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琴心月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

建筑既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也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见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筑总结范文,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项目的总结和评价,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一

引言: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旧有的建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发新型多功能材料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同时还要重视研究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包括制品加工新技术等,如将纳米技术与建筑材料结合,可开发出具有光催化性、抗菌、除臭、消毒等功能的生态建筑材料,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1.1绿色建筑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2、绿色建筑与人类的关系。

2.1人类社会越来越发展,对房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我们的房子一直只考虑人类现在的居住环境,那么地球的未来可想而知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于是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代表了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贴切而直观地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内涵。

2.2发展绿色建筑,直接关系到全市节能减排目标的最终实现,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环境和建筑的和谐统一,改善人居环境,构筑美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还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我市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是我市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市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市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绿色建筑的综合利用。

3.1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展出了利用太阳光实现室内采光的一种新型设备,这种设备通过新技术和特殊材料,最大规模地吸收太阳光源,并通过管道折射到无光区域,把最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太阳能利用起来,节约了电能,同样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除此之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2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

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群策群力,探讨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各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

(1)。德国采用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提高能效;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政府把经济与生态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建筑产业方面采取更大的举措。德国已对建筑提出强制性要求,推出能源保护法规,密切关注与建筑有关的能源消耗。德国还将采取激励措施,提供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建筑使用可再生资源。此外,通过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资助,启动了一个减少建筑物二氧化碳的项目,目前已完成了165万个住宅的改造工作,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万吨,提供了290万个工作岗位。

(2)。英国政府现提出所有新住房到2016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并希望这个要求扩大到商业领域。对英国工业领域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是减少碳排放量的关键动力,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英国建筑领域将可以持续贯彻应用到建筑的设计、建设以及投入使用,同时也惠及居住者。而实现全球范围内采用和协调建设环境评估方法对于推行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3)。美国在智能电网通过与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和协作,在发现用电量超出设定标准时,便可自动生成信号、调整载荷。通过更先进的建筑自动化控制,使设备系统和技术集成和协同工作,可为实现大规模建筑和区域集成化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换言之,使电网上的建筑物内部设备和技术,如电梯、安防系统和暖通空调等,以及不同建筑物之间集成互联,实现片区和城市大规模的节能效果。

(4)。我国财政部与住房建设部刚刚颁布相关文件,将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这项工作有望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具体是采取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与直接的资金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建筑节能是所有节能项目中最具有潜力的,而零排放与合作是绿色建筑发展思路的关键词。

5、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6月9日,由丹麦王国科技部和丹麦王国驻沪总领事馆创新中心主办,杭州市科技局协办的丹麦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杭州)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丹麦外交部科技创业中心领事率丹麦科研机构、商业团体代表一行20人参加了研讨会。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副局长周军出席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我市三十余家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参加。

研讨会上,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介绍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丹麦大学、公司代表也就有关技术与企业情况进行了展示。研讨会席间,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副局长周军还与丹麦科技部it管理和绿色it部主任、丹麦外交部科技创业中心领事举行了专门会谈,就进一步增进双方科技合作与交流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

结论: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低碳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低碳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低碳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人民过上健康的小康生活,成为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强国。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二

摘要:首先对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然后从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建筑物立面设计方式。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建筑物立面设计;设计方式。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格局也有所扩展和完善,这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发展问题,其中最显著的显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为了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浪费现象,并完善建设工艺和建设技术,设计人员主张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以此来提高建筑物立面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1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必要性。

1.1提高建筑物立面设计工作的经济性。

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能够提高建筑企业对建设资源的有效应用率,进而实现了对建筑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且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立面的生态化设计和建设,在提高立面建设方案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能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立面设计工作的经济性,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设需求和当地环境,应用合理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向提高。

1.2提高建筑物立面设计工作的实用性。

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能够实现对建筑物建设需求的全面分析,具体包括建设技术、建设装置、建设环境等,进而有效确保了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此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以此来实现对施工环节的科学监管,并逐渐提高建筑物立面设计工作的实用性。

2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1季节影响因素。

想要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物所在地的季节因素,并分析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影响,如果发现在每个季节光照都会对建筑物有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立面时便应当全面考虑建筑物光照因素。如果建筑物的采光能力超过了日常所需光照强度,则需要结合季节因素建立遮阳系统;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物,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遮阳需求,并结合环境因素卡站设计工作。

2.2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必然会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渐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是在部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绿色建筑物立面设计会面临一定的经济问题,这回阻碍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践行。

3.1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应用植物要素。

3.1.1草本植物要素。

草本植物的茎相对柔软,其生长周期不等,具有适应能力较强和生长力较为旺盛的生长特点,并且其生长局限性较少,适合应用在建筑立面绿色设计中。例如,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立面设计应用的便是草本植物要素。

3.1.2种植基盘植物要素。

植物生长不能缺少种植基质,尽管不同类型的种植基盘能够为植物提供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个有所不同,但是每种基盘都能够满足其相规划与设计对应植物的生长需求,而种植基盘选择也直接关系到了建筑物立面绿化设计效果。下面对常见种植基盘类型及其应用特点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

3.2加大水体调节方式应用力度。

加大水体调节方式应用力度是保障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在建筑物立面设计功中应用效果的直接方式,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水体调节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水体运动化学性质,科学计算水体的比热容和流动性,同时开展实验调查,进而确保在设计过程中对环境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知。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在立面设计中应用架空层设计理念和方式,以此来通过能量转换的方式实现建筑物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进行中庭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利用烟囱效应来推动空气气流的运转,使其能够转移到中庭的上部,这样中庭上部的空气能够进入到室内,在确保了空气流通质量的同时,能够优化建筑通风设计效果。

3.3合理控制建筑物立面成本。

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立面设计时,需要控制好设计成本,并合理的应用各种建筑立面设计技术,按照建筑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操作,同时需要注重应用新型建设设备,旨在构建多形态的现代化建筑,在保障建筑立面绿色设计的同时,带给群众以新奇和美观的视觉感受。如果建筑立面设计要求相对较少,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工作中结合无渍化要求,并对建筑立面进行隐藏处理,此外,在设计绿茵设施时,为了保障绿荫建设设备能够有效运行,应当将其施工温度控制在4℃左右,这样才能保障绿荫建设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推动绿色建设设施向生态化方向前进,在保障绿茵设施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建设成本,有利于维护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4应用先进的建筑物立面绿色植物种植技术。

(1)种植槽式技术。该技术指的是在进行建筑物外墙设计时将植物种植槽预留出来,随后将植物种植在槽中,并确保植物能够得到正常的生长。目前该技术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并且适合应用在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外墙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种植多种类型的植物,能够形成美观的景观效果。

(2)水培式种植技术。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外墙上制作骨架,并在骨架上固定板材,随后将高分子材料织物固定到板材上,植物则被塞到织物载体中,属于无土栽培方式。

总之,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建筑物立面设计不但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美观程度,还需要将立面设计工作和环境保护结合到一起,旨在探索一种自然和谐的设计模式,通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充分的分析施工方式、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在建筑物立面设计中展现绿色设计理念,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三

1.1节能性确保居住者身心健康是绿色建筑需求的根本所在,而资源节约更是基本需求,但其前提条件是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设计师们在设计实践中应对自然可再生能源加以充分利用,例如生物能、太阳能以及风能等等,避免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的支持下,环境污染问题可得到有效规避。与此同时,还应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统筹安排以增强建筑物使用性能,并推动建筑施工逐步趋向于节能、节材方向,切实践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2地域性与环保性对于绿色建筑设计而言,因地制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设计师应从建筑物所在地实际情况出发,切忌盲目照搬其他地域的建筑设计。不同地域间地质构造、地形以及气候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建筑设计首先会因地质构造以及地形影响而在高度、面积以及布局方面有所不同,设计的地域性要求对本土地理风貌以及人文环境予以尊重,并对该区域内建筑材料的应用予以强调;而气候差异则具有更为明显的地域性,应尽量通过被动式制冷集热以及自然通风和采光来提高建筑物使用性能,并降低各类设备产生的污染与能耗。

2.1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应保持有机协调在当前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理念始终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首先纳入绿色管理与绿色设计理念,进而作用于设计实践。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应根据建筑实际要求展开全面规划设计,确保建筑物能够与邻近环境融为一体,通过一体化设计模式对各因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设计者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应从建筑实际要求出发,并深入研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与问题。实际上这种建筑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为基础,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

2.2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从整体规划着眼,并对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予以充分考虑,将生态环境与建筑结构纳入微生态系统中,并区分其功能,建筑结构在此情况下能够保证畅通性。与此同时,还应对建筑结构的形体、朝向、绿化、间距等予以考虑,整体规划设计集花园、智能化以及中小型化为一体,同时增加绿色占地比例;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注意重点保护水体、土壤以及空气环境,尽量选用绿色装饰材料;应妥善处理废弃物,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应全面考虑沿街绿化布设、建筑绿化以及楼间绿化,创立多层次、多品种且富有立体感的绿化环境,确保居住者与自然更为贴近,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设计师在取景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所选景观模式应尽量与建筑结构保持一致性,二者实现一体化设计。此外,还应特别注意新旧建筑结构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推动建筑结构全面化、一体化发展。

2.3绿色建筑设计选材的合理性在建筑保温技术中,玻璃材料是生态化节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建筑市场上近年来不断涌现低辐射、吸热、电敏感以及热反射等不同类型的玻璃产品。而设计师们能够将此类玻璃材料组合并应用于不同的设计实践中,进而营造出一种复合型的高效能构造方式,实现生态保温效果。从诸多建筑实践可以发现,建筑结构在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下能够实现内部升温,通过光电池转化或者集热器可将太阳能集中利用。所以,建筑生态建材中太阳能光电材料的价值不容忽视,设计师们应将其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三、结语。

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助于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建筑企业对此也给予了大量的投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也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就此浅析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和设计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的提出环境保护的政策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得人们在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讲求绿色环保文化。尤其是在对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绿色环保的工程材料,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对人们生活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给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本文就当前绿色建筑材料目前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其应用方式,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也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发展;应用。

绿色的建筑材料,就是生态的建筑材料。它的研发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随着当今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绿色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也保障了人们的身体与生活。本文就这一现象探讨和分析,也能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绿色建筑材料主要是采用一些清洁技术,少用甚至不用天然的能源和资源,那些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隔热、调温、消声、消磁、抗静电和调光的重要性能,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环境的同时,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低消耗、低能耗、无污染、多功能并且此产品在使用之后仍然能够进行二次回收或者能够运用高科技进行回收并改良,制成新产品从而能够进行多次反复利用的产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的环保性要求也随之增高,如今环保材料的运用也愈发广泛。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建筑材料,主要包含墙体、绿色装饰和保温隔热等等。在施工中能够使用绿色的环保材料,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保护和发展了生态环境,进而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这种材料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包含一些知名企业也对其广泛运用。就现在而言,我国应用的绿色材料主要包括绿色真空玻璃,生态水泥以及墙体材料,还有一些其他新型的建筑材料。总而言之,绿色材料在我国的广泛使用,不仅符合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同时也有效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一)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运用。

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使以往混凝土的建筑材料的缺乏得到合理的解决。将水泥和绿色混凝土进行搅拌,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科学且环保的加工材料。为此,应该加强对这种高性能的混凝土进行研发。借助这种现代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减少材质裂化的现象,还能表现出材料良好的持久性。此外,掺加一些工业废渣,也能减少熟料水泥的运用,利用这种积极的优势,使之更加有效的发挥混凝土的特征,进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现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推广商砼,由于在以往建筑施工过程中,浪费了过多的人力和物力,仍不能对质量问题做到积极的生产监督。所以要不断的将商砼这种形式进行推广,才能减少对环境和空气的影响。但是当前价格的问题仍阻碍着商砼的良好推广,因此还要不断创新技术,才能降低成本,进而促进我国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推广。

(二)墙体建筑材料的运用。

从墙体环保的材料来讲,一般选择的材料大多为粉煤灰、矿渣灰和空心混凝土。其中粉煤灰主要是一些企业的排放煤渣,经过简单的处理加工从而进行利用,能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矿渣灰,主要是在钢铁加工的过程中,借助由于生产所带来的废弃物制造建筑用砖,这种建筑材料不仅节能环保,而且物美价廉,有望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最后的空心砌块混凝土,也是绿色材料的一种,它主要是依靠粉煤灰、石粉及水泥这样一些废弃的材料制成。这种绿色材料在提取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在我国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经济实惠并且有很强的隔音效果。

(三)绿色防水涂料的运用。

随着绿色材料的推广和研发,现已在如今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借助科技的作用下,全面提升了其环保标准,并广泛的应用于市场。此绿色涂料也是一种防水材料,它的防水类型主要是以溶剂型为主,但是这种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有害物质,比如二甲苯、可溶性重金属和游离甲醛等等,这些物质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严重者会使人们生命的安全受到威胁。市面上还有一些低毒的产品材料,这就在防水涂料的市场占有一定优势。目前,大多是借助热熔法的形式来制造防水涂料,但这种涂料并不具备环保的特点。所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研制既环保又防水的建筑材料才能使得此项目走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

(四)绿色屋顶材料的运用。

在建筑屋顶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材料也是极其重要的。越来越多绿色建筑材料被成功的研制并且得已推广,对于屋顶材料的绿色环保性也被人们高度重视。作为屋顶材料,首先就要保证很强的隔热和保温功效,并且能够自动的调节室内温度,以保障人们的居住和日常生活。此外,对于绿色屋顶而言,还要能够有效吸收有害气体,保持水土涵养并发挥其自身储存雨水的功能。基于这些功效,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当然,这一技术的研发也要求其积极的借助一些防水技术。绿色屋顶材料的实施和运用,为我国绿色节能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人们对于生态和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积极运用绿色建筑材料重要的意义。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有利于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大对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和研发力度,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翠霞,李娟,兰涛,等.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1).[2]孟娜.探索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10):2408.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五

绿色建筑的最大特征就是节能环保,能够将新能源高效利用。绿色建筑的目标就是为了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将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以及减少污染,提供健康合理、高效实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可以说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开发的绿色建筑,因此建设的流程中将节能环保理念贯彻到里面。

1.2环境舒适,建筑安全环保。

绿色建筑不管是在利用资源还是选择建筑材料上,都尽量将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污染物减少,利用材料要更加安全环保,不会出现传统新建筑的干扰,例如甲醛等;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同时,将建筑采光和吸收太阳能之外充分考量,为了更好的将居住舒适度保证,将散热、通风设计做好,保证室内凉爽、环境宜人。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绿色建筑往往要使用高科技和建筑材料,利用的材料要更加坚固耐用,高科技的安防以及智能家居让建筑防盗性能更好,更加科技智能,利用将使用寿命延长实现将利用率提升,资源节约。

在进行绿色建筑用地设计中,要最大化的减少建筑物占地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绿色建筑用地设计原则主要有:为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以及降低建筑的密度,可以多设计一些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城市的容量,可以尽可能多的开发地下空间,同时在住宅区,合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所谓绿色建筑,要求能够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可以智能的进行调节,所以在实际设计中,要考虑到使用一些新型的节能材料以及新的施工技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求材料要符合以下要求:首先,其外层要能够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可以最大化的减缓甚至消除外部气候的波动,保持是室内的气候稳定,其次能够收集并转换一些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防止能源的流失。在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上,比如外墙的材料,可以选择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通过使用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可以实现节能达50%-80%。

3.1因地制宜。

设计绿色建筑,因地制宜,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在设计规划当中,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和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风、集热方式,降低因为这些原因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充足光照的地方加装太阳能设施,能够很好的使用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常年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选择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对怎样将遮阳板进行仔细勘察和研究安装,达到降低太阳辐射的目标。

3.2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建立绿色空间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可以依赖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功效的关系,构建单位空间内最大的生态功能、将维护最低成本的最佳植物群落。城市绿色空间要模拟真实的自然植物群落,将乔木作为主要植物,关注不同地方的多种树种,综合各种草木花卉,这样搭配好的景观才更加美观、结构科学合理、物种丰富多样、表現了非常好的层次感。遵循自然设计的规模需要将城市的特定地理山脉作为实际的前提条件,重视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风景使用到建筑景观设计当中来,保证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可以完美融合,保证城市绿化设计空间更加开阔。

3.3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结合相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创新,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促使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推进相应绿色建筑的布置和优化,提升其整体水平。

3.4发展配套变电站建设。

不管是建设还是维护都存在较多问题,包含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具体施工中将设计和施工技术等因素排除,还要将变电站所在位置的周围环境考量,全方位的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考量,作为变电站建设的一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变电站建设引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建设新思路、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进行开拓。作为一个长期综合性较强的过程,建设城市自身具有一定的规划和科学性,建设变电站依靠城市建设的脚步,发挥城市建设的优势,融合自身建设和城市建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好发展和安全兼顾。

3.5以低耗为核心发展我国绿色建筑。

作为绿色建筑最为基本的标准低能耗,想要保证设计和建设流程的低能耗,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低能耗的理念,保证这样的概念深入浅出的体现在有关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次是提升投资分配的重视程度,重视装饰程度不能比产品内在性能高,不能只重视外表;最后要从细微处将建筑节能损耗降低,整个周期当中都要将节能思想渗透。

城市建设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可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都各自独立,这样的大环境下,直接导致当前多种城市病的出现,可能出现交通拥堵或者环境恶化等。因此不能只是追求节能减排、保护资源,将这些因素排除之后,要更加关心绿色建筑的人文社会意义以及所在地方的经济文化特征。所以,构件联系比较紧密的建筑群组变成了绿色建筑的新标准。

3.7以科技为手段走精细化设计之路。

建筑师作为有关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对于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敏感方面要求非常高,必须机器敏锐,需要将有关的绿色设计观念在总体建筑当中体现出来作为建筑师将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充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进步的现如今,更好的将资源和科技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将绿色建筑目标实现。

4结论。

一个建筑的审美特性以及使用特性是有最初的建筑设计决定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量所有的元素,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仅仅是居住,还应该具有美学特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感受,因此在环境不断恶化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而且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是所有建筑设计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潇衍.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xx(21):40.[2]张磊,刘加平.绿色建筑设计。

教学。

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xx(4):323~326.[3]张群,王芳,成辉,刘加平.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学报,20xx(8):102~106.[4]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xx(9):115+118.[5]夏博,赵敬源.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xx(10):67~68.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六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应用清洁的生产技术,以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等产生的无毒无害无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材料为主,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的生态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使其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对绿色建筑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选用。政府部门近年来也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工作,并建立了一系列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措施。旨在为人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环境对建筑的要求。如今空气面临严重污染,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实现绿色环保。欧美国家的统计数据中显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占到了50%以上,因此,对绿色材料的使用刻不容缓。

(3)资源的缺乏及不可再生性要求。资源在不断枯竭,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有限的资源,因此,要求建筑必须绿色节能,实现节能减排战略任务。

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优势主要是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弥补了传统建筑材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不足。具体。

总结。

如下:

(1)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多使用低消耗、废渣、垃圾等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材料。

(2)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建筑材料传统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减低能源的消耗。

(3)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遵循无污染原则,原材料都为绿色环保材料,无任何有害物质添加。

(4)多功能也是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节能环保、安全耐用、有益健康等多种功能。一方面,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今,建材工业中绿色建筑材料已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重要份额。近年来兴起的绿色建筑材料主要有绿色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以及绿色装饰材料等几类。凭借其节能、节地、减少资源消耗及保护生态的优势带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主要的绿色墙体建筑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态水泥。

生态水泥是用火山灰、钢铁渣等废弃物作为水泥原材料研制出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不会固体废弃物,能够与境相融。与传统水泥比较,其一氧化碳排放量小、节能,其强度等基本性能与通水泥相当。

真空玻璃与普通比较,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太阳光,通过利用自然界的能量调节室内温度,达到了绿色节能效果。同时,它的保温、隔音、透明度、寿命等都较传统玻璃大大提高。

(3)墙体材料。

新型建筑绿色墙体材料主要优势在于其原材料是采用粉煤灰、矿渣灰及混凝土空心砌块,大大降低了建筑物自重,并且其隔音、节能效果都较好,经济实惠。

我国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已成为了新的主题,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国内外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现状,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发展主要趋势有以下几种:

(1)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式是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一些地区对资源过度开采已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必须本着节省资源为目标,最大限度减少对现有能源、资源的使用;同时,寻找原材料的替代品,主要是寻找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替代现有的资源和能源,或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通过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满足需要。

(2)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本质要求,能源节约、节能要体现在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中。首先要不断优化材料本身制造工艺,降低材料本身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另一方面,建筑材料使用方面也要降低成本,主要包括运输能耗、使用时的保温隔热等功能。

(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友好型绿色建材今后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人们将会更加注重身边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无污染、无毒害、无放射性的绿色材料将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

(4)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空间绿色建材也将会逐步运用。全球变暖对建筑领域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隔热材料、防晒材料、散热材料等,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空间绿色建材设计理念也不断渗入。

4结语。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生活已成为了主旋律,绿色建筑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占据了重要地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追求绿色建筑的重要生活理念,主动推广和应用新刑绿色建筑材料,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建筑也成为了全民发展的目标。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紧缺日趋严峻,“低碳、环保”是必由之路。欧美国家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绿色节能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消耗,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概念的出现,给当代建筑设计及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应用带来了理念上的巨大革新。它要求我们在建设适合人们生活、工作和开展其他社会活动建筑场所的同时,不但要全面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尽量地减少环境污染,这不单是时代所赋予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规划设计者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和能源紧缺时代的世界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顺应自然与社会发展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八

摘要: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成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首要任务之一,随之而来的是节节攀高的事故发生率。根据各相似领域事故特点,人因事故为安全事故主要组成。本文从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人误机理出发,结合绿色建筑施工特点,提出人因事故产生原因的三大类影响因素,即个体、组织、环境,最终总结人误行为机理。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误机理;个体组织;环境。

1990年,fleishman将人误(humanerror)定义为:人不能精确地、恰当的、充分的、可接受的完成其所规定的绩效标准。随着工业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reason将人误定义为:表示那些背离意向计划或规程序列的人的行为,或者是人的意向计划或动作,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结果或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而这种失败并不能归因于某种外力的干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由此绿色建筑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据美国有关机构1995年统计,当今世界上所有人——机系统失效中,约有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因素。因此本文将研究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人误机理。

二、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人误行为决定因子。

根据瑟利模型,人的行为在系统中是一个不断重复、反馈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情景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复杂性使得人的行为难以估量,其变化也受到了多重因素影响。结合绿色建筑特点,假设系统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本文将人误行为决定因子分为三类:个体、组织、环境。

1.个体影响因子。个体影响因子分为:生理因素、心理素质、认知功能、知识技能。生理即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各个器官的机能。生理因素包括身材、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人格及态度倾向。身材及健康状况并不代表对某些施工工人的歧视,其内涵为更加适合相应工作的身材及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方面,绿色建筑基于其施工特点,某些岗位对施工人员身体素质要求更加严格。人格指人员性格、思维方式及习惯,如拥有谨慎性格的施工工人更愿意佩戴安全帽。态度倾向指人员对待规则及管理的态度与是否有违抗倾向,如对约束有抵抗倾向的施工人员更加不愿意遵守规则,对于处罚也持消极态度,没有改正的意图。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考虑结合绿色建筑施工特点,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控制力、抗压力、反应力、应变力与人际心理控制能力。其中人际心理指个体为了保持某种在其他人眼中的特定社会形象,而使自己刻意产生符合该形象行为的心理,这是一种人际交往需求。如本身作为传统施工专家,后重新作为新手进入绿色建筑施工环境中,为了保持专家形象而不加思考以旧经验操作,则易导致事故发生。知识技能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处理事故经验与扩充知识能力三方面。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项目又增加了非技术工人的就业机会,加剧了整个行业技术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导致某些具有特定风险的绿色施工技术更加危险,也成为了事故频发的原因。认知功能是指人们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记住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丰富的知识库中追忆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理解、判断及决策。

2.组织影响因子。人作为人——机系统的一部分,其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知识技能及认知功能等固然会影响整个系统运作,但人并不是在系统中孤立存在,任何个体的失误都存在于客观情景中,客观情景可看作组织与环境的综合产物。以组织人误为基础,本文认为组织影响因素可分为组织功能、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在本文中意义为,组织在影响个体安全行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根据pdca循环思想主要包括:计划、处理、沟通、协调、反馈、决策、控制与监督,并以上述活动的正确性、及时性与执行情况作为衡量指标。绿色建筑比较传统建筑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使得整个系统运作更为复杂,各组织层级之间矛盾日益显现,且工期压力为建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绿色建筑在施工阶段不确定高尤其加重了此情况,这说明原有的组织结构急需更新。那么对待绿色建筑专属的组织结构,本文中组织结构包括:组织层级、传递流程、组织规则三方面。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具体地说,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3.环境影响因子。绿色建筑的推广使得建筑施工环境明显区别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导致安全风险大大增加。本文认为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施工作业环境。其中施工作业环境为影响重点因素。社会环境属于宏观环境,主要对施工阶段可能改变环境的因素(施工材料、方法等)造成影响,也会对施工人员心理产生影响(态度、倾向)。本文将社会环境分为三类:政策环境、媒体环境与群众环境。政策环境指国家政策倾向,国家推广并实施优惠政策的施工材料及手段更易被企业所接受。媒体环境将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最终影响企业在施工阶段的决策。群众环境则是一般群众对绿色建筑材料等的认可程度,作为消费者,其选择将对企业选择造成直接影响。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建筑的选址与传统建筑有所不同,因此其面对的自然环境也有所差异。在场址选择上,设计阶段被要求考虑其水体、土地污染情况,与公共交通、设施、绿地空间等的距离,以上因素不仅影响最终居住者的居住感受,在施工阶段也将影响施工人员作业。施工作业环境为微观概念,指由于施工地点、材料及技术综合而形成的特定环境,是作业场所中环绕施工人员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其作为施工人员时刻接触的对象,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影响不容小觑。主要分为:暴露环境、作业接触、设备环境、技术环境。暴露环境指施工人员时刻暴露的特定环境,在此主要指大气环境。作业接触指施工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而主动接触的材料物质,该物质可能成为过敏原或引发中毒。设备环境指施工作业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设备对施工人员产生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加重了施工人员的身体负荷。技术环境指绿色建筑设计要求而产生的对施工人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需要的高危作业环节增加。

三、人误行为机理总结。

人误事件的发生,其行为主导者为个体,个体的各项特性及其变化导致了人误事件的发生。组织因素作为“潜在错误”存在于整个系统中,组织决策将对环境的改变产生作用,由组织产生的管理错误对其中个体产生影响,对人误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环境包围所有组织与个体,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能量和现象的总和,其作为人误事件发生的条件存在。宏观环境因素对组织功能的实现、组织结构的架构、组织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微观环境直接作用于个体,影响施工人员生理、心理变化,从而对个体产生人误行为发生作用。由此,在个体、组织、环境三种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了人误事件的发生。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基于环境发展的实际需要,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环境、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持续推进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仔细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本文主要对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进行研究。

绿色建筑工程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把环境发展与建筑行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绿色建筑理念为指导,创新建筑设计理念,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根据绿色建筑的实际要求进行管理,发挥绿色建筑的优势,适应环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在实际管理中,仔细分析研究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根据问题的实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

1.1工程利润较低。

建筑工程的利润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开发商才有动力投入到建筑行业中来。但是绿色建筑工程的利润并不高,这也是推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1]绿色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施工材料、工程管理,施工技术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工程成本也较传统建筑工程高出许多,而从人们的消费水平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此,绿色建筑工程还要以传统建筑工程的等同价位出售,这就使得开发生的工程利润降低,积极性自然也就降低了,非常不利于绿色建筑工程的推进。

1.2缺乏相关政策保障。

目前,虽然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绿色建筑工程的政策制度,但是由于这些政策缺乏时效性,在绿色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缺乏保障。特别是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标准、建设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往往需要开发商以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要求,约束力非常有限,致使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缺乏规范,各种形式主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相关监督部门也缺乏政策指引,监管力度不足,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往往是形式主义,在落实上出现困难。

1.3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的类型不同,需要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方法也不相同。[2]绿色建筑工程的工程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管理模式等各方面与传统建筑工程差异很大,因此,传统的建筑评估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建筑工程评估的实际需要。虽然绿色建筑工程在不断的向前推进,但是评估体系还是不够完善,没有与之同步发展,各种类型的评估只涉及很少一部分,建筑施工和建筑监督的评估结果差异很大,给绿色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

绿色建筑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在工程管理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进一步发展。[3]目前,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还是传统建筑的管理者,缺乏绿色建筑工程的理论知识,对于绿色建筑材料、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等各方面的了解不够,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较低,不能在管理中发挥出实际作用,致使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局面非常混乱,严重制约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

1.5各部分工作缺乏协调性。

绿色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发展还不够完善,涉及到的部门较多,需要多个部门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努力。但是各部门在实际协调过程中,矛盾重重,意见无法统一,各种管理都出现了交叉,协调性不高,致使绿色建筑工程无法顺利实施。此外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一旦产生责任问题,不想推诿,致使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1提高绿色建筑意识,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制度法规。

这是从绿色建筑工程的宏观管理方面来讲的,首先,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建筑开发商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能够主动认识到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优势,愿意参与到绿色建筑工程的开发中来。此外,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主动选择绿色建筑工程最为自己生活、工作的场所。同时,国家要根据绿色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提高制度法规的时效性,使绿色建筑建筑工程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2.2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在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总结先进的经验,研究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工程特点,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各环节,再到竣工后的工程维护保养,都要有准对性的进行科学评估,最后把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

2.3提高管理水平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作。

首先,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设计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等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也在注重直接聘用先进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其次,要对建筑工程的细节,如建筑与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与施工技术,工程的验收和维护等各方面,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使之符合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具要求与标准,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4各部分加强合作与交流。

在绿色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划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以促进工程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出现矛盾与交叉时,以整体利益为主。发生责任纠纷时,要根据职责化分标准找出直接负责人,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性。从而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工程是环境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建筑工程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因此,必须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认真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行之有效的进行解决,才能促使绿色建筑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1]吴明温.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xx(03):151+172.

[2]王爱武.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xx(15):284+288.

[3]郭丽娟.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xx.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十

摘要: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20℃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上下的舒适室温;还有西双版纳干阑住宅在酷热的气候中,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因此,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太阳加热,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因为,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景。

4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绿色建筑意识已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瑞典一家最大的住宅银行于1995年初宣布,只向绿色建筑贷款。

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示范区研究;瑞典的“生态循环城”计划;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亚得里奥洛。特理姆鲍里主持,欧洲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设计,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号称“全球第一家生态村”的圣。乔密尔村已在西班牙伊维沙岛实施。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北的oberlin学院最近推出一项耗资500万美元的环保建筑设计,它所需能源之一半是由曲线形屋顶上板状太阳能光敏发电设备供应,板的倾角可自动追踪太阳行迹;另一部分屋顶则为绿化所覆盖,具有迅速吸纳太阳能、缓和雨水排放流速的特点,是理想的自然隔声、绝热层。同时具有供应物和消耗物持衡、食物和废弃物等量、生活和设施体系的生成品均安全分解、拆卸处置、回收再使用的特征。今天,绿色建筑体系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建筑师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遵循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设计出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生活空间。但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用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这些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或者觉得力不从心。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带来的损失,绿色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十一

在施工管理中,对于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有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分歧,也造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清,对绿色建筑认识不全面;政府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政府为人民服务,提倡采用绿色健康的建筑材料,追求居住的舒适度,而开发商以盈利为目的,选用的是价格便宜,利润大的材料,由于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就会造成一定的分歧,加上政府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也造成对绿色材料的选择不理想的结果。

1.2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3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问题,并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在建筑管理中,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管理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及提高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十二

能源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目前节能工作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保护,建筑工程中已逐步推广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也将成为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型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且促进了材料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往企业大都是牺牲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导致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现代的企业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方式进行,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慢慢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遵循绿色环境为主,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的环保节能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原材料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以及新建筑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提高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建材的浪费。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状况来看,建筑工地的杂乱现状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出行。能源消耗和建筑扬尘问题仍旧十分严重,能源的高消耗使得建筑施工成本大幅提高,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使我国城市建设的施工水平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面,因此,推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水平和范围,对建筑行业意义重大。由于国家在环保科技和设计方面的高度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得以被研究和开发,目前很多的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中,使用了太阳能、天然材料及其他可循环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源、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建筑成本,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将节能绿色环保材料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中,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可以保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其从高能耗的新型建筑材料向低能耗、低污染、多功能发展,满足人们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活。

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使用的是水泥、土、石头等建筑材料,这些都是构成建筑的基础。每年建筑材料使用量超过了40多亿吨,由于使用大量建筑材料,导致排放很多污染物,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消耗大量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生产建筑材料需要消耗矿产资源100多亿吨,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使用效率远远低于40%,每生产一吨建筑材料需要直接排放超过1t的废弃物,再加上生产建筑材料的厂商技术落后,不合理的开采和过度浪费,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虽然建筑厂商对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但是效果较差,很难解决当前问题。

2.2造成大气污染。

每年建材耗能仅次于电力耗能,建材生产过程中会直接排放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

2.3产生有害物质。

建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例如人们常见的苯、甲醛等,这些有害气体是致癌物,影响人体细胞内的造血功能,所以人们在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不但要求美观,也要健康环保。

2.4导致水和土地污染。

建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很多废水,建材厂排放污水碱性偏高,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会污染水源,使人们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土壤同样如此,长期受到污染影响,土壤最后变成“渣化”。

保护环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很多人认为多种树草就可以保护环境,这是人们的.误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保证建材绿色环保、无污染。

3.1资源节约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生产。

目前需要厂商大力发展节约型建材,提高建材利用率,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时,利用一些废弃的材料进行施工,既可以减少废弃物产生,也可以保护环境。

3.2健康型装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建筑材料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加强,无污染建材发展越来越快,建材的“健康”是衡量建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近两年,虽然建筑企业在绿色环保材料利用与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利用与环境保护机制仍有待完善和发展,因此必须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1大力宣传,加强环保意识。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才能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环保宣传,加强人们对建材的再利用,严格把控污染源,提高环保建材的使用,选用对人体健康的材料,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4.2制订健全的建材环保法规。

国家需要对建材质量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确保建材安全、环保,从生产、制作、销售、施工环节制定一系列措施进行严格监管,制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

4.3加强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和研究。

提高我国建材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使环境可以全方面得到保护,让建材企业按照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方向发展。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和支持建材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技术,才能促进建材的重复利用。一旦我们与环境成为友好的“朋友”,才能相互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在降低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理念。通过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分析可知,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利用与环境保护仍需不断改善。创新需高技术人才,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为了增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为人们赢得一个良好的环境。

实用绿色建筑概论论文(通用13篇)篇十三

一是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来看,现行的《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政策法规,虽有一些建筑节能等内容,但是具有强制力的内容条款不多,存在着笼统模糊的问题,过于原则,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可操作性。只有设计方面的标准,而没有施工监理、材料等方面具体的规范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绿色建筑施工的没有具体规定,对于违反绿色建筑施工没有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比较粗放。很多都是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其实则是高耗能工程。二是管理缺乏奖惩制度。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奖励性和处罚性机制,特别是在奖罚措施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在绿色建筑节能效益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在专项基金、补贴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完善。

1.2评估体系不完善。

专业的评估体系是影响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但是,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技术评价仅适用于住宅建筑、奥运建筑、公共建筑等单体,缺乏适用于复杂性的建筑。现存的评估体系都比较单一,各自为阵,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单个体系直接的衔接与融洽效果不理想。单个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一定的矛盾,没有一套涵盖面广、适应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1.3管理水平未达标。

一是传统型管理人才多,绿色建筑管理专业人才少。大多都是从事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他们习惯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人才,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知识匮乏,其专业管理技术难以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二是绿色建筑专业施工人才少。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绿色建筑的理念不强,对绿色建筑施工的规范不熟悉,导致绿色建筑管理的具体任务目标无法很好地分解和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违反绿色建筑工程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绿色建筑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2.1加强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

(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由政府对绿色建筑进行长远、整体的规划布局,实行绿色建筑规划战略一盘棋,充分发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认定、审批、监管和验收,根据现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绿色建筑中介机构作用,助推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监管等加强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现状,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然后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搭建与国外的交流平台、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以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2)健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的标准和底线,因此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从设计、建设、开发、实施等方面充实完善绿色建筑立法的内容,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2完善评价体系,助推健康发展。

(1)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坚决要拒之行业之外,切实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门槛。对于没有达到绿色建筑工程要求的建筑行业,不予审批,并坚决取缔,以防一些高能耗的项目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欺骗人们,危害社会。(2)强化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必须制定详细完善的规定,并管理到位。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管理评估体系。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注重过程管理,在工程的建设、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等阶段,要认真执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并审查节能工艺和材料的使用效果,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以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

2.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拓宽人才引入渠道。根据绿色建筑管理的需要,通过高校录用、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招纳各种所需的专业人才,管理型与技术型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队伍、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2)强化专业培训机制。加强对绿色建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培训激励制度,将培训情况与员工的绩效待遇联系起来,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不断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从内心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牢固树立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理念,从国家层次讲,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暨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标准制度体系加强,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严格规范绿色建筑工程的全程管理。同时,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创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助推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叶锦辉单位:东莞市瀚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学习化学心得体会(案例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日后回顾和回忆。在这里,小杨总结了一篇关于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转眼间就到了20x

    优质公司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体会(案例21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成果之一,也是对培训机构和老师的一种反馈和评价。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023年中医医师年度工作总结(案例22篇)

    月工作总结旨在梳理工作思路,查漏补缺,为下个月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鉴于月工作总结对于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小编搜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启发大家的

    最热股票买卖协议(汇总14篇)

    买卖是促进商品流通,并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买卖行为的统计数据和市场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市场状况有所帮助。乙方(受托方):________

    最优收费室年度工作计划大全(17篇)

    年度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收获,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计划和展望未来。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开头写年度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专业工厂代工协议范文(23篇)

    通过签署合同协议,双方可以建立起法律上的约束关系,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效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甲方?:身份证号:住

    最热零售销售合同大全(15篇)

    销售合同承载着买方和卖方之间的权益约束和责任分担,是一份保证交易公平公正的法律文件。如果您需要,下面是一些销售合同的实用范本,可供您参考。昨天在书店翻《零售圣经

    最优乡村振兴工作汇报集锦(通用18篇)

    工作汇报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借鉴一些成功的工作汇报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汇报技巧。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最新杂志社年度工作总结(汇总16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专业学生毕业演讲稿格式(模板17篇)

    演讲稿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等三个基本部分,并要有适当的过渡和联系。请大家共同欣赏以下学生演讲稿,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