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故事感悟(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琉璃民族团结故事感悟(模板5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篇一

我们家是民族团结示范的大家庭。父亲是哈萨克族,母亲是回族,还有俄罗斯族混血的奶奶,汉族的姑父,维吾尔族、蒙古族的嫂子,家里的人相亲相爱,慢慢地语言相通,歌舞相融。

还记得,父亲突发脑溢血,当时可把妈妈和我吓坏了,家里亲戚赶忙过来抢着看护、送饭、安慰我的妈妈,妈妈经常躲在门后面偷偷地流下感激的眼泪。如今,爸爸在全家人的帮助下康复了,虽然腿脚不是很灵活,但有时候和爸爸妈妈走在街上,爸爸还会快走几步转身笑我和妈妈磨蹭了!

民族团结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会有社会的稳定,才会有国家的.进步,才能实现中国梦。

我们是多么幸运,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请您环顾四周吧!因为民族团结就在你我身边!

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篇二

44岁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提坚村。近年来,他喜欢上了徒步运动,并且开始热心做公益。

,阿布拉江用18天时间,从乌鲁木齐走到阿图什市,引起轰动。后来,他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从乌鲁木齐走到北京,沿途宣传大美新疆和民族团结一家亲。

经过专业的体能训练和精心准备,4月8日,阿布拉江信心满满地从乌鲁木齐出发,踏上了徒步进京的梦想之旅。

8月15日下午,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终于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面对鲜红的`国旗,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动情地说:“祖国很强大,人民很团结,中华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只要大家更团结,祖国就会更强大!”

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篇三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壮美的天山,高洁的雪莲,孕育着新疆各族儿女,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中,各民族结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凝结的是各民族心手相连的真情实感。正是这份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感情,才使得大家像石榴仔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是土生土长的托克逊人,去年年底进入托克逊能化工作,刚分到班组,班长就给我安排了一位汉族师傅教我工作上的技能,我是维吾尔族,他是汉族,工作中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虽然我上的是汉族学校,可是普通话说的并不是特别好,每次我不知道某个设备要怎么用普通话表达或者感觉自己的发音不太标准的时候都会问师傅,他总是一遍一遍的教我,直到我记下了为止,当然在工作闲暇时间我也会教师傅几句简单的维语,现在我们见面基本上都能用维语相互打招呼了。班组里一共二十几个人,可少数民族加上我一共才三个,但在这样的班组里我并没有一点不适应,反而很喜欢这个班组,因为在这里我有家的感觉,我在原料岗位上,最近料场进车比较多,而且又有新厂家的石灰石进来,所以一直都比较忙,有时候甚至错过打饭。等忙完才想起来饭点都过了,赶紧跑到二楼去打饭却发现打饭的人已经走了,可饭盒里已经打满饭了,饭盒旁边还放着一碗绿豆汤,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一般情况下夜班进车比较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我一直对窑体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夜班的时间就是学习窑体知识的好时候,等窑上岗位的`人忙完在二楼休息的时候我就会去问一下窑体方面的知识,而他们也很乐意为我讲解,上料系统,冷却系统,驱动系统都已经学过了,而且都做了笔记,接着和他们约好下个夜班给我讲解废气系统,虽然我是原料岗位,可我觉得多学一些东西肯定有用,技多不压身嘛。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我奶奶已经九十几岁了,身体也一直不是很好,有天突然觉得特别不舒服,我把奶奶送到了医院,请了几天假来专心照顾生病的她,那天我突然接到了工会小组长辛怀权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在医院楼下,问奶奶在哪个病房,我赶忙跑到楼下,看到班里的人基本全都来了,我感动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奶奶看到他们也十分高兴,一个劲的告诉我遇到了一帮好同事。我也真心觉得能在这样一个班组里工作特别幸运。

生活在新疆,谁还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生活在新疆,谁还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少数民族和汉族互做邻居的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有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有为抢救素不相识的汉族女大学生挺身而出的艾尼·居买;有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麦尔;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艳娜;有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10个孤儿,这些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天山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新疆各族人民。

在新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们是多么幸运,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多么幸运,和许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篇四

夏玛勒巴格村作为一个维汉群众混居村,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和多形式的活动,促进维汉群众间的交融交往,营造出维汉群众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这一切都与村党支部书记艾合买提尼亚孜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作为村干部的班长,他重视树立村干部的民族团结意识,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和谈话,使村干部在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处理村民日常事务时,无论维汉一视同仁,按规章要求秉公处理,保持村民对村干部的良好信任。同时,也坚持以身作则,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村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月的一个晚上,天很冷,还下着雪,艾合买提尼亚孜同志正在家中看电视,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他想着应该是有村民找他,便赶紧穿上外套去开门。出门一看却是一个不认识的汉族妇女,还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两人脸被冻的通红,浑身瑟瑟发抖,连话都说不清了。看着她们紧张无助又期盼的眼神,艾合买提尼亚孜意识到母女两肯定是遇上了什么难处。顾不上问明缘由,就赶紧把他们请进家中,拿出点心和热茶让母女两人充饥,同时叫家人做了热腾腾的汤面。艾合买提尼亚孜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不时叮嘱不要客气多吃点。母女两见艾合买提尼亚孜这么热情,也不觉得那么拘束了,便大口大口吃起来,脸上也慢慢地恢复了血色。待母女两吃饱体力恢复后,艾合买提尼亚孜便与他们拉起了家常,在攀谈中得知她们是从库尔勒二十九团到英吾依拉村找亲戚的,由于不认识路又没有亲戚的联系方式,找了半下午也没找着。眼看天都黑了,又下起了雪,两人渐渐体力都有些不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硬着头皮敲了艾合买提尼亚孜家的门求助,原本想着会吃闭门羹,但没想到却得到了这么热情的接待。了解情况后,艾合买提尼亚孜一边安慰母女两,一边与邻村村干部取得联系,把母女两亲戚的信息给了对方,请求对方帮助查找。不出半小时,对方就有了答复,母女两顿时喜出望外,就急着告辞去找亲戚。这时艾合买提尼亚孜的妻子已为母女两准备好了床铺,可是看着他们急于见到亲人的样子,夫妻两一合计,决定驾车冒雪送母女两去其亲戚家。在邻村干部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母女两的亲戚,两人顿时感激的热泪盈眶,拉着艾合买提尼亚孜的手不住的地说道:“幸亏遇到你,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们真是好心人呀。”艾合买提尼亚孜同志坦然地说道:“这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民汉是一家人嘛。”

10月的一天,艾合买提尼亚孜中午下班回家,发现自家院子里多了2只绵羊,在询问得知羊是在路上捡的时,他转身就要去寻找失主。儿子赶紧叫住他,说自己已经问了附近的村民,大家都说不是自己的。熟悉艾合买提尼亚孜脾气的妻子也劝他别着急,等吃了饭休息一下再去找失主也不迟,反正羊又不会再丢了。可艾合买提尼亚孜深知丢羊农民会有多着急,还是执意出了门,他顶着炙热的太阳,到离家远一些的村民家询问,看是谁家丢了羊,一中午过去了也没问出结果。得知情况的一群村民打趣道:“艾合买提书记捡了羊比丢羊的人都急,顶个大太阳饭也不吃出来找失主,等有人找来了再还也不迟嘛,要是没人来找,自己养着那不更好”。艾合买提尼亚孜批评他们说:“要是你们谁家的羊丢了,别人拿去养着或吃了行不行,难道你们喜欢这种人?”顿时一群村民没了声音。羊总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啊,艾合买提尼亚孜还是不甘心,下午一上班就把情况向村干部做了通报,发动大家共同查找失主。第二天羊主人总算是找到了,原来是汉族村民刘旭鹏家的羊,因为其儿子放羊时贪玩,等想起羊时不见了羊的踪影,回家后因为害怕也没敢跟他讲。在刘旭鹏来到艾合买提尼亚孜的.家里领羊时,高兴地握着艾合买提尼亚孜的手说:“书记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估计我家的羊就真丢了。”还非要给艾合买提尼亚孜同志50元钱酬谢费,但是被谢绝了。围观的村民对艾合买提、尼亚孜说:“那2只羊少说也能卖一千多块呢,给个五十块也不算多。”艾合买提尼亚孜却说:“拾金不昧这是普通老百姓都懂的道理,我这个村党支部书记要是都做不到,思想觉悟岂不是连群众都不如了,还当啥书记呢。”村民们不禁为艾合买提尼亚孜简单朴实的话语所打动,都自发的鼓起掌来。

艾合买提尼亚孜同志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但是他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从身边的`点点小事做起,强化与汉族群众的交流交往,在生活生产中互帮互助,带动和感染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故事感悟篇五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和参加此次的辅导员大赛,我叫奉萍,来自恰合吉牧场寄宿制小学,在这和大家分享我们学校的民族团结故事。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同样的历不分史、相同的信念,将新疆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巩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正如歌声所唱的: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故事。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个地方,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和维吾尔族等28个民族。在这个地方,你随处能听到不同的语言交流;在这个地方,你随时能看见不同民族生活的其乐融融景象,这里就是塔城,一个充满着油画芳香、与众不同的城市。

20xx年9月,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我今后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恰合吉学校。陌生的工作环境、不甚熟悉的同事和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既茫然无措又充满挑战。那一天,我第一次踏进那个办公室,遇到了我在这个学校的第一位良师益友——石云玲老师。她坐在我的对面,似乎是看到了我的拘谨,笑着问了问我的情况,然后说了句“没关系,面对新环境都有这样的问题,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在后来的接触当中,她处事的认真和负责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是她,让我对这个学校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更让我敬佩的是她对班级里孩子的关爱。石老师不是班主任,但作为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始终比班主任付出的还要多,阿扎玛提是班上的一名哈萨克族男孩,由于从小是个孤儿,寄养在亲戚家里,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不好,对于这样的孩子,大家可能光听听都感觉到头疼,但是石老师没有,她把阿扎玛提作为学习上帮助的重点对象,每天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他补课、辅导;生活上,她带来自己家孩子的衣服给阿孜玛提穿,生病了给他买药吃,给孩子钱洗澡,对阿孜玛提的关爱无微不至,让我敬佩。

老师;阿米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作为维吾尔族的姑娘,阿米热老师有着维吾尔族人特有的热情,刚刚参加工作时,她担心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管不住孩子而不敢组织活动,她主动请教汉族老师,在一次次学习和磨练后,现在可以游刃有余的组织各项活动,时常给孩子们编排一些节目,深的孩子们的喜爱!不光如此,她还大胆给孩子们上自己研发的综合实践课,在前不久,她在全市的特色说课上获得一等奖!这可是少数民族老师用汉语给孩子们上的维吾尔文化的课啊。正是因为我校各教师之间的团结和睦相处,才使得各民族教师在这里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说到吐尔逊老师,您跟我一样不得不佩服她,佩服她是因为她的毅力,作为哈萨克族老师,之前对于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是完全不了解的,我们恰合吉学校定剪纸为学校特色,在学校里,老师个个会教;孩子们人人能剪。

吐尔逊老师跟着我校的姚玉梅老师虚心学习剪纸,现在已经剪得炉火纯青了,任何一幅作品到她的手上都会变成一幅“工艺品”。有的汉族也自叹不如!民族团结最主要的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被彼此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所吸引。吐尔逊老师十分谦虚,和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相处的都非常融洽,她在汉族老师的指导下更新传统剪纸材料,变为不褪色的作品。把哈萨克族传统祥云图案融入剪纸大胆创新,所剪出的作品不但贴在了校长办公室的窗户上、贴在了班级的文化墙上、贴在了恰合吉牧场老百姓的家里……还在恰合吉牧场传统手工艺大展上获得好评这让我更明白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其实在我们的学校还随处随时都可以看到民族团结之花的盛开。逢年过节,学校领导都会去少数民族家慰问和看望;随时都能够听到各民族教职工相互帮助的感人事迹;教学上,民汉教师结对子,快速提高双语教师汉语授课的水平,为促进教育教学进步共同努力;教育上,民族教师主动帮助汉族教师和民族教师进行沟通,使得老师和民族孩子的关系更为亲密。就是在这样和谐的相处环境中,我们学校也收获了“塔城市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塔城地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荣誉。

数不清的感人事迹,说不完的感人故事。其实,无论是谁,都愿意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希望恰合吉学校常盛开民族团结之花,更希望学校早日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在这里,请允许我说出很多老师的心声:在恰合吉学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任何事情,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细微之处见真情。

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