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

时间:2023-12-24 作者:MJ笔神

优秀作文在表达人情世故和洞察社会现象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以下是一篇热门话题的作文范文,通过这篇作文可以了解一种优秀的写作方式。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一

六年的。

小学生活。

有如流水,稍纵即逝。回首过去的六年,有欢笑、有紧张、有伤心,更有感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六年级单元。

作文。

回首小学,欢迎阅读。

回首过去,六年来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恨,我怨,我恨自己这六年来一无所获,虚度光阴!我怨时间的脚步太匆匆,不愿给我留下一丝痕迹!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时间早已匆匆而过,六年来的辛酸,六年来的酸甜苦辣,转眼即逝,转眼就将成为脑海里的永久回忆。那欢声笑语早已不复存在,那朗朗书声也将成为最美好的记忆。往日的嬉笑,就像那黑白照片般珍贵。想想那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小诗:

春天绽放的花蕊,

夏季里更加明媚,

秋天的落叶,

冬天的风雪,

我们都一起体会。

经过四季的轮回,

学会要勇敢面对,

今天的我们更相信;。

笑容之后的眼泪,

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

有我们共同的家。

年轻的梦在这里发芽。

走过了春秋冬夏,

明天又开始新的出发。

请不要担心害怕,

告别了美丽的童话,

我们都已经长大。

这首小诗是多么优美、语言简洁,却将我们六年来丰富的小学生活描写的熠熠生辉。不错,我们一起携手走过春秋冬夏,阳光的明媚让我们更加灿烂;清风的凉爽让我们更加充满活力;淅沥沥的小雨让我们更加快乐。心中所有的感慨,所有的酸甜苦辣,我还那么想再感受一次。

“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这句俗话说的多好呀!我们即将小学毕业,步入初中的大门。不过,虽然我们就要分离,但我们的情谊不断连!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小学的生活眨眼间就过去了,而今,我即将毕业。在即将离开母校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依然是那么亲切;再回首母校的一砖一瓦还是那么熟悉。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再见了,可爱的校园。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如流水,稍纵即逝。回首过去的六年,有欢笑、有紧张、有伤心,更有感动。

那时的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悦耳的下课铃声,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我们便如离弦的箭,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跑向终点——操场。嬉戏、打闹声交织在一起,灌满整个学校。我想,那时的我们,是最纯真的;那时的时光,是最美好的。

每当考试成绩将要公布时,我的心就仿佛悬掉在半空中,手仿佛放在冰块上,脑袋里仿佛有蜜蜂在演奏。我担心会考不好,担心会被妈妈批评,担心会被同学嘲笑,担心……当无数种担心积聚到一起,就产生了紧张,这种紧张会使我坐立不安。

我酷爱美术,同时,参加了许多的美术比赛。我还比较喜欢写作,班主任杨老师为我报名了读写大赛,每次,我都会得到荣誉证书,使得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老师也会称赞我。最令我们激动的是,班主任在体检中检查出了大病,但她没放弃我们,而是在去北京治病的6个月后又回来坚持给我们上课。这种精神令我们所有人感动。

难忘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告别小学生活,我们迎来了崭新的。

初中生活。

在这全新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成为父母心中最为自豪的孩子,老师眼中最为骄傲的学生加油!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二

轻轻的,那是什么?一片枯叶轻悠悠地飘到地上。怎么会出现落叶呢?想要把它拾起探个究竟。“忽”,只见它又“复苏”,翩翩飞起。啊,这才知道那是一只蝴蝶——枯叶蝶。

正如它的名字那样,它就如一张干枯皱裂的枯叶。到了秋天,有着它们那样的保护色,大概想被发现都很难吧。

不论在花园、草丛或树林里,枯叶蝶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花儿旁边跳舞欢唱,围绕着大树捉迷藏,穿过篱笆疯打闹。只要有阳光,你就能在茂密的树叶下面发现众多“枯叶”的身影。要是你在花丛间稍稍一碰那些枝叶,就会有成片的“枯叶”飞起,形成一道亮丽的夏日秋景。

枯叶蝶始终这样快乐,似乎他们从来不会感到悲伤,从来不知道世上还有“眼泪”这种东西……枯叶蝶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繁茂,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然而,世上还有东西增长得更快。物质的价值从几角升到几元又到十几元,金钱从如粪土飞到比命还重要。阳光渐渐变得污浊起来,树木花儿上铺了一层灰色。抖一抖那枝叶,只见得层层灰尘落下来,树阴下只剩成堆的认不出来原来面目的废弃物。枯叶蝶似乎比以前更加难以辨别了。

又是一个夏日,花园、草丛和林子里又显现出一片蜜蜂采蜜、蝴蝶飞舞的景象,可是,似乎少了些什么,总觉得有些落寞。猛地一抬头,看到那繁密的树叶,啊!枯叶蝶,你到哪去了?翻遍整个林子,却找不到你的一丝痕迹,剩下的只有死气沉沉的一片孤寂。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三

2.大地上铺满了金黄的树叶,树枝上只剩下几片树叶还在随风摇曳。叶子实在是少的可怜。

3.树叶兄弟们一个个离开了树妈妈,随着风姑娘走了。树妈妈孤苦伶仃,每天以泪洗面,

走到树旁,用手抚摸着树皮,它是那么的粗糙,好像它一生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枯叶,只有你打开心扉,枯叶便可化身于蝶,自由飞翔。心中枯叶的自由,只在于你是否打开心扉去面对这个世界。

六年级作文500字:枯叶化“蝶”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四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2)计算: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11+2/11+2/11=。

2/11×3=。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教学例2。

(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看图写算式。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学生课堂自评。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11×3。

=2×3/11。

=6/11。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2)×-。

(3)-×(4)×+。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课。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一)。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一)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

题方法并会分析数量关系。

2、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单位“1”。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理解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3)、如何来理解单位“1”?(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4)、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

全班交流汇报:

2500×=1000(平方米)。

3、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4、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当堂测评。

练习四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小组内订正后。

四、课堂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练习课。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二)。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小组间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不同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解法二:80×(1-)=80×=70(分贝)。

3、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

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

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4、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二)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五第2、3、4、5题。

1、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

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2、小组间解决疑难,全班汇报,教师讲评。

四、谈收获、找疑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设计意图: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练习课。

第十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

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1)××6××40。

(2)××3××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

(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0、1有倒数吗?是什么?

2、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六第2题: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3/5×()=()×4/7=()×5=1/3×()=1。

四、课堂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

你联想到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五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它形如一朵盛开的梅花,色泽也如梅花般鲜明,十分诱人。便差人给他一些品尝,品尝后的他对这美食大加称赞,说它“胜过宫廷御点”,所以便为这美食起了个样诱人的名字——梅花糕。

令人垂涎的梅花糕,不仅味美,看相也十分不错。刚做好的梅花糕,正如那一朵朵在淡淡的雾霭中盛开的梅花,还散发着似有若无的清香。待到“雾霭”散尽,你便可以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小巧的梅花糕形如梅花,上面零星地散着几颗玉白如珠的圆子,如同梅花那可爱的花蕊,中间还洒着几根色彩鲜亮的青红丝,为整体的造型增添了几分活泼;通常在最中心的位置,有一颗鲜红的大枣,真有种“御点”的风范。

我与梅花糕,是在夫子庙相遇的。当看到大厨做梅花糕时,我就迈不动步子了,他的动作可真娴熟,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厨师”了。只见他用炉火把模具烧得通红,先用刷子刷上一层油,然后一手操勺,将稀面浆注入孔内,另一手拎起一只壶,开始倾倒豆沙,接着,他又拿起一把竹制的漏勺给梅花糕“封顶”,最后,他抓起一些圆宵,青红丝,红枣等作为点缀,并盖上铁盖烘烤。等上几分钟,可爱的梅花糕便新鲜出炉了。

我忙不迭请大厨给我一块梅花糕,我赶紧咬上一口,“哎哟!”因为梅花糕才刚出炉,所以不免烫一些。为了品尝到最佳风味,我等它凉了一些后才下品。哦!妙不可言!外皮有些酥,但软糯的圆宵的加入使它们完美结合。若是咬在了些,那琥珀色的豆沙馅便沿着金灿灿的外皮倾泻而下,于是我连忙用舌尖去接,又爽滑又细腻。我迫不及待再咬一品,这一口更是精彩,红枣的甜与豆沙的香被揉合在一起,带着如同梅花的芳香,流向味蕾,更流向心田。

梅花糕不愧为金陵名小吃。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六

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个女儿,大女儿浑身都是缺点,不听话,经常捣乱。小女儿又乖巧又孝顺,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可是老太太只喜欢大女儿,不喜欢小女儿。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女儿受妈妈的命令,要去采草莓,她忍着寒冷,一步一步往前走,她看见了一个小房子,很有礼貌地敲了敲门,一个爷爷把他领进了小屋,这个爷爷叫多西卡,很慈祥,很喜欢小朋友。小女儿把带来的大米煮成了一锅粥,给多西卡一大碗,自己却只吃了一小碗。多西卡说:“天冷,睡觉应该早点睡,你睡床,我就睡地板。”小女儿却说:“不行,还是我睡地板,您睡床吧!”多西卡话没多说,就把小女儿推上了床。

第二天,在她的床边有一个袋子,在上面写着:送给昨天在这里睡觉的女孩。她打开袋子,里面有一大袋金币,还有很新鲜的草莓,小女儿提着袋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她把金币给了老太太,结果老太太也想让自己的大女儿试试。

她给大女儿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去多西卡的家,因为大女儿一点礼貌也没有,她门也不敲就冲进了多西卡的家,做了碗粥,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吃完了就上床睡觉了,她好像当多西卡爷爷不在一样。

大女儿睡醒了,以为床头会有金币,结果一起来,柏油就倒了她一身,洗也洗不掉,可能要这样待一辈子啦!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七

偶然听说枯叶蝶是在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以为只是长的像蝴蝶的枯叶,或者是外形有点像蝴蝶的黄色或者近黄色的树叶。没有想过她是一只蝴蝶,一只有着枯叶颜色翅膀的蝴蝶,就连身体的颜色也跟枯叶很相似。

那天听说了枯叶蝶这种生物之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上网搜索了一下,搜索到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枯叶蝶,世界著名的拟态蝴蝶,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和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的低海拔地区,比其他的蝴蝶种类数量少。

在四川峨眉山地区有枯叶蝶的存在,但是她属于中华枯叶蝶,姿态优美,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停息时,两面三刀翅紧收竖立,将身子深深的隐藏着,展示出翅膀的腹面,腹面全主古铜色,秋天酷似枯叶,也常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色彩和形态都和叶色无异,特别是一条纵贯前后翅中部的黑色条纹和细纹,很像树叶的中脉和支脉。枯叶蝶静止在树枝上时,很难分辨出是蝶还是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尤其是在军事伪装和隐藏方面。

枯叶蝶的主要天敌有赤眼蜂,蜘蛛,蚂蚁和鸟类。分布于中国境内的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海南,台湾以及中国境外的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印度等地。

自从听说了枯叶之后,每次上网都要在网上搜索一下有没有关于枯叶蝶的最新文章或者关于枯叶蝶的报道,有时候还能在一些无人问津的论坛上找到关于她的纪录片,总之,每一次的搜索都会让我有所收获,都会让我对枯叶蝶这种数量不多的生物有所了解。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枯叶蝶的文章,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题记是:它,为了苟安而舍弃了美丽的活力,变成了枯叶蝶。说的是,在一片深山老林里,有一只非常漂亮的蝴蝶,她的翅膀上有几个圆圈,并且好多种颜色均匀的分布在她的身上。由于她的美丽,她成了蝴蝶群里最受欢迎的一只蝴蝶。有一次她所在的蝴蝶群被天敌发现,她被其他的蝴蝶同伴包围在最里面,然后向树林里面逃去,虽然她被同伴们保护着没有受伤,但是有好多同伴因此再也没有办法回家。从那次遭遇天敌之后,她和同伴们的每一次外出,无论怎样的小心翼翼,都会遭遇天敌,并且每次遭遇的天敌种类都不相同。有时候是眼蜂,有时候是不小心被蜘蛛网粘住,有时候是被探险的人类发现被捉去做标本或者献身科研事业,有时候会被外出觅食的鸟类当做美餐享受。她越来越害怕,很少和同伴出去,渐渐的同伴们开始嫌弃她。她被迫离开了同伴。她独自生活着,每一次想出去觅食,都会回忆起过去。她认为只要它没有艳丽的翅膀,敌人就发现不了她。因此,她每天都躲在林里,饿了就跑到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她身上原有的均匀分布的好多颜色都慢慢的消失了,变成了枯树叶般的颜色。她学会了如何将自己伪装成枯树叶,如何利用伪装让自己一次次的从险境中安然逃生。每一次从险境中逃生之后她都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但是有一天,她后悔了,偶然的一天她遇到了昔日的好友,但是没有一个朋友认出来是她,就像陌生人一样,往日的同伴在她面前停留了一下之后就煽动自己漂亮的翅膀飞走了,她第一次感到这么失落,同时又非常的羡慕她的同伴们,她问自己为什么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舍弃了自己一生中最美丽,最精彩的那一部分。同一天晚上,她看到了美丽的流星划过暗黑的夜空,瞬间的闪亮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生命中有最精彩的时刻,并且陪伴你走完生命的全程,即使生命很短暂很短暂,哪怕只有流星划过的瞬间,也是值得的。

其实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自己也明白了一些东西:在自己的生命中,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只沉迷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不注意人生中的其他美景。人的一生中理想跟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为了达到目标而忽略了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景色,我个人觉得那是得不偿失的,是不划算的。所以,当我们走在人生大道上时,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欣赏一下路旁的景色,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那么孤单,让我们生命中的'色彩不至于那么单调,热闹而不失安静的人生,单调而不失多彩的人生是我所向往的,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当我在看到了文章中那只枯叶蝶迷茫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当初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丧失了理智,自己的大脑发热之后完全没有了一个人应该有的胸襟,只知道把自己受的委屈发泄出来,就像文章中的枯叶蝶,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就放弃了自己美丽的翅膀,自己漂亮的外表,在她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没有错的,只是后来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变了,思考问题的参考物变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八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中,用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水墨画是我们中国的民族艺术,也是我最喜欢最欣赏的中国艺术。

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看到爸爸在用毛笔画图画,只见他挥毫泼墨,短暂的几分钟,一幅葡萄图就跃然纸上。那颗颗葡萄晶莹透亮,我看爸爸用毛笔一转就是一颗葡萄,心想:原来画画这样简单!我忍不住手馋,就缠着爸爸要自己画一幅。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先调好紫色,然后笔尖蘸点水,用笔在宣纸上一转,哇,自我感觉挺不错。接下来,我又连着画,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一串葡萄画完了,可惜全糊在一起了。这哪像葡萄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懂事,我学的中国画的种类也渐渐增多:牵牛花、荷花、竹子、丝瓜、牡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画牡丹花。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国花,层次多、花瓣大、幅面可大可小,并且也是我爸爸比较拿手的,经常耳濡目染,所以我也越来越喜欢画我们的国花——牡丹了。虽然我画画的天赋不高,进步也不太快,但我知道之所以许多画家绘画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他们花费了超乎平常人想象的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画好国画,一定要有信心、有毅力,多动手动脑。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艺术已慢慢被世界所认同。中国画必定成为世界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画,我一定学好你,一定把你发扬光大。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九

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和妈妈去社区参加爱护环境公益活动,到了之后,社工叔叔给了我一把钳子和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我正纳闷着呢,叔叔告诉我:这个钳子是用来夹垃圾,这个钳子你一按就会开,这时候你对准垃圾,按一下,夹到垃圾之后松开,再把钳子放到袋子里,再按一下,垃圾就会掉到袋子里。

活动开始了,我们来到了公园。我眼前一亮,飞奔向第一个垃圾一个饮料瓶,我用九牛二虎之力压钳子,钳子就是打不开,好像就是跟我作对,我急得满脸通红。妈妈看看我这副模样,便过来手把手教我。然后我对准垃圾,一夹,没夹到,再一夹还没夹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可算把饮料瓶夹到了垃圾袋里。

垃圾袋里的东西在慢慢上涨,我心中暗暗自喜,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个纸片粘在口香糖上,口香糖黏在地砖上,用钳子不仅夹不起来,都把纸撕破了,历经千辛苦万后,我终于把它夹进垃圾袋。

结束后,我不禁想到,原来环卫工人这辛苦,我以后要呼吁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十

善恶好坏只是一念之差,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受人尊敬,一个遭人唾弃。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灵天平,一边的砝码是个人利益,一边的砝码是个人道德,要偏向哪一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早上,寒风刺骨,一位衣衫单薄的妇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婴儿,妇女正站在母子上车处的护栏内,等着车。

其实,他们是文盲,是心灵上的文盲,为了一时的利益,很多人都成为了心灵上的文盲。比如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的帅男靓女,在垃圾桶旁却往别处扔垃圾的路人。我为这些人感到可怜,那是一种可悲的可怜,为他们的心灵选择。

利益与道德分别通往不同的道路,而你的选择,会成为你的一个档案,一个道德档案。

看看花,看看树,再看看那可爱的鱼儿、无拘无束的流云,天地间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我也犹如天地间的一个精灵,天地间的一切都属于我。

万类春天竞自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也努力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想起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说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一幅天然的巨画。”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一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彩罢了。

凉凉的雨丝拉回了我的思绪。感谢大自然,感谢它赐予我们如此的美景,感谢它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想到这,我不再抱怨世事的繁琐,我仿佛看到绚丽的彩虹在向我招手。

站在风中,任凭那温柔的雨儿不断地落下,甜甜的……。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十一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进教室对我们说:“自己做作业,别讲话,我马上来。”然后就转身出去了。可老师还没走到一分钟的路程,班里的有些男同学就不顾老师的警告,开始“蠢蠢欲动”了。

瞧,我们班的活宝---“钱死不要好”,见老师走远了,便一头钻进了桌肚里,“专心致志”的做起了自己的事情。还有坐在后排的杜一波,也忍不住和旁边的同学轻声说起了话。更有一些男生开始了“传纸条”的“活动”中。渐渐的,渐渐的,有些女生也加入了说话的行列,并且而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可气的还是潘彦文,他见到大家都在讲话,他也一直发出“哦,啊”的怪声音,让人觉得十分厌烦。还有一些喜欢搞恶作剧的男生也非常让女生讨厌,他们一会儿拉拉前面女生的辫子,一会儿又在她们的衣服上画画。此时的教室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茶馆。而现在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一次“茶会”。咦,不对,有一个同学好像很认真,还在认真的写着什么。仔细一看,唉,居然也在传纸条,无药可救了......现在的班干部们坐不住了,开始管纪律了。“安静,安静!现在是上课时间,快点做作业!”“别闹了,再闹记名字!”可叫破嗓子也没有用,大家都不听。无奈之下,班长只好亮出“去告老师”这只王牌。教室这才慢慢安静下来......

这时,“茶会”已经开完了,热闹非凡的茶馆,也变回了安安静静的教室。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十二

傍晚,五时三刻,日落西山,天色渐暗,黑幕织上天际。

循琴声而来,便到了我家。我坐在钢琴前,弹奏《云雀》。娴熟的手法创造优美的韵律,定是多年“酝酿”而成的结果!但若谈起学琴,我还有一段漫长的学艺路呢!

由于先前两位老师的误导,致使我在“入门级”这条重要的路上走得偏了方向。直到张老师出现,才领我步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最初练习曲目时,我仗着自己视奏快的能力,那些一、二级的小曲子,看上一两遍就“会”了。所以我不听老师劝告:一节节练习,而是随心所欲地“演奏”。起初,这种方式还行得通,回课时也能通过,但这种看似快捷的“小聪明”却成为我的后来进步的“绊脚石”――当我学至八级,那些”豆芽头”都挤成一团,让人眼花缭乱,手与眼早已无法默契配合。于是“视奏”成了累赘,我总想“演奏”,但又“演”得一塌糊涂,这让我很是心烦意乱。为了调整我的心态,使我的琴技更上一层楼,老师便鼓励我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希望我在压力督促下,用“笨”却有效的一节节练习法,细细抠,虽苦却精。要知道,考官的耳朵灵敏极了,一丁点儿小瑕疵都能察觉出来。而且老师告诉我,每次通过考级的人员名单只有一张a4纸大小。为了顺利登上那张a4纸,只得耐着性子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数万人的比拼中收获颇丰――八级通过!

学琴途中,有苦之挫折、酸之泪、咸之汗;也有甜之果、丰之回报。生活中每件事都要通过努力,有努力便有回报。在苦难、折磨之后必会有或大或小的鲜花与掌声!

又到了晚饭时间,琴声依旧飘洒在温暖的饭桌前。我坐在钢琴前,任手指在琴键上飞旋。《云雀》中美丽鸟儿飞腾而出,在人们身边盘旋、飞跃……今天要练习新曲子,虽说“苦难”又来到了,但我相信,美妙的音乐一定会再次诞生在我指尖。

小学六年级上单元教科版枯叶蝶(模板13篇)篇十三

快乐的暑假终于到了,我可以开开心心痛痛快快地玩一顿了!当然,在这之前,我也会好好安排一下我的暑假生活,使我过个既快乐又充实的暑假。

一、回老家

每年放寒假或暑假的时候,我都会回一趟老家——北海。

每次回北海,我都会缠着爷爷奶奶实现我的两个愿望??去游泳和去涠洲岛玩。大家都知道,北海有个天下第一滩??银滩。夏天去那儿游泳是最舒服不过的了。金黄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谁到了那不被那里的景色而吸引住呢?这时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地泡个海水浴,让蔚蓝的海水洗去我在学习上的一切烦恼。

第二个去涠洲岛的愿望就比较难实现了。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所以我非常想去看看火山岛是什么样子的。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每年7、8月份的风特别大,去涠洲岛的船全都停航了。所以,我每次都把希望寄托在明年:真希望明年7、8月份的风能够小一点,让我过个没有遗憾的假期啊。

二、运动

说到夏天的运动,人们很快就会想到游泳。我非常喜欢游泳,因为,游泳既能锻炼身

体,又能解暑,真是一举两得啊。

今年暑假,我几乎天天都和我的一群好朋友一起去游泳池游泳,一起在水中捉迷藏、打排球、打水仗、比赛游泳,那别提有多刺激了。不过,虽然是在夏天,妈妈可没忘记时时提醒着我:小心别着凉了。

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臂力增强了许多,这都是因为在划水时,充分锻炼了手臂。

今年的暑假真是个既健康又快乐的暑假啊。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的材料我读书我快乐(模板24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也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在书中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小时候7岁就开始读书,说是读书也算不上是读书,就是妈妈给我念,我听

    真诚做人要学会真诚(热门21篇)

    优秀作文是字里行间流淌着思想火花,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写作方式,可以提供思路和启示。真诚,你在哪里?我们需要你,我么不能没有

    七年级春天来了春姑娘(模板17篇)

    优秀作文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传达出作者的独特思想和情感。小编整理了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冬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让燕子来报春,远远能

    学音乐的经历(热门13篇)

    优秀作文不同于普通作文,它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展现作者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你看,操场上有我和几

    消防安全综合应急预案(热门17篇)

    在现实生活中,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如果您正在制定应急预案,下面的范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您编写出一份高

    青年员工群众路线心得体会大全(18篇)

    这些天的实践活动让我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启发大家,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

    五年级单元父母的爱(精选16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观察力,将平凡的事物变得鲜活有趣。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交流。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他

    高中高三的春天(实用17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随后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

    七年级语文小巷深处说课稿(实用17篇)

    教案模板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少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名师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初三学生学习演讲文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思索自己的所得和失落,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