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船长教学实录 船长的教学设计(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碧墨最新船长教学实录 船长的教学设计(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船长教学实录篇一

1、通过自学认识并积累文中精彩的词句;

3、读写结合,学会阅读写人文章,领悟写法特点。

读懂哈尔威船长在轮船被撞时即将沉没时,是怎样井然有序地展开救援。

理解课文中含意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悟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学习。

1、介绍有关雨果的作品,引出主人公——船长。(出示雨果的图片及介绍)

2、板书课题,探讨课文是属于写什么的文章,引导学生质疑:船长做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引导学生学习回忆写人文章的方法。(顺势课件ppt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思考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由阅读全文,在读的时候标记生字新词,才提出的问题并试着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读完后,先同学之间交流对问题的见解,再指名说说。

3、全班交流,指明说说。

(1)再说说自己在文中积累了哪些生字新词?师ppt出示自己挑选的词语,认一认,并思考每一组词共同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线索。

1、阴森森剖开嘈杂一窝蜂不可开交(遇难)

2、巍然屹立沉着镇定调遣井然有序没有斗殴(救援)

3、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沉入深渊忠于职守(殉职)

(2)船长做了什么?根据提示的关键词说说引导学生概括全文内容。

(3)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话语来概括。抓住关键词:忠于职守。

二、细读课文,了解船长在危难时刻的表现,感悟船长的优秀品质。

一、了解遇难时人们的表现。

1、读课文相关内容,标记遇难时轮船的状况与人们的表现。想一想当时的情形。试着边读边做批注。

二、读懂全船一片恐慌时,船长如何指挥救援,感悟船长是如何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2、读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指挥救援的过程:先是大吼,然后是与机械师对话,在对话后作出命令,指挥控制,提醒,催促。救援中,在救援过程中,你对船长印像最深的描写是——(生结合有关重点句谈看法,师出示相关句子,针对学生的看法适时点拨补充)。

4、在救援之中我们读到最多的还是关于船长的——语言。从这些语言与神情之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这样的船长——(学生说)

三、了解船长殉职的情形,读懂船长这样做的原因,进一步体会船长的忠于职守。

1、读一读船长殉职时的内容,划一划船长殉职时的样子,想一想船长在想什么。

2、读完后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提出疑。

4、面对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船长,你最想向他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三、回顾全文,了解文章描写上的特点。懂得如何写人。

2、总结全文。

文档为doc格式

船长教学实录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背诵课文最后六小节。

一、导入课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就是——船长。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把你心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或者你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

1、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谁在书中找到答案了?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2、让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是啊!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他是一名英雄。他那舍生望死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有感情地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找出来读给你的.同伴听,并说说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哪儿?。

三、学生交流:

预设1:课文第3小节,在危险关头,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而是指挥着救援工作。他想到的只有60人。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谁能读好哈尔威船长说的话。(指导读)茫茫黑夜,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诺曼底”号轮船不幸被“玛丽”号巨轮剖开了一个大口子。人们的表现如何?(引读、看.课件二)

预设2:课文第5、6小节,人们的呼号和嘈杂与哈尔威船长的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愿意来读一读他和手下的对话。(指导读)

预设3:课文25、26小节,你能把这部分读一读吗?让我们齐读一下。

预设4:课文29节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看.课件三)谁也想来试试。

……

四、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读到这儿,你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齐读。

五、看着这位船长,你想说些什么?回家想做什么作业?

船长教学实录篇三

1、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一、作者介绍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曼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农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在他和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习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锦标”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3、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倒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4、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5、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6、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四、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文档为doc格式

船长教学实录篇四

1、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一、作者介绍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曼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农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在他和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习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锦标”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3、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倒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4、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5、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6、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四、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船长教学实录篇五

1、知识目标:掌握这两首诗歌所表现的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所表现的意象、技巧等。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普希金和惠特曼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掌握诗歌所表现的意象、技巧等。

体会普希金和惠特曼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用自己所总结的诗歌学法进行渗透教学。

一、导入并简介作者

1、由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导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俄)普希金

赏析:在逆境中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要有乐观的态度,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即使有了正确的态度和信念,忧郁也是难免的,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今天的磨难将是宝贵的财富,将成为今后的美好的回忆。

2、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了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由于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7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名言: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二、赏析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一诗

1、诗作背景

1825年12月,轰轰烈烈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了。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领导起义的贵族革命者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俄国劳苦大众谋幸福,被俄国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绞死了起义的五位领导者,并对十二月党人残酷迫害,将百余名起义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在这些被流放的囚徒中,有普希金的许多同学和朋友。想到朋友们正在西伯利亚服苦役,诗人写下这首诗托人捎给他们。

2、赏析

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关系密切,他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秘密组织,但在政治和思想上与他们是完全一致的。1825年起义发生时,普希金正被幽禁在流放地,起义失败后,有五位领袖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在审讯过程中,几乎从每个起义者的家里,都搜出了普希金的政治诗,实际上他也是一个缺席的受审者。诗人从流放地回来后,十分关心这些苦役犯的命运。1827年初,十二月党人尼·穆拉维约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亚探望丈夫,普希金就托她带去了这首献诗,它于1856年才在伦敦的《北极星》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

这首赠诗首先对十二党人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他们的革命事业没有落空。它向在残酷的环境里受难的革命者送去了诗人的忠诚的友谊、必胜的信念、热情的鼓励和崇高的敬意。诗写得言简意赅,情深义重,格调激昂,充满着乐观精神,它使在西伯利亚受难的同志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十二月党人诗人奥陀耶夫斯基代表囚徒们和了一首诗。诗中表示,他们仍然坚信革命,将把自由之火重新燃起,“星星之火必将燃成熊熊的烈焰”。这两首革命的颂歌一同广为流传,鼓舞着一代代的革命者。1900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这个名称,就取自奥陀耶夫斯基的上述诗句。

(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

(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确: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

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

(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

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

(5)、第二段末尾一句最后的词“临降”,意思是“降临”,为什么说成“临降”?

明确:这样做足为了压韵——形式为内容服务,翻译时比较好地再现了原诗音韵上的和谐优美。

(6)、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革命的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同时用希望、爱情和友谊去鼓舞战友的顽强斗志,只要爱情和友谊仍在,战友们就能实现理想,也以此来激励自己。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们的真挚的感情。

(7)、诗人通过哪些句子、词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明确:“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她(希望)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来临。”“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等等。

3、朗读并概括出普希金抒情诗的特点。(特点不会一下子全找出,每读一遍,找出些特点)

讨论明确:感情真挚,结构精巧,韵律优美。

明确:(十二月党人简介):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点上他们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格,为推翻专制的沙皇同志,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的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这些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三、介绍惠特曼和《草叶集》

1、惠特曼简介:沃尔特·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2、《草叶集》: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即后来被称为《自己之歌》的那首诗。共133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的普通人。这薄薄一册划时代的诗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给诗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惠特曼从这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1856年,第2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此外,《阔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惠特曼在艺术上进行大胆革新,打破长期以来诗歌因袭的格律,首创后来称为“自由体”的新诗形式,即以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大量采用重叠句、平行句和夸张的形象语言,并吸收了一部分劳动人民的语汇和少量外来语,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他的《草叶集》成为美国近代文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典范。

四、赏析《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1、总体评价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美国诗人惠特曼为悼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很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诗歌的基调是悲壮的。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思想内容

全诗三节,逐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林肯总统的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结束,大船凯旋,船长却倒下了。噩耗伴随着胜利的巨大欢乐而来,人们为船长的死而悲恸、痛惜。

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长”,把林肯率领联邦政府军战败南方叛军的过程比作是“度过了一切风险”的“艰苦航程”。这里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

这一节描绘了大船的形象:稳定、威严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借此来肯定船长林肯的伟大功绩。

在这一节里,在抒情方式上,诗人直称林肯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表达了一个士兵,一个水手,抒发对自己的统帅亲切爱戴之情。

2.人民群众为大船凯旋而热情欢呼,钟声军号齐鸣,旗帜飘扬,鲜花飞舞,但船长倒下了,人们是多么悲痛!

这一节描写的欢庆胜利的场面极为壮观,通过侧面描述人民群众对林肯的爱戴、敬仰之情,来赞颂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这一节里,诗人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这比上节只称林肯为船长感情更近一层。对林肯直接称为“你”,这第二人称与“父亲”的称呼相配合,直接与林肯对话,感情热切而真挚。

3.航船下锚,大功告成,而船长永远倒下了。

这一节诗人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绩,并表达了自己万分悲痛之情。诗人终于从想象(梦境)中回到现实中来,明确地知道“船长”真的是死了。在这一节里,诗人把林肯改称为“他”,表明诗人清醒的绝望、极度的悲痛。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林肯这个人物的形象,赞美林肯的业绩,表达对林肯的敬仰与爱慕之情。

3、艺术特色

(一)表现手法

1.反复咏叹。诗中以“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这样的手法使此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2.象征。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却牺牲了。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庇佑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任务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增添并表现了诗的悲壮情感。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

(二)思路结构

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由浅入深、层层渐进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林肯卓越的功勋的赞颂。

诗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长,把美国比喻成一只大船。在第1段中,这只大船在船长的指引下,“艰苦航程已经终结”,“渡过了一切风险”,“显得威严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凯旋,借以表现林肯的功业;在第2段中,“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他们为你欢呼,他们的热情的脸转朝着你”,表现了广大人民对林肯的爱戴、拥护和敬仰;在第3段中,“这只船安安稳稳下了锚”,“大功已经告成”,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对林肯的功勋作出极高的评价。诗人在诗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现林肯的功勋,使人倍感诗人对林肯的推崇之情。

2.诗人对林肯的个人感情。

在第1段中,诗人将林肯称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这时他流露的是战士对统帅、水手对船长的敬仰之情。在第2、3段中,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挚地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我的父亲”,表现诗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这样的深入变化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浓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为失去领航人而悲伤,在第2、3段中则是为失去慈父般的亲人而惨痛,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感情上的深入。

3.诗人对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诗人对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观地叙述道:“甲板上躺着我们的船长,倒下来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诗人在震惊中感情麻木而没有感到过度的悲伤,只是当作一件客观事件来接受,来陈述;在第2段中诗人从震惊中惊醒,悲伤涌上他的心头,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不肯相信船长已经死去,他呼唤“亲爱的父亲”,他用“手臂把”船长的“头支起”,他宁肯相信这是“在一场梦里”,他对船长仍用“你”来称谓,表示船长和他一样,仍是在人世间活生生的人,只是暂时“倒下来”而已;在第3段中,诗人不得不接受这惨痛的现实,他不得不承认船长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长“他已经没有知觉,也没有脉息”,自己支起船长的头呼唤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长,“踏着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来走去”,诗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给自己带来的悲痛。诗人用第三人称“他”称谓船长,表示诗人已经承认船长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间永隔了。

在第2段中诗人还觉得像“梦”,还有一丝希冀,而现在却只有绝望了。整首诗诗人对船长由无人称到第二人称再到第三人称称谓的变化,呈现了诗人悲痛心情的发展过程。

诗人的感情抒发旋律是起伏波动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欢乐的激昂转到悼念的悲痛。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欢快的语调,船已经回来了,“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呼”,但是在这两段的下半部,却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伤的气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几行叙述船长的语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样,从“大功已经告成”的欢乐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整首诗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反差,更使人体会到诗人心中那种悲怆欲绝的感受。

五、指导朗诵这两首诗歌。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优秀9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

    2023年出彩小学生自我介绍(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导游实训报告及(优质6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

    导游的实践报告 导游实习报告(模板6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内容(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2023年盐类水解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课体会大学(汇总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校园欺凌活动心得(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教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就

    最新中学教师德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