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纸韵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环环相扣性,使幼儿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探索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幼儿园教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一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音乐、手花。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二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熊和木头人》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及自我控制能力。

2、学会民间游戏《熊和木头人》,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知识经验:熟悉游戏《熊和木头人》。

2、环境创设:户外、室内活动场地均可。

一、引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知道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吗?”“木头人会动吗?”

“木头人不能做什么?”

二、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1、幼儿按秩序站好

2、教师讲解玩法:

(1)教师扮演熊,幼儿扮演木头人,按秩序站好。当教师往前走的时候,幼儿也跟着走,可以学动物,摆出各种造型。教师一边走在队伍前,一边喊“熊和木头人”,口令结束时突然回头,这个时侯幼儿不能动,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被教师发现有人动了,就要退出游戏,在旁边观看。

教师提问:“说完口令后,小朋友们要怎么做?”

教师提问:“如果木头人说话、笑或者动了,要怎么做?”

(2)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

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讲评指导

1、游戏第一遍,教师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儿在后面慢慢地跟,摆出造型。

2、游戏第二遍,教师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儿在后面跟着小跑,摆出造型,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四、讲评游戏情况

1、游戏中,教师要多表扬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指令及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为提高幼儿兴趣,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师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声音不够大,排队秩序混乱,

环节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头人,木头人同伴来营救等。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三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木偶玩具一个。

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

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

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四

1、能听辩乐曲中的延长音,初步了解乐曲ab段结构。

2、能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尝试控制自己的动作。

3、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师准备:音乐《七士进阶》、橡皮筋。

幼儿准备:熟悉音乐游戏《打蚊子》的玩法。

一、播放音乐玩打蚊子的游戏进教室,调动幼儿情绪。

师:孩子们,你们玩过拍蚊子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拍蚊子的游戏吧。

(教师播放七士进阶的音乐,在延长音结束时做拍蚊子的动作,孩子们跟随老师玩游戏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橡皮筋舞蹈,初步感知音的长短。

1、播放音乐,教师出示橡皮筋,听到音乐中的延长音时拉长橡皮筋,听到短音时收放橡皮筋,通过橡皮筋的拉伸和弹回,感知音的长短。

师:橡皮筋今天要来给小朋友跳一段舞蹈,我们来看看它的表演吧。

2、给每位小朋友发一根橡皮筋,随音乐舞蹈橡皮筋,更直观的感知音乐。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橡皮筋的表演,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3、幼儿自由发挥,用各种拉伸的动作做出拉长后的橡皮筋。教师及时表扬动作创新的幼儿。

4、师:橡皮筋真神奇,轻轻一拉就可以变的很长,有没有小朋友能用橡皮筋来表现一下。

三、尝试新游戏《有弹性的木头人》玩法。

师:你们会玩木头人的游戏吗?木头人的动作是怎么做?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奇怪的木头人,这种木头人是有弹性的,我们一起来玩吧!

1、播放a段音乐,请幼儿自己创编身体动作来给a段打节奏(可以用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动作来表现)。

2、播放b段音乐,教师模仿木头人的动作,在听到延长音时做各种拉伸动作,音短时做快速收回动作。

3、请幼儿大胆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激发幼儿做出有弹性的动作表现音的长短。进一步感知音的长短。

4、完整倾听音乐,用孩子们创编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5、随音乐完整做游戏一次。

四、幼儿与同伴合作共享表演的空间,尝试控制自己的动作。

1、请两名幼儿相互合作来玩弹性木头人的游戏。

2、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时小结幼儿玩的情况。

本次活动我以游戏为主线,采用了逐层深入的方法,层层深入,层层递进,让幼儿边玩边学,在不同的游戏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不同的游戏,使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

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木头人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认为木头人会做什么动作呢”,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当时,幼儿就在老师的语言提示和音乐声中,即兴地创编了木头人走、跑、跳、唱歌、跳舞、玩游戏等动作,感受了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通过一个个游戏,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拓展自己的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开启了幼儿的想象思维,从而让这次的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有刺激性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充分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整个音乐活动中,我注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动静相结合。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本次的活动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的音乐性还不够,体现在游戏活动的第三环节中,还应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创编个性化的动作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控制,来培养幼儿动作的自控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丰富整个游戏活动。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五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经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

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必须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六

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小猴玩纸棒。

1、学会助跑跨跳的动作,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以备游戏使用。

活动建议:

一、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一)老师扮演猴王,带领幼儿共同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多种热身动作。组织幼儿把纸棒连成两行,摆成“小河”。跟着“猴王”跨过“小河”到“河对岸”摘果子(可选择不同的路径),摘得果子原路返回,游戏结束。

(二)不论选择哪个路径,都要将这个路径上的“小河”跨越而过。

(三)幼儿要按顺序进行游戏,不能争抢。

(四)必须动作正确地助跑跨跳。

(五)每次只能摘1个果子。

二、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一)路径设置:

第1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50厘米)、一堆果子。

第2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60厘米)、一堆果子。

第3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70厘米)、一堆果子。

(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动作的完成质量,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随时调整“小河”的宽度。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七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音乐 图谱 大熊头饰 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1.师: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2.复习演唱歌曲。(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师:唱的真不错,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前半句唱的响:告诉大家大熊来了;

后半句唱的轻: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1.师: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动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4.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5.和幼儿一起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

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6.师: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播放大熊音乐)

7.师: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了?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熟悉大熊的音乐,然后随音乐魔方大熊的表演。

1.提出建议: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游戏可以怎么玩?(角色、情节)

(2) 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

(3) 石头人动了怎么办?

(4) 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作一些评价和提示(也可以请幼儿自我评价),游戏可以进行2—3次,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

4.小结,结束活动。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八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颜料、毛笔、水桶、纸盘、双面胶、塑料垫板。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cd曲。

活动过程:

二、示范欣赏提出要求1.出示石头范画,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2.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师:有些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有些石头画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组合粘贴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换颜色时一定要把笔在水桶里涮干净,涮笔时要轻轻的,不要甩到别人的身上,把毛笔头上的水在桶边挡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净。再蘸上颜料画上漂亮的图案,如果有颜色碰到手上要用湿毛巾及时擦手。将石头放到盘子里,添画上漂亮的的花边,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头画,请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石头画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启发引导,拓展想象1.交流、想象。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石头画?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造型,说给同伴听一听。

2.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师:石头王国要举办一个"石头创意展"需要许多奇特的石头画作品,小朋友们都是小小艺术家,快来大显身手吧。

活动反思:

1、这堂课孩子们非常喜欢,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2、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幼儿不愿大胆想象,看见别人装饰什么他就装饰成什么,没有创新。

3、在创编故事这个环节,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丰富,表达力欠缺。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九

活动目标:

1,熟悉(熊与石头人)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熊与石头人)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磁性黑板,粉笔,小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自由想象,想象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幼儿辨别不同的音乐,愉快的按节奏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后转移座位坐向.

二,学唱新歌(熊与石头人)。

1,,树林里面真热闹,小、我们小朋友也往树林走,想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他们边走还边唱歌呢,你们仔细听他们唱了什么.教师唱两遍歌曲。

2,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简笔画形式将歌曲内容画在黑板上.如,小朋友说,小兔蹦蹦跳,教师就画只小兔。

3,幼儿看着黑板上的列图跟唱歌曲两遍.

4,幼儿自编歌曲动作再唱一遍歌曲。

三,初步学会游戏(熊与石头人)。

1.教师讲述游戏的方法.并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2,教师扮熊进行游戏一遍.”熊”出现以后小朋友都假装成石头人,自由做照型不动,熊可以用表情和动作去试验石头人是不是真的。

3.请几名幼儿扮演熊,再玩游戏两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四.幼儿自由结伴边唱歌边出活动室。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

1、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能按要求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2、能愉快地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与同伴友好合作进行游戏,有创新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与幼儿一起玩熊和石头人的游戏,提出要求:熊回头时石头人要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动。

1、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2、再次欣赏一遍音乐,简单分析乐曲结构。

3、老师随着音乐用手指在腿上进行表演,(.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在音乐进行到什么时候有变化。

4、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在腿上进行游戏。

5、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第一遍游戏:幼儿起立,站在教师身后。教师当熊,进行游戏1遍,不做造型要求。

2、第二遍游戏:熊每次回头时,要求幼儿作出动物的造型。

3、第三遍游戏:要求幼儿两人一组,第三句时找朋友,第四句时两人一组摆出最后的造型,造型两人要有身体上的接触。

4、第四五遍游戏:方法同前,要求四人一组摆出不同造型。

5、第六八遍游戏:请几位幼儿扮演熊进行游戏,鼓励幼儿提出造型要求。

开火车游戏,结束(四段音乐连放)。幼儿随音乐分别作出开车、停车的动作,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猜领头人》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让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

宣布游戏规则、安全问题等。

猜领头人

1、游戏方法:点一猜领头人的学生到室外,教师指这一学生为领头人,在轻音乐或学生的唱歌声中全班学生在领头人不断变化动作中,由猜领头人的学生开始猜领头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领头人则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则由猜领头人的.学生来表演。

2、游戏要求:领头人可做刷牙、洗耳恭听、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动作,不断变换,全班学生立即跟着变,全班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暗示或指点告诉猜领头人的学生,领头人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

乐意与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而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此同时也为孩子提供分享创造机会,培养了孩子分享意识。又如个别小班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不是很好,显得拘束,出现了不肯动手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打算通过个别谈话加哥哥姐姐主动出击,老师在旁给予其安全感等手段解决其问题。从他们灿烂的笑脸里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幻灯片内容大胆表现欢快和笨重的两种不同音乐,并能根据音乐性质进行游戏活动。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幻灯片、碰铃、双响筒、鼓。

2、了解小鸟、兔子、熊等动物的动作特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1、看一看:

(1)这是什么地方?

(2)发生了什么事情?

(3)都有谁?

(4)后来怎么样?

2、说一说:

(1)这里这么安静,怎样才能让森林热闹起来?

(2)每部分图片要配什么样的音乐?(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感受,说说图片要配什么样的背景音乐。)。

3、听一听:

(1)幼儿倾听教师准备的音乐,听一听是几拍子的音乐?

(2)感受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师弹奏,幼儿尝试跟着音乐唱唱跳跳。

1、教师扮大熊,幼儿扮小动物游戏。

2、个别幼儿扮大熊,其他幼儿扮小动物自由选择造型游戏。

3、打击乐伴奏深化游戏。幼儿按意愿扮演小动物,其余幼儿选择乐器为音乐伴奏。

4、游戏规则:教师弹奏舞曲,幼儿自由结伴舞蹈。教师弹奏《熊走》音乐,扮演“熊”的幼儿按节奏走出来,扮演小动物的幼儿自由做造型不动,动的“小动物”则被“熊”吃掉,退出游戏回座位等待。

(三)教师提出问题结束游戏。“今天小朋友玩的都很开心,请你们回家以后想一想,还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样?”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三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一、热身活动: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四

1、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及自我控制能力。

2、学会民间游戏《熊和木头人》,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知识经验:熟悉游戏《熊和木头人》。

2、环境创设:户外、室内活动场地均可。

一、引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知道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吗?”“木头人会动吗?”

“木头人不能做什么?”

二、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1、幼儿按秩序站好。

2、教师讲解玩法:

(1)教师扮演熊,幼儿扮演木头人,按秩序站好。当教师往前走的时候,幼儿也跟着走,可以学动物,摆出各种造型。教师一边走在队伍前,一边喊“熊和木头人”,口令结束时突然回头,这个时侯幼儿不能动,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被教师发现有人动了,就要退出游戏,在旁边观看。

教师提问:“说完口令后,小朋友们要怎么做?”

教师提问:“如果木头人说话、笑或者动了,要怎么做?”

(2)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

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讲评指导。

1、游戏第一遍,教师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儿在后面慢慢地跟,摆出造型。

2、游戏第二遍,教师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儿在后面跟着小跑,摆出造型,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四、讲评游戏情况。

1、游戏中,教师要多表扬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指令及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为提高幼儿兴趣,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师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声音不够大,排队秩序混乱,

环节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头人,木头人同伴来营救等。

热门幼儿园熊和石头人教案(案例15篇)篇十五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

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

(1)教师手持“魔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

(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3)“木头人”跳舞。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棍”,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4)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农村老房子买卖协议书(通用16篇)

    买卖是商业活动的核心,它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买卖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你们的买卖活动有所帮助。依据《合同法》和《民法通则

    热门律师依法执业心得体会范文(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关于学习的心得,工作的心得,还是生活的心得,都能够从中

    热门家长会发言稿两篇(汇总24篇)

    家长会是提升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可以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会记录和总结要点,希望能够为大家做好家长会记录和总结提

    最优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总结(通用21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未来活动的一个规划和指导。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活动总结的,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灵感。作为政府机关,处处离不开

    热门工作鉴定及工作表现(案例16篇)

    工作鉴定应该定期进行,以保持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及时了解和评价。工作鉴定范文中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20xx年青花镇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

    最热苹果栽植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自我提升。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苹果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

    精选农场应急预案范文(14篇)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确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请大家放心,我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应急预案的经典范例和操作步骤,相信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实际

    最热高考冲刺演讲稿题目(通用22篇)

    演讲稿的写作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兴趣和背景,以达到最佳的传达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2023年文员转正自我鉴定(模板19篇)

    在转正自我鉴定中,我将会通过总结过程中的反思,提高自己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转正自我鉴定是一次向上级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范文,可以帮助

    最新交通安全责任书范文(15篇)

    岗位职责的界定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岗位职责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在编写岗位职责时有所启发。为了加强对全镇道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