,造成耕地面积下降;另外就是耕地收入较低,虽然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但耕地收入仍然较低,投入产出比不高,农民耕地积极性不足,部分农民改为种植果树和养殖业;第三是土地流转制度仍不完善。农村耕地面积不足,从目前来看,农民的收入并未有明显减少,但粮食产量的减少,将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加大农民支出压力,看似名义收入在上涨,而实际收入在下降。

教学。

条件较难改善;影响老师上课情绪;学生的学习氛围不足;没有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等等。这样就会造成村里招不到学生,教育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三是返乡民工的困惑。在我们走访过程中,接触到一位返乡农民工,他。

是为了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返乡的。在访谈中,他也提出了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收入明显下降,以前家里的地由老人种,现在返乡后,打工收入没有了,等于一家人仅靠种地获得收入;第二是农活经验欠缺,从十几岁出门打工就一直没有做过农活,回乡后需要重新学习,积累农业经验;再有就致富资金不足,他也想依靠在外面学习到技术开办工厂,或者引进果树苗种植,但贷款困难,指标申请难,且抵押物价值较低,同时也担心经营风险,一旦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对家庭打击较大,孩子上学费用及老人养老都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但他们在返乡的过程中多少会遇到上述问题,这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是惠农政策的落实问题。在与农户、村干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非常满意,感到很高兴。但部分村干部反映在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较难把握,定量指标容易,定性的指标不便操作,如落实不当,较易发生矛盾。部分农户对一些政策仍存在一些疑问,如贫困生的界定,只有住校生才有补贴;医保报销程序较为复杂,在实际报销中很难区别报销项目和非报销项目,报销比例也很难把握。

我参加的"百村调研"活动已经结束,可以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由于对"三农"政策的了解和关注甚少,这里就提不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了。但我会持续关注"三农"的情况,因为,农村是占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地方,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民是占我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

最后,要感谢族坑村人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眼中我再次体会到了淳朴,还有一手好厨艺的老陈、精神干练的村支书、志愿下乡的大学生村官......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六

聆听完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又再次拜读了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感触颇深,李林森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如何做一名真正组工干部。记得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聚集前来缅怀李林森同志呢?为什么李林森的事迹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呢?答案只有一个:李林森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还活在千千万万人民的心中。他那做人做事的风格,他那坚持原则、忘我工作的品行,他那面临抉择,毅然舍小我、为大我的情怀,等等方面无不令人敬佩万分,“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燃尽生命写忠诚,山河无不垂泪;锐意创新,情牵百姓,呕心沥血铸党魂,万民有口皆碑。”这是李林森同志的挽联,也是其一生德行的真实写照,表达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感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林森担任宣汉县副县长兼五宝镇党委书记时,带领全镇抗洪救灾,因为过度劳累,几次在救灾重建现场晕倒;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他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忘我地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他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夜以继日为党的事业和山区群众脱贫呕心沥血,发挥着最后的余热;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最为惦念的仍旧是党的事业,在妻子念完达州市“两会”新闻后,才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弥留之际,向达州市领导发出最后的短信:“感谢领导的关心关爱,自己的工作远没做好,惭愧呀——不争气的李林森。”李林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忠诚的力量。“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守、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清苦作为一种财富、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这是李林森留给组工干部的肺腑之言,是一种要求,一种操守,更是一种精神财富。李林森的一生,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切言行的源泉。

的道德观,把是否对百姓有益作为衡量道德是否高尚的标准,也为所有组工干部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准则。

有人说,决定人一生的有有三种境界,高度、宽度和长度。高度代表信念与职守。宽度代表视野与胸怀。长度代表生命与时间。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可能很短,但生命的宽度和容积却可以拉伸得很宽、很大。李林森短暂但精彩的人生演绎,验证了这一点。李林森用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书写了人生的“长度”;用其无私奉献、勤政为民、求实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彰显了生命的“宽度”;用其对党和事业忠诚和公道正派、忠诚厚道的人品构筑了生命的“高度”。李林森的事迹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与李林森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当官总喜欢追名逐利,老是把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放在首位,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斤斤计较。甚至象文强这样的官员因未如愿被提拔而牢骚不段,抱怨组织,进而利用手中的权利贪污腐败,最终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而李林森用忠诚写就的“生命宽度和容积”恰恰值得这类干部深学。还有现在的一些年轻干部上班就想着找个舒适的位置,满足于往大城市挤、往好单位去、往好岗位去。不理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分外香的道理。

李林森放弃当检察官的优越地位,选择去当村官,那是因为他心中有干事创业理想,他更愿意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而基层就是他的理想的天地。事实证明,李林森虽然失去了在外人看来优越的岗位,但他得到了基层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也成就了其伟大的事业。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组织部长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用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信念和感恩情怀,铸就了一座无愧于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的时代丰碑。“我们党90年来的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果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无数个李林森一样优秀党员的不懈奋斗,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坚信,会有千千万万个李林森站出来,为我们伟大的事业继续努力奋斗。”爱人者人恒爱之,李林森同志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与百姓同在,为组工干部所铭记,他的精神不灭,生命不朽!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七

5月22日-28日,我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活动,作为第四团第四组的一名成员,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留车镇族坑村开展调研工作。在一周的调研时间里,我与第四组的其他5位同志一起,驻村入户,走访慰问,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的统一要求,围绕“三农”有关问题,解民情,察民意,探民心,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交朋友,获取了宝贵的调研资料,也经历了难得的心灵锤炼。这次下基层农村调研实践活动,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和体会,现从三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立足现实,把“三农”问题继续摆在战略基础地位。

“三农”问题为何一直这么重要?因为农业仍是最基础的产业,农村仍占有最广大的国土面积,农民仍是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又因为即使在已经开始迈步走入“”的今天,无论农业、农村还是农民,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也亲身感受到了。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由谁接手?千百年来,农业和土地都是中国农民的立命之本,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我们所调研的族坑村来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务农的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等。更关键的问题,这些外出的人即使回来,也已经不愿或者不善于种地了,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也遵循着跳出农业、脱离土地的方向。“”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当我们明确了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战略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加快培养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接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农民增收如何实现?农民难,最难在增收。按照国家现行的政策,农民的收入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从族坑村的情况看,对绝大多数农户而言,家庭经营收入的来源是种植水稻、脐橙和养殖畜禽。种水稻,只能保证温饱,在增收方面的贡献很小。种脐橙,是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市场价格的变化无常和大多数农户的经营规模很小,使它的作用仅限于能增收而难致富。养殖畜禽,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再加上投资大、筹资难,不是人人都能做,大多数情况可能是我们所遇到的那样:一个老汉一头牛,顺顺当当养上三年不过赚来千把块钱。再看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族坑村有人出去打工的家庭生活基本都还不错,但也谈不上富裕。这些人在外面辛苦不说,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还有他们出去后如何退回来的问题。因此,打工有助于增收,但却未必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第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农业补贴、社会保障和扶贫,农民对此十分欢迎,增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从现阶段看,它不是普惠性的,而且水平也比较低。可见,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特别是持续增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要继续再下工夫。

第三,农村教育为何两难?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这次调研中,最感动我们的恰恰也是孩子。当听到孩子们在教室里朗朗读书,我们欣慰,但转而见到年久破旧的校园,我们又不禁嗟叹;当发现孩子们在“小白老师”的课堂上十分活跃,我们开心,但转而探访一个孩子的家,看到一间不属于他们家的旧屋,一桌简单且缺乏营养的饭菜,一对年老体病的老人,以及一个与白天在学校截然不同的男孩儿,我们又不禁心酸。特别是那一晚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座谈,面对他们反映出的农村教育两难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尚未巩固的农村教育体系内,却和城市一样存在着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这是农村教育不能承受之重。镇上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将村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集中到镇中心校继续学习,这本是好事,但上学地点的变化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政府补贴孩子生活的支出,而在现阶段对农村教育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就要相应减少。这些两难为何存在?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我们要努力的是,不仅让农村的孩子们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得好学。

第四,农村文化发展怎样保障?我们调研所在的族坑村有着悠久的家族传统,全村人都姓陈,一族出过三位进士,至今还保留着家族的祠堂和祭祖仪式。上一任村支部书记按名字在家族里算是长辈,再加上他又是个能人,因此任内的工作有声有色,威望也高。这应该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家族传统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家族传统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在保留着这样文化的农村已不多见。与城市一样,农村也存在着文化断档的问题;与城市不一样,农村不那么多元、开放,文化或许真的会就此断掉了。文化缺失在农村的影响已经显现,由于缺少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族坑村在内的许多农村都还有赌博的恶习,许多已经致富的农民,因此而再次返贫。或许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但文化真空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农村重拾传统文化是需要的,引入新文化也是需要的,但关键在于怎样给文化的链接和发展提供保障。多年来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是一种探索,农民欢迎,政府支持,效果明显。但如何能让送下去的东西留住、扎根,进而生长出新的东西来,却正是现在更需要做的。

因为有了上面的问题,所以作为国家基础的农业、农村、农民都还不稳固,必须把“三农”继续放在战略基础的地位来对待。短短一周,我没有给上面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但我有了继续寻找下去的决心。同时,我也明白了,绝不能离开“三农”谈“三农”,只有返回农村,回到农民身边,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深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

这次调研实践活动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为我们提供舒适住房的大叔,是为我们烹调可口饭菜的大哥,是为我们准备洗澡热水的大婶,是为我们安排调研行程的村干部,是一个又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农民群众。短短数日,我们和他们没有太多言语,但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交流,也让彼此之间悄然建立起了感情,以致最后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一直以来,我们这些在“大机关”的年轻干部,工作不愿讲感情,只知道办事要讲求规律、服从原则、遵守规定。然而,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其实我们错了,或者说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我们做工作,关键是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件事说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

第二,要让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感情。我们对群众充满感情,不能嘴上说说就算了,而要让群众感受到。在族坑村,我们探访了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慰问了留守儿童,尽管带去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很有限,但农民们依然激动不已。是因为他们太需要这些东西和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真实地走进了他们的家里,和他们坐在了一起。农民群众最讲人情味,只要你走近他,他就会接受你。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研究和制定这样那样的政策,即使我们造福于群众,群众也会和我们陌生、有距离感。只有来到群众身边,他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相信这些共产党的年轻干部对他们是充满感情的。

最后,要与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们都处在剧烈的大变动之中。越是变动,越要找到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这样才不致迷失。这股力量就是人民群众。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最深厚的感情,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就能应对一切变动,迎接所有挑战。与人民群众相处,有时候我们觉得很难。在去族坑村的路上,我心里也忐忑过,不知见了那些陌生的农民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见面后,握一下手,敬一根烟,我得到的是一脸憨厚的微笑,换来的是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转眼间,一切顾虑烟消云散。其实,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是最简单、最自然的事,不需要多复杂的形式,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便与他们培养了感情,基于这感情,他们给了我们从工作到心理上的莫大支持。

三、实事求是,让调查研究成为工作的基本方式。

我不敢说在这次调研中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但调查研究本身已经是我最大的收获。一路上,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同一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众所周知,就是在寻乌这个地方,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和《寻乌调查》两篇光辉著作,从此这句话就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从20xx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已近7个年头。在工作中,我讲过很多话,但做过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年轻干部,长期以来似乎已经把“没有调查,也有发言权”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当作习惯,今天来看,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反对什么、倡导什么、避免什么、追求什么。

反对空口无凭,本本主义。我们年轻干部最缺少的是经验。在缺少足够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最容易犯的是两种错误:一是空口无凭。张嘴就说话,什么都敢说,这作为一种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但如果说的内容没有事实作为基础,没有认真的思考和论证作为依据,空口说白话,就要不得了。特别是在对群众说话、为群众制订政策的时候,尤其要反对空口无凭,因为它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二是本本主义。喜欢说书上怎么怎么写的,领导怎么怎么指示的,文件上怎么怎么规定的,唯独不愿说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当然,这不是说书上的话、领导的话、文件上的话不能说,我们的工作要以书上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办事。但是,理论之所以有效,中央精神之所以正确,文件之所以可行,都是因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对实践的客观反映,否则,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因此,根本上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只拿本本说事,根源在于不掌握实际情况,怕犯错误,殊不知本本主义是更大的错误,因为本本看似正确,更有迷惑性。所以,我们必须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

倡导调查研究,亲身躬行。为了不犯空口无凭、本本主义的错误,我们就要调查研究。有了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要掌握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到实际中去,特别是要到基层去。要知道,信息在一级一级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被筛选,进而与原始信息产生偏差,有时甚至与原始信息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基层产生的是原始信息,从那里获得的情况才不会失真。同时,做调查研究,不能由别人代劳,特别是在调查环节,绝对要亲身躬行。因为调查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别人给你的,怎么也不会是第一手的。在研究的环节,可以让别人参与,大家讨论,吸收不同的意见,但主要的和具体的分析工作还是要自己来做,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避免漫无目的,主观臆测。调查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容易,做好很难。这里面有方式方法问题,也有态度问题。漫无目的就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来到农村,满眼全是没见过的新鲜事儿,走马观花,眼花缭乱,最后在脑袋里什么都没留下。调查研究首先得目的明确,你要了解什么,寻找什么,获得什么,挖掘什么,都要事先准备提纲,按照提纲,按图索骥,才能得到需要的资料。拿稀罕当宝贝,是调查研究最容易犯的错误。即使是这样,调查研究也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实际的情况与当初的设想差别很大。这个时候,又容易犯下主观臆测的错误。为了把调查研究做下去,让资料尽可能符合需要,我们往往会主观猜测实际情况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把不相干的事也强拉进我们划定的圈子里。这虽然不同于前面说的空口无凭,但实际后果是差不多的。当然,主观臆测与合理的主观推断是不同的,合理的主观推断是调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它的基础还是事实,手中已掌握的情况必须能够充分佐证推断,这个推断才是合理的。

追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要把调查研究做好,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的态度之一是有的放矢,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来搞调查研究,提高效率,有舍有得。另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实际情况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调查研究开始了才发现困难重重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实事求是,或者调整调查范围,或者改换调查对象,或者修正调查思路,或者完善调查方法,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围绕着获取实际情况这个唯一的目的,来组织调查研究工作。对待调查的结果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它不和我们的心意就舍弃,往往越是这样的情况,才越有价值。因为,从主要目的的角度来看,调查不是为求同的,而是为求异的。

四、立足本职,以更饱满热情投身国资监管工作。

这次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青年干部有近500人,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调研经历不同,因此各自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国资干部,通过此次江西调研之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深刻认识国情,站在全局高度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国情是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像国资监管这样极具探索性的改革事业,必须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来做工作。通过这次调研实践活动,我认识到农业未强、农村未稳、农民未富是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农业未强,是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松动,但农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使建立新模式的努力受到影响,农业现代化面临复杂考验。农村未稳,是说城镇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但方向和道路尚未明确,农村正处在转型的阵痛和变动之中。农民未富,是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亟需而更难解决的问题,农民怎样更多分享发展成果正待破题。带着这些认识,再来看作为本职的国资监管工作,就有了新的体会。

三十几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历程已充分证明,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并符合当时的国情,并要随着国情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无论是承包制的大放异彩,还是两步利改税的失败结局,无论是国资局的先立后撤,还是国资委的破茧而出,都是或应或悖当时国情而必然要出现的。今天,我们的国资监管成效显著,但深层次问题也越发突出,下一步的改革怎样走、向哪里走,答案同样要在国情里面去找。“三农”问题看似与国资监管工作无甚关联,但实际上它是我们出台政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处在高端和前沿地位的国有企业,必然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承接农业的转型,引导和带动农业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时候,对此给予足够的考虑。又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发,国有经济在其中的布局和发展也需要提前谋划,华润集团的“希望小镇”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在全党上下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愈显重要,国有经济除了通过税收和向社保分红之外,在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考核和制订收入分配政策时,同样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因此,“”时期,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各种因素,来综合考虑国资监管工作的下一步改革思路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的国情。

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国资监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职,做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两个字刻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国资监管工作而言,一是要尊重企业的实践经验,走群众路线,就是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二是要支持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这些企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三是要发扬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企业中最广大的群众主体,书写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光辉篇章;四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和幸福,让他们共享亲手创造的发展成果,并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到群众中间,培养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国资监管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局,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党执政基础的稳固,更事关全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讲,国有企业所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为增进人民群众的福利而有所贡献,当然,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能把形式当本质。国资监管工作与其他政府管理工作一样,其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看能否符合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立国资委,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xx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体制运行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党和国家关于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在认识上形成共识,更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作为具体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决策的主体,国资委有责任自觉地朝着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来谋划思路、制订政策、推进改革。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短期内通过几项工作就能判断出来的,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去把握国资监管工作怎样才是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我们还要把国资监管工作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对国资监管工作的反映,及时反馈到中央那里,使中央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完善决策。

坚持深入基层,把调查研究当作开展国资监管工作的“必修课”。中国的国资监管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外国更没给我们提供可以照搬的模式。要做好这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事业,实践是我们唯一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需要学习的课程有许多,但其中调查研究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对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人员来说,加强调查研究有着特殊的必要性:一是国资监管事业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在实践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情况和问题出现,我们要及时做好应对,就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实践资料,特别是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情况,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二是国资监管事业直接面对的是企业,企业讲求实实在在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工作也必须求真务实,而调查研究就是求真务实最好的工作方法。三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处在快速的变革和创新之中,要使国资监管工作跟上企业变化的步伐,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企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从而来调整我们的工作。四是在倡导“大国资”、“大家庭”理念的背景下,开展务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加强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以及各级国资委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交流,推动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五是我们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同志背景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对企业不了解、不熟悉,工作中难免会有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出现,因此,除了到企业交流锻炼之外,更多时候,我们还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来走近企业、认识企业,积累自己对于企业的经验。

做调查研究,就要放下身段,到企业去,尤其是要到基层企业去,到生产经营的一线去。这是因为,基层的情况是最原汁原味的,问题是最直接的,经验也是最鲜活的。在机关工作主要是掌握面上的情况,到基层去调查研究主要是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生动的实例,两相结合才能把问题分析透彻,制定的政策措施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想见,一支具有良好调查研究工作习惯和能力、掌握有效调查研究工作方式方法的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国资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而言,深入企业基层,还能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增进对企业干部职工的感情,培养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事业的责任感,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地学习、运用调查研究,上好这门“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在江西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供各位领导同志检查批评,供与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交流,也供我自查自省。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八

为了切实提高油田作业效率,进一步促进基层干部和作业人员相互协作,提高基层干部组织队伍建设。对于这次培训,我个人感觉内容充实、意义深远,体现在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大家都能求真务实,沉下身子,认认真真学习;学习内容实用,所安排的授课内容和所学的知识点都是我们当前急需实用的。通过学习,收益匪浅、感受颇丰,触动很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两点体会: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对我党政治工作学习,基层干部应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关怀。xxxx井下作业一部,干部队伍和基层员工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为我油田创造最大经济利益。全部人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奋战在工作前线,创造下一个个惊人的成绩。然而,工作环境恶劣和作业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一线作业员工和坚硬冰冷的铁疙瘩打交道,同时提高警惕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此时,甩开膀子干,挥汗如雨,似乎还是不错的体力运动。当每年的7-9月份到了,酷暑炎热难当,每天顶着骄阳,在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干活就显得不可思议了,但我们的员工为了生产继续奋斗在作业岗位。所以,对于基层干部,我们要体恤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尽力疏通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把员工提出的困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首先,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通过发放避暑物资,调节作业时间,配合轮换交替作业,尽量为员工创造舒适的作业环境。同时,深入基层,关心员工心理听取员工建议,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对于员工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党员保持正常的心态。其次,要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员工受到激励。

会上,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深入基层队伍的重要性。他说,“私下里我们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实力悬殊到最后的反败为胜,并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进行议论,其实原因就在于:国民党领导说‘给我上’,而共产党却说‘跟我上’。”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要以干部的身份自居,而是积极投入到基层员工中去,以身作则,奋战在前线,用实际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树立干部队伍形象,涉及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领导行为等方方面面。树立好的领导形象,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刻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要同时具备一些必须的能力。

1、坚毅的学习力,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使自己善学习、能学习、会学习、肯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

2、敏锐的判断力,要能够在复杂的形势和考验面前,认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哪些应当紧急应对,哪些需要长期关注。要能够在综合权衡、反复比较后,确定一个最理想的目标和最恰当的定位。

3、果断的决策力,要以科学和理性为工具,以快速拟定意见方案为体现。“问题”要有明确“归口”,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方法;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

4、活跃的创新力,要在保持常规工作状态、常规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努力追求一些新创意、新思路、新举措。

现在,我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如何进一步探索开发资源和利用先进技术提高采收率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落实在井下作业处,当务之急是,如何采取最佳措施增产和高效解决井下问题,同时降低因低产停产造成的巨大损失。落实到基层干部,我们应把握细节,随时创新。

细节无处不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要增强对细节发现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细节讲求方法。要学会创新、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探索一切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创新方式,不断提高作业现场工作的效能水平。在工作中,要注意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琢磨新办法,不断拓展工作空间,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小事做细,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另一方面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工作中,要找出关键细节问题,改进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使之更趋完美。要善于学习,注重与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增强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各基层干部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搞好工作中的生产、安全、技术等各个方面,为我油田奋斗不息。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九

按照市委、区委统一安排,20xx年4月至10月,作为xx市金台区基层镇街领导干部,我受组织委派,赶赴有着“楚风汉韵”的江苏省xx市挂职锻炼,担任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协助分管工业经济和企业服务工作。挂职期间,我始终坚持“牢记使命、准确定位,潜心学习、主动锻炼”的目标定位,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日常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xx市在基层党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认真学习了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企业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xx是江苏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地处苏鲁交界处,从省城位置看,算是一个边远小城。但是,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我详细考察了xx市开发区、高新区以及相关镇街的企业、社区、农村、公园、展馆和淮海战役革命纪念馆等建设运营情况,得出的总体印象是:小城自有大气魄。一是理念新。近年来,xx市抢抓“徐连一体化”发展和国家确立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有利机遇,积极参与大运河生态走廊建设,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主攻新兴产业,聚力产业创新,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区。20xx年xx生产总值突破917亿元,跃居全国百强县第37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36位(苏北第一)。二是环境优。xx市建立特殊政策、特殊要求的“双特”机制,全方位强化土地、财政、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功能配套,聚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支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品牌、国际品牌竞争,打造了一批百亿企业、百年企业。坚持疏老城、聚新城,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高等职业院校、三甲医院、四星级高中、5a级景区等城市品牌创建,高标准实施城区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扩大了xx的知名度、美誉度。20xx年,xx入选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三是干劲足。xx是淮海战役首捷地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发源地。近年来,全市上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紧盯“建设强富美高新xx”的总体思路不动摇,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不等待、不观望,争主动、抢先进、大干快上,形成了“信念坚定跟党走,勇猛精进争一流,舍生忘死为百姓,一身正气不伸手”的新时期王杰精神,激发了全市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20xx年,xx经济开发区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72平方公里。近年来,xx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一方面,发挥毗邻徐州、连云港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交汇处的区位优势,挖掘生态人文资源,倾力打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着眼于现有产业基础,积极破解要素制约,不断加大招引关联企业力度,持续释放出“葡萄串”和“滚雪球”的连锁效应,实现了项目群的加速裂变,形成了xx开发区一城(中国非晶城)一园(煤基新材料产业园)一基地(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产业基地)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xx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苏北地区建设最快、发展最优、最具投资潜力的省级开发区之一,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围绕“精密元器件”,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非晶城”。在做大做强非晶带材、纳米晶带材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非晶粉体和非晶块体产业链,重点向非晶变压器、非晶电机、非晶电抗器、非晶变频器等下游应用延伸,全力打造非晶材料和下游医疗器械、军工产品等应用产业链生产基地。具体形成了两大产业链:一是以中磁电科为龙头,聚集鸿康、龙策、阿尔法、百思科等企业的电磁元器件产业链;二是以中机联共为龙头,集聚紫光、正威、龙共、裕茸、匠准等企业的电力设备产业链。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将全国优质的非晶行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到xx,打造国内“非晶”第一品牌。

2、围绕“循环产业链”,打造全省一流的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园区吸引力。具体形成了两大产业链:一是引进了美国考伯斯沥青漆、方大集团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汉邦集团轮胎等产业链项目,形成了完善的煤焦油产业链条;二是在煤焦油产业相对完整、日趋形成规模的基础上,以沂州新材料和海天石化为龙头,重点细分发展粗苯产业链和下游聚甲醛、聚丙烯等新材料产业链,推进整条产业链条向改性塑料和工程塑料全面延伸,实现一料多产、物尽其用,形成规模效应。

3、围绕“高端半导体”,打造全国有名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生产基地。在产城融合交汇处,通过建设创业园和产业园,重点打造四大生产基地:一是以博康为龙头,集聚大晶、科华、科利、汉拓、瑞仪等企业,实现光刻胶单体生产向高端光刻胶和溶剂生产延伸,建成了光刻胶及下游芯材料基地;二是以影速集团为龙头,集聚了nts、鲁汶仪器、实为半导体、诺派激光等项目,建成了电子设备产业基地;三是以“上述电子”为龙头,集聚了合应、众星、澳芯、史福特,建成了cof材料生产基地;四是以中科院半导体华兴激光为龙头,集聚乾照光电、佳昌晶电、科龙半导体,建成了晶园制造和外延基地。

启示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产业链条上招引关联企业。关联企业集聚,上下协作配合。企业和企业间都有关联,但并没有占据其绝对市场。以龙共为例,年销售数百台设备,卖给正威、紫光等本地企业每家5-6台;科沛达卖给利泷半导体5台清洗设备;鲁汶仪器卖给华兴椭偏仪、刻蚀机等企业2台设备;这些企业都是关联度很高的企业,也是上下游客户,但一家的兴衰不会影响到别的企业业绩,不会造成产业系统性风险,是健康的产业形态。同时,随着时间的积累,规模效应的显现,必然会培育出或招引到更多更强顶天立地的大项目。

启示二:产业招商专业化,既要熟悉市场,更要懂金融。当前,产业招商逐步深入,一些产业链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招引,对产业知识、金融知识、平台知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金融知识为例。在产业基金方面:2亿撬动30亿元。开发区某个项目投资30亿元,落地要求地方政府配套30%股权,有的地方政府配套10亿元甚至15亿元。但管委会通过金融运作,只投资2亿元进入产业基金,推动投资机构、银行配套18亿元,企业投资12亿元,解决了项目资金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在融资租赁方面:对准项目的真实需求。当前,很多地方提供土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一些企业特别是成熟企业,缺少的是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资金。管委会通过金融平台为其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其稳定的营业收入保证了融资租赁的可行性,设备放在xx增强了资产的安全性,公司企业和股东无限连带担保增加了项目可靠性。开发区在招引某个35亿元项目时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用2亿元融资租赁,推动100亿元项目实现了集群落地。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必须解决行业痛点。当前实体企业竞争激烈,部分行业出现买方市场,回款周期长,影响现金流,降低销售额。一家韩国设备企业的回款周期为6个月,3000万现金只敢卖6000万的产品。这类设备企业毛利润高达40%以上,但最难的就是没有充足的现金流。针对这种情况,在企业有高质量订单、签订协议供货后,开发区为其提供了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根据回款周期收取相应利息,实现多方共赢。通过以上产业基金、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开发区金融行业也实现了壮大,配套服务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管委会6000万元投资的影速公司,将以1亿元资产实现退出,并保留5%的股权,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也实现了2%左右的收入,每年净利润在数千万元以上。

启示三:产业招商最重要的是引进高端人才,集聚孵化高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产业聚人、服务留人”的创新发展理念,在半导体和设备产业领域,已引进诺贝尔奖得主2人、中科院院士2人、“百千年万计划”人才12人、双创博士及其他人才43人;先后与欧洲电子研究中心、中科院半导体、微电子所等10家高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成立了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徐州研修所、江苏双创新材料(xx)研究院等科研中心。在后续服务上,为在xx创业的高端人才提供专家公寓、免租厂房、解决子女入学和创办企业等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区内的海归人才创业园形成了“以高端人才支撑高端产业、以高端产业虹吸高端人才”的浓厚氛围。

启示四:产业集群发展除了区位、物流和人力等要素之外,载体作用日趋明显。当前,各地园区招商过程中的发展比拼,逐渐转为载体之争。从企业竞争来讲,标准化厂房建设可以助推企业轻资产,企业投资不需要集中在土地、厂房等方面,大大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成本;同时,标准化厂房可以加快项目落地,一个厂房的建设,前期土地手续、主体建设、附属工程等完整下来,通常要18个月。使用标准化厂房,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增加了落地投产概率,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从园区发展来讲,一是项目易集聚,标准化厂房连片,规模效应更突出,开发区一年内一个产业园就落地13家企业;二是土地能集约,园区标准化厂房容积率大,既可以满足不同企业需求,同时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三是形象易提升,园区厂房标准风格设计,统一了园区形象;四是资产易壮大,园区持有土地和厂房,通过市场金融手段,还可以实现土地和厂房保值增值。

在学习考察的同时,我发挥挂职的优势,积极对接各种资源,深入走访xx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和有关社会组织,广泛推介金台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8月份,我联系xx开发区6名领导、3家企业,参加了金台区20xx年夏季高校毕业生暨苏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深化了两地用工合作协议,并到金河工业园开展了考察交流,进一步促进了xx与金台的深度合作。

半年挂职学习时间很短,但收获不少。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市委、区委挂职制度的优越性,解放了思想,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

前些天,自家邮箱收到了居委发来的一纸“xx党组织与在职党员双向服务联系单”,着实让我大呼新鲜。实现虽然知道今年起将开展党员下基层服务的工作,自己也曾亲手将单位下发的党员联系单交给居委,但当如此正式且完善周到的戴着意见征询式的联系单拿到手上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次党员下基层,绝对不再是停留在口上的号召和呼吁了。

党员下基层服务活动,最早出现在世博会期间的浦东新区,经过浦东新区的良好尝试和示范,该方法被借鉴到了上海全市,市领导希望通过党员下基层的活动,一方面真正发挥党员力量在基层做实事做贡献,二来也希望依托这样的活动,唤起党员的责任意识,重新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可谓具有非常良好的初衷。而能够将这一全民性质的党员活动落实到实处,并且真实地付诸实践,更是让人欣喜。

仔细阅读“联系单”,可以看到这份联系单实际上是一份街道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一份意见征询函。在联系单上,列举了我所在街道党组织拟开展的若干党员活动,如“三五”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帮困助学帮困结对志愿者服务、社区信息化管理志愿者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服务活动和清洁家园护环境活动等等。丰富的活动策划让党员感受到“总有一款适合您”,这种周到的活动策划既反映出街道党组织对活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之间一种平等交流,互相协助的服务精神,着实让人赞叹。

其实,如今我们的党员活动开展真的不少,小到单位党组织,大到街道社区,党员的带头形象始终被各级组织期冀可以发挥作用。然后由于活动组织的相对零散和过多带有一些“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味道,党员活动总归显得有点变味,更多地被流于形式或者作秀以为大于实际意义,这着实很不可取。党员下基层,作为一项实实在在惊喜道基层党员的面上的党员活动,从某个角度上也给踏踏实实搞党员活动的街道党组织提供了舞台,在这样一个没有聚光灯,没有领导参与的平民党员服务活动中,反而激发起了很多街道党组织的“策划才能”,通过人性化的双向选择联系,和周到的考虑策划,使得党员下基层的活动从沟通开始就显得暖意融融,没有了任务式的指派,可以预见党员下基层势必将获得比以往其他一些党员活动更好的效果,也期待通过这项活动的持续下去,更好地推动党员为百姓服务的常态机制,更好地塑造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促进社区和谐更添一份力量。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一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对领导和机关来说,是一项基本任务;对每个机关干部来说,是一项基本功夫。这个功夫深浅,是衡量一个机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决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机关干部下不去、蹲不住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机关干部对下基层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自觉性不强。有的觉得自己职权有限,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下不下都一样;有的机关干部则认为与基层天天见面,不下去也能把基层的情况说个大概;有的整天忙于机关的业务工作,被事务性工作缠住了手脚;还有的害怕基层条件艰苦,不愿意下去。为了解基层情况,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今年4—5月间,我先后分别两次带部分机关综合科室同志深入24个基层分局进行蹲点调研,按照“了解情况到一线,指导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的要求,沉到基层抓基层,深入一线抓落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机关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创造。下面就下基层调研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

组织机关工作组下基层,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掌握情况、实施科学决策、解决基层问题的常用方法。作为机关干部,参加下基层工作组,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抓基层调研工作组特别是综合性工作组,有利于机关干部跳出业务工作圈子,开阔视野,放宽眼界,从全局、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机关干部反映,每参加一次抓基层调研工作组,思想和工作上都会有新的提高。根据一些机关干部的体会,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下基层的目的、任务,认真做好下去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机关按照党组的要求和基层工作的需要,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一般来讲,每一次领导和机关下基层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比如,集中帮抓基层党支部、对重大任务和阶段性工作实施重点指导、指导基层搞好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指导基层做好专项工作,等等。机关干部只有正确领会下基层的目的和任务,开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下去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本级党组、领导对工作组的有关指示、要求和意图;及早进入情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了解所要去的单位的基本情况,根据党组的意图、主要工作任务和所要去的单位的实际,订制下基层调研工作的计划安排,并征求带队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要及时通知所去单位,讲清启程时间、车次、人员、主要任务和活动安排,同时准备文件资料、生活用品等。

(二)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调查展开前,要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调查纲目,明确主要调查什么问题、采取哪些方法调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防止先入为主、带着框框看问题、带着观点找素材。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既要注重从干部那里了解情况,也要认真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还要听取其直接上级和友邻单位的意见。这样得来的情况才比较全面,否则就容易产生片面性。要注意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听汇报、开座谈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还要善于把听、看、察、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了解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弄清基层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帮基层所需。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是调研基层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也是机关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新形势给基层带来许多“难唱曲”,千头万绪的工作使基层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挠头事”。这些“难唱曲”、“挠头事”制约了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基层遇到的“挠头事”,机关干部要善于发现,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那些由于基层干部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要着眼于强化基层“内功”,注意教方法、传帮带,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外部压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基层自身无力克服的实际困难,能帮助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对那些需要从政策上、全局上协调,本级本部门无力解决的,则应做好解释说明,等返回后如实地向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

(四)搞好研究和汇报,善于总结和提高。工作组下基层除了帮助解决问题外,很重要的是要搞好研究,为党组制定加强基层建设的决策当好参谋,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情况下,工作组返回后,党组要听取下基层情况汇报。汇报成功不成功,关键在于研究深入不深入。因此,从下到基层一开始,就要把开展工作与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工作边思考边研究,善于站在队伍建设的全局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基层建设形势,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汇报时应当把重点放在提出问题和对策上,既要实事求是地汇报所去单位取得的成绩,又要客观辩证地汇报存在的问题,更要提出能够进入党组决策、推动基层工作的对策和办法。同时,要搞好总结反思,细心琢磨和体会成败得失,珍惜每一次参加抓基层工作组的机会,力求每次都有新的收获,都有新的提高和进步。

二、下基层蹲点。

下基层蹲点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情况和集中帮助基层单位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种常用工作方法,在机关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转变领导机关作风,增强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领导反复强调领导机关要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我们各级机关干部都应当身体力行,认真抓好落实.同时下基层蹲点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选蹲点的时机和去向。蹲点首先要选好点。无论是负责组织协调下基层的部门,还是要到基层蹲点的机关干部,都需要合理、慎重地选择蹲点的单位和时机,以收到窥一斑知全豹、抓一点带一片、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要围绕市局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党组的主要意图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本着业务对口、突出重点、适度分布等原则安排确定。一般在基层任务转换、执行重大任务或发生重大转折、工作总结等时机安排。有突出主题的专项蹲点,需要根据蹲点的目的和意图慎重选定:抓先行试点,一般要选在编制比较健全、客观条件比较适中的单位;帮助赶队的要选择问题比较明显、对面上有指导意义的单位;工作研究性的则宜选对反映主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此外,还要重视到直属和小、散、远等容易被忽视的单位蹲点。

(二)掌握蹲点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由于蹲点的任务、时机、单位不同,蹲点抓基层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也不尽一样。就一般情况来讲,有以下五个环节。

1.熟悉情况。首先,要透彻了解上情。当确定下基层蹲点时,要通过动员部署、翻阅文件和报刊、请教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等途径,把握上级精神,了解工作规划、工作重点,领会好党组的意图,熟悉蹲点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详细掌握下情。要留心了解基层单位的历史概况、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党员骨干队伍素质,了解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总体工作安排,当前任务和进展情况,单位的主要矛盾,亟待解决的困难、实际问题等等。掌握基层真实情况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五个字:一是“听”,听听所在单位本级或上一级的情况介绍,听听友邻单位的反映。二是“谈”,深入到群众中间进行谈心、谈话,可集体座谈,也可个别交谈;广泛听取多方面的看法。三是“看”,通过查看各类登记记录,观察工作、学习等,看基层的精神面貌、单位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准。四是“干”,与基层实行“五同”,直接参与基层活动,从中感受基层的生活、情感和苦衷。五是“析”,把了解的情况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把基层的形势、经验教训分析透。

2.确定方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组的总体意图,从实际出发,研究确定蹲点期间的工作安排及帮助重点。根据需要还可以制订蹲点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指导基层,一步一步地抓落实。

3.开好头局。打仗需要慎重初战,蹲点也要从某一方面开好头局。可从自己最拿手的同时又是所在单位弱点的某项工作抓起,这样容易迅速见效,赢得基层信任。如业务部门的同志帮助攻克一两个办案难点,综合部门的同志帮助搞个教育、组织个活动等。

4.重点帮带。蹲点指导和服务基层的内容很多,应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但无论蹲点的时间长短、所在单位基础如何,一般都应当从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着手。一是帮助基层理清抓工作、搞建设的思路,帮助基层党支部认清形势,确定工作路数,选好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二是帮助基层搞好班子建设。帮助基层建好支部班子是蹲点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对班子运转不力的,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驾驭能力;对组织不够健全、制度不够落实的,要帮助他们尽快上轨运行;对班子内部有隔阂和矛盾的,要帮助他们搞好谈心交心,消除思想疙瘩和误会。三是帮助基层扬长克短。对蹲点单位的强项和优势,要帮助他们开动脑筋,让强项更强;对缺项或弱项,要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四是帮助基层解决难题。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跟基层一起研究解决的对策。对基层无力解决的,能通过自己做工作的尽力帮助,包括向上级反映请示。五是搞好传帮带。在具体工作中,要一点一滴地帮,一招一式地传,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带,言传身教,讲评示范。

5.总结汇报。蹲点结束之前,要回顾反思一下蹲点的体会,就经验教训等诚恳地跟基层的同志交流思想,同时也如实地讲出对他们单位的看法及希望,力求人去影响在。蹲点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机关指导基层的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对蹲点中了解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给党组提供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基层需要领导和机关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反映给有关领导或机关部门,并努力搞好协调。必要时要写出书面报告。

(三)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蹲点人员既不能光把眼睛盯着上头,一味按照机关的意图和需要摆布基层;也不能一味迎合基层,看见问题不说,发现偏差不问;更不能为了取悦于基层而隐忧护短,甚至把短说成长。二是处理好抓眼前与谋长远的关系。蹲点期间,要把抓眼前工作与基层的长远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只图在蹲点期间红红火火地出“速效”,打乱基层的总体规划,更不能只求眼前变化大,让基层“竭泽而鱼”、给基层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三是处理好“给鱼”与“授渔”的关系。蹲点少不了对基层面对面的指导,有些工作也需要具体去干。但指导不是包办,帮助不能代替。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多给基层干部、骨干传授工作方法和要领,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四是处理好抓单项与抓全面的关系。领导和机关下基层蹲点,有综合性的、全面的,也有业务性的、单项的。不管哪一类,都不能为了抓一个单项而丢掉全面建设,让基层“见风使舵”,顾此失彼,甚至把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放到了“次要”或“不要”的位置。有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在“对口帮”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蹲点与基层合拍合力,产生最佳效果。

(四)蹲点十忌。蹲点,是领导和机关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经常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是沟通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渠道。要使蹲点确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是“十忌”。

一忌“嫌贫爱富”。就是在选择蹲点对象的时候,只愿意去先进单位、条件好的单位、容易出经验的单位,而不愿去后进单位、条件差的单位。领导和机关蹲点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熟悉情况,检查指导工作。为达此目的,先进单位固然要去,但比较起来,后进单位更需要机关的同志去帮助指导,因为后进单位是基层建设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更突出一些。对后进单位“雪里送炭”,比起对先进单位“锦上添花”,应该是更迫切、更需要做的。按照著名的“木桶理论”,只有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才能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否则,先进经验出得再多,后进单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忌心不在焉。人到了基层,心还留在机关,有的甚至只把公文包放在基层,自己则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在机关蹲点中时有所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同志下基层蹲点的态度不端正,是带着“出公差”、混日子的目的下来的。从领导方面找原因,则是为了凑人头、凑天数,不管能不能出效果,先把人赶下去再说。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蹲点就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半心半意不行,三心二意也不行。

三忌“桌子搬家”。有的同志到基层后,业务工作带了一大堆,“吃基层的饭,办机关的事”。群众把这种现象称作“井下的葫芦”——从上面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还浮在上面。机关的同志各有各的分工,有些一时处理不完的事,带到基层抓紧办一办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办公桌”也搬到基层,在下边搞“遥控指挥”,势必牵扯抓基层的精力,使蹲点流于形式。

四忌“越俎代庖”。有些同志工作很负责任,也很卖力气,敢管敢讲,但就是不注意方式方法,尤其不注意发挥基层同志自身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机关蹲点一般是“指导”工作而不是直接“领导”工作,什么事情都是你在那里主持,发号施令,基层的同志就会缩手缩脚或者干脆撒手不管。这样,工作组在时还好办,工作组一撤离,问题、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领导和机关传帮带,主要是对基层干部传经验、教方法,带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即使你离开了,也会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组”,使基层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五忌“当劳动力”。与上述同志相反,有的同志下到基层后只知埋头跟班工作,成了一个纯粹的劳动力。我们提倡领导和机关干部与基层实行“五同”,是为了加深对基层的感情和改造自己的思想,但一般说来,实行“五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下基层接近熟悉群众,摸准问题,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领导机关蹲点的目的。否则,混同于一个普通职工,蹲点过后脑子空空,所获了了,同样失去了蹲点的意义。

六忌妄加指责。看到一点就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批;把树木当作森林,把部分当作整体。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车伊始,乱发议论”的工作方法对指导工作十分有害。机关的同志蹲点,时间毕竟有限,看到的问题也不见得全面。有的基层单位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往往是由上边“逼”出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哪能保证不出一点问题?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发现后要作具体分析,是局部的,还是全局的?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必然造成的?应当全面了解、周密分析之后再下结论,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忌“滥开小灶”。机关为基层办实事是对的,但办什么实事,怎样办实事,值得研究。如果给钱给物才算办实事,那么不管钱不管物的部门下基层怎么办?如果只给你所蹲的这个点办实事,那么其他单位怎么办?“滥开小灶”不仅容易造成基层之间的矛盾,也让别的单位对你抓的这个点不服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赛跑,就是得了冠军,这个金牌含金量也不足,难以达到激励竞争、共创先进的目的。

八忌“迁就护短”。自己蹲点的单位出了问题,自然脸上无光,于是就千方百计掩盖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矛盾既然发生了,不及时报告、及时解决,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有的同志有一种侥幸心理,只要保证自己在这里蹲点期间事态不扩大就行,走之后问题闹得再大也可摆脱干系。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到基层蹲点,就要跟基层荣辱与共,成绩有你一份,问题与你相关;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选择。

九忌“拔苗助长”。为了使自己抓的点早出成绩,早出经验,早到上头挂上号,把本来计划要做的,说成已经做了的;把明明是萌芽,说成参天大树。拔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一长就“缺苗断垄”,出现“红旗跟着领导走”的现象,除了领导蹲点“嫌贫爱富”这一条原因外,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工作方法在作怪。任何一个典型的成长都有条件、有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抓就灵。特别是有些后进单位,本身条件很差,领导到那里蹲点,主要是怎样帮他们赶队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出经验、怎样能挂号。

十忌油水难溶。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下到基层,与基层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工作,在思想上、感情上打成一片,就会形成“鱼水关系”,亲密无间;但如果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搞特殊化,便会形成“油水关系”,上下之间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儿。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蹲点就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缩短机关与基层的距离,反而会扩大距离乃至形成新的裂痕。一般来说,基层同志是通情达理的,对领导机关的同志也是很照顾的。越是这样,机关的同志越应自觉,各方面更要检点一些,真正做到进了基层门,就是基层人,不说两家话,不办两家事。有的同志蹲点后回到机关多少年了,基层的同志还时常念叨他的为人,他的好处,而且还经常保持联系和来往。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来自基层的奖赏,才是最真挚的奖赏,也是最高的奖赏。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二

今年3月,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用人导向、待遇保障、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真切的感受到了组织上对我们的关心。各地各单位如何结合实际,更好的贯彻落实《意见》出台的政策,对此,我有一些想法。

一是及时进行学习传达。各地各单位要及时进行学习传达,组成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落实具体办法。

二是细化激励关爱措施。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选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同时,进一步夯实基层财力保障,落实乡镇(街道)干部待遇保障,保证乡镇(街道)均有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等,满足干部职工正常生活办公。

三是加强部门之间联动。组织部门要加大与编制、财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是强化宣传广泛发动,积极选树一批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乡镇(街道)干部,激励全区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三

作为一名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基层工作的理解,也提升了我的领导能力。在过去的走访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我将以五段式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一、深入了解民情。

领导走访基层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民情,因为只有真正接触到基层群众,才能真实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我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包括就业、住房、医疗等等。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使我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二、察访现场走问题解难题。

有时候,问题的根源可能并不明显,需要我们深入到现场去察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走访中,我发现有些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不够好,垃圾分类桶和宣传标语的设置位置不当,导致居民不知道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我立即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及时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这样的走访,我们成功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与基层干部的联系与沟通。

走访基层的过程中,我也与基层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我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也向他们传达了上级的决策意图和要求,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发展。

四、促进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

走访基层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领域的资源分配情况,从而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我发现某个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老化,师资力量匮乏。我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组织专家对该地区进行调研。最终,我们在该地区新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领导走访基层的同时,也是我们展示领导形象的好机会。在与基层群众和干部的交流中,我始终保持着真诚、亲和的态度,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注重与基层群众和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样的走访,我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形象,赢得了基层群众和干部的赞誉。

通过领导走访基层,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民情,解决了问题,还加强了与基层干部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树立了良好的领导形象。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我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基层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会始终保持对基层的关注,继续走访,为基层群众的利益着想,为基层工作的发展尽心尽力。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四

基层培训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和锻炼干部队伍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我参加基层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受,从中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对基层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基层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在培训中,我意识到作为基层干部,我既是组织的代表,也是员工的领导者,我需要承担起引领员工发展和带领团队取得成就的责任。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任务,激发了我更多地关注员工的需求和用心帮助他们成长的动力。

其次,基层培训帮助我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管理和领导的知识和技巧,如沟通技巧、决策能力等。通过与学员们的互动和实际演练,我逐渐理解了管理的本质是为员工提供支持与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在与其他学员和导师们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管理上的经验和智慧,这些都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基层培训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培训中,我经常通过交流和讨论与其他学员互动,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但是,通过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学会了更加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也学会了更加果断地做出决策。这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

第四,基层培训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管理和领导的知识和技巧,还了解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我们通过参观企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亲身感受到了组织和社会的运作,并且了解了组织如何与外界紧密联系,如何适应和引领社会变革。这让我重新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工作,更要关注组织和社会的发展,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为组织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最后,基层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经常需要组成团队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力量。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奋斗,才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让我将团队合作作为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并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基层培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可以帮助干部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参加基层培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深入了解了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并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收获和体会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宝贵资本,我将继续努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组织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五

近年来,团基层培训成为了大学生们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团组织组织的基层培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感团组织为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团基层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感责任与担当。

在团基层培训中,我深感到了一个团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参加活动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团组织中的角色与责任,作为一名团员,我不仅要为自己的成长努力,也要为团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培训中,我们接受了学习班的讲座、讨论等形式的培训,深入了解了团组织的历史、宗旨和工作任务,使我对团组织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我也学会了如何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在团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三段:锻炼自身能力。

团基层培训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机会。通过参加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在团基层活动中,我们不仅要与团组织的其他成员进行紧密的合作,还要与社会各界联系,与志愿者组织、学校组织合作,为社会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还为我们未来的就业和社交生活打下了基础。此外,团基层活动还锻炼了我应对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需要学会快速反应、迅速解决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向,这对我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四段: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在团基层培训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团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了团队合作、协调共进的过程。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互动与合作,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共同的目标面前,团队成员们紧密配合,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团队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种团队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小我融入大我、个人努力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思想。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团基层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团组织的培训中,我将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也愿意将团组织的所学所得回馈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团组织,我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尾:通过团基层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组织的重要性和作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并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相信,在团组织的培训中,我将会变得更加优秀,为团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团组织的基层培训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我追逐梦想的必经之路。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六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关注基层培训。作为一名获得了基层培训的员工,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项培训对我个人和公司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基层培训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知行合一”始终是核心。

在基层培训中,我所记忆最深刻的是“知行合一”的概念。培训中,讲师不仅让我们了解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将所学材料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种“知行合一”的策略不仅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使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我现在已经将这种策略应用到我的团队管理当中。我会鼓励我的下属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尝试创建并实际践行新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也学到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培训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作为一名员工的基本职责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好和上级、下属、同事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我需要与公司另一部门的员工进行交流和协调。在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同事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技巧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后,我也尝试着不仅在工作中,而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多交流沟通,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社会关系。

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的讲师分享了许多有关于专业领域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学习了新的技能和方法,有更多的机会去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来解决业务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我记得在一次客户会议中,我们的客户抱怨我公司的服务流程不够完善。然后我通过在基层培训中学到的技能与知识,成功地帮助公司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这让我更有信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公司已经为我提供了必要的培训与支持。

四、学习领导力。

在基层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领导力的重要性和技巧。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知道如何管理团队,还需要善于鼓励激励员工,为团队创造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为员工提供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

我现在是我团队的经理,通过基层培训的学习,我开始意识到我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我开始更加注重总结沟通中的亮点,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且尝试为下属提供更多支持,在团队建设中大幅提升了自己。

五、一步一步学习塑造自己。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需要定期参加课程并逐步学习塑造自己。这项培训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等。这些经验使我在公司的成长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总的来说,基层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全新的视野,提升了我们在公司中的实际价值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并将我们带进一个更好的自我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不断地保持进阶思维和领导意识,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的有足够的竞争力。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领导走访基层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可以使领导深入了解基层民情民意并指导政策。在走访中,领导不仅能够亲身感受基层群众的需求,还能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过这种亲密接触,领导可以更好地掌握基层情况,为推动工作做出准确决策。

第二段:深入农村走访(300字)。

在过去的一次走访中,我和几位同事来到了贵州省的一个偏远农村。在与当地村民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农业补贴政策的执行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通过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困惑,我明白了政策宣传和实施的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下发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并制定相应的供给方案,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第三段:探访城市居民(300字)。

在一次对城市居民的走访中,我发现他们普遍关注医疗资源不足和就医困难的问题。我立即召集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了解相关情况。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得知城市医院的床位不足以满足人民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要求卫生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床位数量,并在社区中建设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四段:走进企业了解就业状况(300字)。

在一次来到一家大型企业的走访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面临员工离职率上升的问题。通过与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谈话,我得知主要原因是员工在工作中感到缺乏归属感和成长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了鼓励企业加大培训投入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建议。同时,我也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关怀,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平台。

第五段:总结(200字)。

领导走访基层是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指导政府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走访,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和联络,把他们的诉求落到实处。领导走访基层,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也能够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作为一名领导,我将秉持着理解、关心和支持的态度,为基层民众争取更多的福祉,推动各项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八

基层是组织和社会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基层领导承担着组织管理、协调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我在担任基层领导岗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基层领导岗位上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深刻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我注重倾听,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回应。同时,我也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交流、会议讨论和电子邮件等,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积极开展良好的沟通,我发现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次,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注重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团队合作是成功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我鼓励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协作,倡导分享资源、经验和知识。在工作中,我注重分工合作,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通过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环境,我发现团队成员能够积极投入工作,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此外,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关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发展和成长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发展。我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和培训支持。我注重开展员工培训,提供技能和知识的更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此外,我也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关注并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关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我发现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最后,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注重自我提升和反思。领导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我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同时,我也会定期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通过自我提升和反思,我相信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为团队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深刻认识到沟通、团队合作、员工培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这些是我在基层领导岗位上的体会和心得。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改进自己,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十九

基层培训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基层培训中,我们可以学习各种管理技巧和工作方法,可以了解到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课程和讲座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为更高层次的职位做好准备。

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会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工作,这样就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互相补充和借鉴,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而相反,如果我们只顾自己,不愿意与他人合作,那么团队的凝聚力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层培训提供了一个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在培训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工作中的问题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问题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面临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批判和衡量,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见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与这些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同事、领导和下属的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沟通,我们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基层培训旨在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才能,提高我们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独立处理问题,自己做出决策和安排,这就需要我们有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我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我们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评价。

总而言之,基层培训是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培训,我们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

基层领导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持组织稳定的重要角色。作为基层领导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基层领导工作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沟通与协调(字数:250)。

作为基层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求、意见和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我始终相信,良好的沟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我努力与员工保持紧密的联系,举办定期的员工反馈会议,并开设员工投诉通道,以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环境。此外,我还注重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形成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工作氛围。

第三段:培养和激励员工(字数:250)。

基层领导者不仅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还要激励他们全力以赴,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我相信激励来自于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因此,我会根据员工的个人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并通过激励计划、专业评估和个人表彰来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我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意见和贡献被重视。

第四段: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字数:250)。

基层领导者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和解决。在我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挑战,并始终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维。另外,了解和分析问题的根源,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遵循合理的程序和规范,并借助团队合作,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我还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五段:总结(字数:250)。

作为基层领导者,我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但每一次经验都让我更加成熟和自信。通过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培养和激励员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我认为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好的基层领导者。我将继续不断挑战自我,学习和成长,为组织和员工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

基层领导者在推动组织发展和保持组织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与协调、培养和激励员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是基层领导者必备的技能和素质。通过这些心得体会和实践,我深信每位基层领导者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为组织和员工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成就。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一

物业基层领导是管理物业的第一线,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要负责协调物业维护、保洁、安保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与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作为基层领导,他们担负着推动物业发展、提升业务水平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带领团队高效运作。

第二段:沟通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物业基层领导的工作中,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与不同层级的人员进行沟通,包括业主、员工、上级领导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业主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反馈。同时,在与员工沟通时,他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团队成员,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第三段:团队管理的关键。

团队管理是物业基层领导的核心工作之一。领导需要选聘合适的人员,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同时,他们还需要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以提高团队整体的执行能力。另外,他们还应该设立合理的目标,指导团队成员实现工作目标。一个高效的团队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业务质量,从而让整个物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第四段: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在物业管理的工作中,问题是难免出现的。物业基层领导应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迅速分析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他们需要具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考虑到业主的需求和利益,还要兼顾员工的合理诉求。只有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公正、合理,才能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段: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作为物业基层领导,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他们应该积极学习,关注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他们还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物业基层领导的职责,推动物业的发展。

总结:

物业基层领导是物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物业的运营质量和居民的满意度。在工作中,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才能有效地推动物业的发展。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物业基层领导能够成为一支优秀的团队,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篇二十二

第一段:引言(概述基层领导任职的重要性和挑战)。

基层是党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基层领导职务虽然荣誉,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曾在基层任职多年,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实践,总结一些基层领导任职的心得。

第二段: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首先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只有深刻理解党的根本任务和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敏锐。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只有扛起责任,坚守岗位,才能真正打造强大的基层党组织。

第三段:以身作则、注重实践。

基层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做到“身先士卒”。只有领导干部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定,才能带给党员群众正确的导向,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基层领导还应该注重实践,亲自走进群众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段: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

基层党组织是一个群体的组织,因此,基层领导必须注重沟通和团队合作。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增进相互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工作。同时,团队合作是基层组织内外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第五段:提升自身素养和学习能力。

作为基层领导,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加才干,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群众。同时,我们还要保持谦虚,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改善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境界。

结尾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多年的基层领导任职,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坚实堡垒,基层领导的责任重大而艰巨。只有坚持思想上的提高、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在基层形成真正强大的力量。希望各位基层领导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会议心得(模板22篇)

    学校是一个让我们充实自己、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们要努力追求卓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清华大学校长会议作为全校最高层次的领

    医院实习工作总结(优秀22篇)

    在医院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以往的工作经验,总结经验教训,并为将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小编整理了一些医院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最终结束了近半年的

    工作心得体会感悟一点(优质23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工作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总结(模板16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需要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来总结经验和教训。教学工作总结是我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从事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促使我思考

    服务申请书大全(17篇)

    参与服务月的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服务活动,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服务月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这么日子

    大学生毕业个人鉴定(优秀14篇)

    优秀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能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学生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

    培训讲课主持词大全(15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和分享。探索和学习他人的优秀范例对于提升自身的主持能力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案例。尊敬的周处长,同志们

    十三大心得体会(专业15篇)

    总结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思考省略,有助于我们在未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指导和思路。党的十三大是中国共

    特岗教师服务期满个人述职报告大全(16篇)

    描述工作过程和结果的述职报告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工作中的得失并总结经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述职报告的案例分享,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范文,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大专证申请书大全(16篇)

    在写作申请书时要注意字数控制,既不能过于简短,也不能太冗长。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书的范文,希望能给您一些灵感和启示。我是来自12级经济学一班的钟华庆,现任学生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