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

时间:2023-12-21 作者:曼珠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复习和准备教材,减轻备课压力,提高教学效率。看看以下精选的教案模板,相信会给你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3、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二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就今天我所讲的《美丽的陶瓷》一课再进行一下说课。《美丽的陶瓷》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内容。下面我重点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程程序、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美丽的陶瓷》一课是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由于是造型、表型课,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们得兴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很大得想象与创作空间。能够从学生得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得完美统一。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瓷,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意象期,即喜欢画自己意识中的表象形象。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表现对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对事物的表现当作乐趣。他们喜欢以线造型,用笔肯定、有力,但有时缺少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来学习用更丰富的线来表现陶瓷,表达自己对陶瓷的感受。

1、通过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感受陶瓷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线的美感,认识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练习用线造型表现陶瓷的外形及花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是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历史。欣赏、学习陶瓷的造型美、花纹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出陶瓷上美丽的花纹。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程序,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谈话法,让学生感到:原来中国的陶瓷这么。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二)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在这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表现陶瓷作品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生课下收集的。相关知识加以肯定,以保持美术兴趣。)。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从教师带领着欣赏到学生独立欣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线描陶瓷作品做比较,感受线的使用,为绘画创作表现做铺垫。)。

(三)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这是评价美的环节,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好学、乐学,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

说课后反思: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艺术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精美的陶瓷,其靓丽典雅的色泽、造型优美的花纹,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进而深入地描绘。教学过程清晰,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了本课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三

三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习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房子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房子也是他们最熟悉和喜欢表现得内容。房屋建筑因时代、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欧洲式的,尖尖的房顶直插云端,显得矫健挺拔;中国式的古建筑,不同颜色的墙壁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庄重秀丽;也有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直指青天。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人们已告别了火柴盒式的单调的建筑样式。在农村的房屋虽说构造简单,但那富有变化的窗棂、屋门以及屋顶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给人以美感。

通过看一些有关房子的图片,讲解每一组房子的造型特点来引导学生尝试用线的形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子,对线条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描绘漂亮房子的欲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线造房子》是一节注重“造型与线”的美术表现课。本册课本中第六、七课安排了《形形色色的线》、《美丽的陶瓷》,与《用线造房子》构成了潜在单元。所以,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线的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线的魅力,起到了呈上的作用。通过利用不同形态的线在房子上进行排列组合,以体验线条的纯粹美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风格的房子,感知房子的造型、体会建筑结构线和装饰线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利用房屋为载体进行练习,大胆的想象与创造,用线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培养学生线条运用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不同风格房子造型的表现。(线条的组织和运用,线条的疏密安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深刻理解线的表现力和美感,提高线的组织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3.美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三、学情分析:

片都给人以美感。而且三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以《三只小猪盖房子》的视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房子的故事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1)用课件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造型房子的照片,还有一些相应的效果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房子,丰富学生对房子的认识和感受。

(2)欣赏教材中呈现的学生作品,造型各样,风格各异,为学生设计练习提供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

3.讨论交流,启发思维。

教师提出:“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房子都有哪些特点?每组房子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经过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下面的绘画打下基础。

4.创作实践活动。

在实际创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房屋进行摹写,也可以临摹照片,但不做写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几何形概括房子的外观,各部分的大小搭配要和谐,高低错落有秩序,造型要别致新颖,做到与众不同。同时循环播放房子的照片和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5.展示欣赏,自评环节。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6.设置奖项。

设置多个奖项,看看谁设计的房子大家的欢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造型奖、线条组织奖、创意奖等)。

7.课堂小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甚至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根据这节课知识,用线表现自己家的一角。

五、板书设计:

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不同风格房屋造型线的运用。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体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六、说教法:

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房屋特点,用线表现房屋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我采用了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为主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因此我采用了讨论法来找出房屋的不同点,房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

3.为了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

七、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比较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屋造型。

2.交流、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以小组讨论发言,找出每组房屋的不同之处。

3.自评法: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总结:

线是绘画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关于线的认知和感受以至能灵活运用,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为了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线的美感体验,教师应该在今后的绘画造型课中,不断地提示学生关注线条的运用。而且学生应该在生活实践中,有意无意的积累着生活经验,从而开拓自己的创作思维。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会走的小人》。

一、说教材分析。

《会走的小人》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采用综合形式将绘画、制作和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面临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相对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的扩展,但是仍旧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在美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简单的运用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画。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清楚的描述自己要画的“小人”的身份特征,并采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绘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人”玩具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难点是“小人”玩具能够表现出相应人物的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运用综合教学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组织游戏法”进行教学。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一、教材内容: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六、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三)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四)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八、板书设计:大人国与小人国。

对比。

大小。

下面是学生绘画展示区。

板书内容图文并茂的体现了本课的精髓,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会走的小人》。

一、说教材分析。

《会走的小人》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采用综合形式将绘画、制作和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面临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相对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的扩展,但是仍旧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在美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简单的运用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画。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清楚的描述自己要画的“小人”的身份特征,并采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绘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人”玩具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难点是“小人”玩具能够表现出相应人物的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运用综合教学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组织游戏法”进行教学。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五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与小的对比,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本环节设计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三)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分层设标和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都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四)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设计意图:鼓励式的小结,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延续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更大的欲望。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六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说教材:

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美丽的陶瓷》一课是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由于是造型、表型课,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们得兴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很大得想象与创作空间。能够从学生得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得完美统一。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瓷,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意象期,即喜欢画自己意识中的表象形象。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表现对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对事物的表现当作乐趣。他们喜欢以线造型,用笔肯定、有力,但有时缺少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来学习用更丰富的线来表现陶瓷,表达自己对陶瓷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感受陶瓷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线的美感,认识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练习用线造型表现陶瓷的外形及花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是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历史。欣赏、学习陶瓷的造型美、花纹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出陶瓷上美丽的花纹。

五、说教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程序,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谈话法,让学生感到:原来中国的陶瓷这么。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二)、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在这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表现陶瓷作品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生课下收集的相关知识加以肯定,以保持美术兴趣。)。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从教师带领着欣赏到学生独立欣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线描陶瓷作品做比较,感受线的使用,为绘画创作表现做铺垫。)。

(三)、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这是评价美的环节,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好学、乐学,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

六、说课后反思: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艺术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精美的陶瓷,其靓丽典雅的色泽、造型优美的花纹,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进而深入地描绘。教学过程清晰,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了本课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六、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四)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五)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八、板书设计:大人国与小人国。

对比。

大小。

下面是学生绘画展示区。

板书内容图文并茂的体现了本课的精髓,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生活小主人的角度进入做生活的小主人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从小就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锻炼、娱乐、休息,从而培养自理能力,进而能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积极参加学校公益劳动,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这是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心理、生理规律特征和兴趣与需要的以生活小主人为切入话题,来展开美术学习,同时生活小主人的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增添学生美术学习的乐趣,有效培养学生追求美的情感和创造美的能力。本课学习设置了说一说,画一画生活自理、帮父母做家务的情景,说一说,做一做,体验整理事务等活动。说一说,画一画生活自理、帮父母做家务的情景为活动一,刷牙、洗脸、洗澡是三年级学生已具备的自理能力,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义,学生对此体会深刻,绘画表现也能描绘得生动有趣、深入细致。帮妈妈做家务在小主人精神层次上则进了一步,具体行为有帮妈妈晾衣服、洗衣服、拖地、洗碗筷、帮妈妈提篮卖菜等等,“家里的事帮着做”体现了能干和较强的主体意识,这是该学段学生向往表现的萌芽意识,绘画表现时多为愿望表达,可较好地呈现出鲜明的儿童情趣。教材中呈示了五幅典型学生作品,这五幅作品分别在构图、人物动态表现、人物神态、色彩等面引导和启发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做生活小主人的乐趣,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

2、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了解画面构图的主次关系与遮挡关系。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记忆和想象,把自己做生活小主人的情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学生作品中画面组织、色彩搭配的启发和引导。

二、学情分析:

图与人物动态的表现上,一部分学生会感到有难度。有的学生可能会构图偏小,有的学生构图主次不分,有的学生画面不充实,有的学生在人物动态的表现上不够生动,有些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表现画面中的遮挡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三、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无定法,教学相长。在教法上:以学生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体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回忆、观察、体验、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直观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作画方法与步骤,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美术、喜爱美术的情感。

在学法上: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体验,相互交流,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体验与动手创作,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从内容和方法上做归纳小结。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欣赏与表现,倡导人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效果预测。

1、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与体验我是生活小主人的动态征,在欣赏与比较中体会如何组织安排画面,学生对画面构图技巧与人物动态表现有一定了解和领悟。

2、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氛围,他们的动手创作、观察审美等各种能力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会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

六、教学反思:

七、再教设计:

谢谢大家!!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七

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美丽的陶瓷》一课是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由于是造型、表型课,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们得兴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很大得想象与创作空间。能够从学生得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得完美统一。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瓷,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意象期,即喜欢画自己意识中的表象形象。他们非常喜欢上美术课,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表现对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对事物的表现当作乐趣。他们喜欢以线造型,用笔肯定、有力,但有时缺少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来学习用更丰富的线来表现陶瓷,表达自己对陶瓷的感受。

1、通过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种类,感受陶瓷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线的美感,认识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练习用线造型表现陶瓷的外形及花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是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历史。欣赏、学习陶瓷的造型美、花纹美。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出陶瓷上美丽的花纹。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评价美的程序,让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在此环节中,主要使用谈话法,让学生感到:原来中国的陶瓷这么。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情绪。

(二)讨论交流,了解陶瓷。

在这个环节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表现陶瓷作品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对陶瓷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学生课下收集的相关知识加以肯定,以保持美术兴趣。)。

2、欣赏陶瓷艺术精品,直观地感受陶瓷的艺术魅力。(从教师带领着欣赏到学生独立欣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欣赏线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线描陶瓷作品做比较,感受线的使用,为绘画创作表现做铺垫。)。

(三)自由创作,表达感受。

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相互学习。

这是评价美的环节,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好学、乐学,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艺术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精美的陶瓷,其靓丽典雅的色泽、造型优美的花纹,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进而深入地描绘。教学过程清晰,使学生在民主平和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了本课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八

在教学上,老师让学生学会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冀教版。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房子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房子也是他们最熟悉和喜欢表现得内容。房屋建筑因时代、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欧洲式的,尖尖的房顶直插云端,显得矫健挺拔;中国式的古建筑,不同颜色的墙壁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庄重秀丽;也有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直指青天。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人们已告别了火柴盒式的单调的建筑样式。在农村的房屋虽说构造简单,但那富有变化的窗棂、屋门以及屋顶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给人以美感。

通过看一些有关房子的图片,讲解每一组房子的造型特点来引导学生尝试用线的形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子,对线条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描绘漂亮房子的欲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线造房子》是一节注重“造型与线”的美术表现课。本册课本中第六、七课安排了《形形色色的线》、《美丽的陶瓷》,与《用线造房子》构成了潜在单元。所以,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线的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线的魅力,起到了呈上的作用。通过利用不同形态的线在房子上进行排列组合,以体验线条的纯粹美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风格的房子,感知房子的造型、体会建筑结构线和装饰线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利用房屋为载体进行练习,大胆的想象与创造,用线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培养学生线条运用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不同风格房子造型的表现。(线条的组织和运用,线条的疏密安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深刻理解线的表现力和美感,提高线的组织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3.美育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三、学情分析:

片都给人以美感。而且三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以《三只小猪盖房子》的视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房子的故事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1)用课件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造型房子的照片,还有一些相应的效果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房子,丰富学生对房子的认识和感受。

(2)欣赏教材中呈现的学生作品,造型各样,风格各异,为学生设计练习提供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

3.讨论交流,启发思维。

教师提出:“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房子都有哪些特点?每组房子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经过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下面的绘画打下基础。

4.创作实践活动。

在实际创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房屋进行摹写,也可以临摹照片,但不做写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几何形概括房子的外观,各部分的大小搭配要和谐,高低错落有秩序,造型要别致新颖,做到与众不同。同时循环播放房子的照片和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5.展示欣赏,自评环节。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6.设置奖项。

设置多个奖项,看看谁设计的房子大家的欢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造型奖、线条组织奖、创意奖等)。

7.课堂小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甚至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根据这节课知识,用线表现自己家的一角。

五、板书设计:

第八课用线造房子。

不同风格房屋造型线的运用。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体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六、说教法:

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房屋特点,用线表现房屋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我采用了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为主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因此我采用了讨论法来找出房屋的不同点,房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

3.为了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

七、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比较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屋造型。

2.交流、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以小组讨论发言,找出每组房屋的不同之处。

3.自评法: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总结:

线是绘画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关于线的认知和感受以至能灵活运用,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为了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线的美感体验,教师应该在今后的绘画造型课中,不断地提示学生关注线条的运用。而且学生应该在生活实践中,有意无意的积累着生活经验,从而开拓自己的创作思维。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湘教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会走的小人》。

一、说教材分析。

《会走的小人》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采用综合形式将绘画、制作和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面临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相对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的扩展,但是仍旧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在美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简单的运用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画。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清楚的描述自己要画的“小人”的身份特征,并采用自由画的形式,自如地描绘自己喜爱的“小人”形象。

(2)能协调地使用剪刀,制作完成会走的“小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人”玩具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难点是“小人”玩具能够表现出相应人物的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运用综合教学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组织游戏法”进行教学。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

一、教材内容: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六、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三)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四)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八、板书设计:大人国与小人国。

对比。

大小。

下面是学生绘画展示区。

板书内容图文并茂的体现了本课的精髓,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九

美术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对现代化的工具产生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组成一幅“花布”。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_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板书设计:

会响的玩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3、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板书设计:

会响的玩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学生欣赏交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1)、教师演示: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2、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2、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板书设计:

新颖的电脑。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用中国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第四册教材中有一课《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学习形体的笔墨造型。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所以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跳舞的点和线》就是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新发现”,在不自觉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欣赏及尝试点、线的各种造型练习。第二课时则用点、线完成有节奏的造型练习。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基本常识。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操作领域: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其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运用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

学生对水墨画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的欲望,在本课中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次次的欣赏、观察研究出点和线不同的表现方式,再进行独立的造型表现。

(我先请学生在宣纸上画出一个点和一条线)“小朋友,你觉得这样的点和线漂亮吗?想让你的点和线活起来、跳着舞和你见面吗?”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课件播放教材中的三幅彩墨中国画吸引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三幅彩墨中国画,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这三幅画中的点和线为什么会跳舞?分析其中点、线、面构成的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变化之美。“原来普普通通的点和线竟然能组成这么多漂亮的水墨画,你也想让自己笔下的点和线会跳舞吗?”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跳舞的点和线》,从观察欣赏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的冲动。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点和线都是有规律的。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由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会存在一定畏惧心理,所以在认识绘画工具后我让学生用笔在宣纸上自由的挥洒,让其在涂鸦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笔与墨、色、宣纸的特性。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接下来的过程中将画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实物投影展示辨析,评述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规律。我将一边示范一边让学生也试着画一画以此来认识用笔、用墨、染色的基本方式,从而让学生直观的掌握水墨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图画贴到黑板上。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才欣赏过的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不同构图的画,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张画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点线的组合是否生动、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中国水墨画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绚丽的瑰宝,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你应该怎么去继承和发扬呢?请小朋友在课后多去找一找、多去欣赏一下我们的国粹!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一个好的板书能为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跳舞的点和线。

用笔:中锋、侧锋等。

用墨:干湿浓淡。

染色:薄而透。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希......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一

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用中国画的形式进行点、线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第四册教材中有一课《水墨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等知识有了一定接触。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而在本节课后安排了《我爱大熊猫》一课学习形体的笔墨造型。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对繁杂的笔墨技法较为畏惧。所以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是关键。《跳舞的点和线》就是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新发现",在不自觉中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中国画的简单知识,欣赏及尝试点、线的各种造型练习。第二课时则用点、线完成有节奏的造型练习。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基本常识。增强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操作领域: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在本课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其在绘画过程中已出现的自发性点、线、面倾向,因势利导,运用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

学生对水墨画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的欲望,在本课中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次次的欣赏、观察研究出点和线不同的表现方式,再进行独立的造型表现。

(我先请学生在宣纸上画出一个点和一条线)"小朋友,你觉得这样的点和线漂亮吗?想让你的点和线活起来、跳着舞和你见面吗?"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课件播放教材中的三幅彩墨中国画吸引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三幅彩墨中国画,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这三幅画中的点和线为什么会跳舞?分析其中点、线、面构成的疏密、粗细、节奏等韵律变化之美。"原来普普通通的点和线竟然能组成这么多漂亮的水墨画,你也想让自己笔下的点和线会跳舞吗?"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跳舞的点和线》,从观察欣赏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的冲动。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点和线都是有规律的。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由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会存在一定畏惧心理,所以在认识绘画工具后我让学生用笔在宣纸上自由的挥洒,让其在涂鸦游戏中体验中国画的笔与墨、色、宣纸的特性。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接下来的过程中将画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实物投影展示辨析,评述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规律。我将一边示范一边让学生也试着画一画以此来认识用笔、用墨、染色的基本方式,从而让学生直观的掌握水墨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图画贴到黑板上。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才欣赏过的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不同构图的画,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张画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点线的组合是否生动、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中国水墨画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绚丽的瑰宝,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你应该怎么去继承和发扬呢?请小朋友在课后多去找一找、多去欣赏一下我们的国粹!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一个好的板书能为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跳舞的点和线。

用笔:中锋、侧锋等。

用墨:干湿浓淡。

染色:薄而透。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二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总结出对比的表现方法,通过故事和画面联想,引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更有创意的构思。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能力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课件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四)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五)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对比。

大小。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三

该课属于湘版美术三年级第六册第11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希望通过对“六面怪脸”的装饰设计(实际操作完成“六边形三角锥体”的造型,然后,发挥大胆想象进行描绘添加,创造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脸谱形象),使学生在做做玩玩中感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魅力,学习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一些知识,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应的制作步骤、方法,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该类课程属于“工艺”部分,与传统紧密联系。因而首先要看课程导入时,是否有相应的传统工艺文化拓展,让学生能够由此及彼,知道面具背后的一些故事,如面具的由来(神话、传说、功能等),不同地区的差异、不同的名称,还有不同的制作材料、工艺方式,以及古代和今天的差别等内容,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入该课知识讲解部分。

另外,该课内容有着一定的技术性、程序性和材料性,这些都是凸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特质的关键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否有较合理和有效的学习“过程”很重要。

案例中的执教老师是来自甘肃兰州某小学的彭正斋老师,我们的讨论将围绕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以及情境教学、知识讲解、设计制作和评价引申等教学环节展开。

接下来,我们先通过一些教学片断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整体设计。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示范课,教学设计整体感强,体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也体现了该领域教学的某些特点,比如在课程导入方面;在示范讲解方面;在创意启发介绍方面……但相对于这一领域的特质而言,某些方面的教学,还存在不足。

优点:做到了“新课标”所提倡美术课堂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观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六面怪脸”基本造型折制方法形象直观的视频,就增强了学生观看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解决了学生学习折制“六面怪脸”基本造型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如何进行装饰,通过观看传统祭祀面具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五官突出;通过两张造型基本一致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夸张变形;通过两张色彩强弱对比鲜明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色彩鲜艳。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利用图片、色彩直观形象的特性,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减少了教师繁琐的讲授,教学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不足:课程导入和知识讲解部分,文化拓展不足;操作环节技术性、程序性和材料性的学习讲解不够到位;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还要解决好兼顾多数同学的原则;另外教师在课程结束部分的讲评不够充分,缺少必要的对知识和技术要领等方面的总结、强调。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四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第六册第十一课《六面怪脸》.本册教材前面安排了手工制作课《风铃叮当》,掌握了一定的纸造型方法和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而《线的秘密》则是为本课脸谱的装饰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创造出有性格特征、而又怪诞有趣的脸谱形象,是本课教学发展点。

2、说教学内容:本课属于设计x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脸谱的文化背景,通过剪、折、贴等方法来表现脸谱艺术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脸谱艺术的热情。

3、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中外鬼怪脸谱,对脸谱文化有一点的了解。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学习六面怪脸。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能力目标:能掌握“六面丑脸”的制作步骤、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情感目标: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好学者不如乐学者,根据三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活动,能大大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制作及装饰方法。用美术文化学习做背景,设置情境作为兴趣触发点,最主要的还是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能制作出有一定审美术价值的六面怪脸。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运用多种材料、方法进行创造表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而美术课程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但在作品内容创新与材料与方法的创造性使用上,仍需要激发、引导,也是教学难点。

5、课型与课时安排。

本课属于设计x应用领域,1个课时。

我校几年以来都能开足美术课时,且有专业教师授课,美术学习基础较好,基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手工制课最感兴趣,而教学内容“六面怪脸”,本身很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怪异中不断体验新鲜与刺激,尤其是设计了化妆舞会的活动,一定又是兴奋点,相信是一次生动而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教学平台,六面怪脸范品,学生准备卡纸、水彩笔、橡皮泥等。多媒体教学平台有其在展示图片,直观了解制作步骤上的绝对优势,省时省力高效。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图片欣赏法、比较法、示范法,通过美术课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引导学生观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概括出怪脸的装饰方法。教师作为引导者,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述欲望和创作欲望。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激趣导入—欣赏与指导——探索与实践——创造与表现——评价与拓展。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课一开始,出示一个邀请函,我们今天要开一个“化妆舞会”盛情邀请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参加,那么,在舞会上我们要准备什么道具呢?引进题目:六面怪脸(板书)。

设计的意图是: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激发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第二个环节:欣赏与指导:

播放贵州傩舞视频,了解傩舞的文化,(傩舞,主要的目的就是一是娱乐,二是驱鬼逐疫,祈求平安与丰收。这种表演在我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周礼》对此有过记载,,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朴的语言,充满神秘的场景......

欣赏中外怪脸图片,(非洲面具、墨西哥针织面具、中国剪纸面具、西藏舞面具等)引导学生总结怪脸的特征,板书:夸张变形,凶狼怪异、色彩鲜明、装饰性强。

设计理念:美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了解和传承美术文化。介绍傩舞艺术,是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这里的视频表演,为后面的舞会的动作设计有了启发和参照。怪异脸谱的选择注重代表性、世界性,引领学生在欣赏图片时打开了国际视野。另外,大屏幕展示的精美图片和视频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重点:怪脸的装饰要点。

第三个环节:探索与实践:

怎样折出六面形怪脸的基本形呢?课前准备多个范品或基本形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拆开后拼合,尝试自己做,让学生探索六面怪脸基本形的制作步骤与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互帮互学解决,还通过教师的示范,多媒体展示基本形的步骤示意图来解决。提示学生使用剪刀的安全要领,并要使劲压折痕,才能使作业显得更加精致漂亮。

设计意图:这里使用的教法是启发引导法,示范法。学法是尝试发现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知的获得没有遵循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先行尝试,学生在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前,跃跃欲试,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加。运用范品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种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的示范引导是不可少的,再辅以清晰的大屏幕步骤图,这样做主要针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四环节:创造与表现:

画五官:“刚才看了许多怪脸,我们也来创造一个,怎么样?看谁创造得怪诞有趣?还要有一定的表情哟。”(教师示范几个慈善的、凶恶的、可爱的表情草图)对比两组夸张与不夸张的脸,引导学生大胆创造,并让个别学生板演,集体评议,反馈更正。再让学生绘制。

装饰:“五官画好了,我们怎样装饰才好看呢?”引导学生回看怪脸图片和书本中学生作品,总结板书:点、线、动植物或形装饰,涂色鲜艳、添加头发和胡须等挂饰。引导学生利用好手边的材料。

实践: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配以轻松的音乐。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教学难点,我采用分步教学法,降低坡度,化解难点。还采用的是比较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朴素的生活道理,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而且非常直观有效。学法是使用的是尝试法,讨论法,让学生板演,张扬个性,尝试创造,及时反馈矫正,学生讨论修改,为下一步动手绘制,设置了一个阶梯,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从图片欣赏中总结装饰方法,从同龄人作品中激发出比试比试的创作欲望。通过以上环节,创作就水到渠成了。

第五环节:拓展与评价。

体验:舞会开始了(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随音乐欢舞。

互相欣赏评价:

1、自我介绍。品品自已的作品的优劣,说说自已的创作经验与感受。

2、你是这次舞会的邀请人,你会邀请哪个六面怪脸来参加?为什么?并说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拓展:除了今天我们使用的这些材料外,它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创作吗?课下制作继续完善或制作一个怪脸,把它挂在我们的家里,就是一件很有审美价值的家居装饰品。

设计意图:

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并让化妆舞会的情境有始有终,在欢舞中就可以自发地相互欣赏与评价。为后面的评价活动打下基础。评价环节突出了学生是主体,采用自评、互评以及过程性评价,增加说创作经验与感受环节。通过评价的引导语,让评价更具有鼓励性、发展性。使学生获得成功和自信。拓展环节是让学生会用自已的作品装点生活,增强作品的实用性。

板书设计中突出重难点:

六面怪脸。

夸张变形。

凶狠怪异。

色彩鲜明。

装饰性强。

点、线、动植物或形装饰。

涂色鲜艳、添加挂饰。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六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二十课《你喜欢哪个手提袋》。下面我就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总体设计:

(要求、地位、作用、意义)。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在这一领域学习中,学生要使用各种工具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媒材进行操作实践。

它是一门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艺术,并以其独特的制作和效果深受学生的关注。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较少,相同类型的课在这册教材中为数不多,本课是整个教材中的最后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内容体现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富于时代气息。学生认识理解手提袋是走进生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的开始。

在教材编排上,第四课的教学内容是《生活离不开电话》,学生初步了解了电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且已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生活用品。无疑是为本课教学作了铺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提袋也成为时尚的.标志。本课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爱的手提袋,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活动。既能物以致用,又能强化学生的绘画及动手能力,增添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在本课将落实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提袋的用途及相关知识。

(2)途径与方法: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学生学会利用剪刀、胶水及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手提袋的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合理的想象,让自己的手提袋富有个性,表现出独特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出各种造型、色彩的手提袋的制作方案。

难点:手提袋的制作过程,能够动手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手提袋。

手提袋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以其新奇的创意和图形吸引着人们。但三年级学生对手提袋的制作知之甚少,还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想制作出有特色的手提袋有一定难度。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我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观察、审析,建构起自主的平台。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学生:初步感知-学中探究-合作体验-情感升华-知识拓展。

教师:引导欣赏-引导探究-引导实践-引导评价。

在教学中运用了几种方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提问法。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学习中以学生为本,通过启发教给学生听、说、看、做、玩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达到学习目的。

手提袋是实用性强的设计艺术,要想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手提袋是较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创作,展示学生个性。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人。

课堂导人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恰当的导人在课的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为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提问:老师为上好这节课,精心准备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堆在讲台上不太雅观,谁能帮帮老师呢?学生会说,我的袋子可以借老师用一下。(师用袋子装好物品)知道这袋子的名字吗?出示课题。这样直接引出手提袋,并暗示了手提袋的主要用途(装置物品)。

第二环节:欣赏感受、自主探究。

在整个教学中,这是最重要的环节。我运用多媒体使学生欣赏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手提袋的造型、创意、色彩、图形。通过讲解、示范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制作手提袋的技法和步骤。

1、欣赏一组手提袋的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充分利用视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师生互动,设置了抢答题的情境。比赛规则是:以最快的速度抢答所出示的问题,答对者获取“聪明小鱼”。

(1)你看到了哪些样子的手提袋?

(2)手提袋有哪几部分组成?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手提袋?

(4)你知道的手提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手提袋有什么用途?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把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出来了。引发学生对手提袋相关知识的关注,拓展知识面。

3、下周老师要参加一个手提袋设计大赛,这是老师设计的作品,这样的设计能得奖吗?(作品设计得很简单也没创意)学生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如图案可以大一些,内容可以丰富些等等。一起分析后,老师示范改装这个手提袋,同时讲解手提袋的制作技法及各种旧材料的运用。

4、讨论:从哪些方面设计手提袋?欣赏归纳:造型、创意、色彩、图形四个方面是设计的重点。(教师板书)并欣赏书中的手提袋,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习的探究性原则,教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

第三环节:实际操作、自主创作。

1、小组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手提袋?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手提袋?

2、教师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做手提袋,设计一款你们喜欢的手提袋!(绘画、手工均可,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争取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造型奖”)因为是竞赛制,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

3、播放背景音乐及图片,学生创作。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合作精神。

第四环节:作品展示、评价拓展。

1、这部分采用互评、自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横向联系中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上台展示讲评,体验亲手制作带来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想法,培养评价能力的自信心。

2、课后拓展:让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的表现形式,注意积累,作为创作素材。发挥想象力想一想:手提袋还能用来做什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行课的延伸,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板书设计:根据教学过程,为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在板书设计中我尽量做到精而巧。展示如下:

3、你喜欢哪个手提袋。

手工、绘画。

创意、图形、色彩、造型。

1、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直观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授课中师生互动、交流,学习非常融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课改精神。

2、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参与意识强;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集体协作精神。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挂图:直线形的蜘蛛网,曲线形的蜘蛛网。学生观察说出两张蜘蛛网的区别,及两者的不同所带给人的不同感觉。

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

(1)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

(2)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3)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环境收拾整理。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八

本节课是江西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业。是围绕航天器这一主题的造型设计课。

本课很好的结合了时代的特点,展示高科技的风采,人们已能飞向太空,并能在太空中生活,人类已历史性地把旅游的范围开辟到了地球之外。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创作空间。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方法,运用饮料杯、盒子、旧挂历、彩纸、泡沫、筷子等各种废旧物创造出新颖的航天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增长太空知识,并了解航天器的各种用途。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掌握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多种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飞行器模型。

情感目标: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难点:在于飞行器的造型设计。如飞船的外形要为功能服务,造型、颜色处理要时尚、现代,模型要坚固、扎实等。

3、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文字、图片、影片介绍,加深学生对航天器的了解,让学生分析它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创作。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的基本设计思路是: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片等介绍,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丰富见识,开阔眼界,加深对太空航天飞行器的了解。这样便能给学生的创作理清思路奠定基础,学生才能有更丰富的创作原素,来构思自己在想象中太空的样子,而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独特的创意,大胆地创造出来,老师在技法上加以指导与启发,使学生创作出新颖的航天器。因此,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范例展示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自评、互评法来进行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点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了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和谐、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论一论、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学具准备:饮料杯、盒子、旧挂历纸、彩纸、泡沫、筷子、剪刀、双面胶等。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学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地组织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课时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欣赏神舟五号升空的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太空产生无限的联想。从而引入课题《飞向太空》,并由学生讲述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空与航天器知识。

(二)观察比较,启发想象。

1、带着问题欣赏各种航天飞船的图片。

(1)航天飞船的基本型都有哪些形状?

(2)航天飞船的颜色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航天器都有哪些外形,颜色是怎样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掌握航天器的造型特征,认识到航天器形状是多样的。

2、出示两幅空间飞行器的造型图(神舟五号与另一架飞行器),对比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并讲授飞行器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以下的创作做铺垫。

(三)分部讲授,掌握技能。

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对航天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出示材料,揭示讲授航天器的制作方法:

想——外形。

通过以上的讲解,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说说自己心中想制作的飞行器外形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功能。这时教师引入到第二步的教学。

选——材料。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材料,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材料能制作飞行器的哪些部位,如航天器的大外形、发动机、喷火器、导航器等。

剪——形状。

这时教师可以加以示范,如飞行器尖形的头和喷火器的剪贴、卷曲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剪曲的制作方法。

贴——组合。

教师简单示范粘贴组合飞行器的各个部件,这是制作飞行器的最后一步。

(四)动手创作,激励创新。

1、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制作独特的飞行器模型,在模型上,可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上飞船的名字。同时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1、举行一次“太空遨游会”,分成多个小组,以宇宙中各种星球和飞船的名字命名,进行太空知识的讲解,展示自己的“航天器”,相互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拓展: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植物种子、动物也可以飞上了太空,然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通过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

板书能体现出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教学过程与板书相配合,与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九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尾阶段。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二十

在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我们发现保存有许多精美漂亮的花样图形,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9课花样它们真实地记载了人类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情怀思绪,歌咏了对大自然的美好赞叹和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激情向往;大都具有造型大方质朴、手法生动自如、形象逗人喜爱的艺术特点。经历漫长历史形成的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祖国民族文化的宝贵结晶。花样作为民间美术中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具有图案的本原意义。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和尝试运用自己喜爱的花样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人类宝贵的艺术经验和享受学习带来的无比快乐,的确是一件有益又有趣的好事情。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9课花样所引用的都是民间美术作品:

1、虎(剪纸)产地山西代县。以窗花形式出现,造型生动活泼,样式清新可爱,神态活灵活现,虎气十足却又使人有亲近温和的感觉。

2、春燕梅竹(印染)产地湖南。本图为印染花布局部,选用春燕、梅、竹作为题材内容,体现温馨适意的意愿,采用“缠枝花”的图案组织形式,花样清朗朴茂使得画面活泼自然中洋溢着一种富有韵律的动感。

3、月亮花(织锦)产地湘西南。画面为侗族绣锦背带的局部图案,花样组织结构缜密,图形变化丰富,色彩搭配和谐,图形具有引人入胜的抽象意味。

4、蝴蝶牡丹(刺绣)产地不详。此图花样造型雅致有趣,形象风神饱满,色彩璀璨夺目,工艺精巧别致,不失为刺绣精品。

5、粉地褐菊花瓶(陶瓷)宋代衡山窑产品。造型特点为细颈、溜肩,上施白色化妆粉,描褐彩花纹,构图饱满,简洁明快中显古朴遗风。

1、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简单知识和特点。体验感受花样形式的美丽。大胆描画或剪贴图案花纹。

2、本课的重点是欣赏民间美术中花样的.美,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并通过装饰盘子的活动,自主展现个人喜好和对花样的理解。

3、本课的难点是学习民间花样的构图特点与如何选择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活动。

1、本人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本地所特有的民间美术材料作为学习内容,使学生有熟悉、亲切的感觉,更便于学生形成认识。

2、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考虑将这次的学习活动一分为二,变成欣赏、表现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训练内容和学习材料的选择视需要安排。

3、教学流程根据个人特长,做出新的想法和有价值的创意追求。如:欣赏导入——说花样/欣赏——赏花样/玩花样/学花样/创作花样—欣赏、评价/展示。

1、本课拟将民间美术欣赏着重于花样图纹的赏析与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自主表现加以结合,以审美激活情趣,以体验促进学生认识的自然增长,在表现活动中自主展现个人喜好和对花样图式的理解。

2、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进入民间美术内容的学习,要考虑到学习心理上可能存在的距离,因此应充分利用教材所选图例的优势,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从识图形、看花样中轻松进入学习活动。在对花样的基本组织法则和方法有所了解后,如何启发学生更为积极地思考和投入表现活动,教师可灵活地结合演示、讨论、纠错、局部完成等多种教学方法,借用直观性强、保真效果好、富于启示的教学手段,制造一个气氛浓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受到怡情陶冶。

3、教学流程以”欣赏导入——说花样/欣赏——赏花样/玩花样/学花样/创作花样—欣赏、评价/展示”设置安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师生交互活动始终伴随着教学事件的发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此促进学习活动有力的推进、有效的开展。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师年度工作的个人总结报告(实用17篇)

    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个人总结。。通过这一年的

    大学生的字入党申请书(专业2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也需要与时俱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入党申请书范文,这些范文内容深入、观点明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希望能够给

    个性乖乖女初一(热门18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考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感悟。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写作的灵感。父爱是什么?宠爱,溺爱,错!错

    创业实训学习心得(实用22篇)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0月25号的时候,

    那一抹温暖的橙(通用21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中带来帮助和启发。总有那么一段回忆,

    军人入党申请提纲大全(17篇)

    在制作提纲时可以采用递进、对比、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使得文章观点更加准确明确。通过比对这些提纲范文,您可以发现不同提纲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尊敬的党组织:我志愿加

    ·奋进·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启迪(专业17篇)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

    加强法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实用19篇)

    调研报告应该具备逻辑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使读者容易理解和实施建议。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几篇优秀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

    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心得(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感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考

    二年级成长(热门15篇)

    优秀作文要求语言精准、结构严谨,能够将作者的思想完整表达出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3)在学科教学中,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