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琴心月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

北京的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网络,方便市民出行。这里有一些关于北京的摄影作品,可以让你更直观地感受这座城市的美。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一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天坛公园游玩,天坛是古代皇帝用来祭祀和祈谷的建筑。园内主要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地方。

我们从东门进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七十二长廊,七十二长廊是古代运送祭品的快速通道。穿过七十二长廊,我看到一座圆形的建筑,这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整个建筑高38米,殿内有28根木柱子,36根枋桷支撑,屋顶全是蓝色、绿色的琉璃瓦,十分漂亮。我不禁赞叹:“古人真的是很聪明,这么复杂的工作都能做出来。”

走出祈年殿,是一座长长的丹陛桥,桥上是用大砖块砌成的通道,直接通到圜丘坛和祈谷坛,听爸爸说桥中间那条白色的线,在古代是只有皇帝可以走的路线,大臣们只能走在两侧。今天我也尝试着走在桥中间的白线上,体会一下古代皇帝的感觉。下了丹陛桥,我们来到皇穹宇,我随着人流围着皇穹宇转了圈,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旁边一位哥哥对他的同伴说:“皇穹宇门前的第三块石头,在上面空心击掌能听见回音。”我听后半信半疑,于是我站在第三块石头上开始空心击掌,经过反复实验后,确定站在第三块石头上空心击掌能听见回音。

我们进院时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变得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并且还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狼狈不堪地回到了宾馆。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二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来到天坛公园。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祷丰收场所。这里不仅建筑宏伟,而且景色优美。天坛公园地广大,古木参天,建筑精美。一进公园,我仿佛投入了绿色的怀抱: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树干上还挂着木牌记载着古树的年龄。

穿过祈年殿,我们看到了著名的九龙柏。九龙柏已有几千年的树龄了。树干很粗,树皮供起的地方蜿蜒向上伸展,就像九条龙盘在树上,真是一处奇观,九龙柏由此得名。它的叶子苍绿,虽然历尽沧桑,但是在阳光的映照下,依然生机勃勃,让人赞叹不已。

这次游园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领略了古代建筑的宏伟壮观,真令我回味无穷。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三

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四

从下令建造这个建筑开始,图纸不知被修改过多少次。蘸满墨汁的毛笔被提起,工匠的犹豫让墨汁在空气中散发着奇特的香味,最后伴着一声叹息,毛笔还是落回了桌子。他是一位多么厉害的工匠,创造过无数或庄重或精美的建筑,如今却在一张图纸上犹豫了。越想越烦心,他抓起椅背上的外套,走出门去寻找灵感。这是他养成的习惯,每当遇到瓶颈,总要去野外走走。“总会找到合适的方法的”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打量周围的环境,思绪又回到那张图纸上。外形已经确定好,只是内部的构造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方案。

小心翼翼的把信收进箱子里码放整齐,坐到桌前又提起毛笔。希望能顺利完成工作,这么想着,手下已经勾出一个草图。等回过神来看到手下的图纸,他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那分明是家里宅院的构图。推开这张图,取来一张新纸重新陷入沉思。还是毫无头绪,一次又一次提起笔,又无奈的放下。眼睛又瞟到了那张家的结构图,不禁愣愣的出神“即使纸是颠倒的,还这么美”,出于好奇,他把这张图完全颠倒过来,所出现的图案使他惊喜的从椅子上蹦起,打翻了砚台。一身乌墨没有浇灭他的喜悦。从那张倒立构图他找到了灵感——外围寓意春夏秋冬的四根大柱支撑外墙,其次十二根寓意时辰和天罡的柱子支撑房梁,中间则是二十四根代表节气的柱子。

春节马上又到了。可他还在工地无法回家,时不时的,他总会出神地盯着那张草图,看着那熟悉的构造就仿佛回到了家里。在一片喜庆的红色间与亲属推杯换盏,望窗外望去,就能看到孩子提着灯笼的身影,耳边满是祝福的话语……如今的窗外只有漫天的白雪和雪下的木料,听到的只有寒风呼啸。他走到书桌前摸出一张信纸,就着昏暗的灯光在纸上对家人倾诉思念,刚刚写到一半,就忍不住伏在桌上,用袖子囫囵擦着脸上的泪渍。他的孩子此时也站在街口,含泪望着过往的车与人,希望能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等到的只有一封信。

1546年秋,一个工匠正在为已经开工一年的祈年殿发愁。

他马上着手完善草图。几天之后,一幅从涂鸦走出来的严谨构图出现在其他工匠眼前。其他工匠都不由得赞叹着,心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不知何年祈年殿才能建成。无数次眼泪浸湿了百余封家书,家书摞满了一个箱子。不知那一年,才能背着这箱回忆,走在回家的路上,走进孩子的眼中。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天坛公园。

我叫做张紫薇,是大家来参观天坛公园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现在我带大家一起来参观美丽的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天坛公园土也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

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树干上还挂着木牌子,记着古树的年龄。

天坛公园里面有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外围墙北圆南方,象征着“天圆地方”。

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气势宏伟。

整个大殿全部都是木质结构,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全都具有十分高的艺术价值。

殿内金碧辉煌,殿顶上画着飞龙凤舞,形态逼真,仰头望去,金龙舞凤,似乎好像真的腾空跃起,中间的4根红色的柱子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外面的一圈还有12根盘花篮柱,它们共同支着弯形的殿。

4根红色的柱子象征着一年四季。

12根蓝柱子像这种12个月和12个时辰。

殿内地面上正中间有一块圆形的龙凤石,蕴藏着天然形成的龙凤图案。

这颗九龙柏已经有几千岁的岁数了,树皮隆起的地方蜿蜒的向上伸展,就像九条龙盘在树上。

这里还有神奇的回音壁,这边还有美丽的荷花······

好了!今天的旅程就结束了,请大家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

希望这一次的天坛公园之旅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游玩,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

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

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

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

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

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

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

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

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我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也就都发现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在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

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

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

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

礼仪结束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别送到燔柴炉(从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烧,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视,称为望燎)和燎炉(圜丘坛共有12座燎炉,在瘗坎北侧,从东向西排列着8个;内围护墙东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

从配位幄次车下的祭品分别送到8个燎炉内焚烧,而四个从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棂星门处)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庭。

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

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刚才所说的台面中心天心石。

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而且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叫圜丘坛寝宫。

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

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阶,而在南向出陛还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

上边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

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没有横梁承托,全都是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圆顶。

这里边还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

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许您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不错,它就好像北京一个天然的氧吧。

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

它的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扭曲,好像9条蟠龙缠绕嬉戏,所以叫它九龙柏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就即将走进祈谷坛了,而现在我们脚下连接两个祭坛的就是丹陛桥,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坛的唯一通道,长360米,桥面上分为三条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的就是王道。

而它作为通道为什么又要称为桥呢?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与天相连接的桥;而另一种就是说路面下边建有进牲门,类似立交桥,所以称之为桥。

说到进牲门,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过桥下的一个券门被赶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杀,制成供品,所以这个通道也被叫做鬼门关,因为一进去就有死无生了。

好,回到正题,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的完整建筑群。

前面的这个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还是要来到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这里还有小金殿之称。

到此,祈谷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

从下之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

各层排水孔的图案和浮雕的'内容也是对应的。

东西两旁的配殿个有九间,原来是安放从祀牌位的地方,不过在家靖年间,把它们挪到了先农坛,所以现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

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三重檐攒尖屋顶向上层层收缩,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

顶部是鎏金宝顶,抬头仰视,便是龙凤藻井,中心是龙凤成祥的图案。

而巨大的三层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龙井柱外围的12个红漆金柱所分割出来的12个开间,则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份;外面两环的24个开间有分别代表了一年的24个节气;同时,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个星宿。

据说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

在感叹殿内建筑的同时,也让我们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殿内的陈设上来。

这里的陈设是按照清朝咸丰年间原状恢复的,正面的雕龙宝座上供奉着的是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两侧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

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东边的燔柴炉和燎炉焚烧,送上天宫。

祈谷礼节和祭天的差不多。

到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讲完了,而它还有一个附属建筑,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坛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侧的皇乾殿。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

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

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

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

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

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六

hi!大家好!我叫李x,大家就管我叫小导游吧。下面,请跟我去游览北京天坛吧!

在旅游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几条规则:1、不能破坏公物。2、要遵守规矩。3、要做笔记。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北京天坛了!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地方。经过不断的改造、扩建,直到皇帝满意为止,才停止修建,一共用了。

现在,我们近看北京天坛。

天坛的样子,特别端庄,洁白的、长长的台阶,周围建着栏杆。中间,一座天坛展现在我们眼前,走上长长的台阶,就是祈年殿,是4层的塔型,重要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现在,我们将要去的是天坛公园。那里有许多树木,一共6万多种,有许多棵古松柏、古槐绿面积163万平方米,郁郁苍苍,环境清新,微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改革开放后,北京天坛受到了国家的环保重视。并列入了《世界遗产记录》里。1918年被列为公园。乐署、斋宫都是祭坛的附属建筑,是祭祀大典的'服务用房,妆饰彩画均逊于天坛的祭祀建筑,表达了中国古代的“敬天”思想。天坛有3500株古松柏、古槐,树龄逾数百年。坛庙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国家的“万世不移”的美誉。

尊敬的游客们,你们可以自由游览了,记住。3个小时后在正门集合吧!希望大家这次观赏愉快,谢谢!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

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大家叫我xx导游就行了。

这里就是天坛有名的回音壁。我们可以看到座北朝南的一座正殿,叫做皇穹宇,是供奉神位的场所。在皇穹宇的东边和西边分别是东配殿和西配殿,各供奉日月、星辰和风雨雷云诸神神位。

这里还有一个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回音壁。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是一个特别好玩的人,有一天,他带着两个士卫出宫来到了这里,那时候,这里还没有回音壁这个名字。乾隆皇帝累了,刚靠着西墙坐下休息,突然听到一声青蛙的惨叫。他面朝北,青蛙的叫声更大了,而面朝南,因为受到了门洞的影响,就没有了声音。

乾隆皇帝对两个士卫说:“这青蛙太讨厌了,快快把它赶出去!”于是两个士卫闻声而寻,发现在回音壁内的东墙下,有一条两米多长的蛇,正咬着青蛙要把它吞进肚子里。两人见后,心惊胆战:“这长蛇这么吓人,要是惊着皇帝可不得了!”于是两人就商议打死蛇的办法。这时乾隆帝闻声走了过来,说:“我在西墙下就听到了你们的谈话,长蛇不可怕,你们直接把它斩死就可以了。

我回到西墙去。”两个士卫挥刀斩蛇,蛇的惨叫场,乾隆皇帝在西墙听得一清二楚。为了看看这里是否有回音,他让两个士卫在东墙下向西墙轻声说话,果然可以听清。这时,乾隆惊喜地连声说:“妙哉!妙哉!”接着又说:“我来给这里起名吧!叫回音壁吧!“回音壁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知道为什么回音壁会有回音的效果吗?是因为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它没有屋顶,要比英国的对保罗大教堂的回廊要高明许多。

现在大家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回音壁的神奇了。但是请大家注意,要保护文物,不要乱写乱画,破坏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九

北京的天坛公园是62019年以前的明朝时代的人建造的,是个保平安、求丰收的地方。

天坛的祈年殿很有气势,但里面没有大梁,只有柱子。中央一圈有4根柱子,代表一年的4季,外面一圈有12根柱子,代表一年12个月和12个时辰(古代1个时辰是现在的2个小时)。

我很喜欢里面的回音壁,弧形的墙会传话,爸爸在这头叫我的名字,我和妈妈在另一头贴着墙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很奇怪吧。

圜丘最当中的石板叫“天心石”,外面第一层由9块石板组成,第二层由二九18块石板组成,第三层由三九27块石板组成,一共有9层,最外面一层是九九81块石板。意味着“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响亮。

北京天坛公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没能去,再长大点,我还要去几次北京。

我爱北京,我爱中国!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十

各位游客:

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这里是在祭天大典后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诸神的寝宫,除大典外,其余时间,众神便在这里休息,即人间的“天堂”。皇穹宇建于公元1530年,位于圜丘坛之北,整组建筑由一堵圆形的墙所环绕,院内有三座建筑,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神牌位的东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伞,其殿顶呈圆形,基座为圆形,院落的围墙也是圆形,这些“圆”都是敬天礼神的象征,但也正是这些“圆”及建筑,造就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即皇穹宇院内的三大声学现象。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院落的圆形围墙,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回音壁。那么回音壁有何神奇之处呢?其现象是这样的:如果两人站在两座配殿后的围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小声说话,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对方所讲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呀,整个围墙是圆形的,又磨砖对缝,墙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围墙顶部盖有檐瓦,声音不宜散失,于是声波便沿着圆墙连续反射而产生回音。各位可以试一试,我们五分钟后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请各位看看第二个有趣的现象。请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块石头,如果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会听到一次回音;如果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二次回声;如果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故称此石为三音石。其实据声学专家测量,如果这里足够安静,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声是无限次的,只是我们人类只能听到三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噢!原来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里是回声产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从丹陛上往南数的第十八块石头,它被称为对话石,其奇特之处是:如果一人站在该石板上,另外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西北角及东北角,那这三个人轻声说话就象打电话一样清晰,这是因为他们三人所处的位置恰巧是一个边长为36米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尖上,故产生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小院里,可能还会有其它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许您就是发现者,好!下面请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对话石的妙趣,5分钟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十一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座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要有五组建筑群,分别是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群。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在19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在19元旦那天,天坛正式对外开放。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天坛为北京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日的天坛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坛内的祈年殿已经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

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外围有两道坛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两道坛墙的四个正位设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天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这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这四门的名称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元”为元始本原,“亨”为无不亨通,“利”为和谐有利,“贞”为正固持久。这四个字本用来赞美天的本质,也称为天之“四德”。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十二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十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叫倪啸,我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本次我们去的地方是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并且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已经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别代表了天地万物。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共十(优质14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北京天坛导游―刘雪琪,大家可以叫我刘导。今天我将陪同大家观光游览北京天坛。

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天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并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现在请大家跟我往里走。这里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径24.2米,坐北朝南,一整个大殿都是木质的,其中雕有金龙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余的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

再往里走就是回音壁了,城壁使用磨砖砌成的,墙头覆盖着蓝色玻璃瓦。回音壁具有奇特的回音效果,一个人靠墙说话,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对方听得清清楚楚,堪称奇趣,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大家不防试一试。

请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围看,那是一株500余岁的桧柏,由于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好像九条蟠龙缠绕嬉戏,所以它叫九龙柏。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北京天坛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范文(19篇)

    教案是教师的工作依据,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可供教师们灵活运用和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

    招生活动策划方案流程(专业15篇)

    策划方案的制定应该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变化和挑战。阅读这些策划方案范文,我们可以获取了解行业和项目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背景。·寒假招生背景:时光

    宅基地危房改造申请书(精选15篇)

    在申请书中,我们要注意措辞得体,礼貌用语,以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素养。下面是一些被认为写得相当不错的申请信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镇村经济合作社:我是

    包工包料装修合同要交税(汇总15篇)

    在签署装修合同前,务必认真阅读每一条款,并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为了确保装修工程的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要求的合同条款。工程项目:甲、乙双方经友好洽谈和协商,

    卫生扫除活动总结报告(优质21篇)

    活动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明确今后的方向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迎接6月底省级文明城市

    员工差旅管理制度(优秀15篇)

    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包括了各种常见的规章制度,例如考勤

    视觉营销实训报告(专业24篇)

    报告的写作需要明确的目的和目标,能够清晰地呈现相关事实和数据。希望以下这些报告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在写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报告(实用20篇)

    学校是一个有希望、有梦想的地方,我们在这里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总结范文,有些观点或许能引起大家的共鸣。1、传达上级部门安全工作会议

    化工厂实验室个人工作总结(汇总1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概括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月工作总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做化验工作已有三十年之余。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范文(18篇)

    对于一项任务的完成,我们往往需要撰写一个详实准确的报告。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报告,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示和指导。为做好新冠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