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

时间:2023-12-21 作者:影墨

读书心得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回味读书的过程,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和修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在写作读书心得时有所启发。读书心得可以是对一本小说、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是对专业书籍或学术著作的解读和思考,也可以是对自助类书籍的实践与反思。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读书心得,都是对自己阅读过程的总结和思考,是对书籍内涵的拓展和深化。在撰写读书心得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但更要注重个人的独立思考和思维表达。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一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小到大经常听老师讲起《论语》,在课文中也学到过它的片段,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并且是文艺学院的学生,令我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认认真真地把《论语》看完过。这一次,即使是要写读后感,但是坦诚地说,由于自身原因,我至今还是没有看完它。因此,我不敢对圣人的思想妄做评论,我想探索一下对于《论语》的阅读方法,好让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找到更好的定位。

说《论语》神秘没有错,它的神秘是几千年的历史赋予的。然而我们不应该片面着眼于这历史,我们要把它放到现实中来,带着一颗平常心与它相处。或许就像谈恋爱一样,最真切的感受是在平常之中。古今的社会差异很大,但还是存在许多连接点。《论语》中有许多和执政有关的内容,比如为政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们可以想到重视民主、关注民生是当代统治者德治的体现,也是他们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读《论语》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其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不然我们就只能看到枯燥无味的条条框框,那是很难读下去的。把它们放到现实中,或者做一个古今对比,便让那些文字拥有生命,变得灵动起来。

现在人们都喜欢看心灵鸡汤,为什么不看看《论语》呢?从某个角度讲,或许可以说它是古代的心灵鸡汤。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善于去挖掘其中可以给予我们启示的前人智慧。《论语》中反反复复强调的忠孝节义看似平常,其实这就是许多现代人正在慢慢遗失的品质。就拿孝来说吧,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我想,如果是一个当代学生问孝,孔子会不会说:“放下手机,常回家看看”?《论语》是一面镜子,看到古人的言行作为,我们确实应该对自己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

《论语》是经典,孔子是圣人,但是关于这经典与圣人一直是饱受争议的。一味地盲从或批判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应以辨证的眼光去看待。我确实在《论语》中发现了一些看起来比较极端的思想,比如“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那么“不如己”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朋友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就好。其实我们都明白,孔子就是想告诉我们要多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只要我们心里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就好了,过度地纠结于这句话并没有太大意义。读《论语》,是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很重要,用合适的方法去读更重要。至今没有读完《论语》,我真的既惭愧又遗憾,我想继续带着思考去走进它,与这个神秘的女子慢慢地爱上一场,与属于她的那个时代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二

《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我在《论语》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博学多才、诲人不倦的孔子。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讲孝道是我在读《论语》后感受最深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中的孝道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更深层的孝的含义。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三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论语》,使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体会。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了解到孔子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实行“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教育学生从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拿十条干肉作学费,他没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他开创了私人教育的先河。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愧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学习和思考的论述非常精辟,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便会疑惑不解。说明“学”与“思”结合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为了这个目标,终生去践行它。他的.思想对现在的社会仍有启迪。他为了这个目标,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到了老年,他开始修订《春秋》、《诗经》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论语》的背诵,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践行它。

在寒假里,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的句子令我回味无穷。

子贡说过:“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知道了每个国家治理国家的方法。老师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从这句话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发现,在《学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讲的是“孝”和“礼”。比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就是说对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但是他却孝顺父母,说明他还有悔改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干坏事,但是他却不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在《为政篇第二》中,孔子讲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从政的。孔子是强力推荐不要以“势”来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来治理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会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规》中也提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四

《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们现代人太需要心灵上快乐的生活了。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标榜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于丹教授对现代人说半部《论语》可修身。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和谐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让世界充满爱,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人人都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内心的太少。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社会竞争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孔子的《论语》穿越沧桑,传递到了今天,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得到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现代人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五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心得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是记录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推崇为儒家经典。全书20篇,其中涉及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很久就想仔细阅读这本书,吸取其丰富的营养。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粗略地看了一些篇目。因为自己的古文知识还比较浅薄,主要借助译文才能略微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也算有了一点肤浅的理解吧。

作为教师,在阅读中对其中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感受最深。对于学习这个问题,《论语》第十五章中讲到:“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意思是说自己并不是学得很多又都能记得住的人,而是用一条中心线索把所学的内容贯穿起来。这让我很有感触,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而要理解,要融会贯通,多么不容易。

又如第七章《述而》中讲到:“子曰:‘不愤不起,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寻求答案而又寻求不到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心中有了答案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几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我想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内容都理解吸收进去,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但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现实中有些学生眼睛看着黑板,人却已不知神游何处。学习时他们看的不是课本而是参考书,考试前拼命记公式,于是地理不看地图,历史不看年历,平时考试可能结果不错,但绝不可能有完整的`知识概念。

现在的学生读书都要求“高效”,应付众多的考试,对策就是临考前借助参考书复习资料强迫记忆最快。但如此又怎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又怎能要求他们举一反三呢?面对这种问题,孔子当年的一句“不复也”可以说道出了无数教师心中的“悲凉”,但我们能够放弃吗?不能。如何去做,才是真正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的。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六

《论语》的真正含义是告诉我们如何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幸福生活。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的坐标。

《论语》传达了一种简单而热情的生活态度。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子以这种朴素而温和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他的弟子。他所有的弟子都是就像一粒种子,传播着对生命的态度和生命的智慧。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一味地读书,而不去思考,只能被书牵着鼻子走,会被书本所累,从而被书的外表所迷惑而不得其解。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不进行必要的书本知识积累,那么对知识进行研究和推敲,也只能是一种幻想,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和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你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哲学家康德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够说是惊人的一致。可以看出,在认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无论地域和种族多么不同,其基本原则总是相似的。学会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地听别人的。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边想边学,边感受智慧。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七

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__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八

《经》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语,《诗》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似乎中国传统上希望人经受磨练,最终成器。人们常在生活中用“成器”来评价一个有作为的人。

然而,孔子却说“君子不器”。诚然,成器的思想的确有其现实意义。寻个小职,微薄俸薪,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不可否认,许多人追求安逸,便满足于一个阶段。“成器”的思想,最大的弊处便是不思进取。人总应该向高处看,本着一种学无止境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这便摆脱了器的束缚。

儒家主张博学,孔子认为学者应兼通各个领域。这种思想与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不矛盾的人类不再像古代那样知识贫乏。“科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只等着我们进行修修补补”。在这个时代,一切看似没有关联的知识都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真去专攻某一领域,一定会更加困难。

君子不器,并非泛泛而学不求甚解,而是博采众长,专注精通。班超本是翩翩君子的文弱书生,但投笔从戎后,成了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家将军。文武皆通,便是不器。唐玄宗坐在朝堂之上,是开创盛世的一朝天子,在宫廷中,他是浪漫的诗人和艺术家,他编的《霓裳羽衣曲》成了盛世永远的记忆。才高艺广,亦是不器。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九

漫漫儒学,浩荡儒思。万中精髓,论语莫属。虽寥寥数语,却折射出为人处世之道,犹如浩月挥洒下的夺目银光,指引着迷途的羔羊。

论语是儒家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很多言论颇具哲理,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论语向我们呈现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学习经验以及一些时刻警醒我们的人生哲理。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没有一句可以终生奉行的话?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是啊!在生活中,我们做人处事,都应该有一颗博大之心,学会宽恕他人,给他人一点空间,也就是在帮助别人。然而,我们自己本身所排斥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在别人身上,反之,应该将自己欣赏,喜爱的与他人共享。这才是君子所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着高尚品德的“君子”。自己家的垃圾,按理是要自己去扔,但是你却把它丢到邻居的家门口。当邻居看到了,也会感到厌恶了。甚至也把这个垃圾丢到其他的邻居家门口。其他邻居看到了,当然不乐意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就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天,我练完舞蹈,拖着罐满了铅似的双脚,回到了家,刚换好拖鞋,爸爸就提醒我:“注意你的拖鞋。”我烦透了,又口是心非地应付了过去:“哦,我知道了。”回到卧室,我便不由自主地演奏起了“拖鞋交响乐”,结果又被爸爸发现了。他今天显得特别认真,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说:“你怎么还这么走?没听清我说的话吗?”我终于按捺不住,和爸爸理论起来:“累了一上午,我的脚又酸又痛,都快抬不起来了,回到家让我放松放松都不行,也太刻薄了。”爸爸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怔,语重心长地讲道,“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家在四楼,你这样走路,下面的人听起来,声音一定‘不同凡响’吧。虽然他们没有上门理论,但他们心里却已经认定,咱们的素质不高。你一定不想让别人以为你是个道德修养不高,素质低下的人吧,所以,请你一定不要打扰他人休息,抬起脚走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那就请自便喽!”“不,我才不要,我可是个高尚的人哦!”我赶紧回答道。

在诙谐的谈话中,在愉快的欢笑中,我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多为他们着想,从那以后,我就时刻刻提醒自己: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不欲”完美公平正确地解决,那么就不会出现“乱施于人”的情况,也就不会有恶性循环的现象出现。我们生活也会缺少更多的矛盾,人与人之间也会更加和谐。同时,给他人一个犯错的空间,不仅在无意间帮助了他,而且对自己也是人格上的提升,所以,让我们共同做一个高尚,宽宏大量的“君子”吧!

儒学之精髓,非一朝一夕可懂,我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而且,也收获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及学习的方法。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

钱穆认为这一章是讲述孔子一生学习的经历,"学而时习"指的是孔子十五岁开始志学之后的这一阶段;"有朋自远方来",则是三十而立之后的中年治学阶段;"人不知而不愠"是治学的一个很高境界,指孔子五十知天命后这一阶段。钱穆的解释深刻精辟,值得我们去仔细反思。

不过我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一章,那就是要达到一种以学为乐的境界。孔子自述的三种境界都在反问,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论语》中还有直接表达这种以学为乐的章节,孔子夸奖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认为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并且不为外物所累,以学为乐。孔子自己也有这种品质,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篇第七》)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像孔子和颜回那样好学,并且以学为乐事,那么他的学习境界定当有所提升。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一种以学为乐的传统,当然这种传统可能与《论语》有密切关系。比如说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是晋代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酣觞赋诗,以乐其志。"这便是陶渊明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沉醉于读书、写作之中,从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最大的满足,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迹。他自己不慕富贵,不贪仕途,当他生活潦倒时,他并不以此为虑,仍是生活得高高兴兴的,因为他有诗书为伴,在学习中寻得了快乐和满足。时下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不以学为乐,反而以学为累,认为学习一无是处,反而生活得不如意。这样的人明显犯了两个忌讳,一个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他不考虑自己应该多学,以提高能力为自己创造好生活,只是发些没用的牢骚;一个是他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很自然他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件乐事,而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最好要摆正姿态,做到志于学,乐于学。

王羲之是晋代的书法家,他在《兰亭集序》中写了一幅众人乐学图。那一次有王羲之、谢安等参加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会,四十多个文人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天,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抱中,列坐在清流急湍的溪水旁,一觞一咏,饮酒赋诗,大家各呈才藻,竞展风华,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结合在一起,互相辉映,成为永远令人艳羡不已的壮举。这样的情景在今天已经很难再见到了,不过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精神,做一点恢复性的工作,这样于人于己都是一件乐事,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乐于其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负担,那么人的一生就会变得了然无趣,每天的学习变得很压抑,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学习本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学习使人进步有所得,给我们为人处事以指导,解决我们的困惑。学习就像我们最忠诚的朋友一样,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为何不能与之友好相处呢?孔子从十五岁便开始喜欢上学习,每到一个年龄段,境界都要提升一次,原因是什么呢?正是我们所说的以学为乐。希望那些对学习认识不深的人,仔细理解领会孔子以学为乐的精神,做到乐在学中。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一

读书心得体会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二

《论语》是我们古今著名的一本书,孔老夫子和它的徒北一生的心血。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有许多个弟子,一个连一个的把德礼文明传扬下去。

《论语》是一本讲文明礼仪的书,上面写得都是如何成为君子道理。里面是讲德行的,我有时在想,如果全国人民都按照孔子的道德去做的话,中国将是多么一个既文明又有礼仪的国家,我很喜欢孔子说的那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特别有感,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做言而无信的人,这样就能成为一届君子。

君子倒底是什么呢?君子由德、礼、行、体四个部分组成。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礼是要有礼数,以礼待人;行是言行举止都要文雅;体是要体面,穿着要得体。这些就是《论语》这部书的精华。听说这本书是孔子死后而弟子们所写的,把孔子的毕生精华记录了下来。

通过《论语》,我想做一个道德品行的人,因为,你品德好了,就有无数好人与你做朋友,就会人人都信任你,因为你遵守诺言,就会看重你,尊重你,因为你也看重、尊重他。

《论语》对后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启示书,因为这本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礼仪,如果人人都尊重的话,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香九龄,能温席。“小小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为父亲温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黄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黄香是一个君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官。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三

嗯,还可以,但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还是那个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是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是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最高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觉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其实这说的就是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这就是孔夫子他跟学生在交流中,学生非要苛刻的问他。子贡,老是这个子贡“刁难”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问他老师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就遵守它。你说什么教育能缩成一个字,老师呢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就是宽恕的恕。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师又为这个“恕”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我一说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宽容,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你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就这一个经验够你活一辈子。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几个字就够你一辈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会说让你去背《千字文》,记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就够了,就是宽容一点。所以他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宽容有时候多不容易啊,我们这个社会上,现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你的心头过不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时候是一个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老在那里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的伤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断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总想着说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他呢,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的都是复仇。

其实当你一次一次玩味这个痛苦的时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自己快乐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四

《论语》称得上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源远流长文化历史的见证。早在几千年,我们祖先已经对修养、道德、人生哲理及学习方法等都有了自己的见解。

在这本书中,孔子对“诚信”二字作了详细的解释。诚是以诚待人,信就是说话要算数。信是人字和言字组成的。意思是人应该讲信用、守诺言,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平共处。

虽然有时会觉得《论语》枯燥无味,但我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发,规范自己的行为,油然而生一种对孔子的敬仰。我一定会花时间去把里面的道理记在心里。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五

听妈妈说,这部流传已久的经典著作《论语》倍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博精深,很值得一学。因此我每天都会挤一些时间出来,来背诵论语中的佳句。

初读论语时,最令我感慨不一定应属“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只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不断的进步。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同样需要经常调节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总之,每一天想一想要让自己学会自觉努力,不断激励鞭策自己。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已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它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人,还教会了我该怎样容人容事,有新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论语》,说不定你的收获比我的还要大呢!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六

”香九龄,能温席。“小小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为父亲温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黄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黄香是一个君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官。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名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

小学生论语读书心得(实用17篇)篇十七

有人从《论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却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我,同我畅谈人生,让我懂得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风和日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严寒时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依然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这君子的节操。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我熟记于心中的语句,出现在我眼帘。不禁让我想起平时里,作为英语课代表的我为了下课能多玩会,而请别的同学送本子。有时候更甚至编些小理由,偷懒或找人代劳!想着想着……我的脸好烫呀,不知不觉竟红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给他人,不仅破坏了同学间的关系,也伤害了朋友间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论语》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触即醉,却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师教学成长心得范文(19篇)

    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点,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地表现。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

    广东惠州西湖导游词(汇总18篇)

    导游词的讲解必须准备充分,内容精确,以确保游客对景点的了解和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听听看吧。【西湖简介】惠州西湖位于惠州城

    大学生期末个人鉴定范文(21篇)

    期末是学期结束时对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成绩和表现做出的综合评价,是对整个学期学习的一个总结和回顾。期末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的升学就业,因此对每个学生

    班级安全教育班会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感想大全(16篇)

    读书心得可以展现我们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水平,是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读书心得的写作要点,小编特别准备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夏洛的网初中读书心得(通用17篇)

    读书心得是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对所读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我想我需要写一份读书心得了吧。接下来是一些写读书心得的注意

    大学生课程总结万能大全(19篇)

    范文范本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1、要有自信,自强,用心

    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合同(实用13篇)

    在单位中,我们与领导和同事们共同合作,实现工作的进展和目标的达成。这是一些精选的单位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乙方:乙方于____年____月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心得(热门21篇)

    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书籍和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员工就业劳动合同(模板16篇)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等事项应当依法办理,不能违背法律规定。看看下面的劳动合同案例,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合同的撰写要点。年龄:_________家庭住址: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