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导游解说词(实用9篇)

时间:2024-01-18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一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闫,请大家叫我。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皇家园林——颐和园。

请大家跟着我走。这就是大殿,我们绕过大殿就可以来到长廊。长廊又叫画廊,一共有237间,长达728米。每间的槛上都有一幅画,每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我们现在离开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往上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万寿山的山顶了。大家看下面的景色的一大半已经呈现在眼前,有葱郁的树丛,有朱红的宫墙和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还有画舫游船缓缓游过。

下山以后,如果有需要乘坐游船的游客可以到昆明湖里荡舟。不坐船的游客请跟随我到十七孔桥上欣赏昆明湖的美。最后,我们到湖中心的小岛集合。坐船的游客请不要往湖里扔垃圾,以免污染了昆明湖的美丽景致。

现在,我们脚下踩着的就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有几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一只狮子,各个惟妙惟肖,姿态不一。

下了桥,我们来到的是与十七孔桥相连的小岛。现在请两路游客汇合。我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的最后一个景点。这座小岛上有葱郁的树丛,还有华丽的宫殿。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由我带领大家回酒店休息。

今天的游览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二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今天,我们来游览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颐和园,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著名的颐和园主要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大家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上下穿行。这是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大家来看!颐和园的大门,它称为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央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为德和园、颐和园,古代各种建筑形式应有尽有。

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

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请大家看,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1.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游览颐和园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请走好!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三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四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之一的颐和园观光旅游。今天,我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大家能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来历: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面积290公顷,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建的。它曾经数次遭到外国侵略者,军阀的破坏。直到建国后,才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不断修缮,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各位随我一起检票入园,请大家保持好秩序,不要走散哦!

山下那片静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碧玉的湖泊就是占全园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周的堤岸上有多座不同式样的石桥,咱们马上要穿过的这座石桥,因为有十七个桥洞,所以被叫作十七孔桥。桥栏杆的石柱上雕刻着许多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精湛技艺。

接下来,请诸位登岛自由观赏,希望你们举起照相机,把颐和园的美景拍下来,宣传给更多的人,同时请大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我的讲解到此为止,祝大家玩得愉快!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六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叫xxx,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将这里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圆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1588年,这里已经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誉。

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逸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令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我们首先来到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件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形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它像镜子,又像碧玉,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游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游玩。请仔细看这个石桥,它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这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剩下的时间就请大家自己细细游赏吧,在四点半来这里集合。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七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

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榄上都有五彩的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他像镜子,像碧玉,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游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的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常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请仔细看这座石桥,它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剩下时间大家就细细游赏吧!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八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社的导游,我叫叶章丽,你们可以叫我叶导。这一次,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颐和园,请多多关照。

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在半山腰间耸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那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那就是佛香阁。它的下面就是排云殿。

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鸟瞰颐和园,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桥。昆明湖上的石桥式样不同,就那这座桥来说吧!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湖中心有个小岛,我们过桥可以到岛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桥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希望你们自觉爱护颐和园的一草一木,祝你们玩得开心!

颐和园导游解说词篇九

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我们到达的就是颐和园有名的长廊。

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你们看,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我们面前。还有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呢!那就是佛香阁了,站在佛香阁前面往下望,我们就能看见颐和园的全景了!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了。你们看看正前面那昆明湖,静的简直就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再看看那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竟然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还能看见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走到昆明湖的堤岸上,你们是不是看见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就有一座十七孔桥。对了,湖心有个小岛,你们也可以去岛上玩。再看看桥上那上百根石柱,上面还雕刻着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小狮子呢!

好了,颐和园这么美得景色,你们自己去游览一下吧!千万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损坏东西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