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琴心月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份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灵感与启发。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一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一女生在体育课中意志力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当代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它应引起我们学校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因此,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使之提高全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前言。

自1997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5次组织了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或监测,从2000年调查结果来看,是令人优虑的,身高、体重、胸围几个指标增长了,但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五项均有所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城市女生下降幅度很大,面对现代学生体质下降这一严峻的问题,提高全民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学校体育为完成这一任务,更应从初一、高一新生的教学工作抓起,我通过对高一女生在体育课中意志力的调查与分析,同时在课中加以实施。认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多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它不但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而且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咨询和参考。

2.调查对象。

英德市第一中学2005届新入学高一女生为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以我校2005届高一6个班女生共185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3.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意志力相关的资料,体育教法等。

3.3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有效问卷在计算机统计软件支持下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我在高一年级体育课教学中,曾经碰到下面的实际问题,我提问过新生,问田径项目包括哪些内容?竟有学生答到“就是举重游泳呗”。问在初中是否上过耐力跑课即长跑课,竟有部份学生说没有,有部分新生前后滚翻也做不成,滚到垫子外或做完滚翻动作抱着头叫头晕。上耐久课叫苦叫累,衣服披在头上挡太阳,老师批评了不高兴,从上情况说明高一新生体育基础知识差,基本技术差,基本活动能力差,与小学初中体育基础教学有关。

4.1.2生理上变化的原因:

调查中发现初中能较好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占44.4%见(表三2),97.2%的学生认为在初中最大的困难是耐力跑(见表三),有92%的学生害伯800米的测试,入高中一个月后测试800米的及格率仅占55.1%,未跑完全程的占19.1%(见表二),这些是由于高一女生身体迅速生长,并超过运动调节能力的发展,中枢神经系统不能立即适应身体的迅速增长,以致暂时出现动作不协调或不适应现象,还由于中学要求难度大,学生不能适应,出现如此的差距,我们如果不从初一、高一新生抓起,势必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

4.1.3心理素质差的影响造成的原因。

4.1.3.1二家庭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当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时,有36.1%的学生认为自己太娇气了(表三3)。当考试不及格时,认为自己怎样练也不行,缺乏信心占60%(表三6)这些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家庭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逐步改善,学生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样化,为青春期的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促使学生的发育提早,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重,肥胖出现率不小,这些学生运动后容易疲劳,因而对运动产生“厌恶”思想。

同时,通过调查,现代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种种优待,家中的事由父母包办,养成了怕吃苦,怕累的坏习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较低,加上生怕自己的孩子运动损伤,又怕影响学习,因而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不支持的态度,这些主客观原因赞成学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对克服困难无坚强的毅力,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4.1.3.2学校的压力大,当前,各间学校对文化课教育抓得比较紧,都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放松了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学校体育不太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课的压力大,使学生大多数的时间用在文化课上,学校上课紧张,下午放学后做作业、吃饭、冲凉。真正属于学生的时间所剩无几,就谈不上体育运动,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环境之下,大脑容易疲劳,使她们性格变得孤僻,导致一些学生考试受挫折时,逃学,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自杀等不良现象发生,这些说明当前少年学生遭受挫折时的心理素质太差。

4.2.1目前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

调查中发现有96.7%女生认为很有必要在体育课对他们加强意志力的培养(见表三1),说明学生自己也意识到意志力差,发现98.9%的女生想到别人能行,我也能行(见表三4),这是因为新高一女生刚入中学,到了新的环境,素质好的希望保持,差一些希望改变自己,它是学生心理发展自我意识表现,调查中发现喜欢集体项目的占61.1%(见表三7),这数据反映出他们既希望自己能投入到集体中去体验活动的乐趣,又能使自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我也能行的独立性的心理需求。

4.2.2少年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矛盾的时期。

调查中发现,希望教师要求严一些占66.7%(见表三8),说明高一女生既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善意批评,又有能力自觉地完成练习的矛盾心理,既想能和别人一样“也能行”,但遇到困难,又意识到自己太娇气,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希望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自身的惰性。

4.3根据意志的特征,并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4.3.1意志:是人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比如,运动员为一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集中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开动脑筋研究战术对策,克服各种坏习惯,遵守纪律等。

4.3.2意志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

意志行动的第一个特点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首先在教学中运用引导法,通过介绍马家军为国争光,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体育与文化学习的相互关系,耐力跑对心肺功能的提高等来引导启发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其次是让学生明白生理的变化造成的不适应或暂时不适应的现象,是可以通过坚持长时间练习来改善和提高的,使学生的练习更具有自觉性和有意性。

4.3.3意志总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意志行动的第二个特点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人的意志力的大小是通过克服困难体现出来的,由于所需克服困难程度不同,意志行动的复杂也就有了差别,克服困难是锻炼人意志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采用下面教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分层指导法:可激发和调动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性。

自我激励法:首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遇到困难,难以坚持时,心里默想:“我不比别人差”“我也能行”,来克服自卑心理。

4.3.4意志的培养需要意志努力的坚持性和持久性。

意志行动的第三特点是以随意动作行为基础的,随意运动是指引的行动掌握必要的随意动作,才能体现人的意志力。而随意动作的掌握是通过长时间的,反复的练习与活动来实现的。根据这一特征,用下面的教法来发展学生坚持性和持久性的能力。

4.3.4.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4.2采取按能力分组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通过测试按成绩划分出“良好”、“一般”、“较差”学习组别,教师对各小组分别提出要求和练习指标,使各小组学生明确通过练习所要完成的内容。这样,学生会在练习中带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主动地学习。

4.3.4.3寓耐久跑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忘却疲劳,达到积极练习的目的,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在练习中得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的程度讲,既达到了育体,又达到了育心的教学目的。

4.3.4.4耐久跑教学融入健美操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把健美操训练和耐久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增加了课的强度和密度,而比单纯枯燥的中长跑练习效果更佳。学生在练习中获得良好的心里、生理体验、始终情绪饱满,心情愉快,增加信心,更有效地完成耐久跑的教学任务。经过改进教法的一段时间练习后,从调查结果看,有93.9%的学生认为入学后最大的收获是耐力提高,800米及格(表三11),从期末测验成绩结果看,800米的测试及格率为93.9%不及格为5.6%,未跑完全程为0.5%(表二),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提高,能坚持长时间练习,心理上承受困难,战胜困难的毅力明显增强,说明在教学中加强意志力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有促进的作用。

5.结论与建议。

5.1当前教育改革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竟争,应变,抗挫折等能力的培养。意志力差会成为能力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坚持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前提。

5.2有专家指出,“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特殊手段,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现代人必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5.3中学阶段是少年意志力日趋成熟的时期,抓住成熟时期意志力培养的时机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在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同时,对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高一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使之成为提高全民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5.4在今后的时期里,由于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建议体育教师应在今后的长期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注重不同年龄的初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表一2003~2005年高一女生入学前测试成绩。

50米。

立定跳远。

实心球。

800米。

测试时间。

人数。

平均成绩。

人数。

平均成绩。

人数。

平均成绩。

人数。

平均成绩。

02届入学前。

167。

9”01。

167。

1.53m。

167。

4.93m。

167。

3’45”

03届入学前。

152。

9”08。

152。

1.60m。

152。

4.80m。

152。

3’55”

04届入学前。

170。

9”11。

170。

1.65m。

170。

4.65m。

170。

4’09”

05届入学前。

180。

9”20。

180。

1.72m。

180。

4.56m。

180。

4’19”

表二2005届高一女生800米测验统计表。

测试时间。

及格。

不及格。

没跑完全程。

入学一个月后。

92人。

51.1%。

67。

37.2%。

21人。

11.7%。

入学一个学期后。

169人。

93.9%。

10人。

5.6%。

1人。

0.5%。

1

很有必要。

174人。

96.7%。

没有必要。

6人。

3.3%。

2

在初中时老师布置你的练习是否能较好完成。

80人。

44.4%。

不能。

100人。

55.6%。

3

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你是否觉得自己太骄气。

65人。

36.1%。

不是。

115人。

63.9%。

4

练习中别人能行,你是否自己也能行。

178人。

98.9%。

不想。

2人。

1.1%。

5

对800米的测试。

害怕。

165人。

92%。

不害怕。

6人。

3%。

无所谓。

9人。

5%。

6

当考试不及格时,你是否认为自己怎么练也不行,缺乏信心。

108人。

60%。

不是。

72人。

40%。

7

你喜欢哪些练习?

个人。

25人。

13.9%。

集体。

110人。

61.1%。

都喜欢。

45人。

25%。

8

希望老师要求学生怎样做才好?

严一些。

120人。

66.7%。

松一些。

20人。

11.1%。

又松又严。

40人。

22.2%。

9

在初中你感觉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耐力跑。

175人。

97.2%。

10。

一个月以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提高。能力信心增强。

150人。

83.3%。

11。

一个学期以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耐力提高,800米及格。

169人。

93.9%。

主要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2、《学校体育学》北京1994年。

3、《生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协会1999。

5、《体育分层教学探讨》中国学校体育(荀裕顺)199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二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获得充分发展、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现通过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促进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

培养意志力的过程,大多要配合计划实施的过程,使人习惯利用计划管理自己。而提高效率、达到目标才是培养意志力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新一轮体育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者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物质条件优越,很少吃苦受累,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摆在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教育来说,体育课作为一种与心理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功能,同时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功能。

意志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意志的支配下,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心理过程,后者是行为表现。意志是优秀人才取得杰出业绩的根本驱动力。纵观古今中外,凡有大作为者,无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通过自觉行动来表现。意志并非先天形成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社会的外部活动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同时又会反作用于自身行为或外部社会活动。

根据相关心理行为理论,初中生可以把意志品质的结构内容确定为自信、果断、独立和坚韧这四方面。(1)自信。就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原则,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对外在影响不盲目接受和附和。在没有外部力量约束的前提下仍然能够按照社会原则或自己的信念履行相应的义务,开展活动或工作。(2)果断。即遇事能根据主客观情况做出明确判断,不犹豫,不退缩,不优柔寡断。(3)独立。就是指个体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够依靠自己现有经济条件顺利实施或开展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遇事不随波逐流,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4)坚韧。即以充沛的精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学习和奋斗。遇到困难,百折不挠,设定目标,勇往直前。必要时用超越常人的忍耐力去达到或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外,意志品质还表现在勇敢、正义、顽强、乐观、沉着等方面。意志的本质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它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现象。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认为意志品可以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中自发形成,没必要通过教师的强调凸显出来。一些教师认为意志品质可以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也就是说,意志品质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得到培养。但在现实体育教学中,由于各项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与要求,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方面就具有不同的影响。这样没有重点的泛泛培养,其效果很不明显。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只要灌输意志品质的理论知识就已经达到了培养的目的了。这种想法脱离了现实社会对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意志品质的培养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体育实践课,是主要在室外场地进行的教学。相对于其他文化课教学主要在封闭的教室内,集中安静地听课学习而言,体育课的教学环境是开放和变化的。但是,在室外开展课堂教学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有的环境因素对培养意志品质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会给教学造成阻碍。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能使体育课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优质课程。一般来说,现在一个体育教学班级的人数较多,大多又是男女混合班教学,再加上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有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实施进行,这要求教师物尽其用,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教学。同样,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意志品质的环境是对教师提出的一个现实的、严峻的问题。

1.培养学生做事果断。果断是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方面,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经验的欠缺往往使得有些学生做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甚至唯唯诺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的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果断、干练的处事方式。比如,通过篮球或乒乓球的对抗训练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准确判断传球的方位和时间;在跳高或跳水项目中可以通过鼓励、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摆脱心理负担,让其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通过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的敏感程度和果断处事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性格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有利于学生果断意志品质的形成。

2.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树立信心就是通过鼓励、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或某个动作。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三步篮”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借助技术、示范树立做好这一技术动作的信心。鼓舞学生坚持,顺利实施长跑教学。激发斗志就是通过激励、竞争等方式,契合学生要强、好胜、不服输的性格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完成某项活动。

3.心理指导培养学生意志力。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提高学生应对困难的信心和斗志,提高学生的韧性和抗挫能力。例如,当学生在某个项目中达到心理极限和生理极限后,就会产生放弃或退缩的消极心理。这时候老师的一句“加油”、“好样的”或者老师一个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动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意志力。

总之,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不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要防止过度把个人的快乐和兴趣极端化,更要注意意志品质培养的均衡性发展。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三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把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体需要全面和谐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所谓个性是指人的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思维和实践能力及其对现实态度的独特的总和,它涵盖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等不同层次。《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个性的定义为:个性就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品格,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怎样才能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启发引导,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所谓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承认自我的价值是自身观念积极发展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中,不注重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容易造成一些学生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主要是由于自我观念消极,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例如,教学练习中老是达不到教师要求,游戏比赛中经常给小组拖后腿,教师对他不闻不问、同学对他疏而远之等等,造成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总感到孤立彷徨、在练习时自感能力不足而不敢表现才能、在游戏竞赛中唯恐失败而推辞躲避等等。由于经常把这种自我否定的评价理解为应得的和不可挽回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不好”、“我不行”等自我否定的意识。

针对种种消极的自我观念,体育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首先,应帮助他们全面地评价自我,使人人形成“人家好,我也好”、“我一定能赶上并超过他们”等自我肯定的意识。其次,要尽可能地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如比赛中对体育基础差的同学指派他们出任先发阵容,并将他们安排在最有利于发挥其长处的位置;安排与水平接近的同学比赛,体验成功感;练习时经常指派他们保护或帮助其他同学;对体育基础较好而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委任其为分组练习的小组长等等。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良好表现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引导他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促进交往,培养正确的社群心理。

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体育教学中同学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相互间的帮助与竞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群体意识,克服骄纵、迁就、孤僻、忧郁等不良心理倾向,形成接纳、宽容、互助、利他等良好的社群心理。

体育教师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和评价学生,因为一个团结健康的集体形成与教师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经常采取排斥的态度,轻视他的能力,低估其动作表现,并动辄处之以惩罚,久而久之,学生集体也会对其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公众场合对每个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交往的环境。例如,有意识地安排性格孤僻的和性格开朗的、技术较好的和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共同练习,或合作游戏,使他们形成行为上相互依赖的小群体,在交往中促进学生的相互体谅、平等待人、友好相处。

三、体验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

人生的征途中,总难免碰到困难和障碍,也会遇到挫折与失败。教育者既要帮助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又要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经受挫折的考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事技能学习和身体练习,总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必然伴随着成功和挫折的体验,更有利于提高心理承受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立一些挫折环境,使学生在反复的失败中体验挫折。如提高技能练习的难度;对学习基础较好、自信心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给予“不公平”的评价;安排一些不公平的游戏和比赛等。当然,针对学生不同的挫折反应,教师还要进行启发诱导。不良挫折反应的反复有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挫折后的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屈从和压抑行为等,尤其是后进生的挫折反应更要予以引导。如平时检查后有些学生成绩不理想,于是颓废、沮丧,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提出新的行为目标或者帮助他们找到考试结果以外的长处,使他们冷静地接受现实,提高心理承受力。

四、巧设良机,提高个性表现力。

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创造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时机,不难想象,一个教师“一言堂”、“内容满堂灌”、“要求无差别”、“学生一个调”的课堂是不可能培养出良好个性的。为此,教师要努力创造出所有学生积极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和充分展示才华的良好机会。例如,过去在足球教学比赛中往往是几个技术好的在场上尽显风采,技术差的只能在后面看家守门,输球是看家的责任,赢球是前锋的功劳。为了给所有学生表现的机会,可在球场四周设多个球门,每个学生既是前锋又是后卫,都有机会进球建功,也都有责任看守家门,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个人能力。

另外,在动作学习的规范与要求上也要区别对待,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练习内容或练习方式,形成个人风格,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如跳高可以选择不同的姿势、篮球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跳山羊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等。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四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创设困难、疲劳负荷、心理暗示、激励教育和榜样示范等方面,分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设困难;疲劳负荷;心理暗示;激励教育;榜样示范。

意志品质对现代人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意志品质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作为学生,意志品质是决定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学校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进行培养。但由于当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表现为意志品质比较差,吃苦精神缺乏,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1创设困难法。

案例:在某常态课上,教学内容是400m跑。教师在进行完准备活动后,按照以前的练习情况和测试水平,将学生分为3大组,每组再按耐力水平分为3小组,然后每组进行分层错时追逐跑的练习。具体方法是分层次进行发令启动,间隔10s,顺序依次是一般水平学生、中等水平和优良水平学生。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的分层错时追逐跑,通过比赛的趣味性,先跑的学生为了不被超越,必然使劲地跑,给先跑的学生创设了挑战优秀生的机会;后面跑的学生由于前面有赶超的目标,在练习和测试中必然会积极挑战自己,赶超前面的同学。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转变为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内因。例如,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极点”,冬季室外体育教学的寒冷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只要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教材,通过克服困难,在挑战中获得情感体验,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常用教育方法有:道理的说明、情感的诱发、纪律的要求和适当的惩罚等。本案例中由于出发的顺序是一般水平学生、中等水平和优良水平学生,所以学生在到达终点时,差距不大,就可以让部分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挑战成功的愉悦感,就会给这部分学生带来成功的乐趣。通过困难的创设让学生在挑战和拼搏中超越自己,就会从中体会到克服困难带来的愉悦感,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希望再来一次,学生就会在自信中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

1.2疲劳负荷法。

案例:在《途中跑》教学中,在进行了反复的短距离跑教学之后,教师安排的立定三级跳的课课练任务,给学生提出远度的要求,并用语言激励,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的挑战自己,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分析:疲劳负荷法就是在学生身体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继续给学生一定的运动量,让学生在疲劳中坚持,来达到磨练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练习给学生身体一定的运动负荷,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等坚强的意志品质。疲劳负荷法是制造一定的困难让学生去克服,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练习中的困难和运动负荷,通过学生身体出现的疲劳和运动极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来磨练意志。疲劳负荷法的运用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运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由于运动量过大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损伤,不但不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1.3心理暗示法。

案例:在水平五的体能教学中,教师设计了静态俯撑的练习。教师让全班学生拉开间隔距离,下达口令进行静态俯撑练习,学生静态俯撑30~40s后,教师大声地进行语言鼓励,“加油”“很好”“坚持”等。积极表扬在练习中努力坚持的学生,并对静态俯撑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语言的提醒,最后进行倒数15s来延续耐力支撑时间。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完成练习,不但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本案例中,教师的大声鼓励和加油,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自然就会对学生的坚持产生影响。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加油中,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学生就可以从中感知教师的支持,进而在练习中不断克服自己的疲惫和懒惰,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另外,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处于一个大的集体,教师利用倒数的方法,集体的裹挟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效果是学生一个人进行锻炼所不能达到的。在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在运动中进行自我的暗示,通过自己内心的鼓励、监督和自我的要求来克服困难,如耐久跑中“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坚持下来”等语言,体育动作技能学习中给自己制订练习目标等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1.4激励教育法。

案例:某地区公开教学,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采用视频欣赏,让学生观看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精彩的比赛片段,然后引出国外和国内的篮球明星,用语言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在随后的运球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请出学校篮球队的队员进行示范,同时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等。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既有效的引入本课,又提高了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进行激励,创设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明星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刻苦锻炼的态度。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体育明星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努力来达到学习目的,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技术动作教学时,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应给予学生直观示范,让学生清楚掌握动作技术是如何完成的;在动作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动作技术,从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点、切入点、直观点、示范点和知识点等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拓展技术动作的练习等一些教法的改变来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体验运动的乐趣,来培养自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不管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如何,学生大胆尝试后,不论跳的如何,教师带头鼓励学生,不要让其他学生嘲笑他人。

1.5榜样示范法。

案例: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观察到个别学生在跑动中勇敢拼搏,特别是每次终点冲刺时用尽全力,虽然在跑动后出现了干呕、脸色苍白等生理现象,教师及时表扬了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并号召其他学生“同学们能像他们几个学习吗?”给大部分学生树立了榜样。分析:榜样示范法是在体育教学中用教师自己或者学生的思想、行为等给大部分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的榜样示范,让学生有一个参考的标准,激励学生形成个体的行为意向,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积极利用一些教育良机,及时表扬部分学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样,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一直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体育教学内容优势,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运用拼搏、比赛和竞争来让学生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让学生获得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五

论文摘要:大学本科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统“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和提高,已日臻完善和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有简捷和快速的优势。但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教育是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称得上是受到了教育,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自主学习不是指脱离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和教学安排而放任学生的行为,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主人地位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引导与激发学生形成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有着这样的体会:大学里学得的知识是最基础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自学获得大量所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没有这个能力,学生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地限制。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各高校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各高校的社会责任、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本人去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ofwarwick)培训和学习,华威大学1965年建校,不到50年就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课程体系的优化。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适应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学习空间和留出足够的开展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此,我校规定在所有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必须设立一门2个学分的自学型课程、4个学分的创新型课程,本科生只有完成上述6个学分的课程学习才能毕业。自学型课程是教师给出具体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分。我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自学型课程是“matlab及医学应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matlab语言来完成医学信号或图像处理任务。创新型实验课程类似于课程设计,也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我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创新型实验课程有:医学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医疗仪器及应用、专业实践综合训练。

2.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课堂上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论,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贯彻执行,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决定一切,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讨论,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采取师生互动、问题推进、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感受国外大学教学有一特点是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讨中教师采取启发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和以学生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式。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中,教师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讨论和归纳总结,这种方式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在以学生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式中,教师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最后教师评价和进行课题总结,这种方式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采取多种学习考评方式。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智力为主,教学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测试其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测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状。注重人才能力培养,如何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考核中我们采用多种模式:平时作业、随堂考试、实验考核和期末试卷笔试。为克服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互相抄袭,我们加强了随堂考试。每上完一个章节都进行课堂考试,当堂布置作业,学生当堂做完后上交。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多用计算机完成,可先把实验内容和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实验课上主要进行考核。学生任意抽取一个实验任务后,马上在计算机上完成,教师当堂给出每个实验成绩。上述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可以减少,相反,他们的责任更重,他们必须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内容来选择学习资料和安排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一些学习方法,教导学生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使用。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个人的努力也很重要。学生应该清楚自己想要学什么,从而确立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明确学习目标。现在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往往只会按照老师的计划,做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学习非常被动。为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来学习。目前,一些大学(特别是国外大学)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再结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六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是各个院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能力、课间活动组织能力、竞技比赛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也是学校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学校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从而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

在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做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而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必须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好的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就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对学生实习环节的忽视或走过场,会导致学生知识僵化,不能学以致用。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

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多学校将见习和实习都安排在大四进行,在这一阶段里大多数学生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好好地完成教育实践和实习,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实习的质量。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只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而在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又将专业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技术与理论知识相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只懂技术,而讲解不到位,更有部分学生只讲解不做示范。

现在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并没有对实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使他们在体验学生这一角色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质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清晰,实习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全面,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不把实习放在自己的规划之中,所以导致现在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没办法顺利完成,很多大学生的实习都是由学校强制约束完成的,而并不是自愿完成的。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课的时间和上课次数,给予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的考核体系,将书面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明确实践能力考核在学生成绩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把握住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他们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和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为在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实习环境,使其在校体验真实的教学过程。建立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实习工作,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呼应,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加强行政约束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实习质量。为了支持大部分学生强烈的运动技能锻炼和培养愿望,应该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外运动技能俱乐部的建设,从而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监督起到向导作用。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实习期间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学生在校实习期间,要注意锻炼他们独立面对上课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更多学生能够走入社会、接触社会,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强化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以新课改理念指导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七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还是很期待体育课的,因为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很多新的玩法,学生这种思维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雏形,教师只需在加强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做好教学引导,便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育活动的开设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体魄,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更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教师在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后,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最终让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带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食物链”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食物链的含义,即由不同层次生物构成的生物链条,上一层链条的主体需要依靠抓下一层链条的成员维系生存,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新型体育理念,教师让学生再通过食物链的理念做抓捕和逃避,这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小学生在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极强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鼓励抓捕成功的学生,并让学生在食物链的理论上创造新的玩法,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对游戏本质的认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2.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在疑,即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集中在学习的质疑上,我国古训也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体育学习中,若学生能在教学中勇敢提出问题,并勇于质疑问题,则说明学生在学习时能做到认真思量教师传授的知识,不仅能消化并吸收知识的内涵,也能通过质疑或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获取真理。因而,小学体育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先鼓励学生具有质疑精神,并勇于和敢于质疑。比如,进行“跨越式跳高”时,教师为给学生更多立体教学呈现,就应在教学初期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领悟跨越式跳高的原理和动作要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解释或者指导,让学生思考跨越式跳高在进行中的注意要点,而学生通过思考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如“跨越式跳高主跑方向的确立”,“跳跃的高度状况”,“跳跃的技术阶段都有哪些内容”,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需给出合理答案。这样师生在相互讨论中就能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探究,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更为清晰,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2.2教学语言灵活应用,引导学生想象能力。

体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要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学生由于个体情况不同,对体育的喜爱程度也有差异性,故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当前的表现,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师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思维。比如,借助联想或者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感悟能力,但是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甚至有排斥的状况出现,若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管不顾地运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在此需要对那些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措施,并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中“度”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前滚翻准备姿势”的时候,对于那些对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语言,让语言更有生动性,传授学生前滚翻的特点时可以用如下语言:把握好蹲撑如蛙跳,臀部比腰高,头部顶着地,背部似拱桥,这类生动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对特点的掌握有着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做优美准确的示范,学生可以在语言描述中有一定的感知,对动作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对于体育兴趣较浓的学生而言,就需要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才能翻滚得更好”这类语言激发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想象能力,很多学生了解圆的物体如果翻滚起来更为容易,所以学生练习时会有意将自己身体控制成圆形,通过该模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有新的发展。

2.3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思维更具灵活性的关键举措,保障思维灵活性的关键要素是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是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体育教学课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自身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能给学生做正常的创新指引,并能由此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和呆板,让课堂学习在轻松的氛围内推行下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也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化,推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研究新事物,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和探索新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发现新的事物也能发现新的问题,并借助实践教学指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发散性思维是结合学生现有头脑中的原型和信息,通过发散创设出新的开拓思维模式,且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在原有思维基础上做好新的拓展,由此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但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但是以上诸多措施还远远不够。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一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完善教学形式的前提下进行,这将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思考空间。小学体育教学中,广阔的思考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突破现有思维模式,通过大胆想象,让体育课程学习和创新思维模式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并从不同角度探寻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想法,这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教师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内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自由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引进部分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比如学生喜爱的瑜伽、跆拳道、健美操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增设自己的学习项目,培养自己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而学生在热爱体育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挖掘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大胆的想象,不断完善先进教学模式,使教学更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努力给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空间。此外,教师要在积极探索中,从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出发,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八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的实行,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培训新型社会人才的要求出发,我们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更要培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培养能力更为重要,基于此,我们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与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填鸭式教育相比,自主合作学习更倾向于学生的主动参与。首先,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目标的确定中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对于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由自读引发联想,拓展思维。其次,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和主动学习,即使学生观点有所偏差也没关系,后面可以由教师逐步引导,使学生理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方法。最后,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出调整,不断的思考与探究,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逐渐提高,而这种能力一旦养成,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更强。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引导与解惑的辅助作用。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潜力。

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最终教师要达到最根本的教学目的。从这一方面入手,教师应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充分研读教材,结合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发挥自己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相关教材,给学生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一些诗词,有趣的杂文散文等等,这样就把枯燥的一节课变成内容丰富、多彩炫丽的课堂,可以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

(二)积极引导,提升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二节课可以达到目的的。教师要设计符合引导学生自主能力、思维能力的活动及题目。适时的抛出问题给学生,以引导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独立思考与群体讨论相结合,探究活动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进行最后的归纳性总结,如此更容易培训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三)开展活动,拓展教学范围。

教师在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后,以课内单元活动为主旨进行课外活动的拓展:包括读写活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等。读写活动即根据学到的课内知识,引导学生以读、写为手段,帮助学生积极的理解课内知识。体验活动即将课内的相关内容,制造相关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演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强化情感体验、心理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实践活动即校外拓展,其意义在于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校外调查与问答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调查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这更可以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师生协作,创建和谐氛围。

传统教学环境中,师生的关系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分,教师高高在上,金口玉言;学生恭听仰视,谨小慎微,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首要任务的教学模式。师生更多的是协作,是配合,是共同去完成课内、课外的学习、实践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为辅助指导,共同创立,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做出改变,把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靠着多种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日积月累,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意识,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建立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其它学习中去。

(五)学生自读,引导质疑解疑,启迪思维。

学生自已的理解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方法在于,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原文,对课文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再由教师从正面去引导学生为何如此理解,而不是一开始就将刻板的、正确的意义讲给学生,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会让学生失去自已的思维方式,最终课内的学习,只会有一种“正确答案”而没有多彩的思维碰撞,正确的答案应该从多样的、丰富的思维中提取而来,而并非一开始就由教师告诉学生。

三、结语。

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有着更适应时代的优越性,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应用型人才。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是在语文教育中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其它教育中也会逐渐得到认可。因为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非任何一种单一的知识。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探究。

参考文献: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九

我国的小学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轻德育教育的不良倾向,畸轻畸重之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内教育理论界己经注意到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例如,赵玉厚指出:“语文学科的教育理论是由教化论、教学论、以及教导论构成的。其中,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当属教化论系统。以小见大: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戏曲或散文,这些文学对生命的礼赞。丰富多彩地描画了美的人生,其感染力量能使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学的`背后则是人的情感世界、精神生活。根据课纲规定,现代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用课程时数最多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它应耗用80课时以上的教学计划。因此,利用好现代文阅读,就几乎掌握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阅读教学有强大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以小见大。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讲授课文《好雪片片》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体会作者对流浪老人的衣着、外貌、睡态的刻画,以及老人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和为我扣子等细节描写,感受流浪老人在困苦的逆境中窘迫,能够勇于直面人生、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崇高精神,以及送他人以温暖的善良人性。再如讲授《哦,香雪》时,可以提示学生学习香雪登上火车时的果断执着和勇于战胜困难的拼搏进取精神。很多课文篇目,都可以体现社会对小学毕业生素质的期望的某一侧面。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深化课文影响,把教育的目标指向受教育者本身。

简单直接的道德宣讲不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教学效果低下。并且这也会干扰语文教学本身的正常开展。要融德入文:语文教学的策略应是披文入情,以情感人,以美扬善。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轻德育教育的不良倾向,畸轻畸重之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很多毕业生在结束学校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常常因为素质能力的欠缺,职业发展不能令本人和家庭满意,并且影响到他们对企业和社会作出的贡献。

三、结论。

小学学校的语文课程,应当放在素质培养的整个框架体系中,从整体着眼,协调好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戴云刚.小学教师课堂德育工作的探索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9).

[2]林金辉.小学学校德育课教学生活化路径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许颖峰.浅谈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活动化[j].生物技术世界,2014(08).

[4]刘济良主编.德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5]秦怀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6]陈若君.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教学观及其启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4).

[7]王剑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

兴趣是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对事物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与选择,是产生强烈动机与积极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只有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学生才能真正爱上体育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发挥体育学科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情感的学科功效。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科兴趣这是广大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态度。可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学科兴趣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喜爱、不信任,这种消极的情感会直接地反映到体育学科的学习中来。相反学生尊重、喜爱、信任某位教师,自然也会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学科的学习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现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纯的师徒关系,而是一种互动与合作的平等关系。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是平等的。第一,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主体,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动的主人,他们不附属于任何人,是与成人有着平等权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真诚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来。第二,公平对待,学生之间的平等。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身体差异,在完在某一动作时难免会出出差别,此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间的差异,一刀切,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身体差异,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需求与爱好。第三,融入情感。教育教学并不是机械而冰冷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积极的情感因素,讲究语言,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使整个教学更富有情感,这样更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沟通,教学上取得共振,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将其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小学生喜爱新鲜有趣事物的心理特点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的思维特点,更能突出体育学科的动态性与活动性,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小学体育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教学情境化现代信息技术不再是枯燥而机械地讲述理论知识,而是可以将这些动作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加利于教师采用边讲解理论边演示动作,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动作情境之中,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在理论与动作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使得教学氛围更活跃,整个教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激情与动力。

(二)内容更丰富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即使教师有心来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但受时空限制而不能完成,学生对这种封闭而枯燥的学习容易心生厌倦,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更开放。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历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的瞬间,播放正在举行的各类运动会盛况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体育内容,了解更多信息,这样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学生对体育学科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丰富的体育训练活动。

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需要在丰富的训练活动中得到不断提高与掌握。但单一重复的训练活动,学生容易滋生厌倦心理,而无法达到快乐参与、深入掌握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训练活动,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相关技能。

(一)竞技运动。

小学生争强好胜,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为此我们可以变单纯的训练为富有竞争的比赛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使学生展开积极的竞争,在竞争中享受角逐的乐趣,这不失为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如跳远训练时进行看谁跳得最远,获胜者颁发奖状。一个学期下来许多学生都拿到了奖状,跳得最远、跑得最快、动作最优美等。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的荣誉感,进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与热情。

(二)游戏活动小学生活泼发动,游戏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

将游戏与体育结合起来,设计丰富的体育游戏活动,将运动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更能突出体育学科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玩中乐。如队形的训练,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听口令来变换队形,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训练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采用游戏活动,来让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立马沸腾起来,踊跃参与,积极配合,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而且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真正享受活动的乐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一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创设困难、疲劳负荷、心理暗示、激励教育和榜样示范等方面,分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设困难;疲劳负荷;心理暗示;激励教育;榜样示范。

意志品质对现代人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意志品质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作为学生,意志品质是决定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学校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进行培养。但由于当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表现为意志品质比较差,吃苦精神缺乏,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1创设困难法。

案例:在某常态课上,教学内容是400m跑。教师在进行完准备活动后,按照以前的练习情况和测试水平,将学生分为3大组,每组再按耐力水平分为3小组,然后每组进行分层错时追逐跑的练习。具体方法是分层次进行发令启动,间隔10s,顺序依次是一般水平学生、中等水平和优良水平学生。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的分层错时追逐跑,通过比赛的趣味性,先跑的学生为了不被超越,必然使劲地跑,给先跑的学生创设了挑战优秀生的机会;后面跑的学生由于前面有赶超的目标,在练习和测试中必然会积极挑战自己,赶超前面的同学。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转变为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内因。例如,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极点”,冬季室外体育教学的寒冷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材,只要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教材,通过克服困难,在挑战中获得情感体验,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常用教育方法有:道理的说明、情感的诱发、纪律的要求和适当的惩罚等。本案例中由于出发的顺序是一般水平学生、中等水平和优良水平学生,所以学生在到达终点时,差距不大,就可以让部分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挑战成功的愉悦感,就会给这部分学生带来成功的乐趣。通过困难的创设让学生在挑战和拼搏中超越自己,就会从中体会到克服困难带来的愉悦感,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希望再来一次,学生就会在自信中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

1.2疲劳负荷法。

案例:在《途中跑》教学中,在进行了反复的短距离跑教学之后,教师安排的立定三级跳的课课练任务,给学生提出远度的要求,并用语言激励,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的挑战自己,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分析:疲劳负荷法就是在学生身体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继续给学生一定的运动量,让学生在疲劳中坚持,来达到磨练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练习给学生身体一定的运动负荷,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等坚强的意志品质。疲劳负荷法是制造一定的困难让学生去克服,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练习中的困难和运动负荷,通过学生身体出现的疲劳和运动极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来磨练意志。疲劳负荷法的运用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运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由于运动量过大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损伤,不但不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1.3心理暗示法。

案例:在水平五的体能教学中,教师设计了静态俯撑的练习。教师让全班学生拉开间隔距离,下达口令进行静态俯撑练习,学生静态俯撑30~40s后,教师大声地进行语言鼓励,“加油”“很好”“坚持”等。积极表扬在练习中努力坚持的学生,并对静态俯撑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语言的提醒,最后进行倒数15s来延续耐力支撑时间。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完成练习,不但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本案例中,教师的大声鼓励和加油,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自然就会对学生的坚持产生影响。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加油中,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学生就可以从中感知教师的支持,进而在练习中不断克服自己的疲惫和懒惰,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另外,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处于一个大的集体,教师利用倒数的方法,集体的裹挟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效果是学生一个人进行锻炼所不能达到的。在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在运动中进行自我的暗示,通过自己内心的鼓励、监督和自我的要求来克服困难,如耐久跑中“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坚持下来”等语言,体育动作技能学习中给自己制订练习目标等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1.4激励教育法。

案例:某地区公开教学,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采用视频欣赏,让学生观看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精彩的比赛片段,然后引出国外和国内的篮球明星,用语言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在随后的运球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请出学校篮球队的队员进行示范,同时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等。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既有效的引入本课,又提高了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进行激励,创设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明星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刻苦锻炼的态度。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体育明星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努力来达到学习目的,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技术动作教学时,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应给予学生直观示范,让学生清楚掌握动作技术是如何完成的;在动作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动作技术,从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点、切入点、直观点、示范点和知识点等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拓展技术动作的练习等一些教法的改变来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体验运动的乐趣,来培养自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不管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如何,学生大胆尝试后,不论跳的如何,教师带头鼓励学生,不要让其他学生嘲笑他人。

1.5榜样示范法。

案例: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观察到个别学生在跑动中勇敢拼搏,特别是每次终点冲刺时用尽全力,虽然在跑动后出现了干呕、脸色苍白等生理现象,教师及时表扬了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并号召其他学生“同学们能像他们几个学习吗?”给大部分学生树立了榜样。分析:榜样示范法是在体育教学中用教师自己或者学生的思想、行为等给大部分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的榜样示范,让学生有一个参考的标准,激励学生形成个体的行为意向,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积极利用一些教育良机,及时表扬部分学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样,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一直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体育教学内容优势,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运用拼搏、比赛和竞争来让学生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让学生获得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二

学校是育人圣地,在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体育教学。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刻板遵守课堂纪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尽情开展游戏、锻炼项目以及竞赛等,完全释放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体育教学中很多的项目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现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途径。

1了解学生的个性通过分组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因为每个人本身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比较好动,有的学生比较安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很容易发现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而通过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更全面的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和发展[1]。比方说,教师通过简单的观察将学生分为好动组和安静组,对于好动组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动、坐不住的特点进行教学,而安静组的学生,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比如足球运动,教师可以发展好动组学生在足球训练中好动的特征,因为足球是一项不断奔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那么,对于安静学生不喜欢嘈杂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体操等方面的.体育运动,通过律动感的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积极性。也就是说,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做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可以更容易控制整个体育教学中的节奏,避免学生不积极、懈怠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个性上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深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

每个学生喜欢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有的会喜欢足球,有的就比较喜欢篮球,那么教师就不应该剥夺学生的喜好,这样的话只会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提不起兴趣,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发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2]。比方说a是非常喜欢足球的学生,而b却是非常喜欢篮球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然后将学生进行兴趣分班教学,对和a学生一样喜欢足球的学生分为一个班,教师只需要对足球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a就会非常配合教师讲课,并且积极的响应教师的提问;而b就和跟他一样喜好的一个班级进行体育教学,在这个篮球班级,教师只需要讲解篮球的历史、规则、技术等等的知识,在讲解中学生会主动全身心投入教师的讲解中。这样一来,学生都学习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而且在这种兴趣分班教学情况下,学生更能够尽情的享受体育运动,因为只有他们喜欢,他们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接触、去学习、去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接受和学习他们喜欢的;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相应的教学,以此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

3运用成功体育教学法,提升学生成就感。

成功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成功中获得喜悦,从而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3]。比方说,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场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和失败,让学生了解到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即使是失败了同样可以从中获得经验教训,继续提升自我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对那种体质差的学生更有效果。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价值,就像篮球运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是适合进攻还是防守,是适合投篮还是拦截,从而找到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也可以使学生在没成功中找到原因,并且积极的加以改正,通过努力培养自己的个性,进而在下次的比赛中重新完善自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开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以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

4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表现意识。

自我表现意识是学生在个性发展中最重要的表现,体育教学不仅培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观看各种体育视频调动学生对体育的激情,进而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4]。比方说,学校需要举办一场体操比赛,教师可以将编排任务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编排,并且要求在体操的编排中能够展现体育的特色。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体育。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编排,并且取得最终的认可,这种满足感是任何人都给不了的,借此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个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或者编排。因为学生都喜欢的只能是学生的角度进行编排,而教师的介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可感,这样反而降低了学生自我表现欲,降低学生良好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机会。教师要在整个学生创作的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让学生能够放心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想象,切实提高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5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氛围。

在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独立、追求公平的个性逐渐发展出来。而体育教学是最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和公平公正个性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规则需要学生遵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培养学生这种个性[5]。比方说,规则非常多的足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羽毛球运动等球类运动。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学习氛围,就是学生尝试当裁判,教师当运动员,教师在过程中特意做出一些错误的动作,让学生裁判纠错;或者,在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时候,教师特意判错,看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不公平的地方,从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养成学生正确的个性发展。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和发展学生优秀的个性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因此从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行分组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运用成功体育教学法、提高学生自我表现意识以及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氛围五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优秀的个性,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5]赵星.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情况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9):167~168.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三

学校是育人圣地,在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体育教学。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刻板遵守课堂纪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尽情开展游戏、锻炼项目以及竞赛等,完全释放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体育教学中很多的项目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现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途径。

1了解学生的个性通过分组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因为每个人本身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比较好动,有的学生比较安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很容易发现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而通过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更全面的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和发展[1]。比方说,教师通过简单的观察将学生分为好动组和安静组,对于好动组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动、坐不住的特点进行教学,而安静组的学生,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比如足球运动,教师可以发展好动组学生在足球训练中好动的特征,因为足球是一项不断奔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那么,对于安静学生不喜欢嘈杂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体操等方面的.体育运动,通过律动感的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积极性。也就是说,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做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可以更容易控制整个体育教学中的节奏,避免学生不积极、懈怠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个性上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深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

每个学生喜欢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有的会喜欢足球,有的就比较喜欢篮球,那么教师就不应该剥夺学生的喜好,这样的话只会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提不起兴趣,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发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2]。比方说a是非常喜欢足球的学生,而b却是非常喜欢篮球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然后将学生进行兴趣分班教学,对和a学生一样喜欢足球的学生分为一个班,教师只需要对足球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a就会非常配合教师讲课,并且积极的响应教师的提问;而b就和跟他一样喜好的一个班级进行体育教学,在这个篮球班级,教师只需要讲解篮球的历史、规则、技术等等的知识,在讲解中学生会主动全身心投入教师的讲解中。这样一来,学生都学习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而且在这种兴趣分班教学情况下,学生更能够尽情的享受体育运动,因为只有他们喜欢,他们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接触、去学习、去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接受和学习他们喜欢的;其次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相应的教学,以此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

成功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成功中获得喜悦,从而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3]。比方说,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场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和失败,让学生了解到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即使是失败了同样可以从中获得经验教训,继续提升自我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对那种体质差的学生更有效果。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价值,就像篮球运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是适合进攻还是防守,是适合投篮还是拦截,从而找到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也可以使学生在没成功中找到原因,并且积极的加以改正,通过努力培养自己的个性,进而在下次的比赛中重新完善自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的开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以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

4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表现意识。

自我表现意识是学生在个性发展中最重要的表现,体育教学不仅培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观看各种体育视频调动学生对体育的激情,进而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4]。比方说,学校需要举办一场体操比赛,教师可以将编排任务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编排,并且要求在体操的编排中能够展现体育的特色。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体育。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编排,并且取得最终的认可,这种满足感是任何人都给不了的,借此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个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或者编排。因为学生都喜欢的只能是学生的角度进行编排,而教师的介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可感,这样反而降低了学生自我表现欲,降低学生良好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机会。教师要在整个学生创作的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让学生能够放心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想象,切实提高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在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独立、追求公平的个性逐渐发展出来。而体育教学是最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和公平公正个性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规则需要学生遵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培养学生这种个性[5]。比方说,规则非常多的足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羽毛球运动等球类运动。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学习氛围,就是学生尝试当裁判,教师当运动员,教师在过程中特意做出一些错误的动作,让学生裁判纠错;或者,在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时候,教师特意判错,看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不公平的地方,从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养成学生正确的个性发展。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和发展学生优秀的个性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因此从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行分组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运用成功体育教学法、提高学生自我表现意识以及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氛围五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优秀的个性,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四

近年来,高考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的改革。此外,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各地高考的改革方案来看,全国大部分省份也将于2017—2019年陆续启动高考的改革,文理不分科成为改革大趋势。其中,已经明确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有: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在文理不分科的趋势下,地理学科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还可以学到很多保护地理环境的方法,认识到对地理环境进行合理利用改造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繁衍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可以说充满了趣味性。然而事实却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高中地理课枯燥乏味。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把兴趣培养作为基础手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还能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高中地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的原因。

1.1缺乏重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被用来形容知识渊博。从字面上理解,对天文和地理知识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该算是有学之士了。其实,抛开知识的深度、精度问题暂且不谈,仅仅从高中地理所涉及知识的广度来看,地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了。然而,这样一个有深度、有精度、有内容的学科,多年来却始终处于不太被重视,甚至是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对于理科生来说,在高考的压力下,几乎所有精力都被用于高考科目,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应付会考,在地理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对于文科地理教学来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文科,记记背背就能出成绩,完全忽略了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理解性内容这一现实。在未加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很难出成绩。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地理逐渐产生了恐惧情绪,更加不用说学习的乐趣了。而且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地理课堂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知性。

1.2学习困难。

目前高中使用的几个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编写上也比较注重趣味性,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较难学”。究竟难在哪里?地理学科具有时空广大性、组成复杂性、区域差异性、多要素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征。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此外,从目前应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看,高中地理普遍使用的是先自然、后人文,从宇宙、太阳系,到地球,再到人地关系的“由大到小”的框架体系。学生开始学习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宇宙和地球的部分,其中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因为开始学习就碰到巨大的困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从而使地理成为了一门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2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2.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也可以称为引言,一般被用作一节课的导语。虽然课堂导入的内容不是课的正文,但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宜的课堂导入内容和导入形式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1.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由复习旧课逐渐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对知识间的衔接非常有利。例如,在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先针对此前刚刚学过的“海水运动”的内容进行提问: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这样在旧知识到新内容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

2.1.2设问导入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设问,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学习“天气系统”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首先由当地天气入手,通过简单的提问,比如:已经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了,同学们感觉如何?这样的天气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关注天气上来。

2.1.3预习导入法。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针对下节课将要涉及的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下节课上课时,首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下节课所学内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4时事导入法。

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者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话题。例如,某一年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我国青藏铁路正式全线贯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由此话题导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1.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先利用图片和资料很多,直观、生动地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水体的图片: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也有身边的涓涓溪流。由视觉刺激引出授课内容,学生兴趣会更强。

2.2课堂活动。

高中地理知识量比较庞大,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透彻地讲解某些规律、现象,就会无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就是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指导学生去背、去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合适的课堂活动就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可以尝试由学生来当一次老师。具体操作方法为:课前1周,教师设计6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各组通过抽签选择一个问题。要求在这一周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认真准备,最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该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收集资料和讲课准备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合作、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切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无法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3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逐渐走入更多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可以同时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教学工具,交互便利、直观形象、音乐优美、动感丰富、感染力强等是其显著优点。对于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地球的运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地理一个最大的难点。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地球的公转、自转、黄赤交角、晨昏线等内容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因此,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授课时间有限,教师通常很难快速、准确地将复杂多样的板图、板画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因为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非常抽象,如果单从文字上看,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动画演示等,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更具体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

2.4思维方式的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详细的讲解也不如教会学生自己思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引导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

(2)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先前学到的有限的地理知识,调动出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做出判断。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直觉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助于启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要求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知识点,如地球公转的问题、黄赤交角的问题以及时差问题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后往前推导,这样就很容易茅塞顿开,对复杂繁琐问题能够彻底搞懂。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考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地理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把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做,并贯穿始终。通过适宜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活动,配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2]张立祖.现代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范敦泉.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5):82.

[4]曹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与评价,2012(8):29,31.

[5]邓长珍.浅谈高中地理兴趣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五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教学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的讲解,动作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与练习,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并没有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千篇一律的进行教学。这种示范-练习-纠错-反复练习的模式以考试为目的,完全忽视学生的态度与热情,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排斥害怕体育课。还有很多体育老师只注重尖子生的培养,使得其他学生受到冷落,学生心理上形成隔阂。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向就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般来说培养学生的个性定义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体育教学改革。

2.1教育观念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进行改革、更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总是老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传授为主,这种模式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模式,学生在过程中独立思考,自己探索。要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转变为“学生主体论”,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练习,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其自主学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机器,只是进行灌输,让其模仿、练习。要从过去的跟着练转变为学生自主练,由过去的育体扩展为启智、调心的多样式方法;有单一的教学示范方法转变为因材施教、注重特殊性的教学方法。在关注学生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尤其是创造力的发展。

2.2教学模式改革: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发挥课堂的自主性、趣味性、灵活性、娱乐性等特点,才能增强体育课的魅力,创造学生喜爱的课堂和教学环境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比如,分组练习的方法,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增加,更能体现个人的长处。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优势,又能增加团体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教学方法改革:老师应该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是积极好动、性格开朗的,这类学生热爱运动,反应灵敏。而有些学生则相反,性格孤僻,喜好安静,不喜运动,接受能力差。这两类学生如果进行同样的训练会引起不一样的效果,前面一类学生可能觉得训练量少,后面一类学生却吃不消。这样会引起学生的不满,造成逆反心理。所以,老师上课时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好动的与孤僻的要分开,练习内容和强度也要针对性的分布,这样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培养。

2.4强化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意识是人特有的属性,而自我意识是意识中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的形成便是个性形成的水平。自我意识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的影响,同样受到家庭、老师的影响。体育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社会中良好高尚的一面来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学生的自我意识会支配学生的自身运动,在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竞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而不同的学生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比赛形式和内容要进行考量,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比赛,或者采用不同形式的比赛,。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5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强弱有很大区别。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对体育训练接受能力差,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之下,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作为体育老师,要主动接近这类学生,给与鼓励和开导,对其进行不同的训练,尤其要对心理进行辅导。在教学过程中,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自尊心、自信心。

3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进行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六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生个性的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进和创新。文章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学生的个性存在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个性的保持和发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体育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征,促进自身个性。并且小学生处于比较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学生能够很快投入进去。同时应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并为其提供一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打篮球,有的学生比较擅长短跑,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关的课程时给其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加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找到自己擅长的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体育课堂中,训练学生快速站好队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记住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记住身边的同学的方法来站队,有的说可以让每个人记住自己的队列号等方法。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于其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

2改进体育教学的模式。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实现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灌输法教学转变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由被动化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解决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处理体育教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学习,保证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相互学习,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体育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学习。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对体育项目的喜好来让学生组成小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进行跳高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不同的高度的练习,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在自身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通过自我意识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举行一些趣味性的比赛,如接力赛、计时赛等,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教师应有计划的采取合理的措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更多的热情。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并且竞争意识能够让学生收获更多的东西,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在进行障碍跑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其中感受到相应的成就感。教师可以设置巧妙有趣的障碍,并给学生讲清规则,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比赛,在比赛活动中收获成就感,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面对竞争、面对挑战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障碍物的布置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接受挑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合理设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如有的学生身体基础比其他学生的差,因此体育课堂中表现的很不自信,积极性也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这一类型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体情况,在教学中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并适当的降低练习难度,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信心,提高其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总之,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保证在体育课堂中安排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体育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论文(模板17篇)篇十七

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下,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的教学只注重理论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以及兴趣的培养没有注重,这些就不利于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就比较有利。

体育是各个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没有注重,从而就造成了体育教学的效率比较低[1]。高中的体育教学兴趣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能在兴趣的培养下,对学生的学习体育的欲望也能增强。

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当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着诸多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就有着阻碍。其中学生自身的因素方面体现的就比较突出,一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没有充分化,在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上比较缺少切身感受,一些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标没有明确化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习不积极的重要原因,对学习体育的'兴趣方面也会有着很大影响。

再者,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还体现在体育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层面。主要就是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不适合,没有注重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这些也会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加上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在对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受到很大限制,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2]。

为能保障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目标实现,笔者结合实际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

第一,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就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在这一方面就要能通过外部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对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好动心理得以满足。在对外部奖励的方法实施中,要注重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以及锻炼规范进行明确化,在奖励措施的实施层面也要能规范[3]。然后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激发,让学生能够在体育练习中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成绩,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在体育的动机方面得以激发,就能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激发。

第二,注重体育教学的内容多样化呈现。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培养要从多方面加以充分重视,可将体育舞蹈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将体育和音乐以及舞蹈紧密的结合。这样就比较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葛铮,对吸引学生学习体育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下对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激发也比较有利。除此之外,就要注重对拓展训练的加强,让拓展小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多样化呈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为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要能注重将体育锻炼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充分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将体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4]。将生活当中的典型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提取,如可将学生在早晨进行俯卧撑的练习,可以一边练习一边播放音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能有助于学生自身的体能增长,在体育的考核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树立体育信心。

第四,高中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体育比赛的活动,以及对体育的场地和器材等都要能够有效的优化和改善。在这些方面得以充分注重,就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体育练习的要求,这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能打下坚实基础。在学校要常开展和体育相关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当中获得荣誉感,让学生能够树立其信心。

三、结语。

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在这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实际的体育教学。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研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只有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有利于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建海.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5).

[2]曾令宏.略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26).

[3]张文将.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祖国,2016(15).

[4]刘士兵.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

相关范文推荐

    顶岗实习报告参考(优质20篇)

    在实习期间,我们经历了各种工作与挑战,写一份实习报告可以让我们对这段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实习报告的摘录,展示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成果

    我叫轻轻教案(优秀16篇)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如果你正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那么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新的思路。活动目标:1、

    婚礼抛绣球主持词(优秀17篇)

    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主持,与各位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下面是一些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发。现在,抛绣球将把先生小姐的婚典

    网络为话题我的网络生活(精选18篇)

    优秀作文具备丰富的内容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从初一开始,妈妈为了我能随时查到语文课文的

    忘不了的掌声六年级(优质15篇)

    作文是展示自己思想和文采的平台,通过写作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示范,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一)同桌的笑我同桌沈含笑

    办事处主任述职述廉述学报告(实用13篇)

    述廉报告是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件。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述廉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年来,我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

    学校防触电的应急预案(模板20篇)

    应急预案的建立需要专门的应急管理团队,他们负责制定、落实和监督预案的执行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实际应对中有所帮助。

    品质部试用工作总结(汇总14篇)

    月工作总结既可以是对个人工作内容和绩效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团队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月工作总结起到一定的

    十年一品温如颜读后感(实用13篇)

    读后感可以是对作者的语言运用、文学技巧和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欣赏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魏医生从言希腿上几处大脉收针,边收边

    月日校园愚人节创意活动方案(精选16篇)

    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在策划自己的活动时进行参考和借鉴。1、小游戏:(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