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FS文字使者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通用8篇)

节约能源,创造可持续发展。引人思考: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富有哲理的观点,引导读者思考。小手一挥,环境出奇迹,保护地球靠大家。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

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生字卡、投影片、有关王勃的有关资料。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学习书写生字: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少年王勃

学生齐读

2 课文讲谁?注意多音字“少shao”。

3 简介王勃:他在少年时,在藤王阁的宴会上,一气呵成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藤王阁序》。请同学们自己来学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2 检查

南昌滕王阁整修一新宴会

都督邀请一篇文章

凝视秋景水天一色突然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分小组读课文。

4 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5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南昌探望藤王阁都督孤鹜拍案叫绝

三、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理解课文,理解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谁?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板书:很有才气

二、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课文

1 课文的那些语句说明王勃很有才气?请把他找出来读一读。

(小组讨论学习)

2 全班讨论交流

相机出示:

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藤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藤王阁序》……名文。

3 《藤王阁序》中的哪一句诗写得最好?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齐读。

这句诗写了什么?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答案。

4 指导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正因为王勃观察得很仔细,所以他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三、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背诵第三段。(出示投影片)

看图指名背、齐背

三、练习背诵第四段

四、补充练习

1 组词

篇()绝()诵()思()

遍()决()通()恩()

2 填合适的词

()的云霞()地飘荡

()的秋景()地飞翔

五、完成《习字册》上的词语书写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从“美”入手,以“情”相连,以“读”贯穿——我教《少年王勃》

作者:司马云云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能体现出王勃的非凡才气,教好、读好这篇课文,对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情操很有意义。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读中识字,感知语言美

我这样导入新课:“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能背诵20几首古诗,真了不起。如果你能背诵描写景物的诗句,那老师更佩服你了。”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朗诵。“今天,老师要和你们再来学习一句描写景物的诗句。”“但是,今天要学的诗句却是出自一位14岁的少年之手,他的名字叫王勃。”我边述边板书课题。接着我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我提出自读要求并及时检查自读情况。课文中出现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平仄有序,简短精炼,读来琅琅上口,儿童非常喜欢,指导学生朗读时,我让学生在画线处停顿。请朗读水平有差距的学生分别进行朗读,帮助学生进一步读好断句和自然的停顿。课文叙述事情时的语句也通俗易懂,对于长句子,我先教读,再让学生听读模仿,把长句子读正确、读连贯。再通过读片段,联系上下文(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并在反复熟读的过程中提高生字、新词的复现率,并指导生字的书写,强化生字的记忆。

2、读中探究,感悟意境美

这篇课文中的词汇非常丰富,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我出示新词让学生读正确,再提问“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能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诗句吗?”根据学生的朗诵我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名读,再齐读。“你想欣赏这诗句描写的景色吗?”我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动画,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学生听得认真,看得入迷。放完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学生读书上的句子“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指导感情朗读,再次播放描写这段景色的动画,让学生再次进入美景中。我请朗读水平有差距的学生分别起来为动画配音、感情朗读这两句话,做到熟读成诵。

3、读中迁移,感受自然美

在第三课时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了哪些景物?“书上是怎样来描写这些秋天的景物的?”指名背,齐背。“是呀,秋天的景色真美,那么,其它季节又有什么景物,它们美吗?”分小组进行讨论我随即板书“春、夏、秋、冬”以及四个季节的代表性的景物。再按照学生对四个季节的喜好分成四组,分别取名为“春、夏、秋、冬”。在小组讨论时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平时的观察力,用自己的话描写景物。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全班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语病,适当补充内容。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到郊外观察傍晚的景色,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写一写;或者带领学生去美丽的公园看一看,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美景。总之,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观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的运用语言。

二、以情相连,读中生情

1、以“文”之情,激起“师”之情

在情感相互推进的关系中,教师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少年王勃》这篇课文前,我读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滕王阁序》以及《序》后的《滕王阁诗》。《诗》中这样写到“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句中描写的迷人的景色与深刻的意境立刻使我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热流,那股热流是对少年王勃非凡才气的惊叹。在这种情感定势下教学《少年王勃》,我的感情基调都是饱含深情的,语气是激昂的。在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学生正确地读出断句与停顿后,我也会情不自禁地读一遍。学生被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迷住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对着画面深情地配起音来,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与迷人的秋景中。当学生读到“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我马上和都督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竟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桌子,叫到“奇才!真是奇才!”

2、以“师”之情,激起“生”之情

【欢迎浏览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参考书目:

1、《在散文的情境中教散文》李吉林

原载《课程 教材 教法》1996年第4期

2、《以读为本,感悟自得》齐皓月 

原载《小学语文教学》xx年第7期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各位老师:

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上的这节课。《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让我们的每一堂课更真实、更扎实、更有效是我们当前语文课所最求的目标,因此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从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构的有效性三方面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美”

在简单的学习课文的1、2小节后,我直奔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江上迷人的秋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更为有效,在学习这段时,我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我尽量创设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深入体验,积累内化。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如:抓住“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感悟秋之壮美,抓住“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感悟秋之宁静、秋之深远,在我和学生共同创设的这种情感氛围中,学生会用心地去读,自然而然达到了吟背的境界。其实,读好这段话,也为下文学诗句作好铺垫。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

在熟读成诵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我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学生把这一诗句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对照读,自己体会读懂了什么?由于对江水的美景感悟很深,所以对诗句的理解没作过多的分析,学生能自己读懂了,在读懂的同时,体会到了诗句的凝练。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好诗句,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扣词扣句,感受王勃的“才”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最能突出王勃奇特的才能。这一自然段中最能突出王勃“才”的词是: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忍不住、拍案叫绝等,我抓住这些词一遍遍地朗读、一次次地体会,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教师的对话,解读出文本的意义。在学生读第四自然最后一句时,我抓住都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以及说的话进行练读,在读中感悟出王勃确实是个奇才!

四、课外延伸,积累运用

在结束新课时,我出示了王勃写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最有名的一句,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感悟王勃确实是个奇才!诗写得那么好。最后,布置了一项作业题:推荐读少年奇才的故事,为学生读课外书指明方向,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当然,我在试教的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在需要指导朗读的地方,指导的力度还不够,导致有时整个指导过程有点像走过场,因此学生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另外,课上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门艺术,我在学生回答后,还不能很准确,很客观地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后还需多多改进。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谢谢她们给我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闻老师和张老师,对于我的每一堂课他们总会认真听,及时评,耐心帮助我修改。每上完一节试教课,他们总是先告诉我在课堂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帮我逐字逐句地修改教案,然后再重新试上,每一次试教都花费了他们很多的精力。他们对教学的严谨认真,影响着我,让我这个教学新手在一次次的试教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像“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 

3、从本课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王勃所看到的美景,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唐代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

教辅资源:苏教版教师用书。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9  少年王勃)

2.简介滕王阁。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的大概内容。

2.听师范读,感受当时的氛围。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长句子的朗读。

3.讨论:你从哪个词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四、学写生字。

范写,学生完成课后描红。

六、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指名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现怎样?

2.过渡: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

(1)理解句意。

(2)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

2.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绝”?

3、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背诵。

三、积累内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3.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四、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四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一、谈话揭示课题。

1.生齐读可提,请学生介绍王勃。(教师补充)

2.专心听介绍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注意听老师的范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练读长句。

3.初步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写生字。

练习写字。

六、完成作业。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2——4自然段。

1,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2.指导观察图画,自由读,划一划,全班交流。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练习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结合图画和第三自然段内容

(2)全班交流。

2.说一说,演一演。

3、学生回答。

4.练习背诵。

三、积累内化

1.找出句子。

2.有感情朗读 

3.全班读课文。

四、小结

学生认真听师小结。

五、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1、抄写并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胸有成竹

9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腾王阁序》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奇才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16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藤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 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六、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三段

1 (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 交流

(1)读词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三、小节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四、学习生字

五、指导写字

一、复习

1、说笔顺

2、读写词语

南昌 庆贺 才气 文思 如泉

宴会 叫绝 秋景 笔走 如飞

二、通读全文,练习背诵3、4自然段

三、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篇()决()诵()

遍()绝()解()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3、背诵、默写“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指生交流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历史、规模、周围美景等。

2、这座楼阁有着悠久的历史,多次被摧毁后重建,因为一个少年的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篇就是《滕王阁序》,少年就是王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指生读词,开火车读。交流字形

督:上面的叔没有钩

昌:两日同形,中横不靠右

理解“探”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2、学生描红。

3、浏览课文,概括大意。提示:事件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

重阳节那天,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

三、赏析佳句。

1、《滕王阁序》洋洋洒洒近千言,有一句最为经典,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来。

2、ppt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范读,指生读。相机指导停顿。

师相机引导: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落”换成“晚”好吗?

相机总结板书:有景有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指生答。

文中用了一个词来赞美王勃,那就是——“奇才”

四、评析“奇才”

1、王勃被称为“奇才”,那么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王勃的奇才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结合成语的意思说说体会。

生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

(1)自荐写文。

相机讲解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补充胸有成竹的出处,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的故事。

(2)都督赞赏。

理解拍案叫绝,让学生做做动作。

(3)宾客反应。

引导:都督要求大家写庆贺时,其他宾客什么反应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结合当时情况让学生理解当场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写的不好会出丑,而王勃非常自信的当场写,可看出他才高八斗,是一位奇才。点出通过侧面描写宾客的反应衬托出王勃的奇才。

3、用一些词语赞美王勃。

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才华出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五、拓展

王勃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齐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年王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赣江“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1、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王勃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

3、师:我们可不可以再次认真读读《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之后来讨论王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试用几个字来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才气)

4、师:将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动人心的是课文的第几段?(第四自然段)

师:仔细地大声朗读这一段,看看才气在什么地方展现?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当初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个故事,课文没有写,现在我讲给大家听听。(讲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阎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阁内举行宴会,邀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参加。王勃路过此地,也被宴请来参加。他人小年纪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实,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阁序》,打算在宴会上大显身手,显示自己的才能,也让他这做岳父的脸上有光,有面子。

宴会开始了,客人们喝酒祝贺,很热闹。这时,都督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地对客人们说:“今天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实在是非常得开心,你们都是大文人,希望能为这滕王阁作一篇文章留作纪念。”说完,就装模作样地请宾客们做文章。

(4)听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请读——“奇才,真是奇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让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还非常佩服和欣赏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让都督从自以为是到很欣赏他,靠的是什么?(才气)

2、这才气在文中也有详细精彩的描写,谁来读读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由来还有个故事呢?北宋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画竹子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在自己家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所以他每次画竹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后来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现在谁来读读这个成语?指名读。(读出自信来!)齐读

(4)师: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说他在心中已经写好了,这叫打好“腹稿”了。“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出示这个小“介绍”:

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当然他并没有睡觉,而是在静心思考,构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开被子,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5)引读:当时王勃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同学们,当时王勃心中已经想好了,为什么他不说:“让我来写!”而要说:“让我来试试吧!”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谦虚)

(6)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很谦虚)

(7)我们都知道,参加宴会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答应”?(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相比之下,王勃却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生交流。能不能换几个词语来说说看?生交流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师: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出名的,至今人们还传诵着,成了——(齐读:千古传诵的名文)它到底展现了怎样一幅美景呢?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鹜)

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读读这句话,然后将诗句对照起来体会。生自由读。谁来谈谈你的体会。生交流

1、请大家练习练习,试试将江上迷人的秋景通过你的朗读美丽起来。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2、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勃写时就用了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师: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我们不禁要感叹14岁的王勃真不简单,不只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

4、“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案”有几种意思,出示:

(1)长形的桌子

(2)提出计划、办法等的文件

(3)事件

你觉得这里的“案”选哪种解释?生交流。理解了这个“案”字相信这个词语就理解了,谁来演一演都督当时是怎样拍案叫绝的。

指名表演读。练读,读出感叹语气。齐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全文共七段,1017个字,你对比你大两三岁的王勃能写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说说王勃为什么会如此有才华吗?(刻苦、爱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机会)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人? (司马光、骆宾王……)

生交流

师介绍:骆宾王与王勃在小的时候就显现了才华,在文学上都很有成就,并与杨炯、卢照邻一起称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华横溢,令人折服,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时光隧道,来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阁前,认识少年时代的王勃,拿起书本,齐读课文。

1、(必做题)写一写“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描写的情景。

2、(选做题)写一段话,比一比看谁能用上“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胸有成竹”这些词语。

少年王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也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朗读、品悟课文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设计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不论是生字词的学习,还是王勃才气的感悟,都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组织交流。将读作为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划分为2课时。下面着重要论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大致的思路分为五大板块:一、导入新课:由滕王阁引出文章《滕王阁序》,引出少年王勃。二、初读课文:练习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联系课文具体语句谈谈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王勃的才气。四、学习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练习描红、书写。

一导入新课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显示滕王阁的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文章《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在图片的下面出示《滕王阁序》四个字)在这篇文章里有一句最为著名。(出示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是一位14岁的少年,叫王勃。(出示少年王勃的图片)

2、一座楼,一篇文章,一个句子,一个少年,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了解少年王勃。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少年”的“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教师行间巡视。

3、组织学生交流读词、读句情况。

出示词语,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滕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学习的效果。

认识一个多音字“都”,会用两种读音分别组词。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长句子的朗读。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再读课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5、组织学生交流,梳理课文的内容。

教师引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故事发生在一年的 。少年王勃路过南昌去探望父亲。一位姓阎的都督宴请客人,邀请了 。席间,都督让客人们 ,大家谁也不敢 。王勃 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于是,他 , ,一会儿就写成了。都督看到“ , 。”这两句时,连声赞道:“ ! !”

6、初读了课文,少年王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具体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王勃的才气。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少年王勃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指名读这句话,从“听说”感受到都督觉得王勃怎么样?

补充相关的资料: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年方十四的王勃上书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丽。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 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 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此时的少年王勃已经很有名气,所以文中说都督听说他很有才气,想邀请他来参加宴会。3、练习感情朗读。

四、总结

少年王勃是否像传说中说的那样有才气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庆祝老年节活动方案设计 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方案(大全13篇)

    年会策划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员工的才艺、公司的财务支持等,以减少成本并提高效益。在项目策划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分析

    国旗下讲话(汇总8篇)

    安全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每天,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一些安全常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些

    高中教务处主任述职报告(通用10篇)

    竞聘报告是我们在求职过程中与招聘方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它要能够引起招聘方的兴趣和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报告示例,相信能对大家的报告写作

    2023年微信早安句子 经典治愈系早安心语微信(精选8篇)

    共享荣耀,共担风险。如何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团队的核心价值接下来是一些具有鼓舞人心效果的团队标语案例,供参考借鉴。微信早安句子篇一1、看懂一个人,一定是你在意过;看

    最新郑州的概况导游词 郑州动物园导游词(优质11篇)

    竞聘中,需要注意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聘材料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避免夸大和夸张。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这些竞聘材料范文,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教学计划中班(优秀8篇)

    读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中的拖延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规划计划案例,一起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教学计划中

    2023年认识数字教案活动反思(实用8篇)

    教案的编写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和投入时间和精力。接下来,小编精选了一些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认识数字教案活动反思篇一今天学习6-9

    2023年母亲节感恩活动的总结(模板10篇)

    军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在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不足。接下来是一些考试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母亲节感恩活动的总结篇一一

    2023年教师节发言(通用11篇)

    人生总结是我们理解自己的过去、珍惜现在并规划未来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人生的旅行中拥抱变化和成长?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人生总结范文,它们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灵感,一起

    最新学生代表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英文(优质10篇)

    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导游词可以为游客描绘一个立体的画面,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旅程。导游词的撰写需要与景点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准确传达信息,避免虚假宣传或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