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笔舞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可以使小班教案更加生动和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班教案范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一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先教授幼儿朗读苹果、梨子、桃子、香蕉是,然后创设游戏环境,把幼儿带入游戏活动氛围中,这样很容易激起儿童的好奇心,使之急切地想知道图片上的`内容和游戏情境。老师在扮演“卖水果”的阿姨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在室内一角为商店柜台(桌子)前扮店主,从生活的语言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新游戏——卖水果”。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3、教师在幼儿活动时,随时强调规则和要求(有礼貌、发音正确、声音洪量)。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继续当店主阿姨反复玩三、五次,连玩游戏边观察幼儿对活动玩法情况,并提醒、纠正读音。

游戏结束后,幼儿进行互动,说说自己买了什么。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二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三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四

1.引导幼儿找出排序规律。

2.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游戏、ppt、图片(苹果、梨),音乐、幼儿操作卡。

1.导入活动,师幼问好。

2.游戏环节《红灯绿灯》。

3.挂灯游戏,ppt演示到小猪家,小猪请小朋友帮助它把灯挂在房子前,引导幼儿发现abab规律,并学习排序。

4.集体活动:水果排排队,教师出示图片苹果和梨,示范2组排序“苹果梨苹果梨”,请几位小朋友完成2组。

5.幼儿操作环节,一人一份操作材料排序:葡萄草莓葡萄草莓。

6.交流分享。

7.活动结束,开车离开小猪家。

今天上的中班科学活动《给蔬果排队》,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按一定的规律给蔬果排队,并能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活动的重点是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难点是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五

1、导入游戏(开火车)。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刺猬),有礼貌地和刺猬打招呼。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想邀请你们去采果子。好,那我们就开着火车车出发吧。(音乐起)。

2、摘果子练习数数。

(一)教师示范摘果子,念儿歌:果园里果子多,一个一个轻轻摘。

(三)个别幼儿学习点数(纠正数错的幼儿)。

3、游戏摘果子。

今天老师也来摘摘果子,看老师摘了几个苹果?宝宝们仔细看看,这两个苹果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这两个苹果和小朋友们一样,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大苹果,小苹果。我们同他们打打招呼。宝宝们想不想到我的果树上摘摘果子呀?请幼儿比较和老师摘得得有什么不同?它也有一个名字,叫最大的苹果。

4、请幼儿给苹果排排队。

三个苹果来我们班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排排队的,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谁?(出示标记图)看看它是用来干嘛的?(排队的)上面有什么呀?(红旗、横线),你们还记得以前是怎么排的.?幼儿回答。

(2)、检查幼儿排的是否整齐,幼儿观察有什么规律。

(3)、师总结:排的象上楼梯一样,越来越大。这种方法叫做从小到大排的。

(4)、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苹果,请宝宝们一起说说他的名字,他们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们排排队,他们想要排的和前面的苹果宝宝不一样,怎样排呢?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5)、帮助幼儿检查是否排的和前面苹果宝宝不一样,是否整齐,观察有什么规律。师加以总结:排的象下楼梯一样,越来越小,这种方法叫做从大到小排的。

5、幼儿动手操作给各种水果排排队。要求幼儿同同伴讲讲自己是怎么排的?

6、作业讲评。

把幼儿的操作图放在投影仪上进行讲评,让幼儿说出是给谁排队的?怎么排的?对排错的,请幼儿上来帮他纠正。

7、果子送刺猬。

听到小刺猬的哭声:妈妈生病了,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启发小朋友送果子给刺猬。一起开着小火车把苹果运到刺猬的家里。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六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七

1、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己不熟悉的水果很感兴趣,比如说苹果在这里几乎每家都有,但是香蕉是内地水果,他们就感兴趣一些。

2、幼儿在买水果的过程中,更加地学会了讲礼貌,也增进了与老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增强了交流能力。

3、如果重新上这党课,一定增加一些幼儿没有见过的水果,并由此延伸,增强幼儿对外界的见识。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八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九

“石榴红了……”散步的途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树上的石榴红了,原来秋天已经悄悄地来了,各种果子成熟了,树叶也变黄了,我们也随着季节的交替开始了新的主题。水果对于每一位幼儿来说是熟悉的、喜欢的。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水果是观察外形特征的对象,是手口一致点数和建构大小概念的材料。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

经过分析下来发现我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关注点存在着一些偏颇和忽视,也就是说我一般比较关注数学整个活动的趣味性,整体孩子的接受能力,在问与答之间比较多的采用集体的形式,而对于孩子的能力差异点关注很少,给予孩子的发展机会是不均衡的,这一次我逐一地问孩子们“树叶宝宝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显然有部分幼儿虽然明白了其意思,但未能概括出“从小到大“四个字,美美说“小小的变大大的”。甚至有幼儿口齿还不清楚。这需要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每个环节的安排上不但考虑这个数学活动的整体递进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每个环节适合哪层能力的幼儿操作,并进行严密的思索和定位,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提升。

在整个活动中,虽然幼儿能理解了规律的意义,但未能经行举一反三灵活多样操作,我会在以后的区角活动(数学区)中提供材料,继续让幼儿操作排序。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一

目标:

1、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2、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区分男女,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难点:尝试用ab模式进行排队。

准备:

教师教具:课件、开火车的音乐。

幼儿学具: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人手一份、小人图片4个(男女各两个——见资料包)。

过程:

(这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女孩的基本特征,会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1、演示课件第一张: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找找他俩什么地方不一样?

2、区分男女: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请幼儿按性别分别站到娃娃的一边。(弟弟站在男孩一边,妹妹站在女孩一边)。

(二)按男女一一间隔排序操作。

(这环节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老师演示课件第二张:呜呜呜,什么车开来了?

2、老师演示课件第三张:小朋友要上火车去旅行了,看看谁会先来乘火车?(老师分步演示前3个娃娃上火车课件)。

3、猜一猜:猜猜接下来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娃娃排序规。

律)。

幼儿可能1:可能没有发现排序的规律而猜谜式乱说。

老师预处理:手指课件边慢慢说“男孩后面是女孩,女孩后面是男孩,男孩后面又是谁呢?”

幼儿可能2:有的幼儿可能能够说出接下来上火车的孩子性别。

老师预处理:请幼儿说说理由“为什么下面排的是女孩(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的?

4、游戏:坐火车。

(1)布置任务:(出示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和小人图片)这里也有小朋友要坐。

火车了,他们也要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样排排队,(动作演示:一个朋友一节车厢,一个朋友一节车厢)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幼儿操作。

幼儿可能:没有排序意识地乱插。

老师预处理:语言引导——这些小朋友说要和电视机里的朋友一样间隔排排队。并帮助排2到3个“男孩、女孩、男孩,接下来呢?”

幼儿可能:和电视机里演示的方法不同,如:排序模式不同,或男孩打头等。

(三)按男女一一间隔排队“开火车”。

(这环节通过排排队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并进一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排排队:你们想不想排队乘火车?我们就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顺序来排队,开火车。

方法:先请1位男孩做火车头,再请幼儿自由间隔排队。

2、带领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二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摇晃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够辨别声音的不同及大小,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2、装有沙子、扣子的罐子各一个、透明空杯2个;

3、分别装有小石子、大米、玉米粒的罐子各一个;

4、歌曲《数鸭子》。

活动过程。

1、会唱歌的小罐子。

(1)猜想罐子里的秘密。

教师逐一出示两个分别装有沙子和扣子的罐子。

“小罐子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呢?”

“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比较大,哪个声音比较小?”

“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小罐子里面会装着什么东西?”

(2)揭晓答案。

教师逐一将罐子里的物品倒在透明杯里,供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感受不同物品在罐子里摇晃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罐子里的歌声。

(1)罐子里的歌声。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试一试哪种材料放在罐子里发出的声音最大?讲清楚操作要求。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操作。

(2)制作响罐。

幼儿选择一种材料装进罐子里,盖上盖子做好响罐。

(3)我的发现。

幼儿说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

3、我和响罐一起唱。

(1)我的响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罐子里的东西,分组站好。

(2)我和响罐一起唱:用响罐做乐器一同演唱《数鸭子》,随音乐退场。

活动延伸。

探索同样的物体,放入不同材质的容器内,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三

1、在游戏中,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并能用叙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喜欢参加操作活动,能积极探索。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教师示范:小动物图片(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兔,小鸟),一幢5层的房子,火车图片,1--5的数字卡片。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张。

2、小动物去郊游天亮了,小动物们要一块坐火车出去玩。教师出示火车,"呜,火车进站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排着队准备上火车啦!小朋友请注意,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呢?"小动物们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第五?让幼儿回答。

"小动物们要按排列的顺序去坐第几节车厢,可火车上没有号码,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给火车编上号码)"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上车厢"。请一个小朋友将小鸡送上第一节车厢,提问:"小兔排在第几?"小朋友说出小兔的排列序数,并把它送上第二节车厢,送完后,不按小动物的排列顺序及车厢顺序提问:"第一节车厢坐着谁?小鸟在第几节车厢?……"(幼儿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小动物们都坐上火车了。呜--火车开了,小朋友跟小动物再见。"。

1、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漂亮的小房子。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边说边出示一幢5层的房子,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层,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编上层号(1--5)。

2、教师把动物放进5层高楼里,这幢房子有几层?谁住在第几层?

第二组:给小动物安排层数。

第三组:动物运动会,按要求把小动物送到指定的位置上。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流畅、清晰,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楚,提问的有效性非常好。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讲的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导致活动缺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氛围。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发现事物存在的规律,感受其美感。

活动难点:

尝试对不同颜色,形状或图案的材料进行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

2.多媒体课件。

3.各种供幼儿操作的开放性材料。

活动过程:

1.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介绍小朋友的家,让幼儿发现图片中存在规律的事物,并说出具体的规律形式。

2.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继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联想自己所见过的规律的事物,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

3.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为他们排排队。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幼儿进行交流与展示。

请不同组的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序的。

活动延伸:

将活动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域内,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和探索,可进行多维度排序活动的探索与操作,并请幼儿进行相互交流,说一说利用的排队方法。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五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六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很多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排队进来了!

二、幼儿观察范例,找规律。

1、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正排序),请幼儿数数卡片上的动物,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

2、引导幼儿讨论:

——小动物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少到多,一种比一种多)。

3、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逆排序),讨论:

——这次小动物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三、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

1、教师出示一队错误排列(正排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并纠正,集体检查。

2、再次出示一队错误排列(逆排序)的动物图片,请个别幼儿纠正,并集体检查。

四、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1,请幼儿说说规律,接着往下排。

2、教师出示范例2,请幼儿排出空白部分。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七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2、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

3、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队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自觉排队,做到不推搡、不插队、不抢排,并在排队时学会等待。

活动准备:公共场所排队图片,自觉排队日图片(11),手偶、大雁、小蚂蚁头饰若干,用报纸做的大青虫一条,糖果一盒。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八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来复习一下拍手游戏,我说数字几,你就拍几下。数字2,就拍2下。我们一起来试试。预备拍(先集体拍,再个别拍)大家拍的很整齐,现在老师要请个小朋友也来试试。

(二)基本部分。

拍手游戏好玩吗?现在老师要教大家玩一个新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给小动物排队”。要学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识小动物,“仔细看,图上有谁,它各有几个?”自己先数以数,谁来说一说。(检查的时候(集体数一数,个别数一数,心里默数)幼儿回答说完整的话:“图上有几只xx动物。”

2.小动物都数清楚了,那谁来给它们分一分,“一样多的放在一起”xx和xx一样多放在这边,还有xx和xx一样多放在那边,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边的小动物都是几个,可以用哪个数字娃娃来表示,出示数字卡“4”,那边的呢?出示数字卡“5”。

3.别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它们是谁,各有几个?小动物们都来了,我们来给小动物排队吧。看看,最少的是谁,最多的又是谁?可以按什么顺序来排队呢?一样多的药怎么排呢?等一会儿,我们的小朋友要从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图片就插在这个操作卡里(教师示范),大家仔细想一想,想好了吗?现在开始排队吧!

4.都给小动物排好队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幼儿从少到多的顺序排队,强调一样多的地方怎么排。(教师检查)发现有的小朋友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为什么?请你来帮帮他。5.幼儿改正后,问:“除了从少到多的顺序,还有其他排法吗?”教师做反方向的手势引导幼儿从多到少的顺序排队。排好请客人老师检查。

(三)结束部分瞧,小动物的队伍排的真整齐,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学小动物排队,谁在前,谁在后?好的,就从矮到高的顺序来排,最矮的在前面,仔细看看你和小朋友谁高谁矮,队伍排好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十九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6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活动重点: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6以内数列。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准备教具:5个不同的小动物图片,有5层楼房图片一幅。数字卡片1——5一份。

活动过程。

师:听说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新楼房,小动物们特别开心,瞧,它们正急着去看新家呢。(出示5个小动物)。

提问:1.哪些小动物这么着急呀?

2.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在跑?

3.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动物排在第几?(从左向右数)。

1.数楼房(让幼儿知道数楼房是要从下往上数)。

师:小动物们的新家终于到了(出示楼房图片)。

提问:(1)这是几层楼房?

(2)你是怎么数的?

(3)工人叔叔忘了标楼层了,我们来帮他把数字标记贴上去吧。引导幼儿从下到上贴数字卡1-5。

2.小动物搬新家。

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可是他们不知道住哪一间好,我们来帮帮它们吧。你想请那个小动物住在那一层呢?请幼儿以帮助小动物搬新家的形式帮小动物住进新房子里。引导幼儿说出“我请××动物住进第几层楼房里”。

3.师:小动物们还没记住楼层,我们再提醒一下他们吧。

教师说某一动物让幼儿用序数词表示小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4.游戏“换房子”

师:现在,小动物们记住他们的楼层了,你们记住了吗?小动物们要考考你们了。

师:小动物们住上了新楼房,真开心!还有别的小动物也要搬新家,正在路上走呢,它们会是谁呢?我们去看看吧。

请幼儿取出操作卡,老师提出要求:请幼儿根据小动物排列的顺序把小动物和相应的序列号连起来。

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专业20篇)篇二十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

教师:"大班的小朋友真听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战国负荆请罪读后感(模板23篇)

    读后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思辨和回应,通过总结和概括,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与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写作技巧。古时有李白的“海

    理事竞聘演讲稿大全(18篇)

    竞聘不仅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一次对个人职业规划的思考和实践。掌握竞聘中的技巧和策略,让我们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应对自如。我很荣幸参加这次服装店副店长竞聘

    诗湿人的一天(实用20篇)

    优秀作文是一块文化瑰宝,代表着作家的水平和创作才华。欢迎大家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早上,我把其它作业都做好了只剩一篇日记了。可我没题

    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热门18篇)

    安全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安全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实际效果的评估和调整。2、杜绝火灾事故;

    银行档案工作计划(通用21篇)

    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各种金融业务活动。刚步入社会,对银行信用卡存在疑问?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信用卡使用常见问题解答。做为一名银行的管理人员要对

    早操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特长和兴趣、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教学过程科学、有序、高效。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精选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

    一个村庄故事说课稿(专业18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适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案模板,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熟悉的一个人初一(热门14篇)

    优秀作文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特点,能够抓住读者的神经,引发共鸣。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我的妈妈是一个乐于助人、有求必应的人

    工程施工质量工作总结报告(精选16篇)

    写一份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其中包含了各行各业不同岗位的员工的心得

    热爱祖国从我做起演讲稿(热门15篇)

    通过研究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表达技巧和演讲思路。接下来是一些备受赞扬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