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雨中梧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效果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展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一

脱贫攻坚是我国长期推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下,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针对如今的贫困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思考,以克服困难,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效果。在参与和见证脱贫攻坚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读者分享。

第二段:全面发展经济。

要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首先要注重经济发展。在过去,一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段:改善教育条件。

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要注重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投入,建设更多的优质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此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段:加强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需要我们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机制,确保每个贫困家庭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其次,要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此外,还要加强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和扶持,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第五段:加强党的领导。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的领导来推动。在过去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党的领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在贫困地区的作用,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的组织体系,确保工作的有力推进。同时,要注重培养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贫困地区群众服务。

总结: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通过全面发展经济、改善教育条件、加强社会保障和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效果。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目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为成绩倍感振奋和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扶贫产业还面临短期化、同质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脱贫家庭、脱贫人口返贫风险仍然存在,精准扶贫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应进一步科学衔接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甚至会影响全市如期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现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建议如下:。

在脱贫攻坚阶段,各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特色扶贫产业相继建成,增加了贫困户的收益,有效助推了贫困户脱贫。但是,这些产业也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扶贫的标签和印记,有的扶贫产品就是靠着“消费扶贫”作为主要支撑。随着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完成,这些扶贫产业如何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各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帮助企业厘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各级政府应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对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趋势做出研判,提供决策服务,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逐步让扶贫产业练就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帮扶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其面临的难题,扶上马、送一程,促进扶贫产业从短期“输血”向长期“造血”转变。

贫困地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发展产业必备的人才,因缺乏人才而缺发展思路,视野不开阔,没有专业知识,“千挑万选”出来的扶贫产业往往很大众化,有的甚至连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也非常缺乏。因此,加大扶贫产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就成为促进现阶段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培育和提升干部乡村治理综合能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堡垒;二是开展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与我市中高职院校的合作,以定向培养方式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培养种植、农机、养殖、水利、医疗等农村实用人才,为发展扶贫产业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夜校等形式,结合扶贫产业因地制宜开设培训内容,努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要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使已形成的扶贫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科学研判并对没有发展前景或前景尚不明晰的产业,适时做出调整。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把脱贫攻坚期间的各种资源和机制,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制、第一书记制度、对口帮扶制度等转化成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套政策体系、制度框架。可参照广西、甘肃等地的做法,把贫困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有意识地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这支队伍逐渐过渡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除了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职责,还要继续推进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最终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科学衔接。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三

2021年初,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229户2601人,已销号贫困村12个,经过动态调整、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排查,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191户2503人,边缘易致贫户20户39人(因病),突发严重困难户10户27人(因房)。我县严格按照“三落实”和“四不摘”工作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印发了《铁岭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面。制定了《铁岭县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在做好已脱贫人口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对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以下,以及因病、因灾、因疫情或因其他重大变故引发的边缘贫困人口监测管理,乡镇每季、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入户排查,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在完成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各行业部门筛查预警联动机制,每月开展部门风险信息筛查预警推送工作,截至目前,共接到检察院、医保局、卫健局、民政局等部门预警信息94条,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推送给各乡镇,要求规定时间内入户核实,上报情况,建立预警信息办结台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产业帮扶方面。2016年以来,全县共形成扶贫资产43项,资金总量3640.34万元,累计收益546.15万元,覆盖了全部贫困人口。2021年全县各级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共计1587.3万元,推动已有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对经济效益好、长期稳定的项目,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其中,使用2021年中央资金和市资金共计315.5万元投入“东北丰”产业项目;使用2021年省级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共计1271.8万元投入“中德农业创新示范”产业项目,约定利率均为7%。2021年当年产业收益资金及往年产业收益资金总额261万元,带动全县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我县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6600元,平均收入达到12000余元。

(三)危房改造方面。继续对农村现有住房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危房进行改造,今年全县共鉴定房屋97户,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危房存量共3户,其中c级1户、d级2户,已全部竣工入住,按照c级危房1万元/户、d级危房4万元/户的补助标准,乡村振兴部分投入改造资金12.5万元,目前资金全部补助到位。

(四)饮水安全方面。扎实开展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大排查,对238处饮水工程及分散式供水农户情况实行清单化管理,实施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行动,建立了脱贫人口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以月报形式定期报送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检测情况,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

(五)教育帮扶方面。深入落实“两免一补”及免校服费伙食费政策。2021年全县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699人次,共发放资助金266.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353人次,已全面免除了校服费和伙食费,投入资金19.8万元。继续实施对脱贫家庭及监测对象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定额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大学本科2000元/人,专科1000元/人,今年共9人,补助1.2万元。

(六)稳岗就业方面。充分发挥扶贫车间作用,累计认定扶贫载体4个,带动脱贫人口53人。密切关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情况,人社部门定期对已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跟踪统计。持续推动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脱贫群众,帮助弱半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共有217名脱贫人口通过公益岗实现就业。认真抓好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2021年共有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13人,除2名继续读研外,其余已实现100%就业。

(七)低保兜底方面。对脱贫户及监测户开展动态兜底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已经将25名符合标准的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纳入低保保障中,截至目前,全县享受民政兜底保障的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共1392人,其中低保1297人、五保90人、孤儿5人,社会救助兜底率达到54%。

(八)医疗帮扶方面。认真开展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额补助工作,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补助。在实现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投入资金91.59万元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缴纳“医疗补充保险”和“防贫保险”,年底前赔付完成,确保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医疗有保障。同时,稳定做好“三个一批”工作,实现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救治率100%,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九)小额信贷工作方面。2021年我县与铁岭县农村信用联社、中国银行签署了小额贷款协议,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享受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资金贴息、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优惠政策的纯信用贷款。按照市局安排部署,我局与农村信用社、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县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的小额贷款需求进行排查,分别于4月和8月上报了我县脱贫户小额贷款需求统计表。截止2021年12月,我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5笔,金额合计29.6万元,其中2021年新增小额贷款3笔,金额合计11.5万元。

二、典型经验和亮点工作。

(一)县直领导干部带头帮扶。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定由铁岭县61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全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切实压实领导干部帮扶责任,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领导干部+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的帮扶体系,有效提升帮扶成色。

(二)开展农业创新示范项目。

铁岭县积极调研农业创新项目企业,2020年4月经辽宁寰宇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权威论证,投入扶贫资金385.38万元开发辽宁中德农业创新示范项目,由于该企业效益好,运行稳定,2021年,继续投入衔接资金1271万元带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增收。该项目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同农业种养殖相结合,建设了40亩综合种养农场,建设鸡棚、鹅棚20栋、养殖芯片溜达鸡10000只、溜达鹅2000只,种植寒富苹果树100棵、野生猕猴桃500棵,通过养鸡养鹅改良土壤,综合发展光伏板下经济,在分红带动脱贫户增收的同时,带动了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务工就业。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四

1、线上:“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模式能够让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在线化、数据化,有效的拓宽销售渠道。创新消费扶贫载体,离不开电子商务。通过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可以组织有关电商企业和网络平台集中购买贫困地区土特产品,进而搭建产销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2、线下:要注重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例如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解决产品的供给和流通不畅问题。通过建设扶贫专柜,组织企业、相关集体集中购买活动,发动商户定点采购产品,培育社会的消费扶贫意识。

加强源头的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产品溯源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逐渐形成优质产品的集约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在生产中要注重产品储藏保鲜、包装分拣、品牌设计等环节,根据消费体验反馈完善服务,提升知名度。

加强服务指导,注重政策福利精准实施。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在“互联网+”、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设计、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支持低收入农户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生产、销售、品牌打造的能力,进一步参与到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中来。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五

脱贫攻坚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脱贫战略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然而,脱贫攻坚只是第一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施脱贫工作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政策保障,确保脱贫成果。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加强政策保障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扶贫政策的长期执行。其次,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要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多元的扶贫格局。只有通过加强政策保障,我们才能确保脱贫成果能够持续巩固。

第三段: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必须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水平。最后,要推动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第四段:加强培训和就业扶持。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加强培训和就业扶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最后,要加强对创业者的扶持,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和发展自己的事业。通过加强培训和就业扶持,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巩固脱贫成果。

第五段:加强社会支持和参与。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首先,要加强对脱贫工作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关注脱贫攻坚,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努力。其次,要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最后,要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资金的公开透明和有效使用。通过加强社会支持和参与,我们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结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保障,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加强培训和就业扶持,以及加强社会支持和参与,我们能够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共同开创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新辉煌!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也是国家战略。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成功地消除了绝大部分绝对贫困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我个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心得体会,以期为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段:党的领导与政策措施(200字)。

成功的脱贫攻坚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政策措施。党的领导保证了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政策措施则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将其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另外,我们还应该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第三段:教育与技能培训(200字)。

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专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实用的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创造和经济发展。

第四段:农业与产业发展(200字)。

巩固脱贫攻坚还离不开农业和产业的发展。农业是贫困人口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也是促进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企业投资和开发新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农业和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为贫困地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五段:社会帮扶与个人努力(200字)。

巩固脱贫攻坚不能仅仅依赖党政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帮扶和个人努力的积极参与。社会帮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提供支持,包括募集善款、提供志愿服务和帮助宣传等。而个人努力则是每个脱贫家庭实现自我奋斗和自我发展的关键。贫困人口应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创业项目,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贫困人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参与感。

结语(200字)。

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党的领导和政策措施、教育与技能培训、农业与产业发展,加上社会帮扶和个人努力,我们相信可以巩固并持久地消除贫困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共同迎接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巩固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将指引我们前行,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七

脱贫攻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广大干部群众中的一员,我深入实践,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与贫困地区的交流互动,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收获和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水平。

第二段: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要提升脱贫攻坚的效果,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真正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方案。在实践中,我和同事们经常组织走访调研,与贫困户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样的接触,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到贫困地区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段:注重产业扶贫、创新扶贫模式。

在提升脱贫攻坚水平的过程中,注重产业扶贫尤为重要。贫困地区通常存在资源丰富但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除了传统的产业扶贫方式,我还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扶贫模式,例如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等。这些方式使得当地贫困户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第四段:强化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

教育和健康是人们脱贫致富的基础。我始终将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向。在教育方面,我们加强对贫困家庭和孩子的帮扶,提供教育资源并鼓励他们走出贫困。同时,我们还组织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在健康方面,我们注重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好的健康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为贫困地区的居民带去了新的希望和发展动力。

第五段: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

为了提升脱贫攻坚水平,组织和领导非常关键。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并且,我们强化宣传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我们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结尾段:总结。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需求、注重产业扶贫和创新模式、强化教育和健康扶贫、加强组织和宣传工作,共同努力提升脱贫攻坚水平。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八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县**镇**村村民**一家,家住**村,全家4口人,有房屋1间,住房面积100平方米。人均纯收入7500元。家庭生活基本电器,常用家俱齐全。现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养殖加工服务。户主**,34岁,初中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主要情况:两个孩子上小学,妻子工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劳动收入。

(一)近期帮扶计划。

宣传国家政策,使他们明白国家对贫困户的各项优惠帮扶措施。享受新农合医保、大病救助缴费全免政策。

(二)中长期帮扶计划。

1、不定期与他们联系交流生活与生产,帮他们解除思想压力,力所能及协助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提高满意度。

2、及时宣传各种致富信息和国家的新政策,让他们感到温暖,积极劳动改善生活。

为巩固xxx镇xxx村村民xxx一家扶贫成果,确保不返贫,结合我县扶贫工作相关政策,根据xxx家庭实际情况,在征得xxx夫妻同意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巩固提升计划。

户主:xxx,男,汉族,1942年1月出生,现年75岁,患有脑梗和心脏病,无劳动能力。

配偶:xxx,女,汉族,1943年2月出生,现年74岁,患有高血压,无劳动能力。

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发包土地、养老金,2017年家庭年纯收入8450元,人均纯收入4215元。

该户住房面积60平方米,不属于危房。全家耕地面积15亩,常年发包。家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活用具基本齐全,能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1、夫妻二人年龄均已超过70岁,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

2、人均耕地面积少,仅为15亩,常年发包;。

3、夫妻二人都患有老年病,医疗、购药费用较大,家庭主要是因病致贫;。

经过前期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建档立卡,对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对该户2017年的帮扶计划进行了梳理,具体帮扶计划安排如下:

1、为其老两口协调办理农村低保,解决其生活困难;。

3、宣传农村低保、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合作医疗等与其相关的各类优惠政策;。

4、经常入户了解家庭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及时解决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帮助办理农村低保2人,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使其吃穿有保障;。

3、为其申请光伏产业项目分红,基本解决家庭实际困难。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县“实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巩固就业扶贫工作成效,现制定以下计划:

以实现精准对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通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开发优质劳务输出基地,突出特设公岗兜底作用,努力使全县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到稳就业状态,实现就业扶贫的目标。

(一)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招聘、送岗下乡活动,帮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或家门口务工就业。二是面向贫困户适当开发农村保洁、乡村道路养护等社会服务类就业扶贫专岗,并对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三是着力打造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户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就业扶贫车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二)帮助贫困户提供创业支持。一是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服务,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实训)。二是对符合条件规定的创业贫困劳动力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

(三)开展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参加技术、职业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安排培训,确保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家的目标。同时,鼓励企业对新招贫困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对于组织开展培训的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在培训期间,给予贫困劳动力一定的补贴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自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

(二)分解落实任务。为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实效,制定了《关于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行动计划》,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严格按照就业扶贫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抓好工作政策落实,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站所要积极配合,县就业服务局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及省、市、县制定的就业扶贫政策措施,教育引导贫困劳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转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要树立推广先进典型,调动个人、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九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zsj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县委x届x次全会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查考核不减原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产业就业扶贫增收入、以保障性政策落实减支出、以扶志扶智强后劲、以建好用好基础设施稳支撑、以持续做好帮扶助发展,建立防返贫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左右,稳定解决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村基础公共设施管理规范、良性运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二、抓好产业、就业、资产收益扶贫,增加收入1.坚持多措并举,增加产业性收入。围绕林果、棚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类型,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技术服务,为贫困户配齐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时解决技术帮扶“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广“期货+保险”模式,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后整理政策扶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贫困户在全产业链增加收入。着力解决脱贫户长效产业基础不稳固,收入不稳定、不持续问题。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拓展多元就业体系,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保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好学用脱节问题,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能。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发挥苏陕扶贫协作和大行业、大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使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达到总劳务输出的一半以上。支持返乡、返村人员创业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巩固生态扶贫原有措施,全县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特设岗位x个。进一步拓宽本地企业吸纳、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安置、能人大户带动等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x人稳定就业,低保线以下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残疾或不便远出的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益特岗、专岗实现就近就业,2021年前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脱贫户不脱岗。

3.深化“三变”改革,增加资产性收入。通过“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潜能,促进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化进程,获得稳定分红收益。对x个贫困村已经支持到位的互助资金加强管理,对其带动脱贫情况进行绩效考核。鼓励村党支部、村委会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同时防止“一股了之、一合了之”等问题。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配股等形式,壮大资本金,增强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执行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实行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特殊贫困群体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

5.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坚持精准施治减少患病贫困人口存量、精准预防控制患病贫困人口增量“两手抓”,完善“四重保障机制”,严格执行《x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办法》,做到日常门诊救助、特殊慢性病及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全覆盖。对贫困户大病患者进行精准救治,做到大病救治全覆盖。加强全科医师团队管理,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开展签约服务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加大明察暗访及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挂钩,确保应签尽签,服务到位。加强贫困村卫生室管理,全力推动村医服务补偿、培养培训和养老保障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实行村医县招镇管村用,不断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完善“救护车辆+医疗设备+全科医师团队+远程医疗”流动医院模式,开展流动医院巡回医疗服务,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减少医疗支出。完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用大数据精准监测农户健康状况,预防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

6.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各学段学生精准资助不落一人。夯实“七长”责任,落实控辍保学十项制度,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政策,确保全县贫困户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建好管好镇街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四、提升扶志扶智实效,增强稳定脱贫后劲7.弘扬时代新风尚。大力弘扬x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各类评比竞赛活动,积极宣传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摆脱对扶贫政策的单纯依赖。提升“一约四会”管理水平,着力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消费、炫富比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歪风陋俗。

8.加强教育培训。继续深化“扶志六法”和“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

依托“农民夜校”“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加强教育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尊、自爱、自强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和有市场头脑的现代农民。

9.注重激励约束。不断提高“爱心超市”管理水平,并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发展动力。实行反向约束,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建立失德、失信、失孝负面清单。对失德、失信、失孝人员,由镇村党组织及乡贤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屡教不改者,可采取司法干预办法,强制其依法尽责尽孝。

10.推进典型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脱贫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模范先进事迹,激励更多贫困户见贤思齐,实现高质量脱贫。

11.突出重点帮扶。强化针对性帮扶,解决脱贫信心不足的问题。关注农村单身和发展信心不足的贫困群体,通过各级群团组织、社会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

五、加大基础设施管护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强化稳定脱贫支撑条件12.全面巩固“两房”建设成果。对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确保农村居民住房安全。2020年,对全县x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全面排查,彻底解决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x月底前全部入住,年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持续加强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建设,落实好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开辟就近就业产业门路。全面推行安置点社区化管理,提供城镇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13.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完善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

提案改进活动旨在系统地指导各级员工持续改进“人民—人“材料与材料事情”以及人民—事情”关系,实现个人素质和工作绩效的增长,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笔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深入到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保康县脱贫攻坚工作比较扎实,成绩显著,但下一步稳定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尽早制定应对之策。

解决“三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湖北第二大市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辖11个乡镇、257个村、19个社区,总人口26.9万,其中贫困村65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保康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取得了良好成效。贫困县退出先后通过市级初审验收和省级核查验收,其中2019年4月省政府发文批准其“整县摘帽”。2019年7月,保康县代表湖北省接受2018年度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抽查结果反馈: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12%,脱贫人口错退率、漏评率均为0,群众认可度达98.55%,体现了较高的脱贫水平和质量。2019年底动态调整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886户83037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06%。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52元。全县工作主要围绕“七个聚焦”展开。

第一,聚焦“三落实”,压紧压实攻坚责任。保康县坚持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军事化管理,成立了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指挥长,县长任指挥长。全面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县委书记已遍访全县65个贫困村,11个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达到100%。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结合机构改革,调整优化驻村工作队,保持驻村帮扶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

第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突出问题。“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康县始终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对全县所有农户进行地毯式摸排,逐村逐户列出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逐户逐人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目前,全县农户均有换季衣物,粮食充足,能吃上肉、蛋等营养品,吃穿不愁,“三保障”的所有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其中在住房安全方面,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从2010年起接手重建改造了累计13097户危房,解决了5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同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043户34284人。在义务教育方面,通过国家保障、社会救助、助学贷款三种方式进行教育保障,确定保障对象来源层层上报,把助学资金发到专门的卡上防止盗用,加强义务教育法宣传,义务教育巩固率不断提升。在基本医疗方面,采取应保尽保原则,在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个方面做好保障,对孤儿、残疾人医疗保障进行全额补贴,其他贫困户差额补贴。做好贫困户身份标识,加强信息共享,一人一档,逐人核实。近四年来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维持在100%。

第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一是保持深度贫困县资金投入只增不减。2019年,全县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4146万元,同比增长40.99%;省、市专项资金10883.3万元,同比增长142.78%;安排县本级财政资金6509.05万元,同比增长0.04%,用于支持全县产业发展、安全饮水等11大类,488个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对贫困村的攻坚力度。把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2019年对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4个。三是聚焦深度贫困人口。重点关注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度残疾人户、重病户和遇突发特殊情况家庭困难户等深度贫困人口,加大关爱帮扶力度。从2019年4月份起,农村低保在发放基本救助金的基础上人均增资30元,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在校学生、单亲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重点救助,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2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对符合享受政策对象足额发放电价、物价补贴,全年累计发放临时补助补贴资金493.7万元。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救助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群众175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63万元。

第四,聚焦“四个不摘”,保持攻坚力度不减。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保持乡镇党政正职、分管扶贫的领导干部稳定。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保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生态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各项政策不变并精准落实。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继续实行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战时机制、县领导联镇包村机制、党员干部包保责任机制、“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针对机构改革单位合并减少对驻村工作带来的压力,优化调整全县驻村工作队,保持所有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和所有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坚持摘帽不摘监管。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年度贫困人口脱贫验收、驻村工作队交叉检查、脱贫人口“回头看”及“两摸底一核准”等工作。

第五,聚焦脱贫质量,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实施主导产业、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及人居环境、兜底保障、教育资助、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交通、就业创业、电商扶贫、网络通信、“三留守”关爱和抓党建促脱贫等“十三大巩固提升工程”,各相关单位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坚持把巩固提升工程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第六,聚焦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零销号。在全面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4大类14项26个问题整改的同时,坚持结合实际,主动认领全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15个,省委常委班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20个,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45个,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的问题3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7个,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70个,各级党委政府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12个,各类专项审计反馈的问题9个,实行统筹推进、一体化整改,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需要长期坚持的问题,已建立长效机制。

第七,聚焦作风改进,开展常态化督查问责。保持强有力的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作风。开展随机暗访督查。采取“三不两直”工作方式,即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接进村、直接入户,进行常态化暗访督查。组织开展交叉检查。组织全县范围内的驻村工作队交叉检查,实现所有行政村检查全覆盖,力戒形式主义。全面减轻基层负担,将全县脱贫攻坚考核纳入年度综合实绩考核内容,不再单独开展对乡镇、县直部门的考核,扶贫考核注重平时日常工作,不要求过度留痕。严肃实行追责问责。其中2019年对扶贫领域37件问题线索,给予通报批评16人、诫勉谈话3人、警告7人、严重警告2人、留党察看1人、其它处分8人,起到了震慑作用。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致贫返贫,切实提升脱贫质量,按照中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01万户79.91万人,已脱贫24.27万户76.57万人,剩余1.74万户3.34万人。9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镇坪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剩余9个贫困县区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已由注重脱贫向脱贫和巩固提升并重转变,巩固脱贫退出户、出列村、摘帽县成果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中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做到责任不变、政策不变、力量不减、力度不减,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确保到202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实现全面稳定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2020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生态脱贫、安全住房、基础设施、驻村帮扶、扶贫扶志、项目资金管理、扶贫资产管理等方面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

(一)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配合,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健全带贫益贫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工作,推动产业扶贫项目长期有效、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二)巩固提升就业扶贫成果。由市人社局牵头,重点抓好就业技能培训、公益专岗开发、劳务扶贫协作、新社区工厂提质升级、创业就业体系拓展等工作,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能、实现1人稳定就业。

(三)巩固提升教育扶贫成果。由市教体局牵头,重点抓好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等工作,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得起学。

(四)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由市卫健委牵头,市医保局、市税务局配合,重点抓好贫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医技人才队伍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完善、大病集中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

(五)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由市民政局牵头,市残联配合,重点抓好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社会组织助力等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实现兜底保障全覆盖。

(六)巩固提升住房安全成果。由市住建局牵头,市搬迁办配合,重点抓好农村住房安全质量监督、动态管理、政策保障、及时帮扶,确保符合条件和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应搬尽搬,应改尽改,稳定实现安全住房有保障。

(七)巩固提升生态脱贫成果。由市林业局牵头,重点抓好林业产业培育、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聘用贫困劳动力担任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举措,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八)巩固提升基础设施成果。由市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重点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网络扶贫工作,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基础设施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任务。

(九)巩固提升驻村帮扶成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重点抓好优化帮扶力量、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管理考核、强化激励保障等工作,确保驻村帮扶队伍不撤、力度不减、工作不断。

(十)巩固提升扶贫扶志成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重点抓好“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典型示范,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内生动力。

(十一)巩固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成果。由市财政局、市扶贫开发局牵头,市审计局及相关部门配合,重点抓好扶贫领域资金全口径监管、扶贫项目大排查、扶贫审计监督全覆盖等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精准、发挥效益。

(十二)巩固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成果。由市脱贫办牵头,市财政局及有关部门配合,重点抓好扶贫资产确权登记、运行管护、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工作,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高效运转、长期受益。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由市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重点抓好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支撑、保障搬迁群众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综合治理等工作,制定并落实系列专项工作方案,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贫困村人居环境是脱贫成果的重要体现,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制定并落实专项工作方案,重点抓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全面查漏补缺。3月底前,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重点排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突出问题,建立排查问题台账,落实整改责任。

(二)完善长效机制。4月底前,各级各部门对已经建立的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制度更加稳定、系统、全面,形成纵向层级推进、横向目标协同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

(三)加强统筹衔接。各级各部门加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规划、政策、措施对接,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层层明确任务,级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减、扶持政策不减、资金投入不减。要切实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的落实落地,扛起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返贫监测、动态帮扶、风险防范等有效机制,细化实化巩固提升具体举措。

(二)加大政策支持。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对接中省部署,统筹各方资源,保障政策供给。市、县区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统筹安排资金支持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加大对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政策帮扶,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坚强保障。

(三)强化工作指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相结合,逐户排查帮扶缺项,精准落实政策措施。要围绕各自职责,加大督促指导,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进落实。要聚焦重点难点,加大对挂牌督战县区、镇村工作指导,确保补齐短板弱项。

(四)严格督查考核。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列入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和重点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督查督导,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通报问责。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着力营造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浓厚工作氛围。

全县贫困人口由x户、x人减少到x户、x人,x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为了贯彻落实好《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zsj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县委x届x次全会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帮扶力量不减、督查考核不减原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产业就业扶贫增收入、以保障性政策落实减支出、以扶志扶智强后劲、以建好用好基础设施稳支撑、以持续做好帮扶助发展,建立防返贫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左右,稳定解决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村基础公共设施管理规范、良性运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坚持多措并举,增加产业性收入。围绕林果、棚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类型,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技术服务,为贫困户配齐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时解决技术帮扶“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广“期货+保险”模式,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后整理政策扶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贫困户在全产业链增加收入。着力解决脱贫户长效产业基础不稳固,收入不稳定、不持续问题。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拓展多元就业体系,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保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好学用脱节问题,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能。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发挥苏陕扶贫协作和大行业、大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使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达到总劳务输出的一半以上。支持返乡、返村人员创业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巩固生态扶贫原有措施,全县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特设岗位x个。进一步拓宽本地企业吸纳、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安置、能人大户带动等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x人稳定就业,低保线以下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残疾或不便远出的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益特岗、专岗实现就近就业,2021年前享受公益性岗位政策脱贫户不脱岗。

3.深化“三变”改革,增加资产性收入。通过“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潜能,促进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化进程,获得稳定分红收益。对x个贫困村已经支持到位的互助资金加强管理,对其带动脱贫情况进行绩效考核。鼓励村党支部、村委会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同时防止“一股了之、一合了之”等问题。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配股等形式,壮大资本金,增强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执行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4.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持续落实“三共同”工作办法,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养老保险政策,确保脱贫户养老保险全覆盖。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x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做到低保政策全覆盖,符合五保条件的要做到五保政策全覆盖。对在册贫困户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实行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特殊贫困群体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

5.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坚持精准施治减少患病贫困人口存量、精准预防控制患病贫困人口增量“两手抓”,完善“四重保障机制”,严格执行《x市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救助办法》,做到日常门诊救助、特殊慢性病及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全覆盖。对贫困户大病患者进行精准救治,做到大病救治全覆盖。加强全科医师团队管理,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开展签约服务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加大明察暗访及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挂钩,确保应签尽签,服务到位。加强贫困村卫生室管理,全力推动村医服务补偿、培养培训和养老保障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实行村医县招镇管村用,不断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完善“救护车辆+医疗设备+全科医师团队+远程医疗”流动医院模式,开展流动医院巡回医疗服务,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减少医疗支出。完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用大数据精准监测农户健康状况,预防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

6.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各学段学生精准资助不落一人。夯实“七长”责任,落实控辍保学十项制度,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政策,确保全县贫困户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建好管好镇街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7.弘扬时代新风尚。大力弘扬x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各类评比竞赛活动,积极宣传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摆脱对扶贫政策的单纯依赖。提升“一约四会”管理水平,着力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消费、炫富比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歪风陋俗。

8.加强教育培训。继续深化“扶志六法”和“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依托“农民夜校”“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加强教育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尊、自爱、自强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和有市场头脑的现代农民。

9.注重激励约束。不断提高“爱心超市”管理水平,并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发展动力。实行反向约束,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建立失德、失信、失孝负面清单。对失德、失信、失孝人员,由镇村党组织及乡贤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屡教不改者,可采取司法干预办法,强制其依法尽责尽孝。

10.推进典型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脱贫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模范先进事迹,激励更多贫困户见贤思齐,实现高质量脱贫。

11.突出重点帮扶。强化针对性帮扶,解决脱贫信心不足的问题。关注农村单身和发展信心不足的贫困群体,通过各级群团组织、社会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

12.全面巩固“两房”建设成果。对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确保农村居民住房安全。2020年,对全县x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全面排查,彻底解决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x月底前全部入住,年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持续加强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建设,落实好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开辟就近就业产业门路。全面推行安置点社区化管理,提供城镇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13.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完善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建立基础设施管护专项基金。以村为主体,建立以涉农整合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为主要来源、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和社会捐助为补充的村级基础设施管护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正常运行。

15.健全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政府主体责任,采取行业监管与镇村管理相结合、行政主导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基础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确保基础设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制度保障、管护到位,实现建得起、用得上、不废弃、长受益。

16.开展贫困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五大行动”,严格对标对表,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17.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沉痛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夯实“三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全面整改、立行立改、真改彻改。对中省市反馈的各类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全面开展“回头看”,对脱贫攻坚工作大核查,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镇街(社管中心)和相关部门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解决好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缺项漏项和不达标问题,确保攻坚期末脱贫户全面达标不降档,各类问题整改彻底并取得实效。

18.强化带贫益贫长效机制。制定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指导意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明确贫困户股权配置,赋权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大龙头企业特别是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增强其带贫益贫的积极性。支持龙头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借还+”模式,与集体经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配套生产经营设施,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强化开展产销对接,推进消费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主题园区,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带动贫困群众在二三产业增收。建立电商扶贫线上线下馆,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增加贫困户农产品市场收益。

19.建立实时监测预警机制。以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整合卫健、医保、教育、民政、应急、公安等部门数据信息,提高贫困村、贫困户数据信息运用水平,实现全县扶贫开发数据信息化,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依据监测预警信息确定已返贫和需巩固提升对象清单,逐一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其稳定脱贫不返贫。

20.坚持政策措施稳定不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2017年以来的脱贫户要严格落实“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做到政策落实不改变,结对帮扶不脱钩,收入监测不间断,督查考核不放松。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非贫困村给予适当帮扶和支持,对出现大病、残疾、灾祸的非建档立卡人口(边缘户)争取政策,最大限度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防止出现新的贫困。

21.持续推进社会扶贫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帮扶工作力量,提升单位包村、干部联户、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水平。在持续做好国企合力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x”帮扶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好中央定点扶贫、苏陕扶贫协作、“万企帮万村”、“两联一包”、军地帮扶、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驻村联户帮扶等工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22.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坚持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逐个整顿,整顿一个、提升一个。认真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集中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大整顿,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扩大村级“两委”班子“一肩挑”比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扎实开展农村干部学历教育,每年至少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集中轮训一遍,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执行政策、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加大从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贫困村每年至少培养1名35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带动性。强化帮扶力量,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抓好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培训,增强发展经济、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能力。

(一)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责任。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始终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进一步深化“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包抓镇街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坚持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工作制度,做到县级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村,镇街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户“全覆盖”。各镇街、县级相关部门要制定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抓好督导落实,确保任务细化到量、具体到点、落实到人,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优化扶贫资金投向。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2%、增幅不低于上年20%的要求,足额落实财政配套扶贫资金。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夯实资金整合主体责任,在“按需而整”的前提下“应整尽整”。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保障扶贫投入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任务相匹配。继续坚持建立x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担保基金制度不变,落实“x”扶贫贴息贷款机制,做到应贷尽贷。进一步加强全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修订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扶持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非贫困村。加强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防范扶贫贴息贷款和互助资金使用风险,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三)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一是建立“四张清单”管理制度。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建立“八办三组”牵头部门及重点责任单位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工作清单、问题清单,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见效。二是严格督查督导。坚持季度督查与平时暗访相结合,印发督查通报,下发问题督办单,实行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对人、对事、对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坚持考核导向。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范返贫设计考核指标,增加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的权重。严格督查考核结果运用,对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推进慢、措施不落实、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镇街(社管中心)和行业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四是严肃奖惩问责。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好“三项机制”,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扶贫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建立脱贫攻坚问题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督办机制,重点对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巩固提升措施不精准、资金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等问题严督实考,严肃追究责任。

(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的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政策举措,优先支持退出村发展和脱贫人口增收。通过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基础公共设施的持续完善,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奠定坚实基础。推广运用脱贫攻坚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借鉴。

(五)全面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全面总结脱贫攻坚成果和工作经验,深入挖掘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秀文艺作品,运用融媒体手段,开展全方位宣传,展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讲好x减贫故事。加强对脱贫攻坚舆情监测,健全涉贫舆情分级管理和处置机制,严防炒作干扰脱贫攻坚大局,在全县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我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保质量,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现制定如下方案。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严实导向,确保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聚焦突出问题整改,强化产业就业,强化政策保障,强化扶志扶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政策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力、帮扶更加全面、群众更加主动、成效更加明显,确保实现思想脱贫、稳定脱贫、全面脱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指示要求,以“四个不摘”为原则,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一)摘帽不摘政策。把脱贫摘帽作为新的起点,积极探索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注重“两不愁、三保障”质量和成色,对标建成全面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划为2019年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水平“两个阶段”,延续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

(二)摘帽不摘责任。县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继续组织领导巩固提升各项工作。县级领导继续包联督导13个乡镇及所有行政村。对标省市督导检查反馈问题以及自查发现问题,聚焦提升村、户退出成效以及政策保障,全力开展20项重点工作,确保脱贫成色,实现高质量退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三)摘帽不摘帮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强化诚实劳动、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继续落实脱贫责任组制度和干部帮扶责任,驻村力量继续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催生脱贫潜力,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四)摘帽不摘监管。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督查督导,强化考核问责。大力发扬西口文化,激励全县党员干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可度。

对标2019年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水平两个时间节点,2019年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一是对已脱贫的154个贫困村巩固提升,对剩余4个未脱贫村加大攻坚力度,确保2019年退出。通过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村的水利、交通、卫生、文化等设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有稳定收入。二是对2018年前已脱贫的12391户32975人巩固提升,对未脱贫的311户724人帮扶脱贫,保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已脱贫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享受更加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享有更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以户为基、以村为体、以县为战”,持续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成果;持续强化村级发展扶持,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退出成效;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政策保障。通过持续“三个强化”,促进“三个提升”,推进脱贫成效巩固提升20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一)持续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户脱贫成果。

1.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强化龙头带动,密切利益联结,加强技术培训,注重典型示范,稳定实现贫困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一是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以”两红一核”、沙棘、中药材、黄河鱼为主的特色种养殖,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支持贫困户参与发展3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和25万亩杂粮基地建设;15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和3000亩牧草示范基地等特色种植;黄河鱼养殖示范300亩鱼塘。二是光伏扶贫。抓好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营维护和收益分配,新建6.7mw“十三五”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稳步发展户用光伏扶贫电站,使更多的贫困户受益。三是旅游扶贫。依托我县黄河文化、康熙枣园、保德民歌等旅游资源,大力挖掘黄河、黄土、民俗等主题,创建2-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逐步打造本区域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四是电商扶贫。打造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覆盖率不低于50%,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总数达到147个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不低于25%,电商培训突破3000人,应用“互联网+”引领我县涉农产业链升级,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五是消费扶贫。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持续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大力开展贫困户农产品“五进九销”,以消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促进精准脱贫。

牵头领导:各分管县级领导。

2.就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发挥“保德好司机”劳务品牌示范效应,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一是就业扶贫。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拓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鼓励企业利用贫困地区优质资源投资办厂或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在乡村建设扶贫车间、加工点等,组织贫困劳动力实现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实现年度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900人以上。二是技能提升。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纳入职业培训重点人群,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式,优先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00人以上。同时,以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和具备劳动能力人员,大力开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到2020年底,每个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两后生”免费接受技工教育,每个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都能够接受至少1次免费职业培训。三是政策落实。在落实我县就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的同时,加强落实我省出台的5类14条就业扶贫新政策,着力在鼓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劳务输出、强化就业援助、强化保障措施等五方面发力,提高贫困劳力劳务组织化程度。

牵头领导:刘志成、张忠文。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各乡镇。

3.安居保障巩固提升工程。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新出现的危旧房改造工作,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巩固旧村产业,扶持安置区就业创业。持续巩固旧村退耕还林、光伏项目、土地复垦增减挂钩、荒山造林“四个全覆盖”成果,重点支持发展整体搬迁村一村一业工程,确保旧村产业不丢。同时,用好集中安置点内扶贫车间和培训就业创业服务点,对有创业需求的搬迁户,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提供办证的绿色通道,贴息贷款或税费减免,提供外出务工岗位、公益岗位等多种就业渠道,供贫困户进行菜单式选择;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扶贫产业园区务工,保障每个搬迁户家庭至少有一个增收门路或有一人转移就业。二是提升安置点配套设施,强化后续社区管理。实行城市社区治理,按照“社区党支部+村党小组”“社区+乡村工作站”模式共同治理。衔接好搬迁对象从迁出地到迁入地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的信息变更工作,整合各方资源,从高从优落实政策,织牢低保、医保、养老安全保障网;统筹迁出地和迁入地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实现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三是完成拆旧复垦和土地增减挂钩。对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严格按照“住新必须拆旧”的要求,6月底前达到拆旧复垦和实际常住。四是持续紧盯危旧房改造工作。继续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为重点对象,以消除新出现危旧房为重点,按照原有政策不变,通过奖补资金,以拆、建、改等方式,实行“申报一户、认定一户、批准一户、改造一户”的快捷机制,真正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五是继续推行农村住房保险。为全县所有贫困户,按照每户15元投保房屋意外损失保险。

牵头领导:刘志成、高彦林、吴雁臻。

责任单位: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县居民办,各乡镇。

4.生态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持续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增效、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推行“购买式造林”,引导贫困群众参与生态治理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一是退耕还林。巩固5.7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抓好补植补种,确保造林质量;对到期的6.55万亩退耕还林地发放抚育费20元/亩,确保4666户12278名贫困人口受益。二是生态治理。规范61个造林扶贫合作社,在贫困劳动力入社、造林技术培训、林业工程管护、资金财务运作、运营模式探索、劳务收入分配等方面加强指导,进一步健全完善造林扶贫合作社带贫机制,由单一造林逐步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转变,由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荒山造林3.27万亩。三是生态保护。将参与护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在330人左右,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逐步推行集体公益林托管、“合作社+管护+贫困户”等模式,吸收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增收,集体林管护岗位安排贫困人口达到60%以上。四是经济林提质增效。突出红枣这一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争取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探索将造林扶贫合作社经验移植到提质增效工程中,吸收50-100名红枣乡土人才提供服务。五是特色林产业。突出发展红枣、海红果、核桃、沙棘、仁用杏五大林产业,新发展1万亩以上特色经济林。积极扶持林果产品深加工大企业,加大采购和加工销售林果能力。

牵头领导:赵文千。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各乡镇。

5.教育扶贫巩固提升工程。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健全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落实。对特殊困难学生实施“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台账化精准帮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动态化摸排辍学名单、逐一上户动员返校,对劝学无效的依法提起诉讼,对不能随班就读的送教上门,确保应学尽学不落一人。二是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学生正常入学。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雨露计划”、教育扶贫等,继续发挥县教育扶贫基金会奖学济困补充作用。三是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省级免费师范生面向生源地农村学校就业,继续大力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联盟办学改革,校长教师合理交流任职授课;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教育设备配备,大力培训培养和补充乡村教师,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用好教师“特岗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均衡化发展。

牵头领导:吴润萍、史建伟。

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局、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教育基金会,各乡镇。

6.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健全贫困人口基本医疗综合保障体系,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紧紧围绕“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的目标,扎实推进健康扶贫提升工程。一是巩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直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基层卫生紧缺人才,公开招聘15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最大化发挥好村卫生室作用,方便群众就医,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巩固完善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政策。持续落实“三保险、三救助”政策和县级五项特惠政策,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90%以上,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六个全覆盖。三是持续加大县级财政兜底保障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门诊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各项补助后,个人实际报销比例不达80%的部分,由县医疗救助资金补足,县级财政兜底。四是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优化行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做细妇幼健康服务。

牵头领导:吴润萍。

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各乡镇。

7.金融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职能,扎实做好贫困群众扶贫贷款、贴息以及支持本土中小微企业工作,突出抓好风险防控,加强申贷后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小额信贷资金的使用和效益情况,发挥好保险公司支农扶贫作用。切实加大培育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重点放在培育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上,提高产业化经营规模,有效发挥扶贫周转金效益,科学建立使用、监管制度,动态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放得下、用得好、收得回”。

牵头领导:苏志。

责任单位:县银监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各乡镇。

8.综合保障性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按照“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织牢托底安全网。一是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精准认定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努力实现所有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二是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2019年城乡低保标准每月提高20元/人。继续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每人100元/年,低保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50元/月基础上,特惠补贴每人100元/月。三是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进一步贯彻落实老年人补贴制度,关心困境儿童成长,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管护使用好27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花园敬老院和惠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养老服务功能,有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四是继续实施扶贫保险。推行金融扶贫“一保通”“返贫险”和贫困人口意外伤害等扶贫保险,筑牢返贫防线。

牵头领导:吴雁臻。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保险公司,各乡镇。

(二)持续强化村级发展扶持,全面巩固提升贫困村退出成效。

9.交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按照“四好农村路”的总要求,持续巩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成果,通过完善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确保达到“四好”标准,逐步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公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45.7公里、旅游公路3.8公里,完成产业路的规划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安保工程34.6公里;实施养护提质工程57.7公里。二是完善乡村客运运行机制。继续推进乡镇客运站点建设,继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完善通村客运班线,推动“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打造群众出行的“平安放心路”。三是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县有所、乡有站、村有员”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机制。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养路必畅,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牵头领导:栗晓敏。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

10.水利扶贫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城市管网延伸、扩大连片集中工程比例、自来水入户、管网更新改造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彻底解决“边角户”、老弱疾残、失能人员饮水安全问题。一是推进工程建设。巩固提升使用净水设备10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实现集中式供水目标;新建2000眼水窑,方便村民蓄水用水。二是水质定期检测。做好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定期检测工作,加强饮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污染防治,提高水质达标率。三是强化后续管护。落实各项管护政策,加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好《保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办法》,指导全县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按照“补偿成本、保本微利、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城乡同价”、政府补贴制度,培训一支稳定的乡村水管员队伍,提高技术保障能力,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牵头领导:吴雁臻。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各乡镇。

11.电力网络巩固提升工程。一是提升电力保障水平。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动力电不足改造和光伏扶贫电站接网工程改造升级,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二是提升农村网络服务水平。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加快贫困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建设,开展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教育,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大力提升无线通信信号覆盖面。

牵头领导:吴雁臻。

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各乡镇。

12.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工程。以农村改厕、村庄清洁、户容户貌行动为抓手,着力实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切实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

牵头领导:各分管领导。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有关部门,各乡镇。

13.抓党建促脱贫提升工程。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村级组织体系,提升村级治理水平。一是优化队伍结构。抓好班子调优配强,抓实基层力量储备,抓活典型先进激励,继续评选“脱贫攻坚红旗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提升能力素质。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生活制度;通过集中、分散、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制度。开展“两委”主干“业绩亮晒”活动、党员“四诺”活动和“3+x主题党日”活动,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确保干部管理能力上水平、服务质量上档次。四是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采取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形式,通过资本注入、土地参股等方式,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强带富能力,努力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干部,努力把党员干部发展成致富能人,通过示范引领、先富带后富,带动村级快速发展、带领群众快速致富。

牵头领导:华永军。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

14.精神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实施精神扶贫,更加注重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更加注重改进帮扶方式,更加注重营造健康文明新风,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形成有劳才有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精神力量,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创新帮扶方式。帮扶政策和贫困群众参与相挂钩,利用好“爱心超市”的载体和平台作用,采取生产奖补、公益岗位、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收入。二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群众骨干作用,组织贫困户积极参与农民大讲堂、扶贫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活动,自觉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带头人。三是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定期组织道德评议,开展星级文明家庭评定活动、“三最三好”评选活动和“三比三看”创建活动。

牵头领导:华永军、高彩文。

(三)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政策保障。

15.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态化及退出机制,充分用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和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清洗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数据,确保线上全面准确、线下真实可靠。一是系统分析,户分三类。针对贫困户家庭状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多样叠加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用好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找准找全致贫原因,将贫困户据实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无劳动能力户三类,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精准管理,持续跟踪。二是因户施策,精准提升。依据致贫原因逐户逐人制定巩固措施。对家庭成员身体基本健康、劳动力相对充足、有稳定脱贫产业的有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产业帮扶;对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劳动力弱、劳动力相对偏少、收入不稳定的弱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对家庭成员全部因病、因残、因年龄或丧能的无劳动能力户,重点实施政策帮扶,实现兜底稳定脱贫。

牵头领导:高彦林。

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各乡镇。

16.健全扶贫投入增长机制。继续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019年预计投入7600万元,确保年度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增幅保持“双增长”;发挥好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资金主体作用,科学编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使用方案,以方案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按照脱贫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完善“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格局;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工程,防范化解金融扶贫各类风险。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落实好项目公示公告制度。

牵头领导:刘志成。

17.健全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机构不散、干部不撤”的原则,优化充实驻村干部帮扶力量,制订落实“稳定脱贫奔小康计划”,把普惠、优惠、特惠政策宣讲落实到位。

牵头领导:华永军。

责任单位:县驻村办、各帮扶单位,各乡镇。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一

建议是对个人或团体提出的关于未来如何操作某事物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目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为成绩倍感振奋和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扶贫产业还面临短期化、同质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脱贫家庭、脱贫人口返贫风险仍然存在,精准扶贫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应进一步科学衔接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甚至会影响全市如期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现结合工作实践中的和思考,建议如下:。

在脱贫攻坚阶段,各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特色扶贫产业相继建成,增加了贫困户的收益,有效助推了贫困户脱贫。但是,这些产业也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扶贫的标签和印记,有的扶贫产品就是靠着“消费扶贫”作为主要支撑。随着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完成,这些扶贫产业如何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各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帮助企业厘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各级政府应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对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趋势做出研判,提供决策服务,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逐步让扶贫产业练就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帮扶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其面临的难题,扶上马、送一程,促进扶贫产业从短期“输血”向长期“造血”转变。

贫困地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发展产业必备的人才,因缺乏人才而缺发展思路,视野不开阔,没有专业知识,“千挑万选”出来的扶贫产业往往很大众化,有的甚至连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普通力也非常缺乏。因此,加大扶贫产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就成为促进现阶段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培育和提升干部乡村治理综合能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堡垒;二是开展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与我市中高职院校的合作,以定向培养方式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培养种植、农机、养殖、水利、医疗等农村实用人才,为发展扶贫产业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夜校等形式,结合扶贫产业因地制宜开设培训内容,努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要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使已形成的扶贫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科学研判并对没有发展前景或前景尚不明晰的产业,适时做出调整。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把脱贫攻坚期间的各种资源和机制,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制、第一书记制度、对口帮扶制度等转化成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套政策体系、制度框架。可参照广西、甘肃等地的做法,把贫困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有意识地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这支队伍逐渐过渡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除了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职责,还要继续推进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最终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科学衔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扫尾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目前,我市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0.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10月16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十个全面巩固提升”来确保脱贫攻坚的成果,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六盘水方案”。

近日,六盘水日报记者对市扶贫办主任蒋泽选进行专访,蒋泽选对《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目标要求、工作重点给予深入解读。

背景意义:谈到《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蒋泽选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提出一系列新决策部署。2015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均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今年3月6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六盘水脱贫攻坚工作,省委书记孙志刚、省长谌贻琴多次到六盘水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

六盘水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两翼先行、中路突破、全面决胜”的总体思路,以“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以“四个三”、“五个100%”等战法,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62.66万贫困人口(含动态调整)全部脱贫,率先在全省和乌蒙山片区实现市域整体摆脱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五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19年考核位居全省第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为“好”。农村的水、电、路、讯、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对贫困倍仍将长期存在,少数群众还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我们必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不巩固,一切功夫都白付”,继续采取后续举措,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目标要求:谈到《实施意见》中的目标要求,蒋泽选说,我们将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在今年出台的《六盘水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的基础上,市委主要领导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全面调研,组织专班,多易其稿,围绕中央最新要求、特别是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提出的脱贫攻坚过渡期5年的“八个方面”的继续,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个全面巩固提升”。

《实施意见》主要还是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整治、易扶搬迁和产业发展等重点,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出“两个2%”,即脱贫人口巩固率达到98%以上,不能超过2%;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高出2%以上。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再发生新的绝对贫困。

工作重点:对“十个全面巩固提升”具体内容,蒋泽选说,我们始终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夯实补齐薄弱环节。

全面巩固提升一达标成果,确保就得了业、增得了收。

在拓宽渠道、政策支持、持续增收的基础上,通过重点抓农民务工收入、持续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落实转移性收入、拓宽财产性收入,引导农民在产业就业上有新突破。通过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解决一批、整合国家和省市县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吸纳解决一批、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消费扶贫解决一批、完善安置点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一批、创新林业资源开发解决一批、有组织劳务输出稳定务工就业解决一批“八个一批”劳务就业扶贫措施,确保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督促各类用工主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务工资,提高就业稳定性;鼓励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能人创建新的增收致富产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严格政策兑现,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金等足额落实到位、及时发放到户;以“三变”改革为载体,挖掘财产性收入潜力。

全面巩固提升吃不愁成果,确保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在吃饱吃好、结构合理、储备充裕的基础上,让群众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文明、吃得营养。从过去老百姓顿顿“猪腰子下海带”(酸菜豆米)、包谷、洋芋到现在大米、腊肉、新鲜肉类、豆腐、蔬菜等,“想吃就吃”的合理膳食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引导群众科学储藏食物,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不酗酒不醉酒;鼓励勤俭持家,引导群众爱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卫生灶台,引导群众逐步取消土灶、地火炉,勤除“四害”,保持厨房卫生整洁。

全面巩固提升穿不愁成果,确保穿得整洁、穿戴得体。

在四季齐备、穿戴干净、摆放有序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勤换衣被,根据季节和劳作、生活场景变化及时更换衣被,时常保持干净整洁、得体大方,展现新时代新农民良好精神面貌;倡导讲卫生爱清洁,引导群众“六勤”,即勤理发、勤洗脸、勤洗手、勤洗脚、勤洗澡、勤洗衣、勤剪指甲,支持有条件的村居建设公共浴堂,鼓励群众自建或改造洗澡间。

全面巩固提升教育保障成果,确保上得好学、成得了才。

在全部入学、严格控辍、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抓好向“两头延伸”,一头抓3至6岁农村学前教育,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实现建档立卡适龄儿童普惠;另一头抓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入普通高中(职校)学习的建档立卡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中职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办学水平,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兑现教育资助政策,支持帮助低收入农村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学业,不因贫困读上不了学、读不了书。

全面巩固提升医疗保障成果,确保看得了病、看得好病。

在全部参保、诊疗及时、兑现政策的基础上,提高资助标准,确保建档立卡人口目录外医疗费用原则控制在10%以内,对负担较重的大病、重症患者加大慈善救助力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将因病致贫风险较高的边缘户纳入签约服务范围,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水平,加大慢性病随访频次;倡导优生优育,引导群众依法有计划地生育,强化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要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对大病重病家庭建立社会关爱机制,提升因病支出过大抗风险能力。

全面巩固提升住房保障成果,确保住得安全、住得舒适。

在结构安全、门窗完备、内外整齐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补救;美化住房风貌,改变“房屋外面像欧洲、屋内设施像非洲”等现象。强化安全防护,群众对房屋楼房楼梯、悬空过道设置安全护栏,减少空窗空门,杜绝电网乱拉乱搭,加固房前屋后护坡堡坎;优化功能分区,引导群众合理分设客厅、卧室、厨房等,增加室内家具家电耐用品,经常开窗通风祛湿。

全面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成果,确保喝得上水、喝得好水。

在符合标准、四季不缺、取用方便的基础上,保护水源,寻找水源,新建一批工程性水库(山塘),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管好已建水源设施,严防水源污染;改进供水方式,提级改造雨水收集系统和自来水管网,提高自来水入户率、供水保障率,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使用净水器,倡导节约用水;加强供水管护,理顺水费征管机制,做好冬季防冻抢修,确保稳定供水。

全面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确保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在内外扫除、垃圾清运、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深化卫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时常保持庭院内外干净整洁、有序整齐;完善公共设施,推广冲水式厕所,逐步减少旱厕,支持有条件的村寨建设公共文化广场,合理规划停车场;强化日常保洁,将村庄日常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加强公益性保洁人员的配备,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杜绝污水乱泼乱排,做到“看不见污水、闻不到臭水”。

全面巩固提升易扶搬迁成果,确保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在真搬实住、稳定居住、保障有力的基础上,围绕“五个体系”建设,对全市11.6万搬迁人口,实行“四个强化”,即强化就学保障,确保每名搬迁学生就近就读;强化就业保障,让具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都能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就医保障,确保搬迁群众可就近看病治疗;强化社会保障,让搬迁群众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红利,成为“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受益者。要在五年过渡期,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重点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

全面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成果,确保赚得了钱、富得了民。

在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增收有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刺梨基地,全省最大的猕猴桃、软籽石榴、元宝枫基地,形成包括茶叶、食用菌等八大特色产业399万亩,成为脱贫攻坚最强有力的支撑;指导做好田间管护,提升种植效益;构建利益共同体,推动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100%加入专业合作社;抓好农村产业革命“五个三”转变,加大市场销售环节,确保群众种得好、销得出、卖得出好价钱。

蒋泽选说,通过“十个全面巩固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攻坚作战转化为常态化推进,认真落实好“思想不能滑坡、力量不能削弱、工作不能松劲、标准不能降低”要求,在决胜全面小康新征程上继续前行,早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于多彩凉都新未来。

芒市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直过区”为一体的贫困县市,总体贫困范围广、程度深。2011年列为滇西连片特困地区。2013年启动建档立卡工作时,芒市初始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22户18118人,贫困发生率6.70%。通过几轮动态管理后,芒市共有建档立卡户6484户25481人。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14年至2019年共实现6433户25328人贫困人口脱贫,3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其中2019年脱贫821户2573人,9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7月通过国家贫困退出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验收,2018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芒市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19年末,全市未脱贫人口51户153人,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芒市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四年的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2020年我市将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得到解决”,党的百年目标得到实现。但是,影响脱贫成效和导致返贫的因素仍然很多,遇到难以化解的风险。如: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伤亡事故等,贫困家庭享受了“输血”,但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尚未形成稳定的财产来源,已脱贫享受政策户,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一是因病、因残、因灾等不可预测不可规避的风险易返贫。截至2019年末动态调整后,有因病致贫、返贫317户1203人,全市持证残疾人总数10172人,有建档立卡残疾户1360户1611人。此类人员,一旦家庭出现因病、因残、因灾等问题,得不到政策的持续帮扶,易产生返贫风险。同时,部分农户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家庭成员因大病而丧失劳动力,因天灾导致收入大幅度减少等情况出现,也极易产生返贫风险。二是剩余未脱贫户易存在返贫风险。前几年经过帮扶后的已脱贫户,经过持续的帮扶和努力,已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不易出现返贫的风险。但剩余的未脱贫户多是“老大难”、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虽然享受了政策帮扶,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家庭根基不牢,一遇到风吹草动,经不起风浪和折腾,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三是部分建档立卡户仍然存在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缺乏,自信心不足,内生动力不够,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极易出现返贫风险。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成效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全市贫困人口稳定实现小康的标志。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继续落实长效精准帮扶机制。一是继续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对已脱贫对象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对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脱贫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户一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精准帮扶。逐户分析贫困户收入结构,针对脱贫户因转移性收入政策退出导致收入影响较大的情况,采取设置公益性岗位、临时救助、兜底保障等综合性措施,保障收入持续稳定。二是对已脱贫出列的原深度贫困村、贫困村的下乡干部、“第一书记”要继续留任,也可换任,确保脱贫不脱帮扶。三是把握政策导向和政策标准,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业保险等政策,防止政策变化带来的返贫风险。

(二)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制度。建立出台《关于完善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意见》,继续实施《芒市防致贫返贫风险救助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由市财政从每年的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调剂安排100万元作为基础资金,上级帮扶单位资金投入作为补充,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法人、机关干部和其他公民捐资的方式,设立防致贫返贫风险救助金,专项用于全市有致贫风险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农业户籍人口,全市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家庭发生重大疾病、重大灾害、重大事故等突发原因或因学,造成家庭产生大额支出,通过各级各部门政策性报销、救助、救济和社会各界捐赠、帮扶以后,家庭自付部分支出仍然较大,且家庭自身无力承担,导致家庭有致贫和返贫风险的农村户籍人口和已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主导产业培养,坚持龙头带动,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促进农户稳定增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坚持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同步发展,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建立稳定增收机制,加强就业和产业指导,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持续开展志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出贫困户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发挥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脱贫攻坚成效才会得到不断提升和巩固。全方位开展农村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劳动增收技能。大力开展党建扶贫,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转变贫困群众理念思维。积极开展创评活动,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贫困户的荣辱感和自主意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二

以“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为指引,遵循“单位帮村、干部包户、社会参与、民政托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决战五年、同步小康”的要求,按照“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根本,对全县20个省定“十三五”贫困村和2332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行精准扶贫攻坚,全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弘扬__精神,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省委、省政府“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一)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到2018年,全县力争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保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到2018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处于低保标准以下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进一步强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的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兜牢底线。

(三)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到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得到整体搬迁安置,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2018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贫困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较为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强有力。

(一)按照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

1.制定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规划。要在全面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状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倒排工期,做好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并纳入本级“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用统筹规划承接上级扶贫开发政策支持,抓好本地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2.制定贫困村和贫困户具体脱贫计划。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工作要求,制定落实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的具体脱贫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脱贫路径,确保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将一些未列入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确定为县(市)级贫困村,并制定脱贫计划,统筹各类扶贫资源倾斜扶持。

(二)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力度。

1.深入开展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深入开展县直单位定点包扶“十三五”贫困村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单位帮扶。帮扶单位要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驻村工作队。按照帮制定实施脱贫规划、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发展扶贫产业、帮夯实基层基础“四帮”的要求,结合帮扶村实际,打好组合拳,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受帮扶的贫困村要积极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增强脱贫致富的合力。

2.全面开展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县直单位干部采取“321”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即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3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一般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户。其余贫困户由所在乡镇(场)干部(职工)包干托底,做到结对帮扶“扶贫开发户、扶贫低保户”全覆盖。帮扶干部要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帮助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四送”活动,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同时,各地对在扶贫对象户建档立卡之后因灾、因病等原因新出现的贫困户,要纳入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并落实帮扶干部给予积极帮扶。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结对扶贫。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扶资金、扶产业、扶就业、扶信息“四扶”活动。充分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多方发掘社会扶贫资源。

(三)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项扶贫工作力度。

1.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一是找准优势富民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二是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三是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扶贫攻坚重点县和原中央苏区县省财政每年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的作用,资金使用上要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和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对贫困户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积极探索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

2.强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着力改变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困难群众生存发展环境。一是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优化村庄、人口布局的要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采取“进城进园、集镇、中心村”梯度安置的方式,全面摸清底数,统一群众思想认识,按照整体搬迁的要求制定实施移民搬迁规划。二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对特困扶贫对象住房救助实行“交钥匙”工程。

3.强力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大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思路,加大贫困村村庄整治力度。将贫困村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每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对贫困村全覆盖,每个点叠加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全面优化村容村貌。优先支持贫困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土地整治项目优先向有条件的贫困村覆盖。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17年全县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4.强力推进“雨露计划”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能力。一是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政策,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加大贫困户新生代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力度,从而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依托省、市、县职业院校资源,立足沿海发达省份的市场用工需求,集中在务工比较多的地区,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定单式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四)按照精准发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

1.大力实施交通扶贫。加快推进贫困乡村客运网络连通工程,改善运输条件,完善贫困村客运网络,提高贫困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加快贫困地区及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快县乡道升级改造进度。2018年率先完成20个“十三五”省定贫困村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力争2020年全面完成全县农村25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化。

2.大力实施水利扶贫。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2015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任务,力争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已列入全国近期治理规划的贫困地区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优先扶持贫困村小型水利建设,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3.大力实施医疗扶贫。一是将贫困村的卫生基础设施改造和卫生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作为医疗扶贫工作重点,在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新改扩建项目方面,倾斜扶持贫困人数较多的乡(镇)村,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全县同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县级住院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同时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

4.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支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比例以及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资助政策落实工作。

5.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加强对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贫困乡村开展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在农户自愿购买接收设备的前提下,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基本节目。加快贫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高宽带用户普及率,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

6.大力实施金融扶贫。一是建立金融扶贫优先工作机制。上饶银监弋阳监管办事处优先审批涉及有扶贫业务和“三农”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弋阳支行优先办理上述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各项服务功能对接;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息需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债、开办同业存单、大额定期存单,增加其资金来源。二是制定扶贫贷款发放指导意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村和重点扶贫开发项目发放贷款。督促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并主要投入“三农”经济项目。督促辖区保险机构开发新的保险品种,满足扶贫经济和“三农”经济发展需求。

7.大力实施保障扶贫。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实行民政救济“纯低保户和五保户”全覆盖。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并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加大分类施救的力度,对因支出型贫困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群体予以特别救助。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孤残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

(一)落实精准扶贫攻坚责任。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精准扶贫攻坚主体责任,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五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对精准扶贫攻坚埋头苦干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调整。

(二)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持续增长力度。实行扶贫开发“省级监管、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县本级将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使扶贫开发资金增幅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相适应。要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杜绝侵占扶贫资金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三)强化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处理好机构改革和强化扶贫工作机构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保障机制,做到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经费预算与扶贫工作任务相适应,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要在乡镇事业站所限额内成立扶贫工作站,配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要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全面落实行业扶贫的职责。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县直部门要明确本部门肩负的行业扶贫任务,制定本部门加大精准扶贫的工作计划,并纳入本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细化任务、倒排工期,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强行业扶贫任务的组织实施。要多方挖掘社会扶贫资源,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实行贫困人口和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动态管理。每年一季度对贫困人口脱贫和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及时将稳定脱贫人口退出系统,将新增贫困人口录入系统,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本方案的贯彻落实。各帮扶责任单位要制定本单位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于8月5日前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县委、县政府每年对贯彻落实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三

20**年龙沱乡通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下一年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我们即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完成新的减贫任务,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为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扎实有效推进我乡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龙沱乡是山区乡镇,原有贫困人口142户402人,通过20**年、20**年、20**年3年的努力脱贫83户285人,剩余贫困户59户117人;原有贫困户5个,20**年修文村退出贫困户,现在剩余贫困村4个;龙沱乡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任务是29户106年,20**年按照上级要求完成3户14人,剩余26户92人。

1、20**年龙沱乡贫困村退出任务:完成市级贫困村分水村的脱贫退出。要对照贫困村四通四有一无一低于退出标准查漏补缺,确保水、电、路、通信四通;确保每个村有集体经济、有多功能活动场所、有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有一个好支部;确保村内无三房户和危房户;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3﹪。

2、20**年龙沱乡贫困户脱贫任务:完成21户43人脱贫。其中:分水村2户5人,张山村2户2人,联乡村2户7人,龙沱村7户12人,赵沟村4户9人,三合村2户2人,修文村2户6人。要对照贫困户七有一无一达标退出标准,确保20**年退出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用电、有稳定增收项目、有信息网络、有劳务输出、有社会保障。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真实做到脱贫致富。

3、20**年龙沱乡易地搬迁任务:完成15户58人易地搬迁任务,确保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易地搬迁原则,做到20**年易地搬迁人员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不存在原址重建、就地新建问题,不存在搬迁对象因建房而举债的情况。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龙沱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龙沱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任务,落实专题会议制,做到每月一次专题会,每周一次讨论会。注重日常监督,我乡将以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及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基础,成立了日常业务巡查小组,年内累计开展各类检查督导工作。

2、提前谋划统筹部署。20**年初我乡党委、政府将安排驻村工作组下到基层实地调研、访贫问苦,对20**年退出贫困村、贫困户收集第一手资料将面临的各种问题形成报告报党委会研究,统筹规划全乡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保障20**年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实施。

3、积极对接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针对我乡脱贫工作中的薄弱的情况,乡扶贫工作组积极对接发改局、扶贫移民局、农办等相关部门,将我乡的具体情况形成书面请示上报,争取我乡20**年度脱贫工作各项工作顺利完。

4、严控程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5、社会帮扶齐发力。20**年我乡将进一步加强同百企帮百村的对接企业的联系,进行针对贫困户具体情况进行帮扶,如:产业支持、提供就业岗位、提供部分物资捐赠等帮扶措施。争取通过社会各界和我们的共同努力让龙沱乡贫困人员早日脱贫致富。

6、加大脱贫攻坚政策培训力度。20**年继续在全乡开展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政策学习,加强学习教育力度,扩大学习教育范围,建设一支能打好脱贫攻击硬仗的干部队伍。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四

2021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及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乡精准脱贫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巩固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实现由“打赢”向“打好”转变。围绕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21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要求和我乡“工业新区、品质乡村、魅力”发展定位,制定本行动计划。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县委“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重点聚焦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发展水平,确保贫困群众同全乡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扶贫政策不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已脱贫的贫困户在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村投入力度,实施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驻村帮扶不变,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继续保持扶贫队伍力量不减,坚持单位帮村、领导包带、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的帮扶制度不变,力度不减。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造血”功能,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帮扶措施不变,全面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和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标准不变,力度不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社会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兜底网络。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及时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进一步提高五保、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筑牢兜底保障屏障,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特别是在水、电、路、网络和农村养老、医疗、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结合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实现“两个巩固”。巩固全乡脱贫人口不返贫、不掉队,巩固集体经济破零的村不“滑坡”,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实现“五个不减”。狠抓精准脱贫力度不减,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领导包村力度不减,驻村帮扶力度不减,督查考核力度不减。

3、实现“六个确保”。确保全乡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稳定超过现行扶贫标准;确保新发生的贫困人口及时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困难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高;确保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认真完成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一)预防返贫措施。

严格落实“四不摘”制度,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支出、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监测,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时掌握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基本情况,加强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确保所有贫困户收入稳定超过省定脱贫标准线4000元以上。

(二)脱贫巩固措施。

1、聚焦突出问题抓整改。围绕省级第三方评估、省委专项巡视反馈及市、县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对照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任务,迅速开展各项政策落实“回头看”,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制定好整改方案、建立健全整改台账,细化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整改时限,以问题整改落实提高我乡脱贫攻坚成色。

2、强化典型培树展成果。一要大力宣传我乡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深度挖掘乡、村两级干部、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在脱贫路上担当作为,创新奉献的事迹。二要完善乡、村两级级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反映我乡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三要开展好“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展示好脱贫攻坚系列成果。

3、持续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加大力度,全力攻坚,积极推进气化步伐,完成樊庄、管头、老坟沟等村的清洁能源入户扫尾任务。

4、引深落实健康扶贫服务。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筑牢“救治保障线”,加大对大病、慢性病的分类救助力度,落实好“136”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落实“先诊治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充实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5、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和特困群众供养保障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两无”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6、全力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以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要以绿草地公司为引擎探路子、树标杆、做示范,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扶贫造血功能,引领辖区肉鸡、香菇、小杂粮等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各村因地选择产业,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档,受益贫困户增收有保障,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积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按照“提升村、示范村、宜居村”三种整治类型,重点聚焦“违建、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项专项”整治,彻底改变存在的“脏、乱、差、臭”等农村环境问题。同时,以实施易地搬迁拆除和凋敝宅基地复垦工作为契机,加大对破房弃院、残墙断壁的拆除、整治、复垦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

8、倾力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继续落实《县驻村帮扶十项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打造精干高效的驻村帮扶铁军,以制度规范工作。采取“实地抽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的办法,督促“一队三人、五天四夜、六大行动”有效落实;采取“日记录、周调度、季督查、半年考核”+“日报告、外出报备”相结合的模式,强化日常管理考核;通过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等措施,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通过发现一批驻村帮扶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入开展驻村帮扶问题整改,推进提升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聚焦贫困人口脱贫,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的原则,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综合分类施策,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二)加强资金监管。要聚焦扶贫资金、产业项目,扎实开展农业产业扶贫领域“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乡纪委要有效运用“五账工作法”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财政所、农经站等政府各站所要加强扶贫资金、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三)注重舆论引导。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包户责任人等要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要送政策上门入户,同时要引导贫困户围绕政策谋发展,依靠政策抓生产,享受政策得收益。充分调动贫困村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自主自强脱贫意识,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四)坚持党建保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开展“机关党建走在前、助推脱贫攻坚战”活动。通过转作风、结对子、促提升、真帮扶、促发展,使广大机关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实现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的互促共进。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五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传达学习了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主要负责人培训班的主要精神,xx同志就省第x督导组对我市第x阶段督导反馈情况进行了通报,中间我们还审议了相关文件。同时,xx同志还就省第x督导组反馈情况整改暨全市脱贫攻坚“xx整改”行动巩固提升推进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等下xx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就下一步工作我先讲三点意见。

首要,对待问题,我们不光要全盘接收,更要举一反三,将问题查找到位。

我大致的看了一下这x个问题,虽然表面上似乎都是个性的、孤例的、政策把握不准、落实不力的问题。比如说生活困难的脱了贫,达到了脱贫标准的却未退出,又比如说信息填写有误和资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有些问题,我看得并不陌生,大家应该也不陌生。说实话脱贫攻坚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多,为什么一些问题有如“牛皮癣”反复出现呢?归根结底,实际上还是部分同志认识不够、标准不严、作风不实的问题,还是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有所松懈的问题,还是抓一抓就好和松一松就反弹的两者此消彼长的博弈问题。

因此,下一步,我们不光要对这x大方面x个问题全盘接受,更要全面开展自查。一是提高认识查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大部署,精准脱贫是“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决不可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思想,盲目自满,自我感觉良好,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二是横向到边查问题。全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不光是查出问题的单位、不光是查出问题的方面,要进行“全身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硬伤”。三是纵向到底查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决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决不是你指出什么问题我就改什么问题,决不是某个帮扶人工作不到位,我就马上去批评处理这个帮扶人。我们要比督导组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对有问题的方面,要再比对再查摆,问题都是有联系性的,绝不是孤立存在,要从干部作风、思想认识上追根溯源,从而对症下药,绝不是贴一贴“创可贴”了事。

其次,对待整改,我们不光要就事论事,更要自我加压,将整改落实到位。

全市上下,要以问题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脱贫攻坚“xx整改”行动新成效。

一是务必要聚焦问题抓整改。各单位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聚焦问题,正视短板,要在整改上从严从细从实,对标对表,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要在整改落实扶贫工作存在的精准识别退出不精准、政策落实不够实、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下大力气、下狠功夫。

二是务必要聚焦差距抓整改。各单位要认真对照这次督导发现的问题,切实审视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分析原因,追根溯源,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严实的作风,下足“绣花”功夫,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验,绝不是应付检查,“松一松就反弹”。

三是务必要聚焦重点抓整改。各责任单位要对照整改重点,紧盯时间节点,找准病灶切入点,建立台账,集中精力,倒排任务,倒逼责任,一个接一个抓销号,务求各项整改工作高效落实、快速推进。比如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务必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因为这个问题搞不好就又牵扯到纪律的问题,别到时候事情做了,老百姓也得实惠了,干部又处分了。

第三,对待督导,我们不光要引以为鉴,更要见贤思齐,将作风整改到位。

xx书记在x月的全省脱贫攻坚“xx整改”行动电视电话会上再三强调,“作风硬,才能脱贫赢”。x书记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当前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处。下一步,我们务必要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满意。

一是从严整改转作风。深入的来说,就是要在问题整改的过程之中,重点整改基本功不扎实、压力传导不力等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重点消除厌战情绪、消极情绪和畏难情绪等思想作风问题,以严的整改,促成良好作风的形成。

二是从严考核转作风。用好考核的“大棒”,大力发扬唯实求实、担当实干作风,引导广大扶贫干部形成要把功夫用在平时的共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措施。

三是从严问责转作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脱贫攻坚是硬任务,必须用硬责任、硬措施、硬作风来保障。我们要进一步消除压力传导过程中的阻力,着力解决责任压得不实的问题,层层传导压力,人人负起责任。一鼓作气,迎难而上,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市扶贫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最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模板16篇)篇十六

最近,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消除贫困的总结评价报告书。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对消除贫困按计划完成任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

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有总结和评价。不仅总结了消除贫困的成果,还评价了消除贫困的工作,对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本次会议精神,还要深刻理解总结评价的历史负责人。

为世界减贫开辟了新的页面,为人类扶贫事业提供了攻势的决心、自信和参考经验。这样的胜利和成果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常为人民的成果和历史负责,再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为在过去的考验和重大时期,我们总是与人民共同努力,风雨共济,克服困难。

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我们总是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正因为如此,在摆脱贫困等优秀攻势中,我们才能带领人们一起创造伟大的成果。

这个历史的负责人是永不休息。民有所呼吁,党有所应对,党员干部必有所作为。发展之路无止境,为民带来利益。摆脱贫困获得的重大胜利不是终点,而是为民奋进的新起点,以这个峰为序列,攀登更高的山。只争朝夕,在不负韶华的奋进道路上,我们总是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民服务永不休息。如果你有有力量。我们不断为人民实践锻炼,与时俱进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开拓进取能力。志向的倾向,没有远方的佛陀。我们总是以人民的志为志,不怕山高,不断凝聚民心,不断聚集民力,人民群众总是想和我们在一起,一起工作,想念心灵,一定会有回响力量的方向,所向披靡。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高中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模板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和经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些总结心得的范文各具特色,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入透彻,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热门销售个人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6篇)

    工作计划范文能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事项,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看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

    优秀正规劳动合同书(案例18篇)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它规定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和约定。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稳

    2023年水务公司半年工作总结(模板13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挖掘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

    最热旅游安全协议责任书范文(20篇)

    任职岗位所对应的职责范围,是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的基本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岗位职责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热门兽医手术心得体会(模板12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有助于自我提升和成长。下面是一些写得非常好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指导和帮

    2023年小学感恩为的演讲稿大全(19篇)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下面是一些关于感恩的有趣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欣赏和思考。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

    2023年幼儿舞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5篇)

    写下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培训心得体会之沟通技巧培训:在沟通技巧培训中,我认识到了沟通的艺术,只有善于倾听

    热门模范生候选人演讲稿(汇总13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份优秀的演讲稿才能进行出色的演讲。通过阅读以下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演讲技巧和表达方法。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

    实用责任意识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深化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样文,为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