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对称教学反思(大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LZ文人2023年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对称教学反思(大全8篇)

典礼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能够共同见证和参与到重要的时刻,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对于参与者来说,参加典礼是一种责任和荣誉,要积极准备并尽力展示自己的优秀素质。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典礼总结范文,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路。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一

讲过《对称》这节课,各位领导和老教师们给我评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自己也认真的反思了在上这节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发现自己在备课、讲课、课堂组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讲课的细节处理不当。语言中带有口头语,口头言,导入语言太罗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如“感知”“识别”这些词孩子们不是很理解,在黑板上粘贴图画找对称轴时,那张图画找的不好。

2. 课堂组织过中,给学生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比较少。

3. 课堂时间安排上,前边的授新知讲的太快了,以至后边的全部练习做完了,课堂时间还没用完,这说明上课时间把握不好。

4. 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找出几条对称轴,讲的方法不是很好。

5. 课件和讲课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能点快或点慢。

针对自己在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的地方,我也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的措施:

1.在讲课的细节处理上。口头语要去掉,如“咱们班同学”改为“我们班同学”,语言不带口头禅,导入部分要尽量简练、清晰。学习目标中遇到的词要尽量换成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在黑板上贴的图片纸的两半采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更明显。

2.在课堂组织中,要利用“兵教兵”给孩子更多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3.课堂的时间安排上,要把时间分配好,留有弹性的时间,这样课堂时间才能利用的更充分。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设计折一折,画一画等有效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意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以便突破难点,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明确轴对称平面图形,其对称轴条数可以有不同。首先让学生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通过不同方法的观察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学习画长方形的对称轴。接着让学生尝试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并通过对不同折法和画法的研究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课堂由欣赏国徽图、故宫图、蝴蝶图以及脸谱图等轴对称图形入手,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证明这些图形对这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借此引导出对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入课题。然后讲解对称轴,并介绍对称轴的画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旨在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唤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有的感知经验,较好地体现图形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的过程。

(一)安排对折找到长方形的对称轴。在这里,安排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发现长方形中对折后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长方形的对称轴,让他们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称轴把长方形分成了相同的两部分。这部分教学注意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较好地观察和发现对折后两部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重合。

课后交流与评析中,发现在学生通过对折两次找到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之后,教者缺乏必要的小结提示,只是听任学生的操作,这就对学生放弃了必要的引导责任。其实,学生的对折操作不是根本的目的,目的在于突出这种发现。如果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使之认识“我们通过左右对折和上下对折可以找到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对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效果会更好。

(二)通过“找中点”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引导学生对折找长方形的对称轴后,就要注意及时进入不能对折操作的长方形怎样找对称轴这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我提问“现在画在屏幕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这一发问指向性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理解出现歧义,因而学生纠缠于“可以对折”的坚持,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实际上,在这里,教师可以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刚刚我们通过了对折的方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上也出现了一个长方形,无法拿它来对折,怎么找它的对称轴呢?”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在不能直接对折的情况下,怎么找到长方形的对称轴。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数学课中,我们的提问要精准,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否则就会对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既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又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有利于他们树立合作学习和探索意识。我现在觉得,这里需注意的地方是,对于平行四边形这样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要重点组织演示和观察,甚至让学生展开争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教者的归类整理要严谨,概念的总结要更加细化、科学。

为了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在练习画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时,我更多地关注了引导学生“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这一规律的总结,如果用字母n表示??,不仅仅是规律的总结归纳,更是函数思想的渗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我对学生画多条对称轴的方法指导不到位,教学显得不够细致、深入(主要原因是课堂前紧后松,时间把握不好),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画正多边形(尤其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对称轴时会漏画。这也提醒自己在课前应预设到学生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学设计中要重点关注并给予解决。最后,课堂安排了课堂总结,并给学生设置了质疑机会。当然,因为时间不够充分,没有让更多学生深入质疑,弱化了质疑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本节课的最大特色是让学生亲自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亲身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动机。接着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以及各种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和画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对教材的练习进行有效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课堂最后的总结质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这些都是本课教学值得肯定的地方。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成绩,持之以恒地运用成功的教学经验于课堂教学中,对欠缺的地方自觉地改进,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常教常新。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与了生命,使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着生命的“对话”。这种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平等对话,激活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你的感受很深刻”……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的帮助、引导“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朗读,真不错!但是,如果你在读的时候,能够把语气逐渐加重,那就更好了……”,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

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巧用“留白”,深入对话

许多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讲究言已尽而意未了,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进行补白,那么就会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生命得以点燃。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这篇课文讲起来比较难,原因一是文本没有激情的东西,二是内容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孩子很难走进人物内心。于是,我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去感悟人物的内心,充分利用“留白”引领学生倾听作者的声音,倾听人物的声音,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重点体会“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这一处时,我对学生们说“假如你是这只松鼠,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还原了真实而扣人心弦的真实情景。此时孩子们已真切而深入地体会到了小松鼠的不幸,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自由的可贵。紧接着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习“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的时候,我对学生们说“透过这几个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更能了解这个人物,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时作者在想什么。”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这样一句很简单的句子,经过与文本对话,孩子们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读得很到位。

学生如果没有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言,聆听到文本的声音,又怎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发出感动的呼声?生生间、师生间如果没有相互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课堂又怎会变得如此精彩,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痕迹?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进了文本生发的世界,让文本走进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深处。

3、有效“拓展”,延伸对话

新课标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的,要塑造学生更为丰富的人格,单靠一篇课文是做不到的。因此,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保证用好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广泛开发利用一切语文学习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语文学习的领域。因而,在课堂上适当、适时、适量的拓展能真正地有助于课堂的学习。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一开始用各种资料让学生认识、熟悉松鼠这种动物,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提出让学生试想一下:作者看着它蹿上树梢,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时,心情怎样?你认为松鼠会恨“我”,还是会感谢“我”呢?假如作者没有放那只松鼠,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有效的适时的拓展,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聆听作者的心声、认同作者的心声的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使对话得以扩展与升华。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教材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对话,让心灵走进文本;对话,让课堂更精彩;对话,让课堂充满活力!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四

昨天讲了青年教师素质汇报课《轴对称》一节,讲完之后让我最大的反思就是自己语言的匮乏,以及语言的随意性,即使之前已经设置好要说的话,但是对于处理学生生成的问题时,语言过于随便,深深的忏悔自己语言的失误真的怕给孩子带来影响。

讲课过程中反思如下:

1、开头让学生找对称轴时有点着急进入主题,虽然是学过的东西但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回忆起来并用语言叙述,而这里老师说的有点多。

2、让学生发现什么的时候,一定不能机智的把孩子的偏离拉到正题上,以至于绕了个圈子。

3、应该多找几个同学上前去说画另一半的过程,并让学生们结合方法叙述一遍,这样效果会更好。

4、觉得自己这节课真正的与学生融在了一起,而不是停留在自己是否落环节。并且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尽情的说。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五

《轴对称》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为能上出开学第一节课的精彩,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助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的一开始,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谈感受,从中选取几个美丽的、常见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既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又顺利的进入了新知的探究活动。

二、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上述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并借助手中的图片动手操作,然后组织汇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概念,很自然地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让孩子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原有生活经验,举出了很多的轴对称现象,并通过小练习(判断下面个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完善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尤其是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活动(用尺子量、数一数)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接着放手让学生完成例2.(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三、贯彻美育,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在课的开始,我借助媒体向学生展现生活中的美丽的轴对称图案,在学生欣赏到到美的同时,又发现了轴对称的数学知识。接着让学生们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使学生真切地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美。

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之后,我设计了“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掌握的知识和思维,动手设计,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着轴对称图形的美,在交流展示中获得“创造美”的愉悦,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六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对称教学反思!

讲过《对称》这节课,各位领导和老教师们给我评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自己也认真的反思了在上这节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发现自己在备课、讲课、课堂组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讲课的细节处理不当。语言中带有口头语,口头言,导入语言太罗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如“感知”“识别”这些词孩子们不是很理解,在黑板上粘贴图画找对称轴时,那张图画找的不好。

2.课堂组织过中,给学生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比较少。

3.课堂时间安排上,前边的授新知讲的太快了,以至后边的全部练习做完了,课堂时间还没用完,这说明上课时间把握不好。

4.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找出几条对称轴,讲的方法不是很好。

5.课件和讲课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能点快或点慢。

针对自己在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的地方,我也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的措施:

1.在讲课的细节处理上。口头语要去掉,如“咱们班同学”改为“我们班同学”,语言不带口头禅,导入部分要尽量简练、清晰。学习目标中遇到的词要尽量换成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在黑板上贴的图片纸的两半采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更明显。

2.在课堂组织中,要利用“兵教兵”给孩子更多发言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3.课堂的时间安排上,要把时间分配好,留有弹性的时间,这样课堂时间才能利用的更充分。

4.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都要好好把握,讲的方法和用的时间都要准备好,备充分。如对于本节课讲对称轴时,这块处理的不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总结,要比我直接说出结论效果好的多。

5.在讲课过程中,课件始终是和讲课内容一致的,注意把握,对课件也要很熟悉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我在这节课中的一些反思和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精心备课,认真讲课,把自己的课教好,把班级管理好,做一个认真、负责、踏实工作的人。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七

在设计这节课之前,说实话我压力很大,因为去年那次公开教学课,我不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没有上好。在课后反思时很多老师的话语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她们的话语也让我记住了一堂课你设计的再好,准备不充分,态度不端正,毫无疑问一定是失败的。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在这次公开教学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请我的指导老师多次修改活动设计,我的指导老师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找对称》这个数学活动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找出对称的图形。活动的难点是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这个活动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感知对称——找对称——做对称,活动首先是让幼儿通过帮小蝴蝶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自己给孩子的东西更多的是灌述性的语言,让孩子说的机会太少了,没有用较精炼的语言去正确引导孩子。孩子对于“对称”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深刻。活动环节二,利用多媒体图片让孩子去找出对称图形,大部分孩子还是都能找出对称图形,那么在让孩子们找对称图形是,我只是肯定或者否定孩子的答案,并没有详细地说明和小结为什么这是对称的图形,或者为什么这不是对称的图形。

师生互动的环节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作为一名新老师,觉得自己与孩子互动时的言语还有待提高。

活动环节最后是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做出一个对称的图形,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来做对称。一是用火柴棍棒摆出对称图形,二是用不同的图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每种图形一组两个,让孩子在白色底纸上自己设计对称图形。三是发给孩子们一把剪刀和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孩子动脑筋去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前面两种操作方法都很简单孩子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第三种操作方法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只有少数一两个孩子完成了。活动延伸部分就是把我给孩子拍的操作时的照片逐一播放出来给孩子们欣赏并给予小结。我觉得一个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力强的孩子就能体现出来,因为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整个活动完成之后,我的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大,尽管我之前还借班教学了两次,但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给了我很多不同的惊和喜。这一次的“同课异构”公开教学让我也积累了教学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了别的老师身上优点。

对称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八

1、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一些漂亮的对称图形,如小动物、生活中的物品、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各种标志……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对称世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拼一拼、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对称图形的内在美。

3、组织学生大胆设计各种能够体现对称特征的图案,在全班进行作品欣赏,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摩同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而获得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学生既会欣赏、发现自己,也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在相互评价中提高自己,完善人格、让学生建立自信,超越自我。对称图形是这么的有趣,一节课的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欲望。

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挑战性的练习:利用身边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做成粘贴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的舞台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局限在课内,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