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XY字客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些范文范本不仅在结构和语言上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内涵。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一

摘要: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孔子的形象被不断塑造着。《论语》是一部以孔子为中心收集的言行材料,是最能体现孔子形象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分析还原其形象,以求展现出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二

读完论语后,我觉得过去有句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全国官员招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会发生xx的变化。

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通过20xx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遵循开放社会的理论,从xx从视野的角度来看,围绕如何学习文化知识和如何学习生活的'主题,从整个论语中选择了一半的相关部分,根据教育、孝道、仁爱、诚信、礼仪、正义、观察、朋友、鬼神、抱负、反思、绅士这12个分类推荐给你,希望学习如何生活参考。另外,保险xx完整的论语xx,在这本书的结尾,我们还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了解《论语》中选择的部分的具体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便利。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三

《论语》是孔子写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人物。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出生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分为奉道、敬礼、仁、孝、尚德。

我最喜欢的是这些话:学而时习之,不也说吗?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吗?人不知而不闷,不亦君子?意思是学习后经常复习练习,不是很开心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难道不是很开心吗?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有德君子吗?还有见贤思齐这句话,让我明白,看到品德好的人要跟他一致,多向品德好的人学习。

读了一些关于《论语》的文章,我有了更多的`知识。今后,我将阅读更多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地提高我的能力,为未来更好地保卫祖国做出贡献。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励志天下)。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五

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11、三思而后行。——孔子《论语》。

12、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论语》。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22、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切·格瓦拉。

23、欲速则不达《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论语》。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论语》。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论语》。

2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论语》。

31、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论语》。

3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论语》。

3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论语》。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论语》。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4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4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9、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孔子《论语》。

5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52、朋友切切思思。《论语》。

5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5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论语》。

56、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5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论语》。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论语》。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六

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儒学被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奉为治国之本,孔子也被尊崇为至圣先师,因此,孔子的形象也就开始了不断被塑造的历程,一步一步走上了神坛,距真实的孔子越来越遥远了。《论语》是一部以孔子言行为中心收集的材料,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一部书,要客观地把握孔子的历史形象,就必须从这部书开始。下面笔者将粗浅地分析一下《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一、忧国忧民的政客形象。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范,人欲横流。孔子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危机,与弟子们一起研究救世良方,终于在借鉴西周周公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知、信”等在内的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并且一生都在为维护、宣传及实践这套伦理道德而努力。

在孔子看来,伦理道德是家庭和社会得以维系、安定和发展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要严格维护。如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时,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说要搞好统治,首先就得摆正统治秩序,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所在等级的`道德行为规范去做事,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安乐、长治久安。在这里他把君臣之间的伦理规范又放在了父子之上,由小家庭及大社会规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于一切胆敢违背统治秩序,君臣伦理规范的行径,孔子都会给予猛烈的抨击。如季氏是大夫的级别却擅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就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对仲孙、叔孙、季孙祭祀祖先完毕,擅用天子之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时,也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并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慨。

孔子认为行政手段是实践这套伦理道德的直接渠道。因此,渴望被统治者任用。50多岁时,带领弟子踏上长达l4年的周游列国的道路。每到一处都认真研究当地的政治,宣扬“仁”的思想,甚至他还要冒着被权臣杀害的危险。虽然,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采纳他的主张,,但是孔子从不气馁。他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参政的激情来自于强烈的对现实的关怀,以天下为己任,从这个角度来谈,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政客。

二、修身养性的君子形象。

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几乎是出现率最高的名词了,可见,孔子对“君子”的推崇。如:《宪问》篇第28章:子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日:“夫子自道也”,虽然孔子自谦说君子的这三样品格自己一样也没有,可他的弟子子贡却认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样品格正是孔子自身品格的写照。《论语》中多篇言论都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重道德修养,把君子作为做人的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舍利取义是成为君子的首要品格特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应该与“仁”长相伴,无论是幸遇顺境,还是身处逆境;“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仪态端正庄重,谦逊自律,克己奉公,不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在言语上应该出语谨慎,不“打诳语”,保持稳重可信的人格等等。

三、淳淳善诱的师者形象。

孔子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地位显赫,他打破了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的禁忌,首开了私塾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从而使劳动人民也拥有了受教育的可能和权利。据史料记载孔门弟子多达3000,最出色的就有72人。

孔子教育学生的范围很广泛,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品德修养、行为举止、人生哲理与信仰等。如《论语.述而》篇第25章记载了孔子教学的四方面内容:“文,行,忠,信”。“文”,指的是历代文献,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行,忠,信”显然已涉及到了人的行为、品格与修养,是德育方面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而有效,即把日常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当成了课堂,把现实或过去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当成了教材,在与学生的日常交谈与闲话中就对学生传达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从而启迪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学生可以随时向孔子提问、请教,孔子也可以随时考察学生的志向、人品与知识。这对学生的人生观往往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在学生们面前,孔子既是严厉的老师,又是一位亲切随和的长者。孔子总是鼓励学生在自己面前畅所欲言,不必拘谨。如在《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想让学生畅谈理想,为消除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他首先亲切地对学生们说道:“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谦逊随和、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要打破师生、长幼的界限,畅所欲言。

孔子待学生固然随和亲切但又是很讲原则的,他对弟子的某些缺点或原则性错误的批评又总是毫不留情的。如孔子一向主张君子周贫不继富,鲁国的权臣季氏比周公还富有,孔子的弟子冉求却还帮他聚敛财富。为此,孔子毫不留情地抨击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弟子,还号召其他的弟子抨击冉求的行为,《述而》篇中说“子温而厉”正是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七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5、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2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4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53、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59、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0、其使民也义。

6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3、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八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九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自己只把自己当成浩瀚的宇宙中一颗没有光亮的小行星,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中国作文网)。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后人记录下来的言行录,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之一。它包含了孔子的思想、教育理念以及对人生道德的思考。通过研读《论语》,我们能够了解到孔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格言,思考他对于道德、教育、政治等问题的见解。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众多有益的心得体会。

孔子论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在《论语》中多次强调了“仁”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中,孔子表明了君子的行为应该是以仁义为准则的。我们身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去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而孔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是有启示意义的,它提醒我们要注重道德修养,要以仁义为准则。

孔子论语中对于教育的思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孔子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的堆积。他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了对于学习的态度和谦虚。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

孔子论语中也提到了他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他认为政府的目标是为了造福于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他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思想提醒我们政府应该为了公众利益而工作,而不是追求个人的权力和财富。对于社会来说,孔子也提出了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思考,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读完孔子论语之后,我深感到孔子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是有启示意义的。首先,他对于道德修行的强调提醒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素质,要遵循仁义的原则来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其次,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追求学科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最后,他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提醒我们要注重公共利益,追求和谐社会。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注重道德修养,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努力奋斗。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学说主要通过《论语》这部著作传承下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箴言与警句。这些论语不仅具有理论性和思辨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和指导性,深刻影响了历代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阅读《论语》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令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修身篇。

《论语》中的“修身”篇是孔子关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论述。其中,他强调了诚信、谦虚和学习的重要性。诚信是为人之本,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诚信的人自信而豁达,而缺乏诚信的人则常常怀疑他人,小心翼翼。这告诉我们,在做人与待人处世的时候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是多么重要。此外,孔子还经常告诫人们要谦逊虚心,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时,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同时,孔子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成长。

第三段:家庭篇。

孔子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论语》中,他提到了“三纲五常”和“孝”这两个关于家庭伦理的重要主题。通过教育孝道,孔子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如今的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重视,导致家庭关系的疏远和家庭纠纷的增多。因此,我们应该从孔子的学说中汲取启示,重视家庭,关注家人,并追求家庭和谐。

第四段:社会篇。

在社会篇中,孔子关注了社会秩序、公正和公德。他强调了持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倡了要为公众利益着想。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应该心怀德行,关心社会大众,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在当今的社会中,许多人只顾个人利益,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为人之道,关注社会各界的发展与进步,为实现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段:教育篇。

孔子重视教育,他认为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国家的根本。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倡导将教育机会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推动社会进步。在教育篇中,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话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保持谦虚,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只有不断追求进取,才能适应社会变化,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六段:总结。

总而言之,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众多观点和道德准则,无疑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些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更能够为当今社会提供思考和借鉴。《论语》中的智慧启示无处不在,通过学习和领悟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道路,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将孔子的论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时刻保持对他思想的学习和思考。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记得这是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论语》,而现在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竟然是从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妹妹口中讲出,一边背诵一边抱怨古人写字总喜欢写“错别字”,同样的字体,竟有多种读音,我不禁为这种独特的感慨开怀大笑,原来儒家经典,现在已经开始伴着小朋友成长。人常道“钻孔钻孔”,先钻后有孔,自然而然,伴着情景喜剧的推出,孔子的老师却被认为钻子,然而,撇开一系列的喜剧笑话,以真诚的态度去读《论语》,却别有一番体会。

名言。

每一句都会发人深省受益匪浅每个人都想拥有孔子的智慧殊不知在他的背后却也是做到勤奋、多问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形象。在读《论语》的同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成功人士背后所付出的艰辛这无疑是我们求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三

1)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贤哉,回也!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5)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四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1、知耻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4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4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4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5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五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礼之用,和为贵。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士可忍,孰不可忍?

1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1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专业孔子与论语论文(汇总16篇)篇十六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中的孔子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更成为了中国人思想品质的象征。阅读《论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也能获得心灵的滋养。本文将深入研究《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并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

二、孔子的思想与教育。

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强调“仁爱”的思想。在他看来,人应该崇尚道德,具备人格和品德的升华,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孔子信奉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育是培养人气质、品德和精神的最基本方法。他坚信“教无所不包,言无不尽”,对于学生的教育非常严格,认为学习应该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孔子的言行与处世之道。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人际交往的处世之道。他认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关注对方的感受,对待提供帮助的人要心怀感激,对于自己的朋友应该互相关爱,远离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孔子非常注重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将自己成为了一个道德的典范。在他看来,做人首先要踏实做事,不要随意妄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遇事要讲道理、有分寸、明正笃实,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四、孔子对于政治的看法。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政”,维护公民权利,注重人民的利益。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政治领袖应该具备各种素质,包括知识广博、具备思想深度、行事果敢等等。对于礼仪、法制的意见,孔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转化为政治必需品。他始终坚持“君子不器”、政府应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实体,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是政治的正确方向。

五、个人感悟与启示。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孔子思想的魅力。他的博大精深和令人动容的说教方式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他在道德教育、处世之道以及政治方面的思想,都带给了世人许多啟迪,让人们更加明白做人、做事、做领导是什么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和行动。由此,我坚信:孔子思想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淡化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石,必须世代传承下去。只有多读、多学,始终坚持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先烈英雄事迹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专业学年度第一学期个人总结(模板18篇)

    个人总结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回报。掌握一定的总结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个人总结。

    实用情绪管理课程心得(模板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实现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以下范文中的思考和观点或许与我们的经历不同,但它们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为自

    优秀生活之美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对于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至今日,随着

    实用轮转护士申请书大全(21篇)

    护士工作的特点是需要长时间站立、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但他们依然坚持为患者付出。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以下是一些现代化护士总结的案例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热门钢铁厂安全警示片心得体会范文(12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的再次思考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在这里,小芳分享了一篇对于乡村发展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环境卫生实践的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里有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环境卫生管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

    实用学习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7篇)

    在总结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为以后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了方向。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所经历、所学习的心情和收获进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

    最新团支部申请书格式(案例15篇)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多申请书对于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突出自己的优势。申请书的写作是一门技巧,借鉴一些范文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文书水平。

    优质村干部挂职锻炼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下面是一篇对艺术创作的心得体会,通过作者的实践和思考,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创作的灵感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