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QJ墨客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一、歌曲     花蛤蟆

二、读知     倚音

三、综训     声乐训练

四、欣赏     喜庆胜利

教学目的:

一、 通过学唱《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二、 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中感受其表现的作用。

三、 通过听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乐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材分析;

一歌曲:

《花蛤蟆》是流传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

二读知

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由一个或数个音组成,唱时短促并不带强声。

三综训

是运用倚音的练习。

四欣赏

《喜庆胜利》是一首唢呐独奏曲。全曲基调欢快热烈,表达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胜利和获得成绩后的无比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     声乐练习

教学重点;      倚音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声乐训练   歌曲识谱   倚音

第二课时:     学习歌曲

第三课时:      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1、 声乐练习

2、 学习《花蛤蟆》歌谱。

3、 读谱知识。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三、 综合训练:

1、 唱一唱f调音阶,复习音位。

2、 低声部识谱。

3、 高声部识谱。

4、 合唱乐曲歌谱。(倚音不唱出)

5、 乐谱中有一些小的在符尾处有斜线的音符,这些音符就是倚音,跟老师唱一唱。

6、 倚音分为前倚音、后倚音、唱时时值短促,不带强声。

7、 再来唱一唱。

8、 唱词。低声部先唱,舌尖灵活跳动,用非连音唱法演唱。

9、 完整演唱。表现出猎人们豪爽的性格和矫健的形象。

四、 新授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歌。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我们山东的民歌——花蛤蟆。

1、 听范唱。

2、 提问拍号、谱号歌曲的情绪。

3、 打节奏:

4、 视唱歌谱。注意装饰音的演唱。

5、 这首歌曲很轻快活泼、诙谐,大家在演唱时应注意表现。

6、 分组练习演唱歌谱。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花蛤蟆》的乐谱,这是一首山东地方民歌,回家后认真复习!

板书设计 :       

花蛤蟆

打击乐节奏;

课后记:

第二课时                 综训

教学内容:

1、 声乐练习

2、 学习歌曲

3、 处理歌曲

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 mi ma 练习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 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 歌曲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蛤蟆》一课,这是首山东民歌,大家一起唱一唱。

1、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 唱词。用跳音唱法。

3、 再来一遍。吐字、咬字自然而贴切。

4、 花蛤蟆是山东地方话,青蛙的意思。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欢快情绪要表现出来。

5、 我们加一些打击乐器表现出来,设计乐器节奏型:

6、 打击乐器试奏一边。

7、 边用打击乐器边演唱。

8、 注意歌曲情绪的演唱。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完了《花蛤蟆》这一课,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家应该爱护它。

板书设计 :    

花蛤蟆

第三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歌曲处理

2、 欣赏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 mi ma 练习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 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 歌曲处理: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花蛤蟆》,大家一起唱一唱。

2、 乐曲前八小节采用隔两小节轮唱,从第九小节处改为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对唱。

3、 分组演唱。

4、 请一部分同学模仿青蛙叫声来伴唱。

如:

5、 情绪要贯穿始终,集体演唱。

四、 欣赏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吹管乐器吗?

2、 你来听一听这段模仿笑声的乐器是那种乐器吹奏的?

3、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曲欢庆的乐曲《喜庆胜利》,它是由唢呐吹奏的。

4、 (初听)提问:

1、 全曲是什么情绪?

2、 全曲分几段?

5、 我们分段听:

引子: 快速、有力烘托欢腾气氛

第一部分: 唢呐独奏干脆嘹亮。

唢呐与乐队对奏模仿人声

高潮音域扩充。

第二部分:中速抒情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

6、 听一听第二部分b与第一部分a的对比。

7、 (复听)完成课后题。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花蛤蟆》,又欣赏了《喜庆胜利》,大家对胜利一定感受很深。

板书设计 ;

花蛤蟆            喜庆胜利

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三、综合训练

1、 听辩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及不和谐)

2、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    彼得与狼  (交响童话)

教学目的:

一、 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 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三、 听辩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实践。

四、 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儿童世界,它有奇妙新颖、情趣各异的游艺设施,还有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孩子们熟知和喜爱的童话人物。

二读知:

d.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从头反复至有“fine”字样处结束。

三综训:

1、 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听辩上分和谐与不和谐。

2、 继续按指定节奏做旋律练习。要求用“do re mi”写三条不同节奏的乐曲。

四欣赏: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乐曲的理解表现

教学难点 :

乐曲写作     听辩音程

课时划分:      四课时

一、歌曲   读知

二、综训

三、歌曲处理

四、欣赏

教具;

录音机、钢琴、挂图

电教手段:    录音机  幻灯

第一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 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

3、 综合训练(一)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歌

3、 坐下  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综合训练  

1、 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 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 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 唱一唱。

5、 讲解,做题。

四、 新授

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 听范唱。  (打开录音机)

2、 提问调式、拍号。

3、 唱一唱g大调音阶

4、 唱大跳音。

5、 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  学习d.c.标记

6、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 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 有表情读词。

9、 唱词。

a、 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 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 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 唱齐唱部分

12、 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 小结:

板书设计 :

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二课时                综训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二)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综训

1、 今天请大家当一次做曲家。

2、 出示节奏谱(1),大家读一读。

3、 出示音谱:           唱一唱?

4、 请同学们用这三个音,添到节奏谱上,组成新乐曲。

5、 教师示范一小节。

6、 提示:

a、 上下行节奏一样,旋律也应是变化重复的。

b、 最后一个音应落于主音上。

7、 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的作品。

8、 讲评

9、 出示(2)(3)节奏。

10、 读一读,找一找相同与不同。

11、 自由作曲

12、 表演各自曲目,激发兴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做曲家,大家写的都很好!

今后我们还要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板书:

作曲练习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歌曲处理

教学内容:

1、 复习歌曲

2、   歌曲处理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复习歌曲: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叫什么?

2、 大家来唱一唱。

3、 注意弱起小节。

四、 歌曲处理:

1、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快乐的大家庭,大家应唱出情绪来。

2、 速度稍快些,有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出我们在充满友谊和阳光的“真善美的小世界”里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

3、 “v”处要换气。再来一遍。

4、 老师带来了许多大击乐器,都有什么?

串铃、三角铁、 碰铃、双响筒

5、 分配乐器。

6、 设计乐器节奏:

7、 打击乐器,并演唱。

五 、小结:

我们进一步演唱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并用乐器伴奏,希望大家多复习!

板书:

真善美       节奏谱         

小世界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复习《真善美的小世界》。

2、 欣赏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复习歌曲

四、 欣赏

1、 复习以前学过的西洋乐器。

2、 这些乐器会讲故事,今天他们要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童话《彼得与狼》。

3、 [初听]听一听这些乐器象是谁在讲话:

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小鸟叫声

双簧管吹奏妆饰音——鸭子走路形态

单簧管吹奏断音——猫上窜下跳

大管吹奏慢速音调——爷爷形象

三支圆号吹不和谐音——大灰狼

小提琴优美旋律——彼得

4、 跟唱彼得的主题片段。

5、 完整听全曲。

6、 由学生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7、 分组:

一组学生做小鸟

二组学生做鸭子

三组学生做小猫

四组学生做爷爷

五组学生做大灰狼

六组学生做彼得

8、[复听]我们听音乐时,听到谁的声音,那组同学做吹奏乐器动作。

9、通过这课学到了什么?

10、做课后题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彼得与狼》,它告诉我们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会战胜凶恶的敌人!

板书:

彼得与狼

小鸟                    爷爷

鸭子     大灰狼         猎人

猫                      彼得

课后记:

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篇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六年制(五)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

1. 唱歌:巩固所学唱歌方法,增强歌唱的表现能力。

2.器乐:巩固所学演奏技能,提高演奏熟练程度,增强演奏表现力。

3.欣赏:巩固所学音乐欣赏常识,注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培养。

4.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巩固所学识谱知识,进行节奏和音乐短句的编写练习。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 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 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教学重点:

1、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音乐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解。

2、 通过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小学阶段音乐知识的掌握。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 读知:弱起小节

三、 综训  1、声乐练习

2、节奏听辩及旋律片段创作

四、欣赏   童年——选自《海霞》组曲(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 弱起小节的含义及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 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片段创作,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 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所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二史一情”的教育。

教材分析: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和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 读知:弱起小节指音乐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上开始。

三、综训:

(一)做发声练习,同时也是作为讲解弱起小节知识的谱例。

(二)听辩节奏短句,并创作。

四、欣赏

管弦乐曲《童年》,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本人将片中的乐曲改编为管弦乐。

教学重点:     弱起小节      乐句创作

教学难点 :     乐句创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一、 复习、提出本学期要求。

二、 综训(一、二)

三、 学唱歌曲。

四、 歌曲处理、 欣赏

教具:钢琴、录音机、挂图、打击乐器、

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

一、歌曲  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        按指定节奏来写作旋律

三、欣赏   1、牧歌   (无伴奏合唱)

2、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

民歌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美好的春天。

二、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 感受蒙古民族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 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感受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材分析:

一歌曲

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

用所给的音编写节奏。

三欣赏:

1、《牧歌》是流传在蒙古一带的民歌,旋律具有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

2、《渔歌》全曲由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几个部分组成。

民族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1、 笛 2、箫 3、唢呐 4、笙 5、管子

教学重点: 歌曲表现 旋律创作

教学难点 : 旋律创作

课时划分: 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二、欣赏

教具: 录音机 挂图

第一课时 新授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练习》

1=c-d 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 新授

1、 听范唱

2、 提问:本课的拍号、谱号。

3、 写出f大调音阶,复习音位、音准。

4、 分段进行

5、 打第一段节奏。

6、 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

7、 请同学分析一、二段相同与不同处,找一找模进处。

8、 自己视唱第二段。

9、 集体唱一唱两段谱。

10、 完整演唱。

11、 有感情的读词。

12、 提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哈”怎样唱才能正确表达情绪。

13、 唱词。

四、 欣赏: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内蒙民歌《牧歌》。

初听:1、感受蒙古民歌的音调。

2、 认识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3、 要求学生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复听;感受歌曲的音色、力度、和声的变化体会其 美感。

反复再听:

1、 每遍听前启发学生想象。

如;内蒙民歌,上句的旋律在高音曲围绕着“sol”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飘的白云。下句主旋律转入“do”音为主,仿佛草原上如银的羊群。

2、 做听听想想。

五、 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又到了蒙古草原领略了《牧歌》的美丽,我们的生活多美好,一切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继续努力,开创美的生活。

板书设计 :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歌曲处理

2、 综合训练

3、 介绍乐器   欣赏《渔歌》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歌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模唱》

1=c—d  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综训:

1、 今天,我请同学们做一次作曲家。我们来给节奏进行旋律创作。我们先来唱一唱谱,找节奏、旋律的联系与区别。

2、 回顾以往的写作方法—重复及变化重复。按重复写上缺少的小节。

3、 启发学生在旋律上做一次变化。

四、歌曲处理: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一起唱一唱。想一想,你正在和春姑娘做游戏,很顽皮的语气来唱。

2、 问句和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哈”字应怎样表达情绪。

五、 欣赏

(一) 介绍民族乐器

笛、箫、笙、唢呐、管子

巴乌、筝、笙

(二) 欣赏

(初听)1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主题曲。

2讲解本课各部分的内容,标出各部分标         题。

(复听)1按老师所写的标题,想象各段内容。

(再听)进一步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调有所感受。

做听听想想:

六小结:

板书设计 :

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

课后记:

小学音乐课五年级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白杨和小河

二、 综训: 1、按指定节奏写旋律

2、听辩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 欣赏

1、 黄河船夫曲

2、 保卫黄河

3、 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 要求学生以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和小河”的真挚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的意义。

二、 初步试听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出对音乐的听辩与感受能力。

三、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生动。

二综训

包括两题:

一、 按指定的节奏写旋律。

二、 听辩和谐与不和谐和弦。

三欣赏;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歌中船工号子的音调。

《保卫黄河》进行曲风格的轮唱曲。

教学难点 :  按节奏创造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辩  创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一、 综训(一)  歌曲第一段

二、 综训(二)  歌曲

三、 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1、 歌曲第一段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立

2、 好

3、 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 mi ma 练习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 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综合训练: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作曲家。

1、 请大家根据所给节奏,用do、re、mi、sao 四个音创造歌曲。

2、 结尾的音可以用这四个音的任何一个音。

3、 创作要流畅动听。

4、 如《太阳》,《牧童谣》都是用这四个音创作的歌曲。

5、 分组讨论创作。

6、 评选最好的,演唱。

四、 新授

1、 听范唱。出示课题。

2、 这首歌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动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色。

3、 节奏训练:

4、 找一找这首乐曲中的各音,从低到高排列。

5、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

6、 难点:切分节奏处唱准。练习一遍。

7、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速度慢。

8、 读第一段词。

9、 唱第一段词。

10、 完整演唱齐唱部分。

五、 总结

《白杨和小河》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同学们也应这样!

板书设计 :

白杨和小河

d小调音阶

课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