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影墨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优秀作品的结构、思路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一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论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当谈到学习困难时,人们通常指那些在学校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但学习困难可以出现和伴随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当然也包括成人阶段。在成人阶段,学习困难者主要面临工作岗位和继续学习上的各种不适应,比如掌握新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而这正涉及到一个人的“自我认定”(self-determination)。90年代以来,学习困难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对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方面的研究,这正反映了当前教育心理学界的一个潮流,即把教育和教育对象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自我认定包括“自我的实现(self-actulization)、肯定(assertiveness)、创造(creativity)、自尊以及自我拥护(self-advocacy)。

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完成初中教育以后,一部分学习困难儿童进入高中或者大学,这时他们会面临新问题,需要新技能,如:(1)知道自己在学业和与人相处上的长处和不足的能力;(2)对教师和校方职工表达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的能力;(3)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和给别人提供适当帮助的能力;(4)当需要并且适合的时候主动寻求信息、帮助火伴的能力。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人们又会面临一些更为复杂的选择和决定,如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在工作岗位获得成功、对工作满意、保证工作生活的质量以及有效地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定。

既然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自我认定呢?

一、自我认定的定义。

关于自我认定,有以下一些定义:“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的步骤”;“在生活中主动采取行动和不受外力影响和干预做出选择所需要的能力和态度”;“引导人们确定一个目标并使自己实现这一目标的态度、能力和技能”;“选择并使这些选择成为行动中决定因素的能力”;“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和估价来确定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等等。以上定义的相同要素是:自由、选择和控制。此外,还包括行为和结果。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和训练服务局(officeofspecialeducationandrehabilitativeservices,osers)1993年给自我确定作如下定义:在了解和估计自己的基础上,以及在追求自己的需要、利益和价值中最大可能地选择和制定选择来驾驭自己的生活。

那么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发展又有哪些特点呢?

二、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者比其他人面临更多更特殊的障碍,影响他们自我认定。首先,学习困难是一种比较隐蔽的障碍,许多学习困难者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接受自己是自我确定的基础。其次,学习困难者还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同时还伴随习得的无能为力和消极的归因,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定。

另外,许多与自我认定有关的技能,如计划、行动和反应的灵活性等,对学习困难者来说也都比较难于掌握。这些技能与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和计划能力以及大脑的灵活性等有密切关系。虽然从学习困难的定义我们了解到,学习困难者的智力并不一定比正常人低,但他们的确在某些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力上比正常人落后,这种落后也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定。既然自我认定对于一个人十分重要,学习困难者的自我认定水平又比较低,对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深入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干预计划就十分重要。

三、提高学习困难者自我认定的干预措施。

对学习困难学生提高自我认定水平的干预方法是,确立干预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然后再采取一些教育策略。

首先我们了解有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在所有模型中都是适用的。

(一)总体的教育策略。

榜样学习在许多自我认定教学项目中,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以成年人作榜样。学生可以通过配对或合作学习的方式直接学习成年人的某些技术,也可以通过看录相间接学习。直接学习往往可以使学习困难者获得更多从榜样那里学习的机会。

选择的机会给学习困难者足够的机会,让他们接受、实施和练习课程中选择的技术,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与自我认定有关的技术和知识。

归因重塑学习困难者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把成功归因于运气,任务容易或有其他人告诉国他答案等等。这些消极的归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我认定。因此在归因重塑的训练中,有以下一些方法:强调特定的任务,重点讨论实际任务的中心以及如何提高成绩;教一些有效的学习专业技术,并强化学生使用这些技术;教学生如何进行任务分析;教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序;讨论实际影响他们成绩的因素等。

行为训练在行为的强化训练中,要注意多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而尽量少使用惩罚等负强化手段。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积极的行为,还要鼓励学生多去冒险,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学习困难者得到的过度保护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定,因此训练学生在冒险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非常重要。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一般来说,持续强化对学生内部动机有消极的影响,而适当的有效的间隔性强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例如,在一项经典研究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画画行为,koestner等人设计了三种实验条件:(1)只要学生画画就给以强化(持续的强化);(2)只在学生画完一幅完整图画给强化,其它时候不给强化;(3)没有任何外部强化。结果他们发现,当再让学生画画时,得到持续强化的学生画得明显少于后两种条件下的学生。可见教师要研究和分析应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在这里,模型可以提供更有效和具体的干预依据。

(二)具体的模型和课程设计。

在field对自我认定教育策略的研究综述中,共提到四种理论模型和五种课程设计,这里介绍其中重要的三种,以及以此为基础确立的课程设计。

1.field和hoffman的个体模型及其课程设计。

field和hoffman强调个体的信念、知识和技能在自我认定发展中的重要性。个体的信念、知识和技能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了解自己、评价自己、计划、行动以及经验的结果和学习。前两个要素强调个体内部机制,是自我认定的基础;计划和行动是在这一基础上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技能;而经验的结果和学习可以强化自我认定所需要的技能。另外,环境因素如角色的适应性,环境,选择的机会,行为的反应类型以及支持的适应性等也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定。

field和hoffman提出如下的课程设计来帮助学习困难者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定。首先是环境,提供一个合理的环境是实施干预的基础。field和hoffman把学习困难者和没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放到一起,由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形成班上的合作气氛。家长和其他一些重要人物也属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努力提供支持。

在课程设计中,研究者强调整个教学应贯彻以下10点,field和hoffman称之为10个“奠基石”,即:(1)教师加入教学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把上述研究模型作为实施教育策略的依据,(3)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4)鼓励各种有效的经验学习,(5)采用一体化环境,即把所有学生放入同一教学环境,(6)实施家庭和朋友的支持,(7)在教学中,强调听讲的重要性,(8)非合作非纪律的教学,(9)适当的幽默,以及(10)利用教学中的有效时段。

通过对两所高中学校学生(47%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实地研究,对比实验前后两组不同处理(实施课程和不实施课程)的学生的自我确定水平,field和hoffman证实上述的课程设计效果显著。

2.mithaug等的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模型和iep课程设计。

mithaug、campeau和wolman提出自我认定其实就是自我调节的特殊形式。他们认为自我认定的人能比其他人更自我调节他们的选择和行动。

参考文献。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二

朋友让我介绍一下情绪的层次,这个问题起于我在小组会上谈到情绪有原生与次生,而佛教里更是有不同层次,这一下朋友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我这一仔细想想,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当然这是我想得复杂,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再来说就好一些罢,只是问题大大的,和朋友们聊这个问题,倒是把心理学与佛学关于情绪这一块的差别的可研究之处聊出来了。所以有必要整理一下关于情的问题。

情绪心理学这本书里介绍了150多个情绪理论,这太夸张了,也显示了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界是十分头疼的问题。就算是把情绪分个类或者简约出最基本的情绪,那也几乎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我也不打算搞得太深,直接从唯识学和心理学中的原生与次生情绪来着手谈这个问题。

唯识学来看,一切情来源于我执,这在现代自体心理学上,可比之为自恋。我执别名我见,所以佛教讲有情众生,都是因“我见”而生死轮回的。或者说,之所以称之为有情众生,那就是因为有我执。

在佛教来看,我见是第七识的根本烦恼,俱生烦恼。也就是说,第七识的就是我见之源。七识末那的功能就是把第八识的见分执为我,把相分执为法,所以才有了情。为什么有了“我”就有了情呢?情是什么?在佛学来讲情是惑,是烦恼,是迷。有情则无理,那也就是说,情是对现实的偏见,表现为身心的紧张,或者叫“执着”。这么一来,就大致明白,情就是执,我见即情之根本。有了我执,就有了我痴我爱我慢。我痴是知之源;我爱是情之源,我慢是意志之源。那么在佛家来看,人类的知、情、意根本就是建立在我执基础之上的,必然是带着情感而无法实事求是的。

这四烦恼是俱生的,也就是一起生的。这个问题在《成唯识论》里特地谈到,有人质疑,慢和爱怎么会在一起呢?慢是使心高举,而爱是使心向下的。这里实际上就是对内对外有别的了,我觉得是这样的。慢是对外的,而爱是对内的。痴在这里则是把这些都认为真并给予解释了。这也是人类知识的来源了。

痴是把这些认定并把一切都和这样挂上钩。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和现代心理学的情绪联系起来呢?例如我们日常说的,喜怒哀乐,这分别是什么情绪呢?例如焦虑、抑郁、恐惧等等这些如何算,划归在哪儿。

覆是不让人知的心态;恼以忿恨为先,出言不逊了;嫉是常见的情绪,妒忌,不喜他人之荣;悭是我们通常说的吝啬,贪爱财法,不舍;诳就是为了利益而诡诈行事了;谄,我们一般的说拍马屁,呵呵~~~;害就有损人之意了,损人或者恼人都是害,所以骂人也是害,精神激恼他人也是害的,并不仅是打人才是害;x,对自己的各方面优于人之处产生喜悦的一种情绪。小随烦恼都是具体的,我们能将之和生活事件紧密相连的。

中随烦恼是两个:无惭,无愧。这两个是产生一切负性情绪的基础,

管理资料。

可以说上面的这些小随烦恼,如果自知的话,都是应该惭愧的。

大随烦恼是类似于心境的,会影响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共有八种,包括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就不是具体的情绪了,倒是和焦虑抑郁这类心境和心理状态有关了。掉举是因忆念和寻思喜乐各事,令心跃动不已。后面这几个都是一样的,都在一个心理状态里,把后面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染上了相应的“颜色”。

除了这些以外,和情绪有关的,还有五遍行里的“受”,受包括五个方面,苦、乐、忧、喜、舍,这是感情的起点了。太虚大师说的:作意为意志之基本,受为感情基本,想为理知基本,思为行为基本。又说:“受为基础感情,爱、憎、怒、哀等则其枝流也。”

在五别境里,还有欲是与情有关的,因为有贪与_,所以就有合和离的两种希望。它是和受相关的,也就是说,受引起了合离二欲。再由欲的满足与挫折而产生了后面的各心所,辗转缠绕。

另有悔(恶作)是与情绪有关的,后悔是因为亦善亦恶,所以是不定心所。

我们现代研究的焦虑,其中所含的心所就太多了,其中最多的还是五受中的“忧”,对未来的忧产生了焦虑。因为佛法不研究色身的相应,所以焦虑这一类的,用忧恼就是了。抑郁呢?也是忧,只是这个忧是对过去的。

刚才看到“愁”在佛教中没有单独成为心所,大毗婆沙论谈到“愁悲苦忧恼”这五个是十二因缘中“老死”之缘。这五个是情绪了,其中苦、忧、恼是心所,而愁悲都不是,愁是“由可爱事无常转变,悲伤心戚;故名为愁。”,而悲则是“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这里用的是慈悲中的悲意。当然我们一般说的悲,也有这个意思的。如果为自己而悲,也是有的,这还需要再讨论的。

这么一来,情绪在佛教里要研究还要花点功夫,我们基本上结合情绪心理学和佛教的心理架构,对情绪的层次有一个大概的说明。情绪的产生从“受”而来,而受是我执,顺我则乐合,逆我则厌离。由受产生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分为身心两方面的。古代中医讲情绪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约为五志:喜、怒、思、悲、恐。这里的悲与佛法的本意不完全合,而恐在佛法心所里似乎没有。虽然佛最初小乘里就时常有可恐可怖可畏之说,但为什么在心所里没有呢?心经里也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太虚大师在《真现实论》里谈到感受(受)时旁注:新奇者惊,喜乐者慰,忧苦者怖。这把恐放在里面了,是次生的,还是由基本感受而来。

情绪心理学的基点是潜意识与意识,适应性与不适应性。而佛教当然是全面来谈的,情绪的起源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这样我们可以说,情绪的发展是有层次的,一开始是感受,由这个感受而产生一系列的心所,辗转缠绵而产生显在的情绪。而生显在的情绪时,就已经是五遍行的后面的“想、思”了,情绪的产生是为了平衡欲望的,只要欲没有退,那么情绪似乎就一直有等流心给维持着,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

由受而产生欲,由欲而生根本烦恼。

(文:心圆)。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三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就连还未踏上社会尚在学校中的学生也是如此。,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抑郁症将跃升至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第二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美国1994年4%的医疗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高达430亿美元。根据统计表明,中国在校学生的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抑郁症成为在校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如何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正文:

一、在校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情绪基础。

情绪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们的相互感染是情绪基本属性起作用的体现。包括:

(一)情绪的适应性和动机品质决定了存在着正性与负性的根本差异。

(二)情绪的等级结构与情境认知存在着一致性与矛盾。

(三)情绪的检测功能导致情绪对自身系统的放大或削弱的感染。

(四)神经系统中枢与边缘自主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情绪的不可控制。

它们之间的每一次活动均可达到协调而产生正性情绪并有益健康,也可以发生分裂而导致有害的负性情绪而感染健康。

二、情绪疾病——抑郁症。

(一)抑郁的概念。

抑郁比任何单一负性情绪的体验更为强烈和持久。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主要包含着痛苦,并依据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绪。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但由于过度压力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而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可能向异常情绪转化而成为抑郁症。

(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精神症状。

1.心情、情绪的障碍。

抑郁在情绪层面上的症状,即程度较强的忧郁感等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忧郁感、悲哀、说不出的不快、空虚、寂寞孤独、无力、绝望、郁闷、不安、焦躁等。

2.行为、思维受到限制,精神活动能力降低。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个人活动受到抑制,整个人处于“停滞状态”,在思维上也会产生障碍,问题的思考找不到突破口,出现“脑筋转不过弯来”“精力不集中”“什么都想不起来,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做不出判断”等现象。

3.自我概念的变化。

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在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自我评价,并进而通过个体行为加以表现。陷入抑郁状态的人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懦弱无能感,失去自信,从而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常常产生一些认为自己很坏、很肮脏的想法。

4.思维上的变化。

在抑郁状态下,在个体眼中,所有事情看起来都变得更悲观了,考虑事情总往坏的方面想,整个人都处于绝望的情绪支配下,更有甚者,会出现妄想症状。

(2)身体症状。

1.睡眠障碍。

抑郁症必定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分为入睡困难、易于惊醒、无法睡安稳、浅睡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惊醒,这常常引起人们心情抑郁,总让人觉得“明天又是一个痛苦不安的一天”,促使人们产生自杀的念头。

2.疲劳感。

稍微做点事情或活动就感到疲劳,总觉得全身乏力、酸痛、懒散,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生命力和能量即将枯竭似的。

3.疼痛。

抑郁不仅可以摧垮人的精神,还能够扰乱人体平衡,结果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从而使血液输送出现障碍,最终出现头部肌肉和神经痛,头晕目眩,头皮发麻等症状。

三、感染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对在校学生的感染。

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家庭的感染,这是家庭感染的强制性,而家庭感染还具有无意识性,因此同一家庭的成员的许多特征都具有相似性。

(1)父母文化水平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在对全国6个中等城市的550个家庭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子女的心理异常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即父母的文化水平越低,子女的异常程度相对较大,有异常行为的子女多发生在父母为高中文化一下水平家庭。

(2)问题婚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在所有的家庭因素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感染最大的是问题婚姻,主要包括: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和父母冲突。

(3)家庭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和三角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会使子女感到幸福和安全,不良的家庭关系对子女有极大的伤害作用。

(二)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感染。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制定了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学校的任何变化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

(1)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染。

学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外围坏境、地区环境和社会环境。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结构和布局。外环境对学生的感染是通过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内环境则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师生交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染。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感染。它能感染班级群体的主导气氛,也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和个性。正常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更多的积极情绪,会使学生形成很多优秀的个性品质。

四、在校学生抑郁症的成因——长期性预防的出发点。

(一)客观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有许多研究和临床证据支持抑郁症与儿童时期的家庭状况有关,特别是儿童遭遇父母的自杀。

(2)个人认知歪曲。

生活学习中凡是能造成强大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事件都可能成为导致抑郁的因素。

(二)身体因素。

(1)生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的抑郁症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在性别上,女性抑郁症比例要高于男性。

(2)生化因素。

身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抑郁的产生。

由此可见,引起抑郁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并且,在校学生,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外界的刺激更容易使他们的情绪产生异常。因此,预防在校学生抑郁症的产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王卫红主编《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出版社出版2006.11。

2.张楚廷母庚才主编《学校心理卫生学》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08。

3.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03。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四

精神不佳的情况多会发生在孕中期。此阶段状况稳定,怀孕的新鲜感没有了,身体的负担越来越重,你的情绪也会随之越来越不稳定,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如果遇到不顺,尽可以向家人倾诉或把自己的孕期生活丰富起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以下是孕妈妈必须要处理好的情绪:

情景一:

看到马路上有一只流浪猫妈妈带着小猫咪穿过,我便潸然泪下,愤怒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帮你分析:妊娠中出现的一丁点儿事比如一只流浪猫都使你感到不安,这是因为你从前的生活更丰富一些,而随着怀孕而来的是你生活的半径变得很小,你整天被提醒自己是准妈妈,被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和肚子中的小宝宝,生活的空间变得异常狭窄,所以,看到流浪猫你就联想到了自己,当然会伤心落泪。这是因为怀孕后你心理上的变化跟不上生活发生的变化,精神上的平衡被打破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上你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只想怀孕的事,就会如同身陷沼泽越陷越深。

当你不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其他的准妈妈们,并和她们做一下比较,这样就能客观地看清自己。当你还是不能确定是什么让你容易情绪起伏不安时,不妨查查书籍,用书本知识去充实自己的头脑,还可以到准妈妈学习班去结交朋友,和其他妈妈边喝茶边聊天,相信这样会使你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的。

不要压在心里,有委屈就发泄。

预产期临近,有了分娩这一明确的目标时,往往精神上很充实。而精神不佳的情况多会发生在孕中期。此阶段状况稳定,怀孕的新鲜感没有了,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如果遇到不顺,尽可以向家人倾诉或把自己的.孕期生活丰富起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情景二:

资料。

帮你分析:身体不好精神会垮,精神垮了身体也跟着糟糕。其他时间如此,孕期更是如此。如果不改变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身体和精神都会渐渐恶化,陷入恶性循环。

怀孕后,应该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后,也要相信医生的诊断。否则一天到晚感到不安也是于事无补的。此外,妊娠期体形的变化也有可能打破精神上的平衡。不要因为与以前的自我印象比出入太大,自我印象便出现混乱。应用乐观的心情欣赏现在的自己,相信产后身体就将复原。凡事多往好处想,忘却不安和烦恼,给自己留出享受的时间,而不要为此自责。

由孕期疾病引起的抑郁也要去看心理医生。

孕期身体上出现的不安,最好在孕检时和医生详细地谈谈,如果觉得产科医生在帮你解决了身体上的问题之后,还是安抚不了你的不安,到专门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也是明智的。

情景三:

就因为老公一句“今天的菜有点咸了”的话,我竟然像孩子一样大哭起来。不知当时怎么会那么委屈,老公怎么解释我都听不进去了。

帮你分析:无论丈夫多么温存、心细,在孕期,你也会对丈夫的有些作为感到愤怒,因为无论怎样向他解释孕期反应多么难受,都无法真正令他感同身受。所有的感受都要你一个人来承受,于是感到孤独。随着孕期的发展,乏力、浮肿、食欲不振、失眠等各种毛病接踵而至,如果他不能充分体谅,你就会备感委屈。

别担心,类似这种情况,任何一对夫妻都曾遇到过。其实任何一个没有经验的丈夫对于怀孕后日益变化的妻子都会感到不安和手足无措,对怀孕的妻子感情投入过多,丈夫本身也会出现与怀孕相同的症状,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此外,丈夫还会变得过于神经质,没完没了地向妻子发表意见,妻子因此而患抑郁症的例子不少。

而且在怀孕期间,不仅要依靠丈夫的关心,还应该找一些能使自己心情得到放松的好朋友在一起。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五

级:学。

号:姓。

工商管理10104。

44010434。

夏菲菲。

班级:工商管理10104。

学号:44010434。

姓名:夏菲。

[论文提要]: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冲动失控的举动,丧失理性,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学界、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大学校园里恶性事件的增多,这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人格,情绪,恋爱与生命方面阐述,提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关键词]:。

大学生、人格、情绪、恋爱、生命、心理健康、正确、积极、恋爱观、生命观。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非正确的良知标尺,能够有良好的在自控能力,正确的恋爱观和生命价值观,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楚,明确的认识。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

4、乐于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

5、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情感包含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心理咨询治疗与测试》,张小乔主编)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表现为:(1)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2)自我中心主义(3)懒惰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禁执着的精神(4)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5)诚心的缺失和偏激消费观。

怎样做到健全的人格呢?所以要做到调试。1.认识自我,接受自我。2.以人为镜,找出症结。3.循序渐进,自我奖励。4.增进交流,完善人格。

5、选择环境,适应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健全完美的人格需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练,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发挥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才能逐步完善。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身心变化,是由某种偏激引起的,是主观体验,有外在的行为表现,伴随着生理变化,如激动时会有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瞳孔变大。负面情绪会损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大学生学业不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面对情绪挑战,大学生要提高情绪管理能力:(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2)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稳定学生情绪(3)重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干预。就是觉察自己的情绪,记录,反思。接纳自己的情绪,克服完美主义,要认识人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学会满足于实现目标。并且处理好他人的情绪,认真倾听别人的诉说,选择积极情绪,修炼乐观思维。

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这也是值得关注的。恋爱是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及发展爱情的过程,要经历一个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按进程来讲,一般分为初恋期,热恋期和恋爱变质期(爱情成熟或失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恋爱的发展阶段分为同构型阶段,和谐阶段,承诺阶段和实际阶段。

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

1、功利色彩渐浓。人们常说,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真,最真诚的。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但曾几何时,社会上所谓的“唯物”,“拜金”,“实用”主义之风让这一方“净土”也开始变得浮躁和功利。

2、虚荣心理膨胀。真正的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相悦。但在谈及为什么谈恋爱时,一些大学生们却认为能交上朋友是自身能力和魅力的体现,“没人爱”,是让人瞧不起的。3.对“性”的轻视。

这些不良倾向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造成经济压力沉重,违法违纪现象增多,引发心理问题,致使大学生恋爱道德意识和发纪意识淡薄。

加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正确引导,首先要积极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交育大学生增强恋爱的道德责任感;然后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还得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性”,理智的对待“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是人生价值的重要部分但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体现。学习是学生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应该懂得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大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他们对待自己生命态度对他们之后的人生路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或漠视自己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引起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

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1.家庭因素。

大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一)树立生命意识:高校要彻底的改变教育的僵化老套,推行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二)加强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了,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成功的与他人交往。

(三)培养情感体验:学校要把丰富的生命教育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育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并在领悟中提升。

(四)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

张小乔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版。[2]《情绪管理》。

蔡秀玲、杨智馨。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大学生婚恋观变化比较研究》。

蔡宜旦。

蔡宜旦。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六

在经历过伤痛之后,有些孩子可能很快就能走出来,但有些孩子可能会一直沉浸在伤痛之中难以自拔。此时,有关灾难的电视新闻,熟悉的人都要避免让孩子见次见到,以免勾起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是换个环境,让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慢慢忘记过去。家人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随时有人陪伴在孩子左右,让孩子不觉得孤单和害怕。如果能请相关的心理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干预,效果将更好,这样有助于孩子快速地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之中来。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七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在历经生离与死别之后,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当孩子出现睡眠不正常,性格不正常时,家人应该反复与孩子沟通,借助一些书籍或是电视剧告诉孩子生离和死别是正常现象,就像秋天到了树会落叶子一样,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离和死别。只有活着的人好好地吃饭睡觉,阳光健康地生活下去,死去的人才走的有价值和意义。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八

邮箱:zpy@mail.

摘要:创造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阶段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具有可行性。从人格功能研究的六大领域出发,研究分析发现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可以依据心理学理论,依照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因学施教、因材施教实现。此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面情绪,进而提高自身创造力。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面对更加复杂的新环境,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创造教育水平,促使大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和更高的创造力去奉献社会迫在眉睫。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从不同领域对人格心理学进行分析,探索出科学、高效的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从而促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高校培养出更多国际顶尖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人格心理学概述。

人格是个体内部的心理特质和机制的集合,具有组织性和相对持久性,他们影响到个体对心灵内部的、物理的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以及与他们的相互作用。

其中,“心理特质”是用来描述人们彼此间差异的各种特征。“心理机制”与特质类似,但它更多指人格的过程。“个体内部”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且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组织性”意指心理特质和机制并不仅仅是各种成分的简单与随机的整合,这些特质和机制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彼此联系。“持久性”则指心理特质还具有跨时间的相对持久性,特别在成人期,心理特质一般还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而“人格影响力”强调人格特质和机制可以影响到人们生活。“适应”是指人格的核心特质设计适应功能,即实现目标、应对、调整、和处理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知觉、选择、唤起和操控四种形式上。

人格分析分为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指普遍性,即人类本性水平;第二种水平指特殊性,即个体和群体差异水平;第三种水平指唯一性,即个体独特性水平。本研究主要从个体和群体差异水平以及个体独特性水平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不同的高校拥有不同的校园氛围,其培养出的大学生也相应的具有不同的人格,因此对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可以从群体差异水平进行研究。此外,从个体独特性水平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可以实现因材施教,让拥有个性的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研究人格功能分为六个重要领域:(1)特性领域,该领域的研究核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其他所有领域都有交集。(2)生物学领域,该领域的核心假设是人是生物系统的集合体,这些生物系统为个体提供行为、思想和情感的基础。(3)心理动力理论,该领域研究人格的心理机制,其中许多机制是在意识之外起作用的。(4)认知—经验领域,该领域关注认知和主观经验。(5)社会与文化领域,该领域的假设是人格影响社会与文化,并被社会与文化所影响。(6)调试领域,指人格在人们应对、适应和调节日常生活的各种起起落落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这六个领域为切入点,分别以各领域的理论为基础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力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创造力概述。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一般认为,创造力包含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黑菲伦认为创造是提供对整个社会来说独特而有社会意义的活动,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说得上有创造能力。罗杰斯认为创造的独特性和有价值性的标准应该是创造者自己。荣格认为创造是偶发的顿悟过程,无法理解。瓦拉斯认为创造是一个逐步演进的系统过程。

创造力与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得出六个创造人格的主要特征:(1)对问题的敏感性(2)思维的流畅性(3)思维的变通性(4)独创性(5)重组能力(6)概念结构的复合性。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强的人具有下列人格因素:缄默孤独,聪慧富有才识,好强固执,严肃审慎,冒险敢为,敏感、感情用事,幻想、狂放不羁,坦白直率,自由、批评、激进,自立、当机立断。

三、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

大学阶段是发展创造力最好的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培养其创造力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能够超出有形物质条件的束缚而思考问题。其思维已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2)认知能力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经过高考的严格挑选而进入大学的,他们入学时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等的开发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作为国内著名高校,其生源质量毋庸置疑,每年的新生都是从各个省份选拔出的优秀学子,学生认知能力水平较高,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3)情绪情感和意志方面,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并逐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渐提高,逐步具有了较高水平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理想的支配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向目标迈进。这是他们顺利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四、从人性知识的六大领域研究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1、特性领域。

在心理学上,任何有意义的个体差异都可被识别为人格特质,这些差异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性。个体间人格特质的差异启发我们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应当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其自身人格特质,(如性格方面是缄默孤独,或是活泼开朗,兴趣方面是喜欢工科,或喜欢理科,等等)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科学的培养方法,这样便可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此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些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措施是值得肯定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有少年班学院,学生是从全国选拔出的能力极为优秀得少年,相对于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智力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将这些更为优秀的少年与其他学院分开培养,可以对其采取不同其他学院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这些学生的创造力。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下国内高校学生自主选专业的最大尺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兴趣,呵护大学生创新原动力。人的创新行为总是在外在和内在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其中,内在动力是由兴趣,好奇心等释放出的原初能量,兴趣等由人的特质决定,它是由内而外的作用,因而是深刻的,源源不断的。百分百满足学生的自选专业需求的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科学教学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性格在不同方面表现得各有优劣,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一味地认为应当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同的,看似完美的性格的人,这样做只会限制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有些特定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促使人更好地发挥创造力的。下面以腼腆的性格为例进行相关说明。性格腼腆的人具有以下优势:(1)性格腼腆的人喜爱聆听而不爱夸夸奇谈,所以他们可以冷静谨慎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2)性格腼腆的人更为敏感细腻,能够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差别。(3)在独处时,性格腼腆的人独立性更强,效率更高。众所周知,著名社交网站脸谱网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均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己腼腆的个性创造了成功。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各高校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评,对不同性格、智力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更适合其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2)满足大学生自选专业的需求,呵护大学生创新原动力。(3)认清不同性格在不同方面的优劣性,使具有特殊性格的大学生的性格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生物学领域。

人是生物系统的集合,因此人格特质与内在的生理现象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生理现象对人格特质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下面仅从内部生理机制对外向性——内向性,早晨型——夜晚型人格的影响方面分析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967年,艾森克在《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中提出,内向者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的活动水平比外向者高。内向者之所以表现出内向行为,是因为他们需要使已经较高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得到控制,而外向者的外向行为是为了提高大脑皮质的唤醒水平。如今,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真正不同在于唤醒能力或唤醒反应。依据此种理论,我们可以推理得到:当环境中刺激水平较低时,内向者能保持更高的警觉性,做事效率更高。当环境中刺激水平较高时,外向者会表现得更好一些。将此分析应用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我认为高校可以尝试采取一下做法:在校园中设置两种类型的自习室,一种自习室要求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并规定不准学生在里面交流、议论问题,这种自习室供性格内向的学生使用;另一种自习室内可以设一个能产生一定刺激的刺激源(如:播放音乐的设备等),使自习者处在含有一定刺激的氛围中,这种自习室供性格外向者使用。这样便可避免性格外向者在安静地自习室中容易昏昏欲睡的情况的发生,从而是其学习效率更高,有利于其创造力的培养。

早晨型——夜晚型的人格差异的根源在于内在生物节律的不同。这种差异决定着个体在一天之中何时开始活跃,喜欢在何时做重要的事情。有研究发现,室友之间meq(早晨型——夜晚型问卷)得分的差距越大,友谊评价等级也越低。这显然会影响其在大学生活中的心情状态,进而影响其在大学中创造力的发展。此外,早晨型的大学生在上午8点到11点表现得最好,夜晚型的大学生在下午5点至晚上11点表现最佳,而大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其表现最佳的时间段决定着其创造力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此,就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问题,我向高校提出以下建议:对大学新生进行meq测试,将得分接近的人分在相同的宿舍楼层,并对不同楼层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对于偏早晨型的大学生居住的楼层,应当尽量较早同意熄灯;相反,对于偏夜晚型的大学生居住的楼层,应当较晚统一熄灯,为其提供在最佳表现期间进行学习的条件。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从生物学领域入手,为使得大学生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各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为不同性格(如:外向——内向)的大学生提供具有不同环境的适合激发其思维活跃度的自习室。(2)对不同生物节律(如:早晨型——夜晚型)的大学生实行不同的宿管措施,让学生的高效时间段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利于其创造力的发展。

3、心理动力领域。

与其他各领域相比,心理动力领域更关注心里内部的力量,主要探讨影响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内部心理因素。以心理动力领域的科学成果为理论基础,可以分析研究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寻针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各高校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及管理办法。

埃里克森提出每个人都将经历八个发展阶段。而大学生恰处在从青春到成年初期的过渡阶段。因此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培养问题时,有必要对埃里克森提出的在青春期的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的理论进行分析及应用。同一性是一种内在感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是谁、个人的独特性、跨时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正急于寻找同一性模型,所以他们大多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基于此,为避免大学生发展出消极同一性进而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高校应当努力塑造楷模,营造良好氛围。例如,可以建造校史馆,介绍一些以往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优秀的同一性角色模型。此外,营造良好氛围也相当重要,再次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学风优良,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塑造同一性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发展。

动机主要分为成就、权力和亲密。这里主要通过对成就需要进行分析来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问题。成就需要是一种想做得更好,获得成功和感到有能力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成就需要越高,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动机越强,以乔布斯为例,作为苹果电脑和皮克斯动画这两个公司领导的他就是一个高成就动机者。此外,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个体的成就需要是可以被唤醒的。因此,各高校可以采取措施来唤醒大学生的成就需要,增强其进行创造活动的动机。

大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创造活动是一种自我实现,其动力是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将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与较高水平需要相比,较低水平的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因此在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个体必须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机,高校必须首先提供可以满足前四种需要的环境,为离乡求学的大学生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满足大学生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这两个需要得到了满足,大学生才可更好地追寻自我实现。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以心理动力领域的理论为指导,针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各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创新楷模;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4、认知-经验领域。

认知主要分三个水平:知觉水平、解释水平和意识目标水平。尽管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在看到相同事物时,对事物的知觉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一种表现就是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人格差异。场独立性的人经常依靠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场依存性的人多数情况下依靠对场的知觉做出判断。威特金指出人际关系领域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有关。场依存性的人依赖于社会信息,经常询问他人看法;一把是他人导向的;喜欢与他人走得很近;与他人相处得很好。场独立性的人行事更加自主,对别人的意见不感兴趣,并与他人保持距离。这两种类型各有利弊,例如虽然场独立性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交技巧,但他们擅于分析复杂环境,适合独自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础,高校在对这两类大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应当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场依存性的大学生,高校可以鼓励他们多进行一些小组研究活动,让他们利用自己场依存性的优势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的新生研讨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场依存性大学生的优势都飞到发挥。而对于场独立性的大学生,高校可以为他们提供个人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比如,有的高校c语言老师为学生提供实验题目,让学生通过个人研究撰写实验报告;多数心理学老师让学生通过个人研究来撰写结业论文。这些措施都利于场独立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提高场依存性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以认知—经验领域的理论为指导,在知觉水平,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各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分别根据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学生的人格优势,从而提高其合作创造能力或独立创新能力。

5、社会与文化领域。

社会与文化领域研究中的其中一方面是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的研究取向主要分为三种:唤起的文化;传承性文化;文化的普适性。此处,主要借助传承性文化方面的理论来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传承性文化是指那些最初至少存在与某些个体的头脑中,然后通过交流传递给其他人的观念、价值观、态度和信念。传承性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自我概念的差异。马库斯等人指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互倚性和独立性两个基本的文化任务。而传承性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自我概念的差异就表现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平衡这两个任务时的差异。与互倚性和独立性相对应,另有心理学家提出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指自我是独立自主的,个人目标更加重要;集体主义指自我更多与群体相连,彼此依赖,群体目标更加重要。显然,生活在这两种不同主义的个体的互异性与独立性不同,而这种不同在不同的创造领域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举例说明:对于在艺术领域进行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天赋与灵感,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合作显得并不重要,因此生活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在艺术创造领域应该更合适。与艺术领域相反,现如今许多科学技术研究问题已经越来越庞大,单凭个人之力是很难完成任务的,所以必须靠团队合作,因此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应该更适合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创造活动。那么,如何将这种理论观点应用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呢?这需要通过文化适应来实现(文化适应是指适应新文化中普遍的生活方式和信念的过程)。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为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研究问题越来越庞大的现实,理工科类大学应当创造一种集体主义文化氛围,让来自个体主义文化的大学生通过文化适应形成集体主义的生活、工作方式和信念,从而更适合在当今的科学技术领域创造自我价值。相应的,艺术类院校可以通过营造个体主义的文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个体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信念,从而更适合使学生在艺术领域创造价值,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以社会与文化领域的理论为指导,从传承性文化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向营造不同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产生文化适应,形成有利于在相应专业方面进行创造活动的生活方式和信念。

6、调试领域。

作为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中感受到压力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其创造力的发展。此部分将主要以调试领域的一些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压力的来源以及大学生减轻压力的意义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心理学家将压力分为四种:急性压力;情境性急性压力;创伤性压力;慢性压力。有压力的存在便会有压力反应,压力研究者塞里提出一般适应性综合征,将压力反应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抗—逃跑反应)—抗拒(损耗身体资源)—衰竭(容易生病)。依据此观点,压力反应的过程也是个体身体资源消耗的过程,其结果是使个体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因此大学生应当学会减少压力,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生活,提高创造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应对压力、减小压力呢?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在应对压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弗克曼等人提出了三种积极情绪应对压力的策略:(1)积极再评价,即关注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好的一面。(2)问题中心应对,即运用思想和行为来管理或解决引发压力的内在原因。(3)创造积极事件,即创造逃离压力的休息时间。在遇到压力源时大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积极情绪应对策略以应对压力。

此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科学的情绪管理减小压力。情绪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情绪抑制和情绪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情绪具有其积极作用,它是人的一种基本技能,但是长期抑制情绪会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它会增加个体的心理压力,损害个体的身体健康,结果必定会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情绪表达便展现出了它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彭尼克认为要抑制与创伤、消极或郁闷事件有关的需要消耗身体能量,积聚压力,导致疾病。弗洛伊德认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由抑制消极情绪和动机所引发的。有些心理治疗方法被称做“表达性治疗”,其目标是让人们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因此,大学生应当学会情绪表达。大学生通过写日记、咨询学校里的心理老师等表露方法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减轻压力,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以调试领域的一些理论为指导,大学生应当学会应对压力、减少压力的有效方法,科学的调试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提高自身创造力。

五、讨论。

该研究分别从研究人格功能的六个领域出发,讨论分析了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具体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两方面:(1)环境作用,即高校采取的措施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2)个体调试,即大学生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试。其中,环境作用方面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又可划分为两点:(1)因学施教,即依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创造力。(2)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自身特质,采取适合其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措施。参考文献: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九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消极以及不好的情绪状态都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严重的情绪困扰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认知情绪,了解情绪的发生原理,明白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不可掩盖的作用,也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凡智力因素。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izard指出有8—11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一)情绪(1)有其生理反应: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特征。如在愤怒的状态下会出现面红耳赤,汗腺的分泌等。(2)是一种内心感受:不同的情绪状态必然会反映到人的知觉以及意识上来。从而形成人的不同内心体验。如:再有人受伤时,会感到痛苦。(3)会表现在行为中:面部表情最直接的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当自己所希望的球队获胜时,脸上会不由自主地会喜笑颜开;当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愁容满面。还有就是情绪也可以通过体态行为和声音语态来体现。(二)情绪的作用(1)自我保护的功能;如被人伤害时,愤怒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起反抗,自我保护。(2)人际沟通;(3)信息传递功能;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互表爱意。在了解到情绪的产生原理及情绪的作用。我们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情景与相同的遭遇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探寻。

二、影响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

1、什么个体情绪差异?

“个体情绪差异”是面对同一件事或同一情景,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

2.1、社会文化。

不同地区的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信____的杰克与来自神秘草原的安妮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由于暑假俩人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生病了。在杰克看来他生病是因为他暑期去教堂祈祷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上帝,这是上帝对他不虔诚的惩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安妮认为这次的生病是巫术造成。巫术是一股不可预知的力量,所以安妮感到害怕、焦虑。这一个案例正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对“生病”产生的反应及情绪有较大的差异,情绪体验可以完全体现人类的本质及社会文化。当然这也不能意味着文化之间不存在相似之处,有些理论认为,害怕;悲伤和快乐等是超越文化鸿沟,普片存在的情绪体验,但就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相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含义。大学是一个不同区域群体的聚集地,是由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人所组成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情绪有所影响。

2.2、家庭背景与教养差异。

家庭背景:大学中,部分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常常会为了生活困难,学费及家庭的债务而感到困惑、焦虑、忧郁。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他们优越的家庭环境与大学艰难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也会出现厌学,无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等情绪困扰。家庭教养:其教养方式分为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由于教养方式各具特色,之女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绪以及发展出的应对情绪的方式也就各有差异。我们来看一个属于独裁型的简单例子:大学里小美和阿伟相恋了,可是她却变得越来越迟凝,虽然知道阿伟对自己很好,但考虑到母亲不喜欢阿伟,嫌弃阿伟家庭背景不好,总是有意无意的把阿伟与亲戚比较,现在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要继续与阿伟交往下去了。妈妈的态度让小美有一种不安,惶恐的感觉,没有妈妈的认同,小美对场恋爱真的没有信心。对于这个不稳定的恋爱大学中普片存在,通过这个简短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给子女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发展,以及我们会做出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2.3、性别角色与城乡差异。

不同性别在情绪状态上也呈现出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女性对情绪的沟通与表达比男生自在;有耐心;也更清晰,对非语言信息的传达与接收也比男性熟练,也比男性善于处理情绪的相关问题,男性则易于处境沮丧的人,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但不排除男性没有处理情绪方面的长处,例如在保证、原谅、尝试妥协方面就做的比较出色。另外男女大脑的构造不同也会造成女性的感情洞察力较为优于男性,情绪的感受及表达方式也有着大大的差异及生理上的差异也会造就情绪的变化。另外,城乡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看,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在以上心理体验上要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状态焦虑、内射性抑郁、自杀危险性高和自尊感、幸福感低。本研究提示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对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了解其经济状况,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另外,情感上的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建立比较密切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其综合应对能力,保持情绪健康的重要基础。在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为保持情绪健康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和辅导,让每个同学都建立必要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另外,这类活动也可以满足大学生情感倾诉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探索、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

掌握影响大学生情绪差异的因素,了解到情绪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情绪差异,可每一个所拥有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肢体与表情的反映。“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的表达、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同时,大学生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叶素珍,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作者简介:

1、刘高升(1981-),男,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学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2、周锐(1984-),女,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高校经济学课程研究。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

其实,远非一个刘某,很多在校女大学生,甚至包括一些社会公众,都对“上大学”持起了怀疑态度。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大学生贬值”“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以及“民工化就业”,成了这个时代关于大学生的“流行新语”。笔者拟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层面,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

一、女大学生择业时难以抛开的几种“情结”

(一)“都市情结”

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都市情结”:不愿搞西部开发,不肯下农村基层,就业观念中渗透着极强的“唯地区论”――“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扎堆涌进北京、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在这些大学生眼里,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有人问津,闯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这种挑战精神的过剩和风险意识的不足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她们当中的很多人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求职。

(二)“恋人情结”

“男朋友在哪落脚、我就在哪落脚”――这句平凡的口号,是那些为了守护爱情而勇于牺牲自我的“新漂流一族”的找工宣言。这种浓郁的“恋人情结”,使得她们的就业之路更加曲折,即便能够“沾”到男友的光“双宿双飞”,也常常因为缺少必要的规划使满意度大打折扣。

(三)“恋‘小’情结”

这类女大学生从心理上并没有经历“成长断乳期”,拒绝长“大”、拒绝与社会接触,一直把自己当成是“爸妈臂弯里的小孩子”,并“理直气壮”地认为:“拿文凭”是自己的事,“找工作”是父母的事。过分依赖父母,自己毫无主动性、自觉性,以“回避”的方式规避就业压力和风险。她们的就业之路往往会呈现两种很明显的极端:要么一帆风顺、成功就业,要么一塌糊涂、在家待业。

(四)“求稳情结”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缺乏动态的择业观念,认为“一业定终身”,竭力寻求“铁饭碗”。这种“求稳情结”使她们并不十分看中工作本身的薪金待遇、发展空间,而是愿意选择稳定、舒适、体面的工作岗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职业竞争,确切的说,是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情有独钟。

(五)“求美情结”

择业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求美情结”甚浓。有些女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美”的优势,把求职简历制作成“个人写真”,希望能够迎合一些用人单位“以貌取人”的潜规则;有些女大学生则偏执地将“就业不如意”归因于“不够漂亮”、甚至是“丑”,不计代价和后果地实施整容或整形手术。

二、女大学生求职时容易遭受的几种“思想困扰”

(一)社会角色困扰。

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女大学生早在读大学时就把自己毕业后的社会角色单一化地“憧憬”为“家庭妇女”,把“相夫教子”、“夫荣子贵”当成自己毕生的使命。换句话说,她们并不期待能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职业”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可有可无,既没有长期规划、也不谈长远发展。

(二)职业观念困扰。

有些女大学生对“公关”、“秘书”之类带有明显社交性质的工作嗤之以鼻,认为一无技术含量、二吃青春饭、三社会认可度低;有些女大学生对工作强度大、尤其是需要上夜班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不是女人干得活”,既丧失了自由、又不利于健康;还有些女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高不成低不就。

(三)浮躁心理困扰。

以“超女”为代表的各种选秀活动,使得当今的青年人浮躁心理急剧膨胀,很多女大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由最初的欣赏到无意识的模仿、再到有意识的追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一夕成名”、“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即便是在求职中,这种浮躁心理也是若隐若现,促使她们钟情于“旁门左道”、极力寻找各种“捷径”。

(四)内心冲突困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在意“面子”,找不到工作没面子,工作找的不理想也没面子。于是,简简单单的应聘、求职竟和一大堆暂不相关的人和事扯上关系:“老师、同学怎么看?亲人、邻里怎么看?”与此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普遍赞同的“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多数女大学生并不认可,相对而言,她们似乎更钟情于“下一个会更好”。这些内心冲突的存在,难免会为她们的求职之路“人为设障”。

三、女大学生中常见的几种“非主流”就业观念。

(一)学得好不如长得好。

不少女大学生认为“美貌可以成就事业”、“学得好不如长得好”,而且“感性美可以代替、甚至超过知性美”。她们极度渴望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超凡脱俗”、吸引到一位“神秘王子”,并从他那里得到幸运和福气,成功就业。于是,她们极不情愿把精力大部分花费在自己的专业上,是对学习抱“实用主义”态度,轻视基础知识和理论,反而对一些如何拥有漂亮脸庞、曼妙身材、高雅气质、交际口才等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还美其名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借男友的“船”出洋。

当一些男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忙着考托、申请出国的时候,他们的女朋友则索性放弃择业的机会,直接承担起“家庭工作”,全力支持男友出国,并期待着日后能用结婚证书换来“f-2”签证,轻松成就出国梦想。这种“拐个弯,风景更好”式的就业方式,激发着一些想走“捷径”的女大学生,大四之时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急着征婚交友,希望能够借男友的“船”出洋。如今,女大学生“急嫁”现象的增多,无疑不是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种诠释。

(三)学得再好,不如有个好爸爸。

具有此种就业观念的女大学生,一般家庭出身比较优越,就业全靠父母的能力和社会关系。“读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拿了文凭自然就有了好工作”。于是,在学校里既不需要争优、争先进,也不需要拿奖学金,只要守住“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底线,就能“万事大吉”。

四、结语。

笔者以为,寻求减轻女大学生就业之痛的思想途径,需要调整当前女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一系列错误认知。而不是仅限于“就业”谈就业,单方面强调“大众化”。还要充分结合学风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方面,综合来抓。仅靠单纯改变错误的就业观念,是不足取的。

一方面,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众化就业观念”,并教会她们理性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如何用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调节就业重压下的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要从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手,对于一些不把心思用在学业上的女大学生,辅导员应尽早给予提醒或警告,而不是放任自流。必要时,还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坚决抵制学生家长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带入大学校园的行为。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讨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四字”精神。任课教师也要加大对女大学生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不能在学习上给她们丝毫的“性别优待”,对于随意“请假”、经常迟到或早退的女大学生,要给予实质性的惩罚;考前不给“划重点”、平时分数不拔高等等,以从根本上杜绝她们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大量复印笔记,囫囵吞枣的可笑做法,促进她们自觉改变用“考试方法”代替“学习方法”、自欺欺人的错误认知。

因此,只有双管齐下,各方措施配合得当,才能正确引导女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学有所长。最终能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走出“终身一次就业”的思想误区,彻底摆脱“唯地区论”、“唯专业论”、“唯亲情论”、“唯相貌论”以及“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的束缚,克服“皇帝女儿不愁嫁、坚决不能下基层”、竭力寻求“铁饭碗”的思维惯性,以一种健康、务实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底线”,不等不靠,积极面对,把握机遇,主动出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一

当灾难来临,人们不可避免的情绪失控,对孩子而言,他们比成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遇到意外情况肯定不如成人情绪稳定。所以,假设孩子身上发生了意外情况,他们的情绪一下子变得难以失控,在脱险之后孩子还存在情绪难以平复的情况。

此时,父母要蹲下身来轻轻安抚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听孩子讲述发生了什么事,一手轻轻握住孩子的手,用眼神看着孩子,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而后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只要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心情也就会变得好起来了。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二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兴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延伸,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也从以往对消极情绪、对人类的疾病和弱点的对比分析中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健康情绪体验,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培养与美好心灵的挖掘。

1.积极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而导致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探寻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大学生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引领下的正能量学在促进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不仅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将积极情绪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发展氛围,才能让大学生拥有幸福快乐的未来。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三

情绪心理学课程是我大学期间选修的一门心理学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情绪的本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向我们展示了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我深刻认识到情绪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情绪心理学的兴趣。

第二段:理解情绪的本质。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情绪是一种人类的心理反应。通过情绪,人类表达出内心的状态、需求和愿望。它是人类生存和适应的重要机制,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复杂性。情绪可以激发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情绪表达和人际交往。这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决策,并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

情绪心理学课程还深入研讨了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而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够帮助人们增强心理抵抗力,提高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我意识到情绪调节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也与社会支持和心理环境紧密相连。只有在一个积极的社交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段:情绪与人际关系。

情绪心理学课程还探讨了情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达和共情能力都会影响着我们和他人的关系。通过学习情绪的非言语表达,如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我明白了情绪交流的重要性。在日常交往中,当我们能够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并做出合适的回应时,我们可以建立更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对情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益,也对工作环境和职场上的合作关系有很大帮助。

第五段:对学习的收获与应用。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仅是理论上对情绪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课程结束后,我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情绪管理,关注情绪的变化和表达方式,并尝试理解他人的情绪。我逐渐学会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有效地处理情绪和问题。此外,我也开始注意自己情绪的传染效应,努力通过积极的情绪传递给他人,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氛围。

总结:

情绪心理学课程是我大学期间一门十分有收获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情绪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解到情绪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之间的紧密关联。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学术的深入,更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的一门课程。我深信,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四

“情感是情感和感觉两种心理特征的结合”,这表明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情感和情感概念。人们一直认为各种情绪体验,如恐惧、愤怒、爱、嫉妒等,都是各种整体特定情绪的感受或体验。它们“不是特定神经通路的感觉,而是非特定神经通路的感觉”。任何特定的情绪都可以归因于某种基本情绪或由多种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复合情绪。这种特定情绪的感觉是对其情绪神经通路兴奋的感知。

例如,恐惧通常被视为一种基本情绪。恐惧是恐惧的感觉和我们对恐惧神经通路兴奋的感知。虽然人们早就知道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但他们认为不同神经通路之间的影响只会影响产生特定情绪的过程,并不认为某些认知感受会不明显地融入到情绪感受中。在主观感受是非特定情感与特定情感结合形成的整体感受的认识下,传统观念下的情感感受不再仅仅是对特定情感的感知,而只能说情感感知只是特定情感感受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严格地说,恐惧和羞怯等感觉不再被视为情绪或意识中的情绪,而只能说是包含情绪。

例如恐惧感,它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觉,由对非特定情绪的感知、对特定肌肉张力的感觉以及对刺激对象的图像的特定感觉组合而成。然后,恐惧中后两种感觉的神经通路不应再被视为情绪通路。尽管任何明显的生理变化,包括肌肉紧张,也会产生新的情绪,但情绪反馈和感觉反馈的途径和原因在对情绪感觉的心理结构的新理解下本质上是不同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区分一些概念:

2、情绪感受(严格地说,它应该被称为情绪感官,包括身体感受和情绪)是由两种不同的心理特征:情绪体验和认知感官感知相结合而形成的心理意识。

4、当与情感结合时,它不仅是来自身体的感觉,而且是对外部物体和自我意识等非物质物体的感知,它形成了我们的恐惧、爱、羞怯等感觉。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五

对孩子来说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亲人为什么离开了自己。当灾难来临时,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父母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孩子逃生。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对孩子的伤害可以说是一生中最难以抚平的伤害。

此时,身边的人要告诉孩子事实,亲人真的走了,他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如果你感到伤心难过,就大声地哭喊吧,尽你所能地将心中的伤心和难过发泄出来,让孩子接受事实,而后重新开始。虽然这有些残酷,但如果不这样子做,却用欺骗的方法来隐瞒亲人离去的事实,孩子迟早有一天会知道真相,到时他会更憎恨,更加难过。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六

1、我的心,无法安宁,它在那里跳跃着,颤抖着,为这无法预知,却确实来临的一切所兴奋不已,难以自持。

2、一些女孩总是理直气壮的让男人包容她的坏脾气和缺点,这样光荣吗?为何自己不管理好情绪,不断完善自己呢?你越好就会得到更好,爱情是交换。

3、管理好你的情绪,让心情舒畅,让人生优雅。心态决定情绪,情绪决定心情,心情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生活。心态好,一切安好。好心态,一半在性格,一半在涵养。性格怎样,看你和什么人在一块;涵养如何,看你怎样要求自己。打造好心态,管理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自在,从容优雅,幸福常在。

4、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威·赫兹里特。

7、“有志飘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9、“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

10、一怒之下踢石头,只有痛着脚趾头。——朝鲜。

12、只有会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13、我对你的爱有如滔滔江水延绵不断。

15、“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觉千难万难。”

16、郁闷之后迁怒于人,或者被迁怒而郁闷,是不能管理情绪的人经常做的事。

17、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出处:十点朗读。

18、“爱人类是容易的,爱一个人却难。”

19、人生路上没有什么空白,多的是酸甜苦辣、纠结障碍,如何让命运平静自然的去延续,那么你就需要做自己心地的主人。管理好那些内外环境造成的负面情绪,让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提升,这就是生活的方向。

20、暴躁的人的智慧在明天。——维吾尔族。

21、“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唐)吕岩《绝名》。

22、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约翰·米尔顿。

23、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塞缪尔。

24、姐姐顿时欢天喜地,嘴咧得如同一朵绽放的荷花,久久地合不拢。

25、暴躁的动物会把犬牙碰断。——景颇族。

26、“百困难随一败以俱来,即随一胜以俱去。”蔡锷(蔡锷集/军事计划)。

27、详述自己在这情况中是如何感觉与行动。

28、一生要做的几件事情:一、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正面思维。三、服务好自己的家庭,让家人生活幸福。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两件特别完美,石破天惊的事情。五、交一批价值观差不多的真诚的朋友。六、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29、“青石板上雕花:开头难。”

30、谁也惹不起他,我们只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31、他脸上的肌肉在愤怒地颤抖着,眼睛里迸出火般凌厉的目光。

32、才能自然形成,性格则涉人世之风波而塑成。——歌德。

37、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境,梦见自己长出了五色翅膀,在蓝天里飞呀飞,真是快乐无比。

38、“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宋)苏轼《思治论》。

39、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绪。——顾修全。

40、“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不能贪图好环境、好条件。”(徐特立)。

41、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陈天桥。

42、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43、你不能凭梦想形成自己的个性,你一定要千锤百炼为自己构成个性。——夫鲁德。

44、善用好时间,打造好心态,善待好自己,管理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度从容,淡然自在;宁静致远,幸福常在。

45、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w。克莱门特。斯通。

46、“一个人只要不怕死,就什么也难不倒他!”(英)司各特《艾凡赫》。

47、我的心里绽开了朵朵鲜花,就要蹦出来似的。

48、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命运。——绪儒斯。

49、要求旁人都合我们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歌德。

50、个性即人的命运。——海拉里特斯。

51、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宋·朱熹。

54、狂暴的人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托·富勒。

56、再过一会儿,我就要出发去机场啦!而在机场就将见到我爱的人啦!

57、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人们的心中。——罗。伯顿。

58、“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要保留你的最后裁决。”(英)莎士比亚。

60、开放沟通渠道,引导员工情绪。

61、心情有一点激动!呵呵,敲键盘的手指头有点抖了……嘿嘿。

62、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绪。作者:顾修全。

64、我是多么激动,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我激动的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激动,只是“噢噢”的喊着,眼里含着的泪花不由的掉了下来,也许,这就是表达吧!

65、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明白别人的行为,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对别人则放下无畏的抱怨,从凡事锱铢必较,学会了风清云淡。

66、怒中之言,必有泄漏。——冯梦龙。

67、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69、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关。——毛佛鲁。

70、心脏要跳出来了,直到今天我还是很激动。

71、性格只不过是长期形成的习惯而已。——普卢塔克。

72、为什么?自我澄清!

73、人的能力一半靠具备的知识,一半靠情绪的管理。上善若水是水的风韵,一泻千里是水的方向,止水游丝是水的温柔;静水流深是水的胸怀,水利万物无所争斗,水泽生命天长地久;水养人情似水流连,水济苍生清净淡泊。近水知水乐于水,学会像水一样勇敢迎接每天多姿多彩的生活。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跨国大样本数据库的完善,国际范围内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获得了可喜的发展。la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最早指出,公众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有可能隐藏在幕后,利用金字塔结构(pyramidalstructure)建立一个控制的链条。因此,仅仅通过分析直接掌握上市公司股权的所有者的资料并不足以了解这些企业真正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必须追溯到企业的终极所有者,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家族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结构以及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lins()利用1995年18个新兴市场国家公司样本数据,研究了控制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样本公司中最终控制人有66%的比例通过金字塔结构来加强他们的控制权,控制权/所有权的均值为2.68;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分离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低。claessens,djankov,fan和lang()对8个东亚国家(地区)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公司价值与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呈正向关系,但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呈负向关系,这种负向关系在家族控股的公司中尤其显著。苏启林和朱文(2003)以12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现象,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越高,企业价值越低。张华、张俊喜和宋敏()以2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企业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二者分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发现前者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而后者的影响为负向。

自laporta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以来,法律对于投资者的保护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外部治理机制成为研究文献关注的焦点。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2002)基于一国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和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说明最终控制人拥有所有权比例越大,他们的利益与其他股东越一致,代理成本越小,公司价值越高;法律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越好,最终控制人的侵占动机越小,代理成本降低,公司价值提高。doidge(2004)从一个新的角度验证了对小股东的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作者选择了745家非美国本土的上市公司,其中137家同时在美国上市,其余则仅在本国上市,作为对照组;作者发现,同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公司价值要高于仅在本国上市的公司,这说明美国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良好的监管减少了代理冲突,从而提高了公司价值。我国学者对于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献尚比较缺乏,夏立军和方轶强()利用樊纲和王小鲁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了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其中包含各地区法治水平指数,文章以至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地区法治水平越高,其上市公司价值也越高。陈工孟和高宁(2005)分析了至20我国证券市场违规处理事件的特征及其市场反应,发现监管机构的处罚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作用有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此相适应,我国证券市场上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数量也逐渐增多。毋庸置疑,民营上市公司的增多将对改善证券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扩大市场规模、增加资本流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从控制多达四家上市公司的新疆德隆系及其掌门人唐万新,到掌控科龙电器等数家上市公司的格林柯尔系及其掌门人顾雏军,民营上市公司及其控制人的违规行为频频被新闻媒体曝光,有一些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代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同样可能存在较严重的代理问题。

因此,对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就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只有通过系统的定量分析,找到相对准确的证据,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提供作为政策制定、投资决策的依据。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贡献。

二、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一)、民营上市公司的金字塔结构控制与公司价值。

由于特殊的体制背景,民营上市公司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情况相当少,绝大部分都通过中间层的公司法人形式以金字塔结构来保持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金字塔结构控制指的是最终控制人首先控股一家企业,再由这家企业控制另一家企业,以此类推,通过层层持股最终控制目标上市公司。这就使得控制权和所有权发生分离,由于最终控制人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而掌握较大控制权,其利益与其他外部股东发生偏离,导致更大的代理成本。其中控制权指控股股东利用其投票权对公司重大决策或事项的表决权,它以金字塔链条上最小持股份额来度量;所有权指控股股东按实际投入公司的资金比例分享剩余的权利,它以金字塔链条上所有持股份额的乘积来度量。假定一个控股股东拥有a公司70%股份,而a公司拥有b公司50%股份,b公司又拥有c公司40%股份,则控制性股东利用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层层控制掌握了c公司40%控制权,但是其在c公司的所有权则只有70%×50%×40%=14%。

以我国证券市场上著名的民营企业新疆德隆控制的几家上市公司为例,或许更能形象说明这种金字塔结构控制及其导致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其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

唐氏兄弟对新疆屯河(600737)控制权=min(33.10%,92%,90%,15.15%)+min(33.10%,92%,7.35%)=22.5%,所有权=33.10%×92%×90%×15.15%+33.10%×92%×7.35%=6.39%;对合金投资(000633)控制权=min(33.10%,92%,22.32%)=22.32%,所有权=33.10%×92%×22.32%=6.80%;对湘火炬(000549)控制权=min(33.10%,92%,21.92%)=21.92%,所有权=33.10%×92%×21.92%=6.68%;对st中燕(600763)控制权=min(33.10%,92%,90%,29.69%)=29.69%,所有权=33.10%×92%×90%×29.69%=8.14%。

可见,唐氏兄弟通过层层金字塔结构控制在新疆屯河只投入6.39%的资金,但是却掌握了22.5%的控制权,其余类似。金字塔结构使最终控制人以少量的投资而成为四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高度分离导致这四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有动机通过资产转移、业务重组和操纵市场等活动为自身谋取非正当利益,从而严重侵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上市公司正常经营,使上市公司丧失独立性,沦为最终控制人谋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工具。

金字塔结构的最终控制人在上市公司中所持有的所有权比例越高,他在上市公司所占利益越大,其应与上市公司其它外部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侵害动机降低;而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则导致其利益与公司中其它股东发生背离,分离程度越高,利益冲突越大,代理成本越高。

据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1: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而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公司价值负相关。

(二)、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者发现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差异可以解释公司价值的不同。同样,在一国范围内,各地区法治水平并不相同,樊纲和王小鲁等(2003)编制出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指标,其中各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指标确实存在差异。夏立军和方轶强(2005)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研究也得出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其上市公司价值相应越高。我们认为,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法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越好,企业行为越规范,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对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制约作用越强,最终控制人侵害动机就会减弱。

发行h股或n股的公司将面临国外的法律环境。香港地区和美国相对我国内陆而言,其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监管手段比较成熟,法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程度也相当高。因此,可以预期,发行h股或n股的公司由于受到香港和美国法律制约,其公司运作将更规范,大股东侵害动机更小,从而公司价值更高。

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较为普遍,浑浊的信息使投资者对企业内在价值缺乏理性认识。监管机构近几年加大了对违规上市公司处罚力度,并且会及时公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意见,从而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因此,上市公司被处罚的信息传递到市场后,投资者会根据新的信息调整对违规上市公司的过高估计并据此重新定价。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4:样本所属年度期间受到过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处罚的公司,公司价值较低。

三、样本、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中国证监会于年12月颁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1年修订稿)》,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从而使我们可以收集到近几年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数据。我们以2002年至所有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按照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实际控制人性质界定我们的研究对象,民营控制上市公司指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或家族;我们逐一翻阅了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只有极少数几家民营上市公司是自然人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其余均采用金字塔结构来实施控制;为了研究目的,我们剔除了自然人直接控制样本。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八

年中国a股市场两次熔断应该让很多股民刻骨铭心。

11月29日,上证指数盘中冲击3300点,最高达到3301点,较今年低点涨幅已高达25%。

1月份开始,a股又走了一个一路向下的趋势,跌回至2034点附近。

在这一波結构性调整中,也不乏有大牛股的出现。

例如三江购物(601116)从12.06一路上涨至52.24,涨幅高达333.2%。

从高送转、到债转股、环保股、混改概念。

市场不来不缺乏炒作的概念。

然而,这些热点的出现仅仅是一时的。

可见投资者的情绪变化之快,中国a股市场追涨杀跌已成风气,早已偏离价值投资的理念。

本文试图寻找一些获得投资者较长时间普遍关注成长性股票。

并致力于寻找其核心投资价值,建立一套投资理念。

在这一波慢牛行情中,最明显的就是二八分化,刚刚炒过了锂电池板块,紧接着vr、举牌、债转股、高送转等概念股轮番上演,在这样的结构性行情中,抓不住概念便意味着错失了赚钱的机会。

根据国内研究机构对经济周期及行业轮动的研究,不难发现,在经济复苏阶段,银行股的表现较佳,在经济滞胀的阶段零售企业的业绩较好,表现抢眼。

在经济衰退时期,科技股的表现不俗。

通过股市行业轮动的研究,科技、新能源板块表现不俗。

本文从个股入手挖掘更细化的情绪指标,剖析在投资个股时投资者情绪在影响股票价格的微观机理。

并使用个股的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国内外的学者对投资情绪的研究多是总市场的总体行为效应出发,缺乏对个股情绪的表达微观研究。

本文从个股角度出发力求从多个核心指标发掘个股的投资价值。

2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实际上意味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唾手可得之物。

在一个正常的有效率的市场[2]。

任何公开信息都会反映在股票价格上。

包括证券市场的所有历史信息、当前市场现实信息以及可以预期的信息。

如企业财务报告、管理水平、产品特点、盈利预测、国家政策等信息。

当价格迅速的反映了股市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任何公开信息来获得持续超额利润。

此时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对于市场是否是有效的,学术界存在着很长时间的争论。

普遍认为股票价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信息。

本文以此基础,探讨股票价格变动背后隐藏的指标信息。

3模糊数学模型。

3.1模型准备。

3.1.1评价因子的确定。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分为评价因子的选取、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等步骤。

评价因子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技术指标和市场经验,评价因子的数量越多,模型捕捉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其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获得稳定的较高收益的概率就越大。

根据大量的实验以及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的选股因子如下:一级指标:价值因子、成长因子、品质因子二级指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盈利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比例、市净率、主要收入增长率、流通市值。

3.1.2选股因子有效性的检验。

因子检验方法主要采用排序的方法检验候选因子的选股有效性。

如:可以选择一个月的交易日进行检验,具体而言,对于任意一个候选因子,在模型形成期的一个月初开始计算市场中每只正常交易股票的该因子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并平均分为n个组合,一直持有到月末,在下月初再按同样的.方法重新构建n个组合并持有到月末,每月如此,一直重复到模型形成期末。

这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检验的方法,同样的可以隔n个月检验,比如2个月,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还有一个参数是候选组合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要根据具体的投资组合来选择。

具体的参数最优的选择,需要用历史数据进行检验。

3.2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综合评分模型选取去除冗余后的有效因子,在模型运行期的某个时间开始,从某个经济周期的初始阶段开始,对市场中正常交易的个股计算每个因子的最新得分并按照一定的权重求得所有因子的平均分。

最后,根据模型所得出的综合平均分对股票进行排序,然后根据需要选择排名靠前的股票,选取得分最高的前20%股票,或者选取得分最高的10到20只股票,构建股票池,并以股票池中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做投资组合,在经济周期的下个阶段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轮换替换。

持续一段时间后,考场该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是否跑赢比较基准[4]。

3.3模型的评价及持续改进。

一方面,由于量化选股的方法是建立在市场有效理论的前提之下,随着使用多因子选股模型的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股市的周期性波动,这时候有的因子会逐渐失效,而另一些新的因素可能被验证有效而加入到模型当中;另一方面,一些因子可能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下比较有效,而随着市场风格的改变,这些因子可能短期内失效,而另外一些以前无效的因子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较好。

3.4模型数据分析。

3.4.1数据分析。

首先,以5g概念的高新技术企业世联行(002285)为例,根据指南针、东方财富网等的数据得到如下表格:

3.4.2数据归一化处理。

3.4.3选择模糊合成算子建立指标模糊评价。

3.4.4评分单值化处理。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处理经过上述计算过程后得到的结果是被评价对象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需要对其进行加权运算求解综合满意度的隶属等级,本次分析主要用到的是模糊向量单值化。

4结论与建议。

作者:张振华。

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大盘指数进入随机波动时期。

价值投资理念重新回归。

本文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熵值法、模糊综合算子等多项数学工具,对个股的投资情绪进行了量化。

从模型的求解的结果来看,股票成长因子、价值因子、品质因子等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信息。

因此,由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分数是科学的,可以作为选股的依据之一。

本文模型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做出个股的分数排名,并以此依据建立股票池。

当前的a股市场,股价评估日益彰显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

多因子分析能够适应这种股票的定价体系。

回归到价值投资,建议股民做中长期投资,理性选股,不要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做买卖股票。

多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股票,长期持股票有等待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心理学情绪论文(热门19篇)篇十九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菲利普・沃恩发现,嫉妒的好处是令你对嫉妒对象产生关注,增强对他们的记忆;但嫉妒的坏处是影响了你对其他事情的思考。该校心理学博士阿特・马克曼认为,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是深层次的人性,比较之下会出现一系列情绪。

例如,马克曼爱好吹奏萨克斯管,每当他听到萨克斯高手吹出美妙的乐章时,第一种反应是佩服别人的造诣,第二种反应是希望自己也能吹得那么好。这就是良性的嫉妒,想要别人有的东西。第三种反应就带有破坏性了,看到别人吹得好,心里希望他倒霉。他建议,与别人进行比较之后最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相信努力之后自己会取得进步,尽管努力了也到不了别人的水平。这时有点嫉妒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是希望对方倒霉就行。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玛丽・拉米亚称,为了扯平你跟别人的差距,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你就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例如,穴居的原始人会给嫉妒对象使坏,除掉他,或者让自己也具有他的优点。这种努力其实有利于物种在竞争中生存。

拉米亚认为,嫉妒会有很多表现,有时你会误把嫉妒对象当成吸引你的人,这时仿佛没有了敌意,因为你期望与他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会拥有他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爱上”对方的地位、金钱、权力、家庭背景、聪明才智等,而不是对方本人。但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往往会变成失望――等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嫉妒的敌意又浮上心头。

嫉妒不是完全是坏情绪,你羡慕嫉妒恨吗?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菲利普・沃恩发现,嫉妒的好处是令你对嫉妒对象产生关注,增强对他们的记忆;但嫉妒的坏处是影响了你对其他事情的思考。该校心理学博士阿特・马克曼认为,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是深层次的人性,比较之下会出现一系列情绪。

第二种反应是希望自己也能吹得那么好。这就是良性的嫉妒,想要别人有的东西。

第三种反应就带有破坏性了,看到别人吹得好,心里希望他倒霉。

他建议,与别人进行比较之后最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相信努力之后自己会取得进步,尽管努力了也到不了别人的水平。这时有点嫉妒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是希望对方倒霉就行。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玛丽・拉米亚称,为了扯平你跟别人的差距,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你就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例如,穴居的原始人会给嫉妒对象使坏,除掉他,或者让自己也具有他的优点。这种努力其实有利于物种在竞争中生存。

拉米亚认为,嫉妒会有很多表现,有时你会误把嫉妒对象当成吸引你的人,这时仿佛没有了敌意,因为你期望与他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会拥有他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爱上”对方的地位、金钱、权力、家庭背景、聪明才智等,而不是对方本人。但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往往会变成失望――等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嫉妒的敌意又浮上心头。

相关范文推荐

    国旗下演讲稿感恩老师(实用21篇)

    国旗下是我们心灵的驿站,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激情和坚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工作总结,一起来品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金色九月,秋高气

    大学开学典礼大一学生致辞(汇总18篇)

    开学典礼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他们正式步入学习的新阶段。下面是一些学校开学典礼的精心布置,展现了学校的氛围和精神风貌。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老师,以及刚认

    放射科述职报告(专业20篇)

    在公司里,述职报告是每个员工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展示个人的工作成果和进步。以下是一篇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述职是体现我们工作能

    团队精神的演讲稿团队精神演讲稿(优质20篇)

    演讲稿的语言要准确、简洁,避免使用太过专业或难懂的词汇,以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向观众传达思想和意见的文稿,可以有效地展示演讲者

    青春理想励志演讲稿分钟(通用21篇)

    青春是挑战自我的时期,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成长。青春是怀揣希望和朝气蓬勃的年华。青春需要我们学会自律,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

    高中班级加油稿运动会(通用23篇)

    参加运动会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运动会的举办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指导,以下是一些感谢信和表扬信,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喝彩。

    升学宴学生经典致辞范文(18篇)

    致辞的目标是引起听众的共鸣,唤起情感共鸣,并通过精心选取的语言和思想,影响听众的态度和行为。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致辞范文,它们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表达方

    高中班主任毕业典礼演讲稿(优秀16篇)

    毕业典礼是一种形式化的仪式,旨在庆祝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并向未来迈进。毕业典礼上的校友代表发言,不仅代表着毕业生,也代表着母校的光辉和未来的发展。各位来宾、各位朋

    银行员工工作失职检讨书(通用16篇)

    通过写检讨书,我们可以加深对自己过去行为的理解,并总结出以后的改进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检讨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每个人在成

    初中生新学期新展望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在进行演讲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框架。每一篇演讲稿范文都有其独到之处,通过学习它们的优点和亮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