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HT书生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

范本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积累的写作秘笈,它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写作。下面是一份包含多个范文范本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17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仅供参考!

音乐是一门既包含逻辑理论的理性学科,又是一门善于述说人物内心情感的感性学科。因此,如何做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共存,是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笔者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能够理性与感性并存,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

1、音乐课程教育者观念保守。

通常的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包括“教”与“授”两个方面的主体,这就需要音乐教育者在安排音乐课程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表达能力。然而事与愿违,当前许多的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许多的教育者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理解的过于片面与过度,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了学音乐不该有的压力,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课程的教育者应该改变陈旧而又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与“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重点放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上,充分考虑受课人的心理感受,使孩子们热爱上音乐课。

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音乐教师们“重结果,轻音乐课程本该有的愉悦性”。小学作为真正接触各类课程的初级阶段,其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应该通过音乐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但是,当今许多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很多的教师们正在扼杀孩子们接触和喜欢音乐课程的“自由性”,更多的喜欢将各种教学成果强制的嫁接到学生们身上,导致许多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初期就承受课程负担,无法体验到音乐的美好。其次是音乐教师们“重师授,轻学生们参与课堂”。许多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堂秩序应该以教师为主,教授完一堂音乐课程该教的内容就算了。殊不知这种单一而又呆板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得教学结构缺乏新意导致课堂感染力不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压制孩子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好奇的天性,从而降低音乐课程的课堂质量。

现在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和实施上,总是遭遇突发的现象,例如:孩子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音乐课程、课堂纪律散漫,嘈杂等。这就是音乐教师没有能力控制音乐课堂的最典型的表现。还有些年轻的音乐教师在上小学音乐课堂的时候,总是以非常自我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完全忽略了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理解能力与可接受范畴,从而使课堂教育活动受到阻止,影响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音乐对于小学生们性格的形成、情感上的陶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音乐课程作为现代教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获得全教育界的关注和更加的重视。加强和深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者们在改革小学音乐课程时应该不断的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来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做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被时代所抛弃、不拖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后腿。学校还应该加强和重视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课堂中所要用到的钢琴、电子琴、电钢琴等教学仪器是或不可缺的。此外,学校还应该针对音乐课程的需要设立一些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改善好孩子们上课的环境。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营造好一个专业而又新奇的氛围。

2、加强亲近学生的教学交流方式、开展多元化课堂活动。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的重点学科,一直深受着学生们的喜爱。但是教师们不能因为音乐课程的这种“娱乐”性特点就对小学的音乐课程抱着随意的态度。相反的,音乐教师们更应该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对音乐的认知规律,将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融入理性的课程教学态度时,还揉入感性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顺畅,与学生交流起来更加的和谐流畅。当然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音乐教师们还应该做到音乐课程的不断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不能只是冲着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去的。它应该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主,如何调动起小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音乐教师们开展起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从而调动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多元化的音乐课堂可以包含一些游戏、讨论、竞猜、音乐小剧目等项目。

3、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保障课堂教学的活力。

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者,不仅自身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课程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合理规划和引导音乐课堂的能力。因此教育机构和单位应该做到定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养的计划,使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断的完善,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所教授的课堂知识是符合当前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的、不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此外,小学音乐教师们还可以不断尝试通过对音乐知识、音乐文章的接触,来更新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依。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和把控上,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实践,记录下来每一次课堂引导后学生们的反应。对那些反应良好的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常运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保障音乐课堂的活力。

《音乐课程标准》里指出:小学的音乐课程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寓学于乐的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怎样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该怎样创新和发展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办法,希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带给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们以借鉴。

[2]李红.浅谈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45.

[4]杨芹.窥探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22:191.

作者:张洁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二

学校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基地。音乐教师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桥梁。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音乐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教育尤其是蒙古族民间音乐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音乐的传承带来危机。

1.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认识不足。由于审美价值体系的不同从而严重影响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近现代音乐教育是以西洋文化和西洋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音乐学院乃至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无论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基本上仍沿袭这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导致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审美观念、音乐语言和音乐技法的掌握运用上都是西方的标准,并以此种标准来批评和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由于“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长期影响,无论从学校领导、音乐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对民族音乐的审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并不是能够在短时期得以解决的,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高度和危机感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认识和责任感。

2.蒙古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材不够丰富完善、不够系统健全。我国目前的音乐史类教材,大多数都是以汉族音乐史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知识介绍的很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样,中华民族的音乐历史也是由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缺一不可。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蒙古族民族音乐记入我国音乐史册,让中小学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族音乐在内的完整的中国音乐历史,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蒙古族民间音乐在中国音乐历史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及作用。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大多只有一门“民族民间音乐”,而该课程有关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少之又少。这种现状的产生导致音乐教师自身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蒙古族的音乐历史及相关的民族音乐的课程,因而音乐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势必影响和制约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加强内蒙古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蒙古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学习和课程的改进,是提高内蒙古地区广大的中小学生对蒙古族民间音乐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

1.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要注重加强蒙古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从理论到教材的研究都需要积极的更新和完善。蒙古族的民歌除了传统长调和短调民歌以外,优秀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呼麦”和“潮尔”艺术享誉海内外,其艺术影响力和辐射力引起世界的瞩目;蒙古族的民间说唱艺术,如好来宝、乌力格尔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包含在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中;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家已经对蒙古族的音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主要成果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李世相教授的专著《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内蒙古师范大**鲁教授的专著《蒙古族民间歌曲与说唱音乐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的《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以及“蒙古族传统音乐基础资源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创新团队成果等。这批新的理论研究成果都可以作为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及理论成果加以推广和普及。

2.内蒙古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能够演唱或演奏蒙古族的音乐,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以更好地传达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精髓。身为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求能够演唱蒙古族的民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将蒙古族的传统民间歌曲按照地域划分色彩区,运用蒙古族语言学习并演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汉族教师可用拼音或汉字发音来学习掌握蒙古族语言,尽量用蒙古族母语来演唱,因为传统的民歌只有运用蒙古族的母语发音才能准确表达蒙古族民歌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否则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3.要注重蒙古族民间器乐的学习。教师如果有可能,要尽量掌握一种蒙古族器乐的演奏,即使不会器乐的演奏也应该对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有所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有马头琴、四胡、三弦、雅托克、托不秀、火不思、潮尔琴等等。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马头琴的音乐艺术目前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传播和认可。如果音乐教师对蒙古族的民间器乐“一知半解”不甚了解,那学生更会是兴味索然、一无所知。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是当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迫切任务。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仍是以听和讲授为主。黑板、钢琴和音响一直是教学的主要辅助教具和手段。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发挥一定作用,但形式比较单一陈旧。当代中小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思想活跃,这样的授课方法容易将音乐课讲成枯燥的理论课,达不到音乐课程所带来的视听结合的音乐美感体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2]显然,信息量主要是依靠视觉和听觉来获取的,所以要采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视听结合”、“听唱结合”、“听讲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以及身体语言多种感官的功能。试想一下,当学生们在屏幕中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成群的牛、马、骆驼、羊的画面,此时除了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伴以蒙古族的马头琴奏响的悠扬牧歌以外,再也没有能够与此情此景相匹配的音乐了。这种美感的情感体验会升华出学生们对草原音乐的热爱,对家乡的自豪和眷恋。

(三)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中小学音乐课课时极为有限。在有限的音乐课上,教师要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选择既具有教育意义又能够让学生喜欢且能理解的内容。比如结合蒙古族的历史故事学习蒙古族的民歌《嘎达梅林》:清朝末期,政府开垦大片草原,牧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牧场,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甚至背井离乡。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去职。为了保护牧场,嘎达梅林于1931年4月5日组织队伍发动起义,后在战斗中被包围,最后战死。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族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这个历史故事被传唱成为蒙古族民歌、拍成了电影、电视剧。通过民歌了解蒙古族的历史,会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感。而这样优秀的民歌,也应该成为内蒙古地区中小学的必学曲目。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其教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特点、规律、要求和实施途径的总结,不断改进教学的思想、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师应注重以下内容的传授:(1)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音乐与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的关系,音乐与时代、地域等的联系。(2)选用恰当内容,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民间音乐语言,体会蒙古族文化中丰富的哲理性以及蒙古族音乐所具有的比喻、象征、暗示等特点。(3)蒙古族音乐的形式及其传承问题。(4)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及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等。

(四)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蒙古族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蒙古族音乐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1.组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技能。如组织小型民乐队,组织有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演奏蒙古族民歌;组织“民歌大赛”,让学生了解民歌、熟悉民歌;开展“蒙古族音乐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了解民族音乐知识,如蒙古族的乐器有什么?蒙古族的民歌有哪些?蒙古族的什么仪式唱什么歌?通过组织这些活动来丰富中小学的音乐生活同时传达蒙古民族的音乐知识。

2.引导学生以“亲身感受”的方式,参与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的传统婚礼、祭祀敖包活动,都包含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活动。

3.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民间艺术家来校指导、表演、讲座,进行蒙古族民间音乐展示,让学生受到面对面的熏陶。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对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如内蒙古财经学院于2011年9月由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主办,学院团委协办“天骄之声,唱响校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走进校园活动。活动中,艺术家以其优美的歌声向到场的学生和嘉宾展示了蕴含不同地方特色的长调,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长调与特色民族文化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活动次数较少,参与活动的学生也比较受限。但是以上情况说明,蒙古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正在引起不同层面的关注,同时也必将带来蒙古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繁荣。蒙古族音乐是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缩影。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蒙古族学生从小浸润在民族音乐的环境中,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这应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使命。音乐教师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在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引入蒙古族音乐内容进行传播和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蒙古族音乐的认识和学习,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以文化为载体拓宽中小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认识,为学生创造了解认识民族音乐的土壤,是我们内蒙古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职责。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过去很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对于人们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思维同样对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互联网教育改革的意义出发,以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措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概念在各行各业日益流行,如果谁能利用好互联网,对互联网的研究和理解更为透彻具体,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有利位置。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让过去很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对于人们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者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教学工作也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互联网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改革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找到乐于被当代小学生接受音乐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这都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则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就是互联网环境和小学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具体措施。

(一)翻转课堂触摸教育的未来。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老师进行授课,然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学习相关的教学视频,课堂可以用来写作业或者进行讨论,当学生们做课堂作业遇到困难时,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由此一来,课堂就会成为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场所,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进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该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发生情境出现了翻转,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转,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翻转。[5]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学习时,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自定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方式或速度等,任意地倒退、暂停、快进和重复。当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学生的困惑,进而可以及时给予学生一对一的指导。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在翻转课堂中,互联网对于促进信息化教学变革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二)微课程,回应翻转课堂。

何谓“微课程”?它是指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可以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通过利用微课程资源,学生在家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要及时地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学校后可以方便地获得教师的指导。近些年来,微课程迅速发展,其发展方向同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对微课程实践的不断积累,可以促进形成微课程群,对微课程群的应用进而会产生新的应用数据,同时不断融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针对的教学。

(三)实行个性化的教学过程。

疑解惑并指导他们完成规定的任务,顺应互联网环境下的要求。例如在鉴赏《茉莉花》这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只是教师放放《茉莉花》的片段,再介绍这首曲子的背景,最后由学生谈谈感受。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形成真正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本人根据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了以下实践。

根据原有的教学环节,对现有的视频资源进行再加工,编辑微视频,以音频和视频的形式来增加学生对《茉莉花》的感受和理解。学生课前统一到机房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分别进行学习,课中再互相体验、交流,根据上课的情况看来,当学生进行“人机一对一”的学习时,注意力和思维力都灵活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一些实践,我发现小学音乐课堂,真的能实现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项目驱动教学,也能让学生得到了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的体验,这对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也不是每节课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这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探索。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加大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备课量,音乐教师除了传统的教学功底之外,还要求他们对互联网的常用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教育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效果更好,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孙晓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及方法研究[j].群文天地,20xx,06:107.

[2]蒋英.关于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探索[j].音乐时空,20xx,09:156.

[3]陈太香.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之声,20xx,02:75.

[5]郑福友.加强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电子制作,20xx,13:190.

[6]赵雪梅.电脑音乐软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四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同。音乐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必须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音乐教学的实效性。然而从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还有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正在逐渐丧失。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难以真正形成起来。所以说,当前音乐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小学阶段,将音乐纳入到整个学科体系之中,就是要确保其能够承担起素质教育的职责,确保小学生能够对真善美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不少的音乐教师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知,还是在死守着理论教学不放,这就使得教学显得过于乏味,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就相对较低,本来较为浓厚的兴趣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1.1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高,但是学习效果差、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差小学音乐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整体,也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全部参与到学习之中,并且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小学生所具有的音乐知识并不是很多,个人的音乐素养也较为薄弱,导致其学习的难度较大,效果明显不足,尤其是在音乐实践方面的能力更加低下,这就使得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1.2教师的教学能力弱,对音乐教学情境的设计与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中心任务是获得一定的语数外知识,能够用于音乐教学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在小学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也是不多的,如此一来,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设计与管理就会出现缺陷,学生的需要难以切实满足。同时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音乐教学要求,同样也导致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形式大于教学效果。1.3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差,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学器材,无法开展多样性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不少的小学对音乐教学的关注度是较低的,专用音乐教室根本没有,与教学相配套的器材配备不齐,如此一来,教师只能够选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音乐活动的组织相对较少,如此一来,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自然不会很高。

2.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选择。

2.1做好小学音乐教学管理,营造轻松互动的音乐教学氛围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之时,教学管理是不能忽视的,同时还要在音乐氛围的营造上多加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贴近内在需要的情境中展开学习,其方可将个人的音乐才能真正展现出来,学习的状态才会更加积极,兴趣也才能逐渐生发出来。2.2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教学内容老师还需要主动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既不能全面按照音乐课本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同时也不能脱离音乐课本来组织音乐教学。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一些适合的内容补充进来,并将学生最为喜欢的内容予以凸显,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完全集中在课堂之中,内在的兴趣也就能够逐渐得到增强。2.3开展多样化音乐教学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情境中来在展开音乐教学之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要保证活动的方式呈现出多样性。通过活动,可使得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音乐学习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更为和谐。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来对同学的演唱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可将音乐大家的演出视频呈现给学生,还可提供一些乐器,让学生自己来演奏,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的。2.4规定音乐学习任务,制定音乐学习目标,实现音乐教学奖励制度在展开音乐教学之时,教师要将学习任务予以明确,并据此来制定出具体的目标,这样可使得目标的针对性变得更强。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要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让那些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不会因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丧失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2.5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唱、演奏、基础知识比拼比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在课堂中,要提供适当的机会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形式要多样,演唱、演奏以及知识等均要纳入其中,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切实的把握,后续的教学就会更具针对性。

3.结语。

由上可知,若想使得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切实提升,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的兴趣能够真正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找到最为适宜的应对方法,并组织起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贴近内在需要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一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会得到切实保证。

参考文献: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五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兴趣教学而过度地重视技术教学,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1)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讲究的是技术与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形式固定,教学内容也比较古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可以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既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的发展。

(2)采用表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觉到新奇,尤其是让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既兴奋又紧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创造和兴趣是互为因果的两种因素,让学生自己利用音乐创造、表演,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学生对音乐有极大兴趣,就会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表演形式。学生在体会到表演的喜悦之后就会更加喜爱音乐,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简化表演形式。例如: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经常进行小组舞蹈比赛,教师给出特定的音乐和舞蹈,让学生学习,然后评比出优秀的小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以免影响课程的进度。

2.保证师生关系良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使学生亲近教师,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树立良好形象,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使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标准,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就会有进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束语。

音乐的魅力是无限的。为了给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使小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六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

作者:刘璐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七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音乐教育也朝着国际化方向前进。音乐教育不仅仅只是美育德育,它还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本文通过取样调查,数据统筹等手段,对目前的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包容使得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步丧失了民族音乐艺术为主的立场导向,丢失了音乐教育中文化传承这一重要功能。由此笔者不禁思考,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是否需要在理解与接受世界音乐文化同时,构建以继承和传播华夏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教育模式。

文化传承;学校音乐教育;民族性

从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学堂乐歌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就一直沿袭国外培养模式。无论是最初的借道日本教育方式,到五四运动之后照搬美国教育体制,再到改革开放后全面效仿苏联学校系统。这种“移植式”的方式,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似乎有一种被西方“殖民化”的倾向性。二十一世纪开始,在多元文化思想观念的碰撞下,学校音乐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人们对西方音乐的喜爱远胜于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街头巷尾,影音媒体都是传播流行音乐文化为主。如何在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中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养成阶段,可是在他们这个群体当中,流行音乐的传播力量远远大于民族音乐,对于民族音乐的倦怠与流行文化的津津乐道形成鲜明对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性薄弱也使得民族音乐文化一度处于边缘地位。下继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成为了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课改的议题。笔者针对民族音乐的中小学学校教育情况,随机对北京,郑州,武汉三个城市的十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学生问卷900份,教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870份。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方面进行调查。

从问卷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的发展情况让人担忧。学生方面:调查的题目主要围绕对中小学生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掌握程度,是否觉得有必要在课堂中学习民族音乐,能否演唱几种民族音乐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发现49%的学生对民族音乐几乎不感兴趣,20%的学生能讲出几种民族音乐艺术形式。26%的学生表示对民族音乐有兴趣,但是因为学习的压力没有机会接触。只有5%的学生能演唱或演奏一至二种民族音乐。教师方面,问卷的题目以:被访谈教师是否具备讲述民族音乐的能力,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看法以及教师对于课堂中民族音乐学习所占比例等问题着手,74%的音乐教师在学生时期都是以声乐和钢琴为主,所以讲授方式也是钢琴弹唱。54%的老师对民族音乐了解并不深刻,因此也不具备讲授民族音乐的能力。41%的老师认为各种音乐艺术类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由于中学生主课繁忙且民族音乐的学习不能对学生们升学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不愿讲授。学校方面,笔者记录了被调查的学校音乐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学校对于建设民族性音乐的投入等问题,随机访谈的中学仅有一所设立了民乐团,其中6所设立了交响乐团,其它都以管乐团和军乐团为主。

他们的演奏曲目西方古典音乐占57%。在学校的广播音乐中,流行音乐播放的比例高达71%,西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被播放的比例分别为17%和12%。虽然在抽样调查与访谈的情况下数据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了严重分离的情况,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学校音乐课堂,都没有为民族音乐的传播提供有利的环境,在没有合适的土壤培养情况下,学生对音乐的熟悉喜爱类型也更倾向于大众流行音乐。在最具合适传播手段的课程中音乐教育与传承没有能够相互促进发展,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中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冷淡态度以及民族音乐的无处发展。《全日制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善于将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我们的音乐教育虽然高举着践行爱国旗帜,但在“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的价值观中,形成了被欧美音乐同化的单一价值取向,导致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发展停滞不前,依靠口口相传的原生态音乐更是面临着逐步失传的境地。所谓的“民歌新唱”也只是为了顺应市场,而失去了本来的特色,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最根本的敬畏之心,失去了灵魂深处刻在血液里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音乐传承功能的严重失衡,音乐传承彻底从音乐教育中分裂出来。中小学学校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如果民族文化传播不能首先从教育开始,那么就有被同化,被遗忘,甚至被殆尽的可能。社会音乐文化民族精神匮乏,也终将导致民族音乐逐步走向终结的道路。

传统文化展现的是我国的民族精神之魂,民族音乐更是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力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是依靠民间音乐组织团体,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如何让民族音乐文化传递,它最有效的渠道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我们的音乐教育可以包罗万象,但是需要始终坚持民族性的主体地位。音乐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功利化,导致了它与社会完全脱节,学校对于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局部性的引导,导致了流行文化的片面存在,使得民族这两个字在中小学生群体里出现了断层。在学生情感态度形成的关键年龄,学校音乐教育,承担着普及民族文化传承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树立起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华夏音乐为基础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只有先继承,才能有革新。不只是一味地强调世界大同,走向国际化,不是止步不前,却让民族的血液渐行渐远,而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渗透,将万千年沉淀下来的文明一代一代承接下去,让受教育的人永远为之自豪,在教育的过程中,让民族力量更加凝聚。

(一)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学校音乐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传统音乐资源,编纂相应的校本教材。教师将民族音乐带入课堂进行专门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演奏民族器乐或者播放相关的影音材料,创造民族音乐的浓厚氛围,给予学生最直接的机会去接触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简单的欣赏而是直观的让学生去感受去领悟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艺术。

(二)开展民族音乐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

在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管乐团、军乐团等音乐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艺术活动,在这些实践的载体中我们偶尔也会看到民族元素的加入,但仅仅只是作为某个音乐素材,而不是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形象来被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任何的实践方式应该是以尊重其本源的艺术为出发点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提,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以及艺术形式,通过体验感知,学会演唱或演奏一定数量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基本要求,发扬对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的独立思维,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体会民族的艺术境界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加强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基础

通过系统的掌握民族音乐理论完善知识框架,构建科学的民族音乐体系结构。音乐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作为一门对人格全面塑造的科目,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被技巧性、专业性、功利性所左右,它更可以作为一种载体,促进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利用音乐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来编创和实践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构建以传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以西方音乐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需要维护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多种文化的冲突下,对话外来文化,同存且碰撞火花。在全球音乐文化的视野中,真正找到符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x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xx.

[5]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xx.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八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渐成为不争的现实,不仅左右着小学音乐教师的判断与选择,而且关涉正常的教学活动及其育人效果。因此,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教育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听赏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听赏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所拥有的资料很少;其次,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去欣赏。这样,他们就不喜欢上听赏课,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听赏的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1、身临其境。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如《野蜂的飞舞》、《雨滴前奏曲》等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鉴别、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

2、借景生情。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听觉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也能把你带进崇高的文化世界。在那欢快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忧伤,多了几分快乐地笑声,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如在教音乐欣赏课《小傩面》时,我出示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景图,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学生引入少数民族的原始世界,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欢快的心情,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和原始文化。让学生通过带面具反复感受歌曲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3、鼓励表述。

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大致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欣赏者必须通过亲身聆听音乐,直接接受音乐信息,获得直观审美感受。特别是在音乐审美体验阶段后,欣赏者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再创造活动。想象、联想和情感在欣赏审美体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与音乐作者发生了情感共鸣。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是欣赏的深化。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接触面较窄,而且语言能力低,我对学生表达不做任何规定,可以不用专业术语,也不分对与错,只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认识与感受,重在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不论学生说得好不好,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二、音乐课欣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加上各国文化交融下生成的新生音乐,现代音乐呈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就我国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音乐都不尽相同,我们想通过某人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另外音乐的体载、演奏形式,演唱特点的多样化,都决定我们不可能亲身亲历。这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喜欢动画形式的音乐作品,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音乐课形式多样,上得有声有色。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很多曲子都很好非常具有表现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让学生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在片中的运用。音乐随生动的情节而变化,加上漂亮的画面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所欣赏音乐作品鲜明的基本形象,确定“听”的内容。

二要重视生动形象的歌词,明快的节奏,符合乐曲主题的解说,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

三要合理处理欣赏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侧重积累听觉记忆和欣赏经验,积极进行教师演示“说”和学生表述“说”,引导学生将欣赏到的模糊的音乐感受“说”出来,深化欣赏,将欣赏“进行到底”。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音乐欣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九

音乐这门学科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通过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训练和探索,可以感受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更加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精神。而小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使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创造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和生活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使学生能够亲身的感受到音乐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发觉音乐就在他们身边,不断的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的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相对老套。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直接搬运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而缺乏对教学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同时,教师也更加不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往往缺乏将音乐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使一些音乐难点无法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得到合理的解决。因此,笔者建议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不断的审视教材,及时发现相关教材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结合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掌握相关知识。如通过玩游戏、动画等方式来进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音乐学科中的难点时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被攻克。教师在教授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游戏:“同学们,咱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这首歌曲的对接比赛。每个小组各抽出3个人作为代表,总共12个人进行歌曲接龙,一个人唱完第一句后,另一个人接着唱第二句,以此类推,看谁唱的好,唱的准,唱的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了歌曲的演唱,歌声中充满了笑声,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增强。

2.教师要在教学备课过程渗透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生活化教学场景的设置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极其的重要。教师要注重备课材料方面的设计,在结合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的补缺相关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很容易的感受到生活化教学的好处,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创编是一个教学难点。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掌握的较少,音律的应用也不太娴熟,因此,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备课。比如,教师在教授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时,由于歌曲有创编歌词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备课中把生活中学生帮妈妈干的事情通过电教图片的形式提前制作出来,这样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使其更好的掌握,同时教师在驾驭课堂教学时也更加容易。

3.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音乐。

小学音乐是一个集趣味性和内容性一体的学科,教师既要给予学生讲解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也要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而生活化的教学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不仅在自身的备课环节和教学环节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还要促进学生生活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意识到要从生活中学习。小学生在自我判断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方面相对较差,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教会他们遇到问题时要想到寻求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来解决,增强他们的思考、讨论,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歌曲《嘀哩嘀哩》讲解时,恰逢初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到来。教师通过这个歌曲的主题,结合学生对于春天的生活理念的.理解,在整个教学中设计春天的教学线索,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在富有生活感的歌词“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的引导下,齐声歌唱。他们既唱出了对春天的热爱,又唱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音乐,也通过音乐更加热爱生活。

4.教师要对音乐生活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任何教学模式是否适应现阶段的教学,都需要通过一个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衡量,通过评价来分析总结。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否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标准。这种标准的参与者不仅应该有教师、科研人员,还应该有家长、学生以及相关社会代表。通过这些人的参与,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标准可以合理的发现这种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教师通过对这些优缺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更好开展,使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的灌输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三、结语。

总的来讲,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的策略更加的丰富了,也促进了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模式下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使素质教育能够逐渐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师要十分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及时总结相关教学优缺点,不断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

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而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如今很多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单一。深入研究怎样促使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有效结合的问题,以便有效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小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音乐的感染,那么换言之,也就是说舞蹈也能对音乐进行很好的诠释。关于这方面,我国的著名音乐家吴祖强也曾有过类似说法,认为舞蹈艺术在某种意义上,音乐就等于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就相当于音乐的形体。因而,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所有的舞蹈均不能离开了音乐,并且其艺术魅力也只能借助音乐才可以向观众精彩呈现。作为舞蹈灵魂的音乐,占据了舞蹈艺术中的关键性位置,甚至可以说音乐组成了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舞蹈艺术可以对形体姿态进行很好的保持和提升,将良好的美的气质塑造出来。人们可以依据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在动作训练的同时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表现得到极大丰富。小学音乐课堂上,借助音乐搭配舞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能够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很好的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借助律动来对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进行深入的感受,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借助舞蹈动作来对音乐的理解、感悟进行表现和表达。

1.音乐教师欠缺舞蹈功底。

担任我国小学音乐课教师的多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师范学生,关于舞蹈教育方面的工作,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舞蹈或形体经验的教师只有极少数。在学校期间,这些教师主修的主要是声乐和器乐等,尽管也有舞蹈方面的学习,却未能真正全面的掌握好舞蹈知识技能,舞蹈技能水平也不足。如今我国总体上还是比较缺乏基础性舞蹈工作者。而实际情况是,一所普通的小学是不会有专门的舞蹈老师配备的,所以通常都是音乐或体育教师来充当舞蹈老师的角色。

2.音乐课堂教学欠缺创造性,内容缺乏丰富性。

音乐教学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几首歌曲,其真正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既要包括音乐素质,也要包括创新的能力、精神等创新素质,而一个人素质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创新素质。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只是想完成教学任务而言,没有花心思研究音乐教学方法,这就导致音乐课堂欠缺创新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迫切需要加强音乐与舞蹈教学的结合。学生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通常难以让自己进入乐曲营造的音乐氛围,对于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内容也无法真正理解,更不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升华,更不会促使其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

三、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体验。

1.关于教学内容和教案的设计。

将舞蹈教学纳入音乐教学中,能够很好的'使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达到形象易懂的效果,还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借助舞蹈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启发,促使其更加投入地参与表演。教师在每一次备课时,遇到能够进行表演的教材内容,就可先将舞蹈编排好,接下来在音乐课堂上表演给学生看,这样直观形象的表演必然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接下来阐述笔者对音乐舞蹈教学进行结合的体验:在情景创设方面就可以通过舞蹈律动的方式,这样能够促使孩子们更迅速地融入音乐舞蹈课堂。关于“舞蹈律动进教室”的设计,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也深刻体会到教师若是能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动态的舞蹈动作形象来表达需要教授的歌曲内容,进而将与歌曲情感相适应的氛围营造出来,将极具情趣的音乐意境创设出来,那么必然会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促使其使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并带着这样的动力走进课堂。例如,蒙古歌曲《鸿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搭配的舞蹈动作可以是蒙古族中比较经典的“柔肩”动作。这就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很好的展现出来,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种美好的草原意境。借助恰当的舞蹈动作教学,能耐促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进而对本课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怎样才能促进教学发展作用的进一步提高,并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现代教学工作者们一直在探究这一中心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对新的挑战,进一步普及素质教育不得不思考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全部艺术实践都具有创造性。艺术教育对于人创造性的培养是最能发挥作用的。首先,创作、表演等一切艺术实践活动都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其次,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是最具创造性的。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朦胧性、多义性等特征。这样受教育者也就有了更加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再次,借助感人艺术手段的音乐与舞蹈教学,能够对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感知觉、注意力和想象等更能深入心灵。所以,音乐和舞蹈综合教学理对于创造发展原则的贯彻要更加重视。

3.合理运用舞蹈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是能与舞蹈教学很好的结合,那么不但对学生掌握新知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相符合。对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将有效可行的音乐教学新模式开创出来,才能促进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更加健康长久。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积极转变过来,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变成创新者和交往者、促进者。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要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采用充满情感的课堂语言,努力促进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创设出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此才算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情境,这也将促使学生采取更加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了解了这样一种综合教学手段的作用。也希望这一认识可以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也想借助这样的研究,深化自身的该方面认识,从而有助于促进以后的教学工作。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一

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宗旨应该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音乐等于唱歌、演奏、作曲的狭隘观念,重新认识音乐学习的文化属性。并且,学生关于音乐学习的考核,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善。

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此时,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另外,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经过走访和调研,我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单一、呆板,学生对教学内容陌生、不喜欢。而社会音乐文化却是一种音乐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在音乐教育中产生映射。这就说明,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使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只有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柯达伊说过: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民族音乐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去追求有机、发展的音乐文化,就必须通过教育,使其为全民所有。只有首先让儿童生活在音乐的母语环境中,才能使儿童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民族音乐保留在音乐课堂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基础,它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作用是长久的、永恒的。特别是我国优秀的民歌民乐,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性。音乐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兴趣的形成与人的认识发展、与社会音乐环境有密切关系。可见,净化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创造民族音乐学习氛围,大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兴趣,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可行之举。这种社会音乐的环境主要还得靠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来改变。如果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保留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既能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又能陶冶情操;既培养了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不仅体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传承了我国社会音乐文化。

那么,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以外,流行音乐也是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音乐中有不少优秀的进步的音乐作品,是可以适当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很多流行的公益性的歌曲内容就非常健康,这些流行歌曲为公益行动、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服务,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以社会公德观念为根本,立足于使更多的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它们主要以宣传关爱他人、渴望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环境,提倡文明公德等社会公益性内容为主,不以牟利为目的。因此,适当地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流行歌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极其有帮助的。

我们再次审视音乐人类学中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其实无论是哪方面,它们的动态和走势的舵就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要想将音乐真正融合在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里面,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真正要的人类文化是什么,只有这要,音乐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美好。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二

小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的启蒙课,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世间的万物还不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升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好的冲击,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以多首歌曲为例进行分析,并赏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音乐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教养。以音乐课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优势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只有心中懂得欣赏美,生活才会变得愉快。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场景能够为学生带来美好的情绪,脑海中对于歌曲中的画面充满无尽的遐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以特殊的音乐背景,进行审美教育的融入,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教《虫儿飞》这首歌曲时,“黑黑的天空低垂,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师对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进行讲述。从歌词来看,《虫儿飞》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可以看到歌词中多次重复了一种孤独的忧伤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静也是凄美的,玫瑰也枯萎,环境如此凄凉,但是虫儿一直飞。

用虫儿独自到处飞去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来表达虫对爱情的渴望。冷风吹,在这寒冷的夜晚,虫儿孤独地寻找,锲而不舍,这是一幅执着而美妙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其实虫儿在本质上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虫儿身上,当虫儿飞的时候便带上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就有了寻找温暖的含义。歌词多次出现了“天荒地老”的画面(此处以动态视频展现),以表达一种凄凉寂寞的感情色调,与美妙温暖的爱情进行对比。用童声的柔和来表现这首歌的温婉情绪。童声又是轻缓有序地,表达虫儿在寻找爱情时的耐心,细心与用心。同时童声又带有纯真,以表现虫儿对爱情的真挚。整首歌曲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完之后学生对于这样美好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遐想。而小动物恰恰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寄托的是人的情感,而人将自身的情感转化到动物身上,利用动物来表达这种情绪。学生在这种方式进行音乐的学习,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又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音乐之间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快的。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赏析能力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正确判断出来,让他们对不同的音乐有正确的认识。下面以《采蘑菇的小姑娘》和《踏雪寻梅》这两首歌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内涵。《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首先初步听歌的时候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轻快愉悦的歌曲,里面有小姑娘的朴实童真。然后在仔细品味这首歌的时候,里面有歌词写道“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换上一把小镰刀,再加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当唱到这句歌词时,可以体会到小姑娘虽然人小却很懂事。不愿意去尝尝采来的蘑菇而是到赶集的时候将蘑菇都卖掉,换来小镰刀这里说明小姑娘是一个热爱劳动不被诱惑所吸引的孩子,然后再换棒棒糖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懂得分享快乐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是所有学生所要学习的榜样。这首歌教会了学生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不仅如此,还要懂得分享。这首歌就充分地让学生的情操得以提升,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这首歌的歌词很简短,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千百年来有不少诗人歌颂雪梅不畏严寒的精神。《踏雪寻梅》写的是一群少年学生骑着毛驴,不惧怕寒冷,迎着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盛景。歌曲中完全没有严寒的学生,而是以轻快的语调歌表现出少年们赏梅时内心的愉悦与兴奋。这样的一种场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时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两首歌所表现出来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听歌的时候都能使身心愉悦。用歌曲来感化学生,让他们细细品味歌曲中的深远意义。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景象。

三、总结。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热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为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三

小学生天性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不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很难给予关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偏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吸引他们学习的东西。至于兴趣主要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感兴趣。多媒体以图像、动画、声音等优势,全方位的给予学生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可以在音乐的教学中创造既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辅助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扭转了以往那种依赖教师口述、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生动和直观,也使得课堂由静态变成动态,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做好情绪的酝酿和情感的铺垫。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老师轻松自如,首先选择一些关于“鸟语花香”,“春色满园”的录音或者是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和联想,让他们置身于“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浓郁的花香”等情境体验之中,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小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歌曲的认知和情感的领会。在情境体验之后,教师在讲授此歌曲的时候,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把握它的情感和韵味了,这样自然就会提升音乐教学与学习的效果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受到年龄和阅读的限制,对于抽象性的或者复杂化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给予全面正确的理解,所以在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对于抽象性的音乐乐理知识和理论知识要细心的讲授,最好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把静态的授课动态化,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轻而易举的理解那些较为繁琐抽象的学习内容了。如,在学习《愉快的梦》这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时,小学生一般还没有接触和了解分声部歌曲,对于其中的技巧也没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如果采取理论的讲授,很多的学生是不可能掌握和理解的,本身就很抽象的知识,再加上教学方法的滞后,那么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拓展了教学的路径,优化了教学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教师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这样学生就能一清二楚地了解整个演唱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方便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为了针对性地学唱歌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提升歌唱的水准,教师也可以配上歌唱的画面或者mv之类的视频,让学生有感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方面简化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直观的授课,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音乐教学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录音机,这种设备的使用在那个时期确实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活力,但是在当下,相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说,就显得黯然无色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非常的麻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变得简单,易掌控,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创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质量。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先给学生按照原速进行播放,学生听起来有些悲伤,心情变得沉重。然后我就加快播放速度,学生就没有了原来的那种情感体验,貌似变了一首歌曲似的,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音乐节拍的变化也会导致作品的韵味变化,让学生多角度的认知音乐。多媒体教学的容量是非常大的,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的体验与教学内容相似或者相关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赢得了一线教学老师的青睐,极大的方便的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和感悟知识,实现知识的完美转化,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这都是传统的常规课堂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至于如何让多媒体发挥更大的优势,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落实的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我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创造意识即创造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放在首位,并且留给学生创造的机会与条件,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想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的息怒哀乐,还可以借助直观的视觉来辅助听觉感知,刺激人们的大脑,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再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联想出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种再创造,所叙述的情节就会千变万化.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多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创造,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体态律动展示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其本质与价值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且音乐情绪的息怒哀乐也能够通过身体形态的律动来表达.因为体态律动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激发人的自由联想,要想充分表达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内容和情感,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雨、种子、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歌曲学会后,加入打击乐沙锤伴奏,效果也是非常好.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证明,体态律动以及小型打击乐器的加入,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两种方式的结合,不但锻炼了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以及创造思维.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并能展示其多种功能.

三、学科多元化能够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虽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可以放射出人类追求光明和灿烂理想的光芒.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创造出世界的奇迹.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与科学相关联外,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现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英语在生活、在音乐中也随处可见,大家耳熟能详的《happybirthday》和《merrychristmas》要唱好必须要发音准确.而在英语课堂上也需要作律动,让孩子将英入音乐,将音乐应用于英语,这种听觉与感觉的联想能够启发学生更好的领悟英语,更深地记好英语.音乐与美术学科也是相关学科.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转移”,这对于学生学习、感觉音乐音乐作品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听到“弦外之音”,同样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能看到“画外之景”,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跳跃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另外,音乐与美术都是美的艺术,都是以“形”诱人,达到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意境,并且还能够把各自抽象、模糊的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想象构思,对新知识更有利于接受.音乐还与很多学科有广泛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促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开辟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在传授知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创造性教育,全面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五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和改革,逐渐重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整体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小学教学中,逐渐开展音乐、美术等教学课程,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全面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整体呈现出不重视的教学现象,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少优化和创新,甚至形成形式化的音乐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实现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融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内涵,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一、民族音乐内容特点。

中国音乐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在民族音乐方面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逐渐形成完善的音乐体系。民族音乐主要分为通俗歌曲、通俗舞蹈乐理、通俗器乐、民族音乐和通俗戏曲乐理几大类,同时民族音乐受到各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在音乐题材、形式、风格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具体分为以下几大特点。第一,民族音乐内容丰富。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存在形色各异的民族文化,形成内容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民族音乐内容的丰富性,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第二,民族音乐的不确定性。民族音乐主要以不同种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心,种族的发展方向无法预料,进而导致民族音乐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创新性和即兴性。第三,民族音乐通俗易懂。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所创作出的通俗音乐,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和传输自身的情感,整体呈现出通俗易懂的特性,彰显不同的民族音乐独特的民族色彩。同时,民族音乐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成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艺术,具有实用性的特征。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从本质上对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民族音乐教学的目标,进而具有针对性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整体性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第一,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民族音乐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师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民族音乐所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提高。第二,提高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在音乐的学习中,并不仅仅是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以及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帮助学生打开自身的心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三,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如今,外来音乐文化的流入,人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关注程度,然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渗透,加强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程度,同时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人才基础,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和改革。

在小学音乐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身对音乐知识和内涵的讲解置于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地、理论性地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热情,没有积极性,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民族音乐教学方式,促进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比如,从课堂的音乐欣赏开始,而不是一来就进行死板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的乐趣,全面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体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促进学生民族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然后,在民族音乐训练教学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逐步逐层提高学生民族音乐训练的难度,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整体性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训练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对民族音乐进行拓展和欣赏,进一步积累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知识面,同时将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其中,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实现民族音乐的融入,通过当地民谣或者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亲身体验或者感受中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领会,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教学的作用,逐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六

众所周知,音乐能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积极发挥小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让他们亲身投入音乐实践,多种感官并用,不断使心理结构趋于成熟、音乐技能逐步增强。例如,笔者通过组织合唱队、舞蹈队、拉拉队等形式让小学生尽情表演,给足他们自由表现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使小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不但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技能,而且切实增强了学好音乐的自信心。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认识到,技能性教学法不但能使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而且能增强小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进而使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背景性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突出背景性,让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情景氛围,能使小学生深刻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好内涵,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如在组织小学生学唱《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时,为了唤起小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培养小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笔者发挥电教媒体的独特优势,给小学生展示出家乡的一草一木、山水路桥,让小学生在歌词、旋律、画面的有力渲染下,激起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综合性教学法。

音乐课不应孤立施教,而应与各学科教学互相联系,加强渗透,只有这样,方可使学生具备完美的心理素质。故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适时插入配乐诗朗诵,将音乐与语文融为一体,有效地增强了小学生对美的感染力;经常开展“红歌比赛”,让音乐与政治彼此渗透,不断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定期组织小学生唱英语歌曲,把音乐与英语捆绑起来,持续提高小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通过综合性教学法的实施,使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发展。

四、创造性教学法。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造心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较高层次,是心理结构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采取创造性教学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能有效优化小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特别重视在小学生听乐、听歌、奏乐、唱歌、视谱过程中对其进行启发,使其在优美、生动的音乐形象中浮想联翩,真切地感受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导小学生把学到的音乐知识用于歌曲创作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愿望,尽最大力量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实施创造性教学法后,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结语。

实践告诉我们:学习音乐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技巧得到增强;情绪不断优化;道德品质起来越高;进取心持续高涨。因此,广大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园丁们,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教好小学音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而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七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

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此外,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表扬、鼓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请你唱个歌吧》这一课时,在歌词创编环节,我问学生们,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种答案出现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黄鹂、小麻雀等。我让大家分别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声音,于是我加以引导:“小蜜蜂的嗡嗡声是不是应该小一点呢?”接下来当有些同学的叫声模仿的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纠正我们,小黄鹂的滴哩哩应该再清脆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组表演小黄鹂;有的小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组表演小蜜蜂……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学会了,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童趣,可爱至极,甚至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同学也开心的唱了起来,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们唱歌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合作中悦纳提升,吸纳他人的观点,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悦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考虑整体,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受益。此外,考虑整体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我们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要将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有些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培养学生钢琴、电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这些技能,我们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课堂上,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为大家表演。使得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既满足了整体学习的欲望,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当然,对于一些唱歌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放弃,要通过个别、细心的辅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悦纳音乐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

课本是一个宏观性的内容,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等特征,是教学的基础。而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在重视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课本以外的资源是无限的。比如,在三年级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教学中,教材歌曲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金孔雀轻轻跳》(傣族)、《铃铛舞》(苗族)等,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寻找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苗岭的早晨》等等。学生都不由得被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数民族小朋友,还有泼水节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跳起来。

(三)悦纳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多变,多方式、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追求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具有爱唱、爱跳、爱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们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采取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分组比较法、现场录放法、课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们在感到有趣味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得到审美教育。

(四)悦纳、引导课堂生成。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自由性,而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对于音乐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具体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来说,对于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答案范围内的,我们应该表扬。对于学生大胆、个性的回答,我们更应该鼓励,而不是否定,要通过这些个性、大胆的回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捕捉这些回答中的闪光点,利用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从而使得音乐课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二年级《请你唱个歌》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将乐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再一起随着音乐唱歌,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同学们开心热情地表演了起来,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只听见一位男同学大声“呱呱”的青蛙叫声,扰乱了大家的歌声,十分顽皮,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我看他小青蛙学得还挺像,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同学说:“小鸟们,原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小青蛙的呱呱叫声要是轻一点就可以为我们伴奏啦。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胆子大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说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鸭子,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小树叶,它会伴奏!”……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为我们伴奏,还有的为我们伴舞,结合进原来的乐曲当中。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觉得教师千万不能丧失点拨引领的作用,让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时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谢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悦纳的体验。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八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审美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十分必要。从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点建议和认识。

【】。

音乐作为素质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获得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青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笔者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新时期音乐教学的方法,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心理享受。

学生只有理解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所传递的魅力。用积极的心态和学习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意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中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鼓励学生对音乐发表意见,讲自己身边学习音乐的事故,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之中都能找到闪光点。要鼓励他们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学习音乐但不局限于思维的束缚,学习技巧但不局限于音乐的技法,能够在音乐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用音乐提升意志品格,领略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在创新之中提升情感、丰富知识、活跃思维。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语言,是作者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音乐家的情感在其中,这种情感体现在音乐的歌词、旋律、节奏等,刻印了作品创作的时代特色。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音乐歌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等,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的创作环境,把握音乐的感知力和感染力,诠释音乐的内在含义。要教会学生进入作品环境,读懂读透歌词中的语言,把握正确的音乐旋律,掌握音乐中独特的情感,把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时候,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把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相融合,能够创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音乐情境,使学生的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充分调动,活跃教学的气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往往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有些难读的音乐符号理解比较难,机械式的记忆方式缺乏情感的沟通,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透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歌曲的教唱方式,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影的环境中学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学唱,让生活、唱歌、情感融为一体,触碰到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唱的效率。同时,小学音乐课中抽象的乐理理解起来比较难,如果对音乐的概念理解不够,更深入学习音乐的节奏、高低音等更困难。多媒体能够让复杂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转化为更直观的具体事物,在学习中同步播放歌曲的节奏片段,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自然提高了。

小学生在小学校园学习阶段年龄跨度较大,教师可以选择分层次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教学,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如小学阶段1~2年级属于低年龄阶段,教学应主要以感知音乐节拍为主,以知晓节奏为学习入口,把握简单快乐的音乐节奏,使内心深处与音乐旋律相融合,在简单的歌曲旋律中激发兴趣。3~4中年级阶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寻找学生喜爱的乐器,增强感知乐器的`能力,在教学中把握发音、掌握旋律、吐字清晰等,在音乐实践之中提升音乐的学唱能力。另外,5~6高年级阶段教学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把握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作业是巩固提高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音乐课作为基础课程,也应为学生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课后练习,课前主动查阅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音乐课堂的作业形式并不固定,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安排布置,如果是音乐欣赏课,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查阅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音乐背景有关的文化知识。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例如,在课堂上学过歌曲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家人面前演出,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激发。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应突出学生享受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懂音乐的发声技巧,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音乐激发情感,形成健康的性格,为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十九

(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不够。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日语论文提纲。

5.物流论文提纲。

6.论文提纲的编写方法。

7.油画专业论文提纲。

8.导演专业论文提纲。

9.建筑论文提纲精选。

10.教育论文的提纲。

专业小学音乐论文(模板20篇)篇二十

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免不了的是对学生的提问,而在提问的同时,不知你是否关注过提问也是很有艺术的。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提问的作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变相监督那些注重力不集中的学生。通过提问,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促进教学双向互动。

既然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反思与总结,我认为,问题的设计要有效,提问的方式要有效,当然,有效的提问会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高效。我结合平时课堂中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要面向学生全体。

许多老师在提问时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提问的目的动机何在,是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为了单独要点拨一下某个不注意听讲的学生,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或是音乐知识的难度或是音乐艺术的高雅,令人难以接近。我建议,在问题提出以前,先不要急于把学生叫起来,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给全体流出一定得思考空间,然后在进行检查,如此一来,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你提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掌握得分目的就可以达到了。反之,叫起一位同学,再提问题,那么剩下的学生就等着看这位同学的了,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提问的目的和作用就不乐观了。因此,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才是有效地提问。

二、提问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音乐是一门激发人想象的艺术,如果教师在提问时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这首音乐好听吗?”那么学生就只会根据老师的提问(暗示),顺着教师的思路机械地考虑问题,他们的答案也是很单一。相反,如果教师在提问时给学生思考空间,如:“通过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便可以从欣赏的音乐中、画面中、甚至在所欣赏乐曲的音乐要素或画面时所想到的一些问题等等来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

三、提问时要注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

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让学生感受乐器音色的产别。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喜欢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前提问一些问题,如:“这是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你能听出它们区别在哪儿吗?”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关注老师播放一首乐曲会要求我们干什么?而不会太关注乐曲本身,或者学生在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时,他们往往注意到乐曲的区别,对于乐器音色的区别学生即使能够意识到,但却不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如果教师从学生的感受体验入手,如:“这首乐曲由不同乐器演奏出来,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两种乐器音色的不同,这样不仅使学生区分两种乐器不同的音色并表达出来,而且由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在头脑中回忆分析两种不同乐器在演奏这首乐曲时的区别。如果再次欣赏这首乐曲时,学生对这两种乐器的音色会更为关注、印象会更深。因此,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激起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达到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

四、提问是要深入浅出。

在很多的音乐课堂上,当学生欣赏完一首歌曲时,老师就问“歌曲好听吗?想学吗?”学生就机械的回答,“好听,想学”,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没有意义,这样的提问方式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很被动。而听完歌曲后,如果老师问:“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就比较广了,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多方面的感觉:游戏,歌曲……这是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比较主动,当学生谈到“歌曲好听”时,教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好听在哪儿?(为什么好听)”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去考虑问题,同时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歌曲上来,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不知不觉对歌曲进行了分析:节奏欢快,歌词好听……从而激起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五、提问要有价值。

我听过一些公开课,听到的最多的一种提问方式是:你觉得哪个地方还很难?你认为哪个地方还没有唱好?你哪个地方还不会等等。我认为,要是让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的话,就凭老师的这番设计,如果所有的地方都很难的回答一出现,老师必定晕倒。但学生就是学生,大多数还没有在公众场合勇敢发表自己意见的,所以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出现。

总之,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联想而且可以使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故而有效提问才会促进高效课堂的前进,有效故而高效。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网上立案申请书大全(19篇)

    借助申请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鼓励。法定代表人:申请事项请

    优秀部队禁酒令讨论发言(通用18篇)

    发言稿是我们在演讲中的“备胎”,它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发言稿范文的参考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言稿。尊敬的首长、战友们:今天

    最新数码印刷课程总结(汇总20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章或作品的一种典型示范,通过学习范文范本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2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范样作品,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实用部队基层干部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写下来可以加深印象,也方便以后的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

    最热支委会换届申请书(汇总20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申请者可以借鉴一些范文,但要注意不要完全照搬,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希望您能从以下申请书的范文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精选净化工程合同(模板13篇)

    合同协议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并包含必要的法律要素。下面是一份比较典型的合同协议范文,可以作为参考来撰写自己的合同。工程地址:工程造价:发包方(甲方):承包方(

    2023年初中化学新课标(模板16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写作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供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写作范本,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启发。

    最热黄河治理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8篇)

    总结范文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学习或生活情况的总结和概括。10.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意识到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通过自我激励,我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工作

    最优组长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工作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班组长,要么管理着一个小组,要么带领

    优质援藏感悟心得大全(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持续进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援藏是指在西藏地区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