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古诗词集优秀

时间:2023-05-09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天古诗词集篇一

徂:开始。《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唐·白居易《宴散》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夏天古诗词集篇二

2.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3.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戴敏《初夏游张园》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

8.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0.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1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3.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9.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21.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22.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23.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24.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26.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7.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8.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9.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30.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31.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33.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3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38.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39.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40.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张炎《疏影·咏荷叶》

42.阴阴夏木啭黄鹂。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3.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45.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46.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47.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48.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张炎《疏影·咏荷叶》

4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5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52.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夏天古诗词集篇三

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宋)-《三月晦日偶题》

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宋)-《初夏即事》

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南北朝)-《游赤石进帆海》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夏天古诗词集篇四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官宣恋爱的句子短句唯美简短大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最新官宣恋爱的句子短句唯美 官宣恋爱的句子长句优秀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2023年个人委托书简单写法通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最新写兄弟情深的句子唯美 写兄弟情深的句子简短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2023年情人节配文 情人节唯美适合发说说(大全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2023年夏天古诗词的100首实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大一新生军训演讲稿 大学新生军训发言稿大全(7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

    最新高校专项计划自荐信800字大全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

    最新高校专项计划自荐信免费 高校专项计划自荐信3000字实用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

    班主任培训总结美篇(模板10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