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 产业经济学论文(优秀6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笔砚2023年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 产业经济学论文(优秀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一

摘要:《产业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理论性较强。因此,对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来说,仅采用通行的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培养服务本地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在对当前新疆普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从教材的配套案例建设到授课方式及实践教学设计都需要以本土化案例来驱动的课程建设思路。

关键词:新疆普通高校;课程建设;本土案例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中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管理的经济理论,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本科经济学类专业中将其列入核心课程。随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来说,立足和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成为办学的首要目标。为此,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必须做出相应改革。当前,新疆各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中,《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随着办学目标的调整,如何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当地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新疆地区《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作为《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本校教改项目的资助下,带领学生对新疆六所普通高校中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及部分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使用教材中的案例不够丰富,尤其欠缺与本区域产业发展实践相匹配的案例

对于该课程,新疆各高校基本都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是国内知名高校出版社(如人民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些教材是国内经济学专业的主流教材,其主体内容基本以引进国外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基础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个别教材在部分章节结束后,配套了针对相应章节内容的案例,但配套的案例主要是针对个别专业概念(如规模经济、并购等)的应用和理解,缺少能把教材中核心内容运用完整案例呈现出来的配套内容。同时,由于我国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目前不同的区域用统一的案例来教学,缺乏与当地区域产业发展实践相匹配的案例,而能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的案例更是鲜见。

(二)教师授课方式较为传统,教学设计积极性不高,导致授课效果不佳

通过与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生座谈发现,当前,新疆各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授课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等形式来展现主要内容。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课件照抄照搬教材,且课件形式单一死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受师资水平和硬件的限制,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等难以采用,部分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致使授课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调阅部分新疆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学生卷面成绩在70分左右。

(三)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通过对新疆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走访和调查发现,为了给教学管理提供便利,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都是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大部分课程都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单独列出具体的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内容。《产业经济学》课程本身的应用性较强,如果未针对其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就很难达到教学大纲中预期的教学效果,且会存在较大的问题。调查发现:对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来说,难以从专业角度充分分析本行业的产业组织情况,且不能更好地争取和利用相关政策资源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对在政府相关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来说,其往往难以从专业角度做出一份规范的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二、基于本地产业发展案例驱动的《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思路

针对当前新疆普通高校《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以所在的新疆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具体论述基于本地产业发展案例驱动的《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建立与主流教材配套的新疆本地产业发展配套案例汇编手册

针对目前通行的《产业经济学》主流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尤其欠缺本土案例的突出问题,笔者带领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实地调查、小型座谈会等多种方式,经过近两年的搜集整理,现已基本形成与所选教材配套的具体案例汇编手册:其中,在教材的产业组织部分,已形成与之配套的包含新疆代表性产业如建材、奶制品行业、酒业等12个行业53家上市公司的完整案例;在教材的产业结构部分,已形成与之配套的包含新疆各地州来产业结构演变特征比较的图表分析资料;在教材的产业政策部分,新疆作为多种政策资源倾斜的重点地区,产业政策的制定及评价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笔者已梳理了近的新疆产业政策。

(二)创新授课模式,通过本地案例教学,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针对当前授课方式呆板、师生难以有效互动、授课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普遍较低的问题,笔者借助“雨课堂”与“翻转课堂”,形成新的授课方式。例如:在讲解企业创新行为时,任课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上传了本章节的学习素材,包括支撑企业创新的外部要素及本章难点——垄断与创新的关系等。课前,学生提前预习新的授课内容;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讲解相关知识点,在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第一组学生以新疆本土企业广汇集团、特变电工等为例对企业创新的定义、分类、基本要素、驱动力、测算指标等展开讲解;第二组学生主动整合教师上传的素材建立图形,从垄断抑制竞争的阿罗模型和垄断激励竞争的德姆塞茨理论两方面展开。第三组学生通过大量呈现新疆特变电、金风科技等新疆本土企业近十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的各项专利,清楚地阐释如何衡量和测算创新。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讲解进行点评,解决个别学生的疑惑并进行总结。笔者发现,通过运用这种新方式进行授课,本届学生期末平均成绩比前两届学生提高了9.4分,及格率提高了6.3个百分点。

(三)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借助已经形成的案例汇编手册,在教学计划中设计了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地调研环节。其中,课堂实践教学以综合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的核心内容用案例的形式进行串联,如介绍完教材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后,让同学们按照配套的案例手册,用所学的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从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度、企业策略性行为、市场绩效等各方面对提供的新疆12行业的发展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并以ppt形式进行讲解展示。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理论比较分析新疆12个行业的产业组织状况,极大提高了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设计的另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学期期中和期末分别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具体安排如下:学期期中和期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乌鲁木齐市的华凌建材市场和国家级产业园区为调查对象,依次进行调查方案设计、相关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最后,教师要对研究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学生提交的报告要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成绩。《产业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理论性较强。对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来说,若仅采用通行的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满足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培养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需求,笔者通过教改项目的支持,针对当前新疆普通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教材的配套案例建设到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都需要以本土化案例来驱动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本土化的案例教学改革,不仅能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形象生动地呈献给学生,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新疆本地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熟悉程度,从而使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冰.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9):62.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二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经济学论文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画上句点。回想三年的研宄生学习生活,不禁感慨万千。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毛锐教授。导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从容冷静而又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受益终生。导师不仅授我以文,更教我做人。如果没有导师的关心和指导,这篇论文是无法完成的。恩师之情,永记于心。在此,谨向导师毛锐教授致以最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学院里各位老师在学习中的谆谆教导,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感谢各位老师在生活中的无私帮助,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感谢各位老师见证我们的成长成熟,我们会更有勇气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感谢同窗及师弟师妹的帮助和支持,愿友谊长存!感谢父母和家人一直以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父母和家人永远是我奋勇前行的动力。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少紕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三

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威廉姆森,在经济学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威廉姆森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至少,威廉姆森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所著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引发了一场“新制度经济学”运动,在学界也被称之必读之作。

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在现代经济学家中,享有国际盛誉的不胜枚举,但能够像威廉姆森那样,横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大领域且声名显赫的却寥若晨星。

年轻时理想是当律师

1932年9月,威廉姆森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苏必利尔镇,父母均是镇上的中学教师。

威廉姆森年轻时的理想是当律师,但他在高中时却喜欢上了数学和自然科学。

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一家社区学院,修读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提供的教学项目,该项目需要在学院学习三年,然后去麻省理工学院续读两年,威廉姆森只用了两年就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他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在1955年从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威廉姆森在1960年和1963年分别进入斯坦福大学和卡内基美隆大学获得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威廉姆森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工业组织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之后,1966年9月他前往华盛顿,担任美国反垄断部长的特别助理。

这一工作使他有充分的机会经手一系列重要的反垄断案例,也深入地了解了企业兼并中会发生的种种问题。

这些经验对他自己的学术思想形成必不可少。

开创组织经济学研究先河

从卡内基毕业后,威廉姆森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任教。

当时的系主任戈登和招聘委员会主席帕潘德里欧都是研究现代公司的,而威廉姆森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抉择行为的经济学:企业理论中的经理目标》。

此外,他1963年的一篇论文《作为进入障碍的出售费用》引起了该系资深教授、被称为产业组织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贝恩的兴趣。

由于这两个原因,尽管威廉姆森从来没有学过产业组织的课程,也没有读过任何这方面的书籍,仍能进入伯克利经济系任职。

在伯克利,威廉姆森在给本科生开设产业组织课程时,虽然选用了贝恩的《产业组织》作教材,但加进了大量的威廉姆森在卡内基学到的组织思想,并把钱德勒的现代公司组织学说融合进去。

实际上,威廉姆森是把经济学和组织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经济组织,开创了组织经济学研究的先河。

1971年,一年一度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安排了一个专场:对市场不完善的'回应。

威廉姆森被邀请提交论文。

他决定探讨一下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于是就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写了《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败的思考》。

这一年,威廉姆森被任命为宾大经济系1971~1972届系主任。

1975年,《市场与层级组织:分析和反托拉斯含义》出版了,这是一部跨时代的杰作。

威廉姆森通过引进交易成本,在经济学和组织理论之间正式架起了一座桥梁。

1975年,他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出版,这一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协会荣誉和奖励委员会主席。

1977年,威廉姆森任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1983年,进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之列;1994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任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士。

,在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后,威廉姆森担任了“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直至今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审委员会认为,威廉姆森在“经济治理,尤其是企业边界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

“他教我们对待市场、公司、协会、机构甚至是家庭,要从它们为冲突的解决作出的贡献角度去看”,评选委员会如此评价道。

威廉姆森的学术贡献

威廉姆森最为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开创了交易成本理论,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明确宣称是基于有限理性的行为假设。

交易成本理论主要致力研究各种交易类型的治理结构。

威廉姆森认为,产权理论主要研究制度环境或博弈规则,而交易成本理论则是研究具体的治理制度或者具体博弈的实现。

因此,较之于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单元更加微观和具体。

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可以简单表述如下:其一,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交易合同总是不完全的,并且会导致事前专用性投资的低效率,以及事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这些都会损害交易双方的合作效率。

因此,必须采用某种治理模式来提高交易效率。

较之于委托代理理论和ghm模型,交易成本理论更为关注由于事后不适应而带来的效率损失。

其二,必须根据交易的具体特征,选取特定的治理模式以降低交易双方事后的不适应程度,从而提高合作效率。

其三,通过各种经验研究来证实上述的结论。

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任何治理模式都具有优势和劣势。

例如,市场的治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激励强度但却容易引起事后的不适应,而企业的治理模式能够降低事后的不适应程度,却具有较低的激励强度并且容易耗费管理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存在各种不同的交易模式时,交易各方必须选择总成本(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最小的治理模式。

这意味着交易成本理论主要采用比较制度的分析方法。

威廉姆森进一步将这种方法称为离散的结构性分析,它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连续的边际分析。

威廉姆森开创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解释企业边界、纵向一体化、公司治理和公司金融等领域中,并且也直接推动了以hart和moore等为代表的不完全合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在交易成本的视角下,通过将组织理论与经济学的结合,威廉姆森促进了组织经济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

同样,通过将法律与经济学的结合,也促进了法经济学的发展。

当前,交易成本理论已经成为我们分析组织问题最重要的工具,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组织的治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长期以来,威廉姆森是新制度学派的领军人物,一直致力于构建统一的制度研究范式。

他将制度研究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指对内嵌于各种习俗、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制度,第二层级是指各种诸如宪政、法律和产权等正式的制度环境,第三层级是指针对各种具体交易形成的治理制度,第四层级是指在上述三个层级下的资源配置制度。

威廉姆森强调,应该从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制度的功能、产生与变迁,并且主张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交易成本的变化与制度演变之间的关系。

威廉姆森的获奖预示着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绝对主流的研究范式。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在形式逻辑上还不如新古典体系那样完美和严密,但是,它对现实的解释力则远远超过新古典经济学。

如果说科斯和诺斯的获奖表明了主流经济学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接纳,威廉姆森和奥斯特罗姆的获奖即标志着制度经济学本身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制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研究课题。

这是由现实世界决定的,我们的世界,从观念到基本的制度、到具体的组织规则,都在融合、冲突、反思中变化着。

当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还会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这也为中国经济学家在该领域作出科学贡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四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本文的内容是信息经济学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信息经济学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学;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1]娄策群,桂学文.信息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信息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五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1】

一、职教城是职业教育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是在一定的原驱力驱使下,在现有制度环境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借助一定手段,达到增进收入的制度安排过程。

这种原驱力既有内部驱力,也有外部驱力。

内部驱力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社团和政府企图在这个过程中减少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宏观上谋取经济投入的最大收益;微观上约束主体行为,对不同主体的行动空间及其责权利进行边界框定,缓解社会利益冲突。

使制度创新有获取潜在利益的机会;三是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为某一个集团创造了获取利润的新机会,或者是重新分配现有利润的机会。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使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出现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驱使制度变更或替代。

总体来看,制度创新的原驱力在于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

制度创新包括制度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形式。

诱导性制度变迁是自下而上的创新过程,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相反,是自上而下的创新过程,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

强制性制度变迁又分为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没有需求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先有制度的需求,然后决策者根据实际,适时、主动地推进制度变迁,以满足制度的需求,解决制度的缺口,也就是说,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并且可以在制度变迁中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

职教城是以职业学校为办学主体,在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让若干所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某一地域聚集并达成一定的规模,形成以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整合群集。

职教城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是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基本逻辑是:我国的职业学校办学普遍存在着基本建设重复、专业设置雷同、贷款包袱沉重等问题,加之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面对这一现实,政府要求职业教育要转向集约化发展,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规模适度的发展路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

”因此,我国的职教城、职教集团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形式多为政府主导型。

二、职教城的新制度经济学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制度提供不同的激励结构,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于是,产生相对较高的经济绩效能力是一种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职教城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有效模式,其根本价值在于:

(一)形成聚集效应,实现规模经济

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生产性经济活动还是经营性经济活动,只要在区域上达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就能降低经济成本,产生范围经济。

促进了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学校与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教育元素的相互渗透,实现了职教资源的重组和优势互补,内在地促使经济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范围经济。

实现了职业教育体制从分散到集中、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的有效载体,是转变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有效模式,是推进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形成区域集聚效应或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的实质是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而网络经济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

职教城,作为一种开放动态的网络体系,可以促使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各个不同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是人们为完成交易必须支付的成本费用,如发现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执行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成本等。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在提出交易费用时,证实企业在自由价格机制交易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可以对这种交易的费用有所化解,把原来的一部分外部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非交易行为。

合作,学校与家庭联系、与政府或社会其他机构配合等方面的费用;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即规范和约束职业学校教职工或内部组织的行为,维护和监督实施各种计划、目标、任务、规章制度和法规所耗费的资源。

职教城能有效降低教育中的交易费用,提高教育效益。

首先,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招生费用。

在招生时,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到各地开展招生工作,避免一个地方、一所学校重复派人招生,减少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为了降低入学后的学生流失率,往往安排预录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

如果由管委会统一安排,一次性对各成员学校进行考察,也可大大降低招生整体费用。

其次,职教城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

通过职教城管委会统一招聘教职员工,并在职教城内人力资源共享,就能够节约各学校单独招聘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

再次,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运转费用。

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统一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等,减少重复制定与维护成本。

最后,职教城可以降低职业学校的协调费用。

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或统一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尽量达到与行政部门进行一次接触解决多个成员学校的共同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三、职教城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策略

(一)健全产权制度,促进资源共享

经济学论文选题方向小范围篇六

摘要:在近几十年来,国际竞争有了较大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不同制度系统之间的竞争。

在吸引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和企业方面,有些规则系统已被证明是成功的,而那些屈居下风的国家则开始努力仿效成功国家的制度。

国与国之间很大程度上将的是制度竞争。

尽管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制度的竞争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客观存在,并且愈演愈烈。

有人讲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将是制度之间的竞争。

谁的制度好,资源就会流向那里。

人才、资金和技术等都会流向那些制度环境好的地方。

我国加入wto后,制度竞争对于我们的挑战更加明显。

认识制度的重要性,是我们寻找一种好制度的前提。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现实意义规则

新制度经济学是科斯、诺思、威廉姆斯、阿尔钦及德姆塞茨等人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

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代微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并且逐步融入主流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的过程及其转型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我读了卢现祥的《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一是对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变迁与制度创新,包括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自科斯以后,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威廉姆森关心的是产权和交易费用研究体系,也就是以科斯理论为基础的一脉。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里,到处可以看到制度、交易成本和经济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是在此书中重点探讨了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即交易成本方法、利益集团方法和寻租方法。

利益集团理论和寻租理论可以解释历史与现实中低效制度、无效制度甚至掠夺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制度分析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总结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低效制度、无效制度甚至掠夺型制度形成的经验教训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制度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对有效率的制度研究比较成熟,但对低效、无效制度甚至掠夺型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知道的相对较少。

有新闻报道称国人在那曾因为偶尔的一次闯红灯而引来一大串麻烦的事情,不仅有信用卡申办时的影响,就连出入境也变得不再方便。

要知道,当时的十字路口没有警察,没有同行的车辆、行人,也没有摄像镜头的抓拍,只是在一段极为普通的乡间小路上。

国人的穿越本应是理所应该的事情,只是非常不幸的被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看见了,而碰巧这位老太太还十分的特殊(也许仅仅是习惯)。

可以分析一下:在短期博弈中,老太太的行为无疑是很不理智的`,因为她并不能直接从这次决策中获得收益,反而可能涉及到很多成本,包括举报上金钱方面与时间方面的付出,包括可能遭受到被举报者的打击报复,包括来自家人的不理解等等。

但是,从长期看,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老太太的行为无疑具有正外部性。

因此,倘若条件允许,相关部门在严惩违规者的同时,还应该对老太太进行奖励,以激励其行为,进而形成社会上遵守交规的风气。

这里给我们了一个启示,制度的产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求,但是制度也同样需要精心的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到制度所带来的便利。

当然在国家层面上制度的形成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制度经济学以来。

制度经济学正日益得到经济学界和国家决策机构的认同和极大的关注,制度经济学概念也日益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成为指导和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法和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在中国更有市场,是因为它更适宜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改革。

首先,经济改革的本质是改良旧制度的形式、产权结构和组织安排,寻找和构建一种更有效、更能节省交易费用的新的制度形式、产权结构与组织安排,使其更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制度的演进与优劣的经济学。

其次,制度经济学比较古典经济学更能从理论上解释中国的现实现象。

新古典经济学是在给定产权制度是私有产权制度,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主要研究市场制度下得价格体系在资源最优配置中的作用。

但在中国的现实状况是:经济制度不是完善的或给定的经济制度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一个演进过程。

具体表现在:一应用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促进国企改革;二是运用产权理论及其模型促进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制度和产权结构;三是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及其模型促进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四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不断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为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践机遇。

我们期待着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得到新发展,并能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3].王建国.新制度经济比古典经济学在中国更有市场[j].财经问题研究..(10)

更多相关阅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