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雁落霞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获奖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写作的启示和动力。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一

开放题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它一般具有:所给条件不完整,没有现存的解题模式等特点,其内容的挑战性与趣味性所诱发出的魅力可吸引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倍增,使课堂充满开放氛围.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友好合作,人人参与讨论,人人有所收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愿望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健康发展.在开放性问题的探索中,学生探求多种答案,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学生创设使结论成立的多种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联想、猜测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寻找多答案中的最优解、多条件中的最优条件中探索规律问题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解题创新能力.

1.教材问题设置创新,使题型开放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开放性内容较少,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必须精心设计方案,将封闭的内容开放化,把有些陈旧的求解、求证的形式换成疑问探索、证明的形式,并能巧妙地设计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探索,可将结论确定、条件完备的封闭性问题变为结论待定或不惟一,条件不充分,推理过程不严谨等开放型问题,营造一种开放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性,调动积极性.

数学课的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或教书科中向学生展示的问题往往是对刚学过的原理、原则、公式及法则等机械套用或反复强化,最后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就可,它可以导致知识量的积累和一般技能的熟练化,但却较少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创设不同层次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搜寻问题解决的最佳突破口,从而找出解决方法和规律.

3.注重课外练习开放化,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现行中考、高考数学命题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命题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增加应用性、能力型题目,以利于选拔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这说明原来的封闭式学习、机械的重复练习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注重练习的开放化在选择与布置练习时必须注意与相关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及各学科之间的包容性、复习题的前后串联与融合贯通.改造封闭性习题为探索型开放题,并加以适当引伸与深化.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布置单一的笔头作业,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适当地布置实验操作、写数学论文、学习总结、调查报告等,减轻学生枯燥乏味的作业心理负担,吸收新的信息,多见新的形式,提高运用能力,在不断探索训练中拓宽视野,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开放题型教学,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取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二

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创新平台。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面做出积极调整。首先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那课堂就应该是一个质疑、讨论、交流、争辩的地方,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自由度较高的、宽松的、公平的,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参与实践活动。课下辅导和作业处置,也要有良好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特别是好问,学生不愿意主动请教老师,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有拆除师生之间的防火墙,创新意识建立才会成为可能。

2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2.1问题设置的巧妙性。

数学教学不是“告诉”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产生疑问,在对疑惑的探究过程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数学问题的优化设置。要用巧妙的设置串联课堂环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会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2.2问题设置的原则性。

问题巧妙设置不是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的,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是对教材的解读要对路。教师对教材要吃透,提出的问题才有针对性,要将问题的实现思路设计清楚,找准切入点。其次是要对学生实际有切实了解。学生层次不一样,基础有差异,课堂行为习惯也有不同,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再设计问题,就会多一些针对性。最后是问题要有梯度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问题的梯度性。问题不是孤立的,要形成系列,让学生建立问题概念,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问题设置时,就要体现一个梯度层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占领问题制高点,形成创新能力。

2.3问题设置的改革性。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以往教学最常见的教学现象,好像教师的任务就是制造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成天经地义,这其实是古板的教条的做法。教学问题来源于教材,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对教材对教师教学行为也有自己的理解,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要想办法体现其主体的地位。在学习问题设置时,就要考虑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制造者之一。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3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学生创新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采用,学习效果相当不错。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对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3.1科学安排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鼓励学生要在小组这个集体中,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参与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实践活动中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这本来就是非常老旧的学习模式,之所以还要提倡这种方式,是因为现实教学对小组学习产生更多的依赖,现在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2小组角色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关键角色的关键作用。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一个总体控制者,不仅要设置任务,监督实施过程,还要注意及时调整,甚至参与小组讨论学习之中,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其次是小组负责人的角色定位。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创新效果,与这个小组负责人不无关系。要选定有组织能力、敢于创新、有指挥特长的学生担任这个重要职责。

3.3体现全员参与。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注意去形式化,小组学习不是做样子给人看的,要想搞得扎实有成效,就要在组织操作过程中,落实具体任务完成具体指标,特别是要注意体现每一个人的角色作用。

4强化双基训练力度,延伸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所以,在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时,还是要打好数学基础,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做铺垫,创新什么都会是空中楼阁,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加强双基训练力度,就是要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系统掌握水平。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和搞好双基训练应该是同步的,教师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就要渗透创新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系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对数学知识技能学习又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双基训练是延伸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5继续素质教育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展开,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归纳、类比、猜想、判断等学习手段,都渗透着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并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切实的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更多启迪。数学学习的最终归宿并不是应试,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不仅仅是单纯解决数学题目,而是要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实践活动获得超越数学应试的能力,如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建立才是真正的素质培育。因此,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其实是对人的整体塑造,是为适应未来社会适应世界发展做奠基。

6结语。

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全国各地早已方兴未艾,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构建平台,这也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三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在国家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之际,高职院校各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探讨的热点。在我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提出逐步采用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并利用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等项目,开始试点推行该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07级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小组练习成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对大型公司的成本进行完整核算,而且能够运用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对现有国内通用的完全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进,能够独立进行项目分析,形成学术论文,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大提高了经管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如下:

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习成本会计课程,以制定的教学计划为限按时掌握成本会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项目组全体成员将与企业成本核算进行实际的接触,通过对企业成本会计资料的收集,了解当前周边企业产品或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和核算方式,并且通过模拟企业成本项目核算流程,分析成本管理的运用情况;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树立节约理念,用先进成本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成本领先,一方面,打下坚实理论基础,获得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创新。

2.分组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资料。

学生在与企业进行实际接触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数据的收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对本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概要予以简介,对相关知识点涉及的网站、图书等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学生分组自学,通过课本、网络、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以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项目为例,学生应当在前了解当前一般的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适用性、优缺点是什么?小组成员能够根据书本案例做一些比较简单、完整的数成本数据计算。在该步骤进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相当于是进行预习,在了解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才能具体带着问题下企业进行学习。

3.分组设计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

每组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关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时,应当保持完整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问卷的设计应当包含项目涉及的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各个知识点,此处可以参照指导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分组了解的企业行业特征和产品特点,对调查问卷给予适当的修正。教师在学生具体制定调查问卷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对问卷涉及的问题的个数、题型的选择予以指导;对问卷涉及的格式应当督促学生规范化;对问卷涉及知识点的完整性进行审核,避免重复和遗漏。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应当进行讨论和修改,每组学生对问卷问题的设置、修改、讨论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能分配到各自的工作任务。

4.下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关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资料。

学生应当在企业中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或运作流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艺流程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有着巨大影响,学生进行调研的重点是熟悉企业的具体运作过程。当然,该过程的实施具有时间和生产技术保密性的制约,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了解方式,普通的制造业可以到生产一线参观;对于技术保密性较高的企业,可以请企业生产负责人对主要公开的生产环节予以讲解。除了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作流程,该步骤的重点是学生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完成调查问卷中的题项,并请他们对企业成本核算概要和成本管理的现状予以介绍。

5.整理资料,汇总分析。

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和反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公开的财务会计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年度成本核算资料、企业生产流程图(可白编)、企业人事制度等。资料分析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资料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生产或业务特点及其与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匹配性;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度等;另一方面进行班级总体资料分析,主要针对每个小组获得的调查问卷,每组同学针对全班获得的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了解调查区域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总体特点和不足,并得出定性的结论。

6.提出改进意见,重新设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

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的核心,学生对上述资料分析并得出定性结论后,对调研单位的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创新设计。创新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企业核算过程中使用的主辅方法不当之处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主要体现在对费用及产品成本计算的发生、归集、分配等的数据重算,将重新计算后的成本数据与原有成本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书面总结改进方法或改进点的优越性及其对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的影响;另一种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改进意见。该步骤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涉及范畴广泛,从产品或业务的某个环节到企业整体管理思路都有影响。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四

摘要:舞蹈是一门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培养各方面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针对民间舞理论知识教学部分与动作训练教学部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并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即兴创作能力入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艺术教育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中国民间舞教学,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及艺术领域高度重视。将民间舞融入中等职业教育当中,充分运用学校的舞蹈教学资源优势,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不断优化舞蹈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舞蹈创编能力,这对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一、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优化策略。

(一)理论知识教学部分的优化策略。

民间舞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舞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进行舞蹈技巧教学,还应从舞蹈的起源、历史、发展等角度出发,让学生真正领会民间舞的深度内涵,这对激发、巩固学生对民间舞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舞蹈动作的领悟能力,均能够起到显著作用。例如,在进行藏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藏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气候特点,了解藏族民间舞是在怎样的民族历史当中产生与发展的`,了解藏族民间舞的体态特点有哪些,如此才能保证学生明确舞蹈的学习与演绎要领。教师可整理出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背景、当地生活习俗以及人文地理等,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学习的舞蹈,具有怎样的意义,帮助学生对相应的民族或地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

(二)动作训练教学部分的优化策略。

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教学过程中,动作训练教学占据了教学的主要部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标准的动作示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动作,讲解过程中,教学语言应尽量精炼、到位,示范动作应更加纯正,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1]。另外,在动作训练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在民族舞蹈演绎过程中,音乐伴奏对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从而让学生的舞蹈更富有感情,提升其学习效果。

二、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民间舞的教学特点。由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艺术气质,对此,教师可从教学环境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热情的教学氛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学习当中,逐渐提升其专业素养与艺术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拓宽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足够的耐心,即便存在不合理的表述,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给予鼓励,避免抑制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教学期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尽量让学生从实践当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让学生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即兴创作有利于激发舞者的想象力,锻炼其形体塑造能力与舞蹈感知能力,是舞蹈表演者的一种素质。舞者的即兴创作能力培养,需要从培养其独立能力、发现能力、联想能力、创新能力与突破能力出发,即兴创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对舞者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即兴创作教学引入到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确立自己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在基础理论与动作教学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舞蹈创编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最初阶段,学生可主要表现自己的即兴创作思想,创作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音乐与文化启发、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作品表现的更加完整,并以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鼓励与指导建议等,对自己的即兴创作作品,进行正确的认识[2]。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由此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教学目标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最初的以表达创作思想为主的教学目标,调整成创作思想表达与动作技术呈现并重,让学生能够在即兴创作中,将舞蹈动作技巧与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结合,让舞蹈表现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激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职业中学民间舞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有利于推动中国民间舞艺术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得以继承与发扬。通过相关分析,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动作训练教学,教师都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尽量采用有效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阳迪.民间舞走进地方中学艺术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设想—莆田“九鲤舞”走进中学活动课程[j].大众文艺,2013,22:215.

作者:郭珺单位:太原四中。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五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1、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需要雄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为每一步推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很能说明:“为什么乱砍乱切的萝卜比切得整齐规则的萝卜更好煮烂、口味更好?”。一个初中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而他的母亲却解释得很好:“因为乱砍乱切的萝卜比切得整齐规则的萝卜表面积更大,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各种作料能更好地进入到萝卜里,当然更好煮烂、口味更好了”。显然母亲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要远远强于儿女。因此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2、想象能力。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然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想象力越丰富。需要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这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想象力的发展,而且逻辑推理依赖于严谨的语言表达和正确的书面表达。因此重视学生语言培养,尤其是数学语言和几何语言的培养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4、作图识图能力。初中阶段的逻辑推理更多直接的应用在几何方面,而几何与图形是密不可分的;几何图形中包含了许多隐藏的已知条件和大量的推理素材及信息,对图形认识的是否深刻,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解决。因此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在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5敢于质疑包括权威结论和个人结论,如果逻辑上明显解释不通时。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六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需要不需要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领导,有的学生家长,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区,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批几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责批评,全盘否定。

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缘得遇良师,无钱能进学校,他们便刻苦自学,多读勤写,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却也能够无师自通,写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许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觉得两者都不应以自己的成功为论据,来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那势必使自己的思维进入狭隘的.片面的误区,互相指责,一团混战,共同堕入偏见的狭谷而离真理的高峰越来越远。双方都应在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成功中得出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这些年来,我用的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边指引学生写作文,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两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面前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1][2][3][4][5]。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七

让学生自改习作,切不可盲目,一定要考虑周到,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相反会坏了学生的习惯。首先,要分好评改小组,通常4人一小组,按习作水平的高低,好、中、差搭配,为了便于管理,再考虑男女生搭配,并选好组长,通常由习作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承担。其次,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评改方法:从内容和基本功两方面入手,先看内容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否写具体了;然后从字、词、句、段、篇、点等几方面进行修改,既要用上统一的修改符号,又要将其改正过来,并写上恰当的眉批和旁批;再在末尾写上总评,评语以肯定优点为主,主要是让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拿来学习,当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便于自己在今后的习作中克服同类毛病,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第三,为了让每小组的学生看到更多同学的习作,每次分发作文本时,要提前分好,尽量错开,让他们能看到不同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二、加强评改过程中的指导是自改的关键。

让学生自改习作,切不可放任自流,教师千万不能成了无事之人,要始终处于指导者的地位。一是要巡回指导,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进行评改,进一步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教他们写评语,。二是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信息,将习作中的优、缺点集中起来,记下一些好的题材,收集精彩的文章及片段等,为集中评价做好准备。三是要强调小组的分工协作,要求四篇文章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看到,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写评语、评出优秀习作。

三、搞好信息反馈,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础是自改的目的。

每次自改结束以后,要及时反馈信息。首先要求学生看看自己的习作,看看同学们写的旁批、眉批及总评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样改,自己的习作存在哪些问题,还可以下位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参与进来,同大家一起探讨,为今后的习作,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要组织集中讲评,先要公布优秀习作名单及有进步的学生姓名,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继续努力的热情;对于没点到名的学生要提出要求和希望,给予鼓励,不能让他们丧失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再讲讲本次习作的优缺点,优点要在今后的习作中保持和发扬,缺点要努力去克服;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部分优秀习作和精彩片段。集中评价结束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没写成功的要重新写,优秀的习作也要及时誊写整理,为编习作专集做准备。

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改习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评改习作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改能力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共同探讨、修改、写评语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同时趁热打铁,提高了习作效率,避免了由教师全批全改导致很久才能看到自己习作情况的现象。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此举、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谱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下面就如何“给些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自改能力,谈几点看法:

兴趣是课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该作文的兴趣,我认为:

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如能经持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祆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

其次,应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益臻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应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并来吸引学生,学是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小语课本中,从第七册开始便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号,到达六年级已要求学生能综合使用。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把“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作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叶圣陶、欧阳修等古今著名文学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修改文章的良好品质,而且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故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教师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使文章定得更好些,而且能够养成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苛的好作风。

作文修改的方法很多,下面重点介绍我在指导学生自改时常用的两种方法:

(一)反复朗读,多次修改。我们知道,学生对于语言敏锐感觉,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故此,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写好后,可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推敲、揣摩,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进行全面修改,使之达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最后,再次让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借助语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样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或用上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提高性修饰、润色,这是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经历这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一文二作,边作边改,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审题、选材、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际操作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限时性(规定时间)的特点,故此,学生成稿往往比较仓促,大多作文存在考虑欠妥的通病。所以,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让学生再次习作,使他们对一作进行比较大的修改,也是提高他们自改能力的有效办法。

对于学生自改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阅读课文教学,促进自改。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渗透自改意识,加强训练,比如,有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因此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我就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凡卡》“在定第一个字以前……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段话时,让学生知道这段话是通过凡卡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他学徒生活的悲惨。我有意识地把其中枝节删掉,换成“在写第一个字之前,他看了看四周”。请学生做比较。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对课文中的长处十分明了,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教师能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将会日益长进。

(二)典型作文,集体修改。即学生作文后,教师不要急于下笔为学生批改,先把学生作文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引导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互评互改,共同提高。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设置民主修改的气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三倍、五倍。然而,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放手让学生改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九

(一)适度性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与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层次性,化学教师不能对学生要求过低,也不能要求过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与学生自身条件相符合。

(二)个性化原则。

初中学生有个性,有活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个性化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则。如果缺乏个性化教学,则不会有创新教学,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个性化原则,要保证化学教学民主化,摒弃给予性教学,鼓励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

(三)活动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创新,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课内活动,都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听从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初中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探索性原则。

不管是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化学实验的教学都需要不断探索,探索性原则摒弃了教师将化学知识照本宣科“教授”给学生的做法,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将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启发学生质疑和思考,鼓励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学习。

(一)运用体验学习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像个科学家一样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索。很多教师都在开展实验之前就将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创新可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有实验结果是未知的'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在现有条件和情况下,为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化学实验,鼓励学生从小问题着手,使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对于问题的研究、分析、解决能力。这样的化学实验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虽然有些学生会失败,但他们仍然掌握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掌握了化学实验的方法。

(二)运用挫折演示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看成一名学生,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模仿,表现出思维受阻的情况,在思维受阻的时候,为学生演示经过多次失败挫折以后克服困难和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和胜利的过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定性实验,定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化学实验刚开始接触“量”对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时,思维定势会制约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思维受到阻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帮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和探索,教师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设置一些阻碍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不断探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思维阻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敏感性进行培养。

(三)运用不完全内容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不完全内容教学法是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全盘托出,而是故意制造一些空白地带。空白地带是学生的探索地带,更是学生的创新地带和创新开发区域。教师可以在演示完实验以后,不立即告知学生实验原理,而是让学生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比如试剂添加顺序、实验条件、实验装置、实验药品等。教师还可以在演示实验之前让学生对有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接着再通过实验来对其进行验证。例如,教师在对co气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对产生co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为学生提出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和思考。比如,对某地火灾现场是否含有co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选择哪些药品和装置?教师不要立即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装置等,要不断引导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一步一步将学生向还原装置、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方向引导。给学生留有创新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观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征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阐述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提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在本文中,笔者遵循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原则与化学教学一般原则有效结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同时,适当增加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的内容。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

都说人的`形象是.“三分长七分装.”其实文章亦是如此:“三分文章七分改”.可见要写好作文,“改”非常重要.“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也有要求,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数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中,一半以上的作文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完成后要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陈丽华作者单位:通州市三余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2关键词: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一

都说人的`形象是.“三分长七分装.”其实文章亦是如此:“三分文章七分改”.可见要写好作文,“改”非常重要.“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也有要求,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数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中,一半以上的作文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完成后要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陈丽华作者单位:通州市三余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2关键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二

正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他们怕作文?原因在于:(1)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2)语言贫乏, 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如何搞好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课题。而作文评价更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启迪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情感因素。新课程提出了作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对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起了指导作用。其中就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不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孤立于作文教学过程之外,而要在学生日常习作训练中持之以恒加以引导。针对于此,我于2017年6月提出了小课题《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策略研究》。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大胆实践,认真反思,及时总结,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

“师生互评”即是教师在对学生作文批改后,要精心的在学生的作文后写上激励评语。学生针对老师的评语,要写出自己发自肺腑的反评,并附于老师评语后。通过互评,能使学生对教师、自己的作文有更深的体会,同时反评也能使教师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全面,从实践上达到了新《课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的目标。同时互评也为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智慧得到了碰撞,心灵得到了沟通,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得到了诱发,孩子们也不再为写作而烦恼,而是在快乐中作文,这也与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倡议相吻合的。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探索小学生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的策略,构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从小学中年级开始,通过兴趣的培养与策略的学习,促进学生乐写作文,善写作文。同时在学校形成浓厚的作文教学教研氛围,寻找更适合提高作文教学的途径。

作文批改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作文批改方法也推陈出新。师评、自评、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便是如今教坛上作文教学的主流方式。这一主流确实把评价权利和过程,强调的是教师的评语和学生的反评。教师的评语既要有评价功能,又要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反评既要有作文反思,又要有“悄悄话”。真实的反评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向老师倾诉心语的“信箱”。

案例1:

我本期刚刚接任六6班,与孩子们缺少心灵沟通,一直以来,我们之间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使孩子们在学习上畏手畏脚,课堂上不敢畅所欲言。我摸索着通过师生互写评语来进行情感交流,没想到这一“评”,竟让孩子找回了自信。

《如何培养小学生互评自改的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杨珊同学是一位非常内向的女孩,自信心不足,平时上课从不发言。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我和妈妈找春天》,在批改作文时,我在她的作文后面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杨珊同学,你的习作写得真实,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了山野的美,闻到了花儿的香,听到了小溪淙淙的流水声。写得好,感情真实。我向你提个小小的建议:要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并在“相信自己”四个字下面加上了着重符号。在发作文本时,我有意叫她也在我评语下写上自己的悄悄话。当我再次批改作文时,她用整洁的字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老师夸奖我的作文,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老师!!!!从这以后,这位学生性格开朗了,学习积极了,还经常主动和我交流思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叫学生在我的评语后写上自己的心理话,没想到这样的评语竟是百花齐放,绚丽多彩。通过师生互写评语,孩子读懂了我,我也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而又纯真的心灵.相信师生互评能让学生生活更精彩。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反思《师生互写评语 让情感又一交得到交流》

“师生互评”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评语的导向作用,因此,我对作文评语做了如下探索: 。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在发现他,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案例2:

上一学期,我教过一位女生,名叫杨丽,这位同学性格内向,缺少自信心,郁郁寡欢,好像生来就与欢笑无缘。曾多次与她交流,都是一无所获。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妈妈的吻》,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这位女孩其实在3岁时就因母亲身患绝症而失去了母爱,在她的记忆中,母亲的吻永远是那样的遥远。小女孩悲伤、复杂的心理跃然纸上,文章质朴感人。我在她的作文后面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人潸然泪下。坚强的女孩,乐观起来,相信你能从阴影中走出来,也相信你将来一定有一位好母亲。老师、同学和你父亲都真心期盼着见到你灿烂的笑脸!”这位女生读了这段评语后,十分感动,在她的作文本上这样写道:“感谢老师的关怀,老师的爱已让我忘记了伤痛,我会开心过好每一天。”从此,她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作文水平也大大提升了。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随笔《让作文评语彰显“人文魅力”》

案例3:

刘思吉是我班的学习委员,他在《成长的烦恼》中写道:“同学们都羡慕我们班干部,可有谁知道我做班干部的的苦涩。平时成绩差的同学总是找我的茬,说我多管闲事,还对我手舞拳头,我教训他们时,被批评的反倒是自己,是不是老师不再爱我了”。看了作文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李玉同学,你不必感到烦恼,其实你所说的差生虽然成绩不如意,但他们也有很多闪光点,运动会上他们努力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大扫除时,他们不怕苦不怕脏。老师选你当班干部,就是相信你能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老师永远爱你,支持你!”后来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以前是我的方法不对头,现在我才体会到:原来帮助人是这样的快乐!”。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随笔《孩子的烦恼》

二、在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幽默性

幽默风趣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

案例4:

今天作文课,我布置了一篇课堂作文,题目是《我和妈妈找春天》,秦熙早早的把文章交了上来,在批改中我发现他的文章中频频出现“一会儿”。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在这里,我想提个小小的建议:你去开家‘一会儿’专卖店,把习作中‘一会儿’卖出去!”这位同学在反评中反馈道:“老师,我一定把这个专卖店转让出去。”后来他的作文语言简练,流畅,读起业琅琅上口,多交在班上受到表扬。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日记《让评语开心一笑》

案例5:

今天,钟龙凯在他的周记本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春姑娘的脚步轻盈的`来到山间、田野,大地便百花盛开、芳香宜人,坐在教室里,十里外的桃花园,也飘来阵阵清香”我给他写了这样一条眉批:“你的鼻子真长,嗅觉也挺灵敏啊!”,这位同学看了评语后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羞涩的微笑。后来他在老师的评语后这样写道:“看来‘真实’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如何培养小学生互评自改的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日记《让评语开心一笑》

再如,对作文中经常错用“,”“。”的同学,我的评语是:“你太偏爱‘,’,就不怕‘。’生气吗?一碗水可要端平哦。”结果同学们哈哈大笑,相信这些同学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注意了。

三、在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文采性

小学生作文应该经历一个模仿的过程,不管是词语还是句子,都要在书本上、生活中去积累,然后模仿运用到作文中,这样,作文水平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老师的语言,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常常会被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所以老师的作文评语更要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赞叹老师的才华,从而成为他们自身仿效的榜样。

案例6:

上周星期六,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一篇作文,题目是《寻找春天》。在批发作文时,我特别注意评语的“文采性”,想以此启迪学生写作文时多点诗情画意。记得我在唐娜的作文上写下了:“在你的笔下,春天是多么美啊!老师从你的作文中看到了那湛蓝的天空,看到了那碧绿的田野、高飞的小鸟和盛开的山茶花,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神奇。我多么想对春天说:春天啊!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春天,你使学生的作文多么优美!”没想到,她在我的评语后也给我留下了:“老师,你的爱似太阳般温暖,似春风般和煦,似雨露般甘甜”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随笔《启迪》

案例7:

今天属于快乐的一天,因为我的孩子又给我留言了。

《寻找春天》这篇作文纷纷交上来了,班上最有文采的陈惠婷同学也把她的作品交上来了。我仔细的读了读,被她那如诗如画的文笔所吸引了。看完后,我在她的作文后写上了这样的评语:“你的作文,让我看到了山野的美,闻到了花儿的香,听到了小溪淙淙的流水声”“文如其人、文能言声、文能怡情”后来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 “老师,你的语言永远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随笔《启迪》

四、在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激励性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作文也一样,需要老师的激励和鼓励。尤其是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写作兴趣不浓,有强烈的自卑感,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作文评语中多采用激励性评语,用热情去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去创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教作文,用发展的眼光评作文,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哪怕是一句优美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案例8:

刚踏上讲台时,我遇到了一位很内向的女孩,该生平时作文并不耀眼,但喜欢写日记。在自习课时,总要偷偷把日记递到我手里。一开始,我也是应付式的看看。后来,我被她的热情感动了,每次,我都会很认真地阅读她的日记,读完后,便写上几句:“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老师很喜欢!” “愿你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看了你的文章,仿佛眼前流过一条小溪,清纯,可爱。希望你能保持住这样的文风,用纯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我没有想到,每次我给他写上评语后,她都会用最漂亮的字在她的日记后面写上不同的感受:“以前,我的作文从没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是你,给了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的!”“我的语文老师真好,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老师。”“你是一位好老师,有了你的鼓励,我已经离不开写作了。”我的激励,让她信心倍增,激起了她更大的写作热情。她的作文频频在作文竞赛中获奖,每当那时,我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反思《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激励评语”》

学生的作文反映的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学生每次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成果,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和激励,所以在作文评语中要多写激励性评语。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1)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人文性。

(2)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幽默性。

(3)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文采性。

(4)作文批改中突出评语的激励性。

4、以作文互评为载体,为学生建立倾诉心语的“信箱”。

自从开展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以来,学生的作文本、日记本便成了孩子们与老师交流的“信箱”,通过互评,师生心灵得到了沟通,智慧得到了碰撞,情感又一次得到了交流,学生的写作欲望得到了激发,作文便有了真情实感。

案例11:

“在老师的评语的鼓励下,我越来越爱上了写作,每次作文都能很快而且轻松地写完,而且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赏,自信心和自豪感与日俱增,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每一次写作,对我来说,都成了一次快乐的体验,你说,写作能不开心吗?每写完一篇文章,我心时里总是乐滋滋的,我急切的希望能看见老师的评语,也渴望为老师回上一封“短信”。

——摘自钟龙凯的日记《快乐写作

5、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师生互动评价活动。

(1)课堂互动评价。(2)课外互动评价。(3)作文互动评价。(4)日记互动评价。

6、通过“日记互评”让学生体验亲情。

日记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抒发的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真情。所以教师在下评语时要少下断语,多些探讨,多些鼓励,多些真情,让孩子们体验到亲情。

案例12:

5月27星期三 天气 晴

晚上,爸爸要走了,我真有点舍不得。爸爸回来三天还不到,就要走了,我很伤心。爸爸买的是11点的票,现在离开车的时间不到2个小时。多走一秒钟,我就伤心一秒钟,我真的不想让爸爸走。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爸爸该走了,我眼眶里转着明亮的泪花。

教师评语:你是一个很珍惜亲情的孩子,老师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你爸爸在外地工作,完全是为你的学习。你应该选择坚强,努力学习,用成绩向你的爸爸回报。你爸爸在远方一定感到欣慰。加油!

学生反评:爸爸的离去虽然让我多了一份思念,但我同样能感受的到温暖。我一定记住老师的话,用最优异的成绩向爸爸回报。

——摘自陈慧婷日记《爸爸走了》

三、研究效果

1、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对中高年级学生是否对作文感兴趣做了调查,调查报告表明:学生乐于写作的只占11%,反感写作的占65%,对写作无所谓的占24%。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通过师生互写评语,不但拉进了师生的关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学生的作文兴趣浓厚了,学生不再为作文而烦恼,孩子们真正把作文当作了一件快乐之事。

案例13:

写作,曾经是我感觉最烦恼的事。自从郑老师当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后,他特别注重作文的互动教学,尤其是批语,让人看了,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澎湃。我们班的同学都愿意在老师的评语后写上自己的一段话,与老师交流写作技巧,沟通情感。久而久之,我们都爱上了作文,仿佛一日不写,就像见不着老师似的。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

——摘自廖斯-诺的日记《感谢》

2、本人也在研究过程中成长了。

(1)教育观念更新了。

对素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理解。我懂得教育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用一颗爱心来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2)专业素质提高了。

一年的研究,让我从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了出来,更明白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年的研究,让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年的研究,让我学会了书写教育故事、教育日志、教育反思、教育随笔、教育论文。在写作中,我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案例14:

《探索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之路》在2017年三月三十日发表于《学习方法报教研版》第60期(总第2876期);发奖单位: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创新”教育指导小组;证号:no002017330074。

《探索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之路》于2017年6月4日获仁寿县首届基础课程改革成果展论文竞赛一等奖。

——摘自郑运超老师的教育论文《探索小学生作文“师生互评”之路》

3、打造了书香校园。

案例15: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名言就是要让人们读书,读好书。书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朋友。书伴随着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书,是一个无声的老师,经常默默无闻地把一些精彩、感人的故事装入我们的大脑。有的书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感人的故事。有的书却让我们读后受益匪浅,难以忘记。书呀,它就会带着我们去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里去遨游!

读书可以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我曾经阅读过《格林童话》这本故事书。这故事书里的小故事非常精彩、感人,会让你读后受益匪浅。我读后觉得《灰姑娘》这个故事非常让我深受感动,灰姑娘诚实、善良、漂亮。就是因为她继母和她带来的两个姐姐的心肠非常坏。每天她们都让灰姑娘干些重活,姐姐们就把她漂亮的衣服拿去穿。灰姑娘就穿着一件灰色的褂子,每天晚上还睡在厨房里。后来,她们去参加舞会的时候,继母不让灰姑娘去参加,最后,灰姑娘还是去参加了。她们去参加舞会的时候,灰姑娘几次从王子身旁溜走。最后,王子用柏油粘住了灰姑娘的一只舞鞋。王子就到灰姑娘家说:“谁穿上了这只舞鞋,就可以做王后。”灰姑娘的两个姐姐没穿上。最后还是灰姑娘把那只舞鞋穿上了。王子也认出了灰姑娘就是舞会上和他跳舞的那位姑娘。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那狠心的继母和两个姐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它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不但外表漂亮,而且内心也要漂亮,心灵美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

书伴随着我们成长,书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朋友。更不能对它不理不睬。我们去阅读书这个不可缺少的朋友,就像是你去和你最好的伙伴一起玩耍一样,你不去阅读它,你就等于抛弃了,就像是抛弃了自己的朋友。书就会觉得自己很孤单,也很寂寞。书需要你这个朋友去陪伴它,我们也需要书这个朋友来陪伴我们。因为我们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无知的人,所以就需要书这个朋友带着我们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我爱你,你就像那酸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成长;你就像那默默无闻的老师一样,陪伴着我们成长;你就像那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成长的大道上!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每一位写作者对这句话都会深有感触。在最初的作文教学中我也采取了传统的作文批改法:精批细改,全批全改,但是,不久我就发现,学生对被我批改得“满篇皆红”的作文并不重视,大多数是看看分数和总结后,往书包里一塞了事,作文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于是,我仔细研读新课标理念,大胆探索作文批改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示范评改,典型引路,交给方法

改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刚学修改的小学生必须交给他们该文的方法。学生作文交上来后,我把所有的作文先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找出有代表性的句段篇抄写在小黑板或纸上,张挂在前面让学生评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我用添删调换等符号修改,让学生仿效,具体的做法是:

1、修改句子。我先要求学生认真读句子,了解基本意思,再查找病句原因,然后修改。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改病句的知识,对用词不当,重复等错误大多能改正。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常出现改变句子愿意,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标点符号应用错误等问题,为此,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还结合学生作为中的典型病句,进行了有关句子的基础知识的讲座,使学生明白怎样把句子写完整,通顺生动。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作文的病句也大大减少了。

先总后分,先景后人写场面等等。改好的段落与原文对照,反复读几遍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再修改,全面提高学生的该段水平。

修改全文。这是难度最大的练习。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看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生动,材料安排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和有无错别字等方面来把握。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句和段修改方法的基础上,实际的范文修改时我从篇入手的:学生细读全文,用以上的标准来衡量后,再通过该段,改句达到篇的目的。这样,由篇到段到句,再由句到段到篇反复修改,练习,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修改作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

二、分组评改,集思广益,以优带差

可提出来小组讨论,给予纠正。全部作文批改完,小组打分,并由组长签字,以示负责。最后,由组长主持总结本组作文评改情况,写成书面材料,连同作文一起交给老师。分组评改,每篇作文至少有四人经手,批改和评语都比较公正客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批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分组评改作文时,我巡回查看,点拨指导,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经验。对改完的作文,我浏览一遍后小结,评改好的小组提出表扬,有问题的及时指导,发还小组再评改。对有代表性的作文,我结合学生的评语讲评,使学生从对比中找差距,提高该文能力。

三、互评互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分组评改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自改能力明显提高。我又让学生自由结对子,交互批阅,然后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每个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习作,学到了长处。根据别人的评语,发现了自己的短处,自改能力又提高了一大步。

四、自评自改,查缺补漏,不断提高

特别好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我都予以表扬,让全班的学生传阅他们的修改稿,并请他们介绍经验,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地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确实是优化作文教学,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三

组建合作探究小组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要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这样也有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二、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对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一是讲解实例,认识合作的重要性。二是组织竞争,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实验前提出探索目标,在小组合作中看哪组配合得好、最先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并由领先的小组介绍经验。这样做能使学生体会到:优异成绩不是因为单个同学而取得的,而是靠大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败。三是创造机会,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如多安排一些合作性较强的实验,带有研究性、探究性的实验,综合趣味性的实验,经过多次训练,形成团结向上、乐于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创设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适当的问题,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在策略上,教师提供问题情境时,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能反映教材和课标对教学的要求,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体现教材中潜在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组织引导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交流充分,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第二,加强过程指导,适时加以点拨。“导”是一个过程,是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时间,二是要生成科学探究最佳的时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能力。课堂中教师应对探究环节予以引导,又要充当小组顾问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使探究得以顺利进行。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手段。

及时恰当的评价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定性而轻定量、重个体而轻整体等各种毛病,不利于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手段。这里,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合作探究的科学评价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

(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合作的情感、态度、表现等及时进行恰当的形成性评价,并且组织小组成员间和小组间的相互评价,以此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方向、指导行动。

(三)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小结反思,反思应包括探究活动的启示、探究的设计和计划的进行过程是否有缺陷、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等。重点是提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策略,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视觉要多维性,既要注重整体,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成果的合理部分,不求全责备,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合作探究并不仅仅意味着安排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不断地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是与当下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被动学习相反的一种学习方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加工智力。”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也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可见,人获取知识提高修养,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获取、甄别、分析有用信息。只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造就适合现代竞争社会的合格公民。

2.自主学习的特点。

2.1能动性。自主学习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被动学习,它是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消极地从事学习活动。这种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

2.2独立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个人独立性的基础上,而不同于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依赖性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但主动的探讨、交流除外。

2.3有效性。因为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之发挥出最优组合,因而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主动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优化的过程。通常说来,学习的自主水平越高,学习的过程也就越优化,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

2.4相对性。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就现实情况来看,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学生的学习多数是介于这两极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自主的,而在另一方面可能是不自主的。这是因为,就在校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的许多方面,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都不可能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其它应用学科的基础。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品质。

从个体发展来看,高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峰时期,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增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从社会需求来看,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学生通过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解决数学学科中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上述能力,使学生以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自主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学习方式。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五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因此,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知识为难、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内涵。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简单他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划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据心理学的划分,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动,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其次,从学生总体活动来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整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2.活动教学的界定。

从以上对于活动的分析中,可以给活动教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发展性意义,那么活动是怎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发展、素质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1.活动的主体因素。

(1)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要获得人类已有的经验,必须是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发生。如果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依托,这种学习活动便不能实现,更不要说取得成功,最终也就不可能使个体得到发展。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和作用方式,都受到他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特征。

(2)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意义不大;自觉适应――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任务、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主动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3)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的活动对活动主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它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行为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行为中的情绪和效率。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正确估计自我能力,选择活动的方式内容,对问题不断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满活力。反之,效能感比较弱的人,参与感也随之下降。

2.活动的客体因素。

(1)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对发展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否恰当,要看它与主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如何,因为过高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安排教育的顺序与目标。

(3)活动的方式与类型。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促进人的不同的发展,如有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创造活动、反应客体的认识活动。占有客体的欣赏审美活动、检测客体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他们虽共同对人的发展发挥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有所侧重,如艺术、科学活动――创造性;科学与历史活动――批判性思维;文学、戏剧活动――自主性发展,扩大眼界,丰富人的想象等。

(4)活动条件的提供。活动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活动材料和活动工具的提供,活动氛围的渲染和创设,活动场地的大小,活动规模的大小(如班级规模),活动空间的灵活布置,活动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5)活动的有无指导。对活动的设计和适当的指导易使活动产生成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反之,易放任自流,降低学生成就感。

(三)活动教学涵盖的教育理念。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活动教学期望的实践效应。为此,活动教学必然对实验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其相应的操作体系进行系统的,富于创新的构建。这种教学新形式涵盖以下内容: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确定适合于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活动目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适当调整、补充、改造现行课程与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与经验的联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改革考试和教学评价,实施以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多样化评价策略等。为此,必须在观念上凸现出以下教育新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为特点,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身体验、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总之,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3.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活动教学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将实践观点引人教学过程,从而必然地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必然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首先,教学的对象、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处在身心两方面不断变化。构建的过程中;其次,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因素会不断生成,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是一个动态过程。活动教学重视教育情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活”的因素对教育意义的生成,重视学习过程诸多因素的改变对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

这种动态性使得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上。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较少干预;活动氛围上,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以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同时创设自主、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实现学校生活和管理的民主化;活动时空上,不局限在课堂内、学校内,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开发社会与生活等广泛的教育资源。

(四)活动教学的实践效应。

活动教学不论是作为教育观念的体现,还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变必然具体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体体现出不同的自主参与程度,处于不同的学习、活动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而,考查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活动情形和活动状态是将活动教学与其他教学区别开来的重要而有效的指标。据此,可在以下对比中对活动教学的课堂效应作一描述。

记忆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方式接受和记忆大量知识,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动手做事的机会,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易产生焦躁、烦闷、厌恶、冷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适应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自觉适应状态。虽时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但这种思维为教师所把持与牵制,只是教师思维的再现与印证。教师被自身设计的教案与思路所奴役,对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不能放手。学生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时而充满激情和渴望,时而又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

创新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创造状态。教师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不再为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所左右,对于超出备课范围的意外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因势利导将教学引向深入。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置的教案框架里,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状态,表现出热情、活跃、积极、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活动教学追求的就是属于创新水平的教学。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六

摘要: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很多知识和定律都是通过实验来呈现的,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理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整理组合仪器的能力,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处理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能力;培养;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操作之初就要告诉学生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就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让学生每次实验注意观察,然后回答问题或发表见解,最后由教师评价、纠正。而观察内容的解析则是需要一定的引导的,要想使学生能通过操作的过程和现象看到本质,一下子抓住主要的东西,我们在教学中可采取分阶段的办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1.知道观察阶段。

也就是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要提醒学生不要被一些表象化的东西所吸引或者干扰,要明确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初二物理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好导学案,为学生设计观察提纲,例如测量平均速度。

2.自觉观察阶段。

随着物理教学的深入,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中对实验的要求,自己写出实验提纲,教师检查并纠正,同时提出一些学生易忽视思考的问题,如研究凸透镜的成像。在此阶段学生常会出现实验失败,观察不全面等现象,都应该允许学生再做。观察要舍得花时间,适当适时的总结指导,多鼓励学生。

3.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进入初三,物理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摆脱观察提纲独立运用思维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教师结合教材实际提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通过三阶段的培养训练,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识别仪器且正确使用的能力。

物理实验是需要物理仪器作为支撑的,而不同的实验应用的实验仪器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识别实验仪器且能够正确使用,这是实验能够成功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1)待测物理量不能超过仪器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损坏仪器。如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就不能用体温计来测;要测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电压表的量程就不能选0-3v.(2)仪器的精确度要符合实验要求。如要测量硬币的直径就不能用分度值太大的刻度尺。(3)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掌握调平衡的方法,要知道天平的左右盘各放什么等等。此外,使用仪器前还要会调零,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然后再进行正确的操作使用、读数以及正确记录测量值等。

三、整理组合仪器的能力。

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能把仪器正确的放置、安装、连接,这样才能正确地进行实验。实验后还要能把仪器恢复成原状。对于有些实验,如电学实验,仪器放置不当会导致连线复杂、操作麻烦、导线交叉杂乱、检查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实验前根据要求画好的电路图,再按有关(如正负极)的顺序连接,就显得容易了。教师也可以在理论教学完成后给学生做实验示范,再鼓励学生独立去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保证实验成功。

四、处理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

处理数据和归纳结论时,教师应教会学生以下方法:(1)比较分析法,对数据或现象进行纵向和横向观察比较,再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2)公式法,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后进行概括得出结论,如伏安法测电阻。(3)图像法,建立坐标系,描点、绘图、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般规律,如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五、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这个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比较高,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认识研究的问题,找出理论依据,根据现有器材合理设计实验,进行测量,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

除了上述内容外,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有好效果:

1.思想上要重视,要深刻认识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做好平时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实验。

3.成立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兴趣。

4.把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先探讨交流再总结规律。

5.建立必要的评估考察制度,如练习、考试、实验操作比赛等,这些都是督促和逐渐培养学生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物理实验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对于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广大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郝贵有。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科技资讯,(2).

[2]魏静月。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知音励志,(2).

[3]刘瑞芬。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

[4]朱正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七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一)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二)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不知道怎么做;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二、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

(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

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学重力时,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从成材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如亚里士多德能撬动地球吗?判断王冠搀假是否属实;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1] [2] 下一页。

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1、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2、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一)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须注意的二个方面。

(一)切忌急功近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培养。开始时的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二)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改为学为主。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页  [1] [2]。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八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一)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二)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缺乏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不知道怎么做;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二、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观念问题。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

[1] [2] [3] [4] [5]。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十九

创新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即学习者通过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手段的继承和改革,创造性的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产生与原有知识不同的或新的知识、观点、思想等。创新学习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想象空间。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知道,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形成开放思维,使思路更宽,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兴趣呢?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把学习引入情景,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境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生动形象直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天地,通过开设事件评析、举办知识竞赛,查找自己和别人的缺点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创新成功的喜悦。

二、鼓励学生发言,敢于标新立异。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在教学中,为学生壮胆,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于标新立异,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融洽师生关系,突出主体地位。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1.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书本,进行自学;2.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3.让学生参与者小组讨论;4.让学生积极发言;5.让学生大胆质疑;6.让学生上讲台按自己的想法讲思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坚持把评价重点放在是否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上,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把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不越俎代庖,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做到双向沟通,积极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四、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具有科学性、梯次进行的问题,课堂讲解、总结时间不超过15分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抓精华、讲精彩,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辨论,让学生动脑思维,动口辨论,用行为实践,使静态的、抽象的道德意识具体化,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堂积极参与,课后尽快疏理,课下实践参与,明白是非正义。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评判,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数学课的课堂渠道作用,把良好的学习品质播种到学生心田,把良好行为带到大家中间,把创新意识发展在实践,今天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让学生明天翱翔蓝天。

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热门20篇)篇二十

摘要:在实施新课标中,要逐步消除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弊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构建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多样性存疑性能力培养。

一、要遵循几点原则。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及要求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创新,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压强时,教师利用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蝉要把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吸吮树汁;沙漠之舟——骆驼靠着宽大的脚掌在沙漠上行走。通过两个实例对比,学生应该很容易就能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猜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自己分析,提出假设,进而,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2。遵循多样性原则,引导学生依据现有信息广开思路,打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假设,体味到自己的学习或研究目的而竭尽所能地找出尽可能的解决方法。现在的中考试题中,也是注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河北中考试题中第32题,给出气球和木梳,让学生根据现有器材,自己组织实验,得出物理结论。在本道题中,充分注重了发散学生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考生在本题的解答中,想法多种多样,真是让我们叹为观止。

3。遵循存疑性原则,一定要让学生不迷信权威,对任何知识,任何现象都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严密的论证,力求做到心中无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要禁锢学生思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讲一些物理学家打破传统、质疑先贤的实例,如伽利略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打破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原有观点的束缚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完整、系统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事例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

1。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内容,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中的亮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具有主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验中蕴藏着极其活跃的因素,对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在平时的教学、甚至是学生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创新的理念。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在教育思想上要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培养能力而传授知识。其次,我们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案,中学物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启发学生探求物理的力法和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学习过程的“主人”。

总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21世纪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加强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范文推荐

    月考英语教师总结与反思(优秀18篇)

    教师总结是在学期末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活动,它能够帮助教师回顾教学过程、分析问题和提升教学质量。在下文中,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值得一读的

    入党考察总结范文(17篇)

    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方便党组织加强对入党同志的培养和教育,入党

    小学写小金鱼(优质18篇)

    在作文的中间部分,可以适当展开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丰富作文的内容和论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八年级政治第三课知识点总结(热门16篇)

    知识点总结有助于发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下面给出了一些知识点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总结任务。2.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

    销售经理竞聘演讲稿(通用16篇)

    竞聘中,我们需要有自信和决心,同时也要谦虚和尊重他人,以展示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找到合适的竞聘范文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供您参考。

    个人护士工作自我鉴定(精选20篇)

    通过工作鉴定,我们可以与同事和上级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鉴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x院长、

    感人故事读后感(专业22篇)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个人对所读内容的内心感受和理解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进行思考。然后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年终工作总结公司范文(2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我个人能力和发展的一种检验和反馈,能够帮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范文,提供给大家作为写作参考。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对照德能勤绩

    公司管理年度工作规划(模板18篇)

    年度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今年,保安部继续脚踏实地抓

    美容科护士实习心得(通用21篇)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经历进行系统总结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实践能力。下面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实习结束后,我很迷茫,很无