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优质5篇)

时间:2024-09-24 作者:曼珠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伽利略做试验证明了2000年前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这句话说错了。本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敢于向权威挑战,以及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

1、电子文稿,包括文中的重点段落文字及插图。

2、一段录相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影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设计意图:十七世纪离现在太遥远,课前的这一段影片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它,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个直观地了解。)

[导入新课]

1、由名言导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介绍的是一件什么事?

师:布鲁诺,这个诚实正直的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学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让我不由得想了俄国著名思想家费奥多罗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电脑出示名言。)

师:一起读。

师:可见,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的发明与发现都来之不易。今天,让我们走近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去了解他的一项重大发现。

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伽利略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课文写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了怀疑,结果他做实验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生:伽利略做了很多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确说错了。

师:由此可见,伽利略得出这个结论容易吗?

生:很不容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此时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进入新课]

结合重点段,感知人物形象

1、提出疑问不容易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伽利略得出这个结论的不容易吧。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拿笔划划。

生:我从“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不容更改的真理”看出那时候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

师:只是相信吗?更准确点

生:信奉。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相信,信奉。

生:相信只是相信,而信奉让我觉得人们很崇敬亚里士多德。

生:信奉是非常地相信,深信。

师:分析得多好,谁能把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任读出来。

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不能脱离了文本,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去读文章,力求读得到位,有感情,教师也应该在旁边多做鼓励,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发挥。)

生:他们会说:“你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他们只是说吗?

生:责备。

师:责备的语气该怎么读?

生读文。

师:面对人们的责备声,伽利略是不是就认同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呢?

生读课文。

(屏幕出示文章中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

师:自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自己的理解。

(演示课件:以红蓝两种不同颜色分别标示出伽利略分析得出的两个不同的结论。)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个结论竟然……

生:完全相反。

师小结:伽利略承受着人们对他的指责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

板书:提出疑问不容易。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反复读书,咬文嚼字,感受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这种信奉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伽利略敢于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疑问是非常不容易的。)

2、反复试验不容易

师:课文里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得出这个结论不容易。

生:“伽得略带着疑问……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从反复感受到他做了很多次试验,很不容易。

(设计意图:老师抓住学生对文中“反复”“总是”的理解,指导朗读,感受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求证不容易。在这里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只是鼓励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去体会伽利略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

3、公开试验不容易

生:我从“消息很快传开了……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能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生:我感受到人们在给他压力。

生:他们说伽利略“胆大妄为”说明他们不相信伽利略会是对的。

师:胆大妄为是什么意思?

生:胆大包天,就是胆子很大的意思。

师:胆子大是好事啊,联系课文,体会下“妄”字是什么意思?

生:胡乱的意思

生:是说伽利略胆子大得胡作非为。

师:说得好,能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

师:你们还感受到什么?

生:人们在等着看笑话。等他失败了。

师:真好,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分角色读。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看,这就是试验当天的情景,在塔下有那么多人围观。人们还会说些什么?

生: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

生:啊?他竟然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看他一会儿要怎么丢脸吧!

师:同学们,面对着人们这么多的批评与指责,伽利略还是坚持做公开试验,是多么不容易啊。

板书:公开试验不容易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伽利略是顶着重重的压力进行这次公开试验的,他确实很有勇气。)

4、学习试验结果部分

师:公开试验照常进行了,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他左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右手拿一个一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铁球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示意学生继续读后面的句子。

师:人们惊呼什么?

生:啊,真不敢相信,结果会是这样。

生:伽利略说的话是对的。

生: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师:伽利略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做试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生:他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咱们一起读。

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不能盲目相信别人。有时候别人说的也不一定全都对的。

生:亚里士多德是个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全都对的,我们要相信科学。

板书:相信科学

(设计意图:伽利略做试验并不是为了出名,我们得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伽利略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了,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时就应该体现出来,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拓展小结]

师:学完了课文,大家心中一定想对这位大科学家有更多的了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课外阅读材料,大家读一读吧,读完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读资料。

生:伽利略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为了科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生:他确实是个有勇气的人,就是被抓到监狱里也要坚持正确的理论。

……

师:我也想说,伽利略真不愧是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家们的故事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还想推荐大家几本书,大家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我们会走近并结识更多了不起的科学家。

(出示课件显示书名。)

师: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示被探索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愿我们都能像科学家们那样,做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真理的人。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提出质疑

来之不易     反复试验       相信科学 相信真理

公开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二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

(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

(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简介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强调伟大、著名)

3、 出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提出读书要求:正确,流利。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学生字词。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

3、引导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 )在青年时代敢于质疑权威,大胆进行( ),以( )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

伽利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研读课文

1、读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2、读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50秒钟)

3、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疑问中的

“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4、把两个不同的结论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

5、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三、课堂小结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是后者)

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也会有错的”)

4、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2、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29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勇敢质疑 博学

认真求证 权威

公开试验 信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四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qing导入新课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qing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篇五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

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表示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做两个球同时往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台桌桌面上)

2.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导学生“着”的读音。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教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他们相信到

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

3.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读出责备的语气)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1)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

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请学生动作演示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3)思考: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4)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要强调的内容。

2.理解伽俐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1)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25岁的

数学教授伽俐略听到了这句话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什么?还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3到6自然段)

表扬学生“试验”读得标准。理解“试验”和“实验”的不同。

(3)师;我们来品读第3自然段,看看伽俐略是怎么思考怎么试验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品读)

课件出示课文片断

a.伽俐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呢?读书并思考: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b.理解什么是“一个事实”

c.以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伽俐略推导的两个结论。

d.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由表述伽俐略的推理。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伽俐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读这句话思考:伽俐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2.通过情境再现,理解“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反复”与“重复”不同。从而理解伽俐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五.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导读第五自然段

2.导读第六自然段

(1)指导名第六自然段

(2)作者写伽俐略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

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欧洲带来巨大的震憾。

(3)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交流并理解这句话。

六.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师生合作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全文。

2.思考:为什么要写第2、3自然段?

3.如何让课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更严谨?(同一高度)质疑课文的严谨性。

七.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表示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做两个球同时往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台桌桌面上)

2.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导学生“着”的读音。

八.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

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教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他们相信到

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

3.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读出责备的语气)

九.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1)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请学生动作演示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3)思考: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4)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要强调的内容。

2.理解伽俐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1)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25岁的数学教授伽俐略听到了这句话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什么?还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3到6自然段)

表扬学生“试验”读得标准。理解“试验”和“实验”的不同。

(3)师;我们来品读第3自然段,看看伽俐略是怎么思考怎么试验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品读)

课件出示课文片断

a.伽俐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呢?读书并思考: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b.理解什么是“一个事实”

c.以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伽俐略推导的两个结论。

d.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由表述伽俐略的推理。

十.导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伽俐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读这句话思考:伽俐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2.通过情境再现,理解“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反复”与“重复”不同。从而理解伽俐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十一.    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导读第五自然段

2.导读第六自然段

(1)指导名第六自然段

(2)作者写伽俐略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

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欧洲带来巨大的震憾。

(3)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交流并理解这句话。

十二.    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师生合作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全文。

2.思考:为什么要写第2、3自然段?

3.如何让课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更严谨?(同一高度)质疑课文的严谨性。

评析:

这是一节比较理性的课,也是教师们比较害怕公开执教的课型。从今天的课堂反映来看,学生的情感好像没有被激发,台下的教师听得也有些迷茫,但是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李老师的设计李老师的教学更重视的是思维的过程,让我和台上的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认识了那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伽俐略。

李老师在上午的讲座中提到,学习语文应该扎扎实实,注重语文本色。在这篇理性的文章中,找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很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片断一:

出示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后李老师问人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当时的人们非常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话。

李老师:课文中是用哪个词来说明人们非常相信的?

学生回答:信奉。

李老师让学生比较:“信奉”和“相信”有什么区别?用信奉这个词好在了哪里?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多么的崇拜。从而更佩服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话。随即学生对于人们的”责备”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随机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非常到位。把人们的这种深信不疑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一切都很圆满,偏偏有个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提出了疑问。李老师又不惜花时间,再一次引领学生在伽利略的实验上咬文嚼字。

片断二:

李老师: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

学生: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做了许多次。板书:许多次

学生:他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李老师:他每一次试验的过程怎样的呢?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每一次做的试验都是由区别的。因为书上有个词说:反复做。

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说了许多不同的试验方法,比如说试验的场地不同,试验的材质不同,形状、大小等等。学生也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反复”。李老师又马上一引,伽利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引导学生推敲“如果”。伽利略也只是怀疑,所以他必须用无数的不同实验去求正自己的想法,毕竟亚里士多德是个伟大的哲学家。

在这篇文章中,伽利略是个爱探究的数学家,而我们的李老师也带着我们学生进行了一番推敲和探究语言文字的心路历程。实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纵观整节课,我发现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真的考虑很周到,只是如果在设计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许这节课会更完美无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