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

时间:2023-12-01 作者:BW笔侠

合作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使得我们更加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合作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对合作的认识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已进入一个全面的改革时代,而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不仅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和学上真正实现了双赢。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进行知识传递,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

而在合作学习模式中,课堂教学有更多的讨论时间,这不仅能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比如说,针对某个研究课题,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那么,每一个小组在讨论与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与疑惑,而这些也许就是他们学习的盲点或者是学习知识的相关延伸。此时,教师既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也可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授课。

(二)有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能够将每一位学生个体转化成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团体。只有具备了一定团队意识与能力,学生之间才能更加和谐,相互帮助与监督,从而共同提升学习能力。众所周知,当个体在面临某一种困难时,极易出现无助、气馁的心态。但是,如果一个团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团队当中的成员必定会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博取众长,逐步攻破困难,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重点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但这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及促进作用。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任由学生自我发挥,导致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开发与利用学生关系为切入点,以调动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和谐的课堂氛围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

(二)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

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下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小组的共同目标,同时也能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实现自身目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组内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并没有真正形成集体合力,直接导致两极分化现象,学习基础好的越来越强,而学习基础差的则越来越弱。同时,部分教师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前将各个小组的发言人安排好,从表面上看是合作学习,但从本质上来看却已经变味,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

目前,很多教师都严重缺乏对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与技能的指导。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一类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不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抢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类学生通常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而另一类学生则因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彻底沦为小组当中的“观众”(这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往往都是较差的)。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根本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显然,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来说,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与技能是其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与技能,合作学习模式本身所具备的作用则很难得到充分体现。

(一)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的学习。

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仅仅处于一种实践经验水平上,这明显不能匹配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要求。因此,作为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深入认识与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含义、方法及应用条件等,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或理论上,更不是简单克隆国内外成果的合作学习经验,而是需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使用。只有通过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深入理解与融会贯通,才能促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目标。

每一个小组是否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是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所在。由于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所以,要想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自己的任务,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对目标进行分解。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以及如何实现小组的合作,是困扰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合理进行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一般为4~6人,这样的人数配置能够让分工落实更为明确。然后,教师应充分强调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责任。最后,教师应在小组个人与群体之间搭建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强化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

(三)教师加强对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与技能的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与能力。

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之前,教师应充分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的耐力与能力,最终让学生在互相倾听对方意见的氛围下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从而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其次,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应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勇于质疑。然而,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无论质疑的正确与否,都不应回避,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为其提供指导。比如说,在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其周长为多少?”的合作学习中,由于该题所给条件边长3和7,并没有明确指出底和腰,所以很多学生都容易错解为13或17,而错解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那么此时,教师应为质疑的学生作出解释:“由于3+37,所以长为3的边不能为腰,腰长也只能够是7.基于此,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3+7+7)。”只有这样的课堂氛围,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四、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对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建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与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能够有效结合学生的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2]孙元飞。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1.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二

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利用责任分工的方法,发挥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集体智慧,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合作。

2.1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的喜爱,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沟通、讨论、协作,每个学生都拥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看法的机会,这就增加了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问出想知道的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合作学习将以往学生间的个人竞争转变为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中心理论之一,合作学习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在活动中,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有对英语知识的认知,也有对英语知识的时间;既有外在的实际操作,也有内在的心理思维;既有个人独立的学习,也有集体互相的交流。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身份平等,这种平等的身份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之中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更为容易。在合作中,学生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使得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合作中“以人为镜”,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口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说,而我国学生平时基本上没有英语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对各自的用语问题相互纠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把教学任务发放到每个学习小组,再由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自己分配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去使用教学工具,收集教学资料。最后通过小组成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互相了解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讨论问题的基本要领。

高考英语试题改革后,加大了作文分值所在比例。传统的英语作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规定写作题目,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仅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升来说,还犹显不足。我们何不尝试放手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成作文任务,教师将作文布置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进行讨论,阐述各自观点,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写作思路。在写作完成后的作文批改上,我们可以采用小组间互相批改的形式,在文章的批改中,学生可以通过批改他人的文章,从中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和不足,对亮点进行采纳,以便今后的运用;对不足进行分析,以利于以后的改善。在这样的互相批改中,增强了学生改错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好词佳句积累,同时也增进了小组的凝聚力。

3、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有利于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深入贯彻合作学习精神;如何改良合作学习方法;如何拓展合作学习领域,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它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可操作的实施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法体系的有机系统,是以简化形式表达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组织策略,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由于人们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持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应的范围与条件,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本文研究建构了探究: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和检验。

1理论依据。

1.1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生活技能素质教育等五大方面。也即社会需要有现代知识、有创新能力、品德高、体魄强、身心健康的现代新人。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

1.2教育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质疑、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因此,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具有乐于通过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1.3探究一合作学习的理念。

“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题选择,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或课余体育训练中进行主动探索和合作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重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和共同合作的过程。“探究一合作”式体育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载体,其关键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确定的选题从模糊宽泛的理解发展到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探究一合作”模式强调学生的白主探究,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强化体育学习动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基本教学过程框架。

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尝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学模型进行合理组合,吸纳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避免单独使用的不足,构建的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探究一合作”模式以教学流程为主干和统领,以教师和学生活动为两翼,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主体,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运用与检验。

3.1目标定位。

“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目标定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学会交流与合作。这种模式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自我或子群体相互间以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亲自参与体育健身研究,促进学生对身心健康的探索和心理体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亲身体验快乐,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沟通,通过体育知识技能信息传输与反馈及信息加工,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互相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分享相互学习体验运动中的创意与合作的健身效果:倡导开展探究一合作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探究思维及交流与合作精神为目标,以体育学科的基本教材为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通过合作运动实践,去发现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激发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创设特定的情境,确立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为自主探究做好铺垫。同时,指导教师充分考虑到体育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设计有价值的、富挑战性、新异性和目的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渴求状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3.3整合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自主地进行探索,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根据学生探究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作简明、扼要的讲解和示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每一小组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体会和感受。每一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小组提出的观点再进行进一步的'学练,练习时注意体会动作技术的要领和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指导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学练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不同体能与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以求得最佳的练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要求的形式来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运用。

3.4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把探讨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经验加以归纳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进行技术演练,以实际效果来论证结论的合理性。

3.5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时,由于学生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往往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只等待教师的“命令”。因此,教师的耐心就表现在控制自己急于“点化”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勇气表现在敢于“浪费”时间,以足够的耐心和勇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体育的学习总是与自我肢体运动经验或生活背景相联系的,学生已有经验是影响探究一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学生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与新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体验产生正迁移,有的则受到这种经验的干扰产生负迁移。一般地说,上课伊始应创设一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近的“练习”或“任务”,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身体活动、思维活动,再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思考、体验、交流、争论,最后达成共识。

(3)注重导学策略贯穿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在于教师善于当好“主持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适当地介入和指导学生的活动。既不能过多地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又要能在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时发挥作用。

4结论。

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依据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它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任务体验、自主诊断评价,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被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探究中孕育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运用、创新能力,掌握体育知识与锻炼的方法,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合作交流,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四

论文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本文从什么是“合作学习”和其结构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运用的阐述,来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教学分组基本上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班内分组形式,分组形式往往依据教学内容和场地设施的条件,一般采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这种形式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班内的自然分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状况,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无差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分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落后状态进一步加重,这种教学分组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发展终身体育。对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讲,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以及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合作性学习。

1.明确目标:教师要明确本次课(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任务。

2.优化组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分组方式。

3.小组设计:小组根据教师制定的总目标来规划本组的子目标,并设计好本组的活动计划。

4.集体呈现: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手段,进行大容量教学,形成初步的技术概念。

5.小组活动:利用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展开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并引进激励机制。

6.教学评价:先组内进行自评、互评,再开展组与组之间评比,最后教师点评。

“合作学习”与普通分组学习最大差异是在“合作小组”这个集团中学习,学生除了与教师发生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小组内学生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2“合作学习”中的“导”与“练”

“合作学习”就是相信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力求“导”为前提,“练”为主体,互助共进,共同提高。

3.2.1“导”(教师的指导)。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机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技术和技能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辅导和纠正。

3.2.1.2合作指导。

在“合作学习小组”这个相对独立的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协作互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

3.2.1.3创造性指导。

“合作学习”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创造力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表现的,当学生受阻于某一问题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尽可能巧妙地利用周围条件与现有的器材,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投人到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去。

3.2.2“练”(学生主体发挥)。

“合作学习”可以把过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转换成主动去学习的位置,并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3.2.2.1个性发挥。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充足的学习自主权,通过小组内的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来促进能力的提高,突出个性的培养。

3.2.2.2特长发挥。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学生各有特长,“合作学习”可以对组内有特长的学生委以重任,充当教师角色,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对培养学生有积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帮助指导制订个人发展目标,进一步使特长得以发挥。

3.2.2.3情趣发挥。

“合作学习”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充满温情和友爱的宽松学习环境中互相交流,协作学习。

4结语。

“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学习和创新意识。建立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互相理解的良好教学氛围,通过教师少而精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把时间与空间留给自主学练,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在鼓励公平竞争的同时,更注重与他人协同活动能力,自尊自爱,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等,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问题。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五

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上学生很少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的大脑好比容器,只是在被迫接受“新知”,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时间,思维如同一潭死水,整个课堂也死气沉沉.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由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想法、疑问、思路有了及时分享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个体的思维与集体的思想的碰撞,迸出与众不同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发展品质,自主提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有可能转变为动机.学生固有的表现欲与好奇心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满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保证,自我提升的动机更强烈[2].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生成更具有生命力.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解惑的过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样的知识点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在小组互帮中知者帮助未知者,优生帮弱生,不仅知识上的阻碍及时疏通,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笔者在尝试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原本内向沉默的学生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渴望与教师的交流.一些上课爱捣乱说话的学生由于团队意识的增强,与课堂的节奏越来越合拍.

三、深化互动师生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下的学生更愿意和教师交流,提问,也更爱思考,探索.也更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有的放矢.笔者在教学“普查与抽样调查”知识时,先是总结了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练习.由于知识点比较简单,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笔者认为到此就水到渠成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道题的错误率比较高: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a了解徐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b了解徐州市居民某一天的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我请小组总结分析错误原因,原来很多学生对“流动人口”这一概念理解模糊,是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如果没有交流很难“真相大白”,更让笔者意识到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课堂中和学生的互动不仅是师生知识的分享更是情感上的和谐提升.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合作活动”不仅没有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不仅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甚至会偏离教学目标,影响进度.我总结以下几条:。

1.流于形式,合而不作。

2.两极分化,参与不均。

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出现“好学生高谈阔论,差学生默默无闻”的现象.好学生对话语权的霸占,表现在对话题的探讨总是以“舍我其谁”的心态交流,而差学生由于自信不足,或者本身就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仅充当听众、陪衬,游离于讨论之外,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或者“漠不关心者”,逐渐在小组的合作中被边缘化.

3.合作散乱,偏离主题。

问题提出后,看似每个小组成员都很积极讨论,一片“生机”,实则是有些学生趁机“浑水摸鱼”,说题外话,甚至胡说八道,做一些与学习无关事情.同时由于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分工不明确,导致合作效率底下,配合不默契.笔者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俯下身子参与其中,“想生之所想,思生之所思”,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更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结合实践多思考、多探索、多积累经验、多创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合理、更加科学有效,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注入源源动力,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孙翠微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六

新课改实行以来,一直在强调中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为可观的改变,其中,初中数学课堂的变化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由原来的只听老师讲课变为现在的课堂小组相互讨论学习,这种改变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觉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下面,我们谈一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在重难点处进行合作。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原因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并且学会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点。课堂上,教学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好把握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知识往往是考试经常会考的题,考重点在于查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考难点在于了解班级里数学较为优秀,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有多少。如果初中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轻松掌握重难点知识,那么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考试。总之,在重难点之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总结做题经验,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如何在重难点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在困惑处进行合作。

教学过程中,初中生总是会对某些知识点感到迷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疑惑。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常常觉得头疼,不知道该怎么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时间一久,他们就会忘记了这些令人困惑的题,而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也会因此而变得薄弱。这时,小组合作就发挥出了它的作用。

三、在拓展处进行合作。

当初中生把重点、难点、困惑之处的知识都把握了以后,就要开始注重深化、拓展。拓展是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用古话来说,扩展就是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扩展是创造创新,再次生长。拓展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如果初中生可以把拓展方面的知识点、解题思路都掌握了,将对他们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为什么要在拓展处进行小组合作呢?众所周知,拓展之处必定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一个人思考拓展题时,容易被自己的思维固定住,即使反复思考,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题思路。因此,在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阐述对拓展题的思路分析,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意义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从上述三点建议中我们不难发现,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和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学习、探讨、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组员分配不合理。

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很多数学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进行分组,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或者兴趣并没有考虑。由于小组分配的不合理性,没有考虑到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合作学习模式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效。此种分组模式,只是由传统教师作为课堂中心的形式,转变为优等生作为小组中的核心学习模式,不利于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往,将会逐渐打击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欲望,缺乏与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问题也不会思考和探索,从而影响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此种合作模式也就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1.2合作任务不科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仅仅是一种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但是,一些数学教师并没有对合作学习做到深刻认知,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不论是讲解哪类教学内容,都会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有的问题非常简单,只需要学生利用一些知识点就可以解答出来,比较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但是教师依旧选择合作学习模式。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即便采取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依旧会感到困惑,无法解决问题。只是在浪费课堂时间和学习精力,并不利于提升学生能力。这种不合理问题也是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1.3教师指导不到位。

很多数学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即可,从而常常忽视了自身角色。一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之后,就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其他都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发生明显错误,自己并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那么合作学习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有效性策略。

2.1提高老师和学生对小组学习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一切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作为实际出发点,要求教学方式具有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特点。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快速的理解知识,通常都会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课堂环境更加活泼、宽松和自由,学生能够在小组中随意发挥,自由发表意见,相互之间沟通和探索问题。所以,有必要使数学教师加深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刻认识,了解如何开展合作教学,合理摆正自身做扮演的角色。

2.2小组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和分配。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从而合理安排小组人员,小组数目和小组类型,确保合作学习小组分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混合编制比较具有可行性,也是很多数学教师普遍采取的分组方式。可以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防止出现不平等的分配情况发生;而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分配在同一个小组,保证小组中男生和女生分配合理,防止小组成员均是男生或者女生。混合编著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利于使每一个小组水平具有相似性,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问题讨论的时间,教师也需要合理安排,给与学生充足的考虑和分析时间,以此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不仅如此,数学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比如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很容易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难以开展下去,从而也就使此种学习模式缺乏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表达、提出疑问,使学生之间能够开展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传统的应试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只有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而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欲望,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兴趣,从而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八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6).[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4[4]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9).[5]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7]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6).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九

[1]约翰逊,d..w,约翰逊,r..t,史密斯,卡尔.a.著,刘春红、孙海法编译,2001,《合作学习原理与技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约翰逊,d.w.,约翰逊,r..t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2004,《合作学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约翰逊,r..t,约翰逊,d,w.著,高艳、王坦译,1994,学习中的合作:一个被人们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改革》第5期。[4]曾琦,2000,合作学习基本要素,《学科教育》第6期。[5]曾琦,2002,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

21世纪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合作恰是基本的要求之一,是21世纪基本的时代精神,21世纪讲求团队的协作和共赢,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合作的理念和技能,当然教师也包括在内。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决策者,对于班级的管理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合作模式”最能体现民主精神,所以《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师身份的转换,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将最能体现民主意识的结果或建议传达给教师,由教师对“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做出评判,这就是《新课程标准》对班级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二)提高班级管理和课堂效率的需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即使是有经验的班主任也难得偷闲,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发动了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班主任就可以从繁杂的班级事物中挣脱出来以思考班级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学生的其他发展兴趣。班级的自我管理有利于相关规定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模式的习惯,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三)学生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广泛实施后,学校生源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不少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惯不够理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教育的难度较以往更大。从学校及班级的现状迫使教学者要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借鉴他人的做法,尽快找出一条适合中学班级管理的模式。

以某中学为例,高二文理分科后,学校给文理科班级按分数由高到低分了三个层次:培优班、重点班和平行班,其中培优班和重点班文理各一个,平行班四个,四个平行班的男、女生的比例及平均分都几乎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全方位地了解新分到班上的学生情况:在原班担任过什么职位,有什么特长,性格怎么样等。之后按了解的情况进行编排座位。刚开始编排座位时,先根据学生各自的异同点将全班分成八组,分组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女生则侧重形象思维,在日常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可以共同进步;二是学生性格搭配要能够相互补充。尽量将性格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在各个小组中,可以促使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三是偏科问题要注意协调好。在分组时教学者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在同一个小组内,让各科都有带头人,避免小组成员都偏向某一学科,要将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精准的分组可以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在班集体中的归属感、权利及义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学生为本,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可以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并且可以与学生之间友好融洽地相处,可以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的快乐,学生更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里面也是一片生机和活力,不再是死气沉沉。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好处,比如,在学习中有了安全、自由的感觉,对于学习的压力和畏惧感消除,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等。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他们有了集体荣辱观,有了协作的精神,他们也会去尊重他人,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这样就为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学管理方面也是一种考验,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将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就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的有益的尝试,对于学生来说,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班级自我管理解决小组内所产生的各项问题,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及班级管理方面都提供了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一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决策能力.在我国,只能是在教师规定的学习范围、学习要求、以及客观条件下的一种学习模式,课堂成为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以提问和交互为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学生间合作学习、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和学习手段的`运用,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习能力、课外管理自己学习能力,重视师生情感互动,以学生的需求、基础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分层教学,课内外结合,开展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改进评价和选课等.

作者:陆文静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161006刊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年,卷(期):200829(17)分类号:h3关键词:国内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二

在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本身以良好的教学成效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并且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地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了转变,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率,并且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得到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更好地引入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成长和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其方法的有效把握,避免应用的盲目性,提高对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控制,有效地对这种新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发挥,更好地对其实践意义进行应用。小学二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合理地对于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在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多方面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本文对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方法应用思路。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推行的关键。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其本身面向了整个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身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互助,并且在活跃的氛围中,其思维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调动。在一些群体中表现相对被动和弱势的学生,他们也能获得平等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成长。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了课堂学习当中,课堂学习的参与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并且学生自身也能在学习中获得更加全面的素质成长发展。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并且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地对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强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认知欲望和参与欲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持,并且也避免了其他因素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产生影响和分散。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自我意识的环境。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对自身的意见进行表达和提出,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和相互帮助,实现了自身情感需求的满足,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自我以实际进行构建,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帮助学生完善内心世界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将问题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与互助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决,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规程中形成更加全面的社会意识,并且实现集体意识的成长。在学习和活动中,学生逐渐地掌握了初步的与他人进行协调、沟通和交流的技能,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体验。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第五,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丰富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小组和学生所负责的任务是不同的,并且不同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思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他人不同的想法和学习思路,这样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没有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丰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体验,这样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也能得到有效的扩大,知识构建的目标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三

2009年,我进行的“合作学习中成员管理研究”课题成功结题,在此基础上,我把该成果迁移到了班级管理中,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小组的组建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4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首先,把小组内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编为1—4号,其中1号和4号是同位,2和3号是同位,一个小组为前后位。1号可以更好地帮助4号,2号和3号实力相当,可以互相学习,同时四个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1号暂定为组长。

其次,确定本组名称及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兴趣盎然,新意叠出。小组名称诸如“老鹰小组、机器猫小组、孙悟空小组、梦幻组合”等。老鹰小组就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苍鹰一样翱翔在学习的天空,能够越飞越高;机器猫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机器猫那样机智、聪明;孙悟空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齐天大圣那样具有超群的学习本领,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座右铭都是学生自己写出来或者借鉴的,都对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倡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同学、面对集体、面对学习,将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

最后,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配任务,有的负责作业的收交和检查,有的负责卫生,有的负责纪律,有的负责课外学习。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突破,为此我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

1、组内竞争。

在小组内1——4号的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汇总纪律、卫生、学习、养成习惯等各项评价指标,小组成员的序号随时调整,小组长也会随时变化。3号有可能变成1号,4号有可能变成3号,这就大大加强了小组内成员间的竞争意识,一号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会好好表现,四号为了改变自己的位置,也会努力学习。

2、班内竞争。

在全班内,各小组展开竞争,班长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每天进行记录,如作业完成情况、卫生打扫情况、养成习惯(如佩戴红领巾)等,每周一汇总,在周一的班队上进行公布,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前三分之一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每个人都有上进心,每个小组都想成为优秀小组,小组成员为了小组的名誉,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督促,这样在整个班级内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3、个人竞争。

在全班内开展优秀个人评选,首先各小组推报一名优秀组员,班长把每位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汇总,根据得分,每月评出三位优秀个人,班内给三位同学照像并把照片贴到光荣榜上。

一年半的实践与尝试,收获如下:

有了小组为单位的竞争和自我管理,班主任所面对的就不再是几十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十来个团体,化零为整,只要对每个小组进行管理就可以达到管理班级的效果。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小组内的竞争中发展自我,在组与组的竞争中不断进步。

3、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每个成员在组内都不想给本组扣分,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给小组加分,提高小组的团体总分,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是会出现扣分的情况,比如迟到、缺交作业、作业评分不理想、破坏纪律等行为。那么这些学生首先会因为给小组扣分产生自责而自我纠正错误,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组内其他成员必然会想办法帮助该学生改正错误,比如犯错误时的提醒、学习上的帮助等。这就达到了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班级管理的小组合作模式,这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方面,要探讨的东西还很多。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四

第一,提高分组的合理性,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自身尚未形成学习集体化的概念。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过程中,要对分组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的合理搭配,提高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合理的分组是相关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较为内向,部分学生喜欢表达;部分学生喜欢数学学习,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大。在分组的过程,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搭配。例如,教师在分组中,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分组组合,这样学生之间在获得知识和相互帮助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将内向和外向的学生结合分组,可以让不同类型学生更加自然地进行合作与学习,这对于平衡和健全学生性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提高互动效果,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提高。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本身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就是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提高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是数学学习中所必须关注的一部分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量化的构建,注重沟通互动效果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更好的发挥。例如,在“认识方向”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对于旅游景点中几个著名的景观进行展示,再向同学提出问题,请问,我要去xx景点,那么该按照哪个方向前进呢,一共有多少种达到的方式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列举出不同的到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讨论,对于方向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运用,同时配合有效的交流,给予教师相应的答案。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目的。

第三,给予学生自主观察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究机会,让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巩固。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今天大象爸爸在给它的孩子们分糖果,它一共有17颗糖,平均分给它的两个大象宝宝,每个小宝宝分到了7颗,还剩3颗。它的分法对吗?”这时学生回答:“不对,因为剩下的3颗还能继续再分。”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讨论,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其他小组提出“正确的,因为17÷2=8……1”.这样教师逐步引导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概念。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引导过程,那么学生的记忆效果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来说只是机械记忆,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忘记。在上课前我也猜测到了这点,所以特意设计了大象爸爸分糖的环节,把知识点融入实际运用情境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因为还能分,所以余数一定会比较小”,从而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这个知识点,还理解了这个知识点的由来,为更好地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打下基础。

第四,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内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入,这样教学活动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问题的学习当中。例如,在认识乘法一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在游乐园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游乐设施有什么呢?”游乐园是小朋友们喜欢去的地方,学生会踊跃地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这时,教师进行提问:“假如摩天轮上可以乘坐20个人,那么上午游玩了5次,一共有多少人进行游玩了?”通过引入这种实际生活的问题,让不同小组对于不同的游乐设施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同时课堂讨论的氛围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持,不同小组对于不同设施进行计算,学生之间可以更加团结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问题和任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并且学生在相互合作学习的同时,可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和成长,这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教师在展开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真正地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尧鋈,王芳。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3)。

[2]郅广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s1)。

[3]展富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8)。

[4]赵琳。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

[5]林钱琴。刍议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才智,2016(2)。

[6]潘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五

班级管理不仅要达到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目的,更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小组合作的管理方式运用与班级管理中,会激发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自觉性,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决心。在实施中,我们在分组,分工,竞争互助,评价等环节加以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合作;自主管理;互助竞争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实施学校教育,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平台,也是我们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学生能力的基地,因此值得所有教师用心思考。将小组合作方式应用于班级管理当中,就是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尝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能够自我管理,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为此目的,我们不妨引进学科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性,使班级实现自主管理,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1.分组。

分组一定要采用自愿原则,在此基础上加诸教师的具体要求才能保证分组的成功初中的少年人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点小小的逆反,对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不太愿意全盘接受,对强制的管理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况更应该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教育学生,可能语言是稚嫩的,方式也不为成年人所赞同,教育也未必彻底,但关键是学生的主观意愿上愿意接受,他们在不断磨合探索中,慢慢接近正确的行为规范,虽然过程稍慢,但效果相当明显。

所以,小组的分组一定要自愿,这是因为只有学生志同道合,平日关系融洽,才有利于在小组合作中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激发,更真挚的接受同伴的建议意见,实现组内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真正实现同声相应,同气相承。但就班级整体看,班主任要想实现班级发展抓住两头,关注全体,促进学生间互相带动的目标,还需在分组时有相应的规定。

首先,根据学生平日表现、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由学生选举选出6名组长,为本组一层。并根据以上三点由学生自己将全班化为1——4层,学生自愿组合,规定每组6——7人,要求必须男女搭配,必须有二三四层学生。

2.分工。

组内各有职责,明确分工,使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在管理中提高小组管理并非组长一人的事,只有人人参与管理,才会有责任感,荣誉感,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可以在小组中除组长外设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行为规范监督员、安全委员等职位,让每个同学自愿选择,组长协调。使每位学生有自己负责的事情,在被管理的同时也要管理别人,无形中增加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

3.竞争与互助。

小组管理应实现组内互助,组间竞争没有互助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因此,小组内可根据能力和成绩,结合各自优势科目,指导学生配成师徒关系,使他们在课堂讨论环节,课后练习环节,甚至回家后都能互相督促,使学困生有疑问时有人讲解,使学优生在讲解中强化基础,获得提升。小组间则要形成竞争,各组一层与一层比,二层与二层比,以此类推,不仅比学习,也比纪律卫生,活动工作。使每名学生有赶超对象,有进步目标。

4.讲评。

适时讲评,及时激励,使组间竞争获得长久动力小组间的竞争一定会有先后顺序,这时就应及时对优胜组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动力,更有凝聚力。初期阶段我们不妨一天一总结,一段时间后可以一周一总结,对优胜组可以采用每周明星组,照片上墙,每学期明星组,家长会奖励展示等激励,还应在日常多见小环节给予优先选择权,比如优先答题权等,时时处处表扬先进,激励后边小组迎头赶上。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方式虽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除了在分组环节,讲评环节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参与和指导。比如,当组间竞争分数悬殊时,或个别组组内因管理、相处方式等产生矛盾时,教师就要充分要发挥指导作用,多关注,多思考,个别谈话,背后支招,要帮助组长解决难题,扶持学生迅速成长。

我们进行班级管理,不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生在学校的生涯毕竟有限,如果近看眼前效果,班主任强压下进行管理也可以使班级井然有序,使班级氛围良好,但就孩子的终身看,小组管理中孩子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受到激发,与人相处,和谐中求改进求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劲头得以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这些都是教师一言堂的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一般的班级管理中,那些优秀学生的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其余同学参与班级管理机会少之又少,时间长了就会变得被动冷漠,容易引发抵触情绪,或丧失信心。

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即有利于发挥优秀生的引领作用,并形成优秀生间的良性竞争,又有利于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锻炼,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迅速形成组内凝聚力,进而形成班级凝聚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实现生生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另外,也有利于将班主任从纷繁的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从更高的角度观察每个学生,思考班级管理方法,以更冷静的视角审视班级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准确诊脉,高效施治,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尝试小组合作式管理,益处多多,但在具体实施时也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热门16篇)篇十六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然而这种学习模式所倡导的多向交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只有构建与之配套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在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分与合”“动与静”“争与让”“抓与放”的矛盾,在矛盾中建立平衡,确保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同时,要密切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的联系,使二者相互配合、互相渗透,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班级管理;一体化。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新模式下的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种多向交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远比单向或双向交流难以控制,只有构建与之配套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和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小组合作模式与传统的班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鲜明区别,这就要求基于“小组合作”的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分与合”“动与静”“争与让”“抓与放”的矛盾,在矛盾中建立平衡,确保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有序和高效。

1.平战结合,搞好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是关键。可以将全班作为整体,以全班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共同提高为着眼点,在“合”的基础上考虑“分”,建立“平时分组与课程分组相结合、课内分组与活动分组相结合、长期分组与随机分组相结合”的动态分组机制,确保“合而不僵,分而不散”。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确保各组之间势力平衡、机会均等,全班学生同步提高、共同进步,可以采用“平行分组”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等并保持适中。同时,根据“强、中、弱”互助式分配原则,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习惯、智力水平、行为规范、个人修养、性格特征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达到最优组合,以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取得实效,这种分组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小组运行情况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需要进行随机调整。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小组进行微调;学期中间,各个组员还可以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由组长负责予以调换。小组的调整,以利于学习开展,不影响全班的稳定有序为前提,能少则少,能小则小。

2.动静结合,随机调控。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互动,有互动必然需要调控,及时有效的调控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以规章制度为保证、以适时干预为手段,以学生自治为重点,建立“定期调控与随机调控相结合、个别调控与全面调控相结合、自主调控与集中调控相结合”的课堂调控和班级调控机制。课堂管理以任课教师为主,教师上课时可以深入各组,时时调控,和学生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讨论。

当学生讨论时,教师或者旁听,或者与之争辩,并且针对不同情况适时做出反应,准确把握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困惑,合理安排和调整下一步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班级管理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为目标,充分信任和调动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全面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只负责宏观调控,具体操作均由班委成员及小组长去完成,组长由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班委兼任。每个小组有响亮的组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因组制宜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量化考核细则。通常小组成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合作,必要时由组长进行调控,组长既是小组的领导者、管理者,又是学习的指导者、统筹者,履行制度规定的职责或教师及班主任赋予的职责。组长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由组长汇报给教师或班主任,班主任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者召集班委会研究确定方案,再由小组或班干部解决。

3.点面结合,评价激励。

小组合作学习一改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提倡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因此需要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同步促进小组集体中学生的个体努力上进及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在实践中,教师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对过程的评价、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将“小组合作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可以在每周或每月安排总结课,各个小组根据该时期内组员的量化考核与综合表现,评选出本组的“优秀组员”,然后再通过全班评议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的组长就是“优秀组长”。根据评选结果及时对优秀个人或团队进行物质及精神奖励,从而同步激发学生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全班形成“你追我赶、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这样,竞争就不仅局限于组内,而且变为小组间的团体竞争,它既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使班级充满竞争和活力,又促进了优等生和优秀团队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我约束、组长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迅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内外结合,综合管理。

小组合作模式要求管理工作“松紧有度,宽严相济”。这一要求对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仅仅依靠课堂管理,将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割裂,那么小组合作模式将难以取得成效,甚至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不借助家庭的配合也不行。应该建立“学校内外结合、班级内外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小组内外结合、身心内外结合”的全面综合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可以建立“校迅通”沟通平台、设置“记事本”联系纽带,健全“家长会”长效机制,全方位实现家校互动,多方面引导与全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养成规范、加强自控。可以把管理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活动、融入案例,实现对学生的经常性引导教育、随机渗透与多层次帮扶。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开展心理辅导、树立先进典型,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力与抗挫耐受力。例如每周的主题班会,由小组承包,然后组员在组长的引导与帮助下集思广益,最后由两名组员代表或是全组出动共同完成本次主题活动,这样的主题教育最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主持人的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就实现了师生家长互动,提高主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高效,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为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及和谐的班级气氛,从而有助于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小组合作模式实践中,要密切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的联系,使二者相互配合、互相渗透,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形成“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良好氛围,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1.课堂管理要紧密联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各科教师应该增强认识,提高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组织能力,充分利用班级建立的小组体系,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积极配合班主任搞好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灵活多样地组织小组内的生生对话、组组对话、师生对话以及全班的情境对话;也可开展“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个性辅导,从而实现生帮生、生练生的互助式教学。

2.小组合作要全面渗入班级管理小组合作虽然是一种学习模式,但其作用优势并不仅限于学习。可以将小组合作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种常态模式,使班级的各种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等全部纳入班级小组体系,并以这些活动来锻炼小组成员、培养合作意识、协调各组关系、完善规章制度。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检验和优化小组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为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可以开展每日“英语晨练”“数学经典”“物理天地”“名言引路”等班级常规活动,小组内先进行,然后推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既灵活多变地巩固学习内容,又最大限度地为各个小组及成员提供了个性风采的展示空间。

3.班级管理要重点保障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而班级管理则是课堂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无疑会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乐于参与并彼此支持和欣赏。在实践中,班级管理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为目标,在班级分组、骨干选配、规章制订、评价考核等方面都同各科课堂管理紧密结合,以课堂管理的需要为前提,以是否适应课堂管理的需要为评价标准。

4.教师团队要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应该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尤其在小组合作模式下,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科任老师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将一个班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组成一个班级教学小组,由班主任担任小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研究班级教学及管理现状,沟通学生信息,共享成功经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无疑是增强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针对性的好办法。在小组合作模式实践中,班主任应主动向各位老师定期报告班级小组划分、调整、管理等问题,听取各科教师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要求,适时进行调控,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保驾护航。

[1][美]弗农·琼斯,路易丝·琼斯.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3]黄少君.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网络科技时代,2007(14):11.

[4]钱佩玲,王嵘.对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j].教育科学报,2002.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精选18篇)

    学校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接下来是一些学校总结的案例分享,希望对大家在写学校总结时有所启发和帮助。2020年12月3日,郑州市郑东

    幽默诙谐的婚礼主持词(优秀23篇)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活动会圆满成功。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一些典型的总结文章,感受其中的语言之美和思想之深。尊敬的各位来宾

    小学教师德能勤绩廉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2篇)

    述职报告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现在就来看看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让我们一起学习、借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吧。

    生物教学总结书名(专业17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引导教师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些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是教师们精心撰写的,从多个角度全面概括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年

    部队八一晚会策划方案(模板14篇)

    策划方案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过程,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希望这些策划方案范文能对你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祝你策划成功!20xx年10月6日。教学楼多

    司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大全(22篇)

    司法工作总结是对司法工作成果和不足进行梳理和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指导。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司法工作总结范文。(一)加强学习教

    变电站站长述职报告(精选16篇)

    描述工作过程、结果和反思的述职报告,能够为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晋升提供有力支持。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述职报告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会有所帮助。20xx年我站

    我与祖国共成长演讲稿大学生(优秀21篇)

    大学生演讲稿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注重用词精准和形象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演讲稿写作有所启发。老师、同学们,

    德育处干事工作总结(优秀20篇)

    德育工作总结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成效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表现,为德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

    学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范文(18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活动的目的、参与人数和时间等因素。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方案样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指导。我们秉承“养正气、强素质、育真人”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