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 体积单位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纸韵最新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 体积单位教案(优秀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指南,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下面这些幼儿园教案范文,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分享给大家的宝贵资料。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一

1、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知道什么是体积,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估算物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类推、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体积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表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的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的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的经过?

(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往瓶内放入一些石子以后,水面会上升呢?

(生:石子占了一部分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

师: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1、实验探究

师:老师这儿有三个一样的杯子,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把手中的这个小玩具放在2号杯子里。(操作)

师: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水面上升了,因为小玩具占了一部分空间。)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手中的这个墨水瓶放进3号杯子里,和2号杯子相比,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仔细观察。(演示操作)

师:你有什么发现?这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和2号杯子相比,3号杯中的水面升的更高,这说明墨水瓶比小玩具占的空间更大。)

师: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2、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

师:小玩具占的空间小,我们就说小玩具的体积小。墨水瓶占的空间大,我们就说墨水瓶的体积大。

问:你能像这样举例说出两个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吗?(指名生举例)

师:刚才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好,下面请看屏幕上的这两组物体,谁的体积大呢?

(屏幕出示p26t1图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体积单位

师:刚才通过数圆木和小木块的个数,我们比较出了两组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儿还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由2个正方体组成,另一个是由27个正方体组成的。同学们猜猜谁的体积大?说说你的理由。(指名说、课件验证猜想)

问:为什么由2个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却比由27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还要大呢?

师:看来要想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产生了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单位)

问:你在生活中听说过哪些体积单位吗?(有选择的板书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4、认识体积单位

师:我们首先来认识立方厘米,现在我手里拿的这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有时为了书写简便,立方厘米也可以写成cm3。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

问: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我手中这个优盘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立方厘米,下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1立方分米有多大?(指名说一说)

问:在我们的身边又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要用到立方分米这个单位?

师:认识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指名说一说)同学们说的很对!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用字母表示为m3。

师:1立方米占有的空间有多大呢?下面老师借助两个边长为一米的正方形框架给大家展示一下。(师展示讲解)由此可见,立方米是用来计量比较大的物体的体积单位。

问:生活中又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呢?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要用到立方米这个单位?

屏幕出示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指名学生回答、师及时评价

2、你能说出下列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指名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总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时,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把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学。他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巨大发展和飞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思维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时,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接着用两次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任何物体都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要想准确地表示出物体体积的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及反思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几个学生,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四、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题的第2题,说一说下面物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个别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所以这个物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五、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二

体积单位(教材43页,45页练一练1,2)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体积单位、建立表象

感受体积单位的意义

剪刀、透明胶、米尺、橡皮泥

选单位填空:小明身高150教室的面积为40

富民到昆明的距离是24

游泳池水深2占地面积250

这是以前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认识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交流,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体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为一厘米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多大

做一做:橡皮泥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举一举:生活中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如蚕豆﹑玻珠、手指末节等)

2、认识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量(长短)说(概念)想(有多大)做(正方体)拼(体积)

举一举:柚子、菠萝等

3、认识1立方米

(1)学生分组探究

根据以上的体积单位推测,什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板书)

(2)四个同学围成1立方米空间,用米尺在墙角搭一搭

(3)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米?(电视箱子、太阳能水塔)

(4)课外延伸

你们知道一吨水的体积是多少?一吨水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教师教育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

4、互相讨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都是正方体、棱长不同)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距离大小)(表面大小)(空间大小)

6、练一练:p45第一题

7、练一练:p45第二题

独立完成,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10002=100×100×10010000-0=10000(打两个成语)

1、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2)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2、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1)一块巧克力的体积约是6()

(2)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是6()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4)一载重汽车车厢体积约是8()

(5)一把椅子高90()

(6)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

3、连线

学校主席台的体积24立方厘米

书包的体积24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体积24立方分米

4、说说身边物体的体积

请同学们想一想,相互交流,共同分享: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8页----3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观察法和自学交流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目标引领: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三)问题导学:

1、建立“体积”概念。以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

(1)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

(3)结合课本理解体积的意义。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

生:发现不好比较。

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具体切分请同学们概括大屏幕演示。

生:认真观看切分过程: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自学课文15页内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自学要求:用看一看(是什么形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生:通过认真分析,计数得出结论。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练习操作,师观察巡视:

(四)巩固练习:见学案。

(五)课堂检测:独立完成。

(六)课堂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四

体积和体积单位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多媒体课件、玻璃杯、水、石子、书包、橡皮擦等教法学法实验法、讨论法

一、激趣导入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激动地:放大的石子。

师:为什么要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二、合作探究

(1)建立体积概念。

出示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实物演示:橡皮擦、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三、学习新知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出示书中插图,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五

机的体积约是120()。

(4)一辆冷藏汽车冷冻箱的体积约是9()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看板书说一下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导入新课。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激动地:放大的石子。

师:为什么要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2、讲授新课。

(1)建立“体积”概念。

出示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实物演示:火柴盒、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出示书中插图,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生比较。

(2)教学“体积单位”。

1、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能比较出大小吗?(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长方体)

生:不好比较。

教师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充分感知,需要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

2、解释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并结合周围的物体来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初步建立这三个体积单位的表象。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师:通过自学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1立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师:太抽象了,怎样记住它的大小呢?

生:1立方厘米就像1枚股子那么大。

生:1立方厘米就像刚才做实验的小石子那么大。

生:1立方厘米就像手指尖那么大。

师:我的头脑中已经有深刻印象了,谢谢你们。1立方分米有多大呢?

学生介绍并举例。1立方米有多大?

接下来,老师可任意指定一些物体,让学生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进一步巩固对体积单位的大小的认识。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喜欢的物体体积大约是多少。

生1:一沓作业本的体积大约是2立方分米。

生2:我家洗衣机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课本第40页的做一做。

第一题,帮助学生理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第二题,用教具小方块来演示。用同样数目的小方块组成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说出体积是多少。重点指出这些立体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多少。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体积是1()。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

(3)一台电视机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六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见的体积单位,对

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盛有红色水的量杯、石块、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讲《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量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2、教学“体积单位”。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汇报(注意让学生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本112页内容。

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4.反馈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三)、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七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8页----3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观察法和自学交流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目标引领: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三)问题导学:

1、建立“体积”概念。以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

(1)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

(3)结合课本理解体积的意义。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

生:发现不好比较。

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具体切分请同学们概括大屏幕演示。

生:认真观看切分过程: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自学课文15页内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自学要求:用看一看(是什么形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生:通过认真分析,计数得出结论。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练习操作,师观察巡视:

(四)巩固练习:见学案。

(五)课堂检测:独立完成。

(六)课堂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人教版篇八

1、我会填

(1)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2)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面积单位是用计量:();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

2、用多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当?

(1)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2)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课后练习: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20()

(3)五年级语文课本的体积约是297()

(4)一个蓄水池的体积是4.2()

3、小法官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一个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表面积-------------------()

(3)。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也是1厘米-------()

(4)两个物体体积相等,形状也一样。----------------()

4、应用题

相关范文推荐

    员工自我介绍简单大方 员工入职简单自我介绍讲话稿(精选9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捷径,通过学习范本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总结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总结更富有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范文范本

    2023年月份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大全8篇)

    通过培训工作总结,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进而提出改进方案。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展示一些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月份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最新班级pk挑战宣言霸气幽默风趣(大全8篇)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在论述中合理安排和分配篇幅,以充分展开和阐述我们的想法和观点。在编写提纲时,需要根据文章的整体框架安排各个部分的次序和篇幅分配。此次为大家准备了

    2023年医保科医德考评表自我评价表(优秀8篇)

    发言稿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有名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写完发言稿后,我们可以进行多次修改和演练,以确保语句通顺、语气得体,使我们的发言更加流畅和自信

    最新客户信任的句子经典(精选8篇)

    环保宣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环保宣传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主题的活动周、月,形成持久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小编特意挑选了一些深入人心的环保宣传语,

    2023年海底两万里阅读心得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实用11篇)

    工作心得是在工作中对于自身经验和体会的总结与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军训心得范文,大家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

    最新初中老师对学生评价 教师对初中生的评语(模板15篇)

    爱国标语的作用和意义怎样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标语范文,希望能够激励大家的爱国热情。初中老师对学生评价篇一1、

    2023年知了精彩段落(大全8篇)

    即兴写作可以激发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在即兴写作中迅速构思好文章的框架和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即兴表达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传递正能量和思考的启示

    最新经典古代名人名言(模板8篇)

    一个鼓舞人心的团队标语可以帮助团队克服困难和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创作团队标语需要注意哪些原则?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团队标语范例,和大家共享。经典古代名人名言篇一

    最新秋天的经典古诗词名句有哪些(实用8篇)

    就职是我们追逐梦想的一步,通过工作,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此外,还可以谈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期望,以及对公司和团队的建议和意见。在写就职总结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