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大全12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翰墨最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大全12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训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军训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使大家的总结更加完善和准确。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位,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填空题。

1、1.28升=()立方厘米2.8立方米=()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米

2、做一个圆柱形铁皮汽油桶,求需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汽油桶的();求汽油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汽油桶可以装多少汽油,是求它的()。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4、一个圆柱侧面积是1⒉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5、把一个圆锥体浸没在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升高4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相差16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10、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体积是圆锥体积的(),是圆柱体积的()。

二、判断题。

1、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可盛水1立方分米,我们就说玻璃杯容积是1升。()

2、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圆柱与圆锥一定等底等高。()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扩大5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5倍。()

4、一个圆锥与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的13。()

三、选择题

1、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厘米。

a36b18c16d12

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a、113、04b、226、08c、75、36

3、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4、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

a、2b、4c、8

5、把一个圆柱体削去18立方厘米,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29b、18c、27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都分别相等,它们的体积差是24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8b、32c、36

7、把一根4米长的圆木截成三段小圆木,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32b、8c、80

8、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该圆柱的高是圆柱底面半径的()。

a、3、14倍b、2倍c、倍

四、求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五、解决问题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

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四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五

诗中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诗中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中长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诗中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诗中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中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诗中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诗中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精美对联: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4、闲人免进贤人进;捞者莫来劳者来。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7、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8、二、三、四、五(缺一)--谐音(缺衣)六、七、八、九(少十)--谐音(少食)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六

1、《石灰吟》、《墨梅》都是咏物诗。即两首诗都托物言志,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做人志向和高尚思想情操。

2、《石灰吟》作者明代的于谦。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美、赞颂之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名句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墨梅》作者元代的诗人、书画家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高雅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名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写梅花的古诗: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5、托物言志的诗。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秋菊》陈毅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梅》陈毅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6、解释

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打敲击。(比喻严峻的考验,无数的磨难。)

焚烧:烧毁;烧掉。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

粉骨碎身:身体粉碎。

清白:干净洁白。(比喻高尚的情操。)

吾家:我家。

流:流淌。

清气: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之间。

7、会默写两首诗。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七

1、在括号中填写日常生活中的谦词雅语(限2字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勿送说(留步)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等候客人说(恭候)客人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

看望别人说(拜访)与人分别说(告辞)

赞人见解说(高见)托人办事用(拜托)

请人解答用(请教)归还原物说(奉还)

欢迎购买说(光顾)对方来信用(惠书)

赠送作品用(斧正)老人年龄用(高寿)

称人家庭用(府上)道已之家用(寒舍)

请人原谅说(抱歉)祝人健康说(保重)

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迎接说(失礼)

请人接受说(笑纳)请人让路说(借光)

2、填上适当的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3、趣填《“笑”字歌》

开心的笑是(眉开眼笑)有意味的笑是(微笑)

天真的笑是(憨笑)兴奋的笑是(捧腹大笑)

无表情的笑是(冷笑)讨好别人的笑是(媚笑)

挖苦别人的笑是(嘲笑)讥讽别人的笑是(讥笑)

4、用“败”组词填空

书画或写的文章中有毛病的地方。(败笔)

官司打输了。(败诉)

部队打仗输了,逃走。(败阵)

坏分子的阴谋被发觉。(败露)

5、用“严”组词填空

(严明)的纪律(严正)的立场

(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批评

(严谨)的结构(严肃)的态度

(严密)的组织(严整)的队伍

6、各写一个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聪明(心灵手巧)

形容容易(手到擒拿)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形容亲密(情同手足)形容慌乱(手忙脚乱)

形容熟练(得心应手)形容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凶狠(心狠手辣)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医术高明(妙手回春)权力大(一手遮天)

没有准备(手足无措)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7、用“然”组词填空

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居然)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竟然)

非常敬佩的样子(肃然)坚决毫不犹豫(毅然)

不关心、不在乎(漠然)表示情况发生急促而又出乎意料(忽然)

8、根据意思填成语

简短的话(三言两语)虚伪而动听的话(甜言蜜语)

为讨人喜欢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花言巧语)粗鲁的话(污言秽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用恶毒的话骂人(恶言恶语)

说话语气温和(轻言轻语)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很多话(千言万语)背后制造散步的话(流言蜚语)

9、复原成语

默默无“蚊”(蚊香广告):默默无闻

“咳”不容缓(药品广告):刻不容缓

“衣名”惊人(服装广告):一鸣惊人

天“堂”地“酒”(白酒广告):天长地久

10、用“渡”组词表达

强行渡过江河。(强渡)

船只争先恐后地渡过江河。(抢渡)

暗暗地渡过江河。(偷渡)

用游泳的方式游过江河。(穿渡)

横穿水面到达彼岸。(横渡)

用横筏等横过水面往返送人或东西。(摆渡)

11、照样子解释词语

袖手旁观---冷漠手舞足蹈---兴奋

缩手缩脚---胆小一手遮天---专横

手不离卷---勤学心狠手辣---狠毒

情同手足---情深妙手回春---高明

大手大脚---浪费

12、加上不同的标点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13、请选择下面的祝词填空

一鸣惊人一举成名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一路平安

为船员远航送行:一帆风顺

为谈判代表送行:一鸣惊人

为旅游观光者送行:一路平安

为体育代表团送行:一路顺风

为演讲参赛者送行:一举成名

14、成语之最

的巨人:顶天立地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最贵的话:一语千金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的誓言:海枯石烂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的本领:开天辟地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5、谚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16、五字俗语

不打不相识防患于未然

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

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

空口说白话快刀斩乱麻

老牛拉破车鲤鱼跳龙门

鸟枪换大炮千里送鹅毛

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

无用武之地物以稀为贵

先下手为强小巫见大巫

依葫芦画瓢一鼻孔出气

一问三不知八字没一撇

病急乱投医

17、六字俗语

百闻不如一见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一

拆东墙补西壁放长线钓大鱼

风马牛不相及恭敬不如从命

挂羊头买狗肉过五关斩六将

家丑不可外扬九牛二虎之力

明人不做暗事牛头不对马嘴

英雄所见略同有眼不识泰山

冤有头债有主真金不怕火炼

18、七字俗语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识庐山真面目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地无银三百两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各人自扫门前雪

横挑鼻子竖挑眼今朝有酒今朝醉

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

赔了夫人又折兵人逢喜事精神爽

无脸见江东父老无事不登三宝殿

小不忍则乱大谋知其一不知其二

宰相肚里好撑船醉翁之意不在洒

19、歇后语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课外知识知多少

岁寒三友:松竹梅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京剧五行当:生旦净末丑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官:耳目口鼻舌

预见未来的话(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诺言)

假不实的话(谎言)

含有教益的话(格言)

诚恳劝告的话(忠言)

开玩笑的话(戏言)

宣誓时表示决心的话(誓言)

规劝告诫的话(箴言)

为陷害人或挑拨离间而说的诽谤的话(谗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精炼的话叫(格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临走写下的话叫(留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最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

越的条件——得天独厚最虚幻的事物——海市蜃楼

最成熟的思考——深思熟虑最严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难得的机会——千载难逢深的医术——妙手回春

明的计谋——神机妙算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有钱的人家称——豪门贫穷的人家称——寒门柴门蓬门

守门人称——门房门者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八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九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双引号“”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战国策》

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亦敬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尽信书,不如无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5表示求5个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表示求的是多少。

4×表示求4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是多少?列式是:20×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乙数是多少?列式是:50×(1-)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小红有多少钱?列式是:50×(1+)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6、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的三种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日记 小学生的日记(精选9篇)

    共创美好未来,与您同行制定一个符合企业特点和目标受众需求的企业标语是成功宣传的关键。看过以下企业标语范例后,相信你会对怎样创作一个好的标语有更多的想法和认识。小

    最新军训第二天的日记(汇总13篇)

    进行励志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加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总结时要重点突出对自己成长的认识和体会。以下是一些励志的音乐和电影推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

    家风家训手抄报精彩段落 家风家训手抄报画(大全8篇)

    文明礼仪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和家庭背景。学会尊重他人的空间、尊重他人的意见,是培养良好文明礼仪的重要要素。文明礼仪不仅在个人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公共服务场所也有着

    销售会计个人工作计划(实用8篇)

    导游工作计划是导游在旅游中把握时间节点、制定工作顺序和安排活动内容的重要工具。接下来将分享一些经过整理和归纳的司法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销售会计个人工

    第一次培训讲课开场白(优秀8篇)

    范文范本的存在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仿效的标杆,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罗列事实和无关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可以帮助

    2023年靠自己生活的说说 对自己生活的总结(精选18篇)

    条据书信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个人事务、商务交流、公文处理等。条据书信的格式应该符合一般的书信写作要求,包括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等。接下来是几篇经典的条据书信

    2023年养殖产销合同协议书(优质8篇)

    竞业协议可以作为雇佣合同的一部分,在员工入职时就与其约定,以确保员工清楚了解协议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竞业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在签署竞业协议前,可以先查

    热门转发文件通知(汇总17篇)

    标语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利益,引起关注和共鸣,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其次,写标语要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心理,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引发共鸣和激发行动。接下来

    2023年写新的一天祝福语说 新的一天祝福语(模板8篇)

    辩论是一种通过论据和逻辑推理来证明观点正确与否的活动,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辩论能力。如何在辩论中展现出个人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让我们一起探讨。以下是一些值得一

    心情莫名的压抑烦躁说说 心情不好烦躁压抑的说说(精选8篇)

    心情莫名的压抑烦躁说说篇一1、有人说,爱一个人是那样的平平淡淡,而想一个人却是那样的撕心裂肺。2、陪你走完了这一段路,我也变成你路过的路,从此人山人海,不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