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模板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紫薇儿最新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模板8篇)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总结过去的环保行动,以求未来的改进。环保标语的设计要考虑呼应整体环境保护宣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些环保标语不仅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也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分享热点。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一

《柳树醒了》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课文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了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孩子们也醒了,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非常的感兴趣,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明确了“柳树醒了”是什么意思,“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在课的结尾我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习题: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没有想到一年级的孩子懂得的这么多,他们把自己对春天的了解和感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课的开始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一字开花”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

通过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学、订报等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巩固。通过实践证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见,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二

本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张扬,热烈的学习气氛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具体体现在:

1、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张老师创设了找字宝宝等多种识字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识字教学扎实、到位。张老师在让学生理解柳树各部分名称时,用发梢来作比,既形象又生动,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课堂上张老师建构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孩子轻松上阵,畅所欲言,说春天里的人,说春天里的物,让他们有机会说、敢于说,甚至人人争着说,转变了以前以老师为主的“一堂言”所带来的有的孩子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或怕同学笑话而“金口难开”。

接下来我提点我的想法:我觉得本课张老师对“醒”“软”的用词准确性让学生体会得不够。如果在说到柳树醒了时,师如果能边说边出示可爱的“柳树娃娃”,柳树娃娃醒了,舒展枝条,慢慢长大的课件,这样学生将有更好的感性认识,再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孩子们凭着对课文的感悟,结合生活经验,能说出“小草醒了;小花醒了;青蛙醒了;小溪醒了……同时在理解“醒”“软”时,还可通过摆出动作、表情来体会,在说柳枝软了时教师也可再问句:“小柳枝为什么会软了呢?”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可能不仅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思维空间也能得到更大的扩展,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为第二课的仿编句子做好了铺垫。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三

《柳树醒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一〉中的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在小学生识字方面,深深体会到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的不同特点,创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时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们,它们个个兴高采烈得等着你们认识它们呢,赶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也可以请你身边的小朋友或老师帮忙,看谁先能认识它们,赶快行动吧!

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进行了抽读,小组读,集体读,开火车读之后,学生们认识了树、车、花、堆、群、白、苗、放等这些字。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完之后)

师:谁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这些生字进行组词、说话呢。(我进行启发)。

师:“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太熟悉了,不过老师不知道大家平时仔细观察过没有,我们的学校、村子周围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景色非常优美。抬头就能看到无数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你们家的果园里种了哪些树,请你们好好想一想,能组出哪些词?”学生纷纷举手,我指明。

生:我知道,我能用树组很多词,树苗、树木、树林、树根、树茎、树枝、树叶。

生:我也能用树组词,树:柳树、白杨树、红柳树、沙枣树、松树、苹果树、犁树、橘子树、桃树、枣树等等。

生:愿意。

师:那好,请你们再用这些词说几句话好吗?(学生纷纷举手)。

师:(有的`学生能说出十几个词和句子),现在请同学们说给自己的同桌听,看谁说的多、说的好,比赛说,谁说得好就夸夸他,向他学习。

师:(我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高不由得这样说)“大家很聪明,自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我们的家乡绿化的如此美丽,我很感动。谢谢大家!请问谁还来为大家选词、组词并说话?”

生:我想选花这个字组词和说话。花:苹果花、桃花、犁花、韭菜花。

师:同学们你们还可以,1、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种类组词或说话;2、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颜色种类组词或说话)。

生:菊花、沙枣花、喇叭花花、红花、绿花、白花、黄花、紫花……

生:我想让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家都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子和树,开各种各样的花,结各种各样的果子。让所有能开花的植物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能结果子的树都结上好吃的果子。

生:我想选白这个字组词和说话。白:白云、白杨树、白房子、白菜、白鞋、白衣服、白裤子、白袜子、白头发、白墙、白狗、白猫、白兔……(老师我想让很多东西是白色的行不行)。

师:行。

生:我还想说句子,我家的墙是白的,我有一件白衣服,我家的小狗是白色的……

生:我想用林组词,树林、杨树林、松树林、桦树林、果树林。

生:我想用车组词,开汽车、开火车、骑自行车、推自行车、买自行车、卖自行车。

生:我想用群组词,一群小鸡、一群白鹅、一群羊、一群牛……

生:我想用苗组词,禾苗、菜苗、麦苗、稻苗、玉米苗……

生:我想用放组词,放书、放铅笔、放刀子、放牛、放羊、放驴、放马……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棒,老师很高兴。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在识字、组词、说句子时也能向今天一样,长期坚持下去,你一定收获很多。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四

这一课,学生们真的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让我惊讶于他们语言的美丽,心灵的美好,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广阔。这篇课文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通过对柳树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这些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让学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从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我请学生想象一下,春雷怎么样和小柳树说话的,说些什么,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怎样叫醒自己的。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有的说:“小柳树啊,你要起床了,春天来了。”有的用上了识字一的课文,春回大地、百花齐放开真美啊,小柳树快看看吧。我又请学生想象一下,小柳树会怎么样的醒来,最好能用动作来表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动作逼真极了,并且配上语言“我就起来了,春天真美啊”课堂活了,学生的情感与智力便从沉睡中醒来,漾起四射的活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便有一对奋飞的翅膀。生活有多美,语文的画卷就有多美。他们真的把自己当做了小柳树,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他们读得特别用心,特别入情。

我特别注重学生在朗读上入情,当读到小柳梢哟,软了,这一句时,我启发孩子想到那嫩嫩的叶子,想到夏天女孩穿的绿色裙子,风一吹飘了起来,温柔的飘着,软软的。引导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在后来的几节的教学中一味的注重自己的理解,没有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如果这样做将会更好。“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果你读得美,这棵柳树就会为你睁开眼睛。”;“小柳树有点醒了。”;“小柳树听了你们的动听的朗读声,他终于醒了。”“春雨是怎么样给小柳树洗澡的?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遍”等这些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自己想象,让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融入了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之中。

最后的教学中,我提出课堂拓展“春天来了还有什么醒着呢?”同学们回答非常的踊跃,从他们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诗的语言源源流淌。不仅语句优美,更突出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应该注重突出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主动思考,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五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觉得这种“情”不应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用眼、手、耳、心感受到的。很多情况下,是老师用情在感染着学生,在这节课中,我特别激动的是学生的情感染了我。当孩子们读到这一节“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的时候,我看见孩子们轻轻地晃动着身子,在春雨的沐浴下,伸展着他们细长的手臂。哦,我明白了,这就是小柳枝哟软了的感觉。学生的情触击了我的心灵,我感动的身体仿佛柳树一般,全身酥软,此刻真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情从孩子的内心深处缓缓的流淌出来,从孩子们那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我看到了多彩的春天,柳絮飘飞、莺歌燕舞、百花齐放。这是春姑娘带来的画卷,是诗人送来的赞歌,是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最新感受。

新课标指出,孩子们在朗读时,教师们应帮助他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校外找春天,体验大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景。孩子们在朗读中也有各自的感受,作为老师应当尊重这一差异性,利用现有的资源给孩子创设最合适的情景,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是最快乐的。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六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美丽的春姑娘。

(课件出示各种春景图,学生欣赏)

师:你们找到春姑娘了吗?有什么发现?

生:略。

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走进”春天,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去感知春天的景象,感受到春天明丽的色彩和蓬勃的生命力,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情境,为后面诗的教学打下情感的基础。

2、诗中找春:

师:我也找到春姑娘了,她就藏在一首小诗里,请大家读一读《柳树醒了》这首小诗,把课文读正确。

生练习读文。

我们来比一比谁读的最准却,最通顺,别人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

(报名读,评价)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你们也一定会找到春天吧!读读小诗快把春天从小诗中找出来。(学生读文,思考)

3、想象说春:

师:春天真神奇,就像一篇篇美丽有趣的童话故事,让我们展开想象再读一读小诗看看你的小脑袋里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美丽画面,你可以轻声朗读,也可以闭目想像。(播放音乐,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想象)

师:谁来把你想象了一幅画面,想看看吗?(放课件,动画)

4、朗读悟春:

师:在你们的小嘴里,春天就像一幅七彩图画,你们在把这幅美丽的图画通过读表达出来吗?(学生自读课文)

师: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互读互评)

师:谁读给我们欣赏欣赏?(指名读,评价)

师: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表演,能背的就背一背。

(生自由表演读一展示表演读)

【教后反思】

整节课,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一开始,我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走进”春天,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去感知春天的景象,感受到春天美丽的景色,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情境。然后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春天,了解柳树醒了,实际上是春天到了。在读中用 “诗中寻春”代替你读懂了什么这样一种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巧妙地将春的气息融入教学的每一环节,在读中初步感受春天的美丽后,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配上音乐想象美景,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变成形象的画面,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再让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说一说,让“画”又变成 “话”,从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运用课内外积累的规范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语文带来的乐趣。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七

学生自己读,边读边想刚才老师问的问题:课文里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小朋友

请5名同学分别读5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板书:春雷            醒

春雨            软

春风            绿

春燕            飞

小朋友          长高了

细读课文

齐读:以男生、女生分别读4小节,最后齐读第5小节的形式

齐读:每大组各读一小节,最后一节齐读

4人小组合作读课文,比比哪一小组合作得最好,我要请合作得最好的小组上台来读

请一小组上台来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对同学进行评价

现在女同学和男同学换一下,比比是女同学读得好,还是男同学读得好。

对学生读进行简单评价

解释“柳梢”的“梢”是指柳条的末端,

全班齐读,再读一遍,能背的可以试着背一背(根据板书)

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来评价,指出哪些是要注意的地方

课后反思:

在评课时,张老师建议以这样的导入展开。我也觉得很好。

展示作品,导入新课。(美术课上老师请小朋友画过)

1、分小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一年级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篇八

《柳树醒了》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课文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了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孩子们也醒了,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教学这篇课文,是在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没有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人场景;没有草地碧绿、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色;所以教学垂柳迎风摇曳,春雨沙沙沙、春风暖人、柳絮飘飞显得有点单薄,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但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课前精心准备,自我感觉以下两个片段颇为成功,值得回味。

片段一:

1、小朋友请你自由读课文,仔细想想柳树的好朋友们是谁?他们是怎么帮助他醒的?

(我边问边在黑板简单画了一棵柳树,树干上一张沉睡的脸)

2、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第一时间投入到大声朗读中。

学生读文后轻松回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

2、你喜欢谁,你想成为谁来帮助小柳树,选一个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是春雷,春雷跟柳树说话了,柳树醒了,发芽了。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柳树发芽了?柳树醒了,就要开始发芽,长大呀。)

生2:我是春雨,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柳枝弯了,在风中飘来飘去。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春雨给柳树洗澡,柳枝就弯了,书本上不是说软了吗?软了就是弯了。扮春雨的小朋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形象地比画着,我也顺势在柳树上画上弯弯的垂柳。)

生3:我是春风,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柳树绿了。

生4:我是春燕,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春天过去了很长时间了,柳絮飞了。

生5、我是小朋友,我们和柳树玩耍,玩着、玩着,我们长大了。

孩子们在解读中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准确、真实、可爱,让人不由得赞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于是教室里再一次掀起了朗读的高潮,当孩子朗读的优美动听时,我就把沉睡的柳树脸换成了笑脸;而当孩子朗读的不够动听时,柳树依然沉睡着,同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让柳树醒来。

反思:

这一片段,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觉得不是让他们去读课文,而是让觉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员,然后融入文本中,正在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同时黑板上那棵沉睡的柳树自然让童话来到了我们眼前,让柳树走进我们的课堂,以此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为了让柳树睁开沉睡的眼睛,孩子们可谓花尽心思,极尽本领,期望自己动听的声音唤醒柳树,迎来它的笑脸。

片段二、

课外拓展: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美美地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当我让孩子们说说,春天还有什么也醒了时?他们纷纷说了蛇呀青蛙呀狗熊呀等一些冬眠的小动物,也说了小草呀小树呀等植物。当我引导孩子们能不能也模仿课文的语句说一说呢?刚开始,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但随即就有孩子说出了“……青蛙呀,跳了跳了。”顿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说出了:

“……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

“……春风呀,暖了暖了。”

“……桃花呀,红了红了”

…………

反思: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让我一扫之前孩子们课外知识贫乏的感慨,你看,孩子们能够抓住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一句“青蛙呀,跳了跳了”就让人仿佛看到了池塘里蝌蚪群游的景色,“……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让人不由地想起,今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草地上的积雪确实没有融化完的事实”,“……风儿呀,暖了” “……桃花呀,红了红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我班小朋友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心中忍不住提醒自己;只要引导有方,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将会激发。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