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紫薇儿最新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总结范文的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如学习总结、工作总结、生活总结等。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估自己的表现,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方面。总结范文是对某一主题或事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一种文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撰写一篇优秀的总结范文需要我们对所涉及的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关注重要的细节和发掘内在的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他们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一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机智,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细细研究教材,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契机――抓住三个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适时巧妙地抓住以下三个对比,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一、黄河和艄公两者的对比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的就是增加黄河和艄公两者在力量上的悬殊,将自然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在上课伊始我就“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黄河。先由课题入手,让生谈谈对黄河的了解,接着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读。然后,理解“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后,再指导感情朗读,最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气势,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想象如果此刻你就站在黄河的岸边,会有什么感受?指住课题,趁势反问,黄河是如此的桀骜不驯,究竟谁是黄河的主人?引出“艄公”,出示“艄公”图片,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表面上看,“前者”如狼似虎,“后者”血肉之躯;“前者”凶险异常,险象环生,“后者”一篙在手,别无他物。一强一弱,明显不过。可是最终“弱者”却成了“强者”的主人。这是说明了什么呢?课堂上学生们几乎没有人一下子说出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只答出了说明艄公很“大胆”、很“勇敢”。我觉得这就可以了因为此时,学生对文章还没有深入地研读,所以这里的对比,应该也只是一个铺垫,不能过早拔高了学生对艄公的情感。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读文,自由谈感受,老师在引导学生一层层深入读书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渲染、积累,最后让学生自然生成心中的“敬仰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是发自内心的,也才能让文本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学习才是更加有深度,有效果的。

二、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其载物这之多的对比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观察思路、认识思路,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讶,为什么惊讶?因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可思议啦!

而羊皮筏子呢?――“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引导学生从“小”、“轻”、“一个小小的浪头”“整个儿吞没”等重点词句中体会筏子的特点:小。可是“那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足以让岸上的观众为之惊讶得目瞪口呆。抓住“五位”、“一位”、“还”、“满满的”等词读出惊讶的语气,让学生读进去,通过反复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读好。进而引导学生将筏子和货物进行对比,感受筏子体积是这样的小,可是其装载的货物确是这样之多,即使是艄公想多挣几个钱,充分利用羊皮筏子的体积,可也要顾及自己和乘客的安全。如果没有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智慧,没有高超的撑筏技术,艄公是不敢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可见艄公果然了不起,学生对艄公的敬意又添几分啊!

这时可以趁势出示最后一节,作为对“艄公”的赞美,进行感情朗读,结合这一部分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说不到位没有关系,继续学文。

三、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

看到这六个人乘着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胆,看的人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可是当事人呢?你瞧,“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风生,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对比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乘客们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再次出示最后一节,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让学生联系6―8节,说说对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这几个词的理解。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艄公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找寻艄公能克服这些困难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相机理解“如履平地”这一“履”字!领略艄公风采后,齐诵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话赞美艄公。

在课堂上抓住这三个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形象,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对艄公肃然起敬,还让学生深深明白课文各部分与中心是紧密相连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中“牵”出来的,要使在孩子的内心真正有很深的感受还应当在各个对比之中“用心”读书,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生成,在一遍遍的读书过程中慢慢感受到,慢慢从心中“长”出来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从文章中生硬地“对比”出来的。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二

《黄河的主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关键是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

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和艄公的品质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但上完课,我感觉整堂课的朗读还欠缺指导,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经过反思,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的目标,你为什么要让学生朗读?朗读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朗读的过程中有思维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朗读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我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把黄河的气势读出来吧!”

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朗读的面也极广,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最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学生朗读后要有所感悟,这个感悟不是教师通过传授、通过暗示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丰满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蕴涵于语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我想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而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仔细钻研的地方。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三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由袁鹰的散文《筏子》改编的文章。本篇课文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根据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其次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观察思路、认识思路,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我把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讶,为什么惊讶?因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可思议啦!

但上完课,我觉得上课时语速过快,后进生很难跟上,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整堂课的朗读指导还不够,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1、读有所获

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读有所感

学生朗读后要有所感悟,这个感悟不是教师通过传授、通过暗示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丰满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蕴涵于语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

我想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而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仔细钻研的地方。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四

上完了23课《黄河的主人》之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文章善于利用侧面烘托的写法。现就整个过程,反思如下:

课文用了大量的笔触描写了黄河的波翻浪涌,浊浪滔天。看着惊心动魄,听者胆战心惊。其实这些景色的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主人翁——艄公驾驶羊皮筏子技术的高超。这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之法。

在滚滚的波涛中,有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初看是那样小,那样轻,似乎随时随地都会被浊浪淹没,被黄河吞没。可是它却能够平稳地行驶在黄河上。这一小一轻正好烘托了艄公能够成为黄河主人的原因。

通过描写羊皮筏子上的人多,他们的神态自若,谈笑风生,可以看出他们一点也不担心乘坐筏子会有危险。侧面烘托了艄公驾驶羊皮筏子技术高超,让乘客放心。

这是一篇典型的.侧面描写的文章,通过这三方面的介绍,在孩子心里种下侧面描写的种子,希望以后能够开花结果。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五

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已形成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表达、创新等信息反馈于课堂阅读过程之中,最终达到理解、感悟课文内涵之目的。

在精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各部分之间与中心的联系。注重从朗读指导入手,扎扎实实地读通课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幅羊皮筏子在奔腾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受到强烈的感染,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六

反思]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现阶段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课文的学习,应以朗读为出发点。在设计本课时,我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好课文。

在设计中,我通过激情谈话,启发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同时,教师加以有感情地范读、引读,抓住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促使学生钻到文本中去,从而就能更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其次,我将书中的图画充分地动了起来。在设计中,我引导学生看图,读图,说图,让他们结合书中的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会受到很大的感染.,教学的目标也必将得到落实。另外,我尤其注重学生思想的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结合实际(2003年“非典”、2008年四川大地震)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镇静、勇敢,才能战胜一切,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大自然的主人。

最后,我在教学中努力渗透写作的`技巧即对比的使用,从板书中就能很好的看出来,使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七

《黄河的主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关键是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

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和艄公的品质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但上完课,我感觉整堂课的朗读还欠缺指导,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经过反思,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读有所思: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的目标,你为什么要让学生朗读?朗读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朗读的过程中有思维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朗读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我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把黄河的气势读出来吧!”

2、读有所获: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朗读的面也极广,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最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3、读有所感:学生朗读后要有所感悟,这个感悟不是教师通过传授、通过暗示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丰满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蕴涵于语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我想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而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仔细钻研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篇八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细细研究教材,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契机——抓住三个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适时巧妙地抓住以下三个对比,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的就是增加黄河和艄公两者在力量上的悬殊,将自然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在上课伊始我就“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黄河。先由课题入手,让生谈谈对黄河的了解,接着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读。然后,理解“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后,再指导感情朗读,最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气势,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想象如果此刻你就站在黄河的岸边,会有什么感受?指住课题,趁势反问,黄河是如此的桀骜不驯,究竟谁是黄河的主人?引出“艄公”,出示“艄公”图片,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表面上看,“前者”如狼似虎,“后者”血肉之躯;“前者”凶险异常,险象环生,“后者”一篙在手,别无他物。一强一弱,明显不过。可是最终“弱者”却成了“强者”的主人。这是说明了什么呢?课堂上学生们几乎没有人一下子说出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只答出了说明艄公很“大胆”、很“勇敢”。我觉得这就可以了因为此时,学生对文章还没有深入地研读,所以这里的对比,应该也只是一个铺垫,不能过早拔高了学生对艄公的情感。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读文,自由谈感受,老师在引导学生一层层深入读书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渲染、积累,最后让学生自然生成心中的“敬仰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是发自内心的,也才能让文本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学习才是更加有深度,有效果的。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观察思路、认识思路,并用朗读展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胆、惊讶、激动、兴奋、吃惊。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讶,为什么惊讶?因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可思议啦!

而羊皮筏子呢?——“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引导学生从“小”、“轻”、“一个小小的浪头”“整个儿吞没”等重点词句中体会筏子的特点:小。可是“那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足以让岸上的观众为之惊讶得目瞪口呆。抓住“五位”、“一位”、“还”、“满满的”等词读出惊讶的语气,让学生读进去,通过反复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读好。进而引导学生将筏子和货物进行对比,感受筏子体积是这样的小,可是其装载的货物确是这样之多,即使是艄公想多挣几个钱,充分利用羊皮筏子的体积,可也要顾及自己和乘客的安全。如果没有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智慧,没有高超的撑筏技术,艄公是不敢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可见艄公果然了不起,学生对艄公的敬意又添几分啊!

这时可以趁势出示最后一节,作为对“艄公”的`赞美,进行感情朗读,结合这一部分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说不到位没有关系,继续学文。

看到这六个人乘着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胆,看的人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可是当事人呢?你瞧,“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风生,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对比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乘客们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再次出示最后一节,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让学生联系6—8节,说说对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这几个词的理解。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艄公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找寻艄公能克服这些困难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相机理解“如履平地”这一“履”字!领略艄公风采后,齐诵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话赞美艄公。

在课堂上抓住这三个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形象,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对艄公肃然起敬,还让学生深深明白课文各部分与中心是紧密相连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对艄公的敬仰之情,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之中“牵”出来的,要使在孩子的内心真正有很深的感受还应当在各个对比之中“用心”读书,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生成,在一遍遍的读书过程中慢慢感受到,慢慢从心中“长”出来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从文章中生硬地“对比”出来的。

相关范文推荐

    晚安心语的句子(模板14篇)

    标语要求言简意赅,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标语的形式和颜色搭配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正能量,点亮人生。晚安心语的句子篇一48、

    2023年工作室成员个人年度总结(大全11篇)

    教师总结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检验,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写教师总结时,若能参考一些优秀的教师总结范文,会对我们的写作更加有益,以下是一些推荐范文,供

    2023年祝领导元旦快乐祝福语工作顺利(模板8篇)

    发言稿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演讲的效果,给予听众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您需要写一篇发言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要表达的观点,确保自己有清晰的思路。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发

    音乐老师研修记录 幼儿老师个人研修计划(汇总15篇)

    一个好的企业标语要能够鼓舞人心,让人们产生共鸣和认同感。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标语要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紧密相连,形成一种相互激励和强化的效果。"传承经典,开创未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8篇)

    自我总结是一个自我评估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

    2023年二年级春天的句子短句(汇总8篇)

    辩论是一种培养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可以让人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协作。如何在辩论中保持冷静并遵循辩论的规则是培养自律和自制力的重

    临床医学医学遗传学专硕是干嘛的 临床医学医学生求职信(模板13篇)

    青春是热情和激情的岁月,我们应该充满激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如何在青春中锻炼身心,保持健康和活力?下文是一些名人语录,或许可以给你在青春路上提供一些指引。临

    2023年高一新学期计划(通用13篇)

    学期计划不仅适用于学生,对于工作和生活同样适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目标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

    2023年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精选8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篇一知识梳理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最新小草幼儿园教案(模板10篇)

    中班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教案集锦,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提升教学质量。小草幼儿园教案篇一1、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