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字海

优秀作文在语言运用上应当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式,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下面是一篇获奖的作文范文,可以说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作文之一。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一

第一幅:冬天,父子四人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第二幅:静静的.冬夜,与友人泛舟西湖。第三幅:我和妻儿在台州城里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3分,只要能答到每一幅事件的基本要素即可给分)。

2.文章题目叫“冬天”,而文中却无依据描写冬天的语句,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为什么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上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冬天的济南?

3.请你从上文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描写景物的语句,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1.因为下点小雪,济南的山景更秀美了;城外的远山和村庄像水墨画一般美。(两层意思,每层两分)。

2.小雪覆盖下的山景,冬天的水色。

3.“略”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三

李镇西。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假如现在拿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在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

然后,我问大家:“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前读过没有?”

学生们回答:“没有。”

“没有读过?哦。李老师却特别喜欢这篇文章。这样,对于这篇文章,我先不忙读,而由你们先读一遍。不要齐读,而是自己按自己的理解去读,同学们也许会读出些味道的。好,现在大家开始读吧!”

学生们开始朗读。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我看到一位同学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走到他身旁表扬他:“这位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大家要向他学习!”

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于是我说:“好,刚才同学们读了一遍。下面,李老师也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注意,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有同学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在读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抑扬顿挫,哪些地方舒缓,哪些地方急促,都体现了你对课文的理解并加进了你的感情。同样,下面李老师的朗读,也体现了李老师的理解并加进了我的感情。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把课文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勾画一下。”

我终于打破了沉寂:“今天李老师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给大家讲,当然是因为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感受。“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好,我们现在就按照刚才我说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顺序来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先看‘读出自己’。邻近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

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地互相交流,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当一位女学生举起手时,我对她说:“好,先请这位女同学说说。”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我读到这一句,想像朱自清和他父亲一起吃豆腐,屋子虽然很暗,但亲情却很浓。我想起了我父亲给我讲过的他小时候吃豆腐的故事。那种亲情很能引起我的联想和共鸣。”

“好,请坐。”当她坐下后,我对全班学生说道,“她说她父亲给她讲过类似的生活,让她产生了共鸣。我不禁感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迅速地拉大。在现代家庭,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各做各的事情。像你们,可能是做作业 ,爸爸妈妈呢可能是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么怀念那种吃豆腐的生活呀!所以,朱自清这篇文章就勾起了我对一种久违了的温馨人情味的回忆。好,哪位同学再说说?”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过手吧!”我走向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

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

“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的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另一位学生发言说:“我最喜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我读出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是多么慈祥地为孩子夹豆腐。还有孩子饿了的时候那急切的心情,眼巴巴的望着那锅。这一细节特别形象,特别……”

“特别传神!是吧?”我补充道,“聊聊数语,却把孩子那眼巴巴的神态写得非常形象。”

她使劲地点头:“对对。还有第二段的最后一句,‘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就这么淡淡的一句,写出了思念朋友的惆怅,多年前的好朋友没有了消息。冬天总是令人想起往事,令人惆怅。”

“很好!请坐。后面那位举手的同学请说!”我又抽了一位学生。

“我觉得第一段很好,这一段与我过去看过的一部电影很像。这部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是荷兰故事片。写了一个家庭非常温馨的情景。我的家庭也很温馨,所以我对这一段感触颇深。”

“好呀!那你也可以写一篇以你家温馨生活为内容的《冬天》!”我说,“这位同学由这篇散文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电影,进而又联想到自己的家庭。这也是一种‘读出自己’!”

我看到一位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表情非常急切,便请她发表意见。她先读了文中的一段文子:“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她停了一下说,“读到这一句,我特别感动,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和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但她稍微顿了一下,还是带着哭腔继续说:“爸爸,爸爸,总是把,把……最好的菜往我碗里夹……”

她又说不下去了,只是抽泣,看着她那流泪的脸庞,全场的人都感动了,鼓掌响了起来!

她平息了一下情绪,接着说:“还有‘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一句,也逼真地写出了孩子急切盼望的心理。另外,还有一句我很感动。就是第三段的那一句:‘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还有‘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每当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

她的发言让我也很感动:“非常好!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只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她首先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感受爱的孩子!想一想,她由朱自清的文章想道自己爸爸给自己夹菜。可是我们有的同学也许就不是这样想的,面对饭桌上爸爸妈妈给自己夹菜,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甚至可能会埋怨父母:‘烦不烦呀?’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什么叫孝心?每天按时回家,不要让爸爸妈妈在阳台上张望自己,就是最大的孝心!而这位同学就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孩子!”我突然提高了声音:“让我们向她表示敬意!”

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看,上面几位同学就叫‘读进去了’!他们所说的,都不是我分析出来的,也不需要我分析。同学们只需要用自己的心尽可能贴近作者的心就行了!把自己摆进去,就会发现文章中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共鸣的。――还有没有同学要说呀?好,请这位男同学发表看法。”

一男生:“我读了全文,最后一段,也就是最后一句最能打动我:‘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因为我由这一句想到了我的班级生活,也是充满温暖的;我还想到过去初中的同学,虽然现在我已经上高一了,但常常想念初中的班级生活,想起来就感到温暖。”

“好,这位同学由文中的语句想到了班级生活。这也叫‘读出了自己’。”我刚评论完,就看到又有许多手举了起来,我说:“是呀,这篇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举手想发言的同学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听更多的同学谈他们的感受,但仅以上同学所提到的文中精彩之处,就足以让我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学们体会到的更多的美,大家还可以在课后继续交流。”

刚才举手的学生带着遗憾表情的把手放了下去。于是我说:“除了欣赏之外,我们还要进行研究,同学们同样可以发表看法的。哪些同学有什么问题呢?甚至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我们这是一个自由论坛,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不喜欢的理由。或者有同学感到文中有不太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总之,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好,有同学举手了。请!”

一位男生说:“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我渐渐地快睡着了。’我觉得这‘渐渐’和‘快’叠在一起有些不太通顺。”

“嗯,‘我渐渐地快睡着了。’你觉得不太通顺。那么其他同学同不同意他的观点呢?”我没有急于解答这位学生的问题,而是先把目光投向全体学生,“呵呵,同学们提出问题,不要都等着我来解答,你们也可以动脑筋,你们也可以解答的。嗯,没有不同意见,那说明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质疑。那我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这句话按现代汉语的标准来看,‘渐渐’与‘快’放在一起,是不太规范。但是大家要注意,这篇文章写于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类似的语言现象,我们在读鲁迅的文章时,读冰心早期的作品时,都可以发现。因此,我认为,似乎不必苛求。好,还有啥问题呀?”

又一位男生站了起来:“我发现这篇文章通篇并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对题。这是为什么?”

“嗯,这位同学认为本文通篇都没有写冬天,文不对题。我认为,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科研价值!”我笑着这样评价他的提问。

全场大笑,这位男生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认真地说:“那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请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女生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没有读进去,没有‘读出自己’。”

全场又大笑。

但她继续说:“朱自清主要是着力写感情,而不是写景。同时这种感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而不是张扬的,因此,他的文章不是水样的文章,而是酒样的文章!”

我说:“好,这是你的看法。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理由呢?”

另外一女生举手发言说:“《冬天》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单纯写冬天,我觉得朱自清写冬天是为了写出对过去往事的怀念,对友情亲情的怀念。而这些体现友情、亲情的事都发生在冬天。所以用《冬天》这个题目。”

“好,我认为她说得非常好!就是说,这几件事情都是发生在冬天。”我一边评价她的发言,一边看了看刚才提问那个男生,他摇了摇头,“哦,好像刚才题问的那位同学还是不同意,好,你说吧!”

他反驳道:“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得好像有点不太对吧!所谓含蓄并不等于不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呀!比如你到珠宝行去,一个劲地说这戒指非常漂亮非常漂亮,可别人仍然不知道你是想买还是不想买呀!”

我问他:“那么刚才第二位同学说这几件事都发生在冬天,所以以《冬天》为题,你同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要紧的,你实话实说,我非常欣赏你坚持自己观点的精神。这不叫固执,没有想通就是没有想通嘛!”

“还是不同意。”他说。

我问:“为什么?”

“因为即使这些事都发生在冬天,但既然以冬天为题,还是应该有一些写冬天的句子才好。”

“哦,你认为还是应该直接写冬天,就像《济南的冬天》一样,是吧?那么,这篇文章究竟写冬天没有呢?”

多数学生纷纷说:“写了。”而且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你看,又有不少同学要反驳你了。好,那位穿红衣服的同学说。”

被叫的女生发言说:“我想说,这篇文章所写的都是生活中非常平淡的小事,而且溶注的感情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生离死别之类的,而是一种非常平凡而朴素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在严冬的衬托下,特别温暖。”

我又抽一位举手的学生发表看法,她说:“我想补充的是,作者以《冬天》为题,是因为这几件事不但都发生在冬天,而且这几件事都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

我追问:“为什么会给作者以温暖?”

“因为这些亲情友情令作者怀念,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作者想起来就特别温暖。这种心中的温暖与自然界的冬天形成反差,是一种衬托。”

我点头道:“嗯,她又说出一个理由:以‘冬天’为题不仅仅是因为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冬天,而且更因为以冬天为背景,更能反衬出这些小事的温馨。”

我转身问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请问这位同学,你同不同意她的观点:以冬天的寒冷,反衬出家庭和友情的温馨?”

他点头说:“嗯,我基本同意作者以冬天来衬托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好,他基本接受了那几位同学的观点。这种勇于服从真理的精神更加可贵!”我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家都笑了起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应该充满思想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仅仅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碰撞,同学之间也可以碰撞。我还想补充一点:刚才这位同学说文章没有写到冬天,其实,文章是写了冬天的,只是很少像《济南的冬天》那样直接描写冬天的景物,但文章通篇不时都在提到冬天:‘说起冬天’‘又是冬天’‘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你们看,这几天有大风大雪吗?呵呵,没有。所以,这篇文章是写到了冬天的,只不过是把冬天作为背景来写的。”

我继续问:“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好,这位男同学请说。”

一男生说:“作者这样写,‘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请问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无人解答?”我忍不住开了个玩笑,“嗯,关键是同学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啊!”

学生们开怀地大笑起来。

一女生举手发言说:“我理解,朱自清是刚搬到这里的,他这里是想说明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正因为这样,一家人才显得很温馨。”

我问:“你的意思是说,朱自清这里写寂寞都是为了铺垫,正是在这寂寞中,一家人的心贴得更紧了。是吗?”

“是的。”她点点头坐下了。

又一女生站了起来:“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那时候,他们不象我们现在有许多消遣,他们没有电视看,没有电脑玩――那时的社会背景就是那样,所以他们一家人只能团坐在火炉旁,心贴得更紧了,彼此互相温暖着。”

“嗯,很好!我完全同意你们的理解。看,我想说的话都被你们说完了。”

一男生举手问:“第二自然段说‘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我想问,他们醒的是哪一场梦?”

“好呀,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像醒了一场梦。’是怎么回事呢?谁能回答?”

沉默。学生们都在思考。

一位女生举手了:“前面写的环境一直非常安静,作者和朋友在一起心境恬静,冬天的西湖游人也很少,后面到了寺里面,就很嘈杂,还有佛婆念佛的声音也很大,所以就像一场梦醒了。”

我补充道:“是的,刚才作者和他的朋友在湖面上已经陶醉了,快睡着了。现在一下来到这喧嚣的地方,好像梦被吵醒了。这里是个对比。是吗?好,请坐。”

又一位男生提问:“‘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我不明白,‘她们母子三个’为什么要对着‘我’笑。”

“是呀,为什么要对他笑呀?呵呵呵呵……”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学生们也笑了起来。

我首先表扬这位提问的学生:“我很赞赏这位同学,他有问就提,他不因为这个问题可能比较简单就不提。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呀?”

一女生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亲情,因为每次我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会对我笑:‘回来了?’”

“是呀!”我对那位提问的男生说,“你回家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没有对你笑?笑不笑呀?”

众笑。那位提问的男生点头,小声说:“也笑的。”

“这就对了!你爸爸妈妈对你的笑和朱自清这里写到的笑是一样的――看到自己的亲人回来了,情不自禁的笑容就会洋溢在脸上。”

学生们大笑。

“好,那位举手男同学还要提什么问题?”

“第一段的第二行:‘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觉得这里用‘白狐大衣’的比喻不太恰当。还有这一段最后一句:‘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里的‘掉’字,我感觉也不太恰当。”

我说:“白狐大衣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当然是可以讨论的。我理解,这里是取其白而滑。白狐大衣外面是光滑的。当然我也没有穿过白狐大衣。(众笑)这只是我的想像。另外,关于这个‘掉’字,应该说这里写的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从‘筷子上掉下来’,当然是不是还有比掉更好的字,大家还可以研究。大家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呀?”

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哟!想提问的人越来越多了!呵呵,但是我不问了,(众笑)因为快下课了。不过,我看到你们那么多的人举手想提问,我就感觉我这堂课上的特别成功。呵呵!(众笑)为什么呢?你们‘读进去’了嘛!尽管问题越来越多,但我的任务并不是把你们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我也不可能都解决,刚才同学们提的许多问题都不是我解答的。我的任务是开启你们思想的闸门,点燃你们思想的火炬!让你们真正‘读进去’。其实,你们问我的问题我并非都能解答的,比如刚才有同学私下问我:‘李老师,阿弥陀佛的生日是哪一天呀?’(众笑)我真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的确不知道阿弥陀佛的生日。但我可以下来查有关资料,下次如果我再讲这篇文章就可以告诉我的学生了。不过,,我这里想顺便问问,在座有没有同学知道阿弥陀佛的生日是哪一天,或者哪位听课的老师知道,帮助我解答一下? ”

没有人举手,我正想结束教学,突然一位男生举手了。

“好,请这位男同学回答。”

他站起来大声说:“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

我正想问他的依据何在,却看到他刚才是在读文中的一句话,我恍然大悟:“嗯?啊,对了,文章中前面有一句话:‘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这不就是答案吗?”

全场鼓掌!

“哎呀,你这个回答提醒了李老师:我读得是多么粗心啊!在这一点上,你超过李老师了!同学们,陶行知有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我就崇拜他!”

全场大笑,掌声如雷。

“最后还有几分钟――啊,其实没有几分钟了――我简单谈谈我的体会。同学们应该注意这篇文章中的细节,要善于关注细节!吃豆腐,‘眼巴巴地望着那锅’是细节;划船,‘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是细节;还有‘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也是细节;打动人的总是细节!还有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这是细节……本来我还准备了另外两篇文章,一篇是写我和我学生的故事,主要写我和我学生之间的互相思念;还有一篇是写我童年的一件往事,是我五六岁时一次迷路后怎样被一群红领巾送回家的,我的感受也是通过许多细节来表现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不给大家讲了,但同学们可以在课外认真读读。当然,关注细节,决不仅仅是写文章,作文和做人是统一的,刚才那位女同学提到父亲给自己夹菜时忍不住流泪了,她想起自己回家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便很感动,这些都是通过细节来感受的。所以,无论作人还是作文,请从关注细节做起!――下课!同学们再见!”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四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5.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温暖心灵;姿态优美;光彩迷人。

16.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冰灯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美丽留在人们心里。生命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

17.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它表现了冰灯怎样的特点和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它就是一个,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采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灯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震撼,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18.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内容或结构选一方面进行分析。(2分)。

内容:冰灯的美丽令作者难忘,冰灯带来的启示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写法:首尾呼应。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五

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目的灰暗中。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40周年纪念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一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货车行驶缓慢,停下两次,又开始行驶了。接着,司机在隔壁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谁会给梅森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明天是15日,乔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板。似乎没人应门。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送花人敲起了门。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好的。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店,一应俱全。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色的玫瑰。乔就老选黄玫瑰。送给我的阳光。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花束。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菲没听见。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她用水杯给花瓶灌上水,轻轻地将玫瑰和枝叶插入瓶中,将花瓶搬到起居室。

走到起居室中间时,苏菲笑了。她轻轻一转身,开始倾斜着身子,慢慢转起小圈来。她轻轻地、优雅地绕着起居室转着,转到厨房里,转到大厅里,又转回来。她跳啊跳啊,跳到双膝酸软才罢。然后,她倒进摇椅里,睡着了。

下午六点一刻,苏菲被响声惊醒了。这次是有人在敲后门,是梅森太太。

你好,苏菲。梅森太太招呼道,你好吗?我刚才敲过门。你没来开门,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在睡觉?她一边说个不停,一边将靴子上的雪蹭到门口脚垫上,走进来。我真讨厌下雪,你呢?广播说这雪到午夜要下到6英寸呢。不过你知道。广播不可信的。还记得去年冬季,他们预报说要下4英寸吗?结果下了21英寸呢。21英寸啊,他们还说今年冬天会很暖和。哈,我可觉得这天很冷。你知道不,我上个月的油费都达到263美元了?就我这个小房子。

我都不知道还能付得起多久的账单了。如果艾尔弗雷德上帝保佑他能像你们家乔瑟夫那样勤俭就好了。乔瑟夫,噢,上帝啊。我差点忘了玫瑰花。

苏菲的两颊烧得通红。她结结巴巴地想道歉,让到一边让梅森太太看到空盒子。

苏菲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她拾起之前未曾看到的那个白色小信封,心怦怦地跳。信封一直躺在鲜花盒子边。她用颤抖的双手取出卡片。

送给我的阳光。卡片上写道,我垒心地爱着你。想起我时一定要快乐。爱你的,乔。

25.请你根据文意,解释小说倒数第3自然段中玫瑰信托的含义。(2分)。

答案:乔瑟夫安排花店准备黄玫瑰,在他去世后第一年的情人节,〔1分)让邻居梅森太太送给苏菲。(1分,意思接近即可)。

26.小说第6自然段描述了苏菲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描写暗示了她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1分)。

答案:要点:(莫名的)激动或期待。(意思接近即可)。

27.小说中的梅森太太和乔(乔瑟夫)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选择其中一人作简要概括。(1分)。

答案:梅森太太:热情善良开朗。乔(乔瑟夫):勤俭浪漫,爽朗幽默,细心周到。(意思接近即可)。

28.从构思情节的角度看,第5自然段中加点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这是伏笔(作铺垫)。(1分)梅森太太不在家,送花人才会让苏菲代收玫瑰,苏菲的回忆、拆花、插花、跳舞等情节才会有时间发生,故事情节发展才合理。(意思接近即可)。

29.请对小说的标题偷来一片冬日阳光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案:偷来是指苏菲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乔预先安排的,未经梅森太太允许就插入了自家的花瓶。(1分)一片冬日的阳光是比喻苏菲在寂寞寒冷的冬日里,看到乔让人送来的黄玫瑰,感受到甜蜜爱情的.温暖。(1分)这个标题概括而又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意思接近即可)。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六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2、能按意愿独自设计画面,大胆作画。

3、增强对冬季周围事物关注。

活动重点: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活动难点:

能画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色彩合适。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指向目标1)。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讨论,教师简单小结。

2、提出绘画主题,引导幼儿思考。(指向目标2、3)。

“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幅‘冬天’的画”,你会画一些什么呢?”幼儿个别说一说,互相说一说。

3、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观察引导。(指向目标1、2、3)。

“请小朋友画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样子,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冬天,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尽量不要和别人一样。”

幼儿作画,教师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涂上适当的色彩,进一步表现冬天特征。

活动结束:

(指向目标3)。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原因。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七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朱自清的《冬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篇散文,多次给我的学生朗读。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就讲《冬天》。虽然没有这篇文章备课资料,也没有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但我想,只要我把学生调动起来,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我的课就算成功了。

下面,就是我根据教学录像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冬天”。

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我必须先给他们讲讲我的教学思路,于是我说:“我们怎样来学这篇文章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我,对我也不太了解,我对你们也不太了解,不过不要紧的,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我经常在想,怎样才算是读懂了一篇课文呢?我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着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着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假如现在拿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在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

然后,我问大家:“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前读过没有?”

学生们回答:“没有。”

“没有读过?哦。李老师却特别喜欢这篇文章。这样,对于这篇文章,我先不忙读,而由你们先读一遍。不要齐读,而是自己按自己的理解去读,同学们也许会读出些味道的。好,现在大家开始读吧!”

学生们开始朗读。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我看到一位同学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走到他身旁表扬他:“这位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大家要向他学习!”

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于是我说:“好,刚才同学们读了一遍。下面,李老师也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注意,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有同学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在读的时候,就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抑扬顿挫,哪些地方舒缓,哪些地方急促,都体现了你对课文的理解并加进了你的感情。同样,下面李老师的朗读,也体现了李老师的理解并加进了我的感情。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把课文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勾画一下。”

我终于打破了沉寂:“今天李老师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给大家讲,当然是因为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感受。“我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好,我们现在就按照刚才我说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顺序来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先看‘读出自己’。邻近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

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地互相交流,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当一位女学生举起手时,我对她说:“好,先请这位女同学说说。”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我读到这一句,想像朱自清和他父亲一起吃豆腐,屋子虽然很暗,但亲情却很浓。我想起了我父亲给我讲过的他小时候吃豆腐的故事。那种亲情很能引起我的联想和共鸣。”

“好,请坐。”当她坐下后,我对全班学生说道,“她说她父亲给她讲过类似的生活,让她产生了共鸣。我不禁感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迅速地拉大。在现代家庭,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各做各的事情。像你们,可能是做作业 ,爸爸妈妈呢可能是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么怀念那种吃豆腐的生活呀!所以,朱自清这篇文章就勾起了我对一种久违了的温馨人情味的回忆。好,哪位同学再说说?”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过手吧!”我走向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

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

“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的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另一位学生发言说:“我最喜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我读出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是多么慈祥地为孩子夹豆腐。还有孩子饿了的时候那急切的心情,眼巴巴的望着那锅。这一细节特别形象,特别……”

“特别传神!是吧?”我补充道,“聊聊数语,却把孩子那眼巴巴的神态写得非常形象。”

她使劲地点头:“对对。还有第二段的最后一句,‘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就这么淡淡的一句,写出了思念朋友的惆怅,多年前的好朋友没有了消息。冬天总是令人想起往事,令人惆怅。”

“很好!请坐。后面那位举手的同学请说!”我又抽了一位学生。

“我觉得第一段很好,这一段与我过去看过的一部电影很像。这部电影叫《我最中意的雪天》,是荷兰故事片。写了一个家庭非常温馨的情景。我的家庭也很温馨,所以我对这一段感触颇深。”

“好呀!那你也可以写一篇以你家温馨生活为内容的《冬天》!”我说,“这位同学由这篇散文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电影,进而又联想到自己的家庭。这也是一种‘读出自己’!”

我看到一位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表情非常急切,便请她发表意见。她先读了文中的一段文子:“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她停了一下说,“读到这一句,我特别感动,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和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但她稍微顿了一下,还是带着哭腔继续说:“爸爸,爸爸,总是把,把……最好的菜往我碗里夹……”

她又说不下去了,只是抽泣,看着她那流泪的脸庞,全场的人都感动了,鼓掌响了起来!

她平息了一下情绪,接着说:“还有‘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一句,也逼真地写出了孩子急切盼望的心理。另外,还有一句我很感动。就是第三段的那一句:‘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还有‘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每当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

她的发言让我也很感动:“非常好!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只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她首先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感受爱的孩子!想一想,她由朱自清的文章想道自己爸爸给自己夹菜。可是我们有的同学也许就不是这样想的,面对饭桌上爸爸妈妈给自己夹菜,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甚至可能会埋怨父母:‘烦不烦呀?’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什么叫孝心?每天按时回家,不要让爸爸妈妈在阳台上张望自己,就是最大的孝心!而这位同学就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孩子!”我突然提高了声音:“让我们向她表示敬意!”

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看,上面几位同学就叫‘读进去了’!他们所说的,都不是我分析出来的,也不需要我分析。同学们只需要用自己的心尽可能贴近作者的心就行了!把自己摆进去,就会发现文章中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共鸣的。――还有没有同学要说呀?好,请这位男同学发表看法。”

一男生:“我读了全文,最后一段,也就是最后一句最能打动我:‘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因为我由这一句想到了我的班级生活,也是充满温暖的;我还想到过去初中的同学,虽然现在我已经上高一了,但常常想念初中的班级生活,想起来就感到温暖。”

“好,这位同学由文中的语句想到了班级生活。这也叫‘读出了自己’。”我刚评论完,就看到又有许多手举了起来,我说:“是呀,这篇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举手想发言的同学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听更多的同学谈他们的感受,但仅以上同学所提到的文中精彩之处,就足以让我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学们体会到的更多的美,大家还可以在课后继续交流。”

刚才举手的学生带着遗憾表情的把手放了下去。于是我说:“除了欣赏之外,我们还要进行研究,同学们同样可以发表看法的。哪些同学有什么问题呢?甚至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我们这是一个自由论坛,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不喜欢的理由。或者有同学感到文中有不太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总之,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好,有同学举手了。请!”

一位男生说:“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我渐渐地快睡着了。’我觉得这‘渐渐’和‘快’叠在一起有些不太通顺。”

“嗯,‘我渐渐地快睡着了。’你觉得不太通顺。那么其他同学同不同意他的观点呢?”我没有急于解答这位学生的问题,而是先把目光投向全体学生,“呵呵,同学们提出问题,不要都等着我来解答,你们也可以动脑筋,你们也可以解答的。嗯,没有不同意见,那说明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质疑。那我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这句话按现代汉语的标准来看,‘渐渐’与‘快’放在一起,是不太规范。但是大家要注意,这篇文章写于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类似的语言现象,我们在读鲁迅的文章时,读冰心早期的作品时,都可以发现。因此,我认为,似乎不必苛求。好,还有啥问题呀?”

又一位男生站了起来:“我发现这篇文章通篇并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对题。这是为什么?”

“嗯,这位同学认为本文通篇都没有写冬天,文不对题。我认为,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科研价值!”我笑着这样评价他的提问。

全场大笑,这位男生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认真地说:“那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请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女生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没有读进去,没有‘读出自己’。”

全场又大笑。

但她继续说:“朱自清主要是着力写感情,而不是写景。同时这种感情的表达是很含蓄的,而不是张扬的,因此,他的文章不是水样的文章,而是酒样的文章!”

我说:“好,这是你的看法。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理由呢?”

另外一女生举手发言说:“《冬天》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单纯写冬天,我觉得朱自清写冬天是为了写出对过去往事的怀念,对友情亲情的怀念。而这些体现友情、亲情的事都发生在冬天。所以用《冬天》这个题目。”

“好,我认为她说得非常好!就是说,这几件事情都是发生在冬天。”我一边评价她的发言,一边看了看刚才提问那个男生,他摇了摇头,“哦,好像刚才题问的那位同学还是不同意,好,你说吧!”

他反驳道:“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得好像有点不太对吧!所谓含蓄并不等于不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呀!比如你到珠宝行去,一个劲地说这戒指非常漂亮非常漂亮,可别人仍然不知道你是想买还是不想买呀!”

我问他:“那么刚才第二位同学说这几件事都发生在冬天,所以以《冬天》为题,你同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要紧的,你实话实说,我非常欣赏你坚持自己观点的精神。这不叫固执,没有想通就是没有想通嘛!”

“还是不同意。”他说。

我问:“为什么?”

“因为即使这些事都发生在冬天,但既然以冬天为题,还是应该有一些写冬天的句子才好。”

“哦,你认为还是应该直接写冬天,就像《济南的冬天》一样,是吧?那么,这篇文章究竟写冬天没有呢?”

多数学生纷纷说:“写了。”而且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你看,又有不少同学要反驳你了。好,那位穿红衣服的同学说。”

被叫的女生发言说:“我想说,这篇文章所写的都是生活中非常平淡的小事,而且溶注的感情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生离死别之类的,而是一种非常平凡而朴素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在严冬的衬托下,特别温暖。”

我又抽一位举手的学生发表看法,她说:“我想补充的是,作者以《冬天》为题,是因为这几件事不但都发生在冬天,而且这几件事都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

我追问:“为什么会给作者以温暖?”

“因为这些亲情友情令作者怀念,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作者想起来就特别温暖。这种心中的温暖与自然界的冬天形成反差,是一种衬托。”

我点头道:“嗯,她又说出一个理由:以‘冬天’为题不仅仅是因为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冬天,而且更因为以冬天为背景,更能反衬出这些小事的温馨。”

我转身问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请问这位同学,你同不同意她的观点:以冬天的寒冷,反衬出家庭和友情的温馨?”

他点头说:“嗯,我基本同意作者以冬天来衬托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好,他基本接受了那几位同学的观点。这种勇于服从真理的精神更加可贵!”我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家都笑了起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应该充满思想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仅仅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碰撞,同学之间也可以碰撞。我还想补充一点:刚才这位同学说文章没有写到冬天,其实,文章是写了冬天的,只是很少像《济南的冬天》那样直接描写冬天的景物,但文章通篇不时都在提到冬天:‘说起冬天’‘又是冬天’‘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你们看,这几天有大风大雪吗?呵呵,没有。所以,这篇文章是写到了冬天的,只不过是把冬天作为背景来写的。”

我继续问:“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好,这位男同学请说。”

一男生说:“作者这样写,‘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请问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无人解答?”我忍不住开了个玩笑,“嗯,关键是同学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啊!”

学生们开怀地大笑起来。

一女生举手发言说:“我理解,朱自清是刚搬到这里的,他这里是想说明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正因为这样,一家人才显得很温馨。”

我问:“你的意思是说,朱自清这里写寂寞都是为了铺垫,正是在这寂寞中,一家人的心贴得更紧了。是吗?”

“是的。”她点点头坐下了。

又一女生站了起来:“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那时候,他们不象我们现在有许多消遣,他们没有电视看,没有电脑玩――那时的社会背景就是那样,所以他们一家人只能团坐在火炉旁,心贴得更紧了,彼此互相温暖着。”

“嗯,很好!我完全同意你们的理解。看,我想说的话都被你们说完了。”

一男生举手问:“第二自然段说‘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我想问,他们醒的是哪一场梦?”

“好呀,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像醒了一场梦。’是怎么回事呢?谁能回答?”

沉默。学生们都在思考。

一位女生举手了:“前面写的环境一直非常安静,作者和朋友在一起心境恬静,冬天的西湖游人也很少,后面到了寺里面,就很嘈杂,还有佛婆念佛的声音也很大,所以就像一场梦醒了。”

我补充道:“是的,刚才作者和他的朋友在湖面上已经陶醉了,快睡着了。现在一下来到这喧嚣的地方,好像梦被吵醒了。这里是个对比。是吗?好,请坐。”

又一位男生提问:“‘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我不明白,‘她们母子三个’为什么要对着‘我’笑。”

“是呀,为什么要对他笑呀?呵呵呵呵……”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学生们也笑了起来。

我首先表扬这位提问的学生:“我很赞赏这位同学,他有问就提,他不因为这个问题可能比较简单就不提。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呀?”

一女生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亲情,因为每次我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会对我笑:‘回来了?’”

“是呀!”我对那位提问的男生说,“你回家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没有对你笑?笑不笑呀?”

众笑。那位提问的男生点头,小声说:“也笑的。”

“这就对了!你爸爸妈妈对你的笑和朱自清这里写到的笑是一样的――看到自己的亲人回来了,情不自禁的笑容就会洋溢在脸上。”

学生们大笑。

“好,那位举手男同学还要提什么问题?”

“第一段的第二行:‘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觉得这里用‘白狐大衣’的比喻不太恰当。还有这一段最后一句:‘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这里的‘掉’字,我感觉也不太恰当。”

我说:“白狐大衣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当然是可以讨论的。我理解,这里是取其白而滑。白狐大衣外面是光滑的。当然我也没有穿过白狐大衣。(众笑)这只是我的想像。另外,关于这个‘掉’字,应该说这里写的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从‘筷子上掉下来’,当然是不是还有比掉更好的字,大家还可以研究。大家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呀?”

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哟!想提问的人越来越多了!呵呵,但是我不问了,(众笑)因为快下课了。不过,我看到你们那么多的人举手想提问,我就感觉我这堂课上的特别成功。呵呵!(众笑)为什么呢?你们‘读进去’了嘛!尽管问题越来越多,但我的任务并不是把你们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我也不可能都解决,刚才同学们提的许多问题都不是我解答的。我的任务是开启你们思想的闸门,点燃你们思想的火炬!让你们真正‘读进去’。其实,你们问我的问题我并非都能解答的,比如刚才有同学私下问我:‘李老师,阿弥陀佛的生日是哪一天呀?’(众笑)我真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的确不知道阿弥陀佛的生日。但我可以下来查有关资料,下次如果我再讲这篇文章就可以告诉我的学生了。不过,,我这里想顺便问问,在座有没有同学知道阿弥陀佛的生日是哪一天,或者哪位听课的老师知道,帮助我解答一下?”

没有人举手,我正想结束教学,突然一位男生举手了。

“好,请这位男同学回答。”

他站起来大声说:“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

我正想问他的依据何在,却看到他刚才是在读文中的一句话,我恍然大悟:“嗯?啊,对了,文章中前面有一句话:‘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这不就是答案吗?”

全场鼓掌!

“哎呀,你这个回答提醒了李老师:我读得是多么粗心啊!在这一点上,你超过李老师了!同学们,陶行知有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现在我就崇拜他!”

全场大笑,掌声如雷。

“最后还有几分钟――啊,其实没有几分钟了――我简单谈谈我的体会。同学们应该注意这篇文章中的细节,要善于关注细节!吃豆腐,‘眼巴巴地望着那锅’是细节;划船,‘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是细节;还有‘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也是细节;打动人的总是细节!还有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这是细节……本来我还准备了另外两篇文章,一篇是写我和我学生的故事,主要写我和我学生之间的互相思念;还有一篇是写我童年的一件往事,是我五六岁时一次迷路后怎样被一群红领巾送回家的,我的感受也是通过许多细节来表现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不给大家讲了,但同学们可以在课外认真读读。当然,关注细节,决不仅仅是写文章,作文和做人是统一的,刚才那位女同学提到父亲给自己夹菜时忍不住流泪了,她想起自己回家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便很感动,这些都是通过细节来感受的。所以,无论作人还是作文,请从关注细节做起!――下课!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03年4月19日根据实况录像整理。

整理后记:(李镇西)。

这是一次“突然袭击”的公开课,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但上下来不但学生和听课老师反响很好,而且我自己也觉得不错(教师也需要自我欣赏和自我鼓励的)。细细想来,这堂课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不追求我讲了多少,而追求我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

“对话”是新课程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儿之一。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经验钻研课文,进而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所谓“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然后,各自谈谈自己从课文中的所悟所得,分享各自的收获,当然,教师也参与其中,分享学生的收获,共享美文。

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何在?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而事实上,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大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精彩”和“独到”……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求的“民主”“平等”“和谐”“自主”“探究”……都自然而然呈现了出来。当那位女生由朱自清的父亲“夹豆腐”想到自己父亲给自己夹菜而流下眼泪时,当学生们围绕文章题为《冬天》是否“文不对题”而争鸣时,当最后一位发言的那位学生说出关于“阿弥陀佛生日”的答案时……我由衷地感到:任何人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所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更为灿烂夺目!

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是低估学生的智慧,做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而不要做学生心灵的屠宰者!――这次执教《冬天》,我再次这样提醒自己。我的成功也在于此。

附:

冬天。

朱自清。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选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朱自清散文》)。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八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山,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小被课本中这如诗如画的描述迷住了,一直在心中对桂林积蓄了悠长而深厚的期待。桂林,成了一个梦中的仙境,成了向往中不老的童话。

然而,从东北到西南,真是太远了。终于成行,已是二十多年后了,并且不巧的赶上了冬天。冬天去桂林,真的不是一个好季节。

没有了那蓬勃飞扬的绿树装扮山色,没有了那恣意绚烂的鲜花点缀烟波,就仿佛绝代美女卸妆后的素面苍颜,它显得寂寞而冷清。当下了飞机,在出租车上一路行走眺望,桂林以最原始的然而也是最自然的姿态展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是有一点点失望的。再加上随之而来的那深入骨髓无处逃避的冷,让我有点后悔这次行程安排太长了一些。

可总不能因此放弃,更何况在旅馆更冷,还不如行走于江水山色之中呢。

先去的是七星岩,一进溶洞,便被久违的温暖包围,被那万千的姿态所震撼。五谷丰登、古榕迎宾、白兔守门、仙人晒网、巨石镇蛇、九龙戏水、银河鹊桥等等一个连着一个的奇石异象接踵而来,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幽深曲折的大小溶洞,各种晶莹剔透的钟乳石,加上不规则滴落流淌的泉水声声,一起幻化成妩媚多姿的奇境,身处其中,唯有慨叹自然的造化神奇,它们在千万年的辗转颠簸中赠送给人间如此非凡的美景。

从七星岩出来,去象鼻山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此时已无游人,极是清幽。暗淡疏朗的青松点缀在灰白色的山石之上,让暮色中的象山安静而肃穆,不美艳却有一种气势,仿佛真如一头大象矗立江水中,而象鼻轻轻伸入江中饮水,倒影层叠,碧波轻动,映着渐渐暗淡的天色,别有一种幽凉况味。

终于圆了少年憧憬的梦,在一个雾气迷蒙的清晨踏上绿、静、美、清的漓江之旅,坐在一只小小竹筏上,一路漂流,看两岸次第出现的青山绿水,嶙峋起伏的岩石山丘,逶迤铺展,哪怕没有鲜花着锦,依旧是丰神俊朗,美不胜收,真仿佛在梦中行走畅游,浑然忘却了身在红尘的种种烦忧。

漫步阳朔西街,陶醉于一个个独具风味的小店商铺,那充满了浪漫迷人风情的长长巷道,让人情不自禁升起朦胧绮梦;荡舟安静恬淡的遇龙河,绿树掩映,倒影如画,在河边洗衣的女子,来回奔跑的孩子,让遇龙河更增一分古朴的味道;一步步攀上龙脊梯田的最高处,看层层盘旋而上的梯田,是如此的壮阔恢弘,身临其境,让我这小女子也忍不住荡胸决眦,心怀浩淼。而在这隆冬季节里,看白雪与绿树相映生辉,更是难得的奇观美景。

行走数日,心情随着这山水烟波终于开阔而明媚起来。

桂林,我的桂林,不负我远来寻梦的憧憬,不负我少年倾情的爱恋。

也是因为冬天吧,这一路走来,各处游人都不多,所有的风光尽入眼底,所有的美景亦是安然独享。于是常常忍不住略脱形迹,惊呼长啸,惹得山水回应,绵远悠长。

(1)作者此次桂林之行中,感情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刚到桂林,为什么作者说“冬天去桂林,不是个好季节?”

(3)按照作者的行文梳理一下,作者到桂林旅行,到了那些景区浏览?

(1)桂林,我的桂林,不负我远来寻梦的憧憬,不负我少年倾情的爱恋。

(2)没有了那蓬勃飞扬的绿树装扮山色,没有了那恣意绚烂的鲜花点缀烟波,就仿佛绝代美女卸妆后的素面沧颜。

1、作者从课本中读到的桂林是山清水秀的春季,而实际到达这里的时候已是冬季了,从失望到兴奋,感悟到了冬季的桂林的独特之美。

2、因为作者觉得冬天没有一丝丝生机,没有一丝丝绿色,感到有一些失望。

3、七星岩、象鼻山、阳朔西街。

4、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冬天的具有活力的美,桂林的冬天的特点是:素颜的美。

(1)、为了寻梦,来到了桂林,虽然已是冬季,但别有一番韵味,依然令作者十分感慨。

(2)、素颜的冬季桂林脱去了绿色,卸掉了浓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派淡雅的素色,更具清新的特点,令人回味。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九

虽然时隔已经很久远了,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教室里没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纸袼褙片儿,风刮过来嘭嚓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里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手再写。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消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檊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的滴着水。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根根将冰柱捣下来,小手冻得象透明的红萝卜。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多幸福呀。

那些个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一边挤一边高声喊叫: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的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我们还打皮老尖儿、迈大步、推铁环、吹鸡毛上天。

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个白萝卜,用竹批儿剥去厚厚的一层皮儿,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大河塄的格档堆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干中美、捉迷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玩得天昏地黑。麦场的小庵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庵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的无影无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对于“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的强调,重在突出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曾经带给自己怎样的生活体验,也为下文的写作埋下伏笔。

b.第二段关于寒冷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把自己对于寒冷的深切体验细致地进行描绘,目的是为与后文写女儿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女儿的茫然无知。

c.一块石头,被母亲用来作为驱走严寒的工具,一方面照应了前文的冬天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博大的母爱以及生存的智慧。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对于冬天的寒冷记忆,不仅作者的女儿不能体悟,在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文章,让作者忘却痛苦。

e.文章结尾“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8.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请找出两处进行赏析。(4分)。

9.作者以“冬天的记忆”为题有着怎样的情怀,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7:b,d。

8:文章中典型的细节描写有下课之后在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这一处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在那样一个贫穷寒冷的冬季,孩子们想出多种自我取暖的方式,使自己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其次是母亲把石块炕热,用包袱裹住放进被窝,度过寒冷。这一处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解析】分析作品的细节描写,需要充分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再结合语境回答。

9:(1)在寒冷的冬天渴望有一个温暖的被窝;(2)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3)玩得天昏地黑,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打麻雀,烧火烤,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4)得到母亲的照顾,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析】答题时,可根据文章的提示性语句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进行分析和概括。文章写作的层次很分明,主要内容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概括每一节的要点即可组织答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自由、率真、充满野趣”“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这些词语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怀。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4.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16.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6分)。

14.(4分)冰灯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美丽留在人们心里。生命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4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

15.(6分)采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灯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震撼,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6分。修辞2分,分析4分)。

16.(6分)内容:冰灯的美丽令作者难忘,冰灯带来的启示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3分)写法:首尾呼应(3分)。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一

活动(一)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

目标:通过观察,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准备:(1)秋天观察花草树木的经验。

(2)已凋谢的花及枯萎的草坪等的照片。

过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讨论冬天的树、草、花与秋天的树、草、花的不同:树叶掉了,小草没了花谢了等。教师简单讲述其原因。

活动(二)绘画:冬天的树。

目标:会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树干、树枝。

准备:彩笔;白纸;观察树干、树枝的经验。

过程:导语:我们观察的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掉了)我们给冬天的树画一张相片吧!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出树干粗、树枝细的关系,引导孩子回忆树枝的位置,并进行绘画。

讲评:请幼儿讲解自己的画,从颜色、线条、形状等多方面评价幼儿作品。评价以肯定为主。

活动(三):与墙饰互动《冬天到》。

目标:

1、能把自己理解的冬天表现出来。

2、喜欢装饰自己班的墙饰。

过程:

1、讨论:怎样把《好朋友》的墙饰变成“冬天的墙饰”?(下雪、树叶该掉了……)。

2、教师和幼儿一起摘下“朋友树”的叶子,经讨论,收集在蓝猫、淘气的箩筐里。

教师帮助幼儿把他们的作品《冬天的树》粘贴在墙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剪雪花装饰在天空。

活动(四):谈话:冬天到了,你怎么知道?

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冬天的现象和自己在冬天的感受。

活动(五):教育活动:《天冷我不怕》。

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不怕天冷的勇敢品质,及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小白兔和大灰狼》、《狐狸捉小兔》、《老狼几点了》、《红绿灯》等。

过程:教师在游戏中充当主角、配角,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跑、跳动作,并保障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在跑时和同伴离开一定距离)。

故事:《天冷我不怕》、《不怕冷的红气球》、《北风爷爷你吹吧》。

过程:1、利用图片,幼儿边看边回答问题。

2、欣赏故事,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活动(六):随机教育《雪》。

目标:1、感知雪的特性。

2、喜欢玩雪中游戏。

过程:1、在下雪天,教师和幼儿一起摸雪、看雪、踩雪,感知雪的颜色,雪花形状及摸在手里、踩在脚下的感觉。

2、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雪地中,堆雪人、打雪仗。

堆雪人》: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工具堆雪人,幼儿寻找雪人眼睛、鼻子、嘴及其他装饰用品,并打扮雪人。

《打雪仗》:教师和幼儿一起团大、小适中的小雪球打假想敌人(如:墙上的大灰狼等),或和同伴、老师对砸。

活动(七):常识:《小动物怎样过冬》。

目标:了解动物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过冬的?

他们的过冬方式与人有什么不同?

准备:《冬天的动物》图片、常识资料:动物过冬。

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一讲它们在干什么?讲解“冬眠”的动物:熊、蛇、青蛙及在冬天脱毛的动物等。

2、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各种小动物过冬的资料:图片、文字。将它们充实在《冬天到》墙饰中。

1、教师和幼儿再次讨论小动物怎样过冬。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二

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目的灰暗中。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40周年纪念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一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货车行驶缓慢,停下两次,又开始行驶了。接着,司机在隔壁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谁会给梅森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明天是15日,乔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板。似乎没人应门。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送花人敲起了门。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好的。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店,一应俱全。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色的玫瑰。乔就老选黄玫瑰。送给我的阳光。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花束。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菲没听见。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她用水杯给花瓶灌上水,轻轻地将玫瑰和枝叶插入瓶中,将花瓶搬到起居室。

走到起居室中间时,苏菲笑了。她轻轻一转身,开始倾斜着身子,慢慢转起小圈来。她轻轻地、优雅地绕着起居室转着,转到厨房里,转到大厅里,又转回来。她跳啊跳啊,跳到双膝酸软才罢。然后,她倒进摇椅里,睡着了。

下午六点一刻,苏菲被响声惊醒了。这次是有人在敲后门,是梅森太太。

你好,苏菲。梅森太太招呼道,你好吗?我刚才敲过门。你没来开门,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在睡觉?她一边说个不停,一边将靴子上的雪蹭到门口脚垫上,走进来。我真讨厌下雪,你呢?广播说这雪到午夜要下到6英寸呢。不过你知道。广播不可信的。还记得去年冬季,他们预报说要下4英寸吗?结果下了21英寸呢。21英寸啊,他们还说今年冬天会很暖和。哈,我可觉得这天很冷。你知道不,我上个月的油费都达到263美元了?就我这个小房子。

我都不知道还能付得起多久的账单了。如果艾尔弗雷德上帝保佑他能像你们家乔瑟夫那样勤俭就好了。乔瑟夫,噢,上帝啊。我差点忘了玫瑰花。

苏菲的两颊烧得通红。她结结巴巴地想道歉,让到一边让梅森太太看到空盒子。

苏菲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她拾起之前未曾看到的那个白色小信封,心怦怦地跳。信封一直躺在鲜花盒子边。她用颤抖的双手取出卡片。

送给我的阳光。卡片上写道,我垒心地爱着你。想起我时一定要快乐。爱你的,乔。

25.请你根据文意,解释小说倒数第3自然段中玫瑰信托的含义。(2分)。

答案:乔瑟夫安排花店准备黄玫瑰,在他去世后第一年的情人节,〔1分)让邻居梅森太太送给苏菲。(1分,意思接近即可)。

26.小说第6自然段描述了苏菲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描写暗示了她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1分)。

答案:要点:(莫名的`)激动或期待。(意思接近即可)。

27.小说中的梅森太太和乔(乔瑟夫)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选择其中一人作简要概括。(1分)。

答案:梅森太太:热情善良开朗。乔(乔瑟夫):勤俭浪漫,爽朗幽默,细心周到。(意思接近即可)。

28.从构思情节的角度看,第5自然段中加点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这是伏笔(作铺垫)。(1分)梅森太太不在家,送花人才会让苏菲代收玫瑰,苏菲的回忆、拆花、插花、跳舞等情节才会有时间发生,故事情节发展才合理。(意思接近即可)。

29.请对小说的标题偷来一片冬日阳光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案:偷来是指苏菲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乔预先安排的,未经梅森太太允许就插入了自家的花瓶。(1分)一片冬日的阳光是比喻苏菲在寂寞寒冷的冬日里,看到乔让人送来的黄玫瑰,感受到甜蜜爱情的温暖。(1分)这个标题概括而又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意思接近即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副什么图景?

答:春花竞放。

4.本段多处使用了修辞,请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既有比喻又有排比,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春花色彩繁多艳丽。

5.“闹”字能否换成“飞”字,为什么?

答:不能,“闹”字更生动传神,写出了花间蜜蜂喧闹沸腾的景象,并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繁多、色艳、味甜。

6.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

答: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春风的吹拂,明丽的花会反光,随风摇曳,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四

课内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用最简练的话概括本段的内容。(不超过8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以突出它的__________。

5.作者说“在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根据你自己的亲身感受描写北中国冬天的天气。(抓住一个细节,5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不好。因为“没有风声”只是说没有那令人战栗的呜呜怒吼的北风,并不是没有风,去掉“声”不符合实际情况。

3.“响亮”在这里是十分明亮的意思,与声音的大小无关。

4.北平伦敦热带风声重雾毒日温晴。

5.风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真想连眼睛都遮到围巾里,厚厚的手套也挡不住寒流的侵袭,手指只得在手心团着,恐怕车子再不来,我就被冻僵了。(意对即可)。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五

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1.请你在文中找出词语概括南方冬天的特点,并说出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

3.文中的语言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这种意见吗?为什么?

答案:

1.北方的雪、孩子们雪中玩耍嬉戏的情景、北方人坐炕话家常的家庭生活。

2.妙用对比的手法,为下文写北方的雪作好铺垫;凸现北方雪遮天避日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北方雪的热爱和怀念。

3.(1)引用诗句,生动地表现了北方冬天的特征——漫天飞雪,大地一片苍茫。

(2)通过“团、掷、打、哭”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打雪仗的可爱与欢快的情景。

4.同意。

小兴安岭的冬天:寒冷,漫山遍野白雪皑皑,没有绿色。

济南的冬天:温晴,下点小雪,但依然绿色遍地。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六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本段文字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谈谈理由。

3、结合想象,你认为文段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什么?简述理由。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5、文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6、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

着落:

慈善。

8、文段中两个加点的“它们”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9、指出作者描写景物的观察角度。

10、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原文回答。

11、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小摇篮”比喻,作用是。

13、文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4、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的这句话,应是: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七

1、“妙”字。空间顺序安排。“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2、“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形象感动态感强。用“覆盖”则与小雪不吻合。

3、“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理由:叫你希望看见满山的花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憧憬和期望。

4、“就是”是“仅、只”的意思。“太秀气”采用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了冬天济南山的美丽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5、略。

6、承接上文。

7、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

8、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9、先俯视,后仰视。

10、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1、运用拟人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12、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

13、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4、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八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请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__多___、__细__,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___,b___“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____。

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各自表现了春雨什么特点?

答:“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

3.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答:因为树叶是一片一片的,沾了水,所以说“绿得发亮”;因为地上的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水,所以说“青得逼你的眼”。是从侧面烘托春雨的可爱。

4.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答: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着春风了。“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答:拟人。写出一切都沐浴在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特点。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十九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

答:本段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象。

2.从修辞或词语的角度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春草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破土而出的特点。

“钻”字用的传神,形象的表现了小草冲破土层的劲势,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副什么图景?

答:春花竞放。

4.本段多处使用了修辞,请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既有比喻又有排比,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春花色彩繁多艳丽。

5.“闹”字能否换成“飞”字,为什么?

答:不能,“闹”字更生动传神,写出了花间蜜蜂喧闹沸腾的景象,并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繁多、色艳、味甜。

6.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

答: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春风的吹拂,明丽的花会反光,随风摇曳,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二十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文后第1~3题。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拟人的手法,将济南的冬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洋溢着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或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喻成小摇篮),特别可爱把小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从侧面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3.这(济南)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口气是征求意见,实际包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改后的句子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最新中小学阅读答案冬天(热门21篇)篇二十一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人,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933年2月。

【小题1】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冬天是分别通过什么事情写冬天的(6分)。

【小题2】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从原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句子)(6分)。

【小题3】为什么不说豆腐煮在锅里,而要说“养”在锅里(4分)。

【小题4】“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1)“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的原因是。(不超过10个字)(3分)。

(2)作者连用两个“等着”,这在表达上的好处是。(不超过15个字)(3分)。

【小题5】作者为了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而在选材上有精心的安排,请就此作一点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第一个冬天,童年时与父亲兄弟围着小洋锅吃白水豆腐;第二个冬天,与朋友夜游西湖;第三个冬天,与妻儿在台州。

【小题1】是一些温暖的、洋溢着亲情和友情的冬天。(例句略)。

【小题1】“煮”在锅里的豆腐是“死”的,只是一种食品。“养”在锅里的豆腐则是“活”的,是一种有生命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生物。

【小题1】(1)这不是吃饭,只是玩儿。(2)能充分表现“我们”急切盼望的心情。

【小题1】作者精心选取与冬天的寒冷形成强烈反差的热闹、温馨的几件事,来描写他心中如春天般的冬天。

解析【小题1】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生学会用记叙的要素来概括文本内容。

【小题1】作者描写的三个场景的共同特征是温暖的、洋溢着亲情和友情的;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小题1】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词语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准确表述出修辞词语在这里的具体表达效果,表述意思合理即可。

【小题1】研读文本内容,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1)能理解出这“不是吃饭,只是玩儿”即可;(2)答出急切盼望的心情即可。

【小题1】从作者选择了三个“温暖”的场景来和寒冷的冬天作对比,更突出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学生理解作时,能够从“反衬”手法选材角度回答即可。

相关范文推荐

    试验员述职报告(实用19篇)

    通过书写述职报告,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角色和职责进行梳理和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优秀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述职报告我叫xx,现在是

    派遣合同参考大全(14篇)

    合同协议必须明确规定各方的权益,确保合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中使用的合同协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乙方:武汉xxx服务有限公司。根据《中华

    2023年好妈妈小班教案(专业23篇)

    小班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灵活适应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小编亲自整理的一些可行的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学习。活动目标:1、学会

    2023年不动产协议书(精选23篇)

    合同协议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书面形式更具备法律效力。小编精选了一些实用的合同协议样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合适的协议。赠与合同。中赠与的财产依

    销售毕业学生的实习报告(优秀20篇)

    实习报告不仅仅是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回顾,更是对实习目标、效果和自身发展的评估和思考。下面是一些实习报告的范文,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行业的实习报告,希望能够给大家带

    离婚协议书子女版(通用15篇)

    离婚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夫妻双方的权益,减少离婚过程中的纠纷和冲突。浏览下面的离婚协议示例,可以对离婚协议的撰写有更直观的了解。公民身份号码:.______

    2023年先进劳模事迹材料(实用15篇)

    事迹材料的写作不仅要有条理,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使读者对被描述的事迹产生共鸣。以下是关于事迹材料的一些典型案例,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事迹材料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最新小学四年级感恩讲话稿(热门12篇)

    对于初次发言的人来说,准备一份讲话稿可以提高表达的自信和准确度。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讲话稿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尊敬的老师、亲爱

    2023年毕业学生登记表自我鉴定短文范文(17篇)

    自我鉴定是个人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自我鉴定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自我鉴定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示。光阴似箭,两年的

    最新村建的工作总结(优秀16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次检视和回顾。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模板,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